血药浓度半衰期测定
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

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引言药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
它是评估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药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消失速度,计算出药物的半衰期,探讨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实验动物(小鼠)、待测药物、药物浓度测定仪器等。
首先,选取一组小鼠作为实验组,按照一定剂量给予待测药物。
然后,通过定期采集小鼠血样,并使用药物浓度测定仪器测定血样中药物的浓度。
实验结束后,根据测定结果计算药物的半衰期。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得到了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浓度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计算出了药物的半衰期。
讨论药物的半衰期是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半衰期与药物的代谢途径、排泄途径、药物本身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测定血样中药物的浓度,计算出药物的半衰期,从而了解药物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
实验的结果显示,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这表明药物在小鼠体内经历了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的半衰期是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药物的消失速度。
通过计算药物的半衰期,我们可以了解药物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和酶系统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通过酶的作用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然后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药物的半衰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酶的活性、肾功能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消失速度,并计算出了药物的半衰期。
药物的半衰期是评估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血浆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的测定(1)

血浆半衰期(half-life, t1/2) :
t1/2 =T×log2/(logC1-logC2)min
C1:第一次取血时的药浓度 C2:第二次取血时的药浓度 T:两次取血的间隔时间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
Vd =D0/C0 (L) D0:静脉进入体内的药量(mg) C0:预期零时浓度(mg/L) C0 =C1×log-1(0.301×t1/t1/2) t1:第一次取血时间
清除率(clearence, CL):
CL = Vd ×K (L/min, L/h) K :消除速率常数 K =0.693/t1/2
药物血浆半衰期, 表观分 布容积和清除率的测定
目的:
以酚磺酞(PSP) 为例,学习测定药 物血浆半衰期, 表观分布容积和 清除率等药代动 力学参数的基本 方法.
又称酚红(分子量354.36),静脉 注射后,不在体内代谢,主要经 肾脏近曲小管分泌排出,属于一 室模型一级动力学消除。 单位时间消除药量与浓度成正比 半衰期不随浓度而变
思考题
1. 检测血药浓度有何临床意义? 2. 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家兔心脏取血方法
一人稳妥固定家兔,腹面向上 采血者一手持采血用注射器,另一手指于家兔 前胸部查找心跳最强处(一般位于胸骨左缘4-5肋 间),于肋间隙进针,垂直刺入 待有突破感即刺入胸腔,垂直向下刺入心脏 如刺入心脏,则注射器颤动均匀稳定,与心跳 频率一致 此时回吸血液,有血液进入则证明进入心脏
以上试管离心10min(转速1500转/分)
离心后,分别从每管中吸出血浆0.2ml转移至另3试 管中,再分别加入稀释液3ml
测半衰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方法。
2. 理解药物消除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药物半衰期(t1/2)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到初始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
它是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
药物消除动力学分为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
本实验采用一级消除动力学模型进行药物半衰期的测定。
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率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即:dC/dt = -kC其中,C为血浆药物浓度,t为时间,k为消除速率常数。
药物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的关系为:t1/2 = 0.693/k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5kg左右)。
2. 药物:已知半衰期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3. 仪器:分析天平、血样采集器、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计时器等。
4. 试剂:生理盐水、抗凝剂、药物标准品等。
四、实验方法1. 家兔称重后,按实验要求给药。
2. 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采集家兔血液,置于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后离心分离血浆。
3.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5. 根据一级消除动力学模型,计算消除速率常数k。
6. 根据消除速率常数k,计算药物半衰期t1/2。
五、实验结果1. 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2. 消除速率常数k:0.547/h。
3. 药物半衰期t1/2:1.28小时。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一级消除动力学模型进行药物半衰期的测定,实验结果与已知药物半衰期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靠。
2. 药物半衰期是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重要参数,对于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药物消除动力学原理的理解。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血样采集、分离和测定的准确性,以减小实验误差。
七、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测定已知药物半衰期,掌握了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方法。
【正式版】血浆药物半衰期的测定PPT

k5=,(用lg分C光1-光lg度C2计)/测T 定各管在525nm处的光密度,按下列公式计算血中SD浓度。
5,%肝用素分-光生光理度盐计水测湿定润各的管注在射5器25取n血m处。的光密度,按下列公式计算血中SD浓度。
2于,注将射血后样5m加i入n、含3有5m三in氯时醋各酸取的血试2~管3中mL后,,分应别立至即于摇抗匀凝,瓶否中则。会出现血凝块。
离 k=心(机lg ,C1分-lg光C光2度)/T计,离心管,试管,注射器,移液管,磺胺嘧啶钠(SD-Na),肝素,7.
5离%心三机氯,醋分酸光的光离度心计管,中离,心混管匀,。试管,注射器,移液管,磺胺嘧啶钠(SD-Na),肝素,7.
Ke为一级动力学的消除速率常数
原
理
实验步骤
1,取家兔一只,称重。 2,由耳缘静脉取血2~3mL(空白对照), 然后立即从耳缘静脉注射20%磺胺嘧啶 钠溶液300g/kg(1.5mL/kg)。于注射后 5min、35min时各取血2~3mL,分别至 于抗凝瓶中。
恒比消除,当血药浓度高时,单位
时4, 间准里确药吸物取消各除管量上大清。液分别加至相应编号的试管中,标准管吸取空白对照管上清液1.
注射器,移液管,磺胺嘧啶钠(SD- 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由将耳血缘样静加脉入取含血有三2~氯3m醋L酸(的空试白管对中照后),,应然立后即立摇即匀从,耳否缘则静会脉出注现射血20凝%块磺。胺嘧啶钠溶液300g/kg(1.
此盐在碱性溶液中与麝香草酚起偶联反应形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该化合物在525nm波长下比色,其光密度与磺胺药的浓度成正比。 4mL,加标准SD溶液(1mg/mL),然后各试管依次加入0.
பைடு நூலகம்
药物血浆半衰期测定精品PPT课件

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 【半衰期(t1/2)测定】
【目的】 了解药物tl/2的简单测定方法 药物血浆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学习兔采血技术
【原理】
水杨酸钠在酸性环境中可变为 水杨酸,后者与三氯化铁生成一种 配位化合物。该化合物在520nm波长 下比色,其光密度与水杨酸的浓度
成正比。Lambert-Beer定律 (A=KLC)
3.按下表进行操作。
4.水杨酸钠 2ml/kg (iv)
肝素0.3ml/kg (iv)
注意事项:
1.量具的使用(微量取样器、定量溶液 瓶);离心机的使用。
2.药前取血必须!采血后及时处理,吸头 等需及时清洗。
3.若未能按时采血,以实际采血时间计算。
4.血样处理严格按步骤进行,切忌试管编 号混乱。
开始实验……
小结
实验结果(A值) 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内容及注意事项
测定t1/2的意义:
A、药物分类的依据(短、中、长效) B、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C、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D、预测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3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dC/dt=kC n
【计算】
(lgC1-lgC2)= (A= KLC) (lgC只,称重,于兔箱中固定。 用(12500u/2ml)肝素0.3ml/kg(iv)进行 耳缘静脉注射。 2.准备:
药理学半衰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药理学半衰期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2. 掌握测定药物半衰期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半衰期(t1/2)是指药物在体内消除至原有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它是药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测定药物的半衰期,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注射器、计时器、试管等。
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移液器、容量瓶等。
四、实验方法1. 配制药物溶液:将庆大霉素粉末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药物溶液。
2. 分组实验:将实验动物分为若干组,每组动物注射相同剂量的药物溶液。
3. 取血:注射药物后,在规定的时间点(如0.5、1、2、4、8小时)取动物血液,测定血液中药物的浓度。
4. 测定药物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药物的浓度。
5. 计算半衰期:根据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得到半衰期。
五、实验结果1.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2. 半衰期计算:根据药物浓度-时间曲线,通过曲线拟合得到半衰期。
六、实验讨论1. 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参数,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测定药物的半衰期,验证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规律。
2. 本实验中,庆大霉素的半衰期为(t1/2)=(7.6±1.2)小时,与文献报道相符。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测定了庆大霉素的半衰期,验证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规律。
2. 半衰期是药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改进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增加实验组别,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可以采用更精确的实验仪器,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可以将实验结果与其他药物的半衰期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规律。
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实验目的
•
用比色法测定水杨酸钠的血药浓度 并计算半衰期。
水杨酸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
水杨酸钠又名2-羟苯甲酸钠、柳酸钠、撒曹、 杨曹 . 1.药理作用:同阿司匹林,但解热、镇痛作 用较弱,没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临床作用:曾用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 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已少用。 3.不良反应:同阿司匹林,但恶心、呕吐发 生较多。
• 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 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 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 物多;血浆药物浓度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 物也相应降低。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时曲线在坐 标图上作图时呈曲线,在半对数坐标图上则为直 线,呈指数衰减,故一级动力学过程也称线性动 力学过程(linear kinetics)。
谢谢
4.注意事项:治疗风湿病时,可加服氢氧化铝或三硅酸 镁,以减少消化道刺激。
水杨酸钠在体内的过程
• 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 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泄的量大,则进入全身 血液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
实验原理
• 药物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 半所需的时间。绝大多数药物是按一级动 力学的规律消除,其血浆半衰期的数值是 固定的。水杨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 铁反应生成一种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 波长510nm下比色,其光密度与水杨酸浓 度成正比。利用比色法测定药物在血中两 个以上浓度值,即可求得药物的血浆半衰 期。
光电比色法
• 光电比色法是在光电比色计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 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绘制工作曲图, 然后根据待测组分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图上查 得其浓度或含量。 • 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电比色法消除了主观误差, 提高了测量准确度,而且可通过选择滤光片来消 除干扰从而提高了选择性。
半衰期实验报告

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测定
一、实验目的:比色法测量水杨酸钠血浆半衰期
二、实验原理:药物的消除分为一级,零级及混合速率,药物代谢根
据药物种类及计量不同而不同。
通过测定家兔给药前后的血浆药物浓度,用分光光度计对比透光率并计算药物半衰期时间。
三、实验步骤:
1. 取三只小试管并标记,分别注入 3ml三氯乙酸。
2. 家兔称重,按2ml/kg计算水杨酸钠剂量,用刀片划伤兔耳缘静脉处
皮肤,滴13滴血到试管1。
3. 对侧耳缘静脉注入已知剂量的水杨酸钠,立刻再次取血 13滴入试
管2。
4. 30分钟后取血13滴入试管3。
5. 3000转离心5分钟,三支试管各取上清液 3ml并加入0.4ml 氯化铁
溶液,发现2号试管显紫色,3号试管微微显色。
6. 将三支试管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透光率并计算水杨酸钠半衰
期。
四、实验结果:
t 1/2 =0.301/{( lg x1- lg x2)/
t}=0.301/{( lg 0.019- lg 0.011)/30}=37.63min 兔子体重 2.16kg 时间 30min t 1/2 =37.63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