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精编
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综合协调和优化,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环保化。
首先,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交通流量、车辆行驶轨迹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预测,从而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调度公交车等,优化交通流动,减少拥堵。
其次,通过智能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等设备,实现对交通违章行为的自动识别和处罚,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公平性。
再者,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还可以结合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交通安全性。
此外,通过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还可以实现对排放和噪音的监测和控制,为城市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总的来说,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交通效率、优化交通环境,提高交通安全性。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将会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XX大厦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XX大厦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楼宇行业也越来越注重智能化管理,以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XX大厦作为一座高级的商务楼宇,为了满足业主和租户的需求,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智能化措施来提升建筑的整体管理水平。
1.楼宇安全管理a.人脸识别系统:安装在大厦的主入口处,能够准确识别人员身份,确保安全性。
b.门禁系统:通过智能卡控制楼宇内部各个区域的进出,提高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c.安防监控系统:安装摄像头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大厦各个角落的安全情况,防止不法行为。
d.灭火系统: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烟雾探测器,及时发现和控制火灾,确保人员安全。
2.楼宇节能管理a.照明系统智能化:采用LED灯光和感应控制器,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和开关灯光,实现节能目的。
b.空调系统智能化: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楼内的温度和湿度,配合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智能窗帘管理:采用自动化电动窗帘系统,根据光照强度和时间,自动控制窗帘的开合,提升整个楼宇的能源利用效率。
d.用电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电表和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楼宇的用电情况,分析和优化用电行为,降低能源消耗。
3.楼宇设备管理a.智能停车系统:通过车牌识别和智能导航系统,实现车辆的自动停放和导航,提高车位使用效率。
b.电梯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电梯调度算法,快速响应乘客需求,减少等候时间和能耗。
c.智能楼宇维保系统:通过设备监控和报警系统,及时检测设备故障并发出警报,实现维护人员的快速响应和故障处理。
4.精细化服务管理a.移动终端系统:提供移动APP平台,方便业主和租户进行设备控制、缴费和服务申请。
b.智能管理系统:集成楼内各个设备的信息和数据,实时监测和控制,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管理和决策支持。
c.客户体验系统:提供便捷的自助服务台和互动屏幕,提升楼宇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d.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使用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噪音和光照,并自动控制环境参数,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楼宇建筑的蓬勃发展,楼宇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目前,许多楼宇管理者都在寻求解决方案,以提高楼宇的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
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具体来说,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包含了多个方面:安全管理、能源管理、环境控制、办公自动化等。
其中,安全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智能化的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和报警系统,可以全面保障楼宇的安全,有效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同时,能源管理也是一大难题,楼宇智能化可以通过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调系统等,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楼宇的能源成本。
此外,通过环境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楼宇内部的舒适度,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除了以上所述的功能外,楼宇智能化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楼宇设施的远程监控和设备维护,为楼宇管理者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管理楼宇。
此外,还可以实现楼宇内的多个系统的集成,提升系统之间的协同效率,进一步提高楼宇整体的智能化水平。
总的来说,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楼宇效率、安全性和舒适度,还可以为楼宇管理者节约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对于城市建设和楼宇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
不断发展,相信楼宇智能化解决方案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城市的发展和楼宇的管理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愈发凸显,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研发和推广各种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首先,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这一系统通过感知、信息处理、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实现了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路况预测、信号控制优化和智能导航等功能,为驾驶员和交通管理者提供了高效的交通管理和出行决策支持。
其次,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还包括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智能公交和智能停车系统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通过互联互通,形成了一个覆盖城市各个交通领域的综合智能交通管理体系。
从而使得交通信号调度更加灵活、公交运营更加高效、停车管理更加智能,整体提升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此外,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还包括了特斯拉、Waymo等公司的自动驾驶技术,并且不断进行改进和测试。
这种技术有望通过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的方式,彻底改变城市交通系统的格局,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交通安全并降低交通事故概率。
总的来说,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将全方位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优化城市交通管理,提升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重点关注和投入精力的领域。
希望未来可以看到更多城市采用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环境。
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

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一、项目背景智能化大厦工程是指将现代科技与建筑工程相结合,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和设备,提升大厦的管理效率、舒适度和安全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以满足大厦业主和租户的需求。
二、解决方案概述我们的解决方案基于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集成各种智能设备和系统,实现大厦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安防系统我们将安装高清摄像头和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大厦内外的实时监控和录像存储。
同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门禁系统的结合,实现对人员出入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此外,我们还将引入火灾报警系统和紧急疏散指示系统,确保大厦的安全。
2.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我们将安装智能电表和能源监测设备,实现对大厦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我们可以提供能源节约的建议和方案,帮助业主降低能源成本。
此外,我们还将引入智能照明系统和智能空调系统,实现对照明和空调设备的智能控制,提升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3. 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我们将引入智能化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对大厦内部设备和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通过中央控制台和触摸屏,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和操作大厦的各个子系统,包括电梯、水泵、通风系统等。
此外,我们还将引入智能停车系统,提供便捷的停车管理和导航服务。
4. 智能办公环境我们将为大厦的办公区域提供智能化的办公环境。
通过智能化的办公家具和设备,员工可以实现智能办公、智能会议和智能协作。
例如,智能桌面可以自动调节高度和角度,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智能会议系统可以实现远程会议和多媒体展示;智能协作平台可以实现团队协作和文件共享。
5. 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支持我们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大厦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
通过对能源消耗、设备运行状态、人员流动等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帮助业主优化运营和管理策略。
三、解决方案的优势我们的解决方案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全面的智能化覆盖:我们的解决方案涵盖了大厦的各个方面,包括安防、能源管理、楼宇自动化和办公环境等,实现了大厦的全面智能化。
交通大厦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1)

交通大厦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1) 摘要:本案例分析中的交通大厦位于广东省某市中心,楼高24层,建筑面积为40000平米,在主楼两侧各有3层高的裙楼,楼主体为中心对称结构。
其交通指挥中心位于顶楼,5至23层为办公室,4层为餐厅,1至3层为集中办证营业大厅。
地下分三层;一层为拥有26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二层为机电设备间,三层为战时防空所,平时为杂物储藏室。
关键词:楼宇智能化BMS布线系统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健康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楼宇的智能化成为了自动控制领域内又一个新的亮点。
但是从我国涉足楼宇智能化这一行业开始到现在,国内将近80%的高层楼宇智能化工程是采用国外的监控组态软件做上位平台。
本人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将近8年,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外的软件(如EXCEL5000、WINCC等)在使用的时间上比国内的软件长,它的稳定性和功能要优于国内的软件;二是国外的软件都有自己的硬件集成产品,它的软硬件能够很好的结合,而楼宇的智能化工程存在高投入的风险(一般占到土建成本的5%左右),所以国内软件在高层楼宇的智能化工程上很少被采用。
但是实际上由于楼宇智能化系统属于一个滞后系统,控制精度不象过程控制那样要求很高。
从工程成本方面考虑,在与开发商达成采用国产软硬件打造国内智能化楼宇工程的共识后,我公司向开发商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案。
本案例分析中的交通大厦位于广东省某市中心,楼高24层,建筑面积为40000平米,在主楼两侧各有3层高的裙楼,楼主体为中心对称结构。
其交通指挥中心位于顶楼,5至23层为办公室,4层为餐厅,1至3层为集中办证营业大厅。
地下分三层;一层为拥有26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二层为机电设备间,三层为战时防空所,平时为杂物储藏室。
交通大厦的主要功能:●集中管理市区内的机动车量;●对发生重大交通故障和车辆高峰时的路段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

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智能化大厦工程是指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智能化系统,对大厦的建筑、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升级和改造,提高大厦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智能化大厦工程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概述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2. 智能安防系统3.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4.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5. 智能办公系统三、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是智能化大厦工程的核心部分,它通过集成建筑自动化、楼宇自控、综合布线、智能化设备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对大厦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该系统包括以下功能:1. 楼宇自动化控制:通过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对大厦的照明、空调、电梯、门禁等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2. 智能化安全管理: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报警、消防报警等技术手段,提高大厦的安全性,实现对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控和处理。
3. 智能化设备管理:通过设备监测、故障诊断和维护管理等手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四、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是智能化大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成视频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管理等技术手段,提高大厦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该系统包括以下功能:1.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摄像头和监控设备,实现对大厦内外环境的实时监控和录像存储,提供安全事件的证据和调查依据。
2. 入侵报警系统:通过安装入侵探测器和报警设备,实现对大厦内外的入侵行为的实时监测和报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 门禁管理系统:通过安装门禁设备和身份识别技术,实现对大厦出入口的控制和管理,提高大厦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五、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是智能化大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成能源监测、能源控制和能源优化等技术手段,提高大厦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效果。
该系统包括以下功能:1. 能源监测系统:通过安装能源计量设备和监测仪表,实时监测大厦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能源消耗情况,提供能源消耗数据和分析报告。
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

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大厦工程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的出现,为大厦的管理和运营提供了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能化大厦工程解决方案的五个部分,分别是建筑自动化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智能楼宇系统和智能停车系统。
一、建筑自动化系统1.1 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化大厦工程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集成控制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大厦内部设备的智能控制。
这包括灯光、空调、电梯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设备的能效性能,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智能调节。
1.2 智能化能耗管理:通过建筑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大厦内部能耗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对能耗进行精确计量和分析,提供合理的能耗优化方案,降低大厦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 舒适度提升:建筑自动化系统还可以提供舒适度控制功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人员需求,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和居住环境。
二、能源管理系统2.1 能源监测与分析:智能化大厦工程中的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大厦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电力、水、气等各种能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找出能耗的高峰期和低谷期,进而制定合理的能源使用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2 能源优化调控:能源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和需求,智能调控大厦内部的能源使用。
通过合理控制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以及优化能源的分配和利用,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大厦运营成本。
2.3 可再生能源应用:智能化大厦工程还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应用于能源管理系统中。
例如,通过太阳能板的安装和利用,可以为大厦提供一部分电力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安全监控系统3.1 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化大厦工程中的安全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设备和监控中心。
通过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可以实时监测大厦内外的安全情况,提供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保障大厦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交通运输)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简介: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健康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楼宇的智能化成为了自动控制领域内又壹个新的亮点。
可是从我国涉足楼宇智能化这壹行业开始到当下,...关键字:交通大厦工程楼宇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健康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楼宇的智能化成为了自动控制领域内又壹个新的亮点。
可是从我国涉足楼宇智能化这壹行业开始到当下,国内将近80%的高层楼宇智能化工程是采用国外的监控组态软件做上位平台。
本人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将近8年,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俩个方面:壹是国外的软件(如EXCEL5000、WINCC等)在使用的时间上比国内的软件长,它的稳定性和功能要优于国内的软件;二是国外的软件都有自己的硬件集成产品,它的软硬件能够很好的结合,而楼宇的智能化工程存在高投入的风险(壹般占到土建成本的5%左右),所以国内软件在高层楼宇的智能化工程上很少被采用。
可是实际上由于楼宇智能化系统属于壹个滞后系统,控制精度不象过程控制那样要求很高。
从工程成本方面考虑,在和开发商达成采用国产软硬件打造国内智能化楼宇工程的共识后,我X公司向开发商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案。
本案例分析中的交通大厦位于广东省某市中心,楼高24层,建筑面积为40000平米,在主楼俩侧各有3层高的裙楼,楼主体为中心对称结构。
其交通指挥中心位于顶楼,5至23层为办公室,4层为餐厅,1至3层为集中办证营业大厅。
地下分三层:壹层为拥有26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二层为机电设备间,三层为战时防空所,平时为杂物储藏室。
交通大厦的主要功能:●集中管理市区内的机动车量;●对发生重大交通故障和车辆高峰时的路段进行统壹调度管理。
壹.交通大厦的系统集成模式在国内对整个智能大厦的集成仍没有壹个统壹的定论,目前大型公共建筑BMS系统集成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模式:1.以接点方式进行系统集成、2.以串行通讯方式进行集成、3.以建筑自控系统BA为平台进行系统集成、4.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系统集成。
第壹种集成方式是系统集成最初的手段,当下BMS集成当中很少应用;第二种方式由于采用串行通信在通信速度上过慢;第三种集成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BAS系统是壹个相对封闭的体系,缺少向上开放的能力,和其它子系统的接口设备和接口软件局限于特定产品因此系统集成能力有限,且且维护、升级成本过高。
BAS和BMS捆绑过紧壹旦BAS出现故障,BMS也就宣告瘫痪,失去正常工作能力,不能管理和监控仍正常工作的子系统。
针对用户提出的使用要求和遵照系统集成的5大原则,我X公司采用了基于子系统平等的集成方式。
整个交通大厦按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可集成为且行的俩层结构。
由交通大楼的OA和CN 构成综合通信平台,交通信息通信,报警系统等组成的综合业务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
(MAS);由和楼宇管理相关的系统如:BA、FA、SA等单独构成基于楼宇物业管理的楼宇管理系统(BMS)。
集成后的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OA的5个子系统和CN的6个子系统由MAS协调管理,BA的7个子系统和物业管理网络由BMS管理,俩者的数据库能够根据权限和需求互联。
二.交通大厦布线系统整个大厦中的MAS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介质的子系统(超5类和6类混合布线结构)。
1.根据用户需求分析,交通大厦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配电设备监控、机电设备监控、火灾报警、有线电视、保安自动化、广播音响、信息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子系统。
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可支持之上各种子系统的信号传输,几乎覆盖所有的弱电系统。
但在实际应用中,设备监控系统主干网络拓扑结构壹般为总线型,而综合布线为星型拓扑结构,该系统如采用综合布线则双绞线长度要增加许多;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缆能够传输射频信号,但要增加适配器,系统可靠性降低,其投资也比同轴电缆贵;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传输如采用UTP,其屏蔽性能比同轴电缆差,采用FTP,其价格比同轴电缆贵,且电源线也要另外敷设;火灾报警系统主要为总线型结构,也存在上述原因,且目前有关规范规定火灾报警线路不能和其它线路共用和共管敷设,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更不适合采用综合布线;广播音响系统输出电压为70~120V,如采用综合布线就存在电缆过电压的问题,这部分系统也不适合采用综合布线。
所以,最适合采用综合布线传输介质的系统是MAS(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2.综合布线设计等级,综合布线设计等级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
结合用户对语音和数据设备使用的需求,且考虑未来10~15年的发展,本大楼采用综合型设计等级,用光缆和UTP混合组网。
3.水平工作区及设备间连接设备的设计方案方案壹:选用超五类产品,能支持100Mbps以太网、1Gbps以太网的要求,且支持到桌面的550MHz宽带视频传输的需要,且为未来的升级提供了方便。
由于数据传送的瓶颈主要在数据共享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因此,水平工作区及管理间的连接设备采用超五类产品。
另外,仍在每层楼中设置少量光纤到桌面的信息点,其主要分布在综合会议室,指挥中心,网络中心及重点办公室。
此方案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投资最少但同时要保证用户性能的系统,即网络成本要求比网络带宽更重要的场合。
方案二:选用传输频带更宽、传输速度更快等传输质量更好的六类产品,同样在每层楼中设置少量光纤到桌面的信息点。
六类布线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五类电缆的指标(能支持1.2G/2.4GbpsATM以及1.0Gbps千兆以太网的应用,数据传输速率比五类电缆快5--6倍)。
六类布线和基于光纤媒介的垂直干线壹起使用,为高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超前性,特别适用于未来网络的扩展及升级,减少维护费用,但缺点是价格较高,本方案投资比方案壹多35%、约增加180万元。
经和甲方对实际需求和工程造价的进壹步商讨,在本系统中采用超5类和6类混合布线的结构。
4.数据垂直干线方案,由于各楼层采用了速率较快的网络交换机,这些不断增加的网络负载超出了大对数双绞线的容量范围,为支持千兆以太网及未来更高数据速率的应用,数据垂直干线采用多模光纤。
多模光纤的光耦合率高,纤芯对准要求相对宽松;当弯曲半径大于其直径的10倍时不影响信号的传输,是符合IEEE802.5FDDI和EIA/TIA568标准的主干传输线缆;能够支持大楼内超过100m传输距离的计算机网络和需要高带宽的高速网络传输应用,确保目前和今后网络系统的需求。
语音系统:虽然当下语音系统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电话业务,仍有ISDN等多种业务,可是采用超五类大对数铜缆已完全能够满足未来10~15年通信技术的要求。
因此,语音垂直干线采用超五类大对数铜缆。
5.信息点配置信息点配置主要依据综合布线设计规范、业主对语音和数据终端设备需求及考虑壹定信息点预留量来确定。
参考国内部分交通管理大楼综合布线信息点使用情况,指挥中心办公用房、1-3楼办公大厅为5~6个信息点/10m2,网络中心为7~8个信息点/10m2,壹般办公场所为3~4个信息点/10m2,对于该楼内目前用途不明的区域,根据其具体位置,分别按基本型设置和增强型设置。
本楼共约5896个信息点。
其中语音点2531个,数据点3365个,光纤到桌面点156个。
6.主要设备配置目前,国内外生产综合布线的产品型号较多,主要分为三大派系产品:欧洲,北美、中国内地及台湾产品。
甲方在我X公司推荐的设备中选择了美国西蒙X公司的产品。
具体配置如下:各工作区子系统中语音系统、数据系统均采用六类信息模块,能够用于传输速率达100MHz的网络环境中。
语音系统、数据系统同时采用六类信息模块的目的是俩系统能够互为备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水平子系统中数据系统、语音系统均采用6类4对双绞线,光纤到桌面信息点采用8芯多模光纤(其中俩芯备用);垂直子系统中语音主干采用50对超五类大对数电缆,数据主干采用24芯多模光纤;管理子系统主要采用机柜安装方式,即将语音配线架及数据配线架都安放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语音系统采用机柜式配线架,数据系统中采用光纤配线箱用于主干配线的端接,24口六类配线架用于水平配线的端接)。
7.光纤监测:在本工程的光纤监测中采用卡式OTDR仪表和光功率仪,光开关监测,在被测光纤输出光功率太强影响测试结果时,在光纤测试链路中自动接入光衰耗器(例如DB-2900),以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监测站的光功率仪对被测光纤的光功率进行监测采集,且将采集的数据传报到光功率控制单元,光功率控制单元对监测的光功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将超过报警门限的光功率数据传送给监测中心。
监测中心对各光功率仪传送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对发生超门限的光功率变化进行告警、统计,判断出故障的光线段,自动快速地启动监测站的光时域反射测试仪(OTDR)和程控开关(OSW)对发生故障的光缆进行测试,测试后的曲线数据上传到监测中心。
监测中心将测试曲线和参考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故障点的位置,类型和告警级别,可采用多种报警方式。
三.交通大厦(BMS)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BMS)实现了对大厦设备总体运行的综合管理。
对BAS系统采用了控制网络,现场总线俩级控制网络结构。
在监控中心和下位各节点上选用北京华富惠通技术有限X公司自行开发的通用监控组态软件controx2000(开物),作为监控平台。
在控制网络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对下位的现场总线采用Lonworks和MODBUS标准通讯协议。
控制网络通过TCP/IP协议连接系统数据服务器,监控操作站等计算机系统,用于对现场设备的监控,数据采集汇总处理和存储。
由于Lonworks器件的价位过于昂贵,从节省工程成本的方向考虑,现场控制总线采用Lonworks和modbus俩种总线结构。
对于参和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数字式直接控制器(DDC),智能仪表,执行器等。
采用Lonworks现场控制总线进行连接。
对于只在监控中心显示而不参和控制的电量参数和各设备运行参数,采用MODBUS进行连接,上传采集数据。
在控制网络和现场总线间采用台湾巨腾X公司的网络连接器(OPENPLC)进行连接,实现现场数据的上传和上位操作指令的下传。
对于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电梯管理,下位的控制器等子系统的连接主要是通过各种软件(OPC,ODBC)和硬件(串行,集线器)接口进行通信连接。
由通信接口把整个大厦的消防,安防,配电,给排水,电梯,中央空调,能耗统计等子系统连接到壹起,通过数据交换和联网通讯,进行统壹综合管理,使整个大厦高效合理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