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_0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
方法对13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经过院前急救的65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自行来院的没有进行院前急救的65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
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并能尽早的恢复。
关键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急救效果【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re-hospital first aid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clinical data of 130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65 cases of them receiving pre-hospital first aid were taken as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 other 65 cases without pre-hospital first aid as control group. Condition of their first aid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uch lower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Pre-hospital first ai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and it can provide early rehabilitation.【Key words】Acut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Pre-hospital first aid;First aid effect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带来生命危险,而且致残率也很高,因此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就是能及时的进行急救处理,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危险。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作者:宰玲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院前急救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院前急救为观察组,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未行院前急救的5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情况。
结果:行院前急救的观察组患者急救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死亡率引言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数量持续增加,临床上老年人患病的数量也在增加。
老年群体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较为常见,这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如果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对症,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失去生命。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入院得到及时救治的话,结合大量实践经验发现,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情况,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行院前急救为观察组,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未行院前急救的5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
100例患者经诊断均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观察组患者情况:3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60.12±2.13)岁,22例高血压病史、12例冠心病史、13例糖尿病史、3例三高合并;对照组患者情况:31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51-67岁、平均年龄(60.23±2.15)岁,20例高血压病史、10例冠心病史、14例糖尿病史、5例三高合并症。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包括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由家属陪同前来治疗,并未经过院前急救处理,入院后经过询问、检查等确定治疗方案。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急救分析

( 7 2. 6_ - 4 - 8 . 7 ) 岁, 女性2 7 例, 年龄 在 5 5 ~8 0 岁
出现什 么样 的 临床 病 症 , 并 给 予 针 对性 的 急 前 转 运 速 度 , 做 好 转 运 护 理 措 施 对 于 急性
做 好转运 护理措施对于急性脑血管患者的病情稳定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 关 键词 : 急性脑血管 院前急救 分析
中图分类号 : R 7 4 3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5 ) 0 2 ( a ) - 0 0 4 7 - 0 1
脑 血 管患 者 , 对 其 采 用 资 料 回顾 性 分析 , 研 又 会 导 致 血 脑 屏 障 出 现 损 伤 , 使 单 纯 的 脑 尽 量平 稳 , 避 免 出现 剧 烈震 动 和颠 簸 】 。
5 6 例脑血管急诊患者的急救护理 , 其 中院
前死亡l 例, 8 例 因中途 转 运 中病 情 恶 化 转 院
Q: 坚
研 究 报 告
Sci e nce an d Tec hn ol ogy I nn ov at i on Her a l d
急 性 脑 血 管 病患 者 的 院 前急 诊 急 救分 析
( 沈阳急救 中心
摘 白毅 辽宁沈阳
1 1 0 0 0 0 )
要 :目 的 研究急性脑血管患者院前急诊急救护理方法以及体会。 方法 选取 本院自2 0 1 1 年4 月 ̄2 0 1 4 年4 月问收治的5 6 倒急性脑血管患者,
急性 脑血 管 病 是 由于 各种 因素 导 致 患
急 救 过 程 中控 制 脑 水 肿 能 够 降 低 颅 内 高血 糖 素 大 量 释 放 , 导 致 患 者 血糖 升高 , 因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心 律不 齐 等 症状 ,脑 管 疾 病 临床 上 主要 表 现 为缺 血 性 中 足 、病 情 相对 稳 定 后 及 时转 入 医 院 治疗 ,达 到 医 院后 对 于 风 , 出现 偏瘫 、食 欲 、肢 体 无力 、记忆 力 下 降 、大 小 便 失 值 班 人 员交代 清 楚 患 者 的相 关 病 情情 况 ,为 院 内 治疗 做 好 禁 等症 状 ,如果 不 能 采取 积 极有 效 、及时 的治 疗 则会 威 胁 前 提 和基 础 工 作 。利 于 院 内医 生 采 取及 时 的 治 疗 措施 利 手 患 者 的生 命 据 不 完全 统 计 ,每 年 全 世 界因 为 心 脑血 管疾 段 ,提高 患者 的救治机 会 ,降低 致残 率和 致死 率 。 对 于对 照 组 的 患者 采 取 的 方法 :患 者 在 家 属 的陪 同下 率 最 高 。对 于 心脑 血 管 的疾 病治 疗 ,采取 秋 极 合 理 、及 时 来 医 院进 行 治 疗 ,没 有 进 行 院 前 的 急 性 治 疗 ,米 到 医 院 的 治 疗 是十 分 关键 和 重 要 的 。院 前 的急诊 治 疗 是 指 心腩 血 后 ,急救 医 生 或者 治 疗 医 生通 过 咨 询 忠者 的 情 况 了解 忠者
【 摘 要 】 急性心 脑血 管疾 病严 重威胁 患者 的 身体 健康 和 生命 安 全 ,进 行必 要 的 院前 治疗 工作 可 以减缓 急 性心 脑血 管 的伤 害情况 。本 文对 于院前 治疗和 减缓 急性 心脑疾 病伤 害之 间 的联 系进 行 了分析 研 究 ,通 过研 究
发现 :针对 死亡率 ,进 行 院前 治疗 的 为4 6 %,不进 行 院前治 疗 的为 1 5 . 4 %;对 于致残 率 ,进 行 院前 治疗 的 为 7 . 7 % ,不进 行院前 治疗 的 为2 3 . 1 % 进行 院前 急救 可 以有效 的减 少怠者 的生命 危险 。 【 关键词 】急性 心脑血 管疾 病 ;院前 治疗 ;死亡率 ;致 残率 【 中图分 类号 】R 4 5 9 . 7 【 文献标 识 码】B 【 文 章编号 】I S S N. 2 0 9 5 — 6 6 8 1 . 2 0 1 6 . 2 6 . 0 0 4 . 0 2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_0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入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80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临床资料,并和80例未进行院前急诊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急救组的患者经过现场急救之后病情得到了控制,74例患者病情稳定并转送到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无患者因转送以外运途中病情加重或死亡;6例患者猝死因发现不及时未能急救成功。
结论对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进行院前急救是十分必要的,医护人员在接到出诊任务时迅速出车,对患者病情提出迅速而又准确的判断实际就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标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转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让人们的健康意识显得十分淡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造成了各种疾病的产生,在这些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含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心衰、高血压、恶性心律失常以及脑卒中等,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1]。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其对人类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一旦患者发病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将会迅速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院前急救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本次研究收集了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急性心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了某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的80例由急救中心转运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设其为观察组,其中男患者48例,女患者32例,年龄在30~78岁,平均年龄为(45±12.6)岁;并随机抽取80例经该院急诊科收入院治疗的患者,设其为对照组,该组中男患者45例,女患者35例,年龄在35~80岁,平均年龄在(45±14)岁。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前急诊急救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近年来,由于经济水平明显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临床急性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
该疾病具有多发性、死亡率高以及病情急等特点,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高血压脑病、出血性脑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若不及时治疗,易对患者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
为此,给予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尤其重要,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病死率。
本次研究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给予院前急诊急救的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分析组38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44~67岁,平均(51.23±2.47)岁。
分析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44~68岁,平均(51.64±2.18)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及时予以临床、影像学确诊,并制定急救措施以及专家会诊。
⑵分析组给予院前急诊急救:①救护人员接到求救后,及时赶到现场,立即询问患者实际情况、病发时间、相关疾病史等,同时给予基础指导处理,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姿势,立即清理呕吐物,确保呼吸通畅,针对呼吸困难患者,可及时采用氧气吸氧。
②针对呼吸衰竭、心脏骤停患者,可采取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处理,同时建立静脉通道。
③严格观察患者血压,避免出现低血压症状,导致脑水肿。
对于低血压患者,要立即给予适当药物治疗,例如20%甘露醇、多巴胺等。
同时也可将冰袋放置在患者前额以及双侧颈动脉处,以起到降温的效果。
④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将其转移至救护车,但要注意行驶途中,尽量选取平坦路线,避免途中颠簸,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严格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有效控制血压,并立即联系医院,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工作。
⑤入院后,对患者情况予以交接,同时详细记录患者情况。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临床处理分析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临床处理分析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抢救时院前急救和转运在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方法通过对我院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院前急救相比入院的病人和未院前抢救送入院的病人的恶化率及死亡率。
结果:前者的恶化率及死亡率低于后者。
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死亡率高,窒息是脑溢血患者恶化和死亡主要的原因之一,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人进行院前急救有重要意义,也是实际可行的。
标签:急性脑血管病意外;急救与转运;处理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是常见的急症之一,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它可以是脑血管突然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产生脑溢血,严重者昏迷及死亡。
院前急救能够缓解病人的致命性威胁,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1]。
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稍有延误,将危及病人生命。
从而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8月~2014年8月128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例进行研究探讨,从院前急救的角度加以探索。
1 资料与方法笔者从2012年8月~2014年8月共收集我院急诊科通过院前急救,并经院内CT确诊符合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以及患者发病后未经院前急救,由家属直接自行送入医院就诊,经CT确诊也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48例,共12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例。
128例患者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最大的为85岁,最小的为35岁,平均年龄65岁。
患者发病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呕吐及偏瘫症状,其中经院前急救的80例患者中伴有昏迷的39例,嗜睡12例,抽搐8例,小便失禁21例;未经院前急救的48例患者中伴有昏迷的20例,嗜睡8例,抽搐5例,小便失禁15例。
128例患者中,发病6h内得到治疗的有98例;发病6~12h内得到治疗的有22例;发病12~24h内得到治疗的有30例;发病24h以上得到救治的有10例。
128例急性脑血管病中脑出血73例,脑梗塞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128例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专科医生的积极治疗,发病两周后均进行了回访。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

急性心机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突发性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并引起心肌死亡的病变。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出冷汗、晕厥等症状。
因其病情危重,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救助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进行分析。
1. 确认心肌梗塞的症状: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症状是胸痛,通常是剧烈、持续、压迫性的疼痛感。
还可能伴有气短、出冷汗、面色苍白等表现。
院前急救人员需要通过询问患者或目击者,确认患者是否有心肌梗塞的症状。
2. 提供急救药物: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院前急救工作人员可以提供一些急救药物来减轻症状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常用的急救药物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和吗啡等。
硝酸甘油可以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供;阿司匹林可以阻止血小板凝聚,预防血栓形成;吗啡可以减轻疼痛和焦虑情绪。
3.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在心肌梗塞发作过程中突然停止了呼吸和心跳,院前急救人员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
胸外按压可以帮助维持血液循环,人工呼吸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4. 氧气输送: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心肌的氧气供应不足,患者往往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院前急救人员可以通过给患者输送氧气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
氧气可以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等装置输送给患者。
5. 运送至医院: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院前急救人员需要快速而稳妥地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以便及时进行介入治疗或其他救治措施。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前急救措施主要包括确认症状、提供急救药物、心肺复苏、氧气输送和及时运送至医院等。
这些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症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
对于任何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人群,我们都要提供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以便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工作可以减缓急性心脑血管的伤害情况。
本文对于院前治疗和减缓急性心脑疾病伤害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针对死亡率,进行院前治疗的为4.6%,不进行院前治疗的为15.4%;对于致残率,进行院前治疗的为7.7%,不进行院前治疗的为23.1%。
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生命危险。
标签: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治疗;死亡率;致残率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一般是由于血液粘稠、血脂含量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心脏、大脑和全身组织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的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热点,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冬春季节交替的时间,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心血管在这个时期发病率高。
病情发展较快,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律不齐等症状,脑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缺血性中风,出现偏瘫、食欲、肢体无力、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如果不能采取积极有效、及时的治疗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世界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失去生命的患者人数高达1500万人,在各类疾病中病死率最高。
对于心脑血管的疾病治疗,采取积极合理、及时的治疗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
院前的急诊治疗是指心脑血管患者在正式入住医院治疗之前的治疗措施,包括院前的出诊准备、现场的紧急救护及转运过程中的救治和监护三个方面,报道显示院前的急救治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存在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文针对于此种情况,对就诊的患者进行试验分析研究,探究院前急诊治疗与心脑血管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入住医院之前是否进行了院前救治工作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
其中实验组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52~85岁,平均(60.5±8.3)岁。
在实验组65例中,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15例,高血脂患者5例,同时患有三种疾病的患者5例;对照组65例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51~80岁,平均(60.1±6.3)岁。
对照组中,高血压病史的患者19例,冠心病患者21例,糖尿病患者16例,高血脂患者5例,同时患有三种疾病的患者4例。
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试验方法
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取的方法:进行了院前治疗工作,其具体的试验操作步骤为:(1)急诊医生在接到急救电话后,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相关的症状,初步判定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让患者保持静置,等待医生的救援;等待急救
医生达到患者处,进行血压、呼吸、脉搏的测量,做心电图测试,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2)(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
对于舌根后坠、鼾声大作者植入口咽通气管以保持正常的呼吸。
对于抽搐者,放入开口器,以避免患者咬伤舌头。
同时进行必要的经脉通路,及时进行吸氧工作,保持患者有足够的氧气摄入量,对待患者的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减缓他们的紧张情绪,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
(3)患者的急救后处理工作,待患者呼吸顺畅、氧气摄入量充足、病情相对稳定后及时转入医院治疗,达到医院后对于值班人员交代清楚患者的相关病情情况,为院内治疗做好前提和基础工作。
利于院内医生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和手段,提高患者的救治机会,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方法: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医院进行治疗,没有进行院前的急性治疗,来到医院后,急救医生或者治疗医生通过咨询患者的情况了解患者的疾病和基本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医治手段。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比较:实验组在死亡率和致残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一般又是能够引起巨大严重后果的疾病,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的研究和治疗工作一直受到学者的青睐,对于心脑血管的研究工作,一般集中在如何降低心脑血管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伤残率和死亡率,其实心脑血管的院前治疗是很有效的及时治理的行为,对于降低死亡率和伤亡率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目前医院最为关心的课题。
据有关报道显示,在进行研究的试验中,进行院前治疗后死亡率有18.85%,该结果本文进行的试验结果偏差较大,另外一个报道显示,死亡率达到3.33%,和本文结果比较相近。
通过这些结果均能看出,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引起的死亡率。
本次试验将130例患者分为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考察了进行院前治疗干预治疗对于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通过半年的随访结果,最终进行院前治疗的试验组死亡患者为3例,而没有进行干预治疗的对照组则为10例,死亡率分别为4.6%和15.4%,可以明显看出进行院前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而对于另一个指标-伤残率,也存在类似的规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伤残率分别为7.7%和23.1%,因此,可以得出最终结果,进行心脑患者进行院前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采取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4 结论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工作可以减缓急性心脑血管的伤害情况。
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此点。
进行必要的院前治疗工作可以积极有效的急诊急救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脑水肿、心肌缺血以及组织血流灌注等症状,及时控制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因此能够在患者入院前稳定病情,有利于患者入院后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吴永春.急性心脑血管病50例院前急救體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4):3460-3461.
[2] 段志蘭.12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2014(9):42-44.
[3] 潘洪显,赵林.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6):928-929.
[4] 黄代芳,王晓春,谢红,等.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护理105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2):129-130.
[5] 韦沛豪.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4(1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