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GIS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GIS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GIS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1998〜2006外加一无年份北大遥感与GIS研究所某年《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一、概念题(5^8 = 40)1. 矢量结构2.栅格结构3. Overlay4. Buffer5. DEM6. 地图综合7.拓扑结构8. OpenGIS二、简答题(15^4 = 60)1. 简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2.简述GIS工程中的文档种类及作用3. 简述GIS栅格数据结构的三种组织方式4.简述GIS 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北京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4X5)1、空间分析函数2、GPS3、四叉数编码4、信息系统5、OpenGIS二、简答题(4X0)1、空间指标和空间关系量测的主要内容2、矢量多边形面积的快速算法(要求附框图)3、DEM、DTM的概念及其获取方法4、由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的转换的方法。

三、综合分析题(2X20)1、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特点与发展趋势2、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源与输入方法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0X4)1、数字地球2、矢量结构3、栅格数据4、拓扑关系5、缓冲区分析(buffer)6、多边形覆盖分析(overlay)7、数字高程模型(DEM )8、三角法(TIN )9、元数据(Metadata )10、高斯----克吕格投影二、简答题(5>8)1、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主要有哪些空间分析方法。

2、简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3、简述栅格数据的数据组织方法4、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软硬件组成5、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体系三、论述题(20)试论GIS项目中文档管理的意义及文档的类型(主要有那些文档)?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概念题(8X5)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2、空间对象(实体)3、拓扑结构4、元数据(Metadata )5、层次数据库模型6、GIS互操作7、四叉树编码8、空间索引二、简述题(5>8)1、简述栅格数据结构的三种数据组织方法2、简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方法及特点3、简述高斯一一克吕格投影的特点5、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三、论述题(20)试论网络GIS的技术特点及尚需解决的问题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概念题(任选五题,5X4)1、空间对象2、拓扑空间关系3、地理空间中栅格表达方法4、四叉树编码5、空间数据质量6、缓冲区分析二、简述题(4X0)1、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2、矢量、栅格、DEM数据结构的优缺点分析3、属性数据库的数据模型4、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三、论述题(2 >20)1论述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及数据采集的主要方法2、论述DEM的主要应用北京大学2002年GIS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扫描矢量化2. TIN模型3.元胞自动机4.地理信息5. WebGIS二.简答题或分析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作用?2.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源有那些?3. 何谓BUFFER ?并对下图形单元(领域半径长度如图所示)画出其BUFFER区示意图。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节导论>数据和信息的基本概念: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字符,可以用以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事务的特征和状况。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等介质来表示时间、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所谓的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刷选、排序、计算、分析、模拟等操作。

其目的在于:1•把数据转化成便于分析观察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决策有用的数据。

3•把数据存储起来供后续使用。

>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的概念:1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意义。

2•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是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

图像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征:(重点)1)空间特征:地理信息具有空间特征,属于空间信息,其数据是与确定的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的一个最显著标志。

2)属性特征:通常在二维空间的定位基础上,按专题来表达多为层次的属性信息。

3)时序特征:通常可以按时间的尺度来区分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衍生问题:1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或称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地理实体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记录,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定量等信息的描述。

2•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它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有效数据集成、独特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表达手段等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问答题):主要概括为五个方便-----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它具体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其数据称为空间数据。

《综合地质学》复习地大北京

《综合地质学》复习地大北京

、名词解释: 矿物:岩石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无机固体物质。

砾岩:陆源碎屑直径大于2mm,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

砂岩:是由直径为0.01mm-2mm 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其中砂的含量超过50%,是机械沉积作用的产物。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样,大的称为斑晶,小的及未结晶的玻璃质称为称为基质,这种结构称为斑状结构。

似斑状构造:岩石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基质是显晶质的,这种结构称为似斑状构造。

沉积作用: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所经历的搬运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地质体。

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者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酸性火成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硬度高,耐磨损,在地壳上分布最广,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玄武岩:一种基性喷出岩,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流面: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搞糟,是片状、板状矿物及扁平捕掳体、析离体作平行排列形成的流面构造。

流线: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是指岩浆流动过程中针状、柱状矿物或长形捕掳体定向排列形成的线状构造。

倾角:倾向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所夹锐角。

变质作用:现存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及化学活动流体的参与导致岩石发生成分、结构和构造方面改变的一种地质作用。

交代作用: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参与下通过组分的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板岩:具有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石,由泥质岩、粉砂岩或中酸凝灰岩经轻微变质作用而形成。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失效分析的题库和答案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失效分析的题库和答案

地质大学期末开卷考试:失效分析的题库和答案一、选择题1. 失效分析是指对材料或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列哪一项不是失效分析的目的?A. 确定失效原因,防止再次发生失效。

B. 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C. 评估材料或构件的使用寿命。

D. 判断失效是否与设计有关。

答案:D2. 失效分析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中哪个是第一步?A. 确定失效模式。

B. 收集失效样品。

C. 进行失效分析。

D. 寻找失效原因。

答案:B3. 失效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哪个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失效样品的外观来推断失效原因?A. 金相分析法。

B. 热分析法。

C. 表面分析法。

D. 光学显微镜法。

答案:D4. 在失效分析过程中,对失效样品进行表面分析时,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和表面成分?A.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B.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C. 热重分析(TGA)。

D.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答案:A5. 失效分析的关键是确定失效原因,以下哪种方法可以对失效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的测试?A. 金相分析法。

B. 表面分析法。

C. 热分析法。

D. 功能性测试法。

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失效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应用领域。

失效分析的重要性在于帮助确定材料或构件失效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失效分析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电子产品、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

它可以用于评估材料或构件的使用寿命,改进产品设计,减少失效事故的发生。

2. 请简要描述失效分析的步骤。

失效分析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收集失效样品:收集失效样品是进行失效分析的第一步,失效样品应包括失效构件或材料的完整部分。

- 确定失效模式:通过观察失效样品的外观和形态,确定失效的模式,例如断裂、腐蚀、疲劳等。

- 进行失效分析:根据失效模式,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如金相分析、表面分析、热分析等,对失效样品进行分析,获取相关的失效信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计算机图形学(新)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计算机图形学(新)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6603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计算机图形学(新)期末备考题库66034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单选题:(1)枚举出图形中所有点的表示方法是()A.图形B.图像C.参数法D.点阵法正确答案:D(2)下面哪个设备不是计算机图形学的输入设备A.光笔B.键盘C.扫描仪D.显示器正确答案:D(3)下面哪个设备不是计算机图形学的输出设备A.激光打印机B.显示器C.数据手套D.喷墨打印机正确答案:C(4)比例变换中当Sx为2,Sy为1时,图形变换的结果是().A.图形整体放大2倍B.图形放大2倍,同时沿X,Y坐标轴方向各移动1个绘图单位C.沿X坐标轴方向各移动2个绘图单位D.沿X坐标轴方向放大2倍,沿Y坐标轴方向没有放大正确答案:D(5)以下关于图形变换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位置B.拓扑关系不变的几何变换不改变图形的连接关系和平行关系C.旋转变换后各图形部分间的线性关系和角度关系不变,变换后直线的长度不变D.错切变换虽然可引起图形角度的改变,但不会发生图形畸变正确答案:D(6)在三维齐次变换矩阵中,平移线性变换对应的矩阵元素的最大非零个数是().A.3B.6C.7D.8正确答案:C(7)区域编码规则为{上下右左},一个线段的两个端点编码分别为{0000}和{0101},则该线段和窗口的情况是().A.完全在窗口外B.完全在窗口内C.一个点在窗口内,一个点在窗口外D.前三种都不是正确答案:C(8)区域编码规则为{上下右左},则一线段端点编码不可能的情况是().A.{0000}B.{0110}C.{0111}D.{0001}正确答案:C(9)扫描线算法充分利用了连贯性原理不包括().A.区域连贯性B.扫描线连贯性C.像素连贯性D.边的连贯性正确答案:C(10)扫描线填充算法的不具有的特点是().A.扫描线只和有交点的边进行交点计算B.适合硬件实现C.各种表的维护和排序开销大D.适合软件实现正确答案:B(11)种子填充算法时区域一般采用()方式定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量学》期末考试拓展学习(六)8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量学》期末考试拓展学习(六)80

地大《测量学》(六)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椭球面上的测量计算
主要介绍: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椭球面上的弧长计算,大地线,将地面观测的方向值归算到椭球面,将地面观测的长度归算到椭球面,椭球面上三角形的解算,大地主题解算的高斯平均引数公式
一、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相互关系
(一)、五个基本几何参数
椭圆的长半轴: a
椭圆的短半轴: b
椭圆的扁率:
a b a
α-=
椭圆的第一偏心率:
e b
'= 椭圆的第二偏心率:
e =
注 意
决定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只需知道五个参数中的两个就够了,但其中至少要有一个长度元素(如a 或b )。

为简化书写,常引入以下符号和两个辅助函数:
2
222,tan ,cos a c t B e B b
η===' 22221sin ,1cos W e B V e B =-=-'
式中,W 第一基本纬度函数,V 第二基本纬度函数。

我国所采用的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以后采用的198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备考题集(全新整理汇总)372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备考题集(全新整理汇总)3723

37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备考题集3723奥鹏期末考试题集合集单选题:(1)对于事件A,B,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A,B互不相容,则与也互不相容B.若A,B相容,那么与也相容C.若A,B互不相容,且概率都大于零,则A,B也相互独立D.若A,B相互独立,那么与也相互独立.正确选项:D(2)在一次假设检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既可能犯第一类错误也可能犯第二类错误B.如果备择假设是正确的,但作出的决策是拒绝备择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C.增大样本容量,则犯两类错误的概率都不变D.如果原假设是错误的,但作出的决策是接受备择假设,则犯了第二类错误正确选项:A(3)对总体X~N(μ,σ2)的均值?和作区间估计,得到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意义是指这个区间().A.平均含总体95%的值B.平均含样本95%的值C.有95%的机会含样本的值D.有95%的机会的机会含μ的值正确选项:D(4)在假设检验问题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的意义是().A.在H0不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拒绝的概率B.在H0不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接受的概率C.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拒绝的概率D.在H0成立的条件下,经检验H0被接受的概率正确选项:C(5)在一次假设检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同时都要犯B.如果备择假设是正确的,但作出的决策是拒绝备择假设,则犯了第一类错误C.增大样本容量,则犯两类错误的概率都要变小D.如果原假设是错误的,但作出的决策是接受备择假设,则犯了第二类错误正确选项:C(6)在一个确定的假设检验中,与判断结果相关的因素有().A.样本值与样本容量B.显著性水平C.检验统计量D.A,B,C同时成立正确选项:D(7)对正态总体的数学期望?进行假设检验,如果在显著水平0.05下接受H0:μ=μ0,那么在显著水平0.01下,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必须接受H0B.可能接受,也可能拒绝H0C.必拒绝H0D.不接受,也不拒绝H0正确选项:A(8)已知P(A)=0.4,P(B)=0.6,P(B|A)=0.5,则P(A|B)=().A.1/2B.1/3C.10/3D.1/5正确选项:B(9)甲.乙两人独立的对同一目标各射击一次,其中命中率分别为0.6和0.5,现已知目标被命中,则它是乙命中的概率是().A.3/5B.5/11C.5/8D.6/11正确选项:C(10)某人射击时,中靶的概率为2/3,如果射击直到中靶子为止,则射击次数为3的概率().A.2/27B.2/9C.8/27D.1/27正确选项:A(11)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则常数C=().A.3B.4C.1/4D.1/3正确选项:B(12)设随机变量X~N(μ,σ2),则随着σ的增大,概率为().A.单调增加B.单调减少C.保持不变D.增减不定正确选项:C(13)设随机变量X和Y均服从正态分布X~N(μ,42),Y~N(μ,52),记,则().A.对任何实数μ都有p1=p2B.对任何实数μ都有p1<p2C.仅对个别值有p1=p2D.对任何实数μ都有p1>p2正确选项:A(14)袋中有50个乒乓球,其中20个黄的,30个白的,现在两个人不放回地依次从袋中随机各取一球.则第二人取到黄球的概率是().A.1/5B.2/5C.3/5D.4/5正确选项:B(15)事件”甲种产品畅销,乙种产品滞销”,则其对立事件A为().A.”甲种产品滞销,乙种产品畅销”B.”甲.乙两种产品均畅销”C.”甲种产品滞销”D.”甲种产品滞销或乙种产品畅销”正确选项:D(16)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中,数学期望和方差一定相等的分布是()A.二项分布B.标准正态分布C.指数分布D.泊松分布.正确选项:D(17)设是未知参数?的一个估计量,若则是?的().A.极大似然估计B.矩法估计C.相合估计D.有偏估计正确选项:B(18)在对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中,当总体方差已知时,选用().A.t检验法B.u检验法C.F检验法D.σ2检验法正确选项:B(19)设A和B为两个任意事件,且,P(B)0,则必有().A.AB.BC.CD.D正确选项:B(20)设A和B为两个任意事件,则下列关系成立的是().A.AB.BC.CD.D正确选项:C(21)设A和B为两个任意事件,且,则必有().A.AB.BC.CD.D正确选项:D(22)设每次实验成功的概率为p(0p1)则在三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至少一次成功的概率为().A.p3B.1-p3C.(1-p)3D.1-(1-p)3正确选项:B(23)设一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F(x)是X的分布函数,则对任意实数a有().A.AB.BC.CD.D正确选项:B(24)设X和Y相互独立,且分别服从N(0,1)和N(1,1)则().A.AB.BC.CD.D正确选项:B(25)总体方差D等于().A.AB.BC.CD.D正确选项:C(26)设X1,X2,…,Xn为来自总体的一个样本,为样本均值,EX未知,则总体方差DX的无偏估计量为().A.AB.BC.CD.D正确选项:B(27)设总体X~f(x,θ),θ为未知参数,X1,X2,…,Xn为X的一个样本,θ1(X1,X2,…,Xn).θ2(X1,X2,…,Xn)为两个通缉量(θ1,θ2)为θ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则应有().A.P{θ1θθ2}=αB.P{θθ2}=1-αC.P{θ1θθ2}=1-αD.P{θθ1}=α正确选项:C(28)在假设建设检验中,记H0为检验假设,则所谓犯第一类错误的是().A.H0为真时,接受H0B.H0不真时,接受H0C.H0不真时,拒绝H0D.H0为真时,拒绝H0正确选项:D(29)设A,B,C表示三个随机事件,则ABC表示A.A,B,C中至少有一个发生B.A,B,C都同时发生C.A,B,C中至少有两个发生D.A,B,C都不发生.正确选项:A(30)已知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5,P(B)=0.8,则P(AB)=()A.0.65B. 1.3C.0.9D.0.3正确选项:C(31)设X~B(n,p),则有()A.E(2X-1)=2npB.E(2X+1)=4np+1C.D(2X+1)=4np(1-p)+1AD.D(2X-1)=4np(1-p)正确选项:D(32)X的概率函数表(分布律)是x-01p1/4a5/12则a=()A.1/3;B.0;C.5/12;D.1/4.正确选项:A(33)在n次独立重复的贝努利试验中,设P(A)=p,那么A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A.pk;B.()pk(1-p)n-k;C.pn-k(1-p)k;D.pk(1-p)n-k正确选项:B(34)设X的概率函数表是().x-01p1/41/41/2则它的数学期望E(X)和方差D(X)分别是A.1/4,1/16;B.1/2,3/4;C.1/4,11/16;D.1/2,11/16.正确选项:C(35)设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则常数A=().A.1;B.1/;C.1/2;D..正确选项:A(36)若T~t(n),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A.P{T0}=P{T0};B.P{T1}=P{T1};C.P{T=0}=0.5;D.P{Tt}=P{T-t}.正确选项:C(37)设X~N(1,12),它有容量为n1的样本Xi,i=1,2,…n1;Y~N(2,22),它有容量为n2的样本Yj,j=1,2,…n2.它们均相互独立,和分别是它们样本平均值,s12和s22分别是它们样本方差,12,22未知但是相等.则统计量应该服从的分布是().A.t(n1+n2);B.t(n1+n2-1);C.t(n1+n2-2);D.F(n1-1,n2-1).正确选项:C(38)设X~N(1,2),它有容量为n1的样本Xii=1,2,…n1;Y~N(2,2),它有容量为n2的样本Yjj=1,2,…n2.均相互独立,s12和s22分别是它们样本方差.则统计量应该服从的分布是().A.2(n1+n2-2);B.F(n2-1,n1-1);C.t(n1+n2-2);D.F(n1-1,n2-1).正确选项:D(39)若1和2同是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则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21-2仍是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B.1-2仍是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C.1+2仍是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D.1+2仍是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正确选项:B(40)假设检验时,当样本容量n固定时,缩小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则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A.一般要变小;B.一般要变大;C.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D.肯定不变.正确选项:B(41)设X~N(,2),和2均未知,是样本平均值,s2是样本方差,则(-t0.05,+t0.05)作为的置信区间时,其置信水平为().A.0.1;B.0.2;C.0.9;D.0.8.正确选项:C(42)已知一元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4x,且=3,=6.则=().A.0;B.6;C.2;D.-6.正确选项:D(43)设(x1,y1),(x2,y2),...(xn,yn)是对总体(X,Y)的n次观测值,YY=,XX=分别是关于Y,关于X的校正平方和及XY=是关于X和Y的校正交叉乘积和,则它们的一元回归直线的回归系数=().A.;B.;C.;D..正确选项:A(44)设A,B为两个事件,则=().A.;B.B;C.A;D..正确选项:D(45)若X~N(0,1),(x)是它的密度函数,(x)是它的分布函数,则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x);B.(x)关于纵轴对称;C.(0)=0.5;D.(-x)=1-(x).正确选项:A(46)对单个总体X~N(,2)假设检验,2未知,H0:0.在显著水平下,应该选().A.t检验;B.F检验;C.2检验;D.u检验.正确选项:A(47)甲乙两人各自同时向敌机射击,已知甲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8,乙击中敌机的概率为0.5,则恰有一人击中敌机的概率().A.0.8B.0.5C.0.4D.0.6正确选项:B(48)设X~N(μ,0.32),容量n=9,均值,则未知参数μ的置信度为0.95的置信区间是.(查表Z0.025=1.96)A.(4.808,6.96)B.(3.04,5.19)C.(4.808,5.19)D.(3.04,6.96)正确选项:C填空题:(1)设X1,X2,…,X16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已知,令则统计量服从分布##(必须写出分布的参数).1、正确选项:N(0,1)(2)设,而1.70,1.75,1.70,1.65,1.75是从总体X中抽取的样本,则μ的矩估计值为##.1、正确选项:(3)设X~U[a,1],X1,…,Xn是从总体X中抽取的样本,求a的矩估计为##.1、正确选项:(4)已知F0.1(8,20)=2,则F0.9(20,8)=##.1、正确选项:0.5(5)设某个假设检验问题的拒绝域为W,且当原假设H0成立时,样本值(x1,x2,…,xn)落入W的概率为0.15,则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为##1、正确选项:0.15(6)设样本的频数分布为X01234频数13212则样本方差s2=##1、正确选项:2(7)设X1,X2,?,Xn为来自正态总体N(μ,σ2)的一个简单随机样本,其中参数μ和σ2均未知,记,,则假设H0:μ=0?的t检验使用的统计量是##.(用和Q表示)1、正确选项:(8)设总体X~N(μ,σ2),X1,X2,…,Xn为来自总体X的样本,则样本均值=## 1、正确选项:(9)设总体X~b,(np),0p1,X1,X2,?…,Xn为其样本,则n的矩估计是##.1、正确选项:(10)设总体X~[U,θ]?,(X1,X2,…,Xn)是来自X的样本,则θ的最大似然估计量是##1、正确选项:(11)测得自动车床加工的10个零件的尺寸与规定尺寸的偏差(微米)如下:+2,+1,-2,+3,+2,+4,-2,+5,+3,+4.则零件尺寸偏差的数学期望的无偏估计量##1、正确选项:2(12)设X1,X2,X3,X4是来自正态总体N(0,2)2的样本,令Y=(X1+X2)2+(X3-X4)2,则当C=##时CY~x2(2).1、正确选项:1/8(13)设容量n=10的样本的观察值为(8,7,6,9,8,7,5,9,6),则样本均值样本方差##.1、正确选项:s2=2(14)设A.B为随机事件,P(A)=0.5,P(B)=0.6,P(B|A)=0.8则P(B|A)=##1、正确选项:0.7(15)若事件A和事件B相互独立,P(A)=α?,P(B)=0.3,,则α=##1、正确选项:3/7(16)设X~N(2,σ2),且P{2x4}=0.3,则P{x0}=##1、正确选项:2(17)一射手对同一目标独立地进行四次射击,若至少命中一次的概率为80/81,则该射手的命中率为##1、正确选项:2/3(18)三个人独立地解答一道难题,他们能单独正确解答的概率分别为1/5.1/3.1/4,则此难题被正确解答的概率为##1、正确选项:3/5(19)设有一箱产品由三家工厂生产的其中1/2是第一加工厂生产的,其余两家工厂各生产1/4,又知第一.第二工厂生产的产品有2%的次品,第三工厂生产的产品有4%的次品,现从箱中任取一只,则取到的次品的概率为##1、正确选项:2.5%(20)一个盒子中有10个球,其中有3个红球,2个黑球,5个白球,从中取球两次,每次取一个(有放回)则:第二次取到黑球的概率为##1、正确选项:0.2(21)由长期统计资料得知,某一地区在4月下雨(记事件A)的概率为4/15,刮风(记作事件B)概率为7/15,刮风又下雨(记作事件C)概率为1/10则:p(B|A)=## 1、正确选项:3/8(22)一盒子中黑球.红球.白球各占50%,30%,20%,从中任取一球,结果不是红球,则取到的是白球的概率为##1、正确选项:2/7(23)某公共汽车站甲.乙丙动人分别独立地等1.2.3路汽车,设每个人等车时间(单位分钟)均服从[0,5]上的均匀分布,则三人中至少有两个人等车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1、正确选项:0.352(24)若随机变量X~(2,σ2)且p{2X4}=0.3,则p{X2}=##1、正确选项:0.5(25)若随机变量X~N(-1,1),Y~N(3,1)且X和Y相互独立,设随机变量Z=X-2Y+7,则Z~##.1、正确选项:N(0,5)(26)设随机变量X~N(1,22),则EX2=##1、正确选项:5计算题:(1)已知100个产品中有5个次品,现从中有放回地取3次,每次任取1个,求在所取的3个中恰有2个次品的概率.正确选项:(2)某人进行射击,设每次射击的命中率为0.02,独立射击400次,试求至少击中两次的概率.正确选项:的分布律为于是所求概率为(3)已知100个产品中有5个次品,现从中无放回地取3次,每次任取1个,求在所取的3个中恰有2个次品的概率.正确选项:(4)某一城市每天发生火灾的次数X服从参数的泊松分布,求该城市一天内发生3次或3次以上火灾的概率.正确选项:由概率的性质,得(5)某公共汽车站从上午7时起,每15分钟来一班车,即7:00,7:15,7:30,7:45等时刻有汽车到达此站,如果乘客到达此站时间X是7:00到7:30之间的均匀随机变量,试求他候车时间少于5分钟的概率.正确选项:以7:00为起点0,以分为单位,依题意为使候车时间少于5分钟,乘客必须在7:10到7:15之间,或在7:25到7:30之间到达车站,故所求概率为(6)某元件的寿命X服从指数分布,已知其平均寿命为1000小时,求3个这样的元件使用1000小时,至少已有一个损坏的概率.正确选项:由题设知,X的分布函数为由此得到各元件的寿命是否超过1000小时是独立的,用表示三个元件中使用1000小时损坏的元件数,则所求概率为(7)设某项竞赛成绩(65,100),若按参赛人数的10%发奖,问获奖分数线应定为多少?正确选项:设获奖分数线为则求使成立的即查表得解得故分数线可定为78.(8)设随机变量具有以下的分布律,试求的分布律.正确选项:Y所有可能的取值0,1,4,由即得Y的分布律为0140.10.70.2(9)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求正确选项: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为故(10)设,求标准正态分布的水平0.05的上侧分位数和双侧分位数.正确选项:由于查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表可得而水平0.05的双侧分位数为它满足:查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表可得分布.(11)设为X的一个样本,求:(1)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与方差;(2)正确选项:由于样本容量所以于是由得故(12),则求常数A.期望EX及方差DX.正确选项:,得A=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地质与勘察》期末考试拓展学习(八)08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地质与勘察》期末考试拓展学习(八)08

《工程地质与勘察》(八)地面沉降的预测和任何环境地质问题一样,研究地面沉降问题的重点在于研究其形成和发展规律,以便对其可能出现的地点、范围和灾害规模作出早期预测。

在一些已经出现地面沉降灾害的地区,预测的目的在于指出灾害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

显然,对于那些具备产生地面沉降灾害的地质环境而尚未进行大规模工程开发活动的地区,早期预测对区域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土地利用决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测形式及所需资料1. 预测性图件作出各种分析性图件表示预期的地面沉降地点及可能范围,是最好的预测形式。

这种反映地面沉降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图件,是区域规划工作中作为基本依据的重要资料。

编制预测图件所需基本资料包括:区域新构造运动发展史;晚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环境;区域地质结构;未完全固结的粗、细粒土层的成因、年代、沉积厚度及空间分布;含液层上、下部位的细粒土层的固结历史和固结状态;已实施的或计划中的抽液活动所引起的液压降低的可能影响范围等。

预测图件应包括各种基础性地质图件;反映砂层、粘性土层厚度变化,地下水位或液压变化以及其它人类活动诱发因素指标变化的等值线图;通过综合分析做出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分区预测图等。

所编制的地区性预测图件,应尽可能详细表明在预计的地下液压降低或其它人类活动因素影响下,预期的沉降区范围和沉降幅度。

2. 预测曲线在定量数据齐全的条件下,应对可能沉降区作出综合性的沉降定量预测。

在抽液地区作综合性预测,要求有较精确的地层结构剖面及相应的岩土物理力学研究数据。

通过相应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和分析,预测不同抽液方案条件下可压缩层中释液的速度及可能压缩量。

所有的预测资料可以由变量的时序曲线或变量之间的相关曲线的形式表示,以便与其它图件配合,为制订资源合理开发方案及沉降灾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二、预测的基本方法对抽液区域的地面沉降预测涉及因素较复杂,预测难度较大,一般称之为综合性预测。

近年来,国内外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 数据与信息 ▪ 两者在词义上的差别:数据是信息的表达,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容; ▪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 信息是存在事物的形状、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发展变化的的表征。  地理信息 ▪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它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 GIS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它研究关于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基本问题,如空间对象表达与建模、空间关系及推理机制、空间信息的控制基准、空间信息的认知与分析、GIS系统设计与评价GIS应用模型与可视化、空间信息的政策与标准等; ▪ 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的主要特点是按统一的地理坐标编码,并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定量和拓扑关系的描述,由此而形成GIS的技术优势是有效的地理实体表达、独特的时空分析能力、强大的图形创造手段和可靠的科学预测与辅助决策功能等; ▪ GIS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该工程技术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 ▪ GIS为地理学解决复杂的规划与管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地理学则为GIS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依托; ▪ GIS的科学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既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应用工程技术,又是跨越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其技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过程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第二节 GIS的基本构成  系统硬件:由主机、外设和网络组成,用于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空间数据。  系统软件:由系统管理软件、数据库软件和基础GIS软件组成,用于执行GIS功能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输出等操作。  空间数据库:由数据库实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用于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查询、检索和更新等。  应用模型:由数学模型、经验模型和混合模型组成,用于解决某项实际应用问题,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用户界面:由菜单式、命令式或表格式的图形用户界面所组成,是用以实现人机对话的工具。  GIS基本构成的结构图 第三节 GIS的功能简介  基本功能: ▪ 数据采集与编辑: 1、图形数字化:驱动数字化仪、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对影像、图形、数字等多种形式、多方来源的信息实现自动、半自动或人工的数字化,建立空间数据库。 2.数据的编辑:数据查询、修改、更新、图形分割与拼接、图形缩放、比例尺转换 3.拓扑关系生成: 4.基本量算:质心量算(对地理分布变化的跟踪;计算目标物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几何量算(自动快速的计算三维目标的表面积、体积,各类多边形的的周长、面积,各类线段的曲率、方向,以及点状物体的坐标等。) 5.数据结构转换 6.地理数据库建立:地理数据库四种方式(全部采用文件管理;文件结合关系数据库管理;全部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重新设计具有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的数据库系统) ▪ 数据存储与管理: ▪ 数据处理和变换: ▪ 空间分析和统计; ▪ 产品制作与显示; ▪ 二次开发和编程。  应用功能:资源管理;区域规划;国土监测; 辅助决策;定位服务。 第四节 GIS的发展透视  发展概况 ▪ 发展简史; ▪ 发展态势:GIS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技术; GIS产业化的发展势头强劲;GIS网络化已构成当今社会的热点; 地理信息科学。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应用模型

用户 GUI

空间数据 DBMS

GIS  基础理论 ▪ 地理信息系统是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明显的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这些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同样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 ▪ 各国政府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引导GIS理论研究,如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支持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等,研究重点包括空间关系、空间数据模型、空间认知、空间推理、地理信息机理和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等; ▪ 李德仁院士在《空间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实现》一书中,扼要叙述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的七大理论问题: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基准;地球空间信息标准;地球空间信息的时空变化理论;地球空间信息的认知;地球空间信息的不确定性;地球空间信息的解译与反馈;地球空间信息的表达与可视化。 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第一节 地理空间及其表达  地理空间的概念 ▪ GIS中的概念常用“地理空间”(geo-spatial)来表述,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及其所连接的空间对象; ▪ 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即大地测量控制,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 GIS的任何空间数据都必须纳入一个统一的空间参照系中,以实现不同来源数据的融合、连接与统一; ▪ 目前,我国采用的大地坐标系为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现在规定的高程起算基准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 空间实体的表达 ▪ 在计算机中,现实世界是以各种数字和字符形式来表达和记录的; ▪ 对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对象的表达有两种方法,分别称为矢量表示法(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表示法(栅格数据模型),如下图。

第二节 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特征  GIS的空间数据 ▪ 空间数据可以按数据项、空间对象和图形特征的不同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 空间、属性和时间特征——空间对象的三大基本特征:  空间特征是指空间对象的位置及与相邻对象的空间关系或拓扑关系; ▪ 属性特征是指空间对象的专题属性;

湖泊 河

居民地 ▪ 时间特征是指空间对象随着时间演变而引起的空间和属性特征的变化。 ▪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它们在GIS的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以及数据库的查询与检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表示:指通过利用确定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来表达空间对象的空间位置、拓扑关系和属性信息。 ▪ 方向关系:地理事物在空间中的相互方位和排列顺序。 ▪ 度量空间关系主要是指空间对象之间的距离关系。 第三节 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  矢量数据结构 ▪ 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 矢量数据结构分为简单数据结构(也称面条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和曲面数据结构; ▪ 拓扑数据结构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和贡献是具有拓扑编辑功能,包括多边形连接编辑和结点连接编辑。  栅格数据结构 ▪ 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各个规则的网格单元,然后在各个格网单元内赋以空间对象相应的属性值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 栅格数据结构分为栅格矩阵结构、游程编码结构、四叉树数据结构、八叉树数据结构和十六叉树数据结构。  地理数据编码,是根据GIS的目的和任务,把地图、图像等资料按一定数据结构转换为适于计算机存贮和处理的数据过程。地理内容的编码要反映出地理实体的几何特征,以及地理实体的属性特征,空间数据的编码是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步骤,它表现由现实世界到数据世界之间的界面,是联结从现实世界到数据世界的纽带。  栅格数据编码: ▪ 直接栅格编码:直接编码就是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或逐列)逐个记录代码,可以每行从左到右逐像元记录,也可奇数行从左到右而偶数行由右向左记录,为了特定的目的还可采用其他特殊的顺序。 ▪ 链码:由起点位置和一系列在基本方向的单位矢量给出每个后续点相对其前继点的可能的8个基本方向之一表示。8个基本方向自0°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代码分别为0,1,2,3,4,5,6,7。单位矢量的长度默认为一个栅格单元。 ▪ 四叉树编码:是根据栅格数据二维空间分布的特点,将空间区域按照4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 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最后得到一棵四分叉的倒向树。 ▪ 游程长度编码: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的个数;逐个记录各行(或列)代码发生变化的位置和相应代码。 ▪ 块码:采用方形区域作为记录单元,数据编码由初始位置行列号加上半径,再加上记录单元的代码组成。  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 ▪ 矢量与栅格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 矢量与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的设计。  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 优 点 缺 点

矢量数据结构

1.便于面向现象(土壤类、土地利用单元等); 2.数据结构紧凑、冗余度低; 3.有利于网络分析; 4.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1.数据结构复杂; 2.软件与硬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3.多边形叠合等分析比较困难; 4.显示与绘图成本比较高。

栅格数据结构 1.数据结构简单; 2.空间分析和地理现象的模拟均比较容易; 3.有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 4.输出方法快速,成本比较低廉。 1.图形数据量大; 2.投影转换比较困难; 3.栅格地图的图形质量相对较低; 4.现象识别的效果不如矢量方法。

第四节 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  系统统功能与数据间的关系 ▪ 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据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确定数据内容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功能; ▪ 对开发的GIS系统的功能,是通过用户需求调查来确定的,因此,在开发GIS系统之前,首先要进行系统分析。  空间数据的分类和编码 ▪ 空间数据的分类,是指根据系统功能及国家规范和标准,将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要素区别开来的过程,以便从逻辑上将空间数据组织为不同的信息; ▪ 空间数据的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编码的结果是形成代码。代码由数字或字符组成。例如,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分类代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其代码结构如下所示: ▪ × × ×× × × ▪ 大类码 小类码 一级代码 二级代码 识别位 ▪ 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和二级代码分别用数字顺序排列。识别位由用户自行定义,以便于扩充。  矢量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 矢量数据的输入,是指将分类和编码的空间对象图形转换为一系列x、y坐标,然后按照确定的数据结构加入到线段或标示点的计算机数据文件中去; ▪ 空间数据编辑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数字化过程中引入的各类错误和对数据进行拓扑关系检查等而进行的操作。  栅格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 栅格数据的输入方法包括透明格网采集输入、扫描数字化输入及其它数据传输或转换输入等; ▪ 栅格数据编辑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消除数字化过程中引入的各类错误,根据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其编辑的内容还包括数据压缩和数据组织方式的变换等。 第五节 空间数据质量和元数据  空间数据质量:是指空间数据在表达实体空间位置、特征和时间所能达到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