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把作文写成流水账
[中考语文写作]10个方法避免“流水账式”作文
![[中考语文写作]10个方法避免“流水账式”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12591831b765ce05081461.png)
10个方法避免流水账式作文一写外貌不用“有”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
例如:“XX可漂亮啦。
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
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
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二写说不出现“说”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张三无可奈何地说:“……”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干巴巴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
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
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但我们可以这样做,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
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就是不用成语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
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
”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作文第六课如何让你的作文不变成流水账

• 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 《美丽的小兴安岭》
棒棒堂
• 篮球比赛
• 第二节由女生来打,大家手感很热,连中几元,完成了任务。
而巨浪滔天,时而潮起潮落,我们遥望远处的海天一线,不禁浮 想联翩…… • 《都是“馋猫”惹得祸》(小考满分作文)“嘎嘣!”一阵香味在我 的周围弥漫,我不禁咽了以口唾沫。
• 既能统领全文,也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脖不细
• 人的脖子起着连接大脑指挥部和身体阵地的作用,部分同学在写 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 有必然或因果的练习,看文章的人根本不指导文章的重点要说什 么。我们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为“脖细”。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做到 恰当运用铺垫的手法,它可以起到三个主要作用:承上启下,介 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设置伏笔。
腰不粗
• 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到多少字,都是三大段。 作文除了“头”和“脚”之外,其他部分都堆成一坨了。层次不清、 段落不明,重点不突出。因此,我们要注意文章的合理分段,一 个意思则分一段段落详细描写。
尾不大
• 文章的结尾应是重点要处理的部位,但很多同学在结尾处花的功 夫却明显补够,好多结尾,往往都成了点缀,说明整个文章已经 写完了,并没能发挥作用。好的结尾如画,要简洁有力,收束全 文,有引申,令人回味无穷。
• 1.有的文章写起来之后,什么事都只是提一下,什么事又都不细 说。例如:
• 今天早上,我还是六点半起床,七点十分到了学校。上完早操和 自习课后,是第一节课,第一节下课后我们玩得很高兴。很快第 二节课又上课了,是数学课,老师下课后内容没讲完就拖长了课 堂。第三节英语,我挺喜欢的。第四节课是语文。好不容易到下 课,我们一起去吃午饭。下午只有两节课,很快就上课了。今天 真是开心的一天啊!
小升初作文如何克服流水账

04
作文实例分析
流水账作文实例
描述不生动
流水账作文往往只是对事件进行简单的罗列,缺乏具体的描述和 细节的描写,导致整个文章显得枯燥乏味。
缺乏主题
流水账作文通常没有明确的主题,读者读完后可能会感到不知所云 ,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缺乏情感
好的文章不仅需要客观的描述,还需要作者的情感投入,而流水账 作文往往缺乏这一点。
在情感方面:流水账作文缺乏情感投入,而优秀 作文则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 情感波动。
在主题方面:流水账作文缺乏明确的主题,而优 秀作文则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贯穿全文。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流水账作文和优秀 作文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描述、主题和情感三个 方面。因此,要克服流水账的问题,需要在写作 时注重细节描写、明确主题和投入情感。
出一些思考问题或建。
注重细节描写
具体例子
在论述观点时,需要给出具体的例子或细节来支持论点,让读者更 加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人物描写
在写记叙文时,需要对人物进行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等方 面,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环境描写
在写景或描写特定场景时,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包括自然景观、建 筑设施等方面,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特点。
流水账的文章往往主次不分,缺乏提炼和概括,读起来平淡乏味,不能突出文章 的中心思想。
流水账的特点
内容冗长
流水账文章往往把大量不重要的 细节一一罗列,导致文章冗长乏
味。
主次不分
流水账文章对所有内容都平均用墨 ,没有突出重点,导致主次不分。
缺乏提炼
流水账文章没有对素材进行深入的 提炼和概括,导致文章缺乏深度和 高度。
怎样写文章才能避免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

怎样写文章才能避免文章枯燥无味像流水账?记叙文写成流水账,议论文写成“四不像”,这是学生写作文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初中的作文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高中的作文主要是以议论文为主,虽然不同的文体在考试时要求是不同的,但是不论何种文体,要想写好作文,都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用力。
结构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也会着重强调。
比较常见的结构,比如像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结构。
除了常见的结构之外,还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表达技巧,会让文章更加出彩。
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铺垫,点面结合等。
结构方面的技巧在理解的基础上,只要稍加练习一般都能够熟练的掌握,而真正影响写作的还是在内容方面。
初中的作文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并且记叙文也非常容易写成流水账,就借助这个题目重点说一下,如何避免把记叙文写成流水账。
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定义在课本上或者是在网上都可以查,在这里不再详细的赘述。
对于写作来说,记叙文重点要把握住两个字,一个是记,另外一个是叙。
记就是记述,叙就是叙述。
如果用水来做比喻,记述文就相当于是静止的水,叙述文就相当于水流动的水。
而流动,对应的就是变化、变迁、经过,任何的变化都离不开时间,所以记叙文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时间。
记叙文的写作肯定是离不开时间,如果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东扯一下西扯一下,作文肯定显得比较混乱。
比如像我的一天肯定先要写早晨,后写中午,午后以及临睡前。
再比如写旅行,肯定要先写自己是从哪里出发的?到了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然后见到了什么,或者中途遇到了什么事情?而时间这种东西又是无始无终、连绵不断的,如果严密起来看,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另外一件事情的起因。
那么到底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哪个地方应该重点些?哪些地方应该一笔带过?如果这些处理的不当,就会让文章成为流水账。
记叙文内容上的三对关系。
1.取与舍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就相当于跟别人谈话一样,如果我们经常说一些别人早就知道的或者是老生常谈的东西,别人肯定会感到厌烦。
如何解决写作文流水账的问题

如何解决写作文流水账的问题1、首先要告诉孩子,写文章是有目的的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对如下概念的认识:什么就是作者,什么就是读者,什么就是表明,什么就是叙述,什么就是结构,什么就是材料,什么就是文学创作目的,什么就是条理,什么就是因果诸如此类。
使孩子对文学创作存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就可以使他在时程的文学创作自学中处在有意识的状态,否则,孩子就可以在你谈一些写作技巧的时候莫名其妙,不晓得为什么必须使用这样写下。
2、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文章的开头有的孩子一已经开始写文章,就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一股脑在结尾写下出。
结果越说道越多越写下越短,第一段读完,后面的内容,也就交代一下情况便完结了。
要改掉这个不足,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开头并不一定要交代那么多东西,只要它能实现两个目的就够了:第一,能让自己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二,它能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
文章的开头并不是越长越好,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它可以只是一句话、几个字。
3、必须学会采用连接词和链接句,使文章层次分明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有必然或因果的联系,看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要重点说什么。
也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下了多少字,都可以分成三个自然段,结尾一段带出要说的内容,中间一段写下人或故事情节,再领一段结尾。
如果比喻成人的话,除了头和脚外,其他地方都连成一片了。
层次不明,段落未明,读者要么没有冷静看看下去,要么看过后头昏眼花,显然分不清前词后句。
我们要在文章中学会使用过度句或者词,将整个文章的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
4、必须努力做到存有详存有略、合理分段作文中,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只有做到有详有略,才会容易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
一篇文章中可以发生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必须详尽地描绘呢?确实不是。
一篇文章必须想要中心注重,就一定必须著重征引得宜。
那如何确认文章材料的征引呢?能够轻易整体表现中心思想的必须详写;间接彰显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必须Steno。
【写作技巧】如何避免作文像流水账?写了半天没重点?

【写作技巧】如何避免作文像流水账?写了半天没重点?综合整理和编辑:梅语文总有人问,作文写不长、不会写怎么办?或者说我的作文总是没得写,七拼八凑的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和写作态度有关;二、真的不会写,还没掌握一些写作技巧。
今天,大师君就特地为大家送上一篇关于写作技巧的小细节,专治作文写不长写不好的毛病,各位同学一起来看看吧!「作文要想写得好,细节描写不能少。
各种感官来写景,方能惟妙又惟肖。
事情经过精细准,一招一式要写到。
人物刻画要形象,神动心语和外貌。
」01怎样进行细节描写1、描写上讲台发言A、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B、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
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
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
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 ——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2、描写淑女的吃相A、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原文)B、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改文)3、描写粗汉的吃相A、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
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
(原文)B、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
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改文)你看出了什么?02如何进行细节描写1、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A、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记事作文杜绝记“流水账”,我有办法!

记事作⽂杜绝记“流⽔账”,我有办法!中⼩学⽣应试作⽂中最常考的是记事作⽂,记事作⽂虽然不像写景作⽂那样让⼩学⽣感到词穷句少,但要得⾼分却很难。
原因之⼀就是,⼩学⽣的记事作⽂往往多数呈现“流⽔账”式。
叙述事情的经过时,事⽆巨细⼜毫⽆重点,前⽆悬念铺垫,后⽆照应⾼潮,整篇内容⽆重⼼,没有情感的集中宣泄。
这样的作⽂怎么会打动⼈呢?那么怎样写记事作⽂才能杜绝写“流⽔账”呢?试试我的办法。
要想叙事⽂章不写成“流⽔账”关键在于找好⽂章切⼊点。
作⽂的切⼊点,⼀般有两处:⼀在开头,⼆在叙事的起点。
记事作⽂的开头,最讲究的是“扣题”。
也就是说,写⼀篇作⽂之前,已经构思好了要写作事情中⼼,和要表达的感情基调。
对于⼩学⽣的命题作⽂和“半命题”作⽂来说,开头要⽤三五句话简明准确地告诉读者三点内容:⼀、点明题⽬;⼆、点明事情中⼼;三、定下感情基调。
⽐如:《⼀件快乐的事》的开头可以这样写:“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春风⾥放飞的风筝,快乐是夏⽇⾥飘洒的⼀场⼤⾬,快乐是秋天飞舞的落叶,快乐是冬天堆起的雪⼈……是啊,快乐⽆处不在,⽽对于我来说,给我⽆限快乐,让我每每想起都会开怀⼤笑的却是今年学校开展的”亲⼦运动会“。
这个开头紧扣题⽬“快乐”,并告诉读者他要写⼀件有关亲⼦运动会上的事,感情的基调是特别快乐,让他每次想起都开怀⼤笑。
再如:《⼀件难忘的事》的开头要注意表明,⼀点题“难忘”,⼆表明是⼀件发⽣在什么时间或者什么地点的事情,三想起这件事,你的⼼情是怎样的。
可以这样写:“时间如流⽔⼀般匆匆⽽逝,很多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模糊不清了,唯有前年暑假经历⼀件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愧疚不已!”像这样的开头,既做到了点题,点明事情的中⼼,⼜从事件和情感上找到了切⼊点,不⾄于让作者写起来离题万⾥,也吸引读者读下去。
写完开头,在叙述事情经过时⼀定要找好事情的切⼊点,有些同学,作⽂只所以把作⽂写成了“流⽔账”就是因为没有找好叙事的切⼊点。
那么,叙事的切⼊点在哪⾥好?叙事的切⼊点最忌,离事情的⾼潮远,离作者要集中表达的情感远。
写作文怎样才不算记流水帐

写作文怎样才不算记流水帐考场作文一、细审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作文考试中,第一关就是作文的审题。
尽管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但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
话题往往是由材料引出的,这就意味着材料与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篇考场作文题目,凝结着命题专家的大量心血,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许多深刻的内涵。
我们要在材料中找出控制骏马奔驰的缰绳——体现主旨的关键词语。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命题的意图吃准,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材料,在写作的时候才不会顾此失彼。
如果仅仅因为时间紧,我们视而不见,或走马观花,就很难把握文章的中心,想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就非常困难了。
另外,要认真研究作文要求。
现在作文要求非常宽泛,文体你可以自由选择。
但不是没有要求!你如果选择了记叙文的体裁,你就必须老老实实地按照记叙文的规矩去写,如果你选择了议论文,你就要有论点、论据、论证,老老实实地写下去。
千万不要分不清楚说明和记叙,抒情和议论乱搅和。
写诗歌必须要有形象和意境,写戏剧一定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不怕题老虎,只怕小马虎”。
我们要在审题的时候,把作文要求认真研究,仔细看清,发挥自己写文章的长处,注意扬长避短。
二、走熟路许多下笔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他们心里装的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块块观点材料统一的“预制构件”。
应考前也应当造点“预制构件”,即围绕一个中心,先做片断练习,适当记忆,熟练掌握。
考试时可以在已有的“预制构件”的基础上,变换角度,组成新的文章,使之与考试的命题要求相符合。
这些“预制构件”如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样需要走熟路,即建立起熟悉的结构框架。
尽可能选择自己所了解的新角度,新形式,新体裁,搭出独具慧眼,极富个性的框架。
然后纵观框架,就可以领悟到全文是否紧扣题意?所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话题的要求?全文的内容是否具体、充实?观点是否正确、感情是否健康?段落层次是否清楚?开头结尾照应得怎样?如此,就会“胸中有全局,笔下有路数”,为文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避免把作文写成流水账我们在写文章时,要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文中各部分的内容。
学会怎样围绕中心思想来写作文,让作文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尤其是叙事类作文时,特别容易出现文章写成了流水账,没有详略,没有主次。
首先,大家一起想一想什么是流水账?流水账,指的是写作文时,在叙述或描写时,将内容事无巨细地表述出来,使得文章的内容没有重点,主题不够突出。
还有一种情况,写作文时像录音机一样,把大事小事全都记下来,毫无紧要的一件事,也能写上一两百字,让读者根本找不出他重点要说什么。
这样的作文虽然很具体很详细,但我们仍然可以把他当成流水账。
这样写好不好,你觉得好的话请说明原因,觉得不好的话,你认为怎么样改会更好些?例如我们把作文写成这样,就是流水账:今天早上,我还是六点半七床,七点十分到了学校,上完早操和自习课后,是第一节课,第一节课下课后我们玩得很高兴,很快第二节课又上课了,是数学课,老师下课后内容没讲完就拖长了课堂,第三节英语,我挺喜欢的,第四节课文,好不容易到下课,我们一起去吃午饭,下午只有两节课,很快就上完了,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啊!那么如何让作文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呢?人在生病或睡眠不足时,可能会有头重脚轻、大脑昏昏沉沉的感觉,后来就有老师说,其实有时看学生作文,也会导致大脑昏沉,光看文章标题倒还清楚,却越看内容越迷糊,不信我们可以看以下几种情况:1、学会合理安排作文开头头重:有的同学写作文,开头第一段写得很长,好像非得把什么事都要在第一段讲明白说清楚了才肯罢体,结果越说越多越写越长,第一段写完,后面的内容,也就交代一下情况便结束了。
要改掉这个不足,首先要明白,文章的开头并不一定要交代那么多东西,只要它能实现两个目的就够了:第一,能让自己围绕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出下面的内容;第二,它能吸引别人继续读下去。
所以,文章的开头并不是越长越好,只要符合上面的要求,它可以只是一句话、几个字。
就像下面的这篇《爷爷的苹果》,将简洁、切题、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的作用全部融入到一句话中:我在盯着架子上的苹果发呆。
这个开头,短得甚至让人有一丝的不适应,但它的确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开头,无论是切题、还是引出下文和吸引读者,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不要给第一段增加那么多不必要的功能。
只要它能够切题、吸引读者和引出下文,越简短越好,更多的内容,留给下文去说。
爷爷的苹果我在盯着架子上的苹果发呆。
这枚苹果自打我出生的时候就在架子上摆放着了,每次问爷爷它的来历,爷爷都会面色安详地仿佛在回忆什么,之后又笑而不语了。
我每次把那个苹果拿下来看时,爷爷总会紧盯着我,生怕给它弄坏了。
家里摆个假苹果干什么呢?我总是问这个没人回答的问题。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最忌讳头重脚轻,文章的开头内容不宜过多。
就像下面这位同学的文章开头就犯了头重的毛病。
文章开头还没有切题和引出下文。
抒情过多。
我所珍惜的时光随着年月的流走,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着;见到的人多了,经历过的事多了,我们的视线是变得更清晰了,还是变得沉重了。
在童年,这段我们所称作的“最纯粹、最美好”的时光时,那些陪我们走过的人们,是否就是你所怀念、所珍惜的呢。
我想说,是的;当我想起他们时,我的心里是有一股热流淌过的,或许我们儿时的玩耍离今日已有七、八个年头,那种感觉也并不是恍若昨日,但我首先是要感谢的是那些他们教我懂得的事。
2、让作文各部分连接紧密、层次分明脖细:人的脖子起着连接大脑指挥部和身体阵地的作用,部分同学在写作文时,开头第一段说一件事,第二段说另一件事,两件事并没有必然或因果的联系,看文章的人根本不知道文章要重点说什么。
我们把这种情况可以理解成脖细,犯了选择材料不恰当的错误,使得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缺少真正的连接。
腰粗:有的同学刚开始写作文时,不管文章写了多少字,都可分为三个自然段,开头一段引出要说的内容,中间一段写人或叙事,再留一段结尾。
如果比喻成人的话,除了头和脚外,其他地方都连成一片了。
层次不清,段落不明,读者要么没耐心看下去,要么看完后头昏眼花,根本分不清前词后句。
就像下面的这篇文章,就很好地完成了段与段之间,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衔接过渡。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小学的六年里,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路过一个“美丽”的地点----垃圾站,对于有些人来说垃圾站是一个很脏很臭的地方,但如果你听完这样一个故事,你就会感叹:啊!原来垃圾站这个熟悉的地方也很美丽呀!“垃圾站”顾名思义,就是存放垃圾的地点,一点都不受人们的喜欢,但今天,一位年轻小伙左顾右盼的冲这边走来,他一米七左右,穿着一身白色运动服,手里还托着什么东西,毛茸茸的,黑糊糊的,走近一看是一只小狗。
很可爱。
忽然,年轻人放下小狗转身就跑,我在远处看着青年远去的地方,想抱起小狗追上去,回过神一看,一位骨瘦如柴,皮肤漆黑,满脸皱纹的老人从垃圾站走出来,见到被丢弃的小狗,小声嘀咕了几句便带着它走了进去……以后的每天我都来这里看看,老人总是早早的干完活,将垃圾弄好,用自己的一点零钱给小狗买一些肠,喂完后,还教它握手,叼东西,就像在教自己的孩子。
后来我偷偷问了他的同事;原来,他的另一伴与儿子早在很久之前因为车祸死去,但他却坚持不再娶,自己因有困难,无奈之下在垃圾站上班,它一个月工资的一半要给小狗买食物。
我听完十分感动。
以后的每一天我都能看到小狗与老人在玩耍,老人也满是笑容。
这里仿佛也变美了不少。
有一天,我发现小狗不见了,老人也不再笑了。
后来才知道,老人为了让小狗过得更好,将它给了有钱人家。
回想起那段快乐的日子,原来这个熟悉的地方也有一片美丽的天地呀!3、做到有详有略、合理分段体胖:有的文章写起来之后,要么记流水账,什么事都只是提一下,要么就像录音机一样,事无大小全都记下来,让读者根本找不出重点是什么。
作文中,重点的部分要详写,次要的部分要略写,只有做到有详有略,才会容易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
一篇文章中会出现多个事件,那是不是每个事件我们都要详细地描写呢?肯定不是。
一篇文章要想中心突出,就一定要注重详略得当。
那如何确定文章材料的详略呢?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间接体现中心,为中心服务的材料要略写。
下面我们看一看中考高频作家冯骥才的《捅马蜂窝》,来体会文章的详略得当:捅马蜂窝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阴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
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
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
”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那多有趣!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冲撞的战斗机。
这复仇者不顾一切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瞬间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一疼,挨蛰了!我下意识地用手一拍,感觉我的掌心触到它可怕的身体。
我吓得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里。
当夜,我发了高烧。
眉心处肿起一个枣大的疙瘩,自己都能用眼瞧见。
家里人轮番用了醋、酒、黄酱、万金油和凉手巾拔毒,也没能使我那肿疱迅速消下去。
转天请来医生,打针吃药,七八天后才渐渐痊愈。
我生病也没有过这么长时间,以致消肿后的几天里不敢到那通向后院的小走廊上去,生怕那些马蜂还守在小门口等着我。
过了些天,惊恐稍定,我去爷爷的屋子,他不在,隔窗看见他站在当院里,摆手招唤我去,我大着胆子去了,爷爷手指窗根处叫我看,原来是我捅掉的那个蜂窝,却一只马蜂也不见了,好像一只丢弃的干枯的大莲蓬头。
爷爷又指了指我的脚下,一只马蜂!我惊吓得差点叫起来,慌忙跳开。
“怕什么,它早死了!”爷爷说,“这就是蛰你的那只马蜂,可能被你那一拍,拍死的。
”仔细一瞧,噢,原来是死的。
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几只黑蚂蚁在它身上爬来爬去。
爷爷说:“马蜂就是这样,你不惹他,它不蛰你。
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那它干嘛还要蛰我,这样它自己不也完了吗?”“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它当然要跟你拼命的!”爷爷说。
我听了心里暗暗吃惊。
一只小虫竟有这样的激情和勇气。
低头再瞧瞧这只马蜂,微风吹着它,轻轻颤动,好似活了一般。
我不禁想起那天它朝我猛扑过来时那副视死如归的架式;与毁坏它们生活的人拼死一搏,真像一个英雄……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
那一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我甚至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这一年,我经常站在爷爷的后院里,始终没有等来一只马蜂。
转年开春,有两只马蜂飞到爷爷的窗檐下,落到被晒暖了的木窗框上,然后还在去年的旧窝的残迹上爬了一阵子,跟着飞去而不再来。
空空又是一年。
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爷爷忽叫我抬头看,隔着窗玻璃看见窗檐下几只赤黄色的马蜂忙来忙去。
在这中间,我忽然看到,一个小巧的、银灰色的、第一间蜂窝已经筑成了。
于是,我和爷爷面对面开颜而笑,笑得十分舒心。
我不由得暗暗告诫自己: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围绕捅马蜂窝这件事,作者精心安排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我”捅了马蜂窝→_______________→后院又有了马蜂窝。
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爷爷后院有马蜂窝,“我”捅了马蜂窝,后悔捅马蜂窝,爷爷后院又有马蜂窝。
那这四个部分哪一部分才是我们详写的重点呢?就要找出文章的中心。
读完文章,我们发现主题就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再也不能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