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雪》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雪》学案及答案《雪》鲁迅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2、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3、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上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一、导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由各小组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等,畅谈对雪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介绍背景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破落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立志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在这部散文诗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
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
三、检测预习:字词四、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结构思考:(1)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2)师引导生分层,了解内容与结构:按照“南方的雪”、“北方的雪”两大对比内容,可以把全文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
第二部分(4-6)如粉如沙的北方的雪。
五、美读课文,揣摩感情阅读指导:江南的雪,要读出柔和的美,表达欣赏、喜悦的情感;北方的雪要读出壮丽的美,体现的是赞美、敬佩的情感。
六、细读课文,合作探究(一)、江南的雪1、问:作者是如何描写江南雪景的?明确:景、人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精选3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精选3篇)人教版八班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篇17、阅读理解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闻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擅长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殊注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殊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异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兴奋的,似乎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的确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爱,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已并丕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行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方法。
平常食用,一般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肃然起敬:颜色:(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对高邮咸鸭蛋出名的缘由,说明不精确的一项是:()a.高邮大麻鸭是闻名鸭种,鸭多,蛋也多。
b.高邮人擅长腌鸭蛋。
c.高邮鸭蛋是双黄蛋。
d.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好吃中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2(四)课堂小结(五)达标测试 1.选出既没有读音错误又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 A.啮齿(liè)盗听途说繁衍 B.媲美(pì)鼠目寸光滑稽(jī) C.挑衅(xùn)笃信(dǔ)迁徒 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_____________框架,_____________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_____________的知识。
把它看作记叙文,因为它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_____________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_____________,我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下帽子把它_____________住了。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_____________出来时,突然来了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_____________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_____________到了什么好东西?” 4.阅读并回答问题。
“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乎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
……不去大量繁殖,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 (1)“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是因为:(2)第三段“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是因为:(3)填入第二段中画横线处的短语,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停止进食B.永无休止C.东跑西颠D.吵吵嚷嚷(4).认真阅读文段,概括旅鼠繁殖的特点。
(5).旅鼠的数量达到一定密度时,会出现一种什么奇怪现象?最终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6)、将下列句子的成分用符号标出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及答案《短文两篇》巴金【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2、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2、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抽绎出的情感脉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旸谷一撮灰皓月妲娥2、解释下列词语:皓月:露台:旸谷:二、合作研讨⑴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⑵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⑶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⑷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⑸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⑹“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⑺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⑻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短文两篇》优化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掌握下列字形并给加粗字注音:旸谷__________ 姮娥__________ 皓月__________ 浸__________2、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就你喜欢的写几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1.《藤野先生》学案主备:教师寄语:“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雷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4.深刻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深厚的师生感情以及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不逊.()诘.责()匿.名()油光可鉴.()畸.形()瞥.见( ) 杳.无消息( ) 深恶.痛疾( )发髻.( ) 抑.扬顿挫()驿.站( )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绯红:深恶痛绝:标致:匿名:诘责:物以稀为贵:凄然:畸形:瞥见:二、自主探究3.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4.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35):第三部分(36-38):提示: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和看电影事件。
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呢?(二)细读课文4——3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3.文章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4.作者为什么要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或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三)细读36——38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5.文章流露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请找出文中写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
(四)概括文章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10、《组歌》纪伯伦(黎巴嫩)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加点字注音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璀璨镶嵌翱翔长吁短叹千山万壑2. 解释下列词语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二、走近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本文选自《泪与笑》。
《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并有评论说“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复活”。
同时,以他为中坚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全球闻名。
三、朗读《浪之歌》,整体感知1.全文可分个部分。
2.如何理解“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
3.本文的中心句是。
你对此如何理解?四、探究主题1.“海浪”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形象?2.《浪之歌》的主题:诗人借助与这对热恋情人的形象,曲折的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诗中的这一形象是忠诚的,她对情侣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对爱情的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感的反映。
第二课时一、有感情的朗读《浪之歌》。
【配套K12】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2 (四)课堂小结(五)达标测试.选出既没有读音错误又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A.啮齿(liè)盗听途说繁衍B.媲美(pì)鼠目寸光滑稽(jī)c.挑衅(xùn)笃信(dǔ)迁徒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_____________框架,_____________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_____________的知识。
把它看作记叙文,因为它具备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_____________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_____________,我急中生智,_____________下帽子把它_____________住了。
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子里_____________出来时,突然来了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地_____________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_____________到了什么好东西?”4.阅读并回答问题。
“幸好它们只是一些小老鼠,……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乎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
……不去大量繁殖,不就可以避免这种悲剧!(1)“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是因为:(2)第三段“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是因为:(3)填入第二段中画横线处的短语,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停止进食B.永无休止c.东跑西颠D.吵吵嚷嚷(4).认真阅读文段,概括旅鼠繁殖的特点。
(5).旅鼠的数量达到一定密度时,会出现一种什么奇怪现象?最终达到一个什么目的?(6)、将下列句子的成分用符号标出来。
A.你真认为我会像旅鼠那样不顾一切地跳下去吗?B.我一把揪住了他的背包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雪》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雪》学案及答案《雪》鲁迅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2、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3、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上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一、导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情况汇报:由各小组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展示有关“雪”的文字、图片等,畅谈对雪的感受。
二、了解作者、介绍背景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破落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立志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在这部散文诗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
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
三、检测预习:字词四、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结构思考:(1)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2)师引导生分层,了解内容与结构:按照“南方的雪”、“北方的雪”两大对比内容,可以把全文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
第二部分(4-6)如粉如沙的北方的雪。
五、美读课文,揣摩感情阅读指导:江南的雪,要读出柔和的美,表达欣赏、喜悦的情感;北方的雪要读出壮丽的美,体现的是赞美、敬佩的情感。
六、细读课文,合作探究(一)、江南的雪1、问:作者是如何描写江南雪景的?明确:景、人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伯伦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他和泰戈尔一
样都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
”。并有评论说上帝的先知于其身复活”。同时,以他为中坚形
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全球闻名。
三、朗读《浪之歌》,整体感知
那只硕大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婆起舞,芳草为我鼓
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有孤芳自赏。而
这些哲理,人类未完全领悟。
《美之歌》
我是爱情的向导,是精神的美酒,是心灵的佳肴。我是一朵玫瑰,迎着晨
曦,敞开心扉,于是少女把我摘下枝头,吻着我,把我戴上她的胸口。
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
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
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
物联结起来。
六、拓展阅读
《花之歌》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
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
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海浪的情感,理解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情意。《雨之
歌》也是用拟人手法,营造了一个人性世界,刻画了雨这个奉献者的形象,
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增强了感染力。
五、课堂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
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
我是幸福的家园,是欢乐的源泉,是舒适的开端。我是姑娘樱唇上的嫣然
一笑,小伙子见到我,霎时把疲劳和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而使自己的生活
变成美好的梦想的舞台。
我给诗人以灵感,我为画家指南,我是音乐家的教员。
我是孩子回眸的笑眼,慈爱的母亲一见,不禁顶礼膜拜,赞美上帝,感谢
苍天。
我借夏娃的躯体,显现在亚当面前,并使他变得好似我的奴仆一般;我在所
三、探究主题
1.文章的中心句是:。
2.《雨之歌》的主题:
本文通过写对大地万物的滋润和爱护,歌颂了那些和友谊的使用拟人手法。
分析: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刻画出具体生动的形象。《浪之歌》中的海浪、
海岸、礁石本是无生命的事物,但作者让它们有了灵气、个性和情感。赋予
它们以人的行为;赋予它们以人的个性。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营造了一个人
烈,爱得深沉,对爱情的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感的反映。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浪之歌》。
二、朗读《雨之歌》,整体感知
1.全文可分个部分。
2.文中雨”是一个什幺形象?有什幺特点?
3.如何理解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
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1.全文可分个部分。
2.如何理解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
3.本文的中心句是。你对此如何理解?
四、探究主题
1.海浪”是一个什幺样的艺术形象?
2.《浪之歌》的主题:
诗人借助与这对热恋情人的形象,曲折的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
感和火热的衷肠。诗中的这一形象是忠诚的,她对情侣一往情深,爱得热
B.执拗(ào)围绕(rào)山壑(hè)
C.急躁(zào)憔悴(qiáo)绽开(zhàn)
D.礁石(qiáo)馈赠(kuì)璀璨(cuǐ)
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旧的海岸合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
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罗门王面前,幻化成佳丽使之倾心,从而使他成了贤哲和诗人。
我向海伦莞尔一笑,于是特洛伊成了废墟一片;我给克娄巴特拉戴上王冠,
于是尼罗河谷地变得处处是欢歌笑语,生机盎然。
我是造化,人世沧桑由我安排,我是上帝,生死存亡归我主宰。
我温柔时,胜过紫罗兰的馥郁;我粗暴时,赛过狂风骤雨。
人们啊!我是真理,我是真理啊,你们要把这一点牢记在心里。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马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
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
为一体。
B.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道彩虹挂青天,宜告我行程终
了。
C.我生性执拗,急燥;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D.我陪伴他长嘘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学习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加点字注音
炽热祷词执拗俊俏衷情馈赠憔悴真谛天穹璀璨镶嵌
翱翔长吁短叹千山万壑
读完之后,可以尝试写作一首散文诗,如夜之歌”,光之歌
”,梦之歌”,月之歌”等等,运用象征手法,借助比喻、
拟人等修辞,表达一下你的内心情怀。
当堂检测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zhì)俊俏(qiào)镶嵌(qiàn)
二、走近作者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
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
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着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
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