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关爱他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理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解和关心他人,以及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实际案例的分析,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他们开始对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实践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论探讨,实践操作等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包括倾听、理解、尊重、帮助等。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人,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如何去关爱他人,包括倾听、理解、尊重、帮助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关爱他人的案例。

3.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关爱他人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理论内容,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关爱他人。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案例,讨论如何去关爱他人。

然后,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说课稿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关爱他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关爱他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于关爱他人这一主题,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如何去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对自己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习惯,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关爱他人。

2.难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让他们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同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出关爱他人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案例,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如何去关爱他人。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互相学习和启发。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明白关爱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5.实践演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关爱他人的行动计划,并在课后进行实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为什么关爱他人?2.如何关爱他人?3.关爱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社会生活与交往》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关爱他人。

具体内容包括: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方法和原则,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原则。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关爱他人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2)关爱他人的表现: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3)如何关爱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给予适当帮助。

(4)关爱他人的原则:讲解关爱他人的原则,如尊重他人、不伤害他人、公平公正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一个关爱他人的场景,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关爱他人。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关爱他人的方法和原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1)意义(2)表现(3)方法与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关爱他人的具体表现。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关爱他人的,举例说明。

2. 答案:(1)示例: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关心家人、为他人提供方便等。

(2)示例: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复习功课、关心朋友的情绪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关爱他人》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以外的世界。

他们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但对于关爱他人的理解和实践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和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准备视频或图片,用于展示关爱他人的场景。

3.准备纸张和笔,用于学生记录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关爱他人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关爱他人的场景,引导他们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鼓励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写在纸张上,也可以口头总结。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关爱他人》,涉及教材的章节为7.1《关爱他人》。

详细内容包括:关爱的定义与内涵、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表现、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的内涵,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培养学生遵守道德与法律,关爱他人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内涵、意义、表现及道德与法律边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主题,思考关爱他人的意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关爱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a. 关爱他人的意义b. 关爱他人的表现c. 如何关爱他人d. 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关爱他人的正确方式,强调关爱他人与尊重他人权益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关爱他人的实例,并进行分享。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六、板书设计1. 关爱的定义与内涵2. 关爱他人的意义3. 关爱他人的表现4. 如何关爱他人5. 关爱他人的道德与法律边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论述关爱他人与尊重他人权益的关系。

2. 答案:b. 关爱他人应遵循尊重他人权益的原则,做到关爱与尊重并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弱势群体,将关爱他人的理念付诸实践。

同时,组织相关活动,如志愿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爱他人意识的培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关爱他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关爱他人》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教材还介绍了关爱他人的一些具体做法,如倾听、理解、帮助、支持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但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如何与同学、老师、家人相处的问题,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社会责任。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关爱他人的意义和责任。

2.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场景和道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爱他人的场景,如帮助他人、倾听他人、关心他人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关爱他人?为什么要关爱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的,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如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倾听朋友的心事等。

要求学生尽量做到真实、自然。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角色扮演中学会的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如何将关爱他人的精神融入到生活中。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7.1关爱他人》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7.1关爱他人》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7.1关爱他人》一. 教材分析《7.1关爱他人》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到关爱他人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但关爱他人的行为还不是很普遍,部分学生可能还不知道如何关爱他人,或者害怕关爱他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关爱他人的情感,教给他们关爱他人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如何激发学生的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五. 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具体操作方法。

3.讨论交流:通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和鼓励。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关爱他人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案例:准备一些关于关爱他人的案例,包括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

3.角色扮演:准备一些角色扮演的材料,如剧本,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和方法。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关爱他人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效果,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具体操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关爱他人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关爱他人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关爱他人的经验和感受,互相学习和鼓励。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和公民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关爱行为,加深对关爱他人的理解 和体验。
02
社会实践中如何锻炼孩子关爱能力
参与志愿服务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如探访孤寡老人、帮助困难家 庭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关爱
他人。
体验社会生活
让孩子适当参与社会生活,如参 加社区活动、了解社会问题等, 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意
识。
培养同理心
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 人的感受和需要,从而培养孩子
营造关爱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 家长应该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氛围,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关爱和
温暖。
树立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 言行举止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家长 应该以身作则,关爱他人,成为孩 子学习的榜样。
培养感恩之心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让他 们知道别人的付出和帮助都是值得 珍惜和感激的,从而培养孩子关爱 他人的品质。
3
关爱他人的艺术
学会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 愿和感受,避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生对自己关爱他人行为的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关爱他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是否真正 帮助到了他人。
学生对自己关爱他人能力的提升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关爱他人方面的进步和成长,以及未来如何更好地关爱他人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为未来的社 会生活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1课时关爱他人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价值观目标
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知识目标
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

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你怎样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
教师讲述: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1课时:关爱他人。

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
1.什么是关爱?
提示: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你得到过哪些关爱?这些关爱对你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
3.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关爱他人的图片。

(二)理解关爱
设计意图:通过探讨公交车等待老人的温馨一幕,旨在引导学生对情境中乘客、司机、售票员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关爱对于他人、社会的意义,感悟关爱他人传递的社会正能量。

1.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人物评价:分别对情境中的司机、售票员、乘客的行为进行评价。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因为关爱,大家相互尊重,互谅互让。

在与人为善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体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回忆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赶公交车的经历?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三)关爱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活动一:关爱收获幸福(多媒体展示材料)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工人和保安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目标导学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一)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活动一:小品扶不扶(节选)(多媒体链接视频)
1.看完小品(节选),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分享?(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关爱他人时受人的素质、客观情况、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误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关爱他人的行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这一基本素质,始终心怀善意。

2.展示教材P77—78“探究与分享”。

3.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提示:是关爱他人的表现。

4.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提示:耐心、诚恳地向自行车的主人说明情况,让她相信我说的话或者寻求证人以证实自己的说法。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二)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几位中学生关于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无大小之分,贵在心意,我们在关爱他人时应尽己所能,在能力范围内对他人进行援助。

1.阅读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2.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
提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3.社会上有哪些主动关爱他人的人?(多媒体展示材料)
何玥,女,壮族,2000年7月出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何玥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她被称为“最美女孩”,她的遗愿被称为“最美遗愿”。

(三)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活动二:关爱讲策略(多媒体展示材料)
这是二战期间一位德国老人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身穿风衣、头戴礼帽、提皮箱的男人在他家院子栅栏外徘徊。

他观察良久,然后走上前去对那人说:“先生,您是否愿意帮我把栅栏里的这堆木头扛到那边去,我老了,扛不动了。

”男人眼睛一亮,连声答应,脱去风衣礼帽,然后很卖力地把木头扛过去并码放得整整齐齐。

那天晚上,满头大汗的客人心情舒畅地在厨房里与主人共进晚餐,然后又
踏上旅程。

整个战争期间,城里逃难的人很多,老人家里的那堆木头无数次地被从院子的两头来回扛过,而每搬一次,就会有一位客人与他共进晚餐。

实际上,那堆木头根本不需要搬运。

读完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关爱,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

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懂得了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还要讲究策略。

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3 板书设计
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为什么要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教材中的事例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可以选取教材中的案例,通过讨论、辨别明确事理。

为了激发学生尽己所能地关心他人的情感,特选取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人物事迹加以佐证关心他人的必要性。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