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桩塌孔处理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桩基旋挖塌方处置方案

桩基旋挖塌方处置方案

桩基旋挖塌方处置方案1. 前言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控的地质因素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可能会发生旋挖桩基坑塌方事故。

塌方事故一旦发生,会对施工安全和项目进度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置塌方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塌方事故处理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有效地处置塌方事故。

2. 塌方事故处理的步骤2.1 第一步:紧急处理发生塌方事故后,首先要采取紧急措施,保障现场安全。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立即叫停施工,并让所有人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2.通知施工单位下属管理人员和所在区域的消防队员、安全员等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控制与抢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对现场进行简单的物资和人员清点,确定人员和物资是否遗失以及救援进度。

4.进行现场测量,落实塌方范围、深度、面积、形态等参数。

2.2 第二步:制定处置方案在确定塌方形态及范围后,需要及时制定处置方案。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根据塌方情况制定安全保卫组织指挥方案,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确保准确无误地落实施救任务。

2.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方案评估,研究可行性并选择最优方案。

3.在确定塌方面积和深度后,制定勘察方案和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3 第三步:处置塌方事故在制定好处置方案后,需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处置。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利用大型挖掘机或其他相关工具,在塌方现场进行挖掘和清理。

2.需要注意挖掘的时候不能长时间露头,必须尽量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防止土体继续滑落。

3.挖掘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现场的安全状况,并进行调整和补救。

2.4 第四步:恢复原有工程在完成塌方露头的清理后,需要进行现场勘察,了解现场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关措施恢复原有工程。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1.进行挖掘坑面上部的加固与修建,并对滑坡地点进行标记,以便日后进行土方质量检测。

2.根据塌方现场情况及地质变化,重新修建地基和加固土体,保障原有工程的稳定性和地基安全性。

塌孔处理

塌孔处理

第一章旋挖桩塌孔防治措施第一节工程概况1.地质概况场地内分布的地层有上覆红粘土,下覆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2-3ls)灰色、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夹泥质白云岩、灰岩,分述如下:1.1.土层1)素填土:杂色,主要由碎、块石夹少量粘土组成,结构松散,为近期平场回填,仅分布于场地的局部地段,性质变化较大,厚0.00~2.00m。

2)红粘土:黄色,稍湿,可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物,粘性较好,捻面细腻、光滑,不均匀,分布于整个场地,厚1.4~8.60m。

1.2.基岩场地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灰色、浅灰色白云质灰岩夹泥质白云岩、灰岩,呈互层状。

根据岩石的完整程度和风化程度,现分述如下:强风化白云质灰岩:浅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晶结构,网状节理及竖向节理裂隙发育,岩体极破碎,节理面被方解石脉胶结,裂隙面多见铁质浸染,钻进速度较慢,出现掉块、卡钻等现象,岩芯呈砂状、碎块状。

中风化白云质灰岩:浅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晶结构,网状节理及竖向节理裂隙发育,岩质较硬,岩体破碎,节理面被方解石脉胶结,裂隙面多见铁质浸染,岩芯呈柱状、短柱状、碎块状及少量砂状,钻速均匀偶出现掉块、卡钻等现象。

中风化白云质灰岩岩体破碎,其岩体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77Mpa属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类。

2.施工情况概况茅台学院一期总共413根桩,现已进全面进入孔桩施工阶段。

由于地质条件差(主要体现在强风化白云质灰岩岩体不稳定、极易破碎),旋挖钻机成孔过程中频繁出现塌孔现象。

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主要出现以下几种塌孔形式:1)成孔过程中的塌孔成孔过程中由于极不稳定的强风化白云质灰岩受到钻头的扰动,若强风化白云质灰岩的厚度较厚则极易发生塌孔现象。

2)终孔以后的塌孔终孔以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孔桩不能尽快的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时间过长或遇到大雨天气等特殊情况会导致孔壁的失稳而发生塌孔。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塌孔根据施工图纸,部分桩基桩心距较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处于流动状的混凝土压力过大,而桩与桩之间的土石层强度不够将会导致孔壁失稳垮塌。

机械旋挖桩塌孔处理施工方案

机械旋挖桩塌孔处理施工方案

涪陵区增福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机械旋挖桩塌孔处理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四川恒宇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六年四月机械旋挖桩塌孔处理施工方案一、本工程编制依据(1)根据涪陵区增福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设计图;(2)设计、施工所涉及的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国家、部委和重庆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标准及法规文件;(3)现场踏勘所采集的资料;(4)《建筑桩基建筑规范》(JGJ94-2008);(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6)《地勘报告》及现场试桩成孔的状况二、工程概况涪陵区增福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基础形式均为机械旋挖钻孔灌注桩,共计42根,初步判断桩长约6~15m,桩径900—1100mm。

持力层为中等风化砂岩, 持力层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承载力特征值为。

混凝土强度等级:桩基础、地梁C30。

基础最外层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桩基础:40mm,地梁:30mm 根据地勘报告反应和现场试桩结果,针对塌孔严重现象,我部立即上报,经过公司总工办及相关部门,对塌孔进行以下分析:1、从塌孔的部位看,集中在回填土部位回填土较厚,回填土与原土接触面,含水率较为丰富,挖孔桩的深度在加深,水集中流向桩内,孔壁周围土层内产生较大的水压差,桩土体粘聚力削弱,使孔壁土体失稳形成塌孔。

2、旋挖机在钻孔时,孔壁原状土体受到扰动,破坏或松软土层挖空,钻孔深度大于空桩的稳定极限高度,使原本松动土层塌孔。

三、施工部署1、人员组织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塌孔桩处理专项组组长:陆洪华副组长:王战江组员:邱波(轴线控制)、王刚(成孔及标高控制)候永兰(材料)、湛云昌(计量)、石游(质量)2、施工流程第一次成孔清孔浇筑C20素砼二次成孔清孔以此类推至踏孔段完成达到抗岩深度安装钢筋笼浇筑砼3、技术交底在开工以前再次向工作人员技术交底,让其牢记塌孔旋挖桩的施工工艺,充分认识到塌孔旋挖桩的施工难度及处置难度,对症下药。

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处理方案

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处理方案

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处理方案一、概述旋挖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基础形式。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塌孔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本处理方案旨在为解决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问题提供指导。

二、处理方案1.停止钻进:一旦发现塌孔迹象,应立即停止钻进。

提钻撤离,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2.提钻撤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钻机提离孔位,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3.填充物料:根据塌孔情况,可选择使用沙子、碎石等物料对塌孔进行填充。

填充物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再次塌孔。

4.重新钻进:在填充物料后,需等待一段时间让填充物沉降稳定,然后重新进行钻进。

5.调整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调整钻孔方案,例如改变钻孔角度、深度等,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关注地质: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地质情况,了解地质条件对钻孔的影响。

如发现不良地质情况,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7.培训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对塌孔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确保在遇到塌孔问题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8.应急预案:制定针对塌孔问题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塌孔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三、总结本处理方案针对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问题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本处理方案,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预案的执行力度,提高应对塌孔问题的能力。

在遇到特殊地质条件时,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塌孔问题的发生。

通过实施本处理方案,相信能够有效解决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问题,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提供有力保障。

机械旋挖桩成孔塌孔处理方案

机械旋挖桩成孔塌孔处理方案

机械旋挖桩成孔塌孔处理方案
首先,在发生成孔塌孔之后,需要立即停止施工,确保工地的安全。

如果发现塌孔现象,及时进行人员疏散,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其次,进行现场勘察,找出成孔塌孔的原因。

成孔塌孔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层条件不稳定、周围土体松散、桩机施工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的。

针对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对于地层条件不稳定的情况,可以通过对桩孔进行加固来解决问题。

可以选择在塌孔处灌注砼,增加桩孔的稳定性。

也可以在桩孔周围进行注浆处理,提高地层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桩后注浆方法,通过注浆增加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于周围土体松散的情况,可以采取加固措施。

首先需要清除桩孔中的松散土体,确保桩孔的稳定。

然后可以在桩孔周围进行灌注砼,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对于特别松散的土体,还可以使用支护结构,如钢筋网片、钢筋筒等,来增加土体的强度。

对于桩机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成孔塌孔,需要加强工人的操作培训,确保施工操作规范。

可以通过提高操作技术、加大施工力度等方式来减少成孔塌孔的发生。

在处理成孔塌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施工人员需要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同时,要定期检查各项施工设备的安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总之,针对机械旋挖桩成孔塌孔问题,应该立即采取停工处理,找出成孔塌孔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重安全,
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要加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和意识,减少成孔塌孔的发生。

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处理方案

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处理方案

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处理方案灌注桩是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它通过将混凝土灌注到地下孔洞中来加固地基。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灌注桩塌孔的情况,即灌注桩桩身内部的松散土层下沉,导致桩身稳定性降低,影响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处理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1.问题分析当灌注桩遭遇松散土层时,桩身容易发生下沉,从而导致灌注桩的承载力下降,甚至影响到周围施工区域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对灌注桩塌孔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2.处理方案为了处理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2.1 土层固结采用土层固结技术,通过钻桩和联动注浆的方式,将松散土层固结,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钻孔:根据工程要求,在灌注桩周围遇到松散土层的位置进行钻孔,确保孔洞与灌注桩相连。

(2)注浆:使用合适的注浆材料,将浆液注入到钻孔孔洞中,并控制注浆压力和浆液流速,确保土层得到充分灌浆和固结。

2.2 补充灌注补充灌注是指在已存在塌陷的灌注桩中再次进行灌注,以强化灌注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开凿陷孔:在塌陷部分上方切割一定的孔洞,以便进行后续的灌注。

(2)加固桩体:在已开凿的孔洞中,使用高强度混凝土进行再次灌注,确保灌注桩的稳定性。

3.施工注意事项在实施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处理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施工监控在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监控内容包括灌注桩的承载力、桩身沉降情况等。

3.2 施工技术施工中需严格按照工序操作,并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以确保灌注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3.3 质量检查完成处理后,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对灌注桩的外观质量、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确保灌注桩的安全可靠。

4.结论通过采取土层固结和补充灌注的处理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旋挖钻孔灌注桩塌孔问题。

旋挖桩塌孔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旋挖桩塌孔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旋挖桩塌孔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层松软或强度不足导致桩周土体发生塌陷。

以下是旋挖桩塌孔的一些可能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措施:1.土质条件差:●原因:土体松散、含水量高、黏性较大等。

●处理措施:增加桩工进度,尽快完成桩基施工;采用支护措施,如套管或钢套筒,以稳定土体。

2.桩孔支护不当:●原因:未及时安装支撑设备或支撑设备失效。

●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适当的支撑设备,确保桩孔的稳定性;及时修复或更换失效的支撑设备。

3.施工操作不当:●原因:振动力、下压力、回旋速度等施工参数控制不当。

●处理措施:合理调整施工参数,遵循正确的施工方法;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4.环境变化:●原因:气候变化、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等。

●处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计划,避免在恶劣气候或高水位时进行桩基施工;采取排水或降水措施,以减少土体塌陷的风险。

5.设备故障:●原因:旋挖机械故障或操作错误。

●处理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旋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培训操作人员,提高设备使用技能。

6.监测与修复:●原因: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桩孔塌陷现象。

●处理措施:设置监测点,及时监测桩身沉降情况;一旦发现桩孔塌陷,立即停工并采取应急修复措施,如重新填充土壤、加固支撑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处理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

在旋挖桩施工过程中,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加强监测和及时处理异常情况,都是减少旋挖桩塌孔问题的关键。

如果遇到严重的塌陷情况,建议寻求专业工程师或地质专家的意见,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旋挖桩常见问题及防治处理措施

旋挖桩常见问题及防治处理措施

旋挖桩常见问题及防治处理措施旋挖桩是土建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工程,但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本文将介绍旋挖桩常见问题及防治处理措施。

一、塌孔的处理:轻微塌孔可采用向孔内回填可塑性好的粘性土,并加压压实孔壁,重新成孔。

严重塌孔则需向孔内浇筑低标号C20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重新成孔。

如果需要多次浇筑混凝土,则计量以混凝土公司供应的小票为准。

二、缩孔处理:可塑性软弱层可通过反复扫孔,在孔内适当回填一些干土反压后再正钻取土,使一部分干土压入孔壁内,增加淤泥层的可塑性,注意钻进速度的控制。

遇到可塑性较差软弱层(或软弱层较厚)时,可停止钻进,反复取土使孔底形成空腔,然后向孔内填充C20混凝土,待混凝土终凝后再重新成孔。

无可塑性或可塑性极差软弱层可采用反压混凝土或泥浆成孔的方法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在桩位孔口处设置钢护筒,以防止下钢筋笼时掉土。

钢护筒的制作和埋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长度为4米的钢护筒采用厚度为12毫米的钢板制作;如果钢护筒需要埋置较深,则需要使用多节钢护筒连接,并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保证接头的圆顺和刚度、强度的要求;钢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用;钢护筒的埋设深度需要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在进行护筒埋设时,需要将钢护筒埋置至密实回填土层0.5米以下,高出施工地面0.3米;在埋设钢护筒之前,需要准确测量放样,保证钢护筒顶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厘米,并在埋设过程中保证钢护筒的垂直度不大于1%。

在进行钢护筒的埋设之前,需要使用较大口径的钻头预先钻至护筒底的标高位置,然后使用钻机动力头压盘将钢护筒压入预定位置。

最后,需要用粗颗粒土回填护筒外侧周围,并进行回填密实。

在进行灌注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和处理导管进水和卡管问题。

导管进水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批混凝土储备不足、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以及导管接头不严。

如果发现导管进水,需要立即将导管重新下放至距孔底250-400毫米的位置,重新投入足够储备的混凝土进行冲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碚区朝阳小学金兴校区工程
基础旋挖桩塌孔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一、基础工程设计概况
朝阳小学金兴校区工程基础由独立柱基础、条形基础和旋挖灌注桩基础组成,其中独立柱基础100个,条形基础约460米,旋挖桩基础131根。

二、基础工程施工情况
基础根据地勘报告和回顾土石方平场过程显示,土方回填前场地呈一个沟壕地形,一水沟由西向东贯通整个场地中部,此段回填土也为最厚地段,虽重新规划涵洞、排水管等措施组织引流,地表水仍大量聚集在此低洼部位。

土方回填的土质多为砂质散土,其中夹杂着部分大体积石块,以上各因素均对旋挖桩施工成孔有极大的不利影响,实际旋挖施工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塌孔现象。

针对塌孔严重现象,制定以下施工措施,满足施工要求:
塌孔形成原因分析:
1、从现场塌孔的部位看,主要集中在回填土部位,回填土较厚,土层中含大体积石块,压实度不够,旋挖桩的深度加深后含水率较为丰富,水集中流向桩内,孔壁周围土层内产生较大的水压差,桩土体粘聚力削弱,使孔壁土体失稳形成塌孔。

2、旋挖机在钻孔时,孔壁原状土体受到扰动,破坏或松软土层挖空,钻孔深度大于空桩的稳定极限高度,使原本松动土层塌孔。

三、施工措施
1、在钻孔之前,仔细查看地勘报告,了解土质及岩层的分布情况,参照超前钻报告预估钻孔深度,根据预估深度下料制作钢筋笼。

2、旋挖桩在钻孔时,钢筋笼随时准备好,待桩底清理干净后,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和收方后,立即下钢筋笼浇筑砼。

3、旋挖桩在钻孔时,如发现塌孔现象,立即上报监理和甲方工程部,时刻注意塌孔的严重程度,如塌孔现象不严重,继续下钻,钻至岩层,满足设计嵌岩深度要求,在下钢筋笼之前,增加清孔的次数,检测沉渣的厚度,满足规范要求,方可下笼;
如塌孔现象较为严重,旋挖机选用大200直径的钻头钻至老土层后,老土层至塌孔部位用C20砼进行回灌,稳定桩身四周土层,再次钻孔时形成护壁砼,等待24小时后重新钻孔,下钢筋笼浇筑砼。

4、旋挖桩成孔后如遇地下水丰富,污水泵无法抽干时,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水下混凝土等级C30P6。

四、需甲方工程部配合工作
1、旋挖桩施工存在较大的掉渣和塌孔风险,所以旋挖施工完成后应立即收方浇筑混凝土,所以甲方成本部应配专人跟踪收方。

2、旋挖塌孔后,甲方需配合对塌孔回灌部位收方,形成收方数据。

3、对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的桩孔收方认定。

南部县锦兴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朝阳小学金兴校区项目部
2018年7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