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B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课考试卷答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所涉及简答题及答案解析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所涉及简答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所涉及简答题及答案解析2015级无机非金属自命考题无机非金属工学1 第一题: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同于金属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五个特性是?答案:(1)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除了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总称)(2)1-耐高温;2-化学稳定性高;3-高强度和高硬度;4-电绝缘性好;5-韧性差。
第二题:叙述浮法生产平板玻璃流程。
答案:砂岩经过煅烧后粗碎,和粉碎和过筛后的硅砂、白云石、石灰石、纯碱、芒硝、萤石以及烟道灰和来自切裁和成型留下的碎玻璃经不同的运输方式进入排式集料器,经称量混合除铁之后,进入熔窑熔炼,后经锡槽,退火窑,切断得到平板玻璃。
第三题:什么是黏土的可塑性、离子交换性和触变性。
答案:可塑性:黏土与适量水混练后形成的泥团,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塑造成各种形状而不开裂,当外力处去后,仍能保持该形状不变的性能。
离子交换性:黏土颗粒因表面层的断裂和晶格内部的不等价置换而带电,使其能够吸附溶液中的异性离子,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又可被其他离子所置换。
触变性: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在静置后会变稠或凝固,若此时受到搅拌或振动,则可使其黏度降低而流动性增加,再放置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来的状态。
第四题:表示煤的组成有哪几种基准?答案: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
第五题.长石的种类和作用是什么?答案:种类:钠钾长石族:透长石、正长石、微斜长石。
斜长石族中的斜长石。
作用:在陶瓷工业中:(1)提供碱金属氧化物,有利于降低烧成温度。
(2)长石熔体能熔解黏土及石英等原料,促进莫来石的形成和长大,提高坯体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3)长石熔体填充于各颗粒间,促进坯体致密化,提高陶瓷制品的透光度。
在玻璃工业中:引入三氧化二铝的主要原料,同时引入氧化钠,氧化钾。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题库

四、简述题1。
有一瓶罐玻璃生产厂欲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提高机速,对配比应做如何调整?为什么?碱金属氧化物(Na2O,K2O)对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影响最大。
为了提高设计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必须使设计玻璃中的 Na2O、K2O 比现有玻璃降低 ; 增加机速,可适当增加CaO ,同时考虑到MgO对提高化学稳定性有利,而又能防止析晶,为此在设计玻璃中强加了MgO ,并使 MgO+CaO 的含量比原有玻璃中CaO的含量增高 .2. 硅酸盐水泥熟料烧成后要进行冷却的目的是什么?为何生产实践中要采用急速冷却?熟料冷却的目的: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降低熟料的温度,便于运输、储存、和粉磨;回收热量,预热二次空气,降低热耗、提高热利用率。
急速冷却熟料的优点:急冷能防止或减少β—C2S转化成γ—C2S ;急冷能防止或减少C3S的分解 ; 急冷能防止或减少MgO 的破坏作用 ; 急冷使熟料中C3A结晶体减少 ; 急冷熟料易磨性提高。
3。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在性能上有那些不同?试分析其原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分主要由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其化学键主要为离子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
因此,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属性主要体现为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抗压良好的抗氧化性、隔热性,优良的介电、压电、光学、电磁性能及其功能转换特性等。
但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抗拉强度低、韧性差等缺点。
4. 简述玻璃熔化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1)烧结体的形成在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不透明烧结物。
对于普通钠钙硅酸盐玻璃而言,这一阶段结束后,配合料转变为由硅酸盐和残余石英颗粒组成的烧结体.2)玻璃液的形成不透明烧结体经进一步加热,未完全熔化的配合料残余颗粒溶解,烧结物开始熔融、扩散,并最终由不透明烧结体变为透明玻璃液。
但此时的玻璃液含有大量可见气泡,且玻璃液的化学成分很不均匀。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试题2(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试题2(1)××××-××××学年第×学期考试试题(B)卷课程名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出题教师签名集体出题任课教师签名审题教师签名考试方式(闭)卷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一、概念(5分/题,共20分)1、玻璃转变点2、压制成型3、陶瓷烧结温度4、硅酸盐水泥二、填空(1分/空,共20分)1、列举5种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 )、( ) 、( )、( )、( )。
2、列举5个影响玻璃熔制工艺的因素:( )、( ) 、( ) 、( )、( )。
3、列举5种玻璃成型的方法:( )、( )、( )、( ) 、( ) 。
4、陶瓷生坯干燥过程可分为( ) 、( ) 、( )和平衡四个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有( )和( )。
三、简答题(10分/题,共30分)1、当温度从软化温度降低至转变温度时,玻璃的一般性质如何变化?2、玻璃生产包括哪些工艺阶段?各工艺阶段的要点有哪些?。
3、简述混凝土的定义及组成。
四、论述题(15分/题,共15分)1、注浆成型的方法有哪些?注浆成型过程中有哪些物理化学变化?五、计算题(15分/题,共15分)1、现欲配成含粘土矿物63.08%,长石矿物28.62%,石英矿物8.30%的坯料,采用原料的化学组成如下表,计算配方。
原料SiO2 Al2O3Fe2O3CaO MgO K2O Na2O灼减总计高岭土43.3039.070.15 0.050.02 0.18 0.03 12.09 99.89粘土49.0936.740.40 0.11 0.20 0.52 0.11 12.81 99.98长石54.9318.040.12 0.380.21 14.45 1.54 0.33 100.00石英96.600.110.123.02- - - - 99.85 (提示:粘土矿物的化学式为Al2O3·2SiO2,分子量258.1;长石矿物的化学式为R2O·Al2O3·6SiO2,分子量556.8;石英矿物化学式为SiO2,分子量60.1。
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练习题和答案

⑴6.72 L ⑵ 0.25mol•L-1 n(Na)= =0.2 m01,n(Si)= =0.1 mol 由2Na+ H2O=2NaOH + H2 ↑① 2 2 1 0.2 mo1 0.2 mo1 0.1 mo1 可知生成NaOH 0.2 mol,生成H2 0.1 mol;( 2 )又因为 Si + 2NaOH +2H2O=Na2SiO3 + 2H2↑② l 2 1 2 0.1 mol 0.2 mol 0.1 mol 0.2 mol 即Si与反应①生成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SiO3 0.1 mol,放出氢气0.2 mol,此时所得溶液为Na2SiO3溶液。 故生成氢气的体积为(0.2+0.1)mol ×22.4 mol •L—1=6.72 L 所得Na2Si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c =0.1 mol /0.4L=0.25mol•L-1
附:答案
课时达标
1.D 硅是非金属元素,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单质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 料;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除能与F2、HF、强碱外,不易与其它物质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如
氧气、氯气、氢气等反应。
2.A 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与HNO3、HCl等酸发生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B错误;碳酸的酸性小于盐酸,CO2和 CaCl2溶液不反应,C错误; H2SiO3受热分解生成SiO2和水,所以H2SiO3是SiO2对应的酸,D错误。 3. B 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两种元素分别为O和Si,O和Si所形成的化合物是SiO2,SiO2与水反应不反应。 4.B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是一种能利用光的全反射作用来传导光线的透明度极高的细丝。 5.D 单质硅常温下是固体,便于运输、储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的燃料,A正确;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沙 子、石英的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因而自然界中的含硅化合物易开采,B正确;硅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为二氧化硅,对 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C正确;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D错误。 6. B 生石灰能溶于盐酸(2 HCl+ CaO=CaCl2+H2O),CaCO3溶于盐酸时产生气体,SiO2不溶于盐酸。将生石灰放入盐 酸,若观察到既有不溶物,还有气体产生,则生石灰中同时含有CaCO3和SiO2。 7.B 纯碱、盐酸常温下和玻璃不反应,不能用于刻蚀玻璃;烧碱常温下和玻璃反应缓慢,且生成物是一种矿物胶,不能用于 刻蚀玻璃;氢氟酸和玻璃反应常用于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 8. ⑴ ④ ⑵ ③ ⑶ ② ⑷① ①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之一,故对应⑷;②弱氧化性应被还原,对应⑶;③跟挥发性酸酐的盐反应得 到硅酸盐及挥发性酸酐,SiO2与CaCO3反应生成CO2和CaSiO3是难挥发性酸酐制挥发性酸酐,故对应⑵,⑷对应①。
无机非金属工学复习试卷

无机非金属工学复习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5=10分)1. 气硬性胶凝材料2. 混凝土的抗渗性3. 玻璃的澄清4. 耐火度5. 熔块釉二、填空题(每空1分,1×20=20分)1. 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以下特性:耐高温; _______稳定性高;高强度、高硬度;电绝缘性好; ______________差。
2. C3S的水化产物是和。
3. 水泥生料喂入新型干法水泥窑系统内,相应经烘干、预热、,最后烧制成熟料的全过程,统称为水泥熟料煅烧过程。
4. 水泥中氧化镁、三氧化硫、、安定性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5. HPC指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上除了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和高效外加剂。
6. 目前,关于玻璃的结构学说有两种,它们分别是:学说和学说。
7. 根据氧化物在玻璃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将它们划分为:_____体、体______和玻璃调整体。
8. 在玻璃的结构中,Al2O3有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配位状态,其中_____________配位状态与硅氧四面体的连接程度更高。
9. 玻璃液在冷却过程中,当成分发生微小波动时,玻璃可能会出现分相的现象,按起分相机理分有:机理和亚稳分相机理。
10. 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坯料通常可分为三类:、和压制坯料。
11.陶瓷颜料种类很多,可以归纳三方面的用途:、、(3)绘制花纹图案。
12. 配制混凝土时,水灰比(W/C)过大,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好;但混凝土的强度。
三、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1×10=10分)1. CaCO3在水泥回转窑中的分解速度主要取决于。
A.传热过程;B.传质过程;C.化学反应过程;D.传热和传质过程2. 硬化水泥浆体在稀硫酸盐溶液中发生的侵蚀类型是。
A.石膏侵蚀;B.钙矾石侵蚀;C.石膏和钙矾石混合侵蚀;D.镁盐侵蚀3.硅率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关系,也可相应地反映熟料强度的高低和的好坏。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 C )A.50-80℃B. 80-100℃C. 100-150℃D.150-200℃16、干燥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坯体变形的阶段是( B )A. 升速干燥阶段B. 等速干燥阶段C. 降速干燥阶段D. 平衡阶段17、改善泥浆流动性一般不用NaOH作稀释剂的原因是(B )A. 碱性太强B. Ca(OH)2溶解度较大C. Mg(OH)2溶解度较大D. 与泥浆中其它物质发生反应20、釉与玻璃的不同之处是( D )A. 各向同性B. 无固定熔点C. 具有光泽D. 含较多的Al2O3四、简答(每题5分,共25分)1、熟料冷却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急冷?答:熟料冷却的目是: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1分)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的运输、储存和粉磨;(1分)部分回收熟料出窑带走的热量,预热二、三次空气,从而降低熟料热耗,提高热利用率。
(1分)急冷是为了防止或减少C 3 S的分解;避免β-C 2 S转变成γ-C 2 S;改善了水泥安定性;(1分)使熟料C 3 A晶体减少,提高水泥抗硫酸盐性能;改善熟料易磨性;可克服水泥瞬凝或快凝。
(1分)3、什么是泥浆触变性?解释泥浆触变性产生的原因。
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止后逐渐恢复原状。
(2分)黏土类矿物大多数是板状颗粒,在板面上往往带负电荷,而端面处带有一定的正电荷,端——板面相互吸引,形成棚架结构.很多水被包围在棚架中,不能自由流动,(2分)所以泥浆的流动性差.这种结构对着搅动而逐步打开,一旦静止时又渐渐恢复.(1分)4、影响泥浆压滤效率的因素(1)压力大小压力大小和加压方式。
一般来说,送浆压力与压率速度成正比,但随着泥层的增厚,毛细管曲折,阻力加大,会降低压滤速度。
(1分)(2)加压方式。
开始压滤时,用低的压力,以免泥层颗粒间的毛细管减少和滤布孔堵塞。
无机材料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

复习与思考1.材料的定义材料是能够用以加工有用物质的物质。
2.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3.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区别⑴一般来说,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化学组成以及化学键上与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明显不同。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主要为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其化学键主要为离子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为单质金属元素或一种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其化学键为金属键;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以C、H、O为主要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聚合物其化学键为共价键。
⑵从力学性能上,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而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从电学性能上,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而无机非金属绝大多数是绝缘体;从结构上,金属材料有自由电子而无机非金属材料没有自由电子且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金属材料抗拉强度高,而无机非金属材料抗拉强度低。
(以第一点为主)4.无机非金属的特性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没有自由电子(石墨除外);高硬度;高熔点;较好的耐化学腐蚀能力;绝大多数是绝缘体;制成薄膜时大多是透明的;一般具有低导热性;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微笑。
5.为什么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而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金属材料有延展性是因为其含有自由电子,可以移动;有机高分子材料有弹性是因为高分子材料多为链状,可以扭曲;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却没有是因为其化学键主要为离子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而共价键有方向性。
6.为什么绝大多数原料都需要破碎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绝大多数是质地坚硬的大块状物料。
为了均化、烘干、配料等工艺过程的需要进行破碎。
无机非金属材料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A.比重法
B.拉伸试验
C.冲击试验
D.硬度试验
15.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非金属材料的介电常数?()
A.材料的微观结构
B.材料的化学成分
C.环境温度
D.所有上述因素
16.下列哪种非金属材料在电子行业中常用作绝缘材料?()
A.氧化铝
B.硅
C.碳
D.钼
D.所有上述因素
20.下列哪种非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A.碳
B.氧化铝
C.硅酸盐
D.铜氧化物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烧结过程?()
A.烧结温度
B.烧结时间
C.烧结气氛
D.钼
20.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抗磨性能?()
A.材料的硬度
B.材料的磨损系数
C.环境温度
D.磨损介质类型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具有较高熔点的材料通常选用______作为主要成分。
2.陶瓷材料的硬度测试通常采用______硬度计进行。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C
3. B
4. D
5. A
6. C
7. B
8. D
9. D
10. D
11. B
12. A
13. C
14. A
15. D
16. A
17. C
18. D
19. D
20.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试题(B)卷
试题标准答案(评分标准)
2010 –2011 学年第一学期使用班级材料0703~0704
一.是非题(10分)对(√)错(×)
1.粘土是一种或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体。
(√)2.生产硅砖时,应加少量的矿化剂,其目的是希望制品内的SiO2主要以方石英和石英的形式存在。
(×)3.硅酸铝质耐火材料的热震稳定性随Al2O3含量的提高而下降。
(√)4.耐火材料是指熔点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5.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在一定的荷重下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能力,它可作为使用温度的上限。
(×)6.石英原料在加热过程中伴随着多晶转化,其重建性转化固体体积变化大,对陶瓷、耐火材料制品生产危害也大。
(×)
7.选择釉料组成时,要求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
(×)
8.
9.
10. (√)
二选择题(10分)
1. C 主要以P-H-F 生产工艺过程为特点。
(A)胶凝材料(B)陶瓷(C)玻璃(D)耐火材料
2.生坯干燥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是 B 阶段。
(A)加热(B)等速干燥(C)降速干燥(D)平衡
3.形状大而复杂的制品,一般均采用 C 成型。
(A)可塑法(B)压制法(C)注浆法(D)热压法
4.生产耐火材料中坯料的颗粒级配通常遵循_ C _原则。
(A)粗颗粒含量大、中间颗粒含量大、细颗粒含量含量少
(B)粗颗粒含量大、中间颗粒含量少、细颗粒含量含量少
(C)粗颗粒含量大、中间颗粒含量少、细颗粒含量含量大
(D)粗颗粒含量少、中间颗粒含量大、细颗粒含量含量大
5.苏州土的主要矿物组成是A。
(A)高岭石(B)伊利石(C)水铝石(D)蒙脱石
6.在物料粉碎中不需要任何固体研磨介质的粉碎是___B______。
(A)球磨(B)气流粉碎(C)振动磨(D)搅拌磨
7.造粒是将细碎后的陶瓷粉料加工成具有一定粒度级配、流动性好的坯料,使之适用于_____A_____的工艺.
(A)压制成型(B)注浆成型(C)可塑成型(D)热压铸成型
8.
9.
10.
三.填空题(10分)
1.普通陶瓷烧成过程分为低温预热、氧化分解、高温玻化成瓷、高火保温、
冷却五个阶段。
2.工业生产中,陶瓷泥浆的脱水通常采用榨泥和喷雾干燥两种方法
3.
四.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
1.玻璃的退火
消除玻璃制品在成型或热加工后残留在制品内的永久应力的过程。
2.耐火度
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质称为耐火度。
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材料是耐火材料。
3.可塑性指数、可塑性指标
可塑性指数:液限与塑限之差。
塑限系粘土(或坯料)由固体状态进入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液限系粘土(或坯料)由流动状态进入塑性状态时的含水量。
可塑性指标:指在工作水分下,粘土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
4.
五.问答题(50分)
1.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哪些成型方法?简述各成型方法制得的成型体的特征。
答:
(1)浆料的成型
注浆成型方法
方法成型体的特征
注浆法形状复杂精度要求不高的薄壁异型制品
热压铸法形状复杂尺寸要求精确的中小型制品
流延法厚度为1.5 mm以下的薄膜及其二次加工制品
浆体成型(混凝土)
方法成型体的特征
振动密实成型浇注体
压制密实成型中小型砖制品
离心脱水密实成型不同直径和长度的管状制品
(2)可塑成型方法
方法成型体的特征
拉坯圆形制品如花瓶、坛子、罐子等
挤压各种管状、棒状、断面和中孔一致的产品
车坯外形复杂的圆柱状产品
旋坯圆形的盆、碗、碟、杯、盘、小型电瓷等
滚压圆形的盆、碟、杯、盘、小型电瓷等
塑压椭圆、方形及外表面有花纹的异型盘、碟、浅口制品
注塑各种形状复杂的大小型制品
轧膜片状制品
(3)压制成型方法
方法成型体的特征
(半)干压成型形状简单、尺寸要求精确扁平状制品
等静压成型湿式:成型多品种、形状较复杂,产量小和大型制品。
干式:形状简单的长形、壁薄、管柱状制品
(4)玻璃的成型
方法成型体的特征
吹制成型瓶、罐、杯等
拉制成型平板玻璃、玻璃管等
浮法平板玻璃
2. 物料干燥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哪个阶段最危险?简述对流干燥、工频电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答:干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加热阶段、等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
等速干燥阶段最危险。
对流干燥:利用热空气或烟气与坯体对流传热使水分蒸发而干燥。
热扩散方向与湿扩散方向相反。
干燥速度慢、周期长。
工频电干燥:工频交变电流直接通过坯体,将电能转变成热能,使水分蒸发而干燥。
热扩散方向与湿扩散方向一致,整个坯体同时被加热。
微波干燥:以微波辐射使坯体内极性强的水分子运动加剧发生摩擦转化为热能,使坯体干燥。
热扩散方向与湿扩散方向一致,整个坯体同时被加热。
3. 何为坯釉适应性?如何提高改善坯釉适应性?
答:坯釉适应性是指陶瓷坯体与釉层有互相适应的物理性质(主要是热膨胀系数匹配),釉面不致龟裂或剥落的能力。
要提高坯釉的适应性,应从控制釉层应力的性质和应力的大小入手。
(1)釉的热膨胀系数接近于坯体而稍低于坯体;(2)。
坯釉的化学组成有一定差异但不可太大,以便形成稍厚或适中的中间层;(3)提高釉层的弹性和抗张强度;(4)釉层厚度应较薄。
4. 叙述玻璃熔制过程的五个阶段及各阶段所经历的主要物理化学过程。
答:五个阶段: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澄清、均化和冷却。
(1)硅酸盐的形成
单组分的反应:多晶转化;盐类分解;析出结晶水和化学结合水。
多组分的反应:复盐形成;硅酸盐形成;低共熔混合物形成;石英、低共熔物、硅酸盐熔融
(2)玻璃的形成
烧结物继续加热,相互溶解、扩散,由不透明的烧结物转为透明的玻璃液。
(3)澄清
玻璃液中的可见气泡的排出。
(4)玻璃液的均化
玻璃液中条纹和其它不均体的消除,玻璃液的各部分在化学组成上达到均匀一致。
(5)玻璃液的冷却阶段
玻璃液冷却,粘度提高到成型制品所需的范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