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克隆资料

合集下载

动物克隆技术2018

动物克隆技术2018
自然界的多态性。
5. 克隆动物若被应用于人类 , 将会导致各种各样
的伦理、法律问题
6.小结
总之,克隆技术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其有巨大 的发展潜力,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克隆技 术,正确地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器官移植、拯救濒 危动物等方面,使其真正的造福人类。
THANKS!
2.动物克隆技术原理
克隆技术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在于“细胞的 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包含个体的 全套遗传信息,在特定环境因素的调节下,可 回到受精卵一样的状态,从头开始发育成一个 完整的生物个体。只有具备全能性的动物组织 细胞,才可用于克隆动物。
尚未分化的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基于这种认识, 人们采用胚胎分割及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 了许多动物。
胚 胎 细 胞 核 移 植
细 胞 核 移 植 的 方 法
体 细 胞 核 移 植
动物克隆技术分类
3.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将胚胎干细胞利用核移植技术导入去除 染色质的成熟卵母细胞内,电融合后发育成胚胎。 4.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从早期胎儿分离出单个成纤维细胞, 导入成熟卵母细胞内,电融合后发育成胚胎。
“中中”和“华华”
4.动物克隆技术应用
1.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结合。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转基因技 术的结合将对解决人类器官移植来源、医药生产和疾病治疗、 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基因打靶技术 筛选阳性细胞作供核体进行核移植,得到转基因动物。制备转 基因克隆动物, 进行生物药物生产。 2.动物资源的种质保存包括地球上频危动物的挽救和畜牧业等
3.动物克隆技术历史
目前全世界已经成功克隆的动物有以下几种 蛙(1952 年);鲤鱼(1963 年);绵羊 (1996 年);鼠(1998 年);猕猴、猪 (2000 年);牛、猫(2001 年);兔、骡、 鹿、马(2003 年);狗(2005 年);灰狼 (2005年);骆驼(2009 年);体细胞克 隆猴(2017 年)等。

动物克隆资料

动物克隆资料

动物克隆主要结构:四:介绍动物克隆研究的历史(动物克隆研究的三个阶段:胚胎细胞克隆阶段、同种体细胞克隆阶段、异种体细胞克隆阶段;其中可以重点找一些比较有名的克隆动物进行详细介绍,比如”克隆羊多莉”等。

所提到的克隆动物最好都能附上图片)五:介绍中国的动物克隆技术研究历史六:介绍动物克隆技术的方法、环节(看能不能找到视频)七:动物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技术方面的缺陷)四.动物克隆研究的历史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了动物克隆的研究。

早在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Spemann 即提出“奇异的实验”的设想。

1952年,英国科学家Briggs和King首次报道了蛙的核移植研究。

196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Gurdon获得了成年蛙。

我国已故科学家童第周教授在 20 世纪 60 —70 年代曾用囊胚细胞进行鱼类细胞核移植工作,获得属间和种间移核鱼,使我国鱼类核移植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

早期的动物克隆研究仅限于两栖类和鱼类,直到20世纪80年代,核移植克隆技术才开始应用于哺乳动物。

根据供核细胞的不同,可将动物克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胚胎细胞克隆阶段1981年,Illmensee和Hoppe报道了他们用小鼠的正常囊胚或孤雌活化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作为核供体,直接注入去掉雌雄原核的受精卵胞质中,重构胚体外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后移植寄母子宫,获得克隆小鼠,这是第一次用胚胎细胞对哺乳类进行核移植获得成功。

1983年,美国科学家利用核移植技术和细胞融合方法获得了克隆小鼠。

1986年,英国的Willadsen用绵羊的8 —16细胞阶段的胚胎细胞作为供体进行核移植,首次应用电融合的方法克隆出一只小羊。

此后,科学家们又相继克隆出小鼠、绵羊、牛、兔、猪和猴等。

我国科学家也在20世纪90 年代成功开展了胚胎细胞克隆兔、山羊、小鼠、牛和猪等研究。

2.同种体细胞克隆阶段1997年2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Wilmut等人宣布,他们用6岁成年羊的高度分化的乳腺细胞进行了核移植,成功地获得了克隆羊“多莉”。

动物克隆

动物克隆

第三节动物克隆技术一、动物克隆的概念及意义(一)克隆的基本概念克隆一词是由英文单词clone音译而来,其意译为无性繁殖系,指由单一细胞或共同祖先经有丝分裂得到的细胞群体或生物群体。

同一克隆内所有成员的遗传构成是完全相同的,例外仅见于有突变发生时。

在植物上有很多通过无性繁殖得到的品种,即是一个克隆。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Haber landt指出,植物的体细胞具有母体全部的遗传信息,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的潜能,因而每个植物细胞都可像胚胎细胞那样,经离体培养而再生完整植株。

这就是所谓的细胞全能性。

后来的实验对植物细胞全能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基础技术之一(见本章第一节)。

植物组织培养中从同一外植体上分化而来的所有个体也可称为一个克隆。

可见克隆原来是个名词,指一群细胞或一群个体。

在动物发育过程中,分化了的细胞不能像植物细胞那样再产生完整的充分分化的个体。

动物在生长、分化和发育过程中是否造成体细胞基因组的不可逆性修饰,分化了的细胞是否与受精卵具有相同的核等价性,一直是科学家们试图解决的问题。

在两栖类动物中进行的实验表明,早期胚胎细胞核经移植入卵子可进一步进行胚胎发育并产生成熟的动物个体。

以后,胚胎分割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再生动物已在许多物种中获得了成功。

核移植操作可以得到重建细胞,重建细胞可以繁殖成一个无性系,所以这样的无性系就是一个克隆。

以后,有人把产生无性系的过程,称为克隆,即将clone一词由名词转化成动词,并将核移植称为nuclear cloning(核克隆),通过基因工程得到DNA分子的无性系称为molecular cloning(分子克隆)。

在这里克隆是一种实现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的操作,是一种显微操作或分子生物学操作,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性繁殖(或无性繁殖操作)。

(二)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简史及意义动物克隆是产生动物无性系的过程,如上所述,目前生产哺乳动物克隆的方法主要有胚胎分割和细胞核移植两种。

动物克隆技术

动物克隆技术

• 克隆步骤 • 体细胞克隆的主要技术程序与胚胎细胞基本克隆相同, 主要差别在供体细胞的选择。
• 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核质关系认识的深 入,自然状态的 G0 期细胞(如卵丘细胞)和 G1 期细胞(胎
儿成纤维细胞),可直接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生产克隆胚 胎。 • S期的细胞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后会发生碎片化,而M期 和G2期容易造成多倍体。G0/G 1期细胞的获得常用的方法 是靠血清饥饿培养诱导,但长时间的血清饥饿会导致细胞 凋亡。
• 细胞核移植:
• 常用的核移植方法显微注射有两种,即胞质内注射和 透明带下注射。
பைடு நூலகம்
• 胞质内注射:用一个外径5~8μm 的注核针吸取供体核后直 接注射进卵母细胞胞质内。 • 透明带下注射:把供体细胞核注射在透明带与卵母细胞之 间的卵周隙中,核移植后用电刺激进行细胞融合。 • 细胞融合法。用仙台病毒或PEG介导融合,这种方法效果 很不稳定而
• 2.核受体动物的选择与细胞核的移出。 • 3.供体核的移入及原核的取出。 • 4.胚泡的体外试管培养。 • 5.代母的选择与胚泡移入子宫。 • 6.克隆动物的体内发育与出生。

去核卵母细胞常常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这是因 为在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含有某种特定的因子,可以使移植 核中所含有的基因表达程序发生重新排列,使已经分化了 的细胞重新回到发育过程的原点,同受精卵一样开始个体 发育过程。 • 卵母细胞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激素对雌体进 行超排处理,从输卵管冲出体内成熟的MⅡ卵母细胞。二是 从屠宰场收集卵巢,吸出滤泡中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COCs),在体外培养成熟后作为受体。 • MⅡ期的卵母细胞已经成熟,维持的时间长,并且 有较高MPF(促成熟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活 性有利于供体细胞核的重编程。

5 克隆动物-细胞工程

5 克隆动物-细胞工程
Nhomakorabea54
治疗性克隆
技术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取病人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成熟受体卵 母细胞; 在早期胚胎形成后,从中分离获得人ES细胞;



对ES细胞进行基因修饰和定向分化研究;
将定向分化后的细胞移植给病人。
55
治 疗 性 克 隆 流 程 图
56
人类体细胞核移植存在的问题
在人类,由于伦理等原因,卵母细胞的

64
如何看待克隆人??
解决生育障碍 珍稀动物保护 治疗疾病
伦理学角度
人权角度
5、现有多种体细胞克隆动物诞生,如牛、猪、老
鼠、猫、羊、兔、猫、狗等。
5
1998年1月,美国威斯康星一麦迪逊大学的科 学家们以牛的卵子为受体,成功克隆出猪、牛、 羊、鼠和猕猴五种哺乳动物的胚胎,这一研究 结果表明,某个物种的未受精卵可以同取自多 种动物的成熟细胞核相结合。 1999年,美国科学家用牛卵子克隆出珍稀动物 盘羊的胚胎;我国科学家也用兔卵子克隆了大 熊猫的早期胚胎, 在异种克隆研究领域,目前国际上仅有印度野 牛和欧洲盘羊取得成功。到目前为止应用异种 核移植技术获得的活体后代都来自于亚种间核 移植。 中国首例异体克隆动物———濒危动物北山羊 在新疆乌鲁木齐县六十户乡降生
核重编程的过程就是使在体细胞中被关闭,
而在正常胚胎发育中表达的基因重新被激 活的过程.
23
重编程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1)供核基因组完全没有进行重编程 重构胚很快死亡; (2)部分重编程,重构胚在不同的发育 阶段死亡 ; (3)完全重编程,产生正常的克隆动物。
24
细胞核移植分类
根据核供体细胞来源的不同 1.胚胎细胞核移植 2.胎儿细胞核移植 3.体细胞核移植(SCNT) 根据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是否来源于同一种动 物又可将其分为 1.同种核移植 2.异种核移植

《动物克隆》课件

《动物克隆》课件
3 培养和发育
促使克隆个体在实验室中发育成熟,形成一个与原始动物完全相同的个体。
动物克隆的历史
动物克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艾斯纳克和威尔莫特首次成功克隆了动物。
1
1952
首次成功克隆了一只无性繁殖动物。
2
1996
多利羊于此年诞生,标志着克隆技术迈入新纪元。
3
2013
再一次突破,人类成功克隆猴子,为人类克隆进程提供了新的方向。
动物克隆的应用领域
动物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和生物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医学研究
通过克隆动物,可以进行药物测试和疾病模拟, 加速新药的研发过程。
农业改良
动物克隆可以用于繁育优质畜禽,提高农业生,我们可以拯救濒危物种并维持 生态平衡。
器官移植
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克隆动物,获得更充足的器 官资源。
伦理思考
我们需要平衡技术的发展和个体 权益的尊重。
未来探索
伦理建设
科学家们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创新, 推动动物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伦理框架, 引导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动物克隆的方法
目前,动物克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离体胚胎细胞核移植、胚胎纳米注射和人工核移植。
离体胚胎细胞核移植
胚胎纳米注射
通过将个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受 体胚胎的去核细胞内,实现克隆。
使用纳米尺度的注射器将克隆个 体的DNA注入受体胚胎中。
人工核移植
通过手术将个体的细胞核移植到 受体动物体内,实现克隆。
生物多样性
通过克隆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 保护和维持动物的种群多样性。
克隆的定义和原理
克隆是指复制一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原理是通过提取和操纵细胞的DNA,再将其注入到另一个细 胞中。

动物克隆技术

动物克隆技术

动物克隆技术嘿,咱们今天来聊聊这个神奇又有点让人惊叹的动物克隆技术!你知道吗?动物克隆技术就像是一场魔法表演,能把一个动物“复制粘贴”出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来。

这可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的科学奇迹。

我先给你讲讲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当年,多利的诞生可是引起了全球的轰动。

科学家们从一只成年绵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然后把它植入到另一只绵羊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多利就这么诞生啦!多利的出现,让人们对动物克隆技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咱们再来说说动物克隆技术的原理。

简单来说,就是细胞核移植。

就好像是给一个细胞换了一个“大脑”,然后这个细胞就按照新“大脑”的指令开始生长发育。

但是这个过程可不简单,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环境控制。

动物克隆技术有啥用处呢?比如说,在农业方面,可以克隆出优良品种的家畜,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想象一下,一群长得又快又壮的牛或者羊,那得多让人开心啊!在医学领域,克隆技术可以用来制造和人类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还有啊,濒危动物的保护也能靠它。

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通过克隆技术,说不定就能增加它们的数量,让它们不再那么危险。

不过,动物克隆技术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比如说,克隆出来的动物可能会有一些健康问题,寿命也可能比正常出生的动物短。

而且,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人担心克隆技术会被滥用,造成一些不可预料的后果。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农场参观。

农场主正在给我们介绍他们新引进的克隆牛。

那些牛看起来确实很强壮,但是农场主也有点担心地说:“虽然这些牛看起来不错,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啥毛病。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动物克隆技术虽然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伴随着一些未知和担忧。

总的来说,动物克隆技术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和惊喜;用不好,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

家畜繁殖技术08动物克隆

家畜繁殖技术08动物克隆

3.开展异种动物克隆,拯救濒危动物;
4.与干细胞技术结合,开展治疗性克隆 5.利用核移植技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问题 。
2012/09/19 25
七、克隆羊与体细胞核移植
2012/09/19
26
克隆动物的一般步骤示意图
送入子宫,完成胚胎发育
克隆的动物
2012/09/19
克隆的动物
27
a.胚胎細胞株, b.胚胎纖維母細胞 c.乳腺上皮細胞, d.PCR microsatellite
2012/09/19
10
三、鱼类的核移植
从1961年开始,童第周等以金鱼和鳑鮍
鱼为材料,进行鱼类不同亚科间的细胞核移 植获得成功,用以研究杂交细胞核与纯种细 胞核在发育功能上的差异,以及细胞质对细 胞核的影响.
2012/09/19
11
1979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
利用鲫鱼做移核试验。他们把鲫鱼囊胚期细 胞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再将此 种培养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同种鲫鱼的未受 精卵中。到1980年4月,他们成功地培育了 两尾无性繁殖的幼鱼,其中一条发育正常。
更多的问题的先例。多利羊的诞生及生长表明,利
用克隆技术复制哺乳类动物的最后技术障碍已被突 破,在理论上已成为可能。
2012/09/19
39
Copy Cat – the First Cloned Pet
(Science (2002) 295:1443)
2012/09/19 40
八、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一,它证明了一个已经完全分化了的动物体 细胞仍然保持着当初胚胎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并 且经此技术处理后,体细胞恢复了失去的全能性形 成完整个体。
2012/09/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克隆主要结构:四:介绍动物克隆研究的历史(动物克隆研究的三个阶段:胚胎细胞克隆阶段、同种体细胞克隆阶段、异种体细胞克隆阶段;其中可以重点找一些比较有名的克隆动物进行详细介绍,比如”克隆羊多莉”等。

所提到的克隆动物最好都能附上图片)五:介绍中国的动物克隆技术研究历史六:介绍动物克隆技术的方法、环节(看能不能找到视频)七:动物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技术方面的缺陷)四.动物克隆研究的历史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了动物克隆的研究。

早在1938 年,德国胚胎学家Spemann 即提出“奇异的实验”的设想。

1952 年,英国科学家Briggs 和King首次报道了蛙的核移植研究。

1962 年,英国剑桥大学的Gurdon 获得了成年蛙。

我国已故科学家童第周教授在20 世纪60 —70 年代曾用囊胚细胞进行鱼类细胞核移植工作,获得属间和种间移核鱼,使我国鱼类核移植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

早期的动物克隆研究仅限于两栖类和鱼类,直到20 世纪80 年代,核移植克隆技术才开始应用于哺乳动物。

根据供核细胞的不同,可将动物克隆研究分为三个阶段:1.胚胎细胞克隆阶段1981 年, Illmensee 和Hoppe 报道了他们用小鼠的正常囊胚或孤雌活化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作为核供体,直接注入去掉雌雄原核的受精卵胞质中,重构胚体外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后移植寄母子宫,获得克隆小鼠,这是第一次用胚胎细胞对哺乳类进行核移植获得成功。

1983 年,美国科学家利用核移植技术和细胞融合方法获得了克隆小鼠。

1986 年,英国的Willadsen 用绵羊的8 —16 细胞阶段的胚胎细胞作为供体进行核移植,首次应用电融合的方法克隆出一只小羊。

此后,科学家们又相继克隆出小鼠、绵羊、牛、兔、猪和猴等。

我国科学家也在20 世纪90 年代成功开展了胚胎细胞克隆兔、山羊、小鼠、牛和猪等研究。

2.同种体细胞克隆阶段1997 年2 月,英国罗斯林研究所Wilmut 等人宣布,他们用6 岁成年羊的高度分化的乳腺细胞进行了核移植,成功地获得了克隆羊“多莉”。

这是第一次用成年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由此说明高度分化的成年动物的体细胞可在适当条件下发生逆转, 恢复全能性,这是生物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是克隆技术的一个里程碑,也改写了部分生物学的理论。

1998 年5 月,美国科学家Robl 的研究组利用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克隆出了 3 头牛,而且携带了转移的基因。

1998 年7 月,日本科学家Kato 等用牛的输卵管细胞克隆出了8 头小牛。

1998 年7 月和1999 年6 月,美国夏威夷大学Yanag2imachi 领导的研究小组克隆小鼠成功,并打破了哺乳动物克隆研究初期人们认为只有雌性动物才能被克隆的迷信。

此后,同种体细胞克隆出的山羊、猪、猫和兔也都相继诞生。

1999 年和2002年,我国体细胞克隆山羊和克隆牛也都获得成功。

3.异种体细胞克隆阶段异种体细胞克隆与同种体细胞克隆的差异在于供核体细胞与受体卵母细胞来源于不同的物种。

即将一种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种动物的去核(遗传物质) 卵母细胞中。

异种克隆研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体细胞核能否在异种卵胞质中去分化并支持早期发育? 异种核质能否相容? 异种重构胚能否着床并进行全程发育等。

1999 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成年大熊猫体细胞作为供核体细胞移植到去核(遗传物质) 的日本大耳白兔卵母细胞中,成功地构建出异种重构胚,体外培养获得孵化囊胚。

2001 年将重构胚移植寄母子宫,获得了着床的重大进展。

1999 年,美国Wisconsin2Madison 大学以来自绵羊、猪、猴和大鼠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做为供核体细胞,移植到去核(遗传物质) 牛卵母细胞中获成功,表明牛的卵母细胞质可以支持来自不同物种的细胞核进行早期发育;2000 年,Lanza 等人从死亡的濒危牛上取材并培养了皮肤成纤维细胞做为供核体细胞,重构胚移植后,受体最长怀孕至202 天流产,微卫星技术分析证明,所有克隆牛胎儿的基因型均与供体细胞一致;2001 年, Nature Biotechnolo2gy 上报道了异种体细胞克隆濒危哺乳动物———欧洲盘羊的成功,为濒危动物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5 ] 。

随着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展,它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也就愈发密切,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都认识到克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1996年第一只成年体细胞克隆羊“多利”诞生1997年一头用胎盘克隆而成的荷兰牛亮相。

1998年两头由母牛细胞克隆而成的小牛在东京出生。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宣布克隆出了三代实验鼠2000年曾参与克隆“多利”羊的英国公司培育了第一批克隆猪2001年一头稀有品种的克隆亚洲牛诞生,两天后死亡。

2002年法国研究人员克隆出兔子。

2003年美国科学家推出了一匹克隆骡。

爱荷华州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克隆出了一头濒临灭绝的爪哇野牛。

200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公司培育出了第一只克隆猫。

这只猫后来为第一只被卖出的克隆宠物。

2005年韩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培育出了首条克隆狗叫“斯纳皮”克隆羊多莉1996年7月5日,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Roslin)的伊恩·维尔穆特(Wilmut)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一只小母羊。

这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出的羊。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动物克隆技术的热烈争论。

是科学界克隆成就的一大飞跃。

它还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也是当年最引人注目的国际新闻之一。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

继多莉出现后,克隆,这个以前只在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术语变得广为人知。

克隆猪、克隆猴、克隆牛……纷纷问世,似乎一夜之间,克隆时代已来到人们眼前。

其整个克隆过程简述如下:步骤一从一只6岁芬兰多塞特白面母绵羊(姑且称为A)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细胞,将其放入低浓度的营养培养液中,细胞逐渐停止分裂,此细胞称之为“供体细胞”;步骤二从一头苏格兰黑面母绵羊(B)的卵巢中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并立即将细胞核除去,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此细胞称之为“受体细胞”;步骤三利用电脉冲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融合,最后形成“融合细胞”。

电脉冲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受精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使融合细胞也能像受精卵一样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步骤四将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C)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最后形成小绵羊--多莉总之,多利有3个母亲:它的“基因母亲”是芬兰多塞特白面母绵羊(A);科学家取这头绵羊的乳腺细胞,将其细胞核移植到第二个母亲(借卵母亲)-- 一个剔除细胞核的苏格兰黑脸羊(B)的卵子中,使之融合、分裂、发育成胚胎;然后移植到第三头羊(C)--“代孕母亲”子宫内发育形成多莉。

从理论上讲,多莉继承了提供体细胞的那只绵羊(A)的遗传特征,它是一只白脸羊,而不是黑脸羊。

分子生物学的测定也表明,它与提供细胞核的那头羊,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确切地说,是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还有极少量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中,遗传自提供卵母细胞的受体),它们就像是一对隔了6年的双胞胎。

多利没有父亲,它是通过无性繁殖--或者说克隆而来。

猪坚强5•12”汶川地震后,“猪坚强”在被掩埋的极端环境里存活了36天,创造了汶川地震中的生命奇迹,象征了汶川地震中的坚强精神。

获救后,“猪坚强”很快恢复了健康。

但不幸的是,现年5岁的“猪坚强”地震后完全丧失了生育能力。

为了延续“猪坚强”的优质遗传基因,2011年2月16日,华大基因对“猪坚强”开展耐受性相关分子机制及健康检查研究,获取其耳组织带回华大基因。

科研人员将采集组织培养出成纤维细胞,并采用手工克隆技术将其体细胞进行胚胎克隆,在汶川地震3周年之日即2011年5月12日将克隆胚胎移植入两头健康的代孕母猪受体内。

经过110天的体内胚胎发育,代孕母猪于8月31日成功生产出“猪坚强”的复制个体“小猪坚强”。

此次克隆“猪坚强”是首次采用老龄猪体细胞克隆获得成功的事例,也是华大基因手工克隆的一次技术突破,同时展现了华大基因在动物克隆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的技术实力。

此前,无论是传统克隆还是手工克隆,所采用的体细胞主要是胎儿成纤维细胞,这是首次应用5岁老龄猪体细胞克隆获得成功。

五.介绍中国的动物克隆技术研究历史六.动物克隆的方法、环节目前看比较现实可行的生产哺乳动物克隆的方法主要有胚胎分割和细胞核移植两种。

胚胎分割是把发育不同时期脚台经显微手术切割成几半。

每半分别移植,出生多胞胎动物的过程。

把一细胞至囊胚阶段胚胎一分为二都可形成两个胚胎。

在绵羊、猪和牛经胚胎分割都已生出同卵双胞胎后代。

在牛目前胚胎分割已广泛应用半胚移植妊娠率接近整胚。

使产犊数几乎加倍。

然而,经胚胎分割生的遗传相同个体数有限一般为两个,最多不四个。

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发育不同时期胚胎或成体动物细胞核经显微手术和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重新组成胚胎并使之发育到产仔的过程。

与胚胎分割技术不同。

细胞核移植技术,特别是细胞核连续移植技术所能够产生的遗传相同个体数目是无限的。

例如,把奶牛的16一细胞期胚胎的16个细胞核,分别移植到16个去核的肉牛卵母细胞中重新组成16个胚胎。

再把这16个移核胚胎移植到中间受体动物,羊或兔输卵管内。

发育到可进行非手术移植阶段,(桑堪胚或囊胚期)取出并移植到肉牛受体的子宫内。

妊娠后便可产生出数头遗传上完全相同的(克隆)奶牛犊。

所出生的这些移核牛之所以遗传上完全相同,是因为其细胞核都来源于同一个胚胎。

如果自中间受体动物输卵管内取出移核囊胚或桑堪胚后不移植到终末受体肉牛的子宫内,而是取其卵裂球细胞核再移植到多个去核的肉牛卵母细胞中便重新组成了第二代移核胚胎。

待第二代移核胚胎发育到囊胚或桑桩胚期时, 又可取其核进行移植。

做成第三代移核胚胎、此过程可以无限期地进行下去,不断扩增克隆胚胎的数目最终产生出许许多多的遗传上完全相同的动物来。

此即所谓的细胞核连续移植技术。

胚胎分割的基本过程胚胎移入培养液分割胚胎(机械法、酶处理)移植胚胎给受体着床产仔动物核移植技术程序胚胎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七.动物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1.克隆效率太低, 克隆动物早衰严重克隆动物健康问题很多, 世界各地的克隆动物流产、夭折、畸形现象都非常严重。

核移植总体效率低, 一般仅为1 %~6 % 。

这可能与供体核移入受体胞质后的重塑有关。

供体核发生去甲基化、去乙酰化等多种变化, 在核重塑过程中基因表达异常都可能导致克隆效率降低。

这说明应进一步明确供核基因组的甲基化和乙酰化与核移植胚胎发育的作用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