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交直流混合电磁环境效应量化评估与防控技术及其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单位1: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单位2: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单位3:清华大学单位4:华北电力大学单位5: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单位6:北京森馥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刘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贡献:创建了融合多参量多传感技术的交直流电网电磁环境全天候防控体系,首次开发了离子流电场微型测量系统,建立了离子流电场校准装置;首次建立了对直流线路电晕电流波形监测系统;揭示了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电磁学和声学全气象统计规律,建立了可考虑气象参数和线路结构参数的可视化的直流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评估系统。
2.余鹏:高级工程师,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创建了融合多参量多传感技术的交直流电网电磁环境全天候防控体系,研制国际首个无人机搭载的工频电磁环境检测传感器和宽频电晕电流测量装置,开发了“互联网+移动APP+智能传感”的电磁环境在线监测装置,首次建立了对交流变电站电磁环境的全天候监测系统。
3.田杰:工程师,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首次绘制了大湾区特大城市电网输变电设施工频电磁场及声场电子分布云图,创建了以“数字可视化”、“测量便携化”、“警示简便化”、“影响定量化”为目标的输变电系统电磁环境公众投诉风险评估及沟通体系,实现了城市电网电磁环境分级预警。
4.李学宝: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主要贡献:提出了交直流输电线路混合电场隐式离散算法及电晕噪声的时域计算方法,解决了大湾区交直流线路混合架设遇到的电磁环境预测难题。
5.余占清:教授,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主要贡献:获得了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换流站及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特性,提出了基于模式搜索和空间聚类的电磁环境数据Lasso-LME关联关系挖掘算法,揭示了电压等级及气候条件对电磁环境的影响规律。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项目名称新型原模图编码调制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福州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方毅(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对发现点1、2、3作出了重要贡献,发现点1、2、3分别占本人工作量的30%、40%、30%,是代表性论文1、5、6、8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及代表性论文10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2. 韩国军(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对发现点1、2、3作出了重要贡献,发现点1、3分别占本人工作量的60%、10%、30%),是代表性论文3的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代表性论文10的通讯作者及代表性论文6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3. 陈平平(教授,福州大学,福州大学,对发现点2、3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发现点1作出了一定贡献,发现点1、2、3分别占本人工作量的20%、40%、40%,是代表性论文4、9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及代表性论文1、6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4. 刘重明(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对发现点1、2作出了重要贡献,发现点1、2分别占本人工作量的50%、50%,是代表性论文2、7的通讯作者及代表性论文1、4、6、8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5. 张军(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对发现点3作出了一定贡献,发现点3占本人工作量的100%,是代表性论文10的第一作者)。
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1126,61471131,61401099,61403085,61372095,61172076)、香港研究资助委基金(PolyU 521809,PolyU 5190/11E)及华为研究项目的支持。
高效的信道编码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物理层核心技术,也是历年国家重大专项的重点研究内容。
与传统LDPC码相比,原模图LDPC码拥有更简单的编码结构、更优越的码率兼容性及更稳定的最小距离特性,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多端直流输电的机电、电磁暂态精确建模技术及动态响应特性研究主要完成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洪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1/2/3/4/5/6/8;论文1/2/3/4/5/6/7.)2.姚文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2/3/4/11.)3.涂亮(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2/7/8.)4.张野(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7/8;论文1/3/4/5/6.)5.杨健(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论文1/3/4/5/6.)6.赵利刚(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5/9/10;论文7.)7.周挺辉(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论文7.)8.张帆(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5.)9.李俊杰(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8;论文5/6.)10.黄东启(高级工程师、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11.)项目简介直流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已获得了广泛、成功的应用,但目前我国在主干电网中主要采用的是两端直流输电,仅能实现点对点的功率传送。
随着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多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满足多电源送电及多落点受电的多端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主干电网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
十二五南方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时,已涉及到多端直流输电送贵州+广东及广西+广东远景的输电方案,但当时在多端直流技术方面基础薄弱。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在恶性实体肿瘤中的应用拟申报奖项及等级拟申报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要完成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珠海市人民医院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福君(正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设计、统筹实验)2.陆骊工(正高、珠海市人民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临床试验开展和技术推广工作)3.高飞(正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试验开展和技术推广工作)4.吴沛宏(正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试验开展和技术推广工作)5.黄金华(正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试验开展和技术推广工作)6.范卫君(正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试验开展和技术推广工作)7.赵明(正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试验开展和技术推广工作)8.顾仰葵(副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试验开展和技术推广工作)9.严湖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试验开展和技术推广工作)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医疗卫生肿瘤医学领域。
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一种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主要通过自身衰变释放χ和γ射线杀灭1.7cm直径范围内的肿瘤细胞。
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能够定点植入实体肿瘤内部,在保证靶区辐射剂量的同时降低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实现高度适形的内放射治疗。
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精准微创治疗技术。
放射性125I植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毒副反应轻等特点,为外科手术、内科化疗和外放射治疗失败的恶性肿瘤患者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在国家部委支持下,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技术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
项目名称
具有多尺度结构的功能材料化学品的结构优化设计和调控
主要完成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章莉娟(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采用计算机模拟构建了研究聚合物载药微颗粒的介观结构形成和演变的系统方法,建立了跨尺度定性和定量构效关系,提出了设计聚合物载药微颗粒多尺度结构的一般规则,设计和开发出系列新型智能响应型聚合物载体材料。代表性论文1、3、5、7、10的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4、9的共同作者;专利1-3的发明人。)
和深入地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科学价值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纳米尺度的介观结构难以实验精确观察测量的瓶颈,本项目构建了研究多尺度结构化学品介观结构形成、演变和影响机制的计算机介观模拟技术和方法,为从介观尺度认识和揭示材料结构特点提供了新的手段。
(2)建立了功能材料化学品分子结构、介观结构和宏观性能之间跨尺度的定性或定量构效关系,揭示了微介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机制,总结出根据性能需求设计多尺度结构的一般规则,为新型功能材料化学品设计和制备的科学化、系统化提供理论指导。
知识产权名称
专利1:<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性共聚物刷及其制法和应用>(ZL 2010 1 0215072.X)
专利2:<基于聚-β氨基酯的pH响应无规共聚物及其制法和应用>(ZL 2012 1 0087875.0)
专利3:<一种pH响应/疏水基团无规共聚聚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ZL 2011 1 0269496.9)
(3)根据目标性能需求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智能响应型聚合物微颗粒药物载体材料、多级孔/介孔分子筛和MOFs气体吸附分离材料、特殊润湿性界面油水分离材料等功能材料化学品,并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制备技术发展。
2019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
项目名称
上呼吸道炎症免疫机制及治疗策略
拟申报奖项及等级
拟申报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文卫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项目总负责人)
2.史剑波(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负责临床诊疗实施、诊疗指南的制定)
(二)创建适合中国人上呼吸道炎症疾病的诊断治疗新指南
1、率先在国内开展上呼吸道炎症疾病临床多中心项目,牵头完成国家卫计委行业重点基金项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规范化诊治”,7个城市9间医院参与,成果发布于权威免疫学杂志Allergy(2015)。2、牵头制定我国第一个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诊疗评定标准”:FESS-95广州标准;最终确定为全国执行标准,命名为海口标准。牵头制定2008、2012年昆明中国人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参与制定中国变应性鼻炎的诊治指南。3、最早在国内系统开展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创新研制了中文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
(四)开创上呼吸道炎症慢病健康管理新模式
1、创新建立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单病种疾病数据库和人群流行病学数据库。2、搭建的耳鼻咽喉疾病资源及随访健康管理平台,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实行网络信息化健康管理。3、充分利用互联网+,将信息技术与临床诊疗技术向融合,开创慢病管理新模式。
共发表论文79篇,其中SCI 59篇,包括变态反应领域排名第一的杂志JACI等,总影响因子229.2,总他引次数达到817次。主持或参与制定包括《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规范化诊治》等指南3项。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项,广东省重点学科、广东省卫生厅重点专科等学术平台,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国内外具有强大学术影响力,建成了完善的人才梯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推动了我国上呼吸道炎症疾病的防治进程。
2019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项目名称情绪与认知的相互影响及其脑机制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罗跃嘉(教授;工作单位:深圳大学;完成单位:深圳大学;主要贡献: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项目实施与结果总结,是所有10篇代表性论文的作者,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1篇论文(论文2)的共同通讯作者)2.徐鹏飞(研究员;工作单位:深圳大学;完成单位:深圳大学;主要贡献:主要承担本项目中情绪与注意以及情绪与决策中的部分研究,在相应的代表性论文中,有1篇第一作者论文(论文4),一篇共同第一作者论文(论文7)。
)3.罗文波(教授;工作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完成单位:辽宁师范大学;主要贡献:主要承担本项中情绪三阶段模型和其他相关研究工作,是论文1的第一作者,论文2的共同通讯作者,。
4.古若雷(副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要贡献:主要承担本项目中情绪与决策中的部分研究,在相应的代表性论文中,有1篇共同第一作者论文(论文7),3篇第一作者论文(论文8-10)。
)5.吴健辉(教授;工作单位:深圳大学;完成单位:深圳大学;主要贡献:主要承担本项目中情绪与注意记忆中的部分研究,在相应的代表性论文中,有1篇共同通讯作者论文(论文3)。
)6.张丹丹(教授;工作单位:深圳大学;完成单位:深圳大学;主要贡献:主要承担本项目中情绪词语三阶段模型的相关研究工作,在相应的代表性论文中,有1篇第一作者论文(论文2)。
)7.黄宇霞(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完成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主要贡献:主要承担本项目中情绪与注意中的部分研究,在相应的代表性论文中,有1篇第一作者论文(论文5),论文。
)8.李新影(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要贡献:主要承担本项目中情绪与注意中的部分研究,在相应的代表性论文中,有1篇第一作者论文(论文6)。
2019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项目名称野生动物多样性快速恢复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理工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大洲金丝燕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胡慧建,研究员,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整体设计与技术体系建立:成果登记1、2,代表性论文专著1、3、4、5、6,知识产权1、22.王瑞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调查与筛选:代表性论文专著1、2、7、83.牛晓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动物生境扩容:代表性论文专10,知识产权7、84.方晓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动物生境扩容:知识产权65.董贵信,高级兽医师,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人工繁育:代表性论文专著56.吴坤林,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培育:代表性论文专著9,知识产权47.冯永军,助理研究员,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技术集成应用:成果登记1,代表性论文专著4,知识产权18.刘金成,助理研究员,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动物人工繁育:成果登记1、2,知识产权29.王飞,工程师,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动物生境扩容:知识产权1、910.张春兰,助理研究员,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群落组成规律:成果登记1、2,代表性论文专著1、411.李斌,高级工程师,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动物生境扩容及技术集成应用:知识产权1012.谭之博,海南大洲金丝燕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金丝燕人工繁育:成果登记2,知识产权313.郭建梅,高级工程师,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动物生境扩容:知识产权1、914.张鹏,教授,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动物适应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 7篇15.方小山,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技术集成应用与规划: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篇项目简介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目标,但直至到今天,野生动物多样性的全球性衰退仍未得到遏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
项目名称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发展理论、标准化平台及其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聂普焱(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项目的整体协调)
2.刘华(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系统策划,方法和标准研制,推广应用)
3.伍文虹(高工、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项目策划和实施,开展了项目认证模式的研究和确定,主要标准的研究,标签的设计和商标申请,认证 文件体系的建设,专利的研发和编写,项目的具体应用)
4.王婵(讲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系统文件的编制,参与平台建设,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的编写,环境产品声明报告、碳足迹和水足迹报告的编制,项目的具体应用)
项目简介
(1)建立了一整套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分析了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基础 上,以标准引领和规范的方式,通过成立标准化社会团体,建立了以社会团体发布团体标准的方式搭建 了标准化服务平台开展相关工作。 (2)环境足迹实施和认证技术,建立了环境产品声明、碳足迹和水足迹的认证模式:企业自我声明+第 三方审核+互联网站信息公开+社会监督。以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作为第三方机构,成立了专门 部门和专家委员会,培养了一批相关人员,为环境产品声明、碳足迹和水足迹认证业务开展,奠定了基 础。 (3)环境足迹数据库,按照ISO14040、ISO1402、ISO14026国际标准建立了国内首个公开的环境足迹数 据库:陶瓷砖、电饭煲、家用燃气灶、洗衣液、洗衣粉产品的绿色报告数据库,包括标准数据、企业产 品数据、环境产品声明、碳足迹和水足迹报告、标志和证书等数据。基于统一的核算方法标准,满足了 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验证性及国际互认的要求,为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绿色信用评价提供数据和支持。 (4)产品碳足迹标准,T/GDES20004《家用洗涤剂产品碳足迹等级和技术要求》以生命周期理念,规 定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指标,确定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三个等级,一种用于家 用洗涤剂产品的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及其实施的工具系统申请了发明专利。 (5)产品水足迹标准,T/GDES30001《家用洗涤剂产品水足迹等级和技术要求》以生命周期理念,规 定单位产品的水足迹指标,确定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三个等级,一种基于全 生命周期的洗衣粉水足迹计算方法和一种洗衣液全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测量计算方法申请了发明专利。 (6)标准化服务平台,按照国家团体标准试点的方向,成立了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截至目前 ,研制和发布44项团体标准。2016年,发布了广东省第一个团体标准:T/GDES1-2016;首个在中央人 民政府网上报道的团体标准发布机构(2017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网报道《广东:7项节能减排团体标准 填补国内行业空白》(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发布的五项团体标准和一项绿色产品水足迹认证方 案及其两项团体标准),首个环境保护领域的团体标准进入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2018年,在环境保 护领域全国唯一一项团体标准《氨固态存储与输送系统技术要求》T/GDES10004入选工信部百项团体标 准应用示范项目名单)。 (7)绿色信息服务平台,首次按照国际标准ISO14026建立了绿色报告声明平台网站(www.environdec.c n),作为第三方平台,通过碳足迹和水足迹商标注册,研发并发布了4项标准(T/GDES26、T/GDES27 、T/GDES6、T/GDES2)规范环境产品声明、碳足迹和水足迹标志的使用。
5.陈洪江(工程师、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主要标准的研究,专利的研发和编写,平台建设,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的编写,项目的具体应用)
6.陈有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绿色报告研)
7.杨永聪(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绿色报告研究)
8.崔婷(讲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系统文件的编制,参与平台建设,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的编写,环境产品声明报告、碳足迹和水足迹报告的编制,项目的具体应用)
9.文晓巍(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
10.申明浩(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
论文7:<Effect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idering emission restriction>
论文8:<reen insurance subsidy for clean innovation>
论文9:<How rebound effects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price jump of energy influence energy consumption?>
论文4:<Effects of switching costs on innovative investmen>
论文5:<Agricultural pollution and regulation: How to subsidize agriculture?>
论文6:<On the welfare effects of subsidy game for renewable energy investment: toward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论文1:<How to subsidize energy efficiency under duopoly efficiently?>
论文2:<Comparison of energy efficiency subsidies under market power>
论文3:<Subsidies in carbon finance for promoting renewable energy develoபைடு நூலகம்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