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的解剖

合集下载

解剖骨盆知识点总结

解剖骨盆知识点总结

解剖骨盆知识点总结一、解剖结构骨盆主要由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组成。

它们通过韧带和软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骨壳,保护着内部的重要器官。

骨盆的解剖结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

1. 髂骨髂骨是骨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髂骨臼和骨盆骨组成。

髂骨臼位于髋关节的前上方,有一个凹槽,称为髂骨臼。

髂骨臼上方连接着骶骨,形成了骶髂关节,下方连接着耻骨,形成了耻髂关节。

髂骨的骨盆部分由髂骨体、髂骨翼和髂骨结节组成,它们通过骨盆骨和韧带相连。

髂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2. 坐骨坐骨位于骨盆的后部,是骨盆的一部分。

坐骨的骨头向前内侧凸出,形成了坐骨结节。

坐骨通过骶骨和髂骨相连,形成了骶坐关节。

坐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3. 耻骨耻骨是骨盆的前部,通过耻骨联合和韧带与坐骨和髂骨相连。

耻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4. 尾骨尾骨是骨盆的下部,是由几块小骨组成的。

尾骨通过韧带与骶骨相连。

尾骨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和保护内部器官。

除了以上骨骼结构外,骨盆还包括韧带、肌肉和神经血管系统。

骨盆韧带主要连接骨盆的各个部分,增强了骨盆的稳定性。

肌肉系统分为腹肌、髋部肌肉、臀部肌肉和髂腰肌等,在支撑身体和行走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神经血管系统负责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保证骨盆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

二、功能骨盆作为身体的重要骨骼结构,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包括支撑和保护内部器官、支撑身体重量和参与生殖、排泄和运动等生理活动。

1. 支撑和保护器官骨盆通过坚固的骨骼结构,能够有效支撑身体内部的重要器官,如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部分内脏器官。

同时,骨盆还能够保护这些器官免受外部伤害。

2. 支撑身体重量骨盆连接着躯干和下肢,能够承受身体的重量,保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3. 生殖功能骨盆是生殖器官的重要支撑器官,女性的骨盆结构能够承受分娩时的压力,保护胎儿和母亲的安全。

同时,骨盆的形态和大小也对生殖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医学课件)骨盆解剖

(医学课件)骨盆解剖

骨盆发育异常与损伤的治疗
骨盆不正
采取手法复位、矫形器等措施 进行矫正。
骨盆损伤
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可采取保 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产后骨盆修复
针对产后骨盆松弛,可采取物理治 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修复。 THANKS感谢观看
骨盆骨骼
由髂骨、耻骨、坐骨和骶骨组成,其中骶骨与腰椎相连。
骨盆骨骼的生长发育
骨盆骨骼的发育与腰椎、骶椎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同时受 到遗传、姿势、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骨盆的关节结构
前侧关节
耻骨联合,连接两侧耻骨,可进行旋转和前后移 动。
后侧关节
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组成,是骨盆与脊柱连 接的关键部位。
临床表现
治疗
患者常出现发热、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针对不同炎症类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抗 生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骨盆发育异常与损伤
病因
分型
临床表现
治疗
多由先天遗传因素或后天营养不 良引起。
根据骨盆发育异常的程度和部位 ,可分为骨盆畸形、骨盆发育不 良等。
患者常出现腰痛、步态异常、脊 柱侧弯等症状。
骨盆的神经支配与血液供应
骨盆主要由骶丛神经支配,这些神经元位于腰椎和骶椎之间,发出分支支配骨盆 内的肌肉和关节。
骨盆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这些动脉发出分支为骨盆内的 骨骼、肌肉和关节提供必要的营养。
04
骨盆的疾病与损伤
骨盆骨折
病因
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外伤引起,如 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
这些差异有助于女性在分娩时 扩张产道,有助于胎儿的顺利
出生。
骨盆的年龄变化
01
儿童时期的骨盆主要由软骨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钙化。

骨盆解剖

骨盆解剖

骨盆的位置
❖骨盆(pelvis)是由左右髋骨及骶骨、尾骨连接
而成。上接腰椎、下连股骨,联系着躯干和下肢。
骨盆(pelvis)
❖ 骨盆的解剖术语 为pelvis,其拉丁语 含义就是水盆的意 思。
❖ 骨盆放置脏器的 功能,承受上半身 重量。
骨盆后面
骨盆上面
髋骨
❖髋骨(hip bone) ❖ 是形状不规则的扁骨
❖ 1、后环主要功能是 支持体重,亦称为承重 弓。承重弓又可分为: 股骶弓 坐骶弓 2、前环即联结弓。
骨盆的进化
谢谢
两侧耻骨联合面之 间,有着如同弹力垫般 的软骨,能够吸收各种 冲击骨盆的力量。
与脊柱的连结
❖ 腰骶关节 ❖ 是由椎间盘连结成的
小关节,一般来说不会 产生太大的动作。
与腿部的连结
❖ 骨盆通过髋关节与大 腿的股骨连结。
骨盆的性别差异
骨盆的性别差异
骨盆的性别差异
骨盆环
❖ 骨盆系一完整闭合的 骨环,骨盆可分为前后 两部:
,由上部的髂骨、后 下部的坐骨和前下部 的耻骨构成。幼年时 三骨借软骨相连,至 16岁左右时,软骨骨 化,逐渐融合一块髋 骨。
大骨盆与小骨盆
❖ 从骶骨的骶 岬处开始,经由 髋骨的弓状线、 耻状梳一直到耻 骨结节连线,称 为界限。
骶骨
❖ 骶骨
❖ 经由耳状面与 髋骨(髋骨耳 状面)连接, 骶骨底则通过 椎间盘与第5腰 椎连结。
尾骨
尾骨由3-5块椎骨密 合而成。
骶骨与尾骨侧面观
骨盆的连结
❖ 骶髂关节 ❖ 有相当大的稳固
性,以适应支持体 重的功能。
骶髂关节的韧带
❖ 骶髂关节的韧带不只分 布在关节周围,而是关节 面中都有,这让两个骨骼 可以连结更为紧密。

骨盆临床解剖

骨盆临床解剖

2019/12/14
13
骶髂关节
从构造上属于滑膜关节,关节面 覆以透明软骨,有滑膜、滑液及 关节间隙,骶骨关节面微凹,髂 骨关节面微凸
从运动范围来看,可以认为是屈 戌关节或滑动关节
2019/12/14
14
骶髂关节
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 骶骨的耳状面位于上 3 骶椎的侧部,
向外后,前宽后窄;髂骨的耳状面 向前内,整个关节显得向后向内
面上的旋转,骶棘韧带则能防止一 侧骨盆的外旋
2019/12/14
22
副骶髂关节
位于髂嵴的后上部,横行,由正常 骶髂关节面以外的一个和多个副关 节面形成
出现率 10% ~ 30%,男性占大多数 其出现可能与负重有关,人的直立
姿势使脊柱下沉于骨盆,有副骶髂 关节者更具上述特点
2019/12/14
两种连结均能稳定及加强股骶弓及 坐骶弓
2019/12/14
38
2019/12/14
39
骨盆骨折
2019/12/14
40
骨盆骨折
骶骨两侧及骶髂关节最坚强,也最稳定 髂骨翼和坐、耻骨支最薄弱,易引起骨
折 直接冲击骶、尾骨和髂骨的外力可发生
局限性骨折 外力作用于整个骨盆环,联结弓首先发
2019/12/14
34
2019/12/14
35
骨盆弓
承重弓 联结弓
2019/12/14
36
承重弓
股骶弓 :起自髋臼,上行经髂 骨至骶骨,站立时承受体重
坐耻弓:起自坐骨结节,经坐骨 支和髂骨后部至骶骨,坐位时承 受体重
2019/12/14
37
联结弓
借耻骨体及其上支与股骶弓相连, 另借耻、坐骨的下支与坐骶弓相连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骨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骨盆
1.骨盆的平面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出口平面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三)骨盆轴、骨盆倾斜度和骨盆类型
1.骨盆轴(又称产轴) 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心点 的曲线为骨盆轴 此轴上段向 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 下向前。
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三)骨盆轴、骨盆倾斜度和骨盆类型
2.骨盆倾斜度
(1)妇女直立时,骨盆
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
成的角度,一般为60°。
(2)若倾斜度过大会影
响胎头衔接。
60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三)骨盆轴、骨盆倾斜度和骨盆类型
3.骨盆的类型
我国妇女女性骨盆占 52%~58.9%,骨盆宽, 盆腔浅,盆壁薄且平滑
(四)骨盆底组织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浅层(骨 Nhomakorabea底)位于外生殖器、会阴皮肤及皮下 组织的下面,由会阴浅筋膜、球 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 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肌 腱汇合形成中心腱。
(四)骨盆底组织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中层(泌尿生殖隔) 位于骨盆出口前三角, 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 及尿道括约肌、会阴深 横肌组成。
(四)骨盆底组织
3.深层 (盆膈)
由肛提肌及其筋 膜组成。强有力承 托盆腔内脏器。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感谢聆听 感谢大家的聆听!
骨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骨盆】
(一)骨盆的组成与分界
1.骨盆的骨骼 骨盆由骶骨、尾骨、左右两 块髋骨组成;每块髋骨又由 髂骨、坐骨及耻骨融合而成。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骨盆的组成与分界
2.骨盆的关节与韧带 关节:耻骨联合
骶髂关节 骶尾关节 韧带: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骨盆部-局部解剖

骨盆部-局部解剖
髂腰韧带
连接髂嵴和腰椎横突, 稳定骨盆和腰部之间的 连接。
骶结节韧带
连接骶骨和坐骨结节, 限制骶骨向前下方的移 动。
耻骨联合韧带
连接两侧耻骨,维持耻 骨联合的稳定性。
肌肉与韧带协同作用
维持骨盆稳定性
骨盆部肌肉和韧带共同作用,维持骨盆的稳定性和平衡,防止骨 盆倾斜或旋转。
保护盆腔脏器
骨盆部肌肉和韧带对盆腔内的脏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受到外力 损伤。
骶髂关节脱位
较少见,需通过X线或CT确诊,治疗通常采用手术复位和内固定。
软组织损伤及治疗措施
肌肉拉伤
常见于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需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 伤肢等处理。
韧带损伤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损伤可保守治疗,中 度和重度损伤需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
如坐骨神经损伤,可导致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需手术治疗。
X线与MRI比较
X线检查对骨骼显示效果好,但对软组织分辨率有限;MRI则能全面评估骨盆部软组织情况,对肌肉 、韧带等损伤的诊断更具优势。因此,在选择影像学方法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检查目的综合考 虑。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骶骨前端的突出部分,为 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
尾骨
尾椎
三至五块尾椎融合而成,位于脊柱末 端。
尾骨尖
尾骨末端的细小部分,常因久坐或外 伤导致疼痛。
骨骼连接与稳定性
耻骨联合
两侧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具有微动性。
骶髂关节
骶骨与髂骨的连接处,具有强大的稳定性,是骨 盆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韧带与肌肉
如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及盆底肌等,对维持骨 盆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骨盆解剖

骨盆解剖

骨盆的骨性结构
• 坐骨体和坐骨支两部分。坐骨体
构成髋臼的后下部,体向后下延 伸为坐骨支,其后下为粗大的坐 骨结节。体的后缘有一尖锐骨突 称坐骨棘,棘的后上方为坐骨大 切迹,下方为坐骨小切迹。 二者 之间的尖锐突起称坐骨脊
骨盆的骨性结构
髂骨是髋骨的组成部分之一,构成髋骨的后上部 髂骨体和髂骨翼;髂骨 体肥厚,构成髋臼的上部2/5 ;髂骨翼内面平滑稍凹,称髂窝,窝的下 界为突出的弓状线,其后上方为耳状面与骶骨构成骶髂关节。
骨盆的肌肉
• 腹直肌
• 位置: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前后被腹直肌
鞘包裹,为扁长带状肌,长度平均26cm,中点 宽度8cm,肌纤维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隔。腱 划与腹直肌鞘前壁相连,防止腹直肌收缩时移 位。
• 起点:起于耻骨上缘。
• 止点:止于第5-7肋软骨前面及胸骨剑突。
• 神经支配: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支配 (T7~L1)
•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
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 脊柱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
骨盆的肌肉
• 腹直肌
骨盆的肌肉
• 腹外斜肌
• 位置: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为扁阔肌。肌纤
维由外上向下斜行。此肌腱膜下缘形成腹股沟 韧带,架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
• 起点:起于下8肋骨外铡面
外侧2/3。
• 止点:止于下3肋及白线。其腱膜参与
腹直肌鞘前、后壁的组成。
• 神经支配:髂腹下神经 •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 同侧回旋,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
骨盆肌肉
• 腹内斜肌
骨盆的肌肉
• 腹横肌 • 位置:位于腹内斜肌深层,为扁

(医学课件)骨盆解剖

(医学课件)骨盆解剖

骨盆的运动与功能
骨盆与下肢运动
骨盆与下肢的运动密切相关。例如,在走路或跑步时,骨盆的旋转和倾斜可以帮助下肢进行更有效的运动。
骨盆与脊柱
骨盆与脊柱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骨盆的位置和运动可以影响脊柱的姿势和运动。
骨盆的损伤与修复
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骨折
骨盆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损伤,通常由车祸、跌倒等事故引起。骨折的治疗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 度,可能需要手术或保守治疗。
骨盆炎症
病因
骨盆炎症包括关节炎、筋膜炎 等,可能与感染、劳损等因素
有关。
症状
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
治疗
针对不同炎症类型,选择抗炎 药、物理治疗等。
骨盆肿瘤
病因
骨盆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症状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晚期可能出现转移症状。
治疗
根据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 施。
02
骨盆的解剖结构
骨盆的骨骼结构
髂骨
骨盆上方的两块大骨,与耻骨 和骶骨组成骨盆。
耻骨
位于骨盆前方的两块小骨,与髂 骨组成骨盆。
骶骨
位于骨盆后方的长骨,与髂骨和尾 骨组成骨盆。
骨盆的韧带结构
01
02
03
髂股韧带
连接髂骨与股骨的韧带, 提供稳定性。
耻骨联合韧带
连接耻骨的韧带,维持骨 盆的完整性。
骶髂韧带
(医学课件)骨盆解剖
2023-11-03
目 录
• 骨盆的概述 • 骨盆的解剖结构 • 骨盆的生物力学 • 骨盆的疾病与治疗 • 骨盆的康复与保健
01
骨盆的概述
骨盆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盆损伤的应用解剖
银川国龙医院创伤左右融合

骨盆的主要稳定结构位于后方 前方关节,是支持结构,防止骨盆塌陷
韧带



骶髂骨间韧带 骶髂后韧带 骶髂前韧带 骶结节韧带 骶棘韧带 腰骶韧带 腰骶外侧韧带
骶髂骨间韧带

Grant认为骶髂骨间韧带是人体最坚固的韧带
对抗横向旋转力量
骨间骶髂韧带 骶髂后韧带 骶髂前韧带 髂腰韧带 骶棘韧带 骶结节韧带
对抗横向垂直力量
血管
神经系统

S1、S2神经根是所环骶孔直径的1/3-1/4,
S3、S4为1/6
S2-5神经根的横切面积是S1的80%、60%、
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