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拖动(电子科技大学)

合集下载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思政案例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思政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以《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课程中引入思政教育,并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的案例。

一、引言《电机与拖动基础》是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电机原理、拖动装置和控制技术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还应该注重思政教育的融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案例一:电机的应用与社会责任在介绍电机的应用领域时,我们可以引入电动汽车这一案例。

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对减少空气污染、缓解能源危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我们还可以讨论电动汽车在技术上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二:拖动装置的安全与风险在介绍拖动装置的原理和应用时,我们可以引入工业机器人这一案例。

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完成繁重、危险的工作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机器人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故障或意外事故可能会对生产和人员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的发展与安全风险并存的现实,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四、案例三:控制技术与社会发展在介绍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时,我们可以引入智能家居这一案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一种趋势,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自动化运行等功能,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通过分析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控制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我们还可以讨论智能家居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通过以上案例的引入和讲解,我们可以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 电机 与拖 动基 础 》是 以 电力 拖动 系统 中应
比如 ,在 讲述 直流 电动机 的工作 原理 的时候 ,搜 集两 块磁铁 、一个线 圈 、两 根导 线和 一个 5 V 的 电池 ,将其 组成 一个 简单 的 电动机 物理 模型( 如 图 l 所 示) ,进行 现场演 示 电动机驱 动线 圈转动 的过
教学方案。最后,分 别以两个班级为教学试验对象进行测试 ,结果表 明,采用完善后的教学方式激发 了学生的积极性 ,
提 高 了学 习质 量 。
关键词 :电机与拖动 :课程 ;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 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 6 7 2 - - 4 8 0 1 ( 2 0 1 3 ) 0 4 — 1 6 2 . 0 3
习以及 教学实 践环节 3个 方面 ,探 索 出了一种 行
2 0 1 3 年适 应 现 代课程 教 学 的需要 ,而 教学 方法是 一个 不断 探
索 不断 改进 的过程 ,因此 , 未 来 的教 学探 索之路 , 需要不 断思 考 ,不 断开 拓创 新 ,才 能更好 地提 升
此 外 ,对 学 生 的引导还 体现 在逐 步培 养他 们 独 立 思考 的能力 。单 一地 抓住 教材 不放 ,是无 法 满 足这 门课 程 的教 学要求 。因此 ,教师 可给 学生 提 出一些 建议 ,给他 们推 荐 一些与 该 门课程 有关 的书籍 ,如 《 机 电驱 动技 术》 、《 电气 系 统 P L C控
剖析 、公 式 的推 导) 的讲述 为主 ,学 生在 台下被动
地接 收 。 由于本课 程具 有 内容抽 象 、理论 计算 公 式繁 琐 、 图示 复 杂等特 点 ,导致 学 生听课 的质 量
普遍 不 高 ,随着 内容深 度 的增加 ,许 多人 在学 习 过程 中 ,逐渐 失去继 续学 习下 去 的信 心 。通过 对

《电机与拖动学习指导与实验教程》教学课件—02直流电机精选全文

《电机与拖动学习指导与实验教程》教学课件—02直流电机精选全文
(6)额定励磁电流IfN(A)。
2.2 直流电机的铭牌与励磁方式 2.2.1直流电机的铭牌
对发电机额定功率为: PN U N I N
对发电机额定功率为: PN U N I NN
2.2 直流电机的铭牌与励磁方式
例2-1:已知某直流电动机铭牌数据如下: PN =75kW,UN =220V,nN =1500r/min,ηN =88.5%, 试求:该电机的输入功率及额定电流各是多少?
K S Qu
2.3.1电枢绕组的基本概念
4极( p 2 )直流电机结构示意图:
主极轴线:磁极的中心线 几何中性线:磁极之间的平分线
主极轴线
N 几何中性线
极距 :在电枢铁心表面上, S
S
一个极所占的距离。用虚槽数表
示为:
Qu (虚槽)
2p
N
极距τ
2.3.2直流电枢绕组的节距
电枢绕组的连接规律是通过绕 组的节距来表征。
串励、复励三种电机。
U
U
U
U
Ia M
If
Uf
F
I M
Ia
If F
I
If F
M Ia
I
M Ia
If F
(a)他励 (b)并励 (c)串励 (d)复励
图中:I为电源电流,If为励磁电流,Ia为电枢电流。
2.2.2直流电机励磁方式
1)他励式 他励式是指励磁绕组由其他电源供电,励磁绕
组与电枢绕组不相连。永磁直流电机也属于他励 直流电机,因励磁磁场与电枢电流无关。
(2)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b N
c N
ina A
c
i nd A
b
d
B S
a B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探索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探索

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工程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电机原理、电气传动、控制技术等多方面内容。

然而,在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日益重要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探索展开讨论。

一、课程概况1.1 电机与拖动技术的基本概念电机与拖动技术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内容包括电机工作原理、电机的分类与特点、电机的控制方式、电气传动系统的基本构成等。

这门课程是培养学生对电气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初步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

1.2 课程的意义和挑战电机与拖动技术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课程内容较为繁杂,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习难度大、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学中如何引入思政教育元素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二、教学探索与实践2.1 以“大国工匠精神”为引领,弘扬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历史渊源和时代价值。

通过学习工匠精神的先进事迹和工匠精神对当代大国工匠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在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职业道德困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人生观。

2.3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思政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电机与拖动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际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与展望《电机与拖动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探索,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电机与拖动说课稿

电机与拖动说课稿

电机与拖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机与拖动》。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电机与拖动》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学习《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的基础。

这门课程主要研究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运行特性以及电机的拖动控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机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具备电机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电气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

(3)熟悉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的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对电机进行基本的分析和计算。

(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并进行简单的控制电路设计。

(3)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变压器和控制电机等部分。

1、直流电机(1)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和磁场。

(3)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和运行特性。

(4)直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

2、交流电机(1)三相异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三相异步电机的旋转磁场和转矩特性。

(3)三相异步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

(4)同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变压器(1)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和等效电路。

(3)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和参数测定。

4、控制电机(1)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电机与拖动知识点总结唐介

电机与拖动知识点总结唐介

电机与拖动知识点总结唐介一、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根据电机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交流同步电机等不同类型。

其中,直流电机是利用直流电源供电,通过直流电场产生的磁场与电枢产生的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电机转动的目的;交流异步电机是利用交流电源供电,通过交变电磁场的作用来实现电机的转动;而交流同步电机则是利用交流电源供电,通过与交变电磁场同频率同步运转来实现电机的转动。

电机的结构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

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主要是由铁芯和绕组构成,绕组一般由绝缘线圈或者绝缘导线组成,用来产生磁场;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可以是直流电机中的电刷和电枢、交流电机中的电枢等。

电机在工作时,定子产生的磁场与转子上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得电机产生转动力。

二、电机的性能参数1.额定功率:电机在额定工况下能够提供的功率。

额定功率是电机的重要性能指标,用户在选型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额定功率。

2.额定转速:电机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负载下的转速。

额定转速是电机的工作状态下的典型参数,也是用户在选型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效率:电机运行时输出功率与输入电功率之比。

电机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其能源利用的程度,高效率的电机能够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起动特性:电机在起动时的性能参数,包括起动电流、起动时间等。

起动特性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启动的设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5.转矩特性:电机输出的力矩与转速之间的关系。

转矩特性是电机的另一个重要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到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能力。

三、电机的控制方式电机的控制方式包括直接启动、软启动、变频调速等。

直接启动是指将电机直接连接到电源上,利用直接启动器进行控制;软启动是通过降低电机起动时的起动电流和转矩的方式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机和负载设备;变频调速是通过调整电源的频率来实现电机转速调节的方式,可以实现精确的转速控制,适用于对转速要求较高的场合。

《电机与拖动》_刘锦波版清华出版社_课后答案(可编辑)

《电机与拖动》_刘锦波版清华出版社_课后答案(可编辑)

《电机与拖动》_刘锦波版清华出版社_课后答案课后答案网 //0>.第一章习题解答思考题1.1 电机中涉及到哪些基本电磁定律?试说明它们在电机中的主要作用。

答:电机与变压器中涉及到: (1)安培环路定律;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电磁力定律;(4)磁路的欧姆定律。

其中,安培环路定律反映了一定磁势(或安匝数)所产生磁场的强弱。

在电机中,磁场在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反映了交变的磁场所产生电势的情况。

在电机中,电磁感应定律体现了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所转换为电能的大小;电磁力定律反映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它体现了机电能量转换过程中所转换为机械能的大小;磁路的欧姆定律类似于电路的欧姆定律,它体现了一定磁势作用到磁路中所产生的磁通大小,亦即耦合磁场的大小。

1.2 永久磁铁与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有何不同?其相应的铁耗有何差异?答:永久磁铁又称为硬磁材料,其磁滞回线与软磁材料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形状上。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较“肥胖” ;而软磁材料则“瘦弱”。

硬磁材料的面积反映了铁磁材料磁滞损耗的大小,因而软磁材料的铁耗较小。

1.3 什么是磁路饱和现象?磁路饱和对磁路的等效电感有何影响?答:当励磁安匝(或磁势)较小时,随着磁势的增加,磁路中所产生的磁通也线性增加;当磁势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随着磁势的增加,磁路中所产生的磁通增加较小,甚至不再增加,这一现象称为磁路的饱和。

与磁路线性时相比,磁路饱和后的磁导率和等效电感有所减小。

1.4 铁心中的磁滞损耗与涡流损耗是如何产生的?它们与哪些因素有关答:铁心中的磁滞损耗是由铁磁材料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磁化过程中,内部的磁畴相互摩擦所引起的铁心发热造成的;而涡流损耗则是由于交变的磁场在铁2心中感应电势并产生涡流,从而引起铁心发热。

由 p K f HdB C fB V 可h h h m∫见,磁滞损耗正比于磁场交变的频率、磁密的平方以及铁心的体积;由22 2pΔ Cf B V 可见,涡流损耗正比于磁场交变频率的平方、磁密的平方以及铁ee m磁材料的厚度。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

电机与拖动》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Motors and Electric Drives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选修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交、 直流电机, 控制电机及变压器等的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性能、 分析计算及电机选择与实验方法 等,为学习《机床电气控制》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 知识。

3. 适应专业:本大纲适用于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化与自动化等非电机制造类专业的 本科课程教学。

4.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 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66 学时,实验教学 14学时,共 4.5 学分。

教学 学时分配见第四部分。

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含教材名,主编,出版社,出版年份) 推荐使用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邱阿瑞主编的《电机与电力拖动》教材。

主要参考书目: (1)(2) (3) (4) (5) (6)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模型、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共开设有关实验 14 个学 时,具体实验内容与所需实验仪器、设备等见实验大纲要求。

8.考核方式:(说明,成绩评定办法)理论考试成绩占 70%,实验及平时作业等占 30%。

9.课外自学要求 ( 包含作业要求 )5.6.7.唐介主编 . 电机与拖动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顾绳谷主编 .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二版)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朱东起主编 . 电机学(上、下册) .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5 李发海等编著 .电机学(上、下册 ). 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1 杨兴瑶编 . 电动机调速的原理及系统 .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79 丛望,郭镇明编 . 电机学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6课前需要预习,课后看书复习。

每一章后留适量的作业,要求按时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T LJdt4g60d t 37d 5t
GD2:系统转动部分的飞轮矩,N·m2 375 :有单位的系数,m/min·s
由转动方程式可以分析系统运动状态:
TTL
GD2 375
dn dt
T-TL=0 :系统静止或恒速运行,稳态; T-TL>0 :系统加速运行,过渡过程; T-TL<0 :系统减速运行,过渡过程。
电动机起动时,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的关系?电动 机停车时,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的关系?
整理ppt
7
2.2 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的简化
问题:全面分析多轴系统,必须列出每根轴的运动 方程式及各轴相互联系的方程式,分析复杂。
方法:通常把负载转矩与系统飞轮矩折算到电动机 轴上来,变多轴系统为单轴系统。
折算的原则是:保持系统的功率传递关系及系统的 贮存动能不变。
2. 恒速运行的电力拖动系统中,已知电动机电磁转矩为 80Nm,忽略空载损耗,传动机构效率为0.8,速比为10,未 折算前实际的负载转矩应为多少?
3.电力拖动系统中已知电动机转速为1000r/min,工作机构 转速为100r/min,传动效率为0.9,工作机构未折算的实际 转矩为120Nm,电动机电磁转矩为20Nm,忽略空载损耗, 系统是加速还是减速运行?
2.2.2 工作机构为平移运动时的折算
平移速度
v
刨刀
F
工件 (mf)
作用力 齿条
3
n 1 n2
齿轮 4
电动机
等效负载
GD 2
T ,T0
TF
整理ppt
14
1.负载转矩的折算 考虑传动机构的损耗:
Fv 2n
Fv
TF
60
TF
9.55
n
T 9.55Fv9.55Fv
n
n
2. 负载飞轮矩的折算
1 2mfv21 2G 4gF 2 D26n021 2G gf v21 2G 4gF 2 D26n02
j j
2. 飞轮矩的折算——保持系统动能不变
系统转动部分动能表达式:
1J2 1GD 2 2n2
2
2 4g 60
负载飞轮矩折算(转动部分飞轮矩折算):
1 2
GD2f 4g
2nf
60
2
1 2
GDF2 4g
2n
60
2
GDF2
GD2f j2
保持系统储存的动能不变,则系统总飞轮矩为:
GD 2GD a2Gj12D b2
(1) 提升重物时的转矩关系 (2) 下放重物时的转矩关系
T0
n T
T
Tf
T0
j
T
T
Tf j
n
TF
Tf j
T
TF
Tf j
T Tf Tf j j
TF
Tf j
T Tf j
Tf
j
Tf j
Tf j
2
1
Tf j
结论:
(1) 传动机构损耗转矩 ΔT 和电动机转轴空载损耗转矩 T0 均为摩擦性质的转矩,与转速 n 反向,为制动转矩;
T f fT F T F T f f T fn n f T jf
j=n/nf=j1j2j3…为传动机构总的速比 (2) 考虑传动机构的损耗时
T f f T F T FT f f T n fn f T jf
η=η1η2η3…为传动机构总效率 等效的传动机构的转矩损耗为:
T Tf Tf
电动机
工作机构
4. 多轴旋转运动加升降运动系统
电动机
G
二. 单轴电力拖动系统转动方程式
U
Ia
d TTL J dt
电动机 M
参考正方向 T n
T-TL:动转矩(N·m)或惯性 转矩、加速转矩
J:转动惯量(kg·m2)
TLTFT0
负 Ω:系统转动角速度(rad/s)

T :电动机电磁转矩(N·m);TF :负载转矩(N·m)
第二章 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
2.1 电力拖动系统转动方程式 2.2 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的简化 2.3 负载的转矩特性与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 条件
整理ppt
1
2.1电力拖动系统转动方程式
一. 典型生产机械的运动形式 1. 单轴旋转系统
电动机
工作机构
2. 多轴旋转系统
电动机
工作机构
整理ppt
2
3. 多轴旋转运动加平移运动系统
GF 2 D36G 5 nf2 v2
2.2.3 工作机构做提升和下放重物运动时的折算
电动机
vG
(a) 把负载看作做平移运动的物体折算其飞轮矩;
(b) 若已知卷筒直径,可把负载重力折算为施加在卷筒上 的转矩,看作做旋转运动的物体来折算其转矩。
(c)特殊问题:提升与下放时的传动效率不同
整理ppt
16
考虑传动损耗转矩时,提升和下放重物时转矩折算关系
(2) 提升重物时,Tf/j 与转速方向相反,为制动转矩; (3) 下放重物时,Tf/j 与转速方向相同,为拖动转矩; (4) 以同样的速度提升和下降重物时,传动机构的效率之
间的关系是:
下 放 重 物 2提1升 重 物
整理ppt
18
例1:某起重机的电力拖动系统如图重物时,负载(重物及钓钩)转矩、 卷筒转速、电动机输出转矩及电动机转速;
负 载
1. 转矩与n同向,则称为“拖动性”转矩
2. 转矩与n反向,则称为“制动性”转矩
整理ppt
5
又由:
Jm2 GD 2;2n
4g
60
m:系统转动部分的质量,kg
G:系统转动部分的重力,N
ρ :系统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半径,m
D:系统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直径,m
g:重力加速度,m/s2
dG2D 2dnG2D dn
电动机
工作机构
整理ppt
8
2.2.1 工作机构为转动情况时的折算
电动机
T ,T0
n
GD
2 a
nb
nf
Tf
GD
j1,1
2 b
j2,G2 D
2 f
工作机构
电动机
T ,T0
n
GD 2
等效负载
TF
整理ppt
9
1. 负载转矩的折算——保持功率传递关系不变 (1) 忽略传动机构的损耗,由折算前后功率不变,得:
GD 2f j1j2 2
总的飞轮矩的估算:
GD 2(1)GD D 2
GDD2为电动机转子的飞轮矩 电动机轴上只有传动机构中第一级小齿轮时,取
δ=0.2~0.3,如果还有其它部件,则δ的数值需要加大。
1.电动机经过速比 j=5 的减速器拖动工作机构,工作机构的 实际转矩为20Nm,飞轮矩为1Nm2,不计传动机构损耗,这 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工作机构转矩与飞轮矩分别为多少?
n :电动机转速(r/min);T0 :电动机空载转矩(N·m)
整理ppt
4
转矩与转速的方向问题
U
实际转矩和转速方向:
Ia 电动机
M 参考正方向 T
n TLTFT0
实际转矩和转速方向:
1.T与n同向,代数上同正同负;T 与n反向,代数上一正一负。 2.TL与n同向,代数上一正一负; TL与n反向,代数上同正同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