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的物质基础部分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

生物课是高中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高中生物,使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中生物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

与初中的生物教材相比较,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涉及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知识的层次更深,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

而必修一的《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内容体系。

鉴于以上的因素,因此对于高中生物的教与学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计划,以下是本人09-10学年第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的要求(一)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关于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农业、医药、工业、国防上的应用。

(二)通过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以及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要求学生了解高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能掌握使用高倍显微镜,做简单的生物实验等的基本技能。

(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一)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进入社会的需要出发,认真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选取生物的结构和生理的知识。

结构知识是理解生理知识的基础。

生理知识是阐明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的基础知识。

因此,必须重视选取形态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并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侧重点。

(二)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必须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1.选取生物学基础知识,要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

生物学是农业、畜牧业和医学等方面实践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使学生知道生物与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应该利用和改造有益的生物,防除有害的生物。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C (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C、H、O、N、P、S 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3、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4、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5、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

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

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打印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打印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打印很高兴为您提供帮助。

以下是高中生物必背知识点的打印版,包括正文和拓展:正文: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单位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C、H、O、N、P、S 等。

2.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3.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 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

5.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在膜,是细胞内物质交换和细胞外物质交换的门户。

6. 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7. 细胞质是细胞内部的液体,是细胞代谢活动的场所。

8. 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传信息存储和调节细胞代谢活动的重要器官。

二、生命的发生和发展1. 受精卵是生物体发育的起点。

2. 胚胎发育是一个复杂而有规律的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器官形成、系统发育等阶段。

3.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其特点是身体各部分迅速发育,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等。

4. 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每个物种都有独特的遗传基因。

三、生物的代谢1. 生物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有规律的变化。

2. 生物氧化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主要形式。

3. 葡萄糖是生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4. 氨基酸是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5. 脂肪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储能物质。

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种子是植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

3.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射精,女性的生殖方式是排卵。

4.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各部分迅速发育,身高、体重迅速增加,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等。

五、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 生物的遗传是指亲代把自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2. 细胞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

3.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4.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形式。

5. 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自然选择、物种形成和隔离等。

拓展: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单位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 16 种,分别是 C、H、O、N、P、S、K、Ca、Mg、Fe、Cu、Zn、Mn 和 Mo 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手抄报第一单元第二章内容探索生命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手抄报第一单元第二章内容探索生命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手抄报第一单元第二章内容探索生命的
特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手抄报第一单元第二章内容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以下是部分节选内容,具体内容可能根据不同版本有所出入。

节选内容: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这些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生命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等。

手抄报内容:
1. 生命的物质基础:构成生命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例如,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都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

2.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指生命体不断摄取外界的能量和物质,同时不断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能量的过程。

这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生命活动得以维持的基础。

3. 应激性:生命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反应,包括趋利避害、适应环境等。

例如,植物向光生长、动物避开危险等。

4. 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生命体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而发育
则是生命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一系列有序的变化,最终形成完整生物体的过程。

5.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生命体能将自身的性状传递给后代;而变异则是
指生命体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以上是探索生命的特点的部分内容,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

蛋白质对人体的六大作用

蛋白质对人体的六大作用

蛋白质对人体的六大作用2008-3-4 13:34:3在人体中,蛋白质的主要生理作用表现在六个方面:1)构成和修复身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材料人的神经、肌肉、内脏、血液、骨骼等,甚至包括体外的头皮、指甲都含有蛋白质,这些组织细胞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

因此,人体必须每天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作为构成和修复组织的材料。

2)构成酶、激素和抗体人体的新陈代谢实际上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在人体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如果没有酶,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这些各具特殊功能的酶,均是由蛋白质构成。

此外,一些调节生理功能的激素和胰岛素,以及提高肌体抵抗能力儿保护肌体免受致病微生物侵害的抗体,也是以蛋白质为主要原料构成的。

3)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是血浆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保持平衡如果膳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的含量就会降低,血液内的水分便会过多地渗入周围组织,造成临床上的营养不良性水肿。

4)供给肌体能量在正常膳食情况下,肌体可将完成主要功能而剩余的蛋白质,氧化分解转化为能量。

不过,从整个肌体而言,蛋白质的这方面功能是微不足道的。

5)维持肌体的酸碱平衡肌体内组织细胞必须处于合适的酸碱度范围内,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肌体的这种维持酸碱平衡的能力是通过肺、肾脏以及血液缓冲系统来实现的。

蛋白质缓冲体系是血液缓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说蛋白质在维持肌体酸碱平衡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6)运输氧气及营养物质血红蛋白可以携带氧气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供组织细胞代谢使用。

体内有许多营养素必须与某种特异的蛋白质结合,将其作为载体才能运转,例如运铁蛋白、钙结合蛋白、视黄醇蛋白等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原料前十位(每100克)> 更多...●菜籽油(99.90克)●鱼翅(干) (84.10克)●墨鱼(干) (65.30克)●螺旋藻(干) (64.70克) ●鱿鱼(干) (60.00克)●干贝(55.60克)●鲍鱼干(54.10克)●海参(干)(50.20克) ●淡菜(干)(47.80克) ●酵母(47.60克)蛋白质菜谱前十位(每100克)> 更多...●白扒通天翅(84.10克) ●黄焖鱼翅(74.22克)●归芪烧鱼翅(71.21克) ●组庵鱼翅(66.94克)●蟹黄鱼翅(66.03克)●鸡汁排翅(61.72克)●墨鱼鸡肉饮(57.76克) ●冰糖鱿鱼片(57.07克) ●炝鱿鱼卷(56.46克)●白扒鱼翅(55.37克)●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的必须成分,其重大的作用可以跟水相媲美。

生物化学第三章蛋白质化学名词解释

生物化学第三章蛋白质化学名词解释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是一类生物大分子,由一条或多条肽链构成,每条肽链都有一定数量的氨基酸按一定序列以肽键连接形成。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

2标准氨基酸:是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3、茚三酮反应:是指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等与水合茚三酮发生反应,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在570mm波长处存在吸收峰。

4、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既可以给出H+而表现出酸性,又可以结合H+而表现碱性的电解质。

5、兼性离子:即带正电和、又带负电荷的离子。

6、氨基酸的等电点:氨基酸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受PH值影响,在某一PH值条件下,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程度相等,溶液中的氨基酸以兼性离子形式存在,且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值成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7、单纯蛋白质:完全由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

8、缀合蛋白质:含有氨基酸成分的蛋白质。

9、蛋白质的辅基:缀合蛋白质所含有的非氨基酸成分。

10、肽键:存在于蛋白质和肽分子中,是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缩合时形成的化学键。

11、肽平面:在肽单元中,羧基的π键电子对与氮原子的孤电子对存在部分共享,C-N键具有一定程度的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因此,肽单元的六个原子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称为肽平面。

12、肽:是指由两个或者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分子。

13、氨基酸的残基:肽和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是不完整的,氨基失去了氢,羧基失去了羟基,因而称为氨基酸的残基。

14、多肽:由10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肽。

15、多肽链:多肽的化学结构呈链状,所以又称多肽链。

16、生物活性肽:是指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物质。

它们多为蛋白质多肽链的一个片段,当被降解释放之后就会表现出活性,例如参与代谢调节、神经传导。

食物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中也有生物活性肽,他们可以被直接吸收。

17、谷胱甘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通过肽键连接构成的酸性三肽,是一种生物活性肽,是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质的参与。

一般说,蛋白质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最重要的还是其与生命现象有关。

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Amino acid)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内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的重要功能:结构物质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细胞可以说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

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

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组织受损后,包括外伤,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肌体衰退。

载体的运输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类物质在体内的输送。

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

比如血红蛋白—输送氧(红血球更新速率250万/秒)、脂蛋白——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还有转运蛋白等。

维持与构成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白蛋白。

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

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

抗体的免疫合成抗体的成分: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

这些免疫细胞七天更新一次。

当蛋白质充足时,这个部队就很强,在需要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迅速免疫力。

酶的催化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

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参与一种生化反应。

人体细胞里每分钟要进行一百多次生化反应。

人体的七大营养素

人体的七大营养素

人体的七大营养素我们的人体就象一个高楼大厦,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例如一座大楼由水泥、沙子、钢筋、砖块等组成,那为什么有的楼很结实有的楼却成为豆腐渣工程,就因为原料相同但原料的质量却不一样。

就想我们人体都由骨头、肉、血、皮肤等组成但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

我们的人体基本上由七大营养素组成,就是水、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等七种。

人体所有的病变都由这七种营养素的不同比例造成的,如果我们把握好他们的比例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下面我们就谈谈这七种营养素在人体的作用及在人体的比例。

一、水水是生命的源泉。

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

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绩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

由此可见,水对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

水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

尽管它常常不被认为是营养素之列,但鉴于它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且作为饮食中的基本成分,必须从饮食中获得,故也常被当作一种营养素看待。

一、水的分布及来源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成年男子含水量约为体重的60%,女子为50-55%。

体内含水量与年龄和性别有关,年龄越小,含水量越多。

由此看来,《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并不确切。

体内水的来源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内生水三大部分。

通常每人每日饮水约1200毫升,食物中含水约1000毫升,内生水约300毫升。

内生水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的水,每克蛋白质产生的代谢水为0.41毫升,脂肪为1.7毫升,碳水化合物为0.6毫升。

体内水的排出以肾脏为主,约占60%,其次是经肺、皮肤和粪便。

人体每天水的来源和排出量维持在2500毫升左右。

二、生理功能水的生理功能主要是:1、人体构造的主要成分。

水是保持每个细胞外形及构成每一种液体所必需的物质。

2、营养物质的载体。

摄入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必须通过水运送到机体各部分进行代谢,发挥作用。

3、代谢产物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试题章节分类(旧课程)
(生命的物质基础部分)
1.(高考试题:2007上海生物)31.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 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

则其模板DNA分子的A+T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答案】D
2.(高考试题:2007江苏生物)19.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答案】A
3.(高考试题:2007广东文理基础)69.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答案】D
4.(高考试题:2007广东文理基础)37.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②胃液③汗液④唾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5.(高考试题:2007江苏生物)1.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答案】C
6.(高考试题:2007上海生物)18.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
右.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链。

若该lgG由m个氨基酸
构成,则该lgG有肽键数
A.m个 B.(m+1)个 C.(m-2)个 D.(m-4)个
【答案】D
7.(高考试题:2007江苏生物)10.某生物小组进行无土栽培实验,观察不同矿质元素对南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4组单因素缺素培养实验中,他们观察到其中一组的表现为老叶形态、颜色正常,但幼叶颜色异常,呈黄白色。

该组缺乏的元素是
A.K B.P C.Mg D.Fe
【答案】D
8.(高考试题:2007北京理综)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能有丝分裂
【答案】C
9.(高考试题:2007广东生物)36.(5分)
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
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O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人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
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
B、;
C、;
D、;
E、
【答案】36.(5分)
A、血红蛋白;
B、脂肪:
C、染色质(体);
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立意:考查考生对细胞分子组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推理与归纳以及读表获取信息等能力。

10.(高考试题:2007宁夏理综)28.(25分)回答I、II小题:
I.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

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
甲组(20℃)乙组(40℃)丙组(100℃)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

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II.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请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要求写出课下题的题目)。

【答案】28.I.(22分)
(1)A和C(2分)C(2分)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4分)E(2分)酶失活(2分)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2分)
(3)在20℃和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

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斑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8分)
II.(3分)
病虫害对西瓜产生影响的研究(3分)(本题答案有多种,只要合理就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