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城市广场人性化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广场设计开题报告

广场设计开题报告

广场设计开题报告广场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广场作为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和社交交流的重要节点。

在城市化进程中,广场的设计和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广场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关键的设计要素和考虑因素。

二、背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广场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广场作为城市中人们聚集的场所,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如休息、娱乐等,还需要承载城市文化和社交交流的功能。

因此,广场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城市的文化特色。

三、设计要素1. 空间规划:广场的空间规划应该合理布局,充分考虑人流量和人群活动的需求。

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布置应当互相协调,使得广场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 绿化设计:广场的绿化设计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绿化可以提供舒适的休闲环境,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3. 水景设计:水景是广场设计中常见的元素,它可以增加广场的观赏性和活力。

合理的水景设计可以提供人们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可以起到降温和增加湿度的作用。

4. 设施设备:广场的设施设备是人们活动和休息的基础设施,如休憩座椅、垃圾桶、自行车停放区等。

这些设施应当满足人们的需求,方便使用,并且要与广场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5. 艺术装置:艺术装置是广场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广场的文化内涵,提升广场的艺术氛围。

艺术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当与广场的整体风格和主题相符合。

四、考虑因素1. 地域特色:广场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使得广场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

2. 人性化设计:广场设计应当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感受。

例如,广场的座椅宜选择舒适度较高的设计,广场的道路宜设置无障碍通道等。

3. 可持续发展:广场设计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 安全性考虑:广场设计应当注重安全性,确保人们在广场内的活动和休息不受到不必要的威胁。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20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Research on the Humanity Design of City Square■曹瑞林敬威■Cao Ruilin Jing Wei[摘要] 广场是为人服务的,满足人的行为需要是广场人性化设计的主要目标。

通过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分析了广场活动内容,人的行为对广场空间、尺度、设施设计的要求,广场绿化对人活动的影响。

最后发现,环境与人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利用人的行为规律去创建人与环境和谐的广场空间。

[关键词] 城市广场人性化环境行为学[Abstract] Square is for human services, meeting people’sbehavior needs is the main target of plaza humanized design.Though the behavior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 the squareactivities, the behavior of the square space, scale, facilitiesdesign, green square on human activity influence. Finally, it isf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people, whichcan take advantage of people's behaviors to founder of squarespace in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Keywords] city square, humanizati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过去30 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保持着快速发展。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摘要:随着人类对城市空间要求愈来愈高,城市广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作为居民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上越来越突出人性化。

本文从具体原则出发,就城市广场的三类基本物质的人性化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原则基面边围家具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要求愈来愈高。

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人们对社交、休闲等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广场迅速崛起。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在当今市民生活质量和人们社会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在欧洲城市中,城市广场作为公民聚集空间,作为人流集散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文化特质的集中体现,市民无论贫富,均有权在该空间进行自由活动,享受城市公用设施,参与到城市生活中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广场的修建,它对于改善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创造可居环境、展示城市文化以及提高市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广场作为供市民方便、舒适进行活动的场所,作为城市文化的体现,其设计必须能够充分体现城市文化,方便市民生活交流,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广场发展时间短、经验较为缺乏等原因,当前我国城市广场设计与建设均存在较大问题,如设计缺乏人性化考量,管理不科学,基本处于一种“自在无为”的状态,因此要想使我国城市广场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设计时必须考量各种因素,其中最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性化。

一、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原则所谓原则,就是说话、做事的准则,在原则指导下做事,才能够更具系统性,也能指导行为人更好地做事。

城市广场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最大的一个原则。

但是在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中,应该遵循哪些具体的原则呢?笔者认为,在广场人性化设计时,遵循整体化与多样化合一原则、聚众性和安全性合一原则、实用性与美观性合一原则。

(一)整体性与多样化合一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是指城市广场的设计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要注重广场与周围街道、周围建筑的协调统一,注重广场与周围整体环境、整体建筑的统一协调,使得广场能够融入到周围环境中,而不至于显得过于突兀;而多样化原则是就城市广场内部设计而言,广场设计的功能、设施、空间等要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的需要,空间设计要多样化,既存在能够容纳几百个人的活动空间,也应该存在一些私密性空间,能够满足私人之间的交往,即应该设计一些供年轻人娱乐的场所,也应该设计满足老年人休闲的空间;在设施方面,同样也应该多样化,保证其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广场设计开题报告

广场设计开题报告

广场设计开题报告广场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形象塑造和社会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广场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广场的功能和美观性,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二、广场设计的重要性1. 社交交流的场所广场作为城市的中心聚集地,是人们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社交交流和互动,增进社区凝聚力。

2. 城市形象的展示广场作为城市的名片,其设计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艺术元素的融入,可以打造独特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3. 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不仅是社交交流的场所,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设立舒适的座椅、绿化景观和文化设施等,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三、广场设计的创新理念1. 可持续发展在广场设计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理念。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可以实现广场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2. 多功能性广场设计应注重多功能性,使广场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和活动。

例如,可以设置灵活的场地布局,以容纳各种社交活动、文化演出和体育运动等。

3. 融入当地文化广场设计应注重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以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

可以通过艺术装置、雕塑和建筑风格等方式,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到广场设计中。

四、广场设计案例分析1. 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代广场是世界著名的广场之一,其设计融合了现代建筑和灯光艺术,成为纽约的标志性景点。

广场上设有大型电子屏幕,展示各种广告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商业活动。

2.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中国著名的广场,其设计充分展示了上海的现代化和繁荣。

广场上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西洋建筑和现代摩天大楼,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3. 巴塞罗那圣家族广场巴塞罗那圣家族广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装置而闻名。

浅谈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设计学生姓名:王曌欣指导教师:武文婷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广场的建设,因为它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客厅”。

城市广场体现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和文化内涵,也反映着城市居民的生活。

当代人们推崇“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等思想,人在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城市广场在设计时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人的需求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但是当代城市广场建设存在的不少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缺乏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还没有真正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文化和生活需求出发。

这需要对其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A brief talk about the humanized design of urban squareStudent:Wang Zhaoxin Advisor:Wu Wenting(College of Ar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32, P.R. China)Abstract:Am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areaccelerating. Because it symbolizes the soul of a city and is so called the "living room " of the city, now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square. A city square not only reflects the unique landscape and culture of the city, but also reflects the lives of urban residents. Nowadays, the ideas of "people oriented" and "humanism" have been into people’s heart and the ideas play a more importance role in our life, which requires the design of city square must advance with times. Designers should give full consideration to the needs of the human and give a humanized desig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ity. It is because people lack the concept of humanized design. Many designers do not really consider from the people’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ultural and life needs. This needs to be analyzed to find solutions and right measures.Key words:urban square;humanization;design引言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加快、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裕、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市广场是已不单单是一个广场的作用,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也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娱乐性、艺术性的活动场所,已经成为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心地带的重要空间,不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承载体,还是社交交流和休闲活动的场所。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城市广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广场周边居民和经常光顾广场的市民进行,采集他们对广场的意见和建议。

实地观察则包括对广场的环境、设施、活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记录。

三、调研结果1. 广场的功能性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广场的功能性评价较高。

广场提供了休闲娱乐、公共活动和文化展览等多种功能,丰富了市民们的生活。

受访者认为广场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其吸引人的特点之一。

2. 广场的环境质量调研结果显示,广场的环境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待改进。

有部分受访者反映,广场的卫生状况不够理想,存在垃圾乱扔等问题。

同时,广场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升市民在广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3. 广场的设施完善程度调研结果显示,有部分广场的设施相对简单,不足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一些受访者提到,缺乏休息椅、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对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而言,存在较大不便。

因此,建议在广场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中注重人性化和多样化。

4. 广场管理和维护调研结果显示,广场的管理和维护状况参差不齐。

一些广场管理较好,设有专职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而另一些广场缺乏有效的管理,存在乱摆摊、商业广告过度等问题。

因此,加强广场的管理与维护是提高广场整体品质的重要举措。

四、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提升广场环境质量和卫生状况,加强垃圾处理和广场绿化维护工作。

2. 完善广场的基础设施,包括增加休息椅、公共厕所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3. 加强广场管理和维护,设立专职人员进行巡查和维护,防止商业广告过度等问题。

4. 拓展广场活动内容和形式,提供更多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参与。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一)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一)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概述:城市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不仅是人们活动、休闲的场所,也是社交交流的重要阵地。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城市广场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城市广场的规划与设计1. 城市广场规划的必要性2. 广场设计考虑的因素3. 城市广场的功能与定位4. 广场规划中的人文因素5. 广场设计的绿色可持续性考虑二、城市广场的管理与维护1. 城市广场管理的重要性2. 广场管理的职责与任务3. 广场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4. 广场维护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5. 广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机制三、城市广场的活动与设施1. 城市广场的文化活动2. 广场中的公共艺术及装饰品设置3. 广场设施的合理配置与创新4. 广场活动的组织与管理5. 广场活动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四、城市广场的交通与交通组织1. 广场周边交通状况分析2. 广场交通组织与流线设计3. 广场周边停车设施规划4. 广场交通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5. 广场与公共交通的衔接与提升五、城市广场的未来发展趋势1. 未来城市广场发展的背景与趋势2. 数字化技术在广场规划中的应用3. 可持续发展对广场设计与管理的影响4. 城市广场与人类健康、福祉的关系5. 城市广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分析了城市广场的规划与设计、管理与维护、活动与设施、交通与交通组织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广场的规划和管理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人文因素、绿色可持续性和社会共治机制。

未来,城市广场将面临数字化技术、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挑战与机遇,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将在城市广场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希望本报告能为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城市广场的良性发展。

现代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现代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现代城市广场中的人性化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广场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社交互动、集会游行等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

广场设计为城市公共空间,在提供休闲活动场所的同时,还能促进城市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发展。

因此,广场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广场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其中一种重要设计方法。

人性化设计旨在提高广场的使用率和舒适度,使广场更加适合人们的需求和习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随着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广场人性化设计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分析广场人性化设计对城市居民的影响,提出改进广场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将以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收集和分析来自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场设计相关文献、书籍、期刊等资料,探讨广场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实地调查法将通过对现有的城市广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收集现有广场的设计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广场设计的看法和需求,进一步分析广场人性化设计的有效性。

案例分析法将以国内外城市广场优秀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案例中采用的人性化设计方法,从中总结推广人性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四、研究内容1、国内外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实践成效和影响;4、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创新方法和实施建议。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为城市规划和设计、广场设计等领域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参考。

同时,本研究可为城市广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提高广场设计的水平和质量。

最重要的是,本研究的成果可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感受和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南京林业大学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生姓名学位类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领域风景园林硕士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指导老师学院名称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制学位论文拟选题目名称启东城市广场人性化研究类型技术研发类,工程设计类,管理研究类,其他来源国家项目,省部级项目,地、市级项目,横向项目,校内项目,自选项目,其他一、与所选题目相关的研究进展、现状(主要分析本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着重说明自己的选题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所列中、外文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20篇)、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所选课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以及自己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及预期成果等):研究背景与意义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

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

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

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城市空间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文化的积累,是空间关于时间的诠释。

其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是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及社会价值取向。

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价值取向两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

城市广场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是整个地区设计建筑布局的一部分,它可以将不同的地区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给人们创造聚集在一起的机会。

可以让人们从自己封闭的“场”中走出来,互相沟通、交流。

广场可以建得很有趣味,人们还可以在这里娱乐、表演,这样的广场是非常必要的。

现代化的生活使人们在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工作之余,渴望获得良好的休息和恢复。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市民广场不但要一如既往地为使用者提供怡情、放松的场地,还要促进使用者更加积极、主动地调整自身的生理、心理状态。

另一方面,城市市民广场的内容在存在形式上也要从过去的静态转为动态,强调使用者在心理和行动上的参与和创造。

此时的外部空间不再是公共建筑和居室以外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与建筑室内空间的内容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

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大众文化修养、素质的提高,以及城市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广泛和深入,现代设计中“人”的要素更加突出。

由于人与环境是一个共同的动态整体,人对环境的利用是富有创造性的相互协调过程。

因此,城市市民广场在品位上走向复杂化、高级化,并向社会的全体使用者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将是城市广场设计中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在城市广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规模、尺度大(2)主题不明确、功能单一(3)植物配置不合理(4)传统文化缺失(5)服务设施不完善。

因此,城市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城市生活的设计,而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更应当把人的因素放在重要位置,既然人的因素如此重要,那么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来寻求如何在广场空间设计中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如何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如何进一步追求其人性化的发展;如何通过研究它的形态、布局等多方面组成要素,使其与城市的整体环境更协调;以及探寻我们如何才能设计出更优美、更科学、更富有人情味的广场,创造出更人性化的城市广场空间。

这也正是撰写本文的目的所在。

国外研究广场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最早只是作为市民会外交往和聚会的场所,当时古希腊人就用来表示广场。

公元前7世纪后,广场具有丰富和开放的文化内涵,它除了原先市场交易弁鄍,还是庆祝、审判和表演的场所。

中世纪的广场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建筑规模尺度适合所在的城市小区,围合性很好。

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更加注重时代美学精神,透视原理,比例法则和美学原理在广场的建设上得到很好体现,这与当时人们追求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是一致的。

戈菲曼(Goffiman,1963)在《公共场所的行为》(Behavior in Public Place)一书中写道:“当某个人在公共场所停留,或者止步逗留,或者来回走动,而又没有明显的外在目标时,这种状况有时称为闲荡,警察可以认为其行为不当而应受法律干涉。

”雅各布斯认为,战后50和60年代进行的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使城市面貌变得更为理性、洁净和卫生,但同时也铲除了原有城市环境中的丰富和魅力。

同时,巴克的生态心理学也从根本上加深了人们对于行为场景和活动模式的认识。

研究者运用直接观察、隐蔽观察、行为地图、访谈、问卷以及摄影和摄像等方法对广场、公园、街道和步行街进行了大量研究。

强调城市的外部孔家必须易于进入,富有生气和令人舒适;绿地应该供人休闲而不是单纯的花瓶;广场应该仍然是“城市的客厅”而不是摆设或陪衬;街道应容纳多种活动而不是单纯的通道或停车场。

1982年,日本学者渡边仁史在建筑学大系《环境心理》一书中系统总结了日本的有关研究。

书中把空间中的行为(behavior)定义为“带有目的之活动(activity)的连续集合”。

对于群体的活动模式,木村幸一郎(1937)关于人群步行速度与人群密度关系的假设迄今仍有参考价值。

木村认为,人群步行速度与密度之间,具有类似于流体速度与粘滞系数之间的关系。

在某一密度下时,随着密度的提高,速度的降低并不明显,但是,超过某一密度(1.2m2/人)时,随着密度提高,速度明显下降。

不过,这是木村对建筑物室内人流流动规律进行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显然受到以管壁限制为前提的流体力学原理的影响,是否适用于各种外部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归纳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例,论述了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原则,其专著《外部空间设计》等已有中译本。

邓肯(Duncan,1990)则深入一步,提出城市景观呈现为教科书形式,它已成为一个大仓库,其中储存有各种与秩序和社会关系(即意识形态)有关的象征和符号。

纽约城市大学的人类学家洛(SM•Low,1995,1997)长期从事城市文化与历史保护地段的研究,主要关心城市外部公共空间,尤其是大型空间的设计、保护和评估问题。

她历时十余年(1986~1997,收集资料时间总计七个月),对中美洲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的两个大型广场(帕奎中心与文化广场)进行了比较研究。

所涉及的比较对象有:历史演变、物质和空间的象征、使用者的活动和日常行为以及新闻报道与评论。

她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价值观念和广场的物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广场的文化表征及其所包含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同时,这些现实中的表征和意义体现了当地文化的真实改变,与理想的广场文化概念(原有设计意图)存在明显的文化冲突,反映了文化层面和社会政治之中的裂隙。

本项研究具有历时性、共时性、微观和宏观兼顾、比较与综合并重以及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反映出环境——心理行为研究领域在方法方面的进展。

国内研究中国原始的广场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后期。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并没有形成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是形成了比较发达且兼有交往、交易和交流活动的场所。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背市,市朝一夫。

”中国在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广场空间。

现代城市广场对于中国人来讲是新生事物,关于城市广场景观的研究更是严重的不足。

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使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与建设在中国遇到了诸多的问题与困惑。

国内对广场的研究起步很晚,涉及的著作有胡长龙等编写的《园林规划设计》,此书对古典主义的广场景观设计作了精炼的分类概述。

王坷、夏健、杨新海主编的《城市广场设计》,郑宏编写的《广场设计》,以及施冰、陆世光编写的《城市广场绿地植物配置》等。

王建国先生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梁雪先生的《城市空间设计》、夏祖华,黄伟康的《城市空间设计》等都是关于城市设计和城市广场设计的较有影响的著作。

傅兆国的《创造人性化的城市广场》和何晓佑、谢云峰的《人性化设计》都是对人性化广场的充分阐述。

在学术论文上王非(2003)以西安为例从从形象表达、实用功能、生态文化三个人性化层面进行设计研究。

特别提出了城市广场如何服务于避灾功能的理念,建立了空间拆拼模式以适应不同需求,以营造生态、人性、亲和的城市广场空间。

刘亮、郑振华(2005)从空间的设计和使用效果角度,对三峡广场的空间特征和使用状进行了调研分析。

夏非(2007)通过南京几个广场的调查,对广场的使用形态,品质方面进行调研,探求广场设计的一般规律,讲求设计应该从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创造出人性化的空间。

伍星(2012)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空间的分析,来探讨空间语言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毛縯韬(2013)从环境知觉、环境认知、行为心理、人居环境科学等多个方面对人性化的城市广场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杭州地区的城市广场进行了重点的调查和研究,找出了杭州市城市广场应当保留的现实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出针对杭州市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方法和原则。

众所周知,随着人工环境的增加,人类逐渐丧失了很多自然环境,大地上的整个环境正在日趋恶化。

近年来不少人提出了环境问题,并指出了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影响。

城市广场景观企图依赖科技的创新来巩固自身的存在价值,因而愈加忽视了技术以外的因素,由于忽视人在现代城市广场景观中的尊严,较少考虑人性的基本需求,设计师们设计了一些外表精美绝伦,使用起来却十分不便的错误环境,在设计师与使用者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中,令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是:日益恶化的环境将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损害?如何评价今天的坏境?这些问题都让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创造出来,最终要为人所使用,不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环境设计是对人性的忽略。

本文以人性化在启东城市广场的应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个案调查法、统计调查法等多种手段作为研究方法,以人们的心理追求和行为习性为切入点,对启东市四个城市广场的人性化方面进行了实地拍照考察、问卷发放、数据统计、行为注记记录等多种方式的调研,找出了每个广场存在的人性化问题,找出了启东市城市广场应当保留的现实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启东市城市广场设计提出了人性化的建议,并寻求了其在设计方法上的普适意义。

参考文献[1]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2]谢芸.城市住区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2012.[3]赵丽红. 滨海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 2013.[4]陈江林. 现代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内涵研究. 2008.[5]黄俊皓. 城市休闲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6]荆海英.王耀武.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7]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8]徐磊青.城市开敞空间的环境行为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区开敞空间为对象的分析与评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3[9]伍星.空间语言与人的行为——沙坪坝三峡广场调研报告. 《科技风》,2012,第10期:23-23[10]刘亮,郑振华. 空间·活动·场所——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空间特征及使用状况浅析. 《四川建筑》–2005[11]夏非. 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南京阳光广场、西安门、汉中门市民广场调研报告. 《现代城市研究》–2007[12]傅兆国.创造人性化的城市广场[[J].新西部,2007 (12 ): 253[13](美)克莱尔·库拍·马库斯等(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4]美)克莱尔·库拍·马库斯等(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5]傅兆国.创造人性化的城市广场[[J].新西部,2007 (12 )[16]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7]魏士衡.漫谈城市特色[J].城市规划,1990,(06)[18]顾坚.城市特色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1)[19]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fMl.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20]谌鸿,骆尔提.城市广场的文化与生活意义探讨——以深圳市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6)[21]宋钰红等《绿化景观设计丛书--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编辑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5-1[22]刘滨谊,李开然《人文主义色彩与城市广场风格》,2002[23](美)凯文·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24](美)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5]徐磊青、杨公侠编著.((环境心理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二、主要研究内容(明确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