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市政道路建设指南(试行)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书要求细则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书要求细则一、总则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是指为满足城市交通需求,改善公众出行环境,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效率,建设、维护和管理道路交通设施的工程项目。
为确保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细则。
二、项目管理1.项目可行性研究: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启动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项目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效益评估等。
2.设计要求: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确保道路结构合理、交通流畅、安全可靠。
设计文件包括综合布局、纵断面、横断面等。
3.施工管理: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实施。
施工期间应强化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保障交通安全。
4.监理要求: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必须配备专业监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监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5.质量控制: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应设立质量控制组织,负责监督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
同时,按照规定进行质量验收和技术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6.安全管理: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和隐患排查。
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三、材料及设备要求1.材料: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2.设备: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所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设备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检验、检测和验收,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四、环境保护要求1.噪音控制: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期间应采取控制噪音污染的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排污处理: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废弃物等应经过合理处理,保护环境。
五、竣工验收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内容包括工程质量验收、安全鉴定、环境评估等,确保工程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六、工程保修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进行一定期限的保修。
广州市市政道路建设指南设计(试行)

市政道路建设指南(试行)市市政园林局2008-09发布前言(1)为使市城市道路建设达到美观统一,保证质量,突出特色,特制定本指南。
(2)本指南针对市市政道路工程的道路元素设置提出统一要求。
原则上市新建道路及旧路升级改造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应遵照本指南相关条款执行。
(3)本指南包括市政道路工程中道路、交通工程、照明、排水、综合管线、桥梁及隧道等方面的容,并按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进行了划分。
(4)各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原则应遵照本指南规定执行,本指南无规定者可参照有关规执行。
(5)本指南由市市政园林局归口管理,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以便于根据实践效果不断对本指南进行完善。
第一部分机动车道路面总体效果图交叉口总体效果图1.1 路面 1.1.1 新建路面(1)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的路面结构;透层油1cm 乳化沥青下封层粘层油粘层油粘层油适用于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的路面结构(2)适用于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的路面结构:透层油1cm 乳化沥青下封层粘层油粘层油粘层油1.1.2 旧路改造对于旧沥青或混凝土路面改造采用挖铺、刨铺或是表面微处理的方式进行改造。
适用于新旧路面高差10~18cm玻纤格栅粘层油粘层油粘层油适用于新旧路面高差18~26cm1cm 乳化沥青下封层适用于新旧路面高差26~41cm1.1.3 建议(1)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骨料级配应在下一阶段中进行专门设计予以确定。
粘层油粘层油玻纤格栅(2)应加强对新材料、新技术再沥青路面方面应用的研究与尝试。
1.2车行道上排水、供水检查井井盖1.2.1 检查井井盖基本要求(1)井环井盖的材质采用球墨铸铁,并且具备防沉降、防盗、防跳、防噪音的功能。
(2)井盖须配“雨A”(沉砂井配“雨B”)、“污A”字、“供水”,以作区分。
1.2.2 车行道上采用的可调式防沉降防盗井盖样式尺寸:Ø700可调式防沉降防盗井盖(一)可调式防沉降防盗井盖(二)1.2.4工程实施效果图车行道上的雨水井盖1.3 车行道上雨水口1.3.1 雨水口类型:采用侧入式、平入式和平侧结合进水口:1.3.2 根据不同道路的等级,确定雨水口的类型(见下表)。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是保障城市道路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升施工质量,制定并实施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势在必行。
本指南旨在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提供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安全标准化指导,确保施工全过程安全可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项目概述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需明确项目概况、建设规模、投资预算、工程周期等基本信息,并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过程合理有序。
2. 人员组织与培训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施工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合理安排并配备必要的安全监督人员,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
3. 施工材料与设备准备合理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的材料与设备,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和完好性。
二、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严格执行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
要确保施工现场通道畅通,安排专人负责物料堆放并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
2. 劳动防护与岗位安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口罩等劳动防护用品,并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岗位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3. 施工设备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并进行定期维护与检修。
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清理与归位,杜绝设备故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后的安全控制1. 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国家标准和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施工结果符合要求。
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问题,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2. 安全记录和事故分析建立健全的安全记录制度,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事故及时处理情况等相关信息。
对事故进行深度分析,总结教训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范解读详解说明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范解读详解说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范是指为了保障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确保道路能够满足交通需求,以及便于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以增进读者对该规范的理解。
一、概述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范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制定的,旨在规范道路建设的各项工作,确保在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方面达到安全、可靠、高效的目标。
规范的制定是为了提升道路建设的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交通流畅度。
二、主要内容1. 道路设计规范道路设计规范包括道路的几何设计、标志和标线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
几何设计要求合理的横断面和纵断面设计,使道路能够适应交通流量,并提供良好的视线条件。
标志和标线设计要满足交通安全和导航需要,确保车辆和行人能够清晰辨认。
排水系统设计要考虑降雨期间的排水能力,以及道路的排水能力。
2. 道路施工规范道路施工规范包括路基处理、路面施工、交通安全设施安装等。
路基处理要求进行充分的土壤改良,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路面施工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并按照规范进行铺设,确保路面平整耐用。
交通安全设施安装要符合相关规范,如交通信号灯、标志牌、护栏等,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3. 道路验收规范道路验收规范是为了确保道路建设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验收过程包括对道路横断面、纵断面、标志标线、照明设备、交通信号灯等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道路维护规范道路维护规范包括路面养护、路灯维护、排水设备维护等。
路面养护要定期检查和修复路面破损,避免出现凹陷、坑洞等安全隐患。
路灯维护要确保路灯正常工作,提供良好的路面照明条件。
排水设备维护要保持排水通畅,避免积水影响道路使用。
三、遵守规范的意义遵守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规范的意义在于保证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合格的道路设计和施工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交通流畅度,减少交通拥堵。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评估指南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评估指南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验收评估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将介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的评估要点和步骤,并提供相应的指导,以确保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
一、引言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评估是指对道路建设工程在完成后进行全面评估和验收,以确保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和安全标准。
验收评估的目的是保障市民的出行便利与安全,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估内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设计评估验收评估应对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评估设计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道路线形、平面布置、交叉口设计、排水系统等。
2. 施工质量评估对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包括路面平整度、路面标识的清晰度、路灯和交通信号灯的安装质量等。
3. 材料和设备评估评估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相关设备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包括路面材料、路灯设备、交通标识等。
4. 环境影响评估对道路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附近居民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噪音和污染控制等。
5. 安全评估对道路建设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交通流量、交通安全设施、道路标志和标线等。
三、评估步骤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评估的步骤如下:1. 建立评估小组由相关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评估小组,确保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2. 收集评估资料收集有关道路建设工程的设计图纸、合同、验收报告等资料,以便评估工作的进行。
3. 实地考察对道路建设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包括道路线形、施工质量、设备安装等方面的检查。
4. 评估分析针对收集到的资料和考察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明确工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 撰写评估报告根据评估分析的结果,撰写详细的评估报告,包括问题描述、改进建议等内容。
四、评估结果和建议根据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评估结果,评估报告中应详细列出问题和改进建议,以指导工程质量的改进和问题的解决。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1. 设计方面的建议针对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要求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程序指南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程序指南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验收程序是确保道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套详细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程序,以确保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前期准备工作1.编制验收方案:由主管部门或道路建设单位编制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方案,明确验收范围、内容和要求。
2.成立验收组:依据相关法规和规定,由主管部门或相关单位成立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组,组织实施验收。
3.确定验收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进展,确定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时间,并提前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二、实施工程验收1.复查设计文件:验收组成员应仔细核对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勘察资料,确保完整、准确。
2.实地勘察检查:验收组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进行实地勘察,检查道路平整度、排水设施、边坡稳定性等方面的情况。
3.检查工程材料:验收组应检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包括路面材料、标志标线材料、排水设施材料等,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检测项目验收:验收组应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关键项目进行检测,如路面平整度、路基承载力等,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5.检验验收资料:验收组应仔细核对施工记录、验收报告、质量检测报告等资料,确保完整、准确。
6.开展技术交底:验收组可以针对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相关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有清晰的了解。
7.组织验收会议:验收组应组织召开验收会议,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全面评议,并形成验收报告。
三、验收报告编制1.编制验收报告:验收组应根据验收情况编制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验收报告,报告应详细记录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和建议改进措施。
2.报告审核:主管部门或上级机构应对验收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其内容准确、完整。
3.报告备案:验收报告经审核通过后,应向主管部门递交备案,并将备案材料整理归档。
四、不合格工程的处理1.整改通知书: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工程,主管部门应向责任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
2.复验:整改完成后,主管部门组织对不合格工程进行复验,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选型指南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选型指南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合理选择材料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本指南旨在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材料和设备选型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道路基础材料选型道路基础材料是支撑整个道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选择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 承载力要求:根据道路的交通量、设计速度和车辆类型等因素,选择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基础材料,如透水混凝土、沥青等。
2. 防水性能:对于需经常排水或者容易积水的区域,应选择具有良好防水性能的基础材料,如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性能好的水泥等。
3. 环保要求: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环保因素,选择可再生、可回收利用以及低碳排放的材料。
二、道路面层材料选型道路面层材料是道路的承载层,其选型应满足以下要求:1. 耐久性:道路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车辆碾压、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如高性能沥青混凝土、耐候性好的道路面砖等。
2. 抗滑性:为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道路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如防滑小石混凝土、纹理处理的沥青路面等。
3. 维护成本: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道路面层的维护成本,选择具有低维护成本且易于维修的材料。
三、交通设施设备选型交通设施设备是市政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1. 安全性:选择能够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设施设备,如交通信号灯、标线标牌等。
2. 能效性:在设备的选择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能效性能好的产品,以减少能源消耗,如低能耗的LED信号灯、太阳能交通标牌等。
3. 全球化:在设备的选型过程中,应关注国际标准和技术发展趋势,选择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的选型应充分考虑工程需求、环境要求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本指南提供了一些选型的参考和指导,但实际选型还需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设备,将能够提高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为城市交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最新完美版市政道路规范大全

最新完美版市政道路规范大全1、城镇道路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43-201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1213、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市政行业现行规范(全部)〖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6-2009〗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7-200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8-99〗城市测量规范〖CJJ11-93〗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2-99〗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CJJ13-87〗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4-200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5-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8-88〗市政工程施工、养护及污水处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CJJ27-2005〗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8-200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29-98〗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30-2009〗城市粪便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32-89〗含藻水给水处理设计规范〖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4-200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6-200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9-91〗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CJJ40-91〗高浊度水给水设计规范〖CJJ43-91〗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7-2006〗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CJJ49-9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50-9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1-200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T52-93〗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CJJ/T53-93〗民用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规程〖CJJ/T54-93〗污水稳定塘设计规范〖CJJ55-93〗供热术语标准〖CJJ56-94〗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7-94〗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8-2009〗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94〗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2-95〗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CJJ63-200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4-2009〗城市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2〖CJJ/T65-2004〗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66-95〗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程〖CJJ67-95〗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8-2007〗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69-9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70-96〗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方地区)〖CJJ71-2000〗机动车清洗站工程技术规程〖CJJ72-97〗无轨电车供电线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74-99〗城镇地道桥顶进施工及验收规程〖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T76-98〗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8-97〗供热工程制图标准〖CJJ/T81-98〗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2-9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3-9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T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6-2000〗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T87-2000〗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CJJ/T88-2000〗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CJJ89-2001〗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90-2009〗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92-200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3-200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4-2009〗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5-2003〗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CJJ96-2003〗地铁限界标准〖CJJ/T97-2003〗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8-2003〗建筑给水聚苯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99-2003〗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02-200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103-2004〗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4-2005〗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5-2005〗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CJJ/T107-2005〗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8-2006〗城市道路除雪作业技术规程〖CJJ109-2006〗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110-2006〗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T111-2006〗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施工技术规程〖CJJ112-20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3-20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CJJ/T114-2007〗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5-2007〗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16-2008〗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通用规范〖CJJ/T117-2007〗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交通行业规范(部分)〖JTG/T B07-1-2006〗公路工程混凝土防腐蚀技术规范〖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实施细则〖JTG H12-2003〗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11-200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D71-200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F83-01-2004〗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T529-2004〗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4-2004〗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327-200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502-2004〗公路桥梁波形伸缩装置〖JT/T531-538.589-2004〗路桥用材料标准九项〖JT/T613-615-2004〗路面车辙动测定仪等三项标准〖JT/T483-2002〗交通科技报告编写规则〖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36-98〗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14-9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57-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64-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61-99〗公路勘测规范国家标准(部分)〖GB50162-92〗道路工程制图标准4〖GB5768-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14887-2003〗道路交通信号灯〖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80-98〗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50282-9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42-2008〗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建设指南(试行)
广州市市政园林局
2008-09发布
前言
(1)为使广州市城市道路建设达到美观统一,保证质量,突出特色,特制定本指南。
(2)本指南针对广州市市政道路工程的道路元素设置提出统一要求。
原则上广州市新建道路及旧路升级改造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应遵照本指南相关条款执行。
(3)本指南包括市政道路工程中道路、交通工程、照明、排水、综合管线、桥梁及隧道等方面的内容,并按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进行了划分。
(4)各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原则应遵照本指南规定执行,本指南无规定者可参照有关规范执行。
(5)本指南由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归口管理,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相关技术人员沟通,以便于根据实践效果不断对本指南进行完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