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作业管理第四章计算题

合集下载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答案

2014年10月自学考试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答案

全国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产与作业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1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分,共3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创分解动作研究的人物是(D)A、甘特B、泰罗C、梅约D、吉尔布雷斯夫妇2、下列属于生产运作系统运转主要活动的是(A)A、实施生产作业计划B、制定企业战略C、进行营销策划D、筹措生产资金3、生产与作业系统中的订单流强调的是(C)A、以利润为导向B、以员工为导向C、以市场为导向D、以成本为导向4、生产与作业战略属于企业战略的(D)A、总体战略B、经营战略C、竞争战略D、职能战略5、企业各种要素联合起来配合作用,所产生的合力效应,体现出增量放大的企业战略构成要素是(D)A、经营范围B、增长向量C、竞争优势D、协同作用6、以零件的相似性为基础,对零件进行分类编组,按组进行合理的生产技术准备和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计划工作的是(B)A、计算机辅助设计B、成组技术C、计算机集成制造D、并行工程7、某零件投产批量为4件,经过3道工序加工,单件加工时间分别为10分钟、5分钟、20分钟。

在顺序移动方式下,该批零件的生产周期为(D)A、35分钟B、95分钟C、105分钟D、140分钟8、企业劳动定额常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工时定额和(A)A、产量定额B、人员定额C、设备定额D、物料定额9、企业对以机械操作为主的工种编制定员的方法宜采用(B)A、按劳动效率定员B、按设备定员C、按岗位定员D、按比例定员10、与工艺专业化相比,对象专业化的缺点是(D)A、生产管理复杂B、生产周期长C、产品质最不稳定D、产品品种变换适应性差11、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中期计划的是(B)A、资源能力计划B、主生产计划C、物料需求计划D、生产作业计划12、综合生产计划中的产值指标包括工业总产值、工业商品产值和(A)A、工业增加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销量增加值13、当短期生产能力与需求量基本相符,但长期生产能力大于需求量时,企业应采取的措施是(C)A、临时性外协B、进行企业扩建C、加强新产品开发D、加班加点14、对汽车制造厂来说,整车的市场需求属于(A)A、独立需求B、相关需求C、串联需求D、并联需求15、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核心模块是(D)A、财务管理模块B、物流管理模块C、人力资源管理模块D、生产控制模块16、精益生产提出的基础是(B)A、敏捷制造B、准时生产方式C、计算机集成制造D、大规模定制17、在上道工序的出口处和下道工序的入口处之间往返移动的看板是(C)A、发货看板B、生产看板C、移动看板D、计划看板18、盈亏平衡分析法中,在一定范围内,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B)A、不变B、减少C、增加D、随机变化19、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实施流程中的五个部分是指定义、度量、分析、改进和(C)A、组织B、协调C、控制D、反馈20、在质量管理旧七种工具中,常用来分析影响质量因素的是(D)A、统计分析表法B、直方图法C、控制图法D、分层法21、企业定置管理涉及面很广,定置管理的内容从定置范围看,主要是车间定置和(B)A、厂房定置B、办公室定置C、物流定置D、人员定置22、设备综合工程学目标是追求设备的(C)A、最先进的技术B、最稳定的系统C、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D、最专业的维修23、影响生产与作业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不包括固定资产的(A)/52...A、质量B、数量C、工作时间D、生产效率24、网络图中,节点表示法中的“节点”表示的是(C)A、工期B、作业时间C、工作D、作业顺序25、降低在途库存的基本策略是(B)A、减少订货批量B、缩短生产-配送周期C、增加订货量D、延长订货周期26、设备的使用费用处于合理界限之内的设备寿命是(B)A、物资寿命B、经济寿命C、技术寿命D、折旧寿命27、5S活动的内容包括整理、整倾、清扫、清洁和(D)A、定置B、整齐C、标识D、素养28、敏捷制造的基础是(C)A、管理制度B、质量控制C、信息技术D、并行工程29、在供应商选择方面,与传统的采购方式相比、准时化采购采用(A)A、长期合作、单源供应B、短期合作、多源供应C、短期合作、单源供应D、长期合作、多源供应30、循环经济具有“三低一高”的特征,其中“一高”指的是(B)A、高开采B、高利用C、高消费D、高排放31、供应链管理的中心是(D)A、供应商B、管理者C、分销商D、最终用户32、下列不属于实现敏捷制造要素的是(D)...A、生产技术B、管理技术C、人力资源D、营销策略大规模定制生产特征的是(B)33、下列不属于...A、顾客需求的分化B、产品寿命周期长C、产品开发周期短D、柔性流水生产34、与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的产品产量(A)A、增加B、减少C、不变D、变化不显著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5、经营战略答:是企业中各个经营单位自身所制定的战略;(2分)是企业总体战略的具体展开。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后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后答案

∙自我测试∙模拟试题∙分章练习∙典型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个条件要求厂址应该接近消费市场?( )A.原料易变质 B.原料笨重 C.产品运输不便D.原料运输不便2.事件时差是()A.最悲观时间和最乐观时间之差 B.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之差C.事件最迟时间和最早时间之差 D.以上都不是。

3.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E.以上都不是4.以下哪一条是项目的特点?A.一次性 B.重复 C.产出是标准的D.重复性工作多 E.风险小。

5.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 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 D.产量减少6.下述哪项不属于制造企业的库存?A.原材料 B.产成品 C.在制品 D.库存记录7.按工艺专业化原则建立生产单位,优点是()A.生产系统可靠性高 B.可采用专用高效设备C.缩短生产周期 D.简化管理工作8.下述哪项不属于维持库存费?A.物料费用 B.运输费 C.保险费D.被盗损失 E.仓储设施折旧9.汽车装配宜采用()A.流水线布置 B.固定位置布置C.功能布置 D.以上都不10.固定量库存系统的基本模型不包括下述哪项假设?A.一次订货费或调整准备费是常量 B.根据平均库存计算维持库存费C.库存回报是库存的减函数 D.提前期为常量E.需求率均匀且为常量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对制造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运作和单件小批生产运作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2.什么是基于时间的竞争?它对生产运作管理有什么要求?3.什么是并行工程?其主要思想和特点是什么?4.MRP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且围绕物料转化组织生产?5.精细生产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根据生产的需要,某企业每年以20元的单价购入一种零件4,000件。

生产与作业管理第四章计算题

生产与作业管理第四章计算题

第四章一、产品产量1、盈亏平衡分析法(1)公式①盈亏平衡时的产量:Q=F P-V②目标利润为π时的产量:Q= F+πP-V式中:Q:产量;F:总固定成本;V:单位变动成本;P:销售价格;π:目标利润(2)例题:例1:(2009年4月)45.红光厂计划生产甲产品,固定成本为300万元,销售单价为500元/件,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300元/件。

要求:(1)确定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产量;(2)若计划利润目标为20万元,试确定此时企业的产量。

例2:某企业准备开发一种农机设备,预计该设备每年销售量为2万台,销售价格为每台8500元,每台设备的变动成本为3633元,每年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6350万元。

问:该企业安排生产该设备的方案是否可取?每年能获得多少利润?如果该企业每年想实现5000万元的目标利润,该产品的产销量计划应如何确定?2、线性规划法首先,确定影响目标的变量(X1、X2、X3等);其次,列出目标函数方程;再次,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最后,找出是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可行解,即该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图解法或单纯形法)。

例题:例1:设某电视机厂生产两种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

这两种电视机的生产需要逐次经过两条装配线进行装配。

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为了使获得的利润最大,该厂每天应生产彩色电视机和黑白例2:某机械厂装配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全部产量每月至少要达到30台,规定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不能大于2,装配一台甲产品的劳动消耗为144人时,一台乙产品的劳动消耗72人时。

该车间总的劳动资源为7200人时,装配一台甲产品的成本为1500元,一台乙产品的成本为900元,若为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甲、乙各生产多少?(要求甲乙必须生产)二、期量标准1、提前期①提前期的一般公式为:某车间出产提前期=后续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某车间投入提前期=该车间出产提前期+该车间生产周期当不同的工艺阶段的批量不同时,公式为:某车间出产提前期=后续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本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②生产间隔期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例题:某厂生产的甲产品的204零件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各车间的投入、出产提前期。

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答案1-4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答案1-4章
62
从至表
布置顺序
1234567
顺行
顺 次数 序 出发 号
1 车床 2 铣床 3 钻床 4 镗床 5 磨床 6 压床 7 检验 倒 次数 行 距离
运量
目的 车床 铣床 钻床 镗床 磨床 压床 检验 次数 距离 运量
总计 0
3
5
4
5
2
8
27
4
1211Βιβλιοθήκη 5111205
1210
4
001
5
13
2
1
2
从至表(一)
3
2
6
2
1
1
7
1
7
0
1
3
2
6
5
4
3
2
1
0
4
9
4
6
47
从至表(一)
布置顺序
1
23
4
5
6
7
顺行
顺 次数 序 出发 号
1 车床 2 钻床 3 检验 4 磨床 5 铣床 6 镗床 7 压床 倒 次数 行 距离
运量
目的 车床 钻床 检验 磨床 铣床 镗床 压床 次数 距离 运量
总计 0
58
5
3
3
1
27
4
22
改进后的从至表
物料运量图
检验
车床
压床
磨床
铣床 钻床
镗床
课件作业:
• 下表中A、B、C、D、E、F、G、I八种设备的交接关系和 交接次数如下:
从/至 A
B
C
DE
F
GI
合计
A
2
2
1
2

最新生产运营管理离线作业部分计算题答案

最新生产运营管理离线作业部分计算题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生产运营管理》课程作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教材(生产运营管理朱桂平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见每章复习与讨论题和习题。

第一章生产运营管理概述复习与讨论题1、何谓MTS?它与MTO有哪些差异?2、如何认识生产运营管理的定义?3、生产运营过程的组成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4、现代生产运营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从生产运营管理的历史演变谈谈生产运营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章生产运营战略复习与讨论题1、世界级制造系统应满足哪些属性?2、响应性战略的实质是什么?3、生产运营系统的结构-功能目标关系的特点。

4、生产运营战略具有哪些基本特征?5、论述制定生产运营战略应考虑的要素。

6、如何认识订单赢得要素和资格要素?第三章产品/服务计划复习与讨论题1、说明新产品的含义和特点。

2、试述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市场特征。

3、可供企业选择的新产品开发方式有哪些?4、新产品开发的程序是什么?5、如何对新产品开发方案进行评价?6、工艺设计的程序。

7、你是如何认识服务体系矩阵的?8、减少顾客参与影响的方法有哪些?第四章生产运营能力决策复习与讨论题1、能力利用不一定马上可以达到设计能力水平,为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2、学习效果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企业经常综合使用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两者如何结合,试讨论之。

4、常见的服务需求均衡战略有几种?5、企业在扩充能力时,可以概论预测的需求去扩大能力,也可以概论实际需求去扩充能力,谈谈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习题1、 某产品单价为500,年固定费800万元,年销量为48000件,年可变费为1200万元。

问,该产品年销量达到多少才具有开发价值?解:盈亏平衡点销售量=8000000÷(500-12000000÷48000)=32000(件) 可见,该产品销售量>32000件时,才有获得盈利的可能,才具有开发价值。

ERP练习题(第四章生产管理)

ERP练习题(第四章生产管理)

第四章生产管理一单选题1在易飞ERP系统中,录入产品工艺路线是在(D)子系统中进行。

A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B工单管理子系统C工艺管理子系统D产品结构子系统2在易飞ERP系统的主生产排程子系统中,排程来源有(B)A采购单和客户订单B客户订单和销售预测C销售预测和BOM用量D客户订单和工单3在易飞ERP系统的主生产排程子系统中,决定MPS的运行依据的模块是(A)A录入排程来源模块B录入每日主资源信息模块C生产采购计划模块D生产排程计划模块4在易飞ERP系统的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中,完成运行MRP的基础参数设置的模块不包括(B)A设置MRP参数模块B生产物料需求计划模块C设置间距编号模块D设置计划条件模块5在易飞ERP系统中,产品结构子系统与采购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关联的单据是(A)A请购单B订单C报价单D采购单6在易飞ERP系统中,工单子系统和存货子系统的信息关联的单据不包含下列哪个(A)A进货单B生产入库单C领料单D退料单7在易飞ERP系统中,生成物料需求计划需要的基础信息中属于存货管理子系统的是(D)A采购单/请购单B假日表信息C客户订单/销售预测D品号信息8在易飞ERP系统中,与批次需求计划子系统相关联的信息不属于生产管理系统的单据是(C)A工单信息BBOM用量C采购单/请购单D产品工艺路线9下面哪两种特征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特征(D)A按订单装配和按订单设计B按订单生产和按订单设计C按库存生产和按订单装配D按库存生产和按订单生产10在ERP的计划层次中,哪些计划是微观计划的开始,是具体的详细计划(D)A主生产计划B车间作业控制C战略计划、经营规划和生产计划D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11在ERP的计划层次中,下列哪个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度的层次(D)A物料需求计划B生产规划C能力需求计划D主生产计划12在展开ERP进行物料需求计算时,计算的顺序是(D)进行的。

A从左到右B从上到下C从左到右D从上到下13能力需求计划是把(B)需求转换为(B)需求。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一、计算题 第四章计算题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20+35)×3000 =420000(m ).B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10+25)×3000 =380000(m ).故B 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解:(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只考虑A 好X)(2)据上表编制A 主关系簇和X 关系簇,如下图:(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X 关系簇3、答案: 节拍为分/件,个工作日4、答案 :(2)节拍为分/件,(3)最小工作地数为5 (4)重新组合的工作地为:(A,B),(C,D,E),(F,G),(H,I),(J),(K,L),效率为%5、答案 :为A 第五章计算题: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解:正常时间为:×125%=13(分)标准时间为:13×(1+16%)=(分)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解:(1)观测到的时间:分钟 (2)正常时间:×95%=分钟(3)标准时间:×95%×(1+10%)=分钟 3、答案:377分钟。

4、答案:分钟。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解:正常工作时间:1461+=6.35460⨯⨯()(分) 标准作业时间:24+106.351+=7.2240+14()(分)6、答案:57次观察。

生产运作计划练习题答案

生产运作计划练习题答案

第四章生产运作计划练习题一、选择题1、生产能力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 C ,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A.厂房 B. 机械设备 C. 固定资产 D. 流动资产2、企业在年度计划中规定本年度要达到的实际生产能力称为C 。

A.设计能力B. 查定能力C. 计划能力D. 竞争能力3、企业生产能力计算工作通常从底层开始 B 进行,先计算单台设备的能力,然后逐步计算班组(生产线)、车间、最后计算企业的生产能力。

A. 自上而下B. 自下而上C. 从左到右D. 从右到左4、生产周期是DB 类型的期量标准。

A. 大批生产B. 单件生产C. 大量生产D.成批生产5、当企业的设计能力不能反映实际情况而重新核定的生产能力称为C 。

A. 计划能力B. 设计能力C. 查定能力D. 最佳运行能力6、生产周期是指从加工对象投产起到它完工时为止所经历的A 。

A. 日历时间B. 工作时间C. 有效时间D. 制度时间7、影响企业生产能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E 。

A. 技术水平B. 品种结构C. 工艺水平D. 设备开动率E. 管理水平8、确定企业计划总产量常用的方法有CE 。

A. 技术测定法B. 因素分析法C. 盈亏平衡分析法D. 积分法 E. 线性规划法9、编制厂级生产作业计划时,采用的计划单位有 C 。

A.产品 B.部件 C.零件 D.零件组 E.在制品10、确定批量和生产间隔期标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CDE 。

A. 技术测定法B. 因素分析法C. 以量定期法D. 以期定量法E.经济批量法11、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当产品的结构、工艺和劳动量构成差别较大时,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宜采用( C )A.具体产品 B.代表产品 C.假定产品12、在生产作业计划中,加大生产批量的好处是:(A )A 设备调整次数可以减少B 搬运更加方便C 产品的生产周期会缩短D 占用的流动资金会减少13、减少批量的优点是(D )A 可以减少设备调整费用B 可以简化生产的组织工作C 利用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D 利用减少在制品储备数量14、在制品定额法是适用于( C)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一、产品产量
1、盈亏平衡分析法
(1)公式
①盈亏平衡时的产量:Q=
F P-V
②目标利润为π时的产量:Q= F+πP-V
式中:Q:产量;F:总固定成本;V:单位变动成本;P:销售价格;π:目标利润
(2)例题:
例1:(2009年4月)
45.红光厂计划生产甲产品,固定成本为300万元,销售单价为500元/件,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300元/件。

要求:(1)确定该企业盈亏平衡时的产量;
(2)若计划利润目标为20万元,试确定此时企业的产量。

例2:某企业准备开发一种农机设备,预计该设备每年销售量为2万台,销售价格为每台8500元,每台设备的变动成本为3633元,每年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6350万元。

问:该企业安排生产该设备的方案是否可取?每年能获得多少利润?如果该企业每年想实现5000万元的目标利润,该产品的产销量计划应如何确定?
2、线性规划法
首先,确定影响目标的变量(X1、X2、X3等);
其次,列出目标函数方程;
再次,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
最后,找出是目标函数达到最优的可行解,即该线性规划的最优解(图解法或单纯形法)。

例题:
例1:设某电视机厂生产两种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

这两种电视机的生产需要逐次经过两条装配线进行装配。

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为了使获得的利润最大,该厂每天应生产彩色电视机和黑白
例2:某机械厂装配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全部产量每月至少要达到30台,规定甲、乙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不能大于2,装配一台甲产品的劳动消耗为144人时,一台乙产品的劳动消耗72人时。

该车间总的劳动资源为7200人时,装配一台甲产品的成本为1500元,一台乙产品的成本为900元,若为实现最低生产成本,甲、乙各生产多少?(要求甲乙必须生产)
二、期量标准
1、提前期
①提前期的一般公式为:
某车间出产提前期=后续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
某车间投入提前期=该车间出产提前期+该车间生产周期
当不同的工艺阶段的批量不同时,公式为:
某车间出产提前期=后续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本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
②生产间隔期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例题:
某厂生产的甲产品的204零件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各车间的投入、出产提前期。

2、累计编号法(提前期法)
某车间出产累计号数=原来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出产提前期*平均日产量
某车间投入累计号数=原来出产累计号数+该车间投入提前期*平均日产量
例题:
例1: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到3月底,某产品的成品出产累计号数达到185号,日平均产量为2.5台。

构成这一产品的某一成套零件组在机械加工车间的出产提前期是21天,这一零件组在机械加工车间的批量是20套。

那么,机械加工车间到3月底应达到的出产累计号是多少?
例2:(2009年4月)
47.远大企业生产甲产品,甲产品的生产流程是:毛坯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

装配车间平均日产量为5
假设各车间生产批量及生产间隔期相同。

要求:(1)分别确定装配车间、机加工车间、毛坯车间的出产提前期及投入提前期;
(2)分别确定机加工车间、毛坯车间的出产累计号及投入累计号;
(3)说明累计编号法适用于何种生产类型作业计划的编制。

为什么?
2、在制品定额(P144)
某车间出产量=后车间的投入量+本车间半成品外销量+(期末半成品库存定额-期初半成品库存结余预计)
某车间投入量=本车间的出产量+本车间废品数量+(期末在制品定额-期初在制品结余预计)
其他知识点:
①在制品定额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品种单一、产量较大,工艺和各车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比较稳定,
因而各个生产环节所占用的在制品的数量也比较稳定,可制定成为标准。

②累计编号法或提前期法适用于成批生产的企业——品种较多、产量多少不一,需要间断或连续的分批生产,
因此与大批量生产比较,衔接问题突出、比较复杂,适用累计编号法。

三、作业排序方法
1、作业排序方法的符号表示:
n/m/A/B
n:任务数;
m:机器数;
A:排序的类型
F:流水车间排序;
P:流水车间排列排序(所有任务在各台机器的加工顺序都相同);
G:非流水型排序
B:具体的目标,常用Fmax:各项任务的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
例如:3/2/F/Fmax
其中“3”表示3件任务;“2”表示2台机器;“F”表示流水车间排序;“Fmax”表示各项任务的最大完工时间最小化。

2、约翰逊法
对于n/2/F/Fmax问题,即n件任务在两台设备上加工问题,适用约翰逊法。

具体步骤:
第一步:从零件在两台设备的加工时间中,找出最小值,若有两个或几个相同的最小值,任取一个。

第二步:若最小值出现在前一个设备上,则该零件应最先加工,若出现在后一设备上,则该零件应最后加工。

第三步:将已排加工顺序的零件除去,再重复第一、第二步,照此思路,直到把所有零件排完。

例题:
例1:(2008年4月)
43.现有五个工件需在两台设备M1、M2上加工,加工顺序相同,即先在设备M1加工,后在设备M2加工,所需工时列于下表。

请用约翰逊算法确定最优加工顺序,并说明应用约翰逊算法进行排序的步骤。

(时间单位:分钟)
例2:某车间生产三种零件,都要依次经过甲、乙两台机床的加工,零件都必须在机床甲上加工完毕之后,才能进入机床乙上加工。

每种零件在每台机床上加工所需时间如下表所示。

如何安排这些产品的加工顺序,可使总时间最少?
零件加工时间(单位:天)
机床零件 1 2 3
甲 6 2 3
乙 3 7 4
四、准时生产方式的看板数量
N=Nm+Np
Nm= D*Tw(1+Aw)
b
Np= D*Tp(1+Ap)
b
式中:Nm:移动看板的数量;Np:生产看板的数量;
D:对某零件的日需要量;b:标准容器放置某种零件的数量;
Tw:零件等待时间(日),即移动看板的循环时间;Tp:加工时间(日),即生产看板的循环时间;
Aw等待时间的容差;Ap加工时间的容差。

例题:
已知对某零件的日需要量为D=32000件/天,标准容器放置该零件的数量为b=100件/箱,每日实行两班制,有效工时为16小时、Tw=1小时,Tp=0.5小时,Aw=Ap=0.2,求所需的移动看板和生产看板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