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3篇

合集下载

苗族的踩山节作文

苗族的踩山节作文

在正月十三到十五踩山节的这几天,我们川南的苗族同胞都会齐聚古蔺边沿的大寨宝佤山,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戴着“羊毛"上街,这里的“羊毛"并不是真正的羊毛,而是羊毛加工而成的工艺品,上面还有一些及其漂亮的珠子做装饰。

衣裙上还有许多漂亮的珠子,有美丽的图案,你可千万别少看这些图案,如果真的绣起来还不容易呢!绣起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才能绣好上衣。

衣服上的珠子也是缝上去的,裙子上的珠子也是缝上去的。

在踩山节时有许多的图案是我没有见过的,例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盛开的牡丹、展翅欲飞的凤凰等。

人们在山上尽情的游玩、嬉戏,笑得不亦乐乎,像是多年未见的姐妹或父母。

下午时,人依旧是那么多,像蚂蚁的巢穴似的,拥挤着,还有五颜六色的苗族服装。

她们拿着的鲜花是专门配衣裙的。

这让我想起了表哥结婚时穿的服饰,还有表嫂穿的服饰,上面绣着鸳鸯戏水,手里捧着鲜花,慢慢的走到表哥家里,现在想起来也不失为一件妙事。

在踩山节的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美若天仙的苗族少女,叽叽喳喳,她们如婉转的夜莺,即使我也是苗族同胞,但你要不细听还真听不出来她们在说些什么呢。

这个踩山节可真热闹,真让我流连忘返啊!通过这次踩山,让我明白会绣花、会说苗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

如果让踩山节就停在这一刻,那我一定会很高兴、很兴奋的。

苗族风俗作文说明文

苗族风俗作文说明文

苗族风俗作文说明文
哎呀,说起苗族啊,那可是个有故事的民族!他们的服饰,真
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女的穿的那叫一个鲜艳,红的、蓝的、绿的,各种颜色都有,上面还绣着各种花鸟虫鱼,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情大好。

男的虽然没那么花哨,但深色系的衣服也显得特别稳重,有男
人味。

苗族人的节日,那可真是热闹得不得了!特别是那个“苗年节”,家家户户都出来庆祝,穿着好看的衣服,跳着欢快的舞蹈。

还有斗牛、斗羊这些活动,看得人热血沸腾。

游客们也都纷纷赶来
凑热闹,感受这浓厚的民族氛围。

再说说苗族的婚嫁习俗吧。

那里的年轻人谈恋爱可是自由得很,看上了谁就直接去表白。

不过啊,结婚还是得听父母的意见,媒妁
之言也是少不了的。

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婚姻还是充满了浪漫和传
统的味道,让人羡慕不已。

苗族的民风民俗_初三作文范文

苗族的民风民俗_初三作文范文

苗族的民风民俗_初三作文范文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多个地区。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的民风民俗也是非常独特的。

以下是我对苗族的民风民俗的一些了解和感受。

苗族是一支善于歌舞和制作民族手工艺品的民族。

他们有着精美的刺绣、手工布艺、银饰等多种手工艺品,其中尤以女性的手工刺绣最为着名。

在走进苗族村寨时,总能看到一些苗族姑娘们穿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手中捧着自己绣制的绣品,或是站在门前唱歌跳舞,或是在集市上卖着自己的手工艺品。

这些美丽的景象和精巧的手工艺品,展示了苗族人民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魅力。

苗族的传统节日也非常丰富多彩。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花山节。

花山节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举行,是苗族人民庆祝春天到来的重要节日。

届时,苗族男女会穿上盛装,手中挥舞着漂亮的花香和群舞之器,跳着热闹的舞蹈,载歌载舞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此外,苗族还有“龙脚节”、“龙船节”、“忙炸节”等众多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意义。

苗族人民更是热情好客,让人们倍感温馨。

走进苗族村寨,你会发现,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都能歌善舞,每个人都乐于和你交流,和你分享他们的生活习惯、特色美食和民间传说。

尽管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一定高,但是他们的心态却是极其积极乐观的,他们用自己的信仰、文化传统和情感感染着每位前来拜访的客人。

总之,苗族的民风民俗富有特色,值得我们在学习和欣赏中传承和弘扬。

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苗族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苗族的生活风俗作文

苗族的生活风俗作文

苗族的生活风俗作文
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苗族那些有趣的生活风俗。

苗族可是一个有着独特魅力的民族。

先说他们的服饰吧,那叫一个色彩斑斓,精美绝伦!女孩子们穿上那绣满花纹的衣服,戴上闪亮的银饰,走起路来
叮叮当当响,简直就是移动的艺术品。

再说说他们的饮食,酸汤鱼可是苗族的招牌菜。

那酸酸辣辣的味道,让人
一吃就忘不了。

还有各种用糯米做的美食,什么糍粑啦,甜酒啦,每一口都是
满满的幸福。

苗族的房子也很有特点。

他们的吊脚楼,一半悬空在山坡上,看起来惊险
又奇妙。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他们的节日更是热闹非凡。

比如苗年,那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
欢欢喜喜。

芦笙一响,人们就跟着节奏跳起来,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在舞蹈中
找到快乐。

还有苗族的婚礼,那场面可隆重啦!新郎要经过重重考验才能娶到美丽的
新娘。

而且婚礼上有各种传统的仪式,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苗族人民热情好客,要是你去他们家做客,他们一定会拿出最好的食物招
待你,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怎么样,苗族的生活风俗是不是很有意思?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

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作文

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作文

苗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作文
哎呀,说到黔东南的苗族,他们的节日风俗可真的是别具一格啊!农历六月六的“吃新节”,整个苗寨都热闹得不得了。

家家户
户都在忙活着摘取新熟的稻谷、苞谷,还有那些诱人的瓜果。

祭祀
仪式上,大家诚心诚意地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孩子们呢,早就穿上
了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玩得可开心了!
“苗年”那天,苗族人真的像是过节一样,盛装打扮,银饰闪
闪发亮。

歌舞表演啊,那叫一个壮观!那舞蹈动作,真的让人看了
都忍不住想跟着跳起来。

晚上,篝火一烧起来,整个寨子都亮堂堂的。

青年男女围着篝火,手拉手跳舞,歌声、笑声,还有欢呼声,
整个寨子都沸腾了!
还有啊,农历四月初八的“牛王节”,那可真是个重要的日子。

家家户户都会宰鸡杀羊,准备最好的食物来祭拜牛王。

在这一天,
大家都会聚在一起,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谈论着牛对苗族人民的重
要性。

真的,苗族的这些节日风俗,真的是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热
情和活力!。

苗族的作文400字(精选23篇)

苗族的作文400字(精选23篇)

苗族的作文400字苗族的作文400字(精选23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苗族的作文4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苗族的作文400字篇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来自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苗族风土人情。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等交接地带。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

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到来的贵客,苗族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是不吃,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客人要到塞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yaoxiangeikr不等高楼,宴会上以鸡、鸭佳肴,以心,肝为贵,要先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有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者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坐的老人。

苗族人确实尊老爱幼,真情实意,热情好客,非常注重礼仪。

花,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围成的一朵花,不同民族的风俗,不一样的色彩。

苗族的作文400字篇2在我们小城边的村子里,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苗族老奶奶。

村里的孩子们都尊称她叫苗奶奶。

传说苗奶奶的家人在很久以前就去世了,留下了她这个孤老太太。

然而,苗奶奶并不孤单,孩子们在放学后和节假日,都争先恐后地来到她家帮助做这做那。

在众多帮助苗奶奶做事的孩子中,有一位叫兰兰的小姑娘是最突出的一个。

苗寨的春节作文

苗寨的春节作文

苗寨的春节作文
标题:苗寨的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苗族同胞那里也是如此。

每当春节来临,苗寨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景象。

苗寨的房屋大多为木构建筑,屋顶用茅草盖顶,朴实而富有民族特色。

过节前,苗家人会把屋子彻底打扫一遍,洗刷墙壁,扫除灰尘,焕然一新。

家家户户还会贴上红色的春联,门口挂上用玉米穗编织的挂饰,象征着丰收和吉祥。

苗族同胞自古就有祭祖的习俗。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苗寨里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

祭祖时,全家老小身穿盛装,主祭者手持酒杯,向祖先虔诚祈祷,祝愿新的一年家道兴旺、平安吉祥。

祭祖仪式结束后,家人们会一起分享美味的年夜饭,品尝地道的苗族美食,其乐融融。

苗族同胞也有自己独特的歌舞文化。

每年春节期间,苗寨中央都会搭建起节日广场,成年人们载歌载舞,孩子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苗族舞蹈多为集体舞,动作简单大方,蕴含着劳作、狩猎等生活场景,充满了质朴的乡土气息。

到了深夜,苗族青年男女还会在月光下载歌载舞,尽情欢庆春节的到来。

春节是苗族同胞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期间苗寨里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

祭祖、吃年夜饭、载歌载舞,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让人感受到苗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苗族风俗作文600字

苗族风俗作文600字

苗族风俗作文600字一个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

小编收集了苗族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苗族风俗苗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有特色的风土民情的地方。

这里有壮、汉、苗、彝、仡佬五个民族。

今天,我就说一说苗族吧!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每当有客人来到家里时,他们都会热情地招待客人。

苗族招待客人可有意思了,他们分为两次进行:首先,把一些弄得不是很干净的食物,拿给客人吃,如果你能把食物吃几口,他们就会觉得你不嫌弃他们;接着,他们就会把家里最好吃的,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来弄得干干净净地煮给你吃个饱。

要是你第一次一口也不吃,那你就只有饿着肚子,他们就再也不理会你了。

首饰是苗族妇女喜爱之物,种类繁多,造型美观,有金饰、银饰、恫饰、玉饰之分,以银饰最为普遍。

银饰有银帽、银盆、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鉴、扣绊、银花、银牌、披肩之别,以耳环、项圈、手镯、戒指为常戴之物。

各种银饰又有不同造型,项圈就有轮圈、扁圈、盘图等。

耳环有瓜子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圆圈耳环、龙头耳环、粑粑耳环等。

苗族妇女每当出嫁、串亲、做客、赶集、节日赴会等均佩戴银饰苗族有一个自己的民族节日,叫做“跳坡节”。

跳坡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到了农历正月初九那一天,苗族同胞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女孩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男孩子梳理得整整齐齐,一大早便赶往跳坡地点——跳坡场。

来到坡场上,人山人海,人们来来往往,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坡场上最热闹的要数对山歌了。

轻年男女们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出自己的爱意,他们找到自己的心上人之后,就会互相赠送礼物,男孩送给女孩一面小镜子,女孩送给男孩一把手电筒,相互赠送完东西,就是他们的定情物了。

送完东西之后,他们就会手牵着手,到别的地方去了……经过几个月或一年的交往,他们就会结婚生子,组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怎么样?朋友,你觉得有意思吗?我们这还有许多有趣的民族风情,有机会你也来隆林看一看,我再给你一一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3篇
苗族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3篇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

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苗族的风土人情。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

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
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人确实是尊老爱幼,真情实意,热情好客,非常注重礼节的。

苗族是怎样的?他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

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

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

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

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

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临。

有时甚至还摆下酒席。

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开门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

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幼辈见长辈。

凡是幼辈见了长辈,不管是男是女,是熟识还是初次相见,都必须说话诚恳,行为恭敬,笑脸相迎,并要用一定的尊敬词语相称。

若是幼辈正在行走,见了老人或长辈,必须立定;若是幼辈正在坐着,长辈来了,应该立即起立让坐。

眼睛要平视,双手要放下。

如遇到自己不相识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男的称呼为得讷,女的称呼为得目。

如年龄再大一点的,男的称呼为阿打(外公)或阿内能共阿内能果(老人家),女的称呼为阿达(外婆)或阿内能共。

称呼完毕后,幼辈才能坐下或相辞而去。

平辈见平辈。

凡是平辈相见,必须点头招呼。

若是相识的,要用固定称谓相呼;如果不相识,男的可称之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女的可称之为阿娅(大姐)。

长辈见幼辈。

凡是长辈见幼辈,一般都要行点头礼。

相识的按固定称谓相呼;不相识的,如果是壮年,男的可称呼为得那,
女的可称呼为阿娅。

如果对方是幼年。

无论男女,都可称呼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杂礼。

老人或长者与青年或幼辈一起走路时,青年人或幼辈必
须让老人或长辈走在前头。

老幼同桌吃饭时,上坐老人,下坐壮年,两边坐位一般人都可就坐。

老幼同在地楼上的火坑边入座烤火叙谈时,靠近中柱的那一方,习惯让客人、长辈或老人坐。

其他方面,随意自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

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
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

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

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

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

各地区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

湘西,贵州
松桃、凯里,广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区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

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

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
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

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主食。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二个月后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种特具风味的酸腌菜。

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苗族的建筑在各地也有很大差别。

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

楼房一般为两层,建筑形式多为吊脚楼(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

顶棚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每幢35间,偏厦作灶房或牲口圈。

过去,地主或富
裕人家还筑有庭院,并砌高墙或石碉围护。

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顶为平形草顶。

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装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

一般隔为两间,人畜各一。

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

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主妇在家庭中享有较多的权力和地位。

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

有的地区,有父子连名的习惯,子名在前,父名在后,平时都只呼本名,不连父名。

由于受汉族宗法封建 ___,有的制定字辈、建立宗祠、修纂家谱。

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男女青年通过游方(黔东南)、坐寨(广西融水)、踩月亮(云南文山、楚雄)、跳花(黔中、黔西)、会姑娘(湘西)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

云南楚雄等地有姑娘房制度,以便择配良偶。

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一般通过亲友撮合,讲门当户对。

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特别在黔东南至今仍有保留。

有的地区苗族还有还姑娘、转房、妻姊妹婚等习俗。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

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苗族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3篇】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