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风俗习惯简介_作文
苗族的风俗习惯5篇

苗族的风俗习惯5篇今天,我体验到畲族的婚嫁习俗。
我们跟着讲解员,她说需要四个人分别来扮演新郎、新娘的舅子和两位伴娘。
赵老师自告奋勇的扮演“新郎”,另外三人都是我的同学。
新娘在哪儿呢?我正好奇着。
该不会在一旁的轿子里吧,想着,便探着脑袋往轿子里看,一旁的导游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接着说道:“我们现在还不能见到新娘呢,要新郎闯过一道道难关后,才能见到新娘。
在一扇大门前,我大家停住了脚步,我看到前方的地上放着两把交叉的扫把,扫把上还有尖刺。
它们挡着我们的去路,必需要对出歌才能继续前走,村里的姑姑们都说畲族自己的语言,让我们听得云里雾里,也真难为赵老师了,他不但没知难而进,反倒知难而退,只好被新娘家的人罚了三碗酒。
畲族的不少人家还会上山打猎,正因为这样,新郎的箭法一定要很准。
对新郎的第二项挑战就是射箭,我们在一旁窃窃私语:“赵老师恐怕连弓怎么拿都不知道。
”“小心,别被赵老师射到啦。
”听了这,我们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箭法不准的赵老师射到,果不出所料,五支箭,赵老师一支也没射到。
要进到新娘的家中,还得猜出哪一位姑娘是女祭司。
“应该是头上盘着鹤的吧。
”“可能是身上的衣服绣着凤凰的吧。
”“不对,可能是身上背一个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给赵老师支着招。
是啊,三个姑娘都不一样,哪一个才是呢?最终,赵老师选了那位绣着凤凰的。
结果,讲解员说,应该是身上背着包的。
赵老师最终没见到新娘,在真正的婚嫁中,需要全是满分才能娶上新娘呢。
(2) [苗族的风俗习惯]满族的风俗习惯作文800字满族满族的风俗习惯作文800字满族满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民族。
满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辽宁省,共有550万人,占满族总人口的51%。
另外,满族人口在100万左右的地区还有吉林、黑龙江、北京、河北、内蒙古。
满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辽宁省,共有550万人,占满族总人口的51%。
苗族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3篇

苗族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3篇苗族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3篇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
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苗族的风土人情。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
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人确实是尊老爱幼,真情实意,热情好客,非常注重礼节的。
苗族是怎样的?他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
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
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
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
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关于苗族的资料、风俗

关于苗族的资料、风俗嘿呀,苗族可真是个特别又有趣的民族呢,我来给你好好讲讲他们的资料和风俗。
苗族主要分布在咱们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地方呢。
他们就像一群有着独特魅力的星星,散落在这些地区,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先说说苗族的服饰吧,那可真是漂亮得不像话呀!苗族姑娘们的衣服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衣服上有好多漂亮的刺绣,那些刺绣的图案丰富极了,有花呀、鸟呀、蝴蝶呀,还有各种各样奇怪又好看的几何图案。
我有一次在一个民俗展览上看到了苗族的服饰,当时就被吸引住了。
那刺绣的针脚细密得很,感觉就像仙女用魔法把那些图案印在了衣服上一样。
而且呀,苗族服饰上还有很多银饰呢,什么银帽子、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走起来的时候,那些银饰就会叮当作响,就像在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苗族的节日也特别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苗年啦。
苗年就像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一样,热闹非凡呢!到了苗年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了。
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节日盛装,聚在一起。
男人们会吹起芦笙,那芦笙的声音悠扬又动听,感觉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呢。
女人们则会跳起欢快的舞蹈,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就像一群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苗年的画面,有个小姑娘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银饰,跟着大人一起跳舞,那笑容灿烂得就像太阳一样,真是太可爱了。
还有啊,苗族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呢。
他们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的建筑,就像一个个小楼阁一样。
房子一般分为两层,下面一层用来堆放杂物或者养牲畜,上面一层就是人住的地方啦。
这种建筑可实用了呢,而且看着也别有一番风味。
我曾经在一个苗族村落旅游的时候,看到那些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周围是青山绿水,那画面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一样,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苗族的饮食也很有特色哦。
他们喜欢吃酸的东西,像酸汤鱼那可是苗族的名菜呢。
那酸汤的味道浓郁醇厚,鱼在里面煮得鲜嫩多汁,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呀。
我在一家苗族风味的餐馆里吃过一次酸汤鱼,那味道到现在都忘不了呢,酸酸辣辣的,感觉味蕾都在跳舞。
苗年的风俗作文

苗年的风俗作文篇一苗年的风俗哎呀呀,说起苗年的风俗,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苗年可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呢。
在我们这儿,过苗年的时候那叫一个热闹。
一到这个时候,大家就开始忙前忙后地准备起来。
大人们会忙着准备各种好吃的,什么熏肉啊、糍粑啊,那香味,老远都能闻到,我觉得我光闻着味儿都能吃个半饱啦!也许是因为这些美食里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吧。
还有啊,苗年的时候大家都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
那些衣服可真是好看,花花绿绿的,上面还有各种精美的刺绣,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我记得有一次我穿上苗族的服装,感觉自己都变得不一样了,好像变成了一个小公主,哈哈!对了对了,跳芦笙舞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家围成一圈,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起来,那场面,可带劲了!我有时候也会跟着瞎蹦跶几下,虽然跳得不好,但就是觉得特别开心。
可能这就是节日的魅力吧,能让人忘掉一切烦恼,尽情享受快乐。
在苗年里,大家都特别热情,不管认不认识,见面都会打招呼,互相祝福。
这让我想起,我们现在的社会有时候人与人之间都很冷漠,但是在苗年的时候,这种温暖真的让人特别感动。
难道不是吗?我真希望这种温暖能一直延续下去,而不仅仅是在节日里。
苗年的风俗真的好多好多,我一下子也说不完。
总之,苗年就是一个充满欢乐、温暖和希望的节日,我真的好喜欢啊!篇二苗年的风俗嘿,苗年的风俗啊,那可真是丰富多彩,让我来和你们唠唠。
一说到苗年,我就想到那满桌子的美食,哇塞,那叫一个丰盛。
什么酸汤鱼啊,那味道,酸辣可口,吃一口能让你的味蕾跳起舞来。
还有糯米饭,软软糯糯的,我觉得我可以一口气吃上好几大碗。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么多好吃的,会不会把我吃成个大胖子呀,哈哈。
苗族人过苗年的时候都会祭祀祖先,这是他们对祖先的一种尊敬和怀念。
我觉得这挺好的,让我们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也许现在很多人都不太重视这些传统了,但我觉得这些传统就是我们的根,不能丢。
还有那热闹的斗牛比赛,两头牛在那互不相让,斗得可凶啦。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最新5篇)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最新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最新5篇)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历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苗族的特色风俗

苗族的特色风俗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风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消失,苗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他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在我国众多民族文化中,苗族文化具有典型而鲜明的特点。
其风俗习惯是他们的历史和生活的真实记录,是宝贵的历史财富。
苗族人喜欢唱歌跳舞,特别是在节日里。
每逢佳节或集会时,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跳起欢快的芦笙舞或打着芦笙踩堂歌。
人们唱着动听的山歌,跳着优美的芦笙舞。
苗族人喜欢喝酒,他们习惯把酒看作是一种吉祥和幸福之水。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遇到喜庆之事,人们都会用酒来庆祝。
苗族人喜欢制作工艺品和刺绣。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制作出了各种工艺品和刺绣品来装饰自己和送礼。
苗族人喜欢讲故事和传说。
他们喜欢在节日里讲故事。
这些故事大多是以传说形式讲出来的。
苗族人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首饰、银饰、绣品等服饰文化艺术珍品和习俗文化艺术珍品等。
—— 1 —1 —。
【推荐】苗族的民风民俗作文6篇

【推荐】苗族的民风民俗作文6篇【推荐】苗族的民风民俗作文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苗族的民风民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苗族的民风民俗作文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个山川秀美、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兴千户侗寨都坐落于此。
走进黔东南,就好象进入了绿色世界,苗岭深处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及剑河百里阔叶林,很少有人迹化自然的痕迹。
原始森林茫茫苍苍,珍禽异兽自由出没,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黔东南有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还有龙鳌河、高过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内大小河流2900多条,条条溪河清澈见底,这里有一个国家级六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来到黔东南,你回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
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绿树成荫。
村寨来客,热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拦路、拦门的礼仪,最高的贵客到来,拦路酒达十二道之多。
穿着盛装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动人的歌声表示欢迎,相与同乐。
洒脱粗犷的小伙子吹起芦笙芒筒,迎客进寨。
黔东南是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传统节日数以百计,异彩纷呈,犹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风情博物馆。
黔东南是“芦笙的故乡”“歌舞的海洋”,芦笙与歌舞交相辉映,已成为闻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丝万缕的芦笙金曲,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斗牛场面,风情别致的苗家吊脚楼,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苗族银饰、挑花、刺绣、蜡染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芒。
高中:苗族的民风民俗合集1篇

高中:苗族的民风民俗合集1篇高中:苗族的民风民俗 1高中范文:苗族的民风民俗(一)苗族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
苗族妇女的衣着美观、大方,大襟上衣绣有花饰图案,下身穿百褶裙,犹如开屏的孔誉尾,非常富有民族特色。
苗族妇女的服饰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苗族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虹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
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
苗族有自然崇拜、祭祖习俗,部份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恋爱:跳月也是苗族青年男女很喜欢的一种活动,一般在春秋两季的佳日举行,这种活动实际上是青年男女的择偶盛会。
跳月时,男女青年酣歌狂舞,各选所欢,互相求爱,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恋爱舞。
皓月当空的夜晚,苗家的青年男女吹着芦笙,摇着小铃,唱着情歌汇集到了跳月场。
小伙子们吹着芦笙排成一排在前面,姑娘们摇着小铃排成一排在后面,按传统的规矩和动作开始跳舞。
在芦笙和铃声的伴奏下,队伍不断地变换队形和动作,时而结成(几个大圆圈,时而变成花瓣状,时而穿梭来往,时而插花交错。
共间夹杂着姑娘和小伙子的歌声,欢笑声和惊叫声,场面十分热烈。
跳舞的时候,男女间可以嬉笑逗趣,小伙子可以把芦笙吹到姑娘面前求爱,甚至可以用舞蹈动作碰撞对方,以此逗趣。
姑娘可以在舞蹈中用绿巾包裹的小花球投掷自己看中的小伙子,一次不行,可以投掷二次、三次。
场内的人们跳累了,可以坐到场外休息,场外围观和休息的人们又来接着跳,这样轮流着一直跳到天亮。
这期间,青年男女可以到场外的草棚里去吃东西、喝米酒,也可以坐在场外互相对歌,也可以跟刚刚结识的舞伴窃窃私语,谈情说爱,也可以邀约自己的恋人到场外的僻静处去互表衷肠,盟定终身。
总之,一夜跳月下来,都有不少苗家姑娘和小伙子成为恋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