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形态学对于临床诊断的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简称形态学检查)作为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观察与分析,以及相关指标的测定,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学观察与计数、涂片检查、细胞形态学分类等。
它在临床检验中的意义十分突出,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本文将从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检测方法以及结果的解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评价造血功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对造血功能进行评价。
通过观察血液涂片的方式,可以了解骨髓内各种成熟度的细胞比例,以及有无幼稚细胞的存在,从而判断造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对于骨髓疾病以及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辅助疾病诊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作为临床上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手段。
对于贫血类型的鉴别和分类,对于白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与某些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判断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指导临床治疗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对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检测方法1. 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是形态学检验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取适量的血液,经离心后涂布在载玻片上,后用Wright染色或其他染色剂进行染色,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
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以及细胞的大小、形态、核的形态、胞质的颜色等来判断检测对象的健康状况。
2. 血象计数血象计数是通过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对血细胞进行数量和形态的测定。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到三类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三、结果解读1.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中,主要观察红细胞的形态是否正常。
正常的红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凹陷,无尖角、破损和出血。
形态学异常的红细胞可能是贫血、缺铁、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等疾病的特征。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诊断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其中血液检验是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之一。
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作为血液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分析人体健康状态、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对血液细胞形态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直接镜检观察,可以发现异常的血细胞形态及数量分布,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形态、数量和分布进行全面分析。
这些信息直观地反映了人体内在疾病的某些不正常情况,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帮助发现血液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溶血性疾病和恶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往往通过影响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来表现。
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发现红细胞形态异常的贫血、白细胞形态学检验可帮助发现白细胞数量异常或白细胞功能异常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帮助医生进行快速准确的疾病诊断,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血液检查是临床医生了解患者疾病情况的重要手段,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程度,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并监测治疗效果。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还可以用于疾病的预后评估和监测。
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疾病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作为评估疾病预后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连续对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出现复发的情况,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还可以评估疾病的预后和监测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细胞形态学对于临床诊断的意义

细胞形态学对于临床诊断的意义细胞形态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细胞的形态结构来进行诊断和疾病监测的方法。
它包括了对细胞大小、形状、核质比、核的形态及胞浆内包含物的检测和分析。
细胞形态学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几个方面的详细介绍。
首先,细胞形态学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细胞是否异常。
正常细胞往往具有特定的大小、形状和核质比。
当细胞发生异常时,它们的形态也会发生改变。
例如,癌细胞往往具有较大的核与胞质比,核染色质不稳定,并且形状不规则。
通过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医生可以判断细胞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这对于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至关重要。
其次,细胞形态学可用于鉴定细胞类型。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上往往具有独特的特征,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形态来判断细胞的种类。
例如,红细胞的形态是圆盘状,中央凹陷;淋巴细胞具有大而圆的核和一小部分胞质;骨髓细胞具有多个分叶的核等。
通过对细胞形态的观察和鉴定,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细胞类型,并辅助临床诊断。
此外,细胞形态学可用于评估细胞的功能和活力。
正常健康的细胞往往具有确定的形态特征,并且在功能活性上表现出正常的状态。
当细胞功能异常时,它们的形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例如,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形态通常会变得不规则,并且失去正常的韧带形态。
通过对细胞形态的分析,可以判断一些细胞或细胞组织是否功能异常,从而提供治疗方案的依据。
最后,细胞形态学还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病理细胞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治疗的效果。
例如,放化疗后,癌细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其核质比会减小,核染色质变得更稳定。
通过定期观察和分析细胞形态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并相应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细胞形态学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细胞的异常状态,鉴定细胞的类型,评估细胞的功能和活力,以及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细胞形态学的应用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依据,对于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
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血常规检验血细胞异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实验组,开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筛查MCH指标、HCV指标与HCT指标、阳性检出率。
结果:经过调查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
结论:在临床检验的过程中,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法,能够正确反映病情异常情况,辅助临床诊断工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临床检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359-011 基本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在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血常规检验血细胞异常的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选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
对照组: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1岁,中位年龄(35.22±1.43)岁,2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
实验组: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年龄(35.23±1.45)岁,24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
纳入标准:体温指标异常、贫血症状;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与研究的同意书。
排除标准:其他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拒绝参与本次研究。
通过SPSS17.0软件统计两组接受检查人员的基本资料组间呈现为(p>0.05)。
1.2方法开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按照我国临床检验操作的相关规范,对血液的推片进行加工。
①应当进行无菌操作,采取静脉血,每位接受检查人员静脉血采血3毫升,在完成之后进行推片的制作[1]。
②应使用有色的笔在装载玻璃片上进行化线处理,将血液涂片设置在染色架中。
④采用染色液对细胞膜进行包裹处理,在平放两分钟之后,滴入剂量相同的缓冲液,将其与染色液均匀的融合在一起,在室内温度为23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平放10分钟,在染色结束之后,采用蒸馏水进行燃料的冲洗处理。
细胞形态学检验

细胞形态学检验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评估细胞的形态特征。
它通过显微镜技术和染色方法,对细胞的形状、大小、核质比、细胞器的分布和数量等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对细胞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进行诊断和预测。
下面将详细介绍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原理是基于细胞特征的可见性和可染性。
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是通过对细胞进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来观察的。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吉姆萨染色、嗜酸性染色和嗜碱性染色等。
这些染色方法可以使细胞的结构和组成物质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有助于观察和分析细胞的特征。
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样本采集、细胞制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等步骤。
样本采集可以通过刮片、穿刺、活检等方式进行。
细胞制备是将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处理,使细胞能够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
染色是通过染料对细胞进行染色,使细胞的结构和组成物质显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显微镜观察是将染色后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诊断和鉴定各种疾病,如肿瘤、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发现细胞的异常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预测。
例如,在肿瘤的诊断中,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细胞形态学检验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细胞的变化,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例如,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可以通过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特征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预后评估中,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来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细胞形态学检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观察和分析细胞形态特征的方法,对细胞的功能和代谢情况了解有限。
因此,在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

表达的细胞因子(T N F -α㊁I L -10㊁I L -6和I L -2)联合C E A 检测较单独C E A 检测相比,灵敏度明显提高㊂本文进行了C R C 患者血清不同细胞因子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I L -6高表达与癌症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相关;I L -4与疾病分化程度相关,低中分化者I L -4含量高于高分化者㊂而I F N -γ㊁T N F -α㊁I L -10和I L -2与C R C 肿瘤部位㊁长径㊁有无淋巴结转移㊁分期和分化程度均没有相关性㊂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标本量较少,因此,指标的诊断价值仍需多中心和大样本量来进行进一步验证;本研究仅纳入C R C 患者,未纳入结直肠良性病变人群,无法判断细胞因子在良性病变患者和C R C 患者体内的差异㊂4 结 论血清细胞因子对于C R C 患者诊断及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与C E A 联合检测可以为临床C R C 的诊断提供一种潜在的辅助诊断方法,尽早发现病变从而采取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术后预后,提高生存率㊂参考文献[1]李道娟,李倩,贺宇彤.结直肠癌流行病学趋势[J ].肿瘤防治研究,2015,42(3):305-310.[2]T E S T A U ,P E L O S I E ,C A S T E L L I G.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ge n e t i c 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 ,t u m o r p r o g r e s s i o n ,t u m o r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c l o n a l e -v o l u t i o n a n d t u m o r -i n i t i a t i n g ce l l s [J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B a s e l ,S w i t z e r l a n d ),2018,6(2):31.[3]D I N G J ,L I C ,T A N G J ,e t a l .H i g h e r e x pr e s s i o n o f p r o t e i n s i n I G F /I R A x e s i n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t y p e 2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J ].P a t h o l O n c o l R e s ,2016,22(4):773-779.[4]王前,刘洁,张培军,等.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和癌胚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8):1099-1102.[5]WA T A N A B E T ,I T A B A S H I M ,S H I MA D A Y ,e t a l .J a pa n e s e s o c i e t y f o r c a n c e r o f t h e c o l o n a n d r e c t u m (J S C C R )g u i d e l i n e s 2014f o r t r e a t m e n t o f c 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J ].I n t J C l i n O n c o l,2015,20(2):207-239.[6]邓珍君,方超,汪晓东,等.炎症因子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早期预测方面的应用进展[J ].四川医学,2012,33(5):890-892.[7]赵永利,冷宁,江蕾,等.链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放疗和微波热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9):1051-1054.[8]沈诚,车国卫.炎症因子与肺癌研究进展[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2):157-160.[9]邵孔健,张步洲,蔡宗发,等.炎症因子与肿瘤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7,25(26):50-51.[10]赵方,胡明道,陈鹏.炎症因子对肝癌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4):26-28.[11]杜义安,郭剑民.相关炎症因子在胃癌进展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2014,23(5):399-402.[12]李阳,周晓杰,刘蕊,等.血清循环I G F -1与C E A 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20):1456-1461.㊃论 著㊃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李 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100043)摘 要:目的 分析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㊂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在2016-2019年期间纳入的50例血液检测异常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时前来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均安排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其检验阳性率差异以及检验结果差异㊂结果 检验阳性率:对照组7例体检者诊断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为14.00%,研究组47例患者诊断结果为阳性,诊断阳性率为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红细胞压积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平均红细胞体积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 在临床检验中,对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利于临床更加科学准确的诊断患者的病情,建议积极推广普及㊂关键词:临床检验;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诊断; 必要性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o f m o r p h o l o g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o f b l o o d c e l l s i n c l i n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L I R a n(B e i j i n g C h a o y a n g H o s p 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t o C a p i t a l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04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of b l o o d c e l l m o r p h o l og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i n c l i n i c a l i n s p e c -t i o n .M e th o d s Fi f t y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b n o r m a l b l o o d t e s t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2016t o 2019w e r e r a n d o m l y se -㊃93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第44卷Z Ⅱl e c t e d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g r o u p o f t h i s s t u d y.M e a n w h i l e,t h e p h y s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p e o p l e w h o c a m e t o t h e h o s p i-t a l f o r h e a l t h e x a m i n a t i o n w e r e r a n d o m l y s e l e c t e d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o f t h i s s t u d y.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e r e a r r a n g e d w i t h b l o o d c e l l m o r p h o l o g y t e s t,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a n d t e s t r e-s u l t 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R e s u l t s T h e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t e s t: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7c a s e s o f p h y s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r e-s u l t s w e r e p o s i t i v e,t h e d i a g n o s i s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w a s14.00%,47c a s e s o f p a t i e n t s i n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e r e p o s i-t i v e,t h e d i a g n o s i s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w a s94.00%,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c a n t(P<0.05).H e m a t o c r i t: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r e d b l o o d c e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 i d t h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v a r i a t i o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a v e r a g e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v o l u m e: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t h e s t u d y g r o u p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P<0.05).C o n c l u s i o n I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t h e b l o o d c e l l m o r p h o l o g y t e s t i s c o n d u c i v e t o m o r e s c i e n t i f i ca n d a c c u r a t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t h e p a t i e n t's c o n d i t i o n.I t i s r e c o mm e n d e d t o a c t i v e l y p r o m o t e a n d p o p u l a r i z e.K e y w o r d s:c l i n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m o r p h o l o g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o f b l o o d c e l l s;d i a g n o s i s;n e c e s s i t y血液检测以及尿液检测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病情诊断方式,虽然诊断效果良好,但是其诊断操作过程相对会较为复杂,同时检测样本也容易受到较多的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容易对检测准确性带来影响㊂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改善,临床检测技术也得到显著发展,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由于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检验方式的不足之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越来越广泛㊂本次研究意在进一步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必要性,详细研究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院在2016-2019年期间纳入的50例血液检测异常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时前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㊂对照组男21例㊁女29例;年龄20~75岁,平均(51.48ʃ10.34)岁㊂研究组男22例㊁女28例;年龄21~76岁,平均(51.46ʃ10.31)岁㊂两组人员均未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且全部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方法两组人员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5 m L静脉血,之后常规制成血液涂片,采用瑞氏染液对100份涂片予以常规染色,之后常规滴入缓冲液,待缓冲液和瑞氏染液完全融合之后,在室温环境下,将涂片放置6m i n,之后选择蒸馏水将涂片上多余的染料清除掉,待涂片干燥之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涂片中的血细胞情况㊂1.3观察指标(1)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率㊂(2)观察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差异(主要包括红细胞压积㊁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㊂1.4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选择S P S S l7.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处理,以xʃs表示计量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t或者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阳性率比较对照组7例体检者诊断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4.00%,研究组47例患者诊断结果为阳性,该组的诊断阳性率为94.00%,对照组的诊断阳性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2.2对照组与研究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红细胞压积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方面: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研究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对照组和研究组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比较(xʃs)分组n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体积(f L)对照组5039.52ʃ1.5814.28ʃ3.4485.00ʃ2.24研究组5038.09ʃ0.4712.81ʃ3.7182.21ʃ2.13 t6.1342.0546.382P0.0000.0430.0003讨论在临床检验中,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主要通过检测患者的血常规以及尿常规来进行判断,但是由于该种检测方式采集的检测样本容易受到较多外界因素干扰,因此容易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带来影响,增加漏诊以及误诊的风险㊂随着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越来越广㊃04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第44卷ZⅡ泛,该检测方法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血细胞成分含量,另一方面为血细胞形态层面的检查,而其中以血细胞形态层面的检查为主要检查内容[1]㊂目前已经有较多研究[2]指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不仅能够有效判断出患者是否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或者是患有贫血等疾病,同时还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理论支持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阳性诊断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对照组的红细胞压积指标㊁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指标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指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蔡聪颖[1]的研究结果相似,足以说明在临床检验中,对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可进一步完善患者的诊断结果,提高阳性检测率,有利于临床更加科学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情况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防止患者的血液标本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干扰,同时通过机器检测能够显著弥补人工监测中存在的弊端,因此能够显著提高检验效果[2]㊂但是鉴于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需要较高的检验技术,加之每个患者的血细胞形态以及含量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检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予以针对性的筛查以及诊断,同时平时不断的加强自身检查专业水平技能的学习,以尽可能地提高检验效率以及检验质量㊂综上所述,在临床检验中,对患者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有利于临床更加科学准确的诊断患者的病情,建议积极推广普及㊂参考文献[1]蔡聪颖.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必要性[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6):180-181.[2]赵允玲.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必要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4):89-91.ә通信作者,E -m a i l :t v i s t a @q q.c o m ㊂㊃论 著㊃D -二聚体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赵 亮1,谭运华2ә(1.陆军特色医疗中心肿瘤科,重庆400042;2.陆军军医大学流行病学中心,重庆400038) 摘 要:目的 探讨凝血试验对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㊂方法 选择2016 2019年期间在陆军特色医疗中心肿瘤研究所确诊的72例肺癌患者和同期进行监控体检的4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研究㊂本文测量了血浆D -二聚体(D -D )水平,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 P T T )㊁凝血酶原时间(P T )㊁国际标准化比值(I N R )㊁乳酸脱氢酶(L D H )㊁血红蛋白(H b )㊁血小板(P L T )㊁白细胞(W B C )化疗前㊁期间和之后的计数㊂本文研究了这些结果与疾病的分期和组织学类型的关联,以及对肺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的反应㊂结果 肺癌患者组的中位D -D ,P T 和I N R 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㊂治疗4个周期后D -D ㊁A P T T ㊁P T ㊁I N R ㊁L D H水平在应答者中显著低于无应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㊂D -D 水平在转移性疾病中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5),在小细胞肺癌(S C L C )中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在第2和第4周期治疗后,死亡组的血浆D -D ㊁A P T T 和L D H 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㊂结论 D -D水平可用于预测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㊂关键词:肺癌; D -二聚体; 凝血; 预测价值; 无创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a n a l y s i s o fD -d i m e r i n l u n g ca n c e r Z HA O L i a n g 1,T A N Y u n h u a 2ә(D e p a r t m e n t o f O n c o l o g y ,A r m y F e a t u r e d 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C h o n g q i n g 400042,C h i n a ;2.C e n t e r f o r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A r m y M i l i t a r y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40003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r o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f b l o o d c o ag u l a t i o n t e s t s f o r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M e th o d s S e v e n t y -t w o l u n g c a n c e r p a ti e n t s d i a g n o s e d i n t h e C a n c e r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h e a r m y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m e d i -c a l c e n t e r a n d 40h e a l t h y p e o p l e w h o u n d e r w e n t m o n i t o r i n g p h y s i c a l e x a m i n a t i o n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s t u d yf r o m 2016t o 2019.P l a s m a D -D i m e r (D -D )l e v e l s ,a c t i v a t e d p a r t i a l t h r o m b o p l a s t i n t i m e (A P T T ),pr o t h r o m b i n t i m e (P T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n o r m a l i z e d r a t i o (I N R ),l a c t a t e 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 (L D H ),h e m o g l o b i n (H B ),pl a t e l e t (P L T ),w h i t e b l o o d c e l l (W B C )w e r e m e a s u r e d b e f o r e ,d u r i n g a n d a f t e r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W e i n v e s t i ga t e d a s s o -㊃14㊃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第44卷Z Ⅱ。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液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液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611731血液病是指一组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异常所致的疾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传统的病理组织学检查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在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介绍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液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
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基本原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通过对骨髓细胞进行直接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其形态、数量、结构和功能等特征的方法。
常用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包括涂片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骨髓细胞的各种表面标志物进行检测和鉴定,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需要用到的实验材料包括:①骨髓样本:骨髓样本通常来源于患者的髂骨穿刺或胸骨穿刺。
采集骨髓样本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②骨髓涂片:将采集到的骨髓样本制备成涂片,以便进行显微镜观察。
常用的骨髓涂片制备方法有染色法和免疫染色法。
③显微镜:用于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学的仪器,可选择常规光学显微镜或高分辨率显微镜。
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在血液病诊断中的重要性首先,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直接观察患者骨髓细胞形态的方法,通过对骨髓细胞的形态、数量、大小等方面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病的可能。
与传统的血液病诊断方法相比,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结果直观等优点,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
其次,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于血液病的分型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类型和亚型的血液病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类型和分型,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白血病根据细胞形态、分化程度、免疫表型等特点可分为多种亚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等,不同类型的白血病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有所不同。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1. 引言1.1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定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数量,以及细胞内和细胞外的异常情况,从而发现和诊断相关疾病的一种检验方法。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白细胞形态学检验、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和血小板形态学检验,通过这些检验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状况,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血细胞情况,判断患者患病的类型和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也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病情变化和疗效评估,为疾病的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只有及时发现和分析血细胞形态学的异常,才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
【字数:251】1.2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重要性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主要包括白细胞形态学检验、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和血小板形态学检验。
白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或免疫性疾病;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协助诊断贫血、缺铁性疾病等;血小板形态学检验则有助于排除血小板功能障碍等疾病。
通过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意义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作为临床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观察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形态学简介
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协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等的基本 手段之一,包括外周血细胞及骨髓细胞的形态。
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了解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
状况,骨髓中红系、粒系及巨核系等各个系统、各 个阶段细胞的增生情况,掌握各种血细胞数量、比 例及形态特点及有无异常细胞等,从而协助诊断疾 病、观察疗效或判断预后。
WHO分型: 归入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APL伴有 PML/RARα亚型)。
WHO (AML,NOS)分型与FAB分型的对比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 M4
FAB分型: 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30%以上,所有阶段的粒系细胞占非红系的30%--80%;单核 系细胞(通常是幼单及成熟单)占非红系20%以上。(需结合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及
形态学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
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骨髓细胞形态检测提供增生性贫血的证据, 多数溶贫的确诊需要依靠溶血性实验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像
骨髓增生活跃低水平或低下、极 度低下; 粒系、红系比例正常或偏低,早 期阶段细胞少见,主要以晚期细 胞为主,形态无明显异常;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明显偏高;浆 细胞,网状细胞,肥大细胞等非 造血细胞易见;
形态学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与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及慢性病贫
血鉴别
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
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像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粒/红比例正常或降低; 红系增生旺盛,比例正常 或增高,以早中幼红为主, 幼红细胞可出现“巨幼变” 形态改变。可见大红细胞。 粒系正常或偏低,可见巨 晚幼、巨杆状粒细胞;成 熟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巨核系可有巨幼变、分叶 多现象。
胞白血病。 ---纯红系细胞白血病:骨髓幼红细胞>80%,原红细胞≥30%。原粒(或原单+幼 单核)细胞<20%。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 M7
WHO (AML,NOS)分型与FAB分型的对比
FAB分型: ---未分化型 骨髓中原巨核细胞≥ 30%,原巨核细胞由组化电镜或单克隆 抗体证实。 ---分化型 骨髓及外周血中以单圆核和多圆核病态巨核细胞为主。 WHO分型: BM原始细胞≥20%,其中≥50%为巨核系;该原始巨核细胞应由电镜或 单克隆抗体证实。
形态学诊断中需注上注意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鉴别
血清叶酸,VB12检测 细胞遗传学检测
溶血性贫血骨髓像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粒/红比例降低; 红系增生旺盛,比例增高 或明显增高,以中晚幼红 为主,幼红细胞可出现H-J 小体,卡博环,可见嗜碱 点彩及嗜多色性红细胞。 核分裂像易见; 粒系正常或相对偏低,无 明显形态改变; 巨核系无明显形态改变。
显微镜下的一些骨髓/外周血细胞
两个相关概念
骨髓细胞增生程度
粒红(G:E)比值=2~4:1
正常骨髓象
细胞形态学对于贫血性疾病 的诊断意义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它(略)
缺铁性贫血骨髓像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粒红比例正常或降低; 红系增生旺盛,比例正常 或增高,以中晚幼红为主, 幼红细胞可出现胞体小, 浆量少及胞浆边缘不规整 的形态改变。成熟红细胞 中心淡染区扩大。 粒系、巨核系大致正常。
《按照WHO(2001-201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
诊断标准的变化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外周血或骨髓 myeloblasts≥20%,可诊断为AML;分为多种类型。 (如果患者被证实有WHO分型中所规定的克隆性重现性 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异常,即使原始细胞<20%,也 可诊断为AM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 lymphoblasts≥25%; 主要按细胞表型分为前体B-ALL、前体T-ALL。 (综合MICM的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WHO分型)
B-ALL
T-ALL
WHO分型---AML分型的变化
急性髓系白血病及相关肿瘤
AML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 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治疗相关髓系肿瘤 AML非特定类型(AML,NOS) 髓系肉瘤 唐氏综合征相关性骨髓增生
介绍形态学分型中的两个概念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M5
WHO (AML,NOS)分型与FAB分型的对比
FAB分型:骨髓中原始及幼维单核细胞 ≥30%;单核系细胞(原单、幼单及成熟单) 占骨髓非红系细胞80%及以上。
---M5a 未分化型:骨髓原始单核细胞占单核 系细胞的≥80%。 ---M5b 部分分化型:骨髓原始单核细胞占单 核系细胞的<80%。 WHO分型:骨髓中原始及幼维单核细胞 ≥20%,单核系细胞(原、幼及成熟单核细胞) ≥80%,可有Auer小体;粒系细胞<20%。 --- 急性原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单核系细胞 中绝大多数为原单核细胞(≥80%)。 ---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单核系细胞中 绝大多数为幼单核细胞(原单核细胞 <80%)。
WHO (AML,NOS)分型与FAB分型的对比
急性红白血病 / M6
FAB分型: ---急性红白血病:骨髓中幼红系细胞>50%, 且常有形态学异常,骨髓非红系细胞中的原始粒 细胞(或原始+幼单核细胞)>30%(NEC);如 果幼红细胞病态明显(占>10%),则红系细胞比 例占30%以上也可以 。 WHO分型: WHO-2001、2008 : --- 急性红白血病: BM 红系 ≥ 50% ,原粒(或原单 + 幼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 ≥20%。 ---纯红细胞白血病:BM红系>80%,同时缺乏有意义的原粒(或原单+幼单核) 细胞存在的证据。 WHO-2016 : ---对于原始细胞的计数由原来的 NEC (非红系细胞)改为 ANC(所有骨髓有核 细胞);取消了急性红白血病亚型(分别归入AML及MDS),保留了纯红系细
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的细胞
红系; 粒系; 巨核系; 其它细胞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 系; 其它非造血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 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
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的细胞
红系;
粒系;
巨核系;
显微镜下的一些骨髓细胞
显微镜下的一些骨髓细胞
显微镜下的一些骨髓细胞
FAB分型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外周血或骨髓中blast(原始)≥30%。
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L2,L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1,M2,M3,M4
(M4E0),M5(a/b),M6 ,M7,后又增加M0等。 (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为基础)
WHO分型对比FAB分型的一些新变化
骨髓(所有)有核细胞(ANC):所分 类计数的骨髓各个系列的细胞(除巨核 外的各个系列各个阶段的细胞) 非红系细胞(NEC):除去红系列的细 胞(主要指所有粒系及所有单核系的细 胞)
WHO (AML,NOS)分型与FAB分型的对比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 M1
FAB分型: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ANC);原始粒细胞≥90%(非幼 红系细胞,NEC)。 WHO分型:骨髓或外周血原始粒细胞≥20(ANC) ;原始粒细胞≥90 %(非幼红系细胞,NEC)。
WHO (AML,NOS)分型与FAB分型的对比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M3
FAB分型: 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 为主,占非幼红细胞的>30%,其胞核大小不 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又分二亚型;
M3a为粗颗粒型,嗜苯胺兰颗粒粗大,密 集甚或融合。 M3b为细颗粒型,嗜苯胺兰颗粒密集而细 小。
WHO (AML,NOS)分型与FAB分型的对比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特殊类型 / M4Eo
FAB分型:骨髓中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常≥5%(NEC),此类 细胞除有典型的嗜酸颗粒外,还有嗜碱性的(不成熟)颗粒,还可 有不分叶的核。 WHO分型:归入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AML 伴有 inv(16)(p13.1q22)或 t(16;16)(p13.1;q22),(CBFβ-MYHII)亚型)。
WHO分型---ALL分型的变化
前体B/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T-淋巴母细胞 淋巴瘤
前体B-ALL:FAB分型细胞形态学为L1或L2,由免疫表 型确诊。(免疫表型为B系)
前体T-ALL: FAB分型细胞形态学为L1或L2,由免疫表 型确诊。(免疫表型为T系) WHO分型将L3(Burkitt型)归入成熟B细胞肿瘤中。
WHO (AML,NOS)分型与FAB分型的对比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 M2
FAB分型: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30(ANC);骨髓中原粒细胞 占非幼红细胞的30~89%(NEC),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 段>10%。
WHO分型:(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20(ANC));单核细胞<20 %,不同成熟阶段的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 10%。
Auer小体的意义
Auer小体
Auer小体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交织状Auer小体
交织状Auer小体是APL-M3诊断的重要依据。
全片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
骨髓小粒可见,但其中造血细胞 明显减少或不见,小粒中空虚或 以非造血细胞为主。
形态学诊断中需注意的问题
与增生性贫血的鉴别 与血稀的鉴别
细胞形态学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FAB分型 (1976年、1985年) MICM分型 (二十世纪90年代) WHO分型(1997年、2001年、2008年、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