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网织红细胞各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髓抑制前后网织红细胞各参数的动态变 化及其临床意义田 o
1 资料与方法
t . 1 一囊 资料
织红细胞的增多较 网织红细胞总数和比例的恢 复更早 出现四 。 化疗是 目 前 恶性肿瘤 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 但会导致机体 出现各种不 良反应 , 如 骨髓抑制 、 消化道反应 、 毛发脱落 、 慢性 出血等。 其 中以不 同程度 的骨髓抑制对机体造成的影 响最为严 重 。本 研究 通过监测 3 2 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 网织红细胞各 参 数变化 , 以期寻求一种灵敏可靠的指标来反映化疗过程 中骨 髓造 血功能状况 , 指导临床选择化疗 时机 、 科学合理用药I 帕 。彭 明婷 等嘲 报道 , 接受化疗 的恶性肿 瘤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 的降
选择 2 0 1 2 年6 月至 2 0 1 3 年4 月在我 院住 院治疗 ( 包括确 诊 治疗 和复发治疗 ) 的乳腺癌患者 3 2 例。
1 . 2 仪 器和 试 制
S y s m e x X T 1 8 0 0 i 全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进 1 2 1 配套试剂 , 厂
家提供 的校准品及全血质控物 。
1 . 3 检 测方 法
患者化疗前空腹抽血 1 次, 化疗后第 3 , 6 、 1 4 、 2 1 天分别 抽
取静脉血,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专用真空管采集, S y s m e x
X T 1 8 0 O i 全自 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 3 小时 内检测完毕。检验项 目 有R e 魄 对数 、 R e I 百分数 、 H F R 、 M F R 、 L F R 、 I R F 、 血常规 。
2 结果
【 1 】 乐家新 , 丛玉隆 , 兰亚婷 , 等. 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网织红细胞 动态变 化的观察m.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 2 0 0 3 , 2 ( I ) : 1 6 7 2 - 1 6 7 4 . [ 2 】 许安 春 , 张爽 , 杨雪 . 网织红细胞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 的变 化及临床 意义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 2 0 1 0 ( 8 ) : 2 2 8 - 2 2 9 .
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中图分类号】 R 4 ; 5 6 【 4 6 R 5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7 .8 02 1)50 3 -2 6 10 0 (0 20 .530
和 HL 鼻 进 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R)
溶血性贫血 R T R T 、R 、 V、 C HL %及 H R 明显高于正常 E %、 E # IF MR MS V、 R L #
对照组( 均P< 00 )缺铁性贫血 R T R T 、 、 L %及 HL # .1 ; E %、 E #I H R RF R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MR 而 V、 MS V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1 ; C 均 . ) 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 白血病 R T R T 、 F H R 0 E %、 E #I 、 L % R 及 HL # R 值均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 P< 00 ) 而 MR MS V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 。肾性贫 均 .1 , V、 C 血 R T R T 、 V、 C HL %及 HL # E %、 E # MR MS V、 R R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 统计 学意义 , I F较正常对照组低 ( 而 R P< O 5。 . ) 结论 0 R T相关参数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 面了解不 同贫血 患者 的骨髓增生程度 , E 对疾病 的贫血诊 断治疗和疗效观察等都有重要 的临床应用价值 。
特 L 7 0自动分析仪对 10例贫血患者和 3 H.5 8 6例健康体检者的 R T百分 比( E %) R T绝对 值( E 、 E R T 、E R T )未成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白血病化疗前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其在化疗过 程中的血小 板 、白细胞数 以及 网织红 细胞数动态变 化进行观察 。结果 :化疗后 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及 血小板均 急剧 降低 ,A N C 和R E T # 会分 别降至 0 . 2 × 1 0 9 / L和 1 0 X 1 0 9 / L以下 ,H F R加 M F R降至最低或是 O ,对患者进行 骨髓 细胞 学检测结果为 :有核细胞发生增生 降
低或是极度降低现象 ,L F R对患者造血功能产 生抑制影响 。结论 :对 白血病患 者的 R E T #( 网织红 细胞 参数 )进行动态监测观察 ,为判定 患
者 自身的造 血功能情况提供更为丰 富的临床信息 ,在 临床治疗 上具 有重要 参考价值和意义。
【 关键词 】 网织红细胞 ; 白血病 ; 化疗 ; 前后变 化 ; 临床意义
Z HU Xi a o — y a n . / / Me d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Ch i n a 。2 0 1 3 。1 0( 3 2) : 0 8 7 — 0 8 8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c h a n g e a n d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r e t i c u l o c y t e p a r a m e t e r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l e u k e m i a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 Me t h o d :
网织红细胞(Ret)检测的重要性

网织红细胞(Ret)检测的重要性血常规检测是基础的临床化验检查之一,但通过化验血常规可以检查出很多问题。
网织红细胞(Ret)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红細胞,其胞质内含有嗜碱性的RNA物质,经化学染色剂染色后呈浅蓝色或深蓝色网状结构,并因此得名。
网织红细胞的检测,其结果可用于监测骨髓新生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生成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本文重点从网织红细胞(Ret)检测对诊断贫血、应用于临床化疗以及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等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旨在为网织红细胞(Ret)检测对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1.开展网织红细胞(Ret)检测的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Ret)及其相关参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在临床诊断价值方面,其灵敏度、特异性要优于传统的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具体来说(1)网织红细胞(Ret)增高: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见于各类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尤为显著;(2)网织红细胞(Ret)减少:见于非增生性贫血(如铁、铜、维生素B6、维生素B12缺乏),慢性病性贫血(如慢性炎症、恶性肿瘤、慢性肾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和纯红细胞再生障碍;(3)鉴别贫血;如缺铁引起的小细胞性贫血,缺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等。
2.网织红细胞(Ret)检测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应用网织红细胞(Ret)作为反映人体骨髓造血功能与红细胞生成活力敏感指标,自该技术诞生以来,随着计数手段的持续改进,其临床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实践检测中,激光技术能够在不同测量通道内同时检测数十项参数。
网织红细胞(Ret)经碱性槐黄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加以检测分析,明确网织红细胞(Ret)数目、比率、分类。
网织红细胞(Ret)最初应用于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细胞监测,提出幼稚网织红细胞(Ret)变化是骨髓受抑与逐渐恢复敏感指标;近二十年前,我国开始应用自动化检测仪对外周血动态监测。
实践中,意识监测病人的骨髓功能,重点是监测其各血细胞值是否降低正常值或上升到正常值。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与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法 收 集 患 者 临 床 资料 , 中 筛 选 出 缺 铁性 贫血 组 38例 和 溶 血 性 贫 血 组 3 例 , 收 集健 康 对 照组 3 其 4 3 另 O例 。并 对 网 织 红 细 胞 百 分 比
( T )绝 对 数 ( E RE 、 R T#) 未 成 熟 网织 红 细 胞 指 数 (R ) 行 分 析 。结 果 小 细 胞 性 贫 血 患 者 R T 、 E 及 IF 进 E R T#较 对 照 组 高 , 且 以溶 血性 贫血 更 为 明显 (  ̄O0 )缺 铁 性 贫 血 患 者 的 I F与 对 照 组 相 比无 明 显 升 高 ( P- . 5 , R P> 0 0 ) 而 小 细 胞 性 溶 血 性 贫 血 患 者 .5 ,
・
32 ・ 8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1 年 4月第 3 00 1卷第 4 期
It a dA r 00V 1 0N . n L bMe, pi21,o. ,o4 J l 3
・
检 验 与 临 床
・
网织红 细胞 参 数在 缺铁 性 贫血 与 小细 胞 性 溶血 性贫 血鉴 别 诊 断 中的 临床 意 义
张 芹 , 阳红梅 , 自金 , 欧 甸 蒋雅 先 , 宋建 新 , 朱红艳
( 南省 第一人 民 医院 , 明 6 03 ) 云 昆 5 0 2
【 要 】 目的血 与 小 细 胞性 溶 血 性贫 血鉴 别 诊 断 中 的价 值 。 方法 采 用 回顾 性 分 析 的 方
血细胞分析仪及厂家配套试剂 。
3 统 计 学 处 理 .
较, q检 验 。
结 果
指幼稚的或未 成熟 的 网织 红细 胞 ( 含高 R 即 NA 的 网 织 红 细
胞) 与总 的 网织 红 细 胞 的 比值 } 在 骨 髓 红 系 增 生 旺 盛 时 ,R , IF
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reticulated red cells)由于其明显的形态特征,广泛用于血液检查中。
它们可帮助医生诊断出血液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它们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由血小板、白细胞和血小板产生,它们是一种凝集性细胞,表现为大量非常小的形状不规则的细胞,小的红细胞集合在一起形成网状状结构。
它们在微量血症,贫血,铁缺乏性贫血症,血液凝固和免疫系统疾病中发现。
此外,网织红细胞也可用于诊断肝病,免疫缺陷,淋巴瘤,肿瘤,发热,肝炎等疾病。
网织红细胞可以在常规血液检查中检测到,也可以使用血液分析仪或计算机仪器进行检测。
它们经过细致的观察,可分类出数种不同的网织状,包括四种反映常见的血液疾病的网状结构。
根据发现的网织状,医生可以针对特定的血液疾病进行检测。
此外,网织红细胞也可用于预测择期手术的麻醉反应,婴儿出生时血液检查中的贫示变异,贫血患者的诊断以及用于手术之前的血液科学检查中的特异性血液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总之,网织红细胞具有很强的临床意义,为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血液的疾病,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后续观察。
网织红细胞未成熟分数在肿瘤放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标 。 方法 : 用 S s xX 2 0 i 自动 血 细胞 分 析 仪 对 3 采 yme T一 00 全 0例 实体 肿瘤 患 者放 化疗 前 后 外 周 血 白细 胞 数 ( B 、 性 粒 细胞 W C)中 数 ( U) 网织 红 细 胞 百 分 数 ( t 、 织 红 细胞 未成 熟 分 数 (RF 进 行 检 测 。 结 果 : 放 化 疗 前 相 比 , 化 疗 后 I NE 、 Re %)网 I ) 与 放 RF于 第 3天
6hd y ( > .5 .o cu in I Fc nb evda ner rdci dct nt n esp rsin t a P 00 ) n ls : R a esre sa al pe i v i i e i mo i r gt u pes C o y te n a r n o i h o
a d c e t ea yi 0 p t nswi o me a u rRe ut :C mp rd w t h au eoe rdoh rp n n h moh rp n 3 ai t e t n u n ltmo. s l h s o ae i te v l eb fr a it ea ya d h
p r h r lb o d we e d tc e y S s x XT一 0 0 u o t l o el a ay e eo e a d at r r d oh r p e p e a lo r e e t d b y me i 2 0 ia t ma i b o d c l n l z rb f r n f a i t e a y c e
Z a u ,t l h o h a e a
D p r e tf Ciia L b rtr , eAf i e s i uh Hopt o L z o dc m o n o h ia t l a f l a ol e e
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在地震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6 8 7・
公 式 的补 液量 , 了预 防休 克 期后 的水 肿 发生 , 为 可适
当应 用甘 露 醇等脱 水 剂进 行预 防 性脱 水 。 3 2 吸人 性损 伤 的救 治 吸 人 性 损 伤 除 气 道 的局 . 部损 伤外 , 会迅 速影 响 呼 吸功 能 , 至发 生 呼 吸功 还 甚 能衰 竭 , 而且 极易 发生 继 发感染 , 导致 各类 感染 性肺 损 伤 , 此 , 人 性 损 伤 是 烧 伤 的 主 要 死 亡 原 因 吸 因 ] 。应根 据病 史 、 音 嘶 哑 情 况 以及 是 否 有 头 声 面颈 部损 伤 , 迅速 判 断 吸人性 损伤 的程 度 , 尽早 进行 气 管切 开术 。最 迟应 在伤 后 6h 出现 明显 组织 水肿 , 和气 道梗 阻前 进行 。 在大 面 积烧 伤合 并 吸人性 损 伤 的病例 中可 以适 当放 宽使 用 呼 吸 机 的指 征 。其 应 用 呼 吸 机 的指 征
黎鳌 , 杨宗 城. 黎鳌烧 伤学[ . M] 上海 : 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上
2 0 . 0 1
N ma . dacsnb m aeJ .ur tnCiC r, 0 ,3 a i N A vne u e ̄[]C r O) r a 2 7 1: s i i t eO
45. 1. 0 4 0
b m aeoe eps 10yas J . l ls S r,0 9,6: u cr vrt at 0 er[ ] Ci Pat ug 20 3 h n
S 27 —5 45
般情 况 , 患者体 温 高 于 3 . C或低 于 3 如 9 5C 6℃ , 心
率 >10 7 / i , 液 白细 胞 、 4 .m n 血  ̄ 中性 粒 细 胞 显 著 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织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尤其是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网织红细胞均值为150×109/L,血液中为65×109/L。
当骨髓Ret增多,外周血减少时,提示释放障碍;骨髓和外周血Ret均增加,提示为释放增加。
从网织红细胞成熟类型获得红细胞生成活性的其他信息,正常时,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中Ⅲ型约占20%~30%,Ⅳ型约占70%~80%,若骨髓增生明显,可出现Ⅰ型和Ⅱ型Ret。
1、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1)增多:见于①溶血性贫血:溶血时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Ret可达6%~8%,急性溶血时,可达约20%,甚至50%以上,绝对值超过100×109/L。
急性失血后,5~10d网织红细胞达高峰,2周后恢复正常。
②放疗、化疗后:恢复造血时,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恢复较敏感的指标。
③红系无效造血:骨髓中红系增生活跃,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2)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
典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之一是Ret计数常低于0.005,绝对值低于15×10 9/L。
2、观察贫血疗效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治疗前,Ret仅轻度增高(也可正常或减少),给予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治疗后,用药3~5天后,Ret开始上升,7~10天达高峰,2周左右,Ret逐渐下降,表明治疗有效医学*教育*网整理。
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移植后第21天,如Ret大于15×109/L,表示无移植并发症;小于15×109/L,伴嗜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可能为骨髓移植失败。
4、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是网织红细胞生成相当于正常人的倍数。
不同生理、病理情况下,Ret从骨髓释放人外周血所需时间不同,故Ret计数值不能确切反映骨髓红细胞系统造血功能,还应考虑Ret生存期限。
通常Ret生存期限约为2d,若未成熟网织红
细胞提前释放人血,Ret生存期限将延长,为了纠正网织红细胞提前释放引起的偏差,用网织RPI来反映Ret生成速率。
计算公式为:被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在估计红细胞生成有效性方面,使用RPI较准确。
小儿正常的网织红细胞值是多少
初生3天内约为0.04-0.06,于生后第7天迅速降落至0.02以下,(这与生理性贫血期有关,简单地说就是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增高,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骼造血功能暂时性下降,网织红细胞减少,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引发。
意见建议:正常范围成人0.5%~1.5%,绝对值(24~84)×l09/L;新生儿2.0%~6.0%,绝对值(144~336)×109/L.检查介绍网织红细胞是没有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该细胞内残余的核糖核酸经特殊染色后成“网状”结构.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恶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医治有效时.网织红细胞计数下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