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类题】检测卷 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

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文言文试题答案及翻译

D.王安中诗文兼擅。

受到皇上器重。

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参考答案10-12 A C C13.(1)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

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

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

考中进士,调任瀛州司理参军、大名县主簿,历任秘书省著作郎。

政和年间,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动辄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上表,称他为奇才。

后来有一天,徽宗特地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安中马上写成,皇上就在他的草稿后批道:“可任中书舍人。

”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士卒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申诉,受不住惨酷的拷打,于是被屈伏罪。

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走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

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凭借妖术向(皇上)引见方士王仔昔,朝廷大臣及外戚们都结交关照他。

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

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本来打算马上实行你的上奏请求,因为接近天宁节,等过了此节,一定为你罢免蔡京。

”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

皇上因此升迁安中为翰林学士,又升他为学士承旨。

宣和元年,授任尚书右丞;宣和三年,任左丞。

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朝廷谋求帅臣,安中请求前往。

王黼向皇上赞誉他,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燕山府知州,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4翻译文言句子(二)(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4翻译文言句子(二)(含解析)

翻译文言句子(二)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君姓张氏,名持,字久中,初名伯虎。

君为人深沉有大度,喜气节,重交游,一时所与之游者甚众。

凡君之与人交,喜穷尽其得失,其义足以正之,而其直未尝苟止也。

至其与众人接,尤温以庄,不妄与之言。

与之言,必随其材智所到,不病以其所不为。

故君之友皆惮其严,而喜其相与之尽。

众人之得君游者,亦皆喜爱而未尝有失其意者。

而陈惇者,与君交尤深也。

予尝视惇与君之相从,忧穷龃龉,无不共之,其中心岂有利然也?世之交友道废久矣,其有之,或非此也。

然则君之事,其有取于世教非邪?(节选自曾巩《张久中墓志铭》)(1)众人之得君游者,亦皆喜爱而未尝有失其意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尝视惇与君之相从,忧穷龃龉,无不共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与他交往的一般人,也都很喜欢他,从来没有失望的。

(2)我曾经观察陈惇和张君交往,无论仕途多么令人忧虑困窘不顺达,没有不共同面对的。

参考译文君姓张,名持,字久中,原名伯虎。

张君为人沉稳气量宽宏,讲究志气和节操,重视交际,一时间和他交往的人很多。

大凡张君与人相交,喜欢全部指出对方的得与失,张君的大义足够用来匡正别人,他的正直也从未随意停止。

至于他和一般人的交往,尤其温厚并且严肃,不随意和人说话。

和别人说话,张君一定会随着对方的才华智慧所达到的程度应对,不因为对方做不到的事情而诟病对方。

所以张君的友人都害怕他的严厉,但喜欢和他一起尽情交谈。

与他交往的一般人,也都很喜欢他,从来没有失望的。

而陈惇,与张君交往尤其深厚。

我曾经观察陈惇和张君交往,无论仕途多么令人忧虑困窘不顺达,没有不共同面对的,难道他们的心中有利益才会这样吗?世上的交友之道已经废弃很久了,如果还有的话,或许不会是这样。

既然这样,那么张君的行为,到底是不是从世间的教化中获取的呢?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翻译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文言文翻译题(附答案)

专题五文言文翻译题(重点高中适用作业)一、对点练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

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

”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

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

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

出为宣城太守,以母忧去职。

服阕,为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王岱宗,今其时也。

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

”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

”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

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淑与濬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

”(1)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5分)译文:(2)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5分)译文:参考答案:(1)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

(得分点:“章句”“属文”“遒”各1分,大意2分)(2)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用这种方法戏弄袁淑。

(得分点:“尝”“饷”“谬误”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袁淑,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

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气概,他的伯父袁湛对家里人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到了十几岁,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

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

本州官府任命他为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

刘湛,是袁淑的姨表兄,他想让袁淑归附自己,但袁淑不把他放在心上,因而彼此大不相合。

出任宣城太守,因遭逢母亲丧事而辞官。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第一部分学生版2022届高三文言文翻译十年真题精练1【2021年新高考Ⅰ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5分)(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5分)2【2021年新高考Ⅱ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祖)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祖逖)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3【2021年全国甲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4【2021年全国乙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5【2020年八省联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6【2020年全国卷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7【2020年全国卷II】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并言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8【2020年全国卷III】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白日不得入宫。

(2)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9【2019年全国卷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4_文言文翻译_含解析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限时练4_文言文翻译_含解析

专题专项限时练(四) 文言文翻译(建议用时:30分钟)一、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导学号:2661213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译文:(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译文:【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居”“清白”“喜奢好侈”;关键虚词有“所以”“率”“由”“然”;文言句式有“……者,……也”(判断句)。

第(2)句:关键实词有“为”(第2个)“救”;关键虚词有“为”(第1个)“而”“之”“则”,文言句式有“不能我救”(宾语前置句)。

【答案】(1)(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2)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参考译文】(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们)必然要向他人索取。

有的谋取利益侵扰百姓,有的趁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名义上借贷,有的请托亲戚,宴请、馈赠、索取、竞争,整个家族没人禁止,以至于在做事时动辄互相从旁牵制,威严没法施行。

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过得好,百姓却一天比一天劳苦;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快乐,百姓却一天比一天抱怨。

因为这而犯罪进监狱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朋友来做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

妻妾、子孙、朋友都不能救我,哪比得上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廉洁勤政,并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更好呢!二、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句子。

(10分)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

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接受,赞同)之。

而朝议方(正)以秦、凉为忧,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完成)大功耳。

”议者多有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占)七八。

天与(赐予)不取,岂非更(经历)事者恨(遗憾)于后时哉!(状语后置)”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帝意合,赞成其计。

四年夏六月,羊祜以病求入朝,既至,帝命乘辇入殿,不拜而坐。

祜面陈伐吴之计,帝善(认为……好)之。

以(因为)祜病,不宜数(多次)入,更(又)遣张华就(去)问筹策(筹算,谋划,策略)。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西晋灭吴》,有删改)(1)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译文:(2)以祜病,不宜数入,更遣张华就问筹策。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句子。

(10分)神爵元年三月,诸降羌及归义羌侯杨玉(注),背畔(通“叛”)犯塞,攻城邑,杀长吏。

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认为……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做将领)者?”充国对曰:“无逾(超过)于老臣者矣。

”上遣问焉:“将军度(估计)羌虏何如(怎么样)?当用几人?”充国曰:“兵难遥(在远方)度(预测),臣愿驰至(快马赶到)金城,图(绘地图)上方略(作战方略)。

愿陛下以属(托付,委托)老臣,勿以为忧。

”遣充国将(率领)之,以击西羌。

充国常以远斥候(侦察兵)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停止,扎营)必坚6使……坚固)营壁,尤(特别)能持重(行事慎重,谨慎稳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

遂(于是)西至西部都尉府,日(每天)飨(犒劳,慰劳)军士,士皆欲为用(为他所用)。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赵充国破羌》,有删改)【注】杨玉,西汉时先零羌首领,初归附汉,被封为归义羌侯。

(1)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译文:(2)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练习(名师精选真题+解题思路与技巧,建议下载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滕元发,初名甫,字元发。

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

召试,为集贤校理。

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

”神宗以为名言。

知谏院。

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

”拜御史中丞。

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

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

”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

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

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除田祖,修堤障,察贪残,督盗贼,北道遂安。

知开封府。

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

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

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

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讻讻,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出知郓州。

历齐、邓二州,会妇党【注】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改安州。

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遂上章自讼,神宗览之恻然。

哲宗登位,知郓州。

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遂绝其讼。

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且至,“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为疠疫。

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屋。

元发威行西北,号称名帅。

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

以老力求淮南,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

(选自《宋史·滕元发传》,有删改)【注】妇党:妻子的亲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B.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C.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D.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阅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避讳:对去世(在世的除外)的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为示尊敬,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专题练习

2020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 专题练习

文言文翻译一、(2019·厦门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崇宪,字履常,淳熙八年以取应对策..第一。

崇宪初仕为保义郎、监饶州赡军酒库,换从事郎、抚州军事推官。

父汝愚既贬死,海内愤郁,崇宪阖门自处。

居数年,复汝愚故官职,多劝以仕。

改奉议郎、知南昌县事,奉行荒政..,所活甚众。

升籍田令,制曰:“尔先人有功王室,中更谗毁,思其功而录其子,国之典也。

”崇宪拜命感泣,陈疏力辞,以为“先臣之冤未悉昭白,而其孤先被宠光,非公朝所以劝忠孝、厉廉耻之意”。

俄改监行在都进奏院。

请外,知江州。

郡民岁苦和籴..,崇宪疏于朝,永蠲之。

且转籴旁郡谷别廪储之,以备岁俭。

瑞昌民负茶引钱,新旧累积,为缗十七万有奇,皆困不能偿,死则以责其子孙,犹弗贷。

会新券行,视旧价几倍蓰,崇宪叹曰:“负茶之民愈困矣。

”亟请以新券一偿旧券二,诏从之。

盖受赐者千余家,刻石以纪其事。

修陂塘以广溉灌,凡数千所。

初,汝愚捐私钱百余万创养济院,俾四方宾旅之疾病者得药与食,岁久浸移为它用。

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以兵部郎中召,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边民相什伍..,寇至则鸣鼓召众,先后掩击,俘获者赏,不至者有惩。

先是,部内郡邑有警,辄移统府兵戍之,在宜州者百人,古县半之。

崇宪谓根本单虚,非所以窒奸萌,乃于其地各置兵如戍兵之数,而敛戍者以归。

邕为边要害地,自狄青平侬智高,所以设韩捍防者甚至,岁久浸弛。

崇宪条上其议,朝廷颇采其言,然未及尽用也。

(节选自《宋史·赵崇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B.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C.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D.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答案】C(“立规约数十条”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其后应断开,且“以”是虚词,根据后文意思,其前应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关键词“同乳”“瑞”和“吊”根据语境翻译正确,对句中 省略的两个主语“朱泚”“这事”进行了补充,对理解不到位的“猫鼠同乳”“可吊不可贺”翻译 更加合理。
(3)今猫受畜于人,不能食鼠而反乳之,无乃失其性邪?
[失分译文] 现在猫是人的牲畜,(猫)不吃老鼠反而喂奶给老鼠,恐怕是丧失了猫的本性了 吧?(有两处不规范)
参考答案: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 (10)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删除的词语:删去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和表感叹语气的“也” 译文:
参考答案:孟明,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你们回来啊! 5.用“调整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3
(11)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何如? 调整的句子:“先君之好是继”中的谓语动词“继”调整到“先君之好”之前,“何如”为介 词宾语前置,应调整为“如何” 译文: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 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 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 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2)会朱泚军中猫鼠同乳,表其瑞,衮率群臣贺,祐甫独曰:“可吊不可贺。”
[失分译文] 恰逢朱泚军队中有猫和小老鼠一同喂奶,上奏了这件事,常衮率大臣前去祝贺, 只有崔祐甫说:“应感觉不是好事而不应祝贺。”(有三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适逢朱泚军队中有猫给小老鼠喂奶,(朱泚)上表称吉兆,常衮率百官道贺,唯独 崔祐甫说:“(这事)应警觉而不应祝贺。”
参考答案: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 得全胜。
(8)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替换的词语:“劳”为使动用法,替换为“使……劳累” 译文:
参考答案:使军队劳累而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没有听说过啊。 4.用“删除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9)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 删除的词语:删去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第一个“之”和表判断句式的“也” 译文:
参考答案: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 (2)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 保留的词语:屈完、召陵、齐侯、诸侯 译文:
1
参考答案:这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到齐军中(谈判)。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侯让 诸侯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阵。
这年夏天,楚成王派遣屈完到齐军中(谈判)。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侯让诸侯的军队 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阵。齐侯说:“这样做难道是为了我吗?不过是为了继承我 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 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侯说:“(我)用这些诸侯 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池攻克不下?”屈完回答说: “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服从?如果您凭借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 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即使众多,也没有用处!”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不规范翻译进行修改完善。
(1)安禄山陷洛阳,祐甫冒矢石入私庙,负木主以逃。
[失分译文] 安禄山攻下洛阳,崔祐甫冒着被箭射中的危险跑进个人庙中,背着木主逃跑了。 (有三处不规范)
[满分修改] 安禄山攻陷了洛阳,崔祐甫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家祠,背着木制的先人牌位跑了出 来。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关键词“私庙”“逃”根据语境翻译正确,对不理解的“木 主”作出了正确的推断。
4
参考答案: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 我特来征收贡物。
(16)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变通的词语:“无乃……乎”为固定句式,翻译时应译为“恐怕……吧”
译文:
参考答案:军队劳累,精力衰竭,远方的国家防备我们,恐怕不可以吧?
参考译文:
(一)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侯率领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 使节到齐军对齐侯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我们两个国家相距遥远,互不干扰,没想到您 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太公说:‘五等诸 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 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 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 臣回答说:“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 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
屈完及诸侯盟。 (二)
蹇叔哭师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 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 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 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 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1.用“保留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1)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保留的词语:东、西、南、北、穆陵、无棣 译文:
[满分修改] 现在猫被人喂养,(猫)不吃老鼠反而给老鼠喂奶,难道不是丧失了猫的本性吗?
[改后点评] 修改后的翻译能够把“猫受畜于人”中“畜”的用法翻译出来(名词活用作动词, 喂养),且把“受……于……”的被动句翻译正确;把“无乃失其性邪”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语 气,偏重于反问,“难道不是……吗”的固定句式翻译恰当,且语句更加合理通顺。
参考译文:

崔祐甫,字贻孙,是太子宾客孝公崔沔的儿子。以礼法治家,世代闻名。(他)考中了进士,调 任寿安县县尉。安禄山攻陷了洛阳,崔祐甫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家祠,背着木制的先人牌位跑了出来。 (他)从起居舍人多次升迁后任中书舍人。(他)性格刚烈直率,遇事不退缩。当时中书侍郎空缺,崔 祐甫代管中书省事务,多次和宰相常衮争议不妥协。常衮发怒,派(他)分管吏部铨选官员,每当(崔 祐甫)拟定了任职人选,常衮总是驳斥反对,崔祐甫也不愿居(常衮)之下。适逢朱泚军队中有猫给 小老鼠喂奶,(朱泚)上表称吉兆,常衮率百官道贺,唯独崔祐甫说:“(这事)应警觉而不应祝贺。” (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现在猫被人喂养,(猫)不吃老鼠反而给老鼠喂奶,难道不是丧失了 猫的本性吗?猫没有尽到(捕鼠)的职责,这预兆的应验好像是说执法的官吏有不敢触犯邪恶小人的, 边境将领有不敢抵御敌人的。”唐代宗(李豫)对他的话感到惊异,常衮更不高兴了。
(4)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增补的词语:“使”后增补省略的宾语“人”,单音实词变为双音实词,“告”为“报告” 译文:
参考答案: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 (5)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增补的词语:“必死是间”前增补省略的主语“你”,单音实词变为双音实词,“必”为“必 定”,“骨”为“尸骨” 译文:
5
了)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假如你只)活七十岁,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那么粗了。”
蹇叔的儿子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人一定在殽山抵抗你们的军队,殽 山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必定 死在那里,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2020 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类题】检测卷
一、练熟技法保基础分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 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
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 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 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 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参考答案:(你)必定死在那里,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3.用“替换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6)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替换的词语:“掌”名词作动词,替换为“掌管” 译文:
2
参考答案: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地派军队来,郑国都城可以得到。 (7)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替换的词语“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 译文:
2.用“增补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3)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增补的词语:“以此众战”“以此攻城”前均增补省略的主语“我”,单音节实词变为双音节 实词,“攻”为“攻打”,“御”为“抵挡”,“克”为“攻克” 译文:
参考答案:(我)用这些诸侯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 的城池攻克不下?
参考答案:晋人一定在殽山抵抗你们的军队。 6.用“变通法”翻译下面的文言文句子。 (14)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变通的词语:“风马牛不相及”在文中是比喻说法,应译为“我们两个国家相距遥远,互不干 扰” 译文:
参考答案: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我们两个国家相距遥远,互不干扰。 (15)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徵。 变通的词语:“无以……”为固定句式,翻译时应译为“没有用来……办法(或东西)” 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