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塌渍法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中药热敷(溻渍)法

中药热敷(溻渍)法

二、禁忌症
1.实症、热证、局部无知觉。 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月经期、孕妇 禁敷腹部、腰骶部。 3.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 4.出血性疾病。
❖ 煮沸法 三 、药包的煮法
(1)将药物装入布袋约1∕2满,扎紧口 袋,放入盆内,头煎加水2000—3000毫升, 浸没布袋约3—5厘米。按需加入适量黄酒、 陈醋,放于热源上文火煮沸20—30分钟 (水开计时)二煎加水稍减,煮沸10—15 分钟。
五、注意事项
1.敷药包前嘱患者排空小便。 2.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 疼痛,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 理。
3.布袋、毛巾、塑料布用后清洗消毒备 用(或专人专用),一副药可连续使用3— 4天。
4.夏季应防止药物变质,将药包的药物 倒入盆内置阴凉处或放入冰箱冷藏。
(2)戴手套取出药包,挤压水分,以 不滴水为度,装入塑料袋保温。
❖ 蒸汽法
(1)将药物放入盆内,加水浸泡药物 约1∕3量,再加入适量黄酒、陈醋,浸泡1— 2小时,适当搅拌,药物经浸泡膨胀,装入 布袋,放入蒸锅,蒸30—40分钟(水开计 时)。
(2)戴手套取出药包,装入塑料袋保 温。
2.随时观察病人反应,如温度过热,可 将药包及护垫一同抬起散热,或向两旁移 动位置,直至病人可以耐受。随药包温度 下降,将贴近皮肤的毛巾渐次抽去,直至 药包敷于皮肤上。感觉温度不热时,取下 药包。每日1—2次,每次约30—4量再加入适量黄酒陈醋浸泡12小时适当搅拌药物经浸泡膨胀装入布袋放入蒸锅蒸3040分钟水开计四热敷方法1
中药热敷(溻渍)法
一、概述
中药热敷疗法在软组织损伤疾病的 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中药热敷疗法 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 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 中药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 炎症及瘀血的吸收,中药热敷还可使药 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 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

中药塌渍操作方法

中药塌渍操作方法

中药塌渍操作方法
中药塌渍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皮肤病等。

以下是一般的中药塌渍操作方法:
1. 准备药物:根据医生的处方,准备所需的中药材。

2. 煎煮中药:将中药材放入砂锅或陶罐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定时间,一般建议煎煮20-30 分钟,以提取出中药的有效成分。

3. 过滤药汁:使用纱布或滤网过滤药渣,得到纯净的中药药汁。

4. 调整温度:将药汁稍微冷却,待温度适宜后使用。

注意不要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5. 清洁皮肤:在进行中药塌渍前,先清洁要治疗的皮肤部位,确保皮肤干净。

6. 涂抹药汁: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浸湿药汁,拧至半干后,敷在要治疗的皮肤部位上。

可以使用保鲜膜或绷带固定,以保持药汁与皮肤的接触。

7. 保持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保持中药塌渍的时间。

一般建
议每次治疗20-30 分钟,但具体时间可能因病情和药物而异。

8. 结束治疗:到达治疗时间后,取下纱布或毛巾,用清水轻轻洗净皮肤,拍干。

(2024版)中药塌渍疗法(最新整理)

(2024版)中药塌渍疗法(最新整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中药塌渍疗法操作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成绩目的:中药塌渍治疗是通过介质(凡士林)促进皮肤对约物的吸收。

同时辅以红外线灯局部热疗,扩张毛细血管,一方面可以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另一方面增强局部代谢,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损伤修复的目的。

注意事项:1、在为患者进行中药塌渍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局部的皮肤进行评估,若有破溃或皮肤过敏时禁用中药塌渍治疗。

2、操作时要注意将纱布用温水浸湿,膏药要均匀覆盖在湿纱布上,避免了巾药颗粒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将不能溶解的部分与皮肤隔离,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

3、红外线灯的温度要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巡视病人,随时调节红外线灯的温度或红外线灯距离患者皮肤的距离,防止出现烫伤等其他不适。

提问:1、在为患者进行中药塌渍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局部的皮肤进行评估,若有破溃或皮肤过敏时禁用中药塌渍治疗。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操作流程
中药塌渍是一种中药炮制的方法,主要用于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使其更易于吸收和利用。

下面将介绍一下中药塌渍的操作流程。

首先,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料,根据配方要求将中药材料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泥土。

然后将中药材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使中药材料充分吸水膨胀。

接着,将浸泡好的中药材料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成细粉状。

研磨的时间和速度要根据中药材料的特性来调整,确保研磨均匀细腻。

然后,将研磨好的中药粉末放入蒸锅中进行蒸煮,蒸煮的时间和温度也要根据中药材料的特性来调整,确保中药材料中的有效成分得以释放。

接着,将蒸煮好的中药材料放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得到澄清的中药液。

最后,将澄清的中药液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形成固体状的中药制剂。

干燥的时间和温度也要根据中药材料的特性来调整,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的操作流程,中药塌渍可以有效提取中药材料中的有
效成分,使其更易于吸收和利用。

中药塌渍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
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中药炮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药和中药保健品的生产中。

中药塌渍法

中药塌渍法
、操作顺序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取合理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6.3遵医嘱配置中药,中药温度适宜,敷于患处。
6.4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业,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
6.5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护理及注意事项
7.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醋、水浸透后敷于局部,
、评估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患者体质及治疗部位皮肤情况。
心理状况。
、目标 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止痛、温经散寒、温补督脉,调和阴阳,温通
、禁忌症 有药物过敏患者、皮肤破损者。
、告知 注意药物温度,防止烫伤。
、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置中药、弯盘、治疗巾等。


→ 患者准备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关闭门窗,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保暖 敷药 将温度适宜的药液敷于患处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药物的湿度息观察v 称观察 整理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治疗后
7.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7.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泡、痒痛或破溃等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体质、治疗部位皮服情况心理状况等 评估
物物遵医嘱配置中药、治疗巾等
↓→

中药塌渍法最新版本

中药塌渍法最新版本
◆ 2)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 结,祛湿散寒,止痛消肿等法,以达到防 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4
3 禁忌症
◆ 1)各种实热证或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 2)腹部疼痛或包块性质不明者,孕妇腹部,
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有破损处,及局部无 知觉处忌用。
5
4 告知
◆ 1)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烫伤等情况 ◆ 2)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较淡的中药气味 ◆ 3)治疗过程中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的
中药塌渍法
◆ 中药塌渍是将中草药装入布袋内,完全侵泡后蒸 煮半小时,热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的一种技术操 作。
2
1 评估
◆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 (2)患者的体质及患处皮肤有无水肿,破损的情况 ◆ (3)对疼痛,高温的耐受程度 ◆ (4)心理状况
3
2 目标
◆ 1)遵医嘱选择治疗部位,解除或缓解病症 的临床症状。
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 4)治疗过程中局部皮

中药塌渍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塌渍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塌渍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塌渍操作评分标准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药(芒硝散)塌渍法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芒硝散)塌渍法
一、概念
中药塌渍法是将中药混匀后装入特制的棉布袋内,外敷于患肢肿胀部位,从而达到清热止痛、利水消肿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二、适应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肿)。

三、禁忌症
皮肤破损者禁用。

四、评估和观察要点
1、患者临床表现、既往史。

2、塌渍部位的皮肤情况。

3、过敏史、心理状况。

五、操作要点
1、取芒硝1000g、冰片10g混匀后装入特制的棉布袋内,将药包放入患肢肿胀处,并用于中单包裹。

2、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若有不适,停止使用,遵医嘱处理。

六、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局部皮肤用药反应。

2、告知患者可更换塌渍部位应用。

3、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七、注意事项
1、操作环境温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

2、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3、用中单包裹药包,避免药包接触被褥,造成被褥污染、变硬。

4、测量并记录肿胀肢体周径。

2023中医溻渍法技术操作规范TCACM 1403-2022

2023中医溻渍法技术操作规范TCACM 1403-2022

中医溻渍法技术操作规范1 范围本文件界定了中医溻渍法相关的术语与定义,规定了使用中医溻渍法操作前的准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禁忌症、操作后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临床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个体诊所等)的从业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溻法 hydropathic compress溻者,湿敷也,用中药药液浸于药棉或药布后,敷于患处,即用药液湿敷。

3.2渍法 impregnation method渍者,浸渍也,用中药药液直接浸渍患部,即用药液泡洗。

3.3溻渍法 Ta Stain therapy将溻法与渍法结合的治疗方法,将中药药液通过泡洗与湿敷的方法作用于患处,使药液持久发挥其治疗作用。

3.4冷溻渍 cold humidification method将中药药液冷却至低于人体局部温度后溻敷于患处的操作治疗。

注:适用于阳热证、实证。

3.5热溻渍 hot humidification method将中药药液加热至高于人体局部温度后溻敷于患处,稍凉即换的操作治疗。

注:,适用于阴寒证、虚证。

4 操作步骤与要求4.1 操作原则溻渍药液的选择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以辨证论治与整体观为原则,根据患者体质状况,针对疾病不同证型、不同阶段,选择合适剂量的单味药或多味药配伍组方,经过严格的制备加工过程达到有效浓度,在临床用药时,还可以考虑加入中成药类外洗药物,如炉甘石洗剂、复方黄柏液、四黄洗剂等。

此外,有毒药物的选择应经过炮制、减量、低频等方式减毒后使用,避免因药物毒性造成不良反应。

4.2 操作要点4.2.1 温度溻渍药液温度的选择应因人、因部位而异,并根据患处情况辨证选择[11],以保证温度适当并避免出现烫伤或效果不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塌渍法
LOREM IPSUM DOLOR
实用文档
概念
• 塌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 • 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 • 塌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以及
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实用文档
Hale Waihona Puke 适应症• 皮损渗出液较多或脓性分泌物较多的急慢性皮肤炎症及筋 骨关节损伤等。
实用文档
操作步骤
• 4.塌渍中注意观察敷布的温度和湿度,每隔3~5分钟用镊 子夹取纱布浸湿温热药液淋在敷布上,每5~10分钟更换 敷布1次,以保持温度。一般每日塌渍2~3次每次20~40 分钟。
• 5.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着衣,整理床单位,嘱患者30分钟 后方可外出活动,健康教育。
• 6.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名。
• 如:丹毒、脱疽、急性湿疹、足藓感染、烧伤、肢端骨髓 炎、扭挫伤、筋骨关节劳损等
实用文档
禁忌症
•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大疮性皮肤病,表皮剥脱松懈症等。 • 忌用于皮肤破损处、身体大血管处、局部无知觉处、孕妇
的腹部和骶部。
实用文档
用物准备
• 治疗盘,药液及容器,水温计,敷布数块(4~6层无菌纱 布制成),凡士林,长镊子2把,弯盘,橡胶单,中单, 纱布,棉签等。
实用文档
评价
• 1.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持久。 • 2.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烫伤;患者有无着凉,感觉是否舒适,
局部渗液是否减少。 • 3.床铺整洁有无潮湿。
实用文档
注意事项
• 1.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药液要新鲜,敷布一定 要紧贴患处,方可奏效。
• 2.药液温度适宜,常规38到40℃,敷药前要辩证:热证凉 敷,低于体温,以患者可耐受为宜;寒证热敷。老人儿童 药液温度不超过50℃,避免烫伤。
实用文档
操作步骤
• 1.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核对解释,取得 合作。
• 2.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暴露塌渍部位,注意保暖和遮挡。 下垫橡胶单、中单,局部涂凡士林,范围应大于塌渍面积, 根据塌渍部位可将弯盘放在中单上以接取滴落的溶液。
•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38~40℃),并倒入 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用镊子取出稍加拧挤至不 滴水为度,抖开,用手背试温后敷患处,并轻压使之与皮 损处密切接触,敷布大小宜与患处相当。如患处为四肢远 端,则将四肢远端浸泡于药液中。
实用文档
操作流程图
实用文档
• 3.操作时不宜外盖不透气的敷料,如油纸、塑料膜等,以 免阻止渗出性病变的水分蒸发而加重病情。
实用文档
注意事项
• 4.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 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并 配合处理。
• 5.有伤口部位在进行塌渍前应揭去敷料,塌渍完毕后按换 药法重新包扎伤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