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班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2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教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
试卷讲评
课型:讲评
讲评目标:
1、让学生自我纠正,找出错的原因。

2、及时批改和讲解,加强学生再学习和记忆是非常必要的。

3、培养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4、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

讲评重点:及时纠正和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讲评难点:培养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第53课时
讲评过程:
一查缺补漏
1、分发试卷,让生仔细翻阅并改正错的地方。

2、师巡视并引导。

二、生交流讨论
1、同桌之间讨论。

2、小组讨论。

3、分享。

三、共同确认
1、根据上述分享,师生交流。

2、师挑选典型题目讲解。

3、师生共同确认。

四、小结
同学们,你们有何收获?。

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 - 副本

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 - 副本

高三(文)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教案营口实验高中高三历史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查漏补缺,发现不足,落实基础知识,强化记忆;解决知识盲点,提高学生掌握历史主干知识能力;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应试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查会诊,找到失误原因,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考试中的错误题型,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性看待平时的考试分数,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的高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培养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成绩与过失;增强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精神,培养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通过对难度系数较高的题目讲解,把握解题方法与考查的主干知识点;2.进一步加强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指导,让学生积累应试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1、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应试解题能力;2、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考试中的错误题型,提高历史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阶段性考试”试题的讲评分析。

一、试卷总评:本套试卷内容涉及必修二、必修三第一到第三单元的内容,考查知识面较广,涉及重要史实、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内容,难度系数为0.62左右,本次考试难度相对适中,注重学生的基础的考查,学生成绩有一定的代表性,比较准确的反映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试卷重基础更注重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测重于材料的阅读分析。

答题情况(一)光荣榜1、总分前十强:徐跃桐、李欣欣、宋庆彬、张雨蒙、寻晓倩、刘欣盈、高杉杉、石雨蒙、刘莹、孙萍.2、第Ⅰ卷前五强:徐跃桐、李欣欣、宋庆彬、邢宇、刘欣盈.3、第Ⅱ卷前五强:徐跃桐、李欣欣、宋庆彬、张雨蒙、石雨蒙.4、进步较大的:徐跃桐、高杉杉、刘欣盈、石凤玉、石雨蒙、刘莹、孙萍、王宇萌. (二)问题与措施(1)基础知识记忆不全不牢强化记忆,准确表述:“默写纸”“过电影”“经常自查”“同桌互查”等(2)答题的规范程度仍有空间平时做题注意规范,向规范要分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二、成绩分析四、试卷讲评选择题正答率二、做错选择题的“常见表现”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空间限制,匆忙答题;2.对知识点的记忆不牢固,特别是历史时间记不准,导致错误;3.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4.程度型选择题不会选择最佳选项;5.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欠缺;6.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不准,或不会运用阶段特征判定选项;7.史学范式不清楚,不能运用史学范式观察和评价历史。

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

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

现代文阅读
• 20.答案:①自感技不如人。②自觉羞愧。③不守 行业规矩,终究难以立足。 •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情节在小说中的作用,主 要从内容方面考虑。
• 21.答案:①“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走 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③“走眼”在文中具有 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解析:这 道题意在考查题目在全文中的作用,一是线索作 用,二是概括事件作用,三是提炼主题作用,四 是表现手法的体现。
写作提示
①要求文体鲜明,必须是记叙文,即所写之 事叙说清晰,记叙要素基本完备,叙后之论简洁明 了。记叙为主,议论为辅,记叙充分,议论水到渠 成。 ②本段作文材料已经说明作文所写之事必须 是体现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昂扬向上的精 神风貌,体现足足的正能量。 ③作文内容重在记叙,更要重在叙写生活体 验以及生活的挫折与磨难,热爱生活、体验生活, 品味生活,写出画龙点睛式的生活哲理。 ④作文以第一人称为最好,也可以考虑第二 第三人称,文中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二三件事。
16、诗歌欣赏
• (1)写出了乡村清净恬淡、馨香凉爽 的特点。(2分)运用了白描手法,电 动了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抒发了作者进入寺庙前的独特感受。 • (2)作者并不把生病当做坏事,认为 安心、自在就是治病的最好的药方, (2分)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苦 难、病痛时安闲淡定的豁达心态。(2 分)
写作提示
• 享受过程(一)
• • 在某种意义上,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有了过程,结果如何,都无所谓了。-------题记 从小学至今,我玩篆刻差不多有两年了。我用玩这个词,是因为没有经过老 师指点,也没有深刻的研究,只是偶尔在闲暇时拿出来刻划刻划,况且还刻得不 怎么好。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一直不曾放弃它,时断时续地磨砺着,从中真是 受益匪浅。 二零零五年七月份的一个晚上,我刻的第一枚印章“横空出世”了,虽然只 是个简单的“大”字。我记得,那天清晨,从抽屉中翻出爷爷的印作,觉得好玩, 便要了套刻章的工具开始玩弄起来。过了一年,等水平稍有提高,我便开始刻我 的名字。信手抓来一块方石,轻拧水龙头,在涓涓细流下用砂纸磨去污垢,将光 滑洁净的一面夹在印床中央。虽然我学过点书法,但对篆书只是“半路出家”, 不得不找来一本“篆刻字典”以备不时之需。刻前查查字典,找到范字,先用铅 笔大致画在纸上,然后将纸反过来,将所得的反字小心翼翼地画在方石上。阴文 略为好刻,用细刀沿铅笔印划出一道道浅浅的白纹,稍稍修改,又拿起个大号的 “铲子”,慢慢由白纹向周围扩张,不时吹去那些挡着视线的石沫。待到粗细差 不多了,再做细节描绘。我喜欢先将印章放远些,便于看到整体上的缺陷。篆书 的笔划是圆滑而有力的,但这却棱角分明,刚强但缺力度,就微微磨去一层,再 行加工。我用中刻刀在“遗址”上轻轻削过边框,将棱角周围向外拓,即变得圆 润又不太细。因为刻的是阴文,修改尚有余地,磨了刻,刻了改,改了印,印了 磨,反复几次,终于定稿。待在本子上留下记念,便毫不留情地将两个小时的劳 动所得磨去,期待着下次新生。 那几天,楼里有人家装修。奶奶问:“你不觉得楼下很吵吗?”“没听见”。 我关上水龙头,将石头沥干,“我觉得很安静。” 到现在,我已经有了数枚自刻的作品了。我喜欢它,是因为我享受着那反复 修改的过程,与越改越好的成就感。并且,它让我拥有了一直不曾得到的沉稳与

语文月考试卷讲评教学目标

语文月考试卷讲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和总结本次月考试卷中的知识点,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2)掌握试卷中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试卷讲评,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错误,总结经验教训。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二、具体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对试卷中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如字词、成语、文学常识等。

(2)分析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总结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针对作文题目,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4)讲解试卷中的文言文题目,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共同提高。

(3)针对不同题型,讲解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积极面对考试,勇敢面对挫折。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结合学生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4.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试卷讲评,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合作交流能力等。

3. 定期进行作业检查,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理解能力等。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次月考及讲评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次月考及讲评教案

课题:第二次月考课型:测试课月考目的:1、检查学生对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三个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同时也检测了解分数方程。

2、查找学生学习中的得失,做到因材施教。

总第57-58课时教学过程:一、说明第二次月考的范围和知识点: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2、3、5倍数的特征;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通分;比较分数的大小;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及解方程等。

二、月考时间:90分钟三、向学生分发试卷,学生初步读试卷,把自己能做的题先做了。

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四、学生答题,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五、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自己的答题情况的好习惯。

六、收卷,阅卷。

课题:第二次月考讲评课型:讲评课讲评目的:1、检查学生对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三个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

2、查找学生学习中的得失分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

总第59课时讲评过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填空题,分析题目,注意审题,得出答案。

2、学生自己订正,说说丢分的原因。

3、强调重点题型:如第2、3、5、6、7小题。

二、选择题:共8分,每题1分1、完成第1、2、3题。

(1)学生分析题目。

(2)学生完成题目。

(3)提醒学生注意和与积的奇偶性的关系。

2、完成第4、5、6题。

(1)学生分析题目,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描述。

(2)注意计算总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3、完成第7、8题。

(1)请学生上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做题,找出10以内的质数,并组成最简真分数。

(2)复习运算定律。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7分。

1、认真读题。

2、引导学生集合实际情况分析,学会举相反的例子,完成题目。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20分1、按要求组数,着重讲解复习2、5、3的倍数特征。

2、通分比较大小。

3、小数与分数的互化连线。

五、计算:共29分在这部分学生丢分较多,主要原因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方程的能力差了点。

第二次月考试卷评讲

第二次月考试卷评讲
注意:熟记背诵内容,书写认真,答题细心规范
• 1、 请利用早读时间认真熟记成语及其含 义。
• 2、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 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 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 3、复习时要特别留心有几个意义的成语, 不要因熟知一种含义而出现另一种含义导 致判断失误。
• A、2012年北京队能击败广东队首夺CBA总冠军,主要原 因是马布里与莫里斯这两大核心能力突出,配合得天衣 无缝。
• B、尽管伊朗多年来不断加大对海军的投入,但其军事 实力与美国及其盟友强大的火力相比,仍是相形见绌。
• C、我的家乡植被被严重破坏,在人民群众的积极治理 下,不过几年,家乡就改头换面,山清水秀,牛肥羊多。
周处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 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恐怕已 经来不及了,终究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认为早上听了 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 望的。而且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美名不能 传扬呢?”周处于是改过自新,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自学指导(二)(1分钟)
• 看基础题部分
• 1、校对答案,小结自己得分与失分情况,原 因是什么?
• 2、重点说说句子仿写的解题方法。见《突破》P53-55
学生校对答案,教师巡视(4分钟)
自学检测(二)(5分钟)
• 一、请你说说答题时存在的问题并说出 第5小题中的错误。
• 二、说说有什么答题策略。
•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 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 苦心。
• 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 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修改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改版)

修改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改版)
(2)母蟹挣扎的“沙沙沙”声音, 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 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16. 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 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 解、体谅之心。
17. 用柳条营救花蝴蝶; 帮助蝴蝶晒太阳、汲取花蜜; 搭建“避难所”保护蝴蝶。
18.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 用:表现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机智、 善良、纯真。
12.
(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13. 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 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 蟹;母亲爱子心切。
14. 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 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 心放走母蟹的矛盾心理; 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了 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5. (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 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 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 蟹捉走的情景。
4.D
5.(1)【示例】尊敬的学生家长,您好! 本周三下午班级举办“少年正是读书 时”主题讲座,需推迟15分钟放学。 请您妥善安排接孩子放学的时间。 谢谢!
(2)①删去“随着”或者“使”
②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表明一个 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
(3)【示例】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 。理由:设置“图书角”便于同学们利 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能够营造良好 的阅读氛围,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方便大家开展阅读讨论,发挥合作学 习的作用(答出两点就行)。
8. ①连接、紧跟 ②神情、态度 ③距离 ④奔跑,奔向,趋向(2分)
9.①禽兽的欺诈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②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它钻 进狼窝看见小狼不见了,神情十分 惊慌。

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考试质量分析

三、从答题情况分析教与学中Fra bibliotek在的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 1. 某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结构及
性质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区分不清,如3题,同系物、同分异构 体的概念没能从本质上把握好,醇和醚找同分异构体时的候没能区 分出碳原子的个数。13、14、15、16题均为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的考 查,答不好的原因都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 基本技能不熟练 ,如18、19题,存在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会不 会应用直接决定做题的速度与质量,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不熟练如 17、23、 24题
3. 学生审题能力差 如21题,题干为丙醛的银镜反应,有些学生写的 乙醛,因为课本上的实验给出的是乙醛,如24题中第三问要求写酯 类的同分异构体,有些学生就写酸类。
四、改进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学: 1. 充分发挥月考的检测与指导功能,有针对性的进行试卷讲评,
进一步熟练未掌握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监督 指导学生改正试题中出现的错误,并配以适当的练习,加强对 学生的审题、析题能力的培养,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的进行 针对性指导和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把正确的思维方法 和思维技巧展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运用。 2.课上继续推行“课前练习”,练习方程式、练习原来学过的物质的物 理性、化学性质、练习语言叙述、练习典型例题,一个星期总结一 次本周的知识,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整理。烃及烃的衍生物是有机 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机的重点和难点,不仅要求学生能掌 握各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且能够灵活运用,后期主要任务是加大 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基础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3.利用作业纸和周末检测,检查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漏洞,及时 讲评。及时组好题进行练习,务必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牢,掌 握得准。 4.进行错题重现,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月日星期第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巩固前面5章所学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小结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知识总结,培养学生的查漏补缺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前面5章的知识要点,同时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掌握前面5章的知识要点,同时提高应试能力。

【课型】新授课【教具媒体】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读】
前面五章的知识点总结清单
二、【明确目的】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巩固前面5章的知识点2、理解典型题的解题思路。

三、【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五章的重点知识。

1、内环境的概念、成分、理化性质。

2、稳态的概念、意义。

3、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过程、突触的结构以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

4、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理作用。

5、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产生部位。

6、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增长曲线。

四、【合作交流】
高一生物试卷的选择题26—31题。

五、【展示点拨】
26、(8分)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体内环境是指____ ___,内环境指图中的
标号_____________等部分。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能够把持相
对稳定与它含有、HPO42-等离子有关;血浆渗
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其中无机盐中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而组织细胞
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呼吸系统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4)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7、(9分)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刺激”可由哪些因素引起?如________ 或者高度紧张等。

(2)图中的“激素Ⅰ”和“激素Ⅱ”分别是______ ______和______ ______。

(3)图中的“(+)”和“(-)”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图中呈现出的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有调节和调节。

(5) “激素Ⅰ”的靶器官是,“激素Ⅲ”要到靶器官发挥作用需要运输。

28、(8分)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请据图作答:
(1)①表示_______,d是______ 细胞。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_________(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____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___ __。

30、(8分)几只老鼠由于寻觅食物而到达另一新的生活空间,并定居下来。

开始时鼠群的增长十分缓慢,后来逐渐加快,到一定密度又突然减缓,直至完全停止,呈现右图所示的“S”型增长曲线。

(1)从图中A→B看,鼠群数量增长缓慢,主要原因是开始一段
时间内种群的基数较小,幼鼠不能繁殖,产生后代个体数________。

(2)从图中C开始,鼠群迅速增长,其原因是基数开始增大,种群
内幼年个体占多数,而________个体少。

种群进入迅速________期。

(3)从图中D开始,鼠群的增长受到明显限制,其原因是栖息地的有限,从而导致____ ____加剧。

(4)E点时鼠群的增长完全停止,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个水平叫做_ 。

(5)当处于____________水平时,种群的增殖速度最快。

(6)当居民发现鼠患时,在捕杀老鼠的同时,最好的办法是设法降低____________,断绝它们的食物来源,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

六、【课后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