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保护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保护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保护措施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预防、监测和减灾措施,以及社会参与等几个方面对地质灾害防治保护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1. 地质调查与评估地质调查与评估是预防地质灾害的第一步。

通过地质调查与评估,能够了解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相关机构还应加强对地质灾害敏感区域的定期调查和评估工作,提前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2. 灾害隐患点治理对于已经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加固、拆除、修复等,以确保隐患点不会进一步演变成地质灾害。

3. 防护林网建设防护林网建设是防治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植被覆盖,能够有效固土保持,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二、地质灾害的监测措施1. 实时监测系统建立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对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预警可能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高精度遥感技术利用高精度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敏感区域进行遥感监测,能够快速了解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演化规律,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质灾害的减灾措施1. 人员疏散与应急避难在地质灾害即将来临或已经发生时,及时组织人员疏散与应急避难工作。

为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疏散与避难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建立防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健全的防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能够在地质灾害发生后更好地开展救灾工作。

这包括食品、饮用水、医疗药品等基本物资,以及应急通讯设备、救援器械等应急装备。

四、社会参与地质灾害防治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居民等都应当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地质灾害防控方案

地质灾害防控方案

地质灾害防控方案•相关推荐地质灾害防控方案(通用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灾害防控方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质灾害防控方案1我市地处山西地震带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环境恶劣,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防御区和可能发生中强度地震值得注意的危险区。

为做好地震的防预工作,保护我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害,结合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的主题“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

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开展疏散演练活动。

特制定(实验小学地震应急预案及保障方案)。

一、地震应急领导机构地震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全体教师地震应急速报小组:(1)指挥组与向上级汇报组:校长及校委会(2)疏散组:教导处二、紧急疏散原则指挥得力、谨慎从容、全体动员、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一)紧急避震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

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听到第一声钟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

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简答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简答

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简答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动植物和建筑物造成威胁或损害的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等。

这些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来减少其危害性。

下面,我将从防范地质灾害的方法、地质灾害预报和监测、防灾救援体系等多个方面介绍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一、防范地质灾害的方法1. 合理用地:合理规划和分配土地用途,避免将人口集中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特别是对新建房屋、工厂、道路等项目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定进行布局设计,避免危险区域。

2. 治理地质灾害危险源: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加固边坡、挡土墙等防护措施,加强对山体和岩洞的封堵、固化、排水处理等方式,以减少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

3.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重建和维护,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力,从而减轻随之而来的灾害风险。

4. 采用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执行,采用科技手段预测、监测地质灾害,降低灾害损失。

二、地质灾害预报和监测地质灾害的预报和监测是防范地质灾害的关键环节,只有早发现、早预警、早排除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才能有效地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其中包括:1. 通过地处特殊地形或地质构造的区域进行特别监测;2. 开展高精度的测量和监测,如GPS、遥感、激光雷达、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迹象;3. 加强对地下水、土壤和岩石等重要地质要素的监测,及时掌握变化情况。

三、防灾救援体系地质灾害发生后,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开展救援工作,避免因为缺乏准确信息而错失最佳救助时机。

防灾救援体系包括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网络等多个层面。

应急救援队伍要有专业技能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要具备科学计算分析和系统规划能力,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网络要加强与周边区域的通信协调。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有哪些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有哪些

地质灾害预防措施有哪些(一)洪灾治理措施:1、每周对地面的供电线路、输配电设备、避雷设施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各项性能满足要求,各项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各项检测数据达到规定。

2、定期对主扇机房、配电室、压风机房、绞车房、库房、办公楼、锅炉房、宿舍等场所进行巡视,要求排水水沟畅通无阻,供电、通讯正常。

3、井下所有供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短路、漏电、过流、接地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接地装置有效。

4、地面防洪措施:(1)、清理疏水渠道,由杨永才组织人员将矿区范围的水渠疏通,确保水渠内无杂物杂草,无煤矸块堵塞疏排水渠道。

(2)、由王明昌、张清玉、杨永才组成联合地面检查组,每周进行一次对矿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查看露头线有无采空区、裂隙、垮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如有要立即汇报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充填、封闭严实的,要修筑拦水墙(坝),开掘疏水渠道,将水引开。

(3)、准备足够的防洪沙袋,放置在仓库待用,在地面水较大,流经工业广场时修筑临时拦水坝(墙)。

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4)、在通往井下的四个入口处(主斜井、副斜井、风井防爆门、行人通道。

)挖掘排水沟或砌筑挡水墙,放置备用防洪砂袋等,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5、井下水的防治措施:(1)、由安如俊负责对井下所有密闭进行检查,如发现密闭内有水,水温增大,有害气体渗出时,必须及时向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由彭杰负责对井下的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水泵、备用水泵,能正常运转。

其排水能力满足24小时正常涌水量20小时之内能排完的要求。

(3)、由陶汝军负责安排人员对水仓、沉淀池、排水沟进行清理,确保水仓内无浮物、矸煤块,保证水仓容积,确保排水线路畅通。

(4)、由机电工汤泽荣、皮顶祥、范孟云负责检查备用电源及供电线路开关等,确保发生停电时备用电源能正常供电开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工作。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预防措施

一、前言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防措施1.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1)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对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

(2)充分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提高监测精度。

(3)加强与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共享监测数据,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2.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1)根据地质环境监测结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明确防治目标和任务。

(2)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制度(1)在建设项目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制度。

(2)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要求建设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工程安全。

(3)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灾害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4. 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充分发挥基层群众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2)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普及,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加强地质灾害信息报送,确保及时发现并上报地质灾害隐患。

5.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1)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组织机构、职责分工等。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与周边地区、部门的应急联动,形成协同作战机制。

6. 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1)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确保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2)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3)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素质。

三、结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地质灾害防治保证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保证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保证措施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内部或地表活动引发的各种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分别阐述7个方面的保证措施。

1.加强地质调查研究地质调查研究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对于地质环境的认识与了解能够帮助人们预测、预警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加强地质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与数据库,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强化地震监测与预警体系地震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强化地震监测与预警体系是防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利用先进的测震设备和技术,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台站,实现快速准确的地震监测和预警,可以帮助人们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3.健全滑坡防治体系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建立滑坡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滑坡的迹象并预警,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如护坡、加固工程、人工排水等,能够有效地减少滑坡造成的伤害。

4.加强泥石流预警与防治泥石流是一种在陡坡地区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其突发性和破坏性都很大。

建立泥石流预警体系,利用遥感技术、雷达监测、防护林建设等手段,可以预测泥石流的发生潜势和预警,同时采取堤坝、护坡、植被覆盖等措施,有效防止泥石流的发生和扩散。

5.强化地下水管理与调控地下水的开采和管理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调控地下水的位移和压力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洞穴的发生,保护地表和建筑物的安全。

6.注重地质灾害教育与培训加强地质灾害教育与培训,能够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通过在学校、社会组织和媒体等渠道宣传地质灾害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提高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7.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管理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信息,强化地质灾害的管理与应急响应能力。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四篇)

地质灾害预防方案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地下水运动、地质构造、地貌发育等原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威胁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预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专家、技术人员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本文将从预防地震、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角度,提出地质灾害预防方案。

一、预防地震灾害:1. 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体系:建设地震监测网络,提高预警准确率和时间,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逃生和防护措施。

2.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采用抗震设计和施工标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的震动。

3.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通过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地震科学知识,培养人们的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4.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反应流程,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应对能力。

二、预防地面塌陷灾害:1. 加强地质调查和监测:加大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调查力度,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变动、地下空洞等危险因素,做好预警工作。

2. 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和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塌陷。

3. 实施土地整治和防控措施: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土地整治和防控,采取固结填土、地下排水等工程措施,增加地基稳定性。

4. 普及防控知识和技能:开展地面塌陷防控培训,提高公众对地表下陷灾害的认识,教育人们如何正确应对和预防地下水调查。

三、预防山体滑坡灾害:1. 加强山体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山体植被,防止大规模砍伐和过度开发,减少山体土壤侵蚀,提高山体的稳定性。

2. 建立山体滑坡监测体系:建立山体滑坡监测网络,通过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地下水位和地震等数据,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3.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对已发现的山体滑坡隐患点进行治理,采取生物工程、土木工程和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增加山体的稳定性。

地质灾害有哪些有效防治措施又有哪些

地质灾害有哪些有效防治措施又有哪些

地质灾害有哪些有效防治措施又有哪些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我们应该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城县勺米弘财煤矿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矿长:
总工程师:
编写:
弘财煤矿
2008 年5 月4 日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一、地质灾害分类:弘财煤矿矿区地处高原山区地带,地面植被破坏不严重,且矿区井口标高设在山腰上,远远低于历史上最高洪水位,在井田范围外的巴浪河离本矿井开采距离较远,对本矿的
安全生产威胁较小,但随着小煤矿历年来的开采,对地面地基带来一定的影响,发生洪灾的威胁来自于上部小窑和雨季地面渗水,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有: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等。

为确保我矿的安全生产,特编制以下地质灾害应援预案供灾变时用。

二、矿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肖致江
付组长:詹忠伦陶汝军
成员:朱恒平段玉康王继鹏刘成周封维祥彭杰
张清玉杨永才安如俊王明昌
下设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在矿调度室,张清玉任办
公室主任,杨太吉、罗春林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地质灾害应救援工作的协调、调度,及时传达领导的指示精神,收集反馈相关信息供领导决策,并作好相关记录。

三、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一)洪灾治理措施:
1、每周对地面的供电线路、输配电设备、避雷设施进
行一次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各项性能满足要求,各项保护装置动作灵敏可靠,各项检测数据达到规定。

2、定期对主扇机房、配电室、压风机房、绞车房、库房、办公楼、锅炉房、宿舍等场所进行巡视,要求排水水沟畅通无阻,供电、通讯正常。

3、井下所有供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都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短路、漏电、过流、接地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接地装置有效。

4、地面防洪措施:
(1 )、清理疏水渠道,由杨永才组织人员将矿区范围的水渠疏通,确保水渠内无杂物杂草,无煤矸块堵塞疏排水渠道。

(2)、由王明昌、张清玉、杨永才组成联合地面检查组,每周进行一次对矿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查看露头线有无采空区、裂隙、垮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如有要立即汇报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能充填、封闭严实的,要修筑拦水墙(坝),开掘疏水渠道,将水引开。

(3 )、准备足够的防洪沙袋,放置在仓库待用,在地面水较大,流经工业广场时修筑临时拦水坝(墙)。

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4 )、在通往井下的四个入口处(主斜井、副斜井、风井防爆门、行人通道。

)挖掘排水沟或砌筑挡水墙,放置备用防洪砂袋等,防止洪水威胁井下安全。

5、井下水的防治措施:
(1)、由安如俊负责对井下所有密闭进行检查,如发现密闭内有水,水温增大,有害气体渗出时,必须及时向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由彭杰负责对井下的排水设备及排水管路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水
泵、备用水泵,能正常运转。

其排水能力满足24 小时正常涌水量20 小时之内能排完的要求。

(3)、由陶汝军负责安排人员对水仓、沉淀池、排水沟进行清理,确保水仓内无浮物、矸煤块,保证水仓容积,确保排水线路畅通。

(4 )、由机电工汤泽荣、皮顶祥、范孟云负责检查备用电源及供电线路开关等,确保发生停电时备用电源能正常供电开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工作。

(5)、井下采掘作业,必须“预测预报,有凝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认真执行探放水专项设计的相关规定,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防治措施。

6、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每季度结合“雨季三防”工作召开一次地质灾害分析会,落实防治措施的执行情况和防灾救
灾物资的准备工作,制定和修改《地质灾害求援预案》
(二)、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
1、每周进行一次对矿区范围及邻近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查看露头线有无采空区、裂隙、垮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如有问题要立即汇报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

2、暴雨季节来临之前,地质灾害救援领导小组要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区域的人员进行撤离或疏散工作。

3、矿井在开采设计上,要结合地面公路、铁路、主要建筑物、工厂、学校、民房等情况,按规定预留保护煤柱,防止因矿井开采引发地质灾害。

4、对已经引发的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灾害矿要采取极积措施进行处
理,防止地质灾害的扩大,本矿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处理。

四、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人员组织:
(1)领导协调小组:
组长:肖致江
付组长:詹忠伦陶汝军
成员:朱恒平段玉康王继鹏刘成周封维祥张清玉杨永才安如
彭杰俊王明昌
(2 )第一抢险组:
组长

刘成周
付组长:杨永才冯灿龙



马安平柏征友阵庆红张光远吴道立黄石全
谢志辉谢志坤夏平前王毕军刘荣稳阵二红
冯如峰李庭付阵明达陶仕贤李向云雷志达刘开平黄华友
3 )第二抢险组:
组长:王继鹏
付组长:夏华仁将明贤



李忠毕安仕雨安仕学张天丛王建平付宁雨
周文斌付强杨关平何华蒋开应彭兴安
马友军曾宇阵曹贵王育举张敬贵蒋明于
王启仁马维祥杨登科朱勋章聂发军何平
4)第三抢险组:
组长:段玉康
付组长:杨福万安如俊



李选云袁明约宰顺兆钱光顺刘大长张朝白
宁立功宰加立王喜平雷应松陈顺海陈顺宇
宁德云陈顺祝胡德庆顾泽选李孔灯祝周虎
祝华万紫廷勇伍先平伍先举陈万毕黄军
黄先红祝华彪范永
5 )机动抢险组:
组长:朱恒平
付组长:彭杰皮顶祥
成员:张天陆雷百岁皮剑平陈正阳袁光学王明刚罗伟陈大勇杨和平杨平举王军杨永才
余学友徐永龙汤泽云蔡定刚胡正友陈良
冯灿平潘志强王方义王方雷范朝银付令达
王志全汤立祥谢志雄陆元西王光学王礼学
陈明洪严万林黄明荣陈显华范忠俊舒才美
沈书洪范孟云
(6 )后勤保障:
组长:王明昌付组长:许启东
成员:代大军许启春陈应德封八能
五、地质灾害应救援程序:
地质灾害事故T调度室T协调小组T撤出受灾人员T地面T启动自救方案进行自救T自救无效时请示报告上级领导T请求援助T救援结束T总结。

弘财煤矿
2008 年5 月4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