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工作原理与技术解析
电压力锅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压力锅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压力锅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加热原理:电压力锅通常使用电阻加热方式。
电流通过加热元件(例如发热膜或加热环)时,加热元件产生热量,使锅内的液体快速升温。
2. 压力调节原理:电压力锅内部设有一个压力传感器,监测锅内的压力大小。
当锅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电路会控制加热元件的功率,使加热元件的输出功率降低,从而保持锅内压力的稳定。
如果锅内的压力过高,则会减小加热功率,降低温度;相反,如果锅内的压力过低,则会增加加热功率,提高温度。
3. 调温保压原理:当锅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电路控制加热元件输出更高的功率,可以提高锅内温度;当锅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电路降低加热功率,以防止温度过高。
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精确的温度调节和保压作用。
4. 安全保护原理:电压力锅通常配备多重安全装置,如压力阀、安全锁等。
当锅内压力超过安全值或锅盖未正确锁定时,电路会自动切断电源,以确保使用安全。
总之,电压力锅利用电阻加热方式,通过电路的控制和监测实现对加热功率、温度和压力的精确调节,从而达到快速加热、精确控温和安全保护的功能。
电压力锅的加热原理

电压力锅的加热原理电压力锅是一种现代化的烹饪设备,它的加热原理主要依靠高压下的水蒸气来进行。
通过控制加热源的功率和时间,电压力锅能够迅速将食物加热到高温,并且将其保持在锅内形成的高压环境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压力锅的加热原理以及其工作原理的具体步骤。
一、加热原理电压力锅的加热原理是基于热传导和水蒸气压力的原理。
它的底部通常设置有加热元件,比如电加热线圈或者加热板。
当设定加热时间后,加热元件开始工作,产生热量。
然后,这些热量通过锅底传导给锅内的水。
二、工作原理步骤1. 加热源开始工作当电源接通后,电压力锅的加热源开始工作,热量开始传导至锅底。
加热源的功率和时间可以根据所烹饪的食材和菜谱进行设定。
2. 水开始受热随着加热源的工作,锅底直接暴露在加热源下,热量开始传导至锅内的水。
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转化为蒸汽形式。
3. 形成高压环境当锅内水温升至100摄氏度及以上时,水开始煮沸并产生大量蒸汽。
由于锅盖的密封性,蒸汽无法逸出,同时压力开始在锅内形成。
4. 高压下烹饪食物在高压环境下,食物的烹饪时间大大缩短。
高压能够提高水的沸点温度,使食物能更迅速地吸收热量,并加速烹饪过程。
5. 安全控制装置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电压力锅通常会配置安全控制装置。
一旦锅内压力过高,压力阀会自动释放蒸汽,以保持适当的压力。
同时,设备内还会设置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内部温度。
当温度过高时,加热源会自动停止工作,以防止过热或其他危险情况的发生。
三、加热原理的优势1. 节省时间:电压力锅利用高压下的水蒸气进行加热,大大缩短了烹饪时间,特别适合忙碌的现代生活。
2. 保留营养:由于短时间的高温和高压烹饪,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更好地被保留下来。
3. 均匀加热:电压力锅的加热底部通常设计有均热板或加热线圈,能够更均匀地加热食物,避免出现烧焦或不均匀受热的情况。
4. 多功能性:电压力锅除了可以煮饭、煮粥等,还可以用来炖煮、蒸煮、炖菜等多种烹饪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烹饪选择。
电压力锅的电路和工作原理附图

电压力锅的电路和工作原理电压力锅从规格上分,一般有,一改常规低、高温采用统一的模糊火力烹饪,突破行业内40kPa-70kPa的常规压力限制,超越118摄氏度沸点极限,实现0-80kPa大跨度精确压力烹饪,从而使得大火烹饪、小火慢炖均处于精确的火候烹饪之中。
双管控压盘,采取“双管控压加热”,实现380W、520W、900W等多段稳定火力加热模式。
1.提高烹调温度的措施烹调时,上盖与锅体扣紧,并且利用上盖与内锅通过密封圈构成一个密闭容器,则容器内的压力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锅内压强增大了水的沸点就相应提高了。
一般的电压力锅,在烹调时其锅内温度达120°C。
2.电路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是电压力锅的电路,各电路元件的名称及作用说明见下表电压力锅的烹调工作原理:接通电源,扭转定时开关使S接通,一般的室内温度都比保温开关的温控点(65°C)低,这时有保温开关和定时开关两路一起给发热管EH供电,加热指示灯FG亮,电热盘EH发热,当温度达到65℃则SA1断开,S 继续接通,EH继续发热,这一阶段电动机M被短路没有转动,当温度土升到120℃时,烹调开关SA2断开,这时FG2灭,FG1亮,定时电动机 M转动开始计时。
在设定的定时时间内定时开关S始终接通,而烹调保压开关SA2在反复的通一断,维持锅内温度在120℃左右,一直到定时时间结束S断开,烹调结束,电压力锅自动进人到保温状态。
SA3为145℃限温开关,以防电饭锅发生异常的超温情况,用限温开关SA3来断开电路希贵GDS65-C型微电脑控制式电饭煲指示灯不亮也不能工作(一)故障现象据用户介绍,该电饭煲接通电源后,指示灯不亮,操作各功能按键均不起作用,不能工作。
故障分析根据用户介绍的情况来看,出现这种故障的部位通常多与电饭煲的供电电路有关。
不过,当微电脑控制系统不良时,也会引起上述故障。
检修时,可先对这两部分电路进行检查。
故障检修1.判断故障的大概部位(1)接通电源后,测量三i端固定稳压集成电路IC1 (LM7805)输出的十5V电压基本正常,且该电压也加到了微处理器1C3 (LSC411351P)的⑨脚上。
电压力锅压力开关工作原理

电压力锅压力开关工作原理
电压力锅压力开关是一种安全阀门,可以监测和控制内部蒸气压力,确保锅内压力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压力感应器:压力开关的关键组件是压力感应器,通常由弹簧和薄膜构成。
当锅内压力升高时,锅内的蒸气会作用在压力感应器上,使得弹簧和薄膜发生变形。
2. 开关机构:压力感应器的变形将传导给开关机构,触发开关机构的动作。
开关机构通常由触发杆和控制阀组成。
当压力感应器变形时,触发杆会被推动,进而控制阀也会发生位移。
3. 控制阀:控制阀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锅内蒸气的排放。
当锅内压力升高时,控制阀会打开,允许一部分蒸气释放,以减缓压力的上升。
当压力感应器恢复原状时,控制阀会关闭,停止蒸气的排放。
4. 压力释放及封闭:压力开关通过控制阀的开关动作,实现了锅内压力的自动调节。
当压力太高时,压力开关会打开控制阀,释放部分蒸气,直到压力降至安全范围内;当压力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时,压力开关会关闭控制阀,封闭锅内蒸气排放口。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电压力锅压力开关能够保证内部压力始终在安全范围内,有效避免了过高压力可能导致的危险。
电压力锅原理

电压力锅原理
电压力锅是一种利用高压蒸汽来进行烹饪的厨房设备。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食材和水,产生大量的蒸汽来形成压力,从而提高烹饪效率。
具体原理如下:
1. 加热:电压力锅内部有一个加热元件,通常是电热盘。
当打开电源后,加热元件开始工作,产生热量。
2. 密封:在加热过程中,锅体盖子上的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将锅体内的空气隔离开来。
锅体内的水和食材会随着加热产生蒸汽。
3. 压力增加:随着水的加热温度升高,水中的热能转化为蒸汽。
由于锅体内的空气被隔离,蒸汽无法逃逸,逐渐增加的蒸汽压力会使锅内的压力不断上升。
4. 烹饪:当达到一定的压力后,锅内的温度也随之升高。
高温和高压的环境下,食材的烹饪速度会显著加快。
相比传统烹饪方式,电压力锅可以更快地煮熟食材,同时还能保持更多的营养成分。
5. 保温释压:当烹饪时间结束后,需要停止加热。
此时,电压力锅的保温功能会持续地保持锅内的温度,确保食物保持热腾腾的状态。
同时,通过释放锅内的蒸汽,压力会逐渐降低,以安全的方式打开锅盖。
总的来说,电压力锅利用高压蒸汽加热食材,提高了烹饪效率
和食物的口感,同时也更加节省时间和能源。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遵循使用说明。
电压力锅的工作原理

电压力锅的工作原理
电压力锅是一种基于高压蒸煮原理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外部加热产生蒸汽,并利用锅内的高压环境来加速食物烹饪的过程。
具体来说,电压力锅的工作原理如下:
1. 锅内加水:首先,将适量的水倒入电压力锅内,通常需要注意不要超过锅内的最大水位标记。
2. 加热产生蒸汽:接下来,通过控制加热元件(通常是电热丝)的加热功率,将水加热到沸腾状态。
在加热的过程中,锅内的水转化为蒸汽。
3. 密封锅盖:待锅内的水全部转化为蒸汽后,立即关闭锅盖,确保锅内的蒸汽不会泄露。
锅盖上通常配有密封圈或密封装置,以确保锅内形成封闭的高压环境。
4. 压力上升:在密封状态下,继续加热,导致蒸汽压力逐渐上升。
由于密封锅盖的存在,蒸汽无法逃逸,从而形成高压环境。
5. 加热食物:当锅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后(通常在0.7-
0.9MPa),开始计时器计时,同时控制加热功率,使锅内的
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
6. 快速烹饪:由于高压环境的存在,锅内的温度比常规的烹饪方式更高,烹饪速度更快。
高温和高压还能帮助更好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提高食物口感。
7. 释放压力:待食物烹饪完毕后,需要将锅内的压力释放掉。
这可以通过快速放气或缓慢自然冷却的方式来完成。
释放压力后,锅盖可以安全打开,取出烹饪好的食物。
通过这种高压蒸煮的工作原理,电压力锅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加热食物,节省烹饪时间,并保证食物的口感和营养。
同时,使用电压力锅也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因高压环境带来的潜在危险。
电脑电压力锅工作原理

电脑电压力锅工作原理
电脑电压力锅是一种烹饪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加热源产生热能,通过封闭的压力锅锅壁和锅盖以及其上的密封圈、减震阀等器件,将内部压力增加到高于大气压力的水平。
这种高压状态下,水分子的沸点会升高,从而实现快速加热和快速烹饪的效果。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加热阶段:将电脑电压力锅的锅底加热板通电,产生热能。
热能传递到底部的锅内,使锅内液体(通常是水或其他烹饪液)加热。
2. 封闭阶段:当锅内液体开始加热,并产生蒸汽时,锅盖上的密封圈会防止蒸汽泄漏。
同时,减震阀会关闭,阻止蒸汽的释放。
3. 增压阶段:随着液体加热,锅内压力逐渐增加。
由于锅盖和锅壁的密封性能,压力无法释放,因此内部压力会提高到高于大气压力的水平。
4. 烹饪阶段:在高压状态下,液体的沸点会显著升高,从而实现快速加热和烹饪食物的效果。
高压状态下,食物中的水分子受到压力的作用,更容易渗透食物内部,提高食物的入味性。
5. 保温阶段:当烹饪时间结束后,电脑电压力锅会切换到保温模式,保持内部温度,以便食物保持热度和口感。
总的来说,电脑电压力锅通过封闭的设计和高压状态下的热能传递,实现了快速加热和烹饪食物的功能,同时保持食物的口感和营养。
电压力锅原理

电压力煲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控制原理核心提示:一、普通电压力煲的工作原理电压力煲采用电加热方式,其锅盖、内锅与外锅是通过刚性连接,并在中间设置有密封圈,实现封闭结构。
通过煲内压力和温度在设定范围内一、普通电压力煲的工作原理电压力煲采用电加热方式,其锅盖、内锅与外锅是通过刚性连接,并在中间设置有密封圈,实现封闭结构。
通过煲内压力和温度在设定范围内自动控制,实现烹饪功能,在全密封状况下,当压力增大到一定量时,通过外锅底部的弹性壁将压力开关的弹片推动,压力开关自动断开,停止加热,实现控制煲内压力的目的。
利用保温性,实现焖的功能。
图3-13所示为机械式电压力煲电路。
机械式电压力煲电路图3-13 机械式电压力煲电路二、电压力煲的电路控制原理图3-14所示为飞鹿TL30 - 700B型电压力煲电路原理图,主要由热熔断器FU、定时器开关K、微动开关T1、压力开关SP、保温器T2、限温器T3、加热灯XD2、电热盘EH、电阻R2与R1及定时电动机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飞鹿TL30 - 700B型电压力煲电路原理图图3-14 飞鹿TL30 - 700B型电压力煲电路原理图使用时,将盛有食物的内锅放入外锅后,由于内锅的重量将电热盘中间微动开关T1压下,微动开关T1接通。
插上电源插头,顺时针转动微动开关T1接通。
插上电源插头,顺时针转动定时开关K至合适的保压时间挡位,定时开关K触点闭合。
此时,由于内锅还没有压力,内锅底温度没有上来,压力开关SP、保温器T2、限温器T3均处于接通状态。
220V 交流电通过热熔断器FU-定时开关K-微动开关T1-压力开关SP-限温器T3与保温器T2并联后同时与加热灯XD2、电阻R2、电热盘EH构成回路。
加热灯XD2亮,电热盘EH加热,锅内升温。
当锅底温度达到80℃时,保温器T2断开,电流通过压力开关主线继续给电热盘EH供电,锅内温度继续升高,产生蒸汽使位于锅盖上的浮子阀的浮子上浮,堵塞蒸汽出口(原理同高压锅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压力锅工作原理与技术解析
电压力锅的结构标准
在我们探讨电压力锅的先进技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压力锅的组成结构。
电压力锅主要由上盖、中环、外科、控制面板、底座、压力开关、发热盘、熔断器、中层、突跳温控器等组成。
自上世纪80年代电压力锅在中国市场出现后,经过20多年的优化,结构已经是比较简洁,生产工艺也不太复杂。
目前在市场上的产品主要有三种结构。
一是以高压锅的原型加热控制,这是比较传统的方式,结构笨重;二是内锅与锅盖分离的浮动密封结构,它解决了安全方面的许多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结构。
但其规格要向大功率、大容量延伸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3、4、5、6升范围内,少数企业开发出7、8升。
其压力要求不能太高,一般控制在80Kpa以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类是压紧式,也是内锅与锅盖分离结构,因其受到专利制约,应用企业不多,产品投放市场也少。
从控制方面来看,多采用压控式和监控式两种,个别企业采用混合控制。
“匚式结构”与“桥式结构”
“匚式结构” 发明专利由中科院退休科学家--王永光先生于1991年发明,是中国压力煮食历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发明,其控制方式的先进程度远胜于欧美同行技术水平,主要是通过物理力学原理融合现代电子控制技术,解决了压力锅容易爆炸的世纪难题。
“匚式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性壁受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位移,位移变化触动压力开关动作实现断电,压力变化转化为位移变化,即控制位移实现控制压力的控制原理。
其结构特征为:锅盖与外锅刚性连接,通过外锅底部的弹性壁实现锅盖、密封圈与内锅的轴向动密封,完成闭环式压力自动控制,从而准确地
控制了锅胆内的压力,彻底解决了压力安全问题。
从理论上讲将压力锅爆炸的几率降低为零,因此该发明专利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匚式结构”目前已被多家电压力锅生产企业使用,而它也成为衡量电压力锅安全性能的基本指标。
与“匚式结构”原理相类似的还有“桥式结构”,目前在行业内以苏泊尔和爱庭为代表。
电压力锅安全性能上的创新体现
除了“匚式结构”和“桥式结构”以上两种核心技术以外,还具备多重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控压技术、开合保护、超压自泄、防堵保护、限压保护、限温保护、超温保护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阐述下电压力锅各项保护技术的工作原理。
控压技术:使用压力控制传感装置,当锅内压力超过所设定的限压值时,机器自动断电,在压力降低后再重新加热,确保锅内的压力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限压保护:当压力控制装置因故失效而压力持续上升,达到限压压力时,气压冲开限压阀而放气,来限制压力上升。
超压自泄:当压力控制装置因故失效,使压力上升至限压压力,而限压保护装置也因故被堵塞失效,压力持续上升,达到危险时,由强力弹性机构所支撑的发热盘会受迫下沉,使内锅与不锈钢锅盖的密封圈之间产生间隙,大量的气体从锅盖四周瞬间喷出,从根本上杜绝机器会因气压过大而发生爆炸的事故。
限温保护:利用温度控制器,超过150℃时断电保护,防止空烧时或压力未达到限压时持续加热,损坏机器。
超温保护:利用超温熔断体,当锅内温度持续上升,限温保护装置失效时,超温熔断体烧毁,机器自动断电保护。
防堵保护:采用地下管道疏通原理,使用直网状不锈钢片,完全有效防止食物堵塞在浮子阀放气管中,导致排气不畅。
开合保护:使锅盖未扣合到位时不能加压,防止加压后冲开锅盖;在锅内气压大于5KPa时浮子阀顶上而不能开盖,防止锅内有压力时误开盖,引起食物冲出,造成人体伤害。
这些技术都是目前业内电压力锅生产企业主要运用的技术,例如乐邦、威王、爱庭、格兰仕、爱德、利仁等。
值得一提的是,乐邦阿迪锅率先提出了健康概念,随后格兰仕电压力锅的“发芽”功能彻底解决了“糙米”不易蒸煮的难题,特定时间的预热发芽,使糙米营养价值更高,更有利于人体吸收,满足了人们对营养膳食的健康追求!而在操作方面,格兰仕电压力锅更添置了无锅自动检测传感器和锁紧状态传感器。
此外,老板自04年4月推出电压力锅以来,就一直定位于高端,其产品目前分为两大系列,一是e膳系列,二是乐膳系列,两个系列的电压力煲所采用的技术有一些差异性:e膳电压力煲由中韩双方鼎力打造,集合了中国和韩国电压力煲行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主要采用了三大核心技术,一是起伏加热技术,二是均衡压力循环技术,三是数字保温感应技术;乐膳电压力煲是老板电器经过三年的技术攻关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的集合了电饭煲和高压锅的优点于一身的新型炊具,其具备两大核心技术,一是精确控压技术,二是12重安全保护技术。
ACA北美电器的“AQ智控芯”技术,全面采用原装进口芯片和特设智能控制程序,定位为“传统电饭煲的升级换代产品”,强化了其煮饭功能,煮出的米饭在压力作用下,水分深入浸透,更好锁住米粒营养,米粒表面光滑、晶莹,口感更松软,另特设米饭“超快煮”系统,适应快速饮食需求,节能省时,比电饭煲省电60%以上,工作时间缩短40%。
电压力锅的技术研发方向
根据目前电压力锅的结构和控制方式,产品的局限性比较大,特别是在规格的延伸、使用的方便、功能的延伸、安全性的提高等受到很大的限制。
一方面,电压力锅的开发、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受技术水平的限制,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产品物理数据模型,产品的规格延伸难度比较大,为最终实现作为电饭锅,高压锅,焖烧锅等的替代品,就必须能够开发出从2-16升范围的产品规格。
第二方面,由于结构设计上的不合理,带来清洁上的不方便及不能实现快速开盖。
第三方面,是制造成本相对于其它锅类要高的多,不能体现其价格的优势,要替代相关的锅类需要一段更长的时间。
至于功能的扩展,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和改进,实现更多的功能控制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行业内企业加强技术力度、增加技术投入、重视技术开发、在材料应用上多作探讨、在安全的基础上向制造成本更低的方向发展,建立合理的物理数据模型及确立相关的技术参数,为开发提供依据。
同时,运用电子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拓展控制模式向功能更完备、操作更直观的电子控制方向发展,实现多功能的烹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