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记录表
树木物候期记载表讲解

20120424开始发芽,20120507展叶初期,20120513初花,20120515盛花期,展叶盛期,20120528末花期,
树木物候期记载表
序
号
树
种
20080405(20100427)(20110411)(20120415)(20130419)(20140401)松花江开江;20080410学院明月湖的冰层融化(20100422)(20110408)(20120417)(20130424)(20140411)(20150415);20081010初霜期(20101014,20111016,20121018,20130925,20140929,20151005);20081108明月湖结冰(20101102,20111113,20121117,20131112,20141105)。
20100515初花,0517盛花期,花叶同放,叶长1.3~1.5 cm,宽1cm。0520果园南侧盛花,重瓣深粉红每朵花25~30片,假山上的末花期,单瓣,每朵花5片,粉或粉白色,0523末花期,0530小果直径0.8 cm。0709叶4.3×6cm,叶有茸毛,1008叶变黄褐色,叶落约80%,1020防寒。
1
砂
地
柏
叉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柏、新疆圆柏柏科、圆柏属喜光耐荫、耐寒、耐旱、耐瘠薄,不耐涝岩石园或草坪角隅,地被
幼枝多刺叶,老树多鳞叶交叉对生相互紧贴,先端钝或稍尖,背面中部有明显的椭圆形腺体
20140517展叶初期,刺叶1cm,鳞叶1cm,
银杏物候期观察

银杏物候期观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号:20174291 姓名:刘昕玥物候观测点设于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教学楼与试验楼之间,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春季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1℃—14℃,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nm—950nm之间,但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
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
一般观测时间前期相差3~4天,后期相差6~7。
总结观察日志4月30日树很有生机,叶子更加茂密展叶盛期3月15日芽鳞片未开始分开——休眠期3月24日芽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红褐色角状——芽开始膨大期4月01日小芽上初次出现未发育完全的小叶——开始展叶期4月04日小叶有所生长,数量逐渐增多——开始展叶期4月10日出现豆状淡绿色花芽,如一丛繁星——现蕾期(花芽出现在雌数上,雄树上没有)小叶有所生长,数量逐渐增多——开始展叶期4月12日出现黄色小花——开花盛期叶片变大增多——展叶盛期4月21日叶已长大,很茂盛——展叶盛期4月30日叶已长大,很茂盛——展叶盛期。
4年级植物观察记录表

4年级植物观察记录表一、观察记录表表头。
观察日期植物名称观察地点天气状况。
二、植物的基本信息。
1. 植物名称。
- 记录所观察植物的学名(如果知道)或者常见名称。
例如:向日葵、绿萝等。
2. 植物类型。
- 是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进一步区分乔木、灌木)还是藤本植物等。
- 草本植物如薄荷,茎比较柔软,一般矮小;木本植物中的乔木如杨树,有明显的主干,高大;灌木如月季,没有明显主干,比较矮小;藤本植物如葡萄,茎细长,需要攀附其他物体生长。
三、植物的外观特征。
1. 根。
- 根的类型。
- 是直根系(如胡萝卜,主根发达,侧根较少)还是须根系(如小麦,主根不发达,由许多不定根组成)。
- 根的颜色。
- 白色、黄色、褐色等。
- 根的粗细。
- 可以用直尺大概测量或者用细、中、粗来描述。
2. 茎。
- 茎的颜色。
- 绿色、褐色等。
- 茎的质地。
- 是柔软(如草本植物茎)、坚硬(如木本植物茎)还是有韧性(某些藤本植物茎)。
- 茎的形状。
- 圆形(大多数植物茎)、方形(如薄荷茎)、三棱形(如莎草茎)等。
- 茎的高度。
- 用直尺测量,记录大概数值,如10厘米、50厘米等。
3. 叶。
- 叶的颜色。
- 正面和背面颜色可能不同,如绿萝叶正面深绿,背面浅绿。
- 叶的形状。
- 圆形(如荷叶)、椭圆形(如樟树叶)、披针形(如柳树叶)等。
- 叶的边缘。
- 是光滑(如玉兰叶)、锯齿状(如桑叶)还是波浪状(如琴叶榕叶)等。
- 叶的大小。
- 可以测量最长边和最宽边的长度,如长10厘米,宽5厘米。
- 叶序。
- 对生(如丁香叶)、互生(如桃树叶)、轮生(如夹竹桃叶)等。
4. 花(如果有)- 花的颜色。
- 红色、黄色、白色等。
- 花的形状。
- 喇叭形(如牵牛花)、蝶形(如豌豆花)、十字形(如油菜花)等。
- 花的大小。
- 可以用直径或者长度来描述,如直径2厘米。
- 花的数量。
- 一朵、几朵或者很多朵。
- 花期。
- 大概的开花时间范围,如3 - 5月。
5. 果实(如果有)- 果实的颜色。
小学生《观察记录表》之银杏树观察Word编辑

银杏树雌花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银杏树
观察地点
路边、公园、小区
观察时间
1月14日 雪
4月29日 晴
8月11日 晴
10月21日 晴
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得
银杏树有的只有胳膊粗细,有的却胳膊也抱不拢。
现在它们一片叶子也没有,裸露的树枝挂上了厚厚的雪花。
银杏树发芽很晚,半月前小小的嫩叶才冒出枝头。
现在绿色的花和树叶混帐在一起,很不显眼。
观察所得
细致观察的好处
寒风吹过,银杏树叶子已经整棵整棵的变黄,除了少数朝阳又背风的银杏树,大多数银杏叶都变成金黄色,像熊熊燃烧的金黄色火炬。
细致观察的好处
自然规律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来了解才能得出结论,所以观察很重要!
我们运用观察技巧,用心去学习,从观察中理解环境,掌握规律,才能够顺利成长。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雄花像一串串微小的绿香蕉,开花后“香蕉”会裂开;雌花像一个叶柄,在顶端的分叉上长着两个小疙瘩。
银杏树干的皱褶很深但表面却干燥又光滑。
银杏叶子有细长的叶柄,像扇子,两面都是淡绿色的,滑滑的没有绒毛。
雄树一颗白果也没有,雌树却挂满了一簇簇的淡黄色的白果。
剥掉圆圆软软、外皮滑滑、臭臭的果肉,敲碎像杏核一样的果核,就看到淡红色的果仁。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提示:可自行加入其它内容到备注里,先打印空白表,自行装饰。
语言描述部分,其中不会写的字可以剪贴,文字中可加入简笔画;或者全部输入电子版,自愿插入照片、图片等,最后上交打印版。
如不喜欢这种电子表格,可以自己画表格。
想打印的,请用A4纸打印,横向、竖向不限,彩色、白色或背景图案不限;每列之间宽度不变,行宽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结论:经过天,植物终于钻出了土壤,我天浇一次水或一天浇次水。
实践活动评价表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植被生长观测记录表

植被生长观测记录表
背景
植被生长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用于监测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变化。
通过记录植被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健康状况、生长速度以及环境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提供一份植被生长观测记录表,以便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对应的观测数据。
这份记录表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生长规律、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评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影响。
观测记录表
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写相应的观测数据和描述。
分析与结论
通过观测记录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分析与结论:
1. 植物1和植物2的生长速度都有所增加,但植物1的生长速度更快。
2. 植物1和植物2的叶片数量逐渐增加,但植物1的叶片数量多于植物2。
3. 植物1和植物2的叶片颜色都是绿色,但植物1的叶片颜色更健康。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测植物1比植物2更健康,并且在相同环境下生长更好。
然而,为了确保结论的准确性,我们需要持续观测并收集更多数据。
下一步行动
基于观测记录表中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1. 继续追踪植物1和植物2的生长情况,记录后续观测数据。
2. 比较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情况,确定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3. 分析叶片颜色变化的原因,例如光照、水分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以上为植被生长观测记录表的内容和分析,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支持,请随时联系。
物候观测记录表

物候观测记录表介绍物候观测是指通过记录和观察动植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现象和气候变化,来研究季节性生物活动的一种方法。
物候观测记录表用于记录和整理物候观测的数据,以便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篇文章将介绍物候观测记录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编写和使用物候观测记录表。
1. 概念物候观测记录表是用于记录物候观测数据的表格或工具。
物候观测是指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如动植物的繁殖、迁徙、开花、落叶等现象,以及气候因素对这些生物现象的影响。
物候观测记录表通常包含了观测日期、观测地点、观测项目、观测结果等信息。
2. 重要性物候观测记录表对于研究和了解生物季节性活动的规律和变化非常重要。
通过记录观测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物种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其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
物候观测记录表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气候变化对生物系统的影响,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编写物候观测记录表编写物候观测记录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观测项目物候观测涉及的观测项目非常多,具体项目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所研究的物种来确定。
常见的观测项目有:•开花时间:用于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能力等。
•迁徙时间:用于研究鸟类和昆虫等动物的迁徙规律以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叶片落叶时间:用于研究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能力。
•动物繁殖时间:用于研究动物的繁殖行为和繁殖节律等。
3.2 观测地点和日期物候观测记录表需要包含观测的地点和日期。
地点可以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多个观测点,以便对比不同地区的物候现象。
观测日期需要准确记录,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3.3 观测结果观测结果是物候观测记录表的核心内容。
观测结果需要准确、详细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现象和气候变化。
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形式进行记录和展示。
观测结果应尽量客观,避免主观评价和臆断。
4. 使用物候观测记录表物候观测记录表的使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4.1. 确定研究目的和观测项目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目的和所要观测的物种以及观测的项目。
植物物候观测

植物物候观测【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物候的观测和记录方法2.分析生境差异对植物物候的影响【实验原理】一、植物物候观察要点物候是植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节律性变化而形成的植物发育节律。
在植物一年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每一个生长发育阶段,叫做物候期。
植物物候观察,就是对植物各个物侯期定期进行观察记载,以发现植物物候规律的科技活动。
物候是综合性气象条件对植物影响的反映,利用物候指导农业生产和各种科研工作,比平均气温、积温和节令都要准确。
因此,我国各地都有人长期从事植物物候观察活动。
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是大范围的,各地区之间互相联系。
一个地区的物候观察资料,要供全国各地使用。
而且物候观察都是用眼观看,用手记录,不用仪器测定,容易发生偏差。
因此,就要求各地区观察的种类、观察标准和观察方法都一致。
(一)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为了使全国各地的物候观察工作协调一致,我国已经拟定了统一观察的种类,供各地选用。
木本植物:萌动期、展叶期、显蕾期、开花期、果熟期、果实脱落期、秋色期和落叶期。
各物候期的观察标准如下:1.萌动期。
分为芽膨大开始期和芽开放期。
⑴茅膨大开始期。
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的芽具有鳞片,芽的鳞片开始分离,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和角形,果树和浆果树从鳞片之间的空隙可以看出芽的浅色部分时为芽膨大期。
裸芽不记芽膨大期,例如刺槐是裸芽,则不观测芽膨大期。
芽膨大期是记录芽膨达到最大时的日期,而不是记录最先出现的日期。
花芽和叶芽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进行记录。
一般地讲,先出现芽膨大期后出现芽开放期。
在阔叶树种方面,当植株的1~2 个小枝上,芽的鳞片开始分开,侧面显露淡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针叶树种的标准稍有不同,当它们的顶茅鳞片开裂反卷,出现淡黄褐色缝线时,便进入了芽膨大开始期。
⑵茅开放期。
有鳞片的芽当鳞片裂开,芽的上部现出新鲜颜色的尖端或形成新的苞片而伸长,为芽开放期。
芽开放期一般是记录有10%的芽开放时的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叶完全变色期
间隔日数
落叶开始期
落叶末期
间隔日数
物候观测单位观测员
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记录表
地点省(市)县年北纬°″东经°″海拔米
日期发育期
植物
名称
萌动期
展叶期
显蕾期
开花期
果熟期
叶变色期
落叶期
全部生长期日数
叶芽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膨大期
叶芽开放期
间隔日数
花芽开始膨大期
花芽开放期
间隔日数
开始展叶期
展叶盛期
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
开花始末间隔日数
果实成熟期
果实脱落开始期
果实脱落末期
间隔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