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

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

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现代生物技术的运用及进展趋势论文随着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商品国际化革命、信息产业化革命的推进,许多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必将产生一次生物技术革命,而这一革命的主战场就是农业。

现代生物技术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的营养品质。

因此,现代生物技术必然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1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基因工程即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技术,设计好不同来源的基因顺序,在体外成功构建杂交DNA分子后导入受体细胞,使受体细胞表现出人们需要的表现型,产生出人们需要的物质。

在农业领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农作物优质、高产、抗性强,还可获得畜、禽新品种及具有特殊作用的动、植物。

例如,经过7年的努力攻关,2011年胜利突破了大面积示范(即6.67hm2示范)平均产量为13500kg/hm2的超级杂交稻第3期目标,达到了13899kg/hm2[1];运用转基因技术将相应的基因导入油菜中有望培育出转基因抗病油菜新品种[2];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将抗除草剂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农作物能够不受除草剂的影响,目前已生产出多种抗除草剂作物品种,应用广泛[3]。

1.2细胞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细胞工程是指在体外培养细胞,以改变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为目的将不同作物或动物进行细胞杂交,使植物或动物个体繁殖速度加快,以获得优良品种或新品种及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的一门技术[4]。

细胞工程技术在植物快速繁殖、植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植物体细胞杂交应用较多,如可以将马铃薯细胞和番茄细胞进行杂交,可获得上结番茄下结马铃薯的“番茄马铃薯”;将豆科植物与向日葵进行细胞杂交,可培育出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向日豆”[5]。

1.3发酵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发酵工程即利用微生物具有的特殊作用生产出对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将微生物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的一门新的技术。

生物类(生物科学等)专业毕业论文5篇范文

生物类(生物科学等)专业毕业论文5篇范文

生物类(生物科学等)专业毕业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生物类(生物科学等)专业毕业论文RLK基因遗传转化植株的筛选与鉴定生物技术专业指导教师摘要:番茄青枯病是严重影响番茄生产的病害之一,有“植物中的癌症”之称。

植物体中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 Likekinase RLK)有提高抗逆性的功能,本研究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辣椒中的。

基因转入番茄中,以期获得对青枯病具有抗性的番茄植株。

除了利用传统的形态学比较的方法外,本文主要利用PCR和RT-PCR技术对三个番茄品种的转基因植株的T1代进行转基因后的分子鉴定。

结果显示,三种转基因番茄经特异引物PCR后均能产生特异性条带,而且D-RLK-6号经RT-PCR后能够产生特异的条带,这表明目的基因都已经成功转入三种转基因番茄基因组内,并且能够顺利遗传给后代,另外D-RLK-6号的CaRLK基因能够顺利表达。

此研究将为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番茄;CaRLK;分子鉴定;PCR ;RT-PCRThe Se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aRLK Transgenic Tomatoes PlantsTomato bacterial wilt is a serious disease affecting tomato production and it is called “the Cancer Abstract:of Plant”.The Receptor Likekinase(RLK)in plants can increase their resistance function.In this study, we used molecular cloning technology to transfer the CaRLK from pepper to tomato, hoping to obtain bacterial wilt-resistant tomato plants.In addition to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we mainly used PCR and RT-PCR to identify the three varieties of transgenic tomato plants of T1 generation of D-RLK-2, D-RLK-6 and D-RLK-10.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transgenic plants afterthe process of PCR by specific primers were able to produce specific bands, and that the D-RLK-6 produced specific band after the process of RT-PCR by specific primers, suggesting that the CaRLK gene had been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into transgenic tomato genome.This study will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omato bacterial wilt.Key words :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CaRLK;Molecular identification;PCR;RT-PCR引言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Mill)别名西红柿,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生物科技小论文

生物科技小论文

生物科技小论文集锦篇一:生物科技小论文之转基因食品任何一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有它的两面性。

核能的开发利用,在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核能同时也造出了对人类具有巨大破坏性的核武器;农药的应用对于防治农作物害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农作物大幅度的增产,但同时也对人畜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工业革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要满足人们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已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

以下谈谈转基因食品的优点。

(一)过去改变植物的品种主要是通过育种,这种传统的育种方式需要的时间长,杂交出的品种不易控制,目的性差,其后代可能高产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产,也许是高产但质量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进行选育。

而转基因技术就不同了,可以选择任何1个目的基因转进去,就可得到1个相应的新品种,不用再花那么长的时间筛选了。

(二)传统的育种只能是水稻对水稻,玉米对玉米,进行杂交,不能水稻对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细菌进行杂交。

而转基因技术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进行组合,而且还可以把动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组合到植物里去。

比如:科学家看中了一种北极熊的基因,认为它有抵抗冷冻的作用,于是将其分离取出,再植入西红柿之中,培育出耐寒西红柿。

(三)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对农药化肥和水的依赖,降低农业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改善食品的质量,缓解世界粮食短缺的矛盾。

例如:马铃薯植人天蚕素的基因后,抗清枯病、软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过去这两种病每年会带来近3成的减产,一种抗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的马铃薯,可使美国每年少用37万kg的杀虫剂;阿根廷播种转基因豆种后,大豆抗病和抗杂草能力大为增加,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量减少,生产成本比原来下降了15%。

生物科技论文15篇(生物科技合理发展的准则)

生物科技论文15篇(生物科技合理发展的准则)

生物科技论文15篇生物科技合理发展的准则生物科技论文摘要:生物科技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在生物材料、生物仿生、生物能源、生物疫苗等方面发展迅速,对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必须加大对未来社会生物科技优势控制权的强力争夺,未来对战争胜利的争夺也将主要集中在对生物科技优势控制权的争夺,占领生物科技的制高点才有可能在未来世界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既是生物科技发展产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生物科技突破的原始动力。

关键词生物科技论文生物科技生物论文生物生物科技论文:生物科技合理发展的准则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对于伦理道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科技的发展同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就像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科学就其意义来讲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具有道德性质,因为科学发现的成果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影响人类的命运”。

科学技术作为人智慧的一种实践方式,解放了人的思想,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同人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融为一体的,科学技术就体现着一种价值,是人类造福自己追求善的理念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所以科学技术就是人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真与善的统一,而且也必须是统一的,只是由于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两者有各自的发展模式,有时就会出现不协调,但是从人类整体利益来讲,这种不协调不是本质上的,所以也是可以得到调和的,这就需要我们将科技的“真”和伦理道德的“善”协调起来,当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出现不一致时,我们就有必要对科学技术作出伦理道德上的反省。

现代生物科技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代表,更加突出的体现了对科技的“真”和伦理道德的“善”的相统一,而当前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对伦理道德所造成的冲击应该引发我们深刻的反省,我们应该加强对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和相关的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找出这一冲击问题的所在,并加以有效的规范,使得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真正达到“真”与“善”的统一,造福人类整体并得以安全的长远的健康发展。

浅谈现代生物技术论文(2)

浅谈现代生物技术论文(2)

浅谈现代生物技术论文(2)浅谈现代生物技术论文篇二浅议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状况摘要:但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非常弱小的产业,产业化现状不容乐观,生物产品产值较发达国家相差悬殊,产品科技含量、附加价值低,大部分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如我国高新生物医药产品中90%为仿制品,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不及美国的1/15,出口额不到美国的1%。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物农业,生物医药1.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地形复杂,物种丰富,是一个珍贵的基因宝库,生物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许多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但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非常弱小的产业,产业化现状不容乐观,生物产品产值较发达国家相差悬殊,产品科技含量、附加价值低,大部分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如我国高新生物医药产品中90%为仿制品,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不及美国的1/15,出口额不到美国的1%。

因此,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产业加以鼓励发展,如何让其迅速发展壮大,扩大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值得思考的课题。

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目前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世界各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报告和趋势预测。

(二)国外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经验(主要指政府政策)评述及启示。

论文大全。

(三)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差距的对比,指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四)试图构建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

2.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2.1微观基础状况从生物技术企业增长速度来看,随着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将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一批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创业。

近几年来,我国生物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中国大陆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约274个,生物技术企业36家,1998年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有315个,生物技术企业超过261家,到2005年涉及生物产业的开发区、科技园区、基地等园区有168个,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或直接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数量近3000家,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约3000人。

生物小论文范文

生物小论文范文

生物小论文范文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潜在影响。

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CRISPR-Cas9系统,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为农业生物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这项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在基因层面上对作物进行精确的修改,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抗病虫害能力以及适应性。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

通过对特定基因的编辑,可以增强作物对光合作用的利用效率,从而增加作物的生物量和产量。

例如,通过编辑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培育出了光合作用效率更高的水稻品种。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在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编辑作物中的抗病基因,可以使其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有效抵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不仅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提高了作物的安全性。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帮助作物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例如,通过编辑与植物耐旱性相关的基因,可以培育出能够在干旱条件下生长的作物品种。

这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担忧。

一些人担心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带来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对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

因此,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严格的监管和评估是必要的。

总之,基因编辑技术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通过合理利用这项技术,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管,我们可以确保基因编辑技术为农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生物技术论文-最新范文

生物技术论文-最新范文

生物技术论文篇一:生物技术毕业论文目录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 .. (3)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 ........................................................ (3)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 ........................................................ (3)引言 ........................................................ ........................................................... (3)一、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现状 ........................................................ . (4)1.我国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现状 ........................................................ .. (4)2.国外生物技术制药行业现状 ........................................................ .. (5)二、生物技术制药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 .. (6)1.生物技术制药在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 .. (6)2. 生物技术制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 . (6)3. 生物技术制药在神经退化疾病中的应用 ........................................................ . (6)4. 生物技术制药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 ........................................................ . (6)三、未来生物技术制药的发展方向 ........................................................ . (7)1. 大力开发新型治疗疫 (7)2. 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药物 ........................................................ .. (7)3.发展氨基酸工业 ........................................................ . (7)4. 单克隆抗体的研发 ........................................................ .. (7)5. 血液替代品的研发 ........................................................ .. (8)6. 人体基因组的研究 ........................................................ .. (8)四、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的策略 ........................................................ .. (8)1、加快医药企业的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重组策略:........................................................... .. (8)2、引进风险资金,加快生物制药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9)3、完善生物制药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策略 ........................................................ .. (9)五、生物技术制药依赖相关领域的发展 ........................................................ .. (9)六、研究生物技术制药的意义 ........................................................ . (10)七、总结 ........................................................ ........................................................... .. (10)八、参考文献 ........................................................ ........................................................... (11)生物技术制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中文摘要:生物技术制药是以基因工程为基础、运用细胞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技术]2[以及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细胞组织培养等手段研究基因片段,研发药物用来基因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发生]2[ 。

医学生物技术论文3000字_医学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医学生物技术论文3000字_医学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医学生物技术论文3000字_医学生物技术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医学生物技术论文3000字(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展望论文摘要:我国的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生物技术的发展。

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在迅速加快,尤其是医学领域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发展形势良好。

现代的生物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生物技术;医学;应用;展望现代的生物技术发展及应用已渗透到多个领域之中,比如医学、农业、环境等,当然最重要的应用还是在医学领域中。

可以说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医学领域中的一些重要方面的改革。

在医疗领域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之一,也使该技术发展得更加迅速,其效果更加明显。

在医疗领域,生物技术是不可替代的。

基于这一点,加强现代医学应用生物技术的研究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发步,现代生物技术也不断应用,并在生产与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生物技术概念简析生物技术,指的是在现代生命科学基础上,利用生物组织和细胞的特性,进行生产和加工。

而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成为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再利用生物细胞和组织性能进行加工和生产的技术。

在医疗领域,起到了更好的作用,主要包括细胞,基因,蛋白质,发酵等方面的工程。

二、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一)预防医学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预防医学中的检测环境和环境净化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比如,通过生物肥料的研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降低环境的污染。

不仅如此,生物技术对预防医学的应用也表现为传统疫苗改造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传统疫苗主要的作用是减少或消除一些致病物质的毒性,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疫苗在应用上逐渐出现了一定的限制和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对现代生物技术的介绍,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应用不同的现代生物技术,给予解决的方法和实例,并对现代和未来的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作出了合理的分析和猜想,从而达到解决世界人类生活环境所面对的难题,比改善现阶段环境恶劣的发展趋势,让环境更适宜人类居住目的。

关键词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应用前景
引言:
现代生物技术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为支撑,结合了化学、化工、计算机、微电子等学科,从而形成了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学科。

就其应用领域,可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等。

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技术来改善环境,最终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环境保护作用,现如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很好地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现如今的生物技术已经突飞猛进,不再是从前的落后的生物技术,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有着从前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于是科学家也将现代的生物技术应用在各种领域,如生活、科研、农产、食品等,当然也少不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应用先到生物技术可以把不易降解和降解周期很慢的污染物进行快速降解,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例如应用超级细菌将海洋中漂浮的石油进行快速降解等等。

什么是现代生物技术呢?广义上讲,生物技术是利用有机体、死细胞、活细胞以及细胞内含物,采用特殊的过程生产出特殊的产品应作到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修复治理中。

现代生物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群。

基因工程仅是现代生物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它的特征是在分子水平上创造或改造生物类型和生物机能。

此外,在染色体、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生物个体水平上也可进行创造或改造生物类型和生物机能的工程,例如染色体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数量遗传工程等,这些,也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范畴。

而为这些工程服务的一些新工艺体系,如现代发酵工程、酶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等,同样被纳入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系统。

刘芝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无害环境生物技术应用国际合作会议"上,专家们评估了生物技术应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生物技术预防、阻止和逆转环境恶化,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措施。

专家们认为,利用生物技术治理环境污染具有巨大的潜力。

超级微生物显神威
近来,科学家发现,有些微生物,不仅能降解石油及其衍生物、金属离子、农药等工农业污染物,甚至连放射性核废料,极毒的化学物质都能降解。

美国一家生化公司的科学家,培育出了能降解极毒化学物质多氯代联苯(PCB)的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能将这种工业废弃物中常见的毒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无害的单细胞物质。

另一组科学家培养出能吞食有毒金属的微生物。

为了培养这种微生物,科学家先把他们放在汞、铝等有毒重金属的附近,然后将最健壮的存活微生物收集起来,再从这些微生物中取出能分解有毒金属的基因,植入到另一具有其他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中,便得到具有多种降解能力的"超级微生物"。

科学家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浮游生物的基因移植到能吞食石油的微生物中去,使这种微生物具有浮游本领,在海洋水面上游弋,专门吞食石油,称为"海上拖布"
微生物脱硫治理空气污染
燃煤和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等硫化物是大气污染的元凶,又是产生硫雨的主要原因。

据北京环保局计算,北京市仅燃煤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就达26吨
煤炭中的硫分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无机硫大部分以矿物质的形式存在,其中主要是黄铁矿。

生物学家利用微生物脱硫,把2价铁变成3价铁,把单体硫变成硫酸,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日本中央电力研究所从土壤中分离出一种硫杆菌,它是一种铁氧化细菌,能有效除去煤中的无机硫。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被排出,然重污染环境。

微生物对污染物能较快的适应,并可是废物、废气得到降解和转化。

同传统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如活性炭吸附、事发洗涤和燃烧等相比,微生物法以其处理效果好、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等优点,逐渐应用也空气污染控制中。

生物技术处理、净化废污水
废污水处理有物理方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其中生物法应用最广,效果也最好。

如活性污泥法,即用含有多种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通气条件下进行吸附、沉淀和氧化分解,解除水中的污染物,使废污水得到净化。

利用现代基因工程已培育出分解能力强、能在混合系统中占优势的菌种。

美国科学家从土壤中分离出两种在无氧条件下也能生存的厌氧菌,它们能分解聚氯乙烯等有机化合物,并能将这些毒性较强的化合物转化为醋酸盐和乙醇等化工原料。

美国科学家还利用一种能吃毒的氰化物的细菌处理废污水,这种细菌同时还能收集水中锌、铜等重金属,使水澄清后再利用。

由于这些细菌繁殖力十分惊人,所以1立方米的污水,仅需几个小时,就能把毒物和重金属彻底清理干净。

俄罗斯科学家设计的一种生物过滤器,将微生物群落附着在玻璃纤维上。

这种有生命的过滤器,不仅净化效率高,而且设备简单,建设费用低,能吸附大量水中杂质,还能使有机化合物分解和腐化。

生物农药
所谓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病虫害的"微生物天敌"筛选出来,培养加工成一般农药的形式,用以对付病虫害。

这些微生物天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如线虫、微孢子虫)等。

英国科学家利用一种叫绿僵菌的真菌杀灭蝗虫,一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国际上真菌杀虫剂的开发研究方兴未艾,发展迅速
基因工程可降解塑料
由于传统塑料难以降解,给农牧渔业、电力设备、河流和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成为新的"白色危害"
近年来,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能生产塑料的生物和细菌,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生物塑料的最大优点是易于降解,生产时耗能少,不污染环境。

科学家发现,许多种土壤细菌能产生"聚羚酯"小颗粒,这种物质具有塑料的特征,细菌生产这种小颗粒是作为自己的事物,食用并储存。

科学家利用基因移植技术,将细菌中生产"聚羚酯"聚合物的基因移植到植物细胞中,使植物也能生产这种小塑料颗粒。

1990年,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辛斯基教授成功地将能产生聚合物的细菌基因,移植到芥子系植物中。

1991年,1月,这些移植基因全部发挥作用,首创了能产生塑料的植物。

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将这种基因植入马铃薯和甜菜中,以便大量生产这种塑料。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安东尼.辛斯基教授则计划将生产聚合物基因移植到玉米细胞中去。

他说,"我们希望像收割玉米似地收获塑料玉米棒"。

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则想直接通过细胞来生产塑料,他们
把多种细菌聚合物的基因组合植入某种细菌中,使这种细菌能高效地生产出多功能塑料,甚至有可能生产出代替橡胶的、超韧性的、可被人体吸收的塑料。

德国格丁根大学的科学家利用细菌生产的聚合物,可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极易降解,其垃圾可作为植物肥料回归自然。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
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

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

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

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也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

许多有意或无意的动植物引起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

最明显的例子是澳洲引进的兔子。

1500年以来,世界各国动植物的交流,有些已成为当地的有害动植物。

至于转基因作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后有可能引发:第一,转基因作物使自生作物成为严重的杂草问题;第二,转基因作物通过杂交后产生杂种;第三,转基因作物影响食物安全。

任何一种转基因作物都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冲击的可能性。

结论: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环境保护工作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

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环境保护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相信人类科学家将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更好的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实现用最小的成本来做出最大的贡献的功效。

参考文献:
1《Science&Culture 科技潮》(总第133期)
2 孔繁翔. 环境生物学[M]. 北京:高等出版社,2000
3 陈坚. 环境生物技术[J],生物工程进展,2001(5)
4 姜成林,徐丽华.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江西化工》 2004年第3期“环境生物技术在‘三废’治理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