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
世界气候类型填图(高清)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 mm)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400~800 mm)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 000 mm)
少雨型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200 mm)
寒带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 mm)
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400 mm)
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和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洲东部北纬35°以北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凉湿润,降水均匀
终年受西风带的控制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温带大陆内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短而温暖,冬季长而寒冷
纬度较高,太阳辐射能量少
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北部
寒带苔原气候
终年寒冷,降水少,多云雾
极地高压控制
北冰洋沿岸
状况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或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气温在
-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5℃
极地气候
步骤
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确定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
高原和高山气
候地势高,地形
起伏大
全年低温,
降水少
高大的山
地、高原
青藏高
原、南美
安第斯山
脉
5、6、。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
布模式图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2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3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4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
5
高原和高山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
伏大
全年低温,降水少
高大的山地、
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6、。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
式图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最热(冷)月气温定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月均温定所属热量带—以“温”定“带”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分配定雨型—以“水”定“型”
说明:根据气温与降水的数据判定气候类型时,数据并不是绝对的,各本书的划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
脉
5、
6、。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新版精编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模式图新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世界气候分布常用图表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各气候因子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3、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口诀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分也会有一些差异,对于一些难于判定的气候类型应综合气温、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综合考虑。
4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
性气候控制多雨40°~60°
之间的大陆
西岸
寒带苔原
气候
纬度高,太阳
辐射弱,受极
地气团或冰洋
气团控制
全年严
寒,降水
少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
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
洋沿岸冰原
气候
纬度最高,太
阳辐射弱,受
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
寒,降水
少
南北半球极
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
陆、格陵
兰岛
高原和高山气
候地势高,地形
起伏大
全年低
温,降水
少
高大的山
地、高原
青藏高
原、南美
安第斯山
脉
5 6、。
(完整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归纳及表格

世界主要天气种类概括及表格一、热带天气(最冷月气温都大于15℃)天气种类热带雨林天气热带草原天气热带季风天气热带荒漠天气天气特色整年高温多雨整年高温,分干、湿整年高温,分旱雨两终年酷热干燥两季季散布规律赤道南北双侧热带雨林的南北双侧热带雨林的南北两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侧陆西岸和内地地域南美洲亚马孙平原、非洲的中部大多数地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散布地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区、南美洲的巴西、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漠地域、亚洲的阿拉伯马来群岛。
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课 89 页图 4--37)半岛、澳大利亚荒漠地(课本 88 页 4--35 )(课本 88 页图 4--36)区( P89 图 4--38)动物猩猩和大象等斑马、长颈鹿、狮子单峰驼自然景观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天气表示图气温 /℃降水量 /mm30600155000400-15300-30200-45100-6014710 (月)新加坡喀土穆二、亚热带天气(最冷月气温都在0℃ ~15℃之间)天气种类亚热带季风天气地中海天气天气特色夏天高温多雨,冬天低温少雨(雨夏天酷热干燥、冬天平和多雨(雨热不热同期)同期)散布规律南北纬 30° ~40°之间的大陆东岸南北纬 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散布地域中国、美国、巴西的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欧洲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P92 图 4-47)乌拉圭、澳大利亚沿海( P91 图 4-43)植被特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天气表示图三、温带天气(最冷月气温<0℃,除了温带大海性天气,它的最冷月气温在0℃ ~15℃之间)天气温带季风天气温带大海性天气温带大陆性天气种类天气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冬无寒冷、夏无炎暑,冬冷夏热,降水少特色燥一年降水分派平均散布南北纬 40° ~60°之间的大南北纬 40° ~60°之间南北纬 30°~60 °之规律陆东岸的大陆西岸间的大陆内部散布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欧洲西部最为典型(P94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地域散布最广地域等 (P93 图 4--50 )图 4— 52)( P96 图 4— 57)自然温带丛林 -- 温带丛林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半荒漠景观-- 温带荒漠天气表示图四、寒带天气天气苔原天气冰原天气种类天气夏天短促,终年寒冷干燥。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图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资料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温度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点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终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终年炎热干燥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降雨集中于夏季寒带(极地气候)寒带苔原气候亚欧、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降水少寒带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终年严寒,降水少高原和山地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三、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
(以温定带)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含图表

1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2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3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4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5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低温少雨)
6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8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9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10
11
北半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
70°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终年严寒干燥.冰原气候:终年酷寒干燥)
70°
60°
温带海洋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
55°
性气候(终年
热.降水较少)
温带季风气候(夏
温和湿润)
季暖热多雨.冬季
40°
寒冷干燥)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
热干燥.冬季温和多
30° 雨)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0°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10°
35°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
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终
25°
年高温.降水分旱
雨两季)
10°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0°
1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及主要成因图示
热
带
雨林气候南北纬10°
之间
1、亚马孙河流域。
2、刚果盆地
3、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流,多
对流雨【信风带迎风坡
成因不同】
热
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
线之间
1、非洲雨林两侧
2、南美巴西高原
3、澳大利亚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雨季(夏) 主要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干季(冬) 受信风带控
制,炎热干燥。
【澳大利亚南部和大分
水岭西侧、其它地区信
风带背风坡成因不同】
热
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
至南北纬
30°大陆内
部和西岸。
1、非洲北部撒哈拉
2、阿拉伯半岛
3、非洲南部西海岸
4、澳大利亚中西部
5、南北美洲副热带
西海岸
终年炎热干燥
受副热高气压带或信风
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稀少。
热
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
至南北回归
线之间大陆
东岸。
1、亚洲中南半岛
2、印度半岛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雨季(夏)受西南季风
控制,高温多雨;
旱季(冬)受东北季风
控制,高温少雨。
亚热
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
至35°之间
大陆东岸。
1、中国秦岭——淮
河以南地区。
2南北美洲和澳大
利亚东南部叫亚热
带湿润气候或季风
性湿润气候【典型
的季风气候只亚洲
有】
【亚洲】夏季受东南季
风控制,高温多雨;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温和少雨。
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及主要成因图示地
中海气候南北纬30°至
40°之间大陆
的西岸。
1、地中海沿岸。
2、南非开普敦一带
3、澳大利亚西南角
4、美国加利福尼亚
沿海
5、智利西海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
制,高温少雨;冬季受
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温
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至
60°之间大陆
的西岸。
1、欧洲西部
2、加拿大西海岸
3、智利南部
4、澳大利亚东南部
和新西兰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
年温和多雨。
温
带季风气候北纬35°至北
纬55°之间大
陆东岸。
1、中国秦岭——淮
河以北的华北和东
北地区。
2、朝鲜半岛和日本
群岛南部。
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
高温多雨;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寒冷干燥。
温带
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至
南北70°间大
陆内部。
1、亚欧大陆内部
2、北美洲内陆地区
美国、加拿大境内。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寒冷,夏季暖热,
全年降水少。
包括:
①温草原气候、
②温带沙漠气候、
③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
长严寒,夏短温暖。
极地气候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
近的沿海地区
1、亚欧大陆北冰洋
沿岸地区。
2、北美大陆北冰洋
沿岸。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地球南北两极
地区
1、南极大陆
2、格陵兰岛
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季风气候和温大陆性最冷月<0°C
气候形成基本原理一.气压带风带对全球降水的影响
(一)降水多的气压带和风带
1.降水多的气压带及原因:
2.降水多的风带及原因:
(二)降水少的气压带和风带
1.降水少的气压带及原因:
2.降水少的风带及原因:
二.北半球气候分布模式
三.大气环流对主要气候类型的影响
四.气候类型判断: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1.以“温”定“带”:(填温度带)
以最冷月均温为依据:>15℃为_________带; 0℃~15℃为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__气候;<0℃为_________带。
2.以“水”定“型”:(写出气候类型名称)
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