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介绍
宋庆龄

宋庆龄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人物介绍宋庆龄(1893~1981)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
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
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
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
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
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
宋庆龄中国近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领袖

宋庆龄中国近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领袖宋庆龄,作为中国近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领袖,为中国的妇女权益争取了平等与解放。
她不仅在政治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勇气,还致力于改善妇女的教育和社会地位,为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成长背景与教育经历宋庆龄生于1893年,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
尽管生活在封建社会,但她的家庭注重女性教育,她得以接受了相对优质的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成为了一位渴望知识和追求自由的女性。
二、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宋庆龄从早年开始就对女性的地位以及妇女权益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运动。
她与丈夫孙中山共同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她的努力使得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逐渐崭露头角。
她参与并领导了多次反对封建礼教的运动,并倡导男女平等的观念。
三、改善妇女的教育宋庆龄深知妇女的教育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她积极推动了妇女教育的发展,倡导妇女接受与男性同等水平的教育。
她创办了中国妇女杂志社,积极宣传和推广妇女权益的观念,同时还为一些女性机构提供了支持。
四、争取女性地位的改变除了积极地推动妇女教育的发展外,宋庆龄还致力于改变中国社会对待妇女的态度。
她积极参与了制定和修改一系列有关妇女地位的法律与政策,并亲自倡导和推动实施。
她的努力为妇女争取了更多的权益,使得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改变。
五、对国家的贡献宋庆龄不仅关注妇女解放事业,还积极参与了国家政治事务。
她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国民盟中央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位。
她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争取了更多的国际支持,为中国的独立和妇女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语:宋庆龄作为中国近现代女性解放运动的领袖,在政治与妇女解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为中国妇女争取了平等与解放的权益,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的事迹将永远影响后人,成为中国解放运动中的典范。
注意:本文在字数上超出了1500字的要求,因为在不明确具体字数要求下按照内容充分展开的标准进行撰写,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要。
宋庆龄个人简介 ppt

宋庆龄小时侯,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 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因为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 教她叠花篮。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父亲让以后再教 她吧,宋庆龄说不行,跟她约的今天,因为她你说过, 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 可以的。 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认为不能言而无信,于是便 独自一个人留在了家里。
视频观看
/ w_19s0p79sn9.html?soc ial_platform=wechat_f riend&p1=2_21_211&vfm =m_553_wxfx
https://compaign. /v/XMTkx ODM2O • 并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
化、教育、卫生与福利
事业中
与邓小平等出席全国政协的茶会。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 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想:如果和孙中山同时撤离, 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她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 孙中山还在,不会过早冲进府来.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撒离。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他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肩背药箱, 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由护卫带着出了总统府,避过叛军,平安地登 上了永丰兵舰。 宋庆龄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 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 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 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 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194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 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统习惯,宋 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国母”。 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 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我们的时代英雄宋庆铃读后感

我们的时代英雄宋庆铃读后感摘要:一、引言:时代英雄宋庆龄的背景介绍二、正文:一、革命事迹宋庆龄出生于一个爱国家庭,她的父亲宋嘉树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家。
受家庭影响,宋庆龄青年时期便投身革命事业。
她曾陪同孙中山先生开展革命活动,担任他的英文秘书,为推翻满清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广州革命政府时期,她担任要职,积极参与政治决策。
二、教育事业贡献宋庆龄深知教育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她致力于创办高质量的教育机构。
1927年,她创立了宋庆龄基金会,致力于培养优秀青年。
她还关心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
她的努力使得众多优秀人才得以涌现,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宋庆龄关心妇女儿童的福祉,她主张男女平等,提倡妇女解放。
她曾多次发表演讲,呼吁保障妇女权益。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儿童福利工作,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她的推动下,我国的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
四、外交事务参与宋庆龄在国际舞台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曾多次代表我国出席国际会议,宣传我国的主张,争取国际支持。
她的卓越表现为我国赢得了尊重,促进了国际合作。
【宋庆龄的精神品质解读】宋庆龄身上展现出了坚定的信仰、崇高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她的一生都在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奋斗。
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宋庆龄对我们的启示】宋庆龄的一生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坚定信仰,为国家民族的事业奋斗终身。
其次,我们要关心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帮助。
最后,我们要具备国际视野,为我国的发展争取国际支持。
【结束语】时代英雄宋庆龄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让我们怀念她的丰功伟绩,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代史人物介绍之宋庆龄

近代风云人物介绍
--by 刘灵 张蜜琳 王丁 王艺鸣
宋庆龄
简介
轶事
评价
一. 简介
宋庆龄:(1893~1981) 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华民国国父孙 中山的第二任妻子。1927年11月1 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 委员会。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 在香港发起成立保卫中国同盟。 194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 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孙中山先 生为国父,以表尊崇。故而根据传 统习惯,宋庆龄女士亦被尊称为 “国母”。1981年5月16日,全国 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 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1981 年5月29日20时18分,宋庆龄在其 北京寓所病逝,享年88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对她的评价: 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 和共产主义战士,并且首先是一位爱国主义的伟大战士。 爱国,是宋庆龄全部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且她也是一 位活跃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舞台,具有重要影响和崇高声 誉的社会活动家。拯救祖国,献身祖国,反映在她的一生, 她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 优秀党员,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宋庆龄同志的一生,是为 国为民,为人类进步事业不停战斗奋进的一生,是不断追 求,不断探索,不断认识新事物,接受新思想,紧随着时 代脚步不断前进的一生。她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为 保卫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和所建 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永放光芒。
二. 轶事
1. 抽烟:宋庆龄平常是吸烟的,但从不公开。1959年她在会见比利时王太后 伊丽莎白时互相吸了烟,这是宋庆龄吸烟秘史难得的一次公开。据说孙中 山生前多次劝她戒烟,但都未戒成。 2. 酷爱读书:宋庆龄一生酷爱读书。无论是参观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上海共同 生活的故居,还是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个人在北京和上海的故居,人们都 会惊奇得看到他们的藏书之丰富与广泛。 3. 爱好众多:宋庆龄喜欢鸽子不只是因为她喜欢这种文雅的飞禽,还因为纪 念孙中山——他喜欢鸽子,重要的是鸽子象征着和平。宋庆龄还利用工作 之余绘制花卉、动物。宋庆龄喜爱音乐,尤其弹钢琴,直到八十高龄,在 一天辛勤工作之余,也常在卧室里一面弹钢琴(她从不在公众面前弹)一 面哼着她小时候听父亲唱的一些歌曲,作为休息。 4. 生活朴素:宋庆龄以极大的热情主持中国救济总会,将历年稿费的大部分 收入,捐献给妇女和儿童慈善事业,自己全靠工资生活。她曾对身边工作 人员说:“我愿将私宅、私车捐为公有,做一个彻底的无产者。因为我有 工资生活,其余钱交给救济总会使用,也能了却我的一桩心愿。”
《国母宋庆龄》课件

终身贡献
1
逝世后的传记
宋庆龄去世后,人们对她的纪念如同对国母一般尊敬和感激。许多著名的作家、 历史学家写过关于她的传记和历史研究。
2
对中国现代女性事业的影响
宋庆龄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她的一生,她通过领导和策划,推动了中国女性事业的 发展和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3
后人纪念宋庆龄的方式
中国许多地方都设有纪念总理宋庆龄的馆、公园和纪念碑等。近年来社会各方面 在纪念宋庆龄的方面不断发挥创意,如绘画、书法、摄影、诗歌、音乐、电影等。
《国母宋庆龄》PPT课件
本次课件将介绍著名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宋庆龄女士的一生。她为中国女性 争取平等权益,为革命事业默默付出,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个人简介
生平介绍
宋庆龄,1893年出生于江苏省松 江县。是五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 小的一个。
抗战时期的经历
宋庆龄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 国主义者,她致力于抗日战争, 曾于1940年担任原国民政府宣传 部长和文化教育部长。
宋庆龄为中国的对外交流和国际事务作出了杰出贡献。她多次出席联合国大会,与各国领导 人接触、交流和展开友好合作。
与国际妇女运动接触
宋庆龄积极参与国际妇女运动和妇女组织的工作。她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厅妇女和 社交主义建设部委员,并受命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关于妇女权利问题的大会。
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会议
作为中国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妇女儿童事业的倡导者,宋庆龄多次代表中 国出席国际会议,推动中外联系和各领域的合作。
2
儿童救助运动
宋庆龄认为儿童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健康和成长是国家未来的保障。因此,她 不断推动儿童救助事业的发展,并为其捐献大量财物。
3
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女性武则天王昭君贵妃杨玉环秋瑾宋庆龄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女性武则天王昭君贵妃杨玉环秋瑾宋庆龄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女性:武则天、王昭君、贵妃杨玉环、秋瑾、宋庆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女性,她们以自己的才华和勇气在各自的领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五位著名女性:武则天、王昭君、贵妃杨玉环、秋瑾和宋庆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她生于公元624年,死于公元705年。
武则天精明睿智,权谋高超,自贞观之治后,实际上掌握了政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皇帝。
在位期间,她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武则天也是一个文艺爱好者,曾亲自组织文学比赛,奖励优秀作品。
王昭君(公元前145年至公元前110年)是汉朝时期的一位美丽而聪明的女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昭君原本是匈奴的公主,但在与中国的外交婚姻中成为中国汉朝的昭阳夫人。
她的美貌和聪明才智让她成为传世佳话。
王昭君通过外交手段,使得她的丈夫汉元帝能够和匈奴和平相处,并为汉朝争取到了多年的和平时光。
贵妃杨玉环是唐朝时期的一位美丽的女子。
她生于公元719年,死于公元756年。
贵妃杨玉环是唐玄宗的贵妃,也是他最宠爱的妃子之一。
她以其美貌和温柔性格著称,对唐玄宗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她的美貌和地位也引来了许多嫉妒和争议,并最终导致了唐朝政治的动荡。
秋瑾(1875年-1907年)是近代中国的一位著名女性革命家。
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并在早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秋瑾以其聪明才智和坚定的革命精神,积极参与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为中国的民主与自由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崇尚平等和女性权益,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并最终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女性。
宋庆龄(宋庆龄,1893年-1981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领袖。
她在民主革命和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庆龄是中国国民党的一员,她致力于改善妇女和儿童的权益和福利,并积极参与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关于宋庆龄的资料_1500字

关于宋庆龄的资料_15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宋庆龄(1893~1981年)又名宋庆琳。
原籍广东文昌,出生于上海。
著名革命家、政治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第四、第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宋庆龄作为影响中国近一个世纪的传奇女性,是孙中山亲属中最杰出的代表,她继承捍卫和发展孙中山的思想与事业,并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时期,建立了不朽功勋。
她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至今为人们所怀念。
宋庆龄-人物档案姓名:宋庆龄又名:宋庆琳英文名:Rasamond生卒: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籍贯:广东文昌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家庭成员:父亲宋嘉澍,母亲倪桂珍;丈夫孙中山,二人没有子嗣;孙中山与元配卢慕贞夫人有儿子孙科、女儿孙娫和孙婉3人。
兄弟姊妹共6人,宋庆龄排行第3:大姐宋霭龄,丈夫孔祥熙;三妹宋美龄、丈夫蒋介石;哥哥宋子文;妻子张乐怡;弟弟宋子良、宋子安。
宋庆龄-人物介绍宋庆龄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威斯里安女子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同年;回国,任孙中山秘书,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主义革命,后参加中华革命党。
1915年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成为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为国共两党衽第一次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
1925 年孙中山逝世后,她坚持孙中山的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曾被选为国民党第二、三、四、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和国民党左派人士一起,多次发表通电、声明、宣言,揭露和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行为。
1927年至1931年在苏联、欧洲期间,参加国际反帝和保卫和平运动,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大会名誉主席,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人之一。
回国后积极支持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在上海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任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保护和营救了大批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 投降。 9 月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八 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的 一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庆龄也同全国人民一道沉浸 在无比的激动和欢乐之中。但是在短 暂的庆幸之余,和许多爱国志士一样, 她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 抗战胜利了,中国向何处去?光明与 黑暗的较量也许即将到来,她又将面 临新的拼搏⋯⋯
上海中西女塾
1909 年9 月,宋庆龄终于考入佐治亚州梅肯 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Wesleyan College for Women)文学系。入学 后,她更加勤奋刻苦,阅读了大量的文史哲著 作。同时,她也热心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她曾 担任学院校刊《威斯里安》的文学编辑,又是 学院文学社的通讯员,还是院戏剧俱乐部的演 员。她的全面发展深得同学们的钦佩。
宋庆龄介绍
1.童年和少女时代
2.爱情、革命和理想
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4.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5.为新中国而奋斗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宋庆龄的童年是幸福和愉快的。她出生以后, 家境渐好,日子慢慢富裕起来。她的父亲特意 在上海虹口郊区农村买地建房,自己设计,半 土半洋。这个优美而简朴的环境,使得孩子们 能自由地奔跑玩耍,采集花草,捕捉虫鸟,无 拘无束地嬉戏。优雅、和谐的环境,民主、欢 乐的气氛,陶冶了宋庆龄的志趣和情操,培养 了她独特的品性:文雅善良,热爱生活。
宋庆龄不顾家庭和社会的 压力,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1927 年8 月,为寻找中国 革命胜利途径,实现孙中山 的遗愿,经过同友人的共同 商讨,宋庆龄决定离开中国, 去莫斯科。
1927年,宋庆 龄34岁
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
1931 年9 月18 日,日本 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 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 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蒋介石的 卖国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 极大愤慨,全国很快掀起了抗 日反蒋的浪潮。
1919年, 国父孙中 山与国母 宋庆龄的 结婚4周 年纪念照。
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并 在宋庆龄的有力帮助下终于完 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折, 孙中山开始觉悟到建立革命武 装的重要性,孙中山先后与苏 俄代表维金斯基、马林、达林、 越飞、鲍罗延等人先后进行了 多次秘密接触和谈判。
在北京,孙中山先生走完了他 人生的最后道路。宋庆龄守在病榻 旁日夜待候,体贴入微,经历了她 一生中最为悲痛的时刻。1925 年3 月12 日晨,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 止了跳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时候 只有59 岁,他和宋庆龄结婚还不满 十年。
在淞沪抗战期间,宋庆龄以 全部精力投入支前工作中。她 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亲临前线, 或鼓励将士浴血奋战,或慰劳 官兵奋勇杀敌。有时敌机就在 上空袭击,她却镇定自若,一 派巾帼大将风度。
抗战期 间1942 年,宋 庆龄49 岁
她到处作抗日演讲,撰写救亡文章, 呼吁人民行动起来为抗战出钱出力。有 一次,她来到上海南洋女子中学演讲, 教师和学生很快就把礼堂坐得满满的。 宋庆龄这天穿着十分朴素的衣衫,脸上 挂着慈祥的充满胜利信心的微笑,操着 十分亲切的上海地方口音,生动地向师 生们介绍当时的抗日形势。她慷慨激昂, 热情洋溢,号召妇女们要爱国、爱人民, 为中国的抗战贡献出一份力量。
1913 年春,当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威斯里 安女子学院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以后,便决 定立即问国,投身到救国救民的大潮中去。
爱情、革命和理想
1894 年,孙中山第一次在宋家见到了宋庆 龄。当时,她仅仅是个一岁多婴儿。以后,孙 中山常在宋家寄居,受到宋家的尊敬和热情接 待。孩子们把这位“温文尔雅”的叔叔视若 “教父”一般。孙中山的救国理想和革命的献 身精神,在宋庆龄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1913 年,在父亲和姐姐的陪同下到孙中山 的寓所拜访,激动地向孙中山致意。1914 年9 月,宋霭龄回上海结婚离开了工作岗位,经 孙中山同意,宋庆龄正式接替姐姐,担任了 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1915 年10 月25 日,在日本东京的一个 私人宅院里,宋庆龄戴着大花边帽,穿着一 件粉红色和淡绿花图案的裙子,手里拿着一 束花,显得十分俏丽动人。孙中山和她手拉 着手走进大门,来到中庭,客人们走过来, 向他们表示祝贺。
1926 年1 月8 日,宋庆龄 出席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 大会。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草案,重申了国民党“一大” 的纲领,惩处了右派分子。她 本人也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中央妇女部部长。
1927 年4 月12 日,是中 国现代史上黑暗的一天,蒋介石 终于公然背叛革命,在上海发动 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血 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4 月18 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 他个人独裁的“国民政府”。
失去孙中山 后的宋庆龄, 32岁
这是丈夫逝世后的照片。眉宇间,能看 出她的凄苦与哀愁。
她失去了她的丈夫、领袖、 导师以及给她父亲般慈爱的人。 她伤心极了。但是,每当她想起 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革命尚 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时候, 心里又油然生起一股巨大的力量。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孙中山先生病逝以后,特别是随 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工农群众 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引起了国民党 右派的极度恐慌和仇恨。他们一方 面或明或暗地勾结国内外反革命势 力伺机反扑,另一方面也纷纷组织 形形色色的右派小集团进行组织分 裂活动,诸如北京的“国民党同志 俱乐部”,上海的“辛亥同志俱乐 部”,广东的“孙文主义学会”等 等。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 他,而是出于对英雄 的景仰。我偷跑出去 协助他工作,是出于 少女的罗曼蒂克的念 头——但这是一个好 念头。我想为拯救中 国出力,而孙博士是 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 人,所以,我想帮助 他。”
孙中山对婚后的生活也 是极为满意的,他说: “我的妻子,是受过美国 大学教育的女性,是我的 最早合作者和朋友的女儿。 我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这是我过去从未享受过的 真正的家庭生活。我能与 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 活在一起,我是多么幸 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