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计算投影距离
投影机投射距离测算公式

DLP投影机投射距离测算公式:
4:3------机器投距=画面尺寸*2.54*0.8*投影比
16:9------机器投距=画面尺寸*2.54*0.8746*投影比
16:10------机器投距=画面尺寸*2.54*0.848*投影比
LCD投影机投影距离测算公式:
投距=画面尺寸/液晶板尺寸*焦距【f值越小焦距越大】
例如:投100英寸,液晶板0.79英寸,焦距f23.5 to f28.2 mm
最大距离=100/0.79*23.5=2168.8mm
最大距离=100/0.79*28.2=1807.4mm
投射比算法
投射比=投影距离/画面宽度(比值越小,说明相同投影距离,投射画面的宽度越大)
投影距离=画面宽度*投射比
幕布尺寸及边长测算公式:
4:3------宽边=幕布尺寸*2.54*0.8 高边=幕布尺寸*2.54*0.6 16:9------宽边=幕布尺寸*2.54*0.87 高边=幕布尺寸*2.54*0.49 16:10------宽边=幕布尺寸*2.54*0.846 高边=幕布尺寸*2.54*0.53。
投影机的屏幕离地面的高度有多高

投影机的屏幕离地面的高度有多高16:9尺寸投影距离(镜头至屏幕)画面高度镜头中心比画面上沿高(50%)80寸 2.41米到4.88米 1.00米 0.50米100寸 3.02米到6.12米 1.25米 0.63米120寸 3.64米到7.36米 1.50米 0.75米这里3.02米的投影距离是如何算出来的?另外,按照推荐的幕布的下沿离地面最好在60厘米左右,100寸的16:9画面高度有125厘米,这样,幕布的上沿需要有115厘米的长度才能到顶,不知道美视的大纯平电动幕是否能够顶做加长?再就是投影的安装了,按照上表中100寸镜头中心比画面上沿高0.63米来算,投影应该的安装高度是60+125+63=248,2.48米,离天花还有52厘米的距离,我问过设计师,他认为装这么长的吊架会影响美观。
投影计算器上,指定投影尺寸(100寸),投影距离是有一个范围的,仔细看看下面的示意图就知道了。
我就是用投影计算器算出来的3.02到6.12。
一般来说,幕布的上黑都不可能让你把幕布盒装在天花板上那么长。
在有等离子挂墙的情况下,必须用L型支架把幕布盒伸出来(一般留离墙面20cm左右即可)。
虽然不太美观但是这是投影幕布和等离子挂墙所必须的妥协。
找厂家定做超长上黑非常贵的,性价比超低,并且115cm的上黑也不美观。
2.48米是所有投影机中投100寸,并且离地0.6米的最高位置了。
这个50%的位移量也是所有投影机中最大了。
2.48米是镜头中心位置,也就是说实际吊架还要减去5cm左右,另外50cm的吊架实在是不算长。
另外提醒一下,LCD机器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吊装。
我也是沙发靠墙,并且在1.6米设置了搁架,不会影响沙发上人的活动。
用Z2000你可以将搁架设置到2.4米左右,完全不影响了。
家用投影机的布线方案在2008奥运年的引领下,家用投影机将有怎么样的发展令众多投影厂商为之期待。
高清概念从普及以来,显示设备的升级就从未间断,从32寸到70寸、从8bit到10bit面板等等,在各种技的促进与推动下,家用投影机作为家庭影院显示终端的选择之一,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用户熟悉。
大屏观看距离计算公式

大屏观看距离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大屏观看距离计算公式”的文章:在如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屏设备越来越普及,从家庭电视到会议室的投影仪,再到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屏幕。
咱可得搞清楚一个重要的事儿,那就是合适的观看距离。
不然,眼睛遭罪不说,还影响咱们的观看体验。
先来说说这个大屏观看距离计算公式是咋来的。
其实啊,这就好比咱们去菜市场买菜,得根据家里人的饭量来决定买多少,不然买多了吃不完浪费,买少了又不够吃。
观看大屏也是这个道理,屏幕大小和咱们眼睛的承受能力得匹配好。
那这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一般来说,比较常用的是:观看距离 =屏幕对角线长度 × 1.6 到 2.5 倍。
比如说,您家的电视是 55 英寸的,一英寸约等于 2.54 厘米,那对角线长度大概就是 139.7 厘米。
如果按照1.6 倍来算,观看距离就大约是 223.52 厘米,也就是 2.23 米左右;要是按照 2.5 倍来算,那就是大约 349.25 厘米,差不多 3.5 米。
我就有这么一次亲身经历。
前段时间去朋友家做客,他家新换了个大屏幕电视,好家伙,那屏幕大得,感觉像在电影院似的。
可问题来了,他们沙发离电视太近,我坐那看了一会儿,眼睛就开始发酸发胀。
朋友还纳闷呢,说这新电视看着咋这么不舒服。
我就跟他解释了这个观看距离的事儿,然后帮他重新调整了沙发的位置。
后来再看,那感觉就好多了,画面清晰,眼睛也不累。
为啥要有这么个范围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睛敏感度不太一样。
就像有的人能吃辣,有的人一点辣都受不了。
1.6 倍这个数值呢,能让您获得比较强烈的沉浸感,画面充满视野,特别过瘾;而 2.5 倍呢,相对更轻松一些,眼睛不容易疲劳。
对于孩子们来说,尤其是在学校里用多媒体大屏上课的时候,这观看距离就更重要了。
要是距离不合适,孩子们的眼睛还在发育阶段,很容易就近视了。
老师和家长可得多留意,不能让孩子离屏幕太近或者太远。
再比如说在会议室里,要是投影仪的屏幕和座位距离没安排好,那开会的人要么得使劲往前探着脖子,要么看不清楚上面的字,这会开得能舒服嘛!总之,了解这个大屏观看距离计算公式,能让咱们更好地享受大屏带来的乐趣和便利,同时也能保护好咱们心灵的窗户——眼睛。
投影距离计算公式

投影距离计算公式
投影距离是指从投影仪到投影物体的距离。
在计算投影距离时,需要考虑投影仪的光学系统参数和投影画面尺寸等因素。
下面我们将介绍常用的投影距离计算公式。
1.基本几何关系计算公式
基本几何关系计算公式适用于投影画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情况。
投影距离(D)=(S×d)/W
其中,S是投影画面的尺寸(宽或高),d是投影画面与投影仪的垂直距离,W是投影画面的宽度。
2.圆锥投影计算公式
圆锥投影计算公式适用于投影画面为圆形的情况。
投影距离(D)=(S×d)/C
其中,S是投影画面的直径,d是投影画面与投影仪的垂直距离,C 是一个常数,表示圆锥角度的倒数。
3.鱼眼投影计算公式
鱼眼投影计算公式适用于投影画面为鱼眼形状的情况。
投影距离(D) = (S × d) / (2 × R × tan(θ/2) )
其中,S是投影画面的直径,d是投影画面与投影仪的垂直距离,R 是鱼眼镜头的半径,θ是鱼眼镜头的视角。
4.倒置投影计算公式
在倒置投影中,投影仪需要安装在天花板上或者倒置摆放。
投影距离(D)=(S×d)/H
其中,S是投影画面的尺寸(宽或高),d是投影画面与投影仪的垂直距离,H是投影仪的下侧与地面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投影距离计算公式仅为一般情况下的估算,实际情况中还需要考虑投影仪的投影范围、投影机的变焦功能、镜头的变焦比例等因素,以获得更加精准的投影距离。
另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影距离以获得最佳的投影效果。
投影仪的计算公式

投影仪的计算公式一、原理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在距离透镜的距离u在f~2f之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他们的关系为:1/f=1/u+1/L (1)其中,f表示焦距(投影仪镜头的焦距);u表示物距(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距离镜头的距离);L表示像距(投影仪距离屏幕的距离)。
用小写的w表示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的尺寸;用大写的W表示投影仪投在屏幕上的尺寸。
根据简单的几何知识我们就可以有下面的公式:w/W=u/L=(L-f)/f (2)通过公式(1)和(2),我们就可以得到:L=W*f/w +f在实际使用中由于,f和相比较非常小,就把上面的公式简化为:L=W*f/w由于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w是个固定的值,可以看出,投影距离的大小L和投影尺寸W,以及焦距f都是是成正比的。
因此,在投影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投影距离的大小L的最大最小值,可以同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来,即:Lmax = W*fmax/wLmin = W*fmin/w相同的原理,在投影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投影尺寸W的最大最小值公式:Wmax = L*w/fminWmin = L*w/fmax二、应用(1)sony的VPLCX155,参数列表:Image Device : 0.79 inch XGA LCD panelProjection Lens : 1.2 times zoom lensProjection Lens : f23.5 to 28.2 mmProjection Lens : F1.75 to 2.17Screen Coverage : 40 to 300 inches (viewable area measured diagonally)其中f表示焦距,F表示的是光圈的大小,不要搞错了。
如果我们的投影距离为100inches,则:最大W=100 *25.4* 0.79*25.4 / 23.5 = 2168.8mm=85.4inches最小W=100 *25.4* 0.79*25.4 / 28.2 = 1807.4mm=71.2inches所以在投影距离为100inches的时候,最大屏幕对角线长度为85.4inches,最小为71.2inches;注意:这里的W为屏幕对角线长度,如果是高度H=0.6*W,宽度V=0.8*W,这个是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来的。
投影安装距离计算公式(一)

投影安装距离计算公式(一)投影安装距离计算公式在投影设备的安装过程中,正确计算投影安装距离是非常重要的。
准确的安装距离能够确保投影仪的投影画面不被拉伸、不失真,并能够得到最佳的投影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投影安装距离计算公式:1. 最短安装距离计算最短安装距离是指从投影镜头到投影画面的最短距离。
计算公式:最短安装距离 = 投影画面宽度× 投影距离系数例子:假设投影画面宽度为2米,投影距离系数为,则最短安装距离为2 × = 米。
2. 最大安装距离计算最大安装距离是指从投影镜头到投影画面的最大距离。
计算公式:最大安装距离 = 投影画面宽度× 投影距离系数例子:假设投影画面宽度为3米,投影距离系数为,则最大安装距离为3 × = 米。
3. 投影距离系数计算投影距离系数是指根据投影设备的特性,通过计算得出的一个系数,用于计算最短安装距离和最大安装距离。
计算公式:投影距离系数 = 投影设备焦距 / 投影画面宽度例子:假设投影设备焦距为米,投影画面宽度为米,则投影距离系数为 / = 。
4. 投影距离修正计算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投影设备的放置不一定完全垂直于投影面,可能会导致投影画面形状失真。
为了纠正这种失真,需要对投影距离进行修正。
计算公式:修正后的投影距离 = 投影距离× 修正系数例子:假设原始投影距离为4米,修正系数为,则修正后的投影距离为4 × = 米。
5. 投影高度计算在投影安装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投影画面的高度对观看体验的影响。
计算投影高度是确定投影安装高度的重要因素。
计算公式:投影高度 = 投影距离× 投影画面纵横比例子:假设投影距离为米,投影画面纵横比为16:9,则投影高度为× (9/16) = 米。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投影安装距离计算公式。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确保投影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投影距离能够满足观看需求,获得最佳的投影效果。
投影仪计算公式范文

投影仪计算公式范文
投影仪是一种光学设备,能够通过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屏幕上来提供大屏幕的显示效果。
投影仪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对图像的尺寸、距离和光源的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投影仪计算公式。
一、屏幕尺寸和投影距离的计算:
1.屏幕尺寸的计算公式:
屏幕尺寸=投影距离×屏幕高度(或宽度)/投影高度(或宽度)
2.投影距离的计算公式:
投影距离=(屏幕尺寸×投影高度(或宽度))/屏幕高度(或宽度)
二、屏幕高度和投影高度的计算:
1.屏幕高度的计算公式:
屏幕高度=投影高度×投影距离/投影宽度
2.投影高度的计算公式:
投影高度=屏幕高度×投影宽度/投影距离
三、投影宽度的计算:
投影宽度=投影高度×投影比例
四、投影亮度的计算:
投影亮度=光源亮度×光源功率/投影画面面积
五、图像分辨率的计算:
图像分辨率=投影宽度(或高度)×像素密度
六、整体投影器计算公式:
1.光源使用时间:
光源使用时间=光源寿命/使用小时数
2.投影区域面积:
投影区域面积=投影宽度×投影高度
3.色彩细节:
色彩细节=像素密度²
4.投影器引用光源功率:
投影器引用光源功率=投影设备亮度/投影面积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投影仪计算公式。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根据所需的投影尺寸、距离和亮度,来计算出最合适的投影仪参数。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到多种因素,如环境光线、屏幕材质等,以确保获得最佳的显示效果。
投影测量仪使用方法

投影测量仪使用方法投影测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和测量领域的精密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各种物体的尺寸、直径、角度、距离等参数。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投影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准备工作:- 将投影测量仪放置在平稳的水平台面上,并确保没有任何与其相干扰。
- 接通仪器的电源,并将测量物体放置在仪器的工作台上。
- 根据测量物体的尺寸,在投影测量仪上选择合适的投影镜片,并装配到仪器上。
2. 调节仪器:- 调节仪器的横向、纵向和高度,让工作台与测量物体保持合适的距离,以便观察和测量。
- 调节仪器的照明光源,确保照明均匀且亮度适中。
- 根据需要调整投影图案的大小和清晰度,以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3. 测量操作:- 将要测量的物体放置在工作台上,确保其与仪器的工作面保持接触。
- 通过旋转工作台或者调节工作台的角度,使得测量部位暴露在投影图案的范围内。
- 观察投影图案在物体上形成的影像,确定测量参考线或点。
- 根据测量要求,使用仪器上的尺度线或游标轮,测量图案上的参考线或点与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4. 测量结果处理:- 根据测量需求,将所得的测量数据记录在测量表格或记录本上。
- 如果需要计算物体的体积、面积或重量等参数,可以通过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 如果需要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计算误差和偏差等数据。
5. 仪器维护:- 在使用中,定期检查仪器的各部位是否运行正常,如照明光源、投影镜片等。
- 保持仪器的清洁,定期清除工作台上的灰尘和杂质,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 对于仪器上的移动部件,可以适当加一些润滑油,以保证其运转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投影测量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调节仪器、测量操作、测量结果处理和仪器维护等方面。
合理的使用方法能够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仪器的维护也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测量需求和物体特点,可以适当调整和优化测量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测量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购投影仪
在选购投影机时,我们首先注意到投影机的亮度、分辨率、对比度、均匀度等重要参数,另外,我们也要弄清楚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等参数,以便在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上适合我们使用场合,投影距离和画面尺寸是与投影机的焦距和液晶片尺寸紧密相关的,其相互关系如下:
已知画面尺寸得到投射距离:
最小投射距离(米)= 最小焦距(米)×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最大投射距离(米)= 最大焦距(米)×画面尺寸(英寸)÷液晶片尺寸(英寸)
已知投射距离得到画面尺寸:
最大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小焦距(米)
最小投射画面(米)= 投射距离(米)×液晶片尺寸(英寸)÷最大焦距(米)
例如:
Toshiba TLP-S71的焦距是26.5mm~31.5mm, 液晶片尺寸是0.7英寸LCD板,需要85英寸的画面
最小投射距离(米)=0.0265米× 85英寸÷0.7英寸= 3.217米
最大投射距离(米)=0.0315米× 85英寸÷0.7英寸= 3.825米
2、已知:EPSON EMP-6000的焦距是24.0 - 38.2 mm,液晶片尺寸是0.8英寸LCD板,投射距离为4米,求:最大的投射画面和最小的投射画面。
最大投射画面(英寸)=4米× 0.8英寸÷0.024米= 133.3英寸
最小投射画面(英寸)=4米× 0.8英寸÷0.0382米= 83英寸
上面提到投影画面尺寸,我们需要根据投影画面尺寸来选择投影屏幕尺寸,我们现在所说的屏幕尺寸实际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单位为英寸。
一般我国的尺刻度为米,且量长和款比较方便,所以有必要知道根据屏幕尺寸(英寸)得到屏幕宽度(米)和屏幕高度(米)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英寸=2.54厘米=0.0254米
普通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为4:3 ,于是由勾股定理得到:
屏幕宽度(米)=屏幕尺寸(英寸)× 0.0254米/英寸× 0.8 =屏幕尺寸÷50
屏幕高度(米)=屏幕尺寸(英寸)× 0.0254米/英寸× 0.6 =屏幕尺寸÷66
得到的单位为米
依此公式:
6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60÷50=1.2(米)高度为60÷66=0.909(米)
15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150÷50=3(米)高度为150÷66=2.27(米)
200英寸的屏幕的宽度为200÷50=4(米)高度为200÷66=3(米)
★ProjectorCentral投影计算器中文版★
【2008.5.22更新】
英文的Calculator Pro提供了投影机和屏幕相对高度的信息(lens offset)。
更准确,更好用!/projection-calculator-pro.cfm
HC1500为例:
ProjectorCentral中文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投影计算器。
/projection-calculator.cfm?lang=chinese
它可以对于任何数据库内的投影机
1. 给定画面尺寸,计算投影距离的范围(例如,A×200投100寸,相知道投影机是否可以安装在3米远的地方);
2. 给定投影距离,计算画面尺寸(例如,投距为
3.8米,想知道VW60是否可以投120寸)。
下面分别举例:
例一. A×200 100寸,能否在3米处投出:
第一步:进入投影计算器页面
第二步:选择厂商和型号(Panasonic Home,A×200),接下来弹出的计算器画面稍微有点慢,需要一点耐心
第三步:确认单位是英制(图中标注1处)填入画面尺寸100寸(图中标注2处)
第四步:单位改为米制(图中标注3处)选择投影范围(图中标注4处)拖动投影距离的滑标(图中标注5处),可以看到,100寸的最小投距为3.1米,3米是不够的。
例二. VW60投距3.8米,能否投出120寸:
第一步:同上
第二步:选择厂商和型号(Sony,VW60)
第三步:选择单位为米制(图中标注1处)填入投影距离3.8米(图中标注2处)
第四步:再选择单位为英制(图中标注3处),选择对角线尺寸(图中标注4处),拖动对角线尺寸的滑标(图中标注5处),可见3.8米投距的屏幕尺寸在71寸到122寸之间,120寸是可行的。
ProjectorCentral的数据库内含有所有主流型号的数据(新发布的机型也会在评测发布时一并加入)。
一、原理
根据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在距离透镜的距离u在f~2f之间,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他们
的关系为:
1/f=1/u+1/L (1)
其中,f表示焦距(投影仪镜头的焦距);
u表示物距(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距离镜头的距离);
L表示像距(投影仪距离屏幕的距离)。
用小写的w表示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的尺寸;
用大写的W表示投影仪投在屏幕上的尺寸。
根据简单的几何知识我们就可以有下面的公式:
w/W=u/L=(L-f)/f (2)
通过公式(1)和(2),我们就可以得到:
L=W*f/w +f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f和相比较非常小,就把上面的公式简化为:
L=W*f/w
由于投影仪中LCD或是DLP板w是个固定的值,可以看出,投影距离的大小L和投影尺寸W,以及焦距f都是是成正比的。
因此,在投影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投影距离的大小L 的最大最小值,可以同过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来,即:
Lma×= W*fma×/w
Lmin = W*fmin/w
相同的原理,在投影距离固定的情况下,可以推导出投影尺寸W的最大最小值公式:
Wma×= L*w/fmin
Wmin = L*w/fma×
二、应用
(1)sony的VPLC×155,参数列表:
Image Device : 0.79 inch ×GA LCD panel
Projection Lens : 1.2 times zoom lens
Projection Lens : f23.5 to 28.2 mm
Projection Lens : F1.75 to 2.17
Screen Coverage : 40 to 300 inches (viewable area measured diagonally) 其中f表示焦距,F表示的是光圈的大小,不要搞错了。
如果我们的投影距离为100inches,则:
最大W=100 *25.4* 0.79*25.4 / 23.5 = 2168.8mm=85.4inches
最小W=100 *25.4* 0.79*25.4 / 28.2 = 1807.4mm=71.2inches
所以在投影距离为100inches的时候,最大屏幕对角线长度为85.4inches,最小为71.2inc
hes;
注意:
这里的W为屏幕对角线长度,如果是高度H=0.6*W,宽度V=0.8*W,这个是根据勾股定理
计算出来的。
注:
1英寸=25.4mm
1英尺=12英尺=304.8mm
(2) Infocus 的Lean Big IN5102,参数列表:
最小画面尺寸:
Minimum Image Size: (2.5 ft)0.76m
最大画面尺寸:
Ma×imum Image Size: (29.2 ft)8.9m
变焦比:
Standard Lens Zoom: 1.2 : 1
投影比:
1.5 - 1.8 (Distance/Width) 1.5 - 1.8 (距离/宽度)
投影距离:
Standard Lens Projection Distance: 1.14 - 13.34m(3.75 - 43.75 ft)
从上面的资料里没有发现LCD panel,或是其他Image Device的尺寸大小,那么这个怎么
办呢?
仔细观察,其实你会发现它给出了投影比这个参数,这个参数就包含了Image Device的
尺寸大小的信息;
如果我们的投影距离为20ft(ft表示英尺),则
最大W=20 *304.8 /1.5 = 4064mm=13.3ft
最小W=20 *304.8/1.8 = 3386.7mm=11.1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