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目录1. 背景分析1.1 行业现状1.2 市场需求2. 种植环境分析2.1 土壤条件2.2 气候条件2.3 生态环境3. 种植技术3.1 种植方法3.2 养护管理3.3 病虫害防治4. 经济效益分析4.1 成本分析4.2 收益预测5. 市场营销策略5.1 定位目标市场5.2 销售渠道5.3 品牌建设6. 风险评估6.1 农业风险6.2 市场风险6.3 政策风险7. 可行性建议7.1 投资建议7.2 发展建议---背景分析行业现状中草药种植作为一门传统农业产业,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中草药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各地政府也对中草药种植业开展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种植户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市场需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天然、绿色、无公害的中草药需求逐渐增加。
不仅在中草药领域有广泛应用,而且在个人护理、保健品等领域也有市场需求。
因此,中草药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种植环境分析土壤条件中草药种植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可以通过土壤改良等方式提高土壤质量,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气候条件中草药对气候的要求也较高,一般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中草药的生长。
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中草药的生长和发展,避免过度施肥、过度使用农药等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种植技术种植方法种植中草药有种植密度、间隔、施肥、灌溉等种植技术要点,需要根据不同品种的中草药有针对性地选择种植方法。
养护管理中草药生长期间需要定期除草、施肥、浇水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措施,确保中草药的生长健康。
病虫害防治中草药容易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害,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中草药的影响。
经济效益分析成本分析种植中草药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赁、种子采购、施肥、灌溉、劳务等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以评估种植中草药的投入情况。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1]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0625402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d.png)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一、背景介绍1\1 项目概述介绍中草药种植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项目的整体情况。
1\2 项目背景概述中草药种植行业的发展背景和市场需求情况。
二、市场分析2\1 市场需求分析分析中草药市场的需求趋势和潜在的市场规模。
2\2 竞争对手分析当前中草药种植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2\3 市场风险分析分析中草药种植项目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如市场价格波动、政策变化等。
三、技术分析3\1 中草药种植技术介绍中草药种植的相关技术,包括选址要求、土壤改良、种植方法等。
3\2 品种选择分析不同中草药品种的适应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
3\3 设备和设施种植中草药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并分析其投资和运营成本。
四、资源分析4\1 土地资源评估项目中所需土地的获取情况,包括土地面积和使用权限等。
4\2 水资源分析项目所需水资源的供应来源和可行性。
4\3 人力资源评估项目所需人力资源的现有情况和培训需求。
五、经济效益分析5\1 投资估算对中草药种植项目的投资进行估算,包括土地购置、设备投资、人员培训等。
5\2 收入预测预测中草药种植项目的年度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
5\3 成本分析分析中草药种植项目的运营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设备维护等。
5\4 盈利能力分析评估中草药种植项目的盈利能力,包括投资回收期、净利润率等指标。
六、风险分析分析中草药种植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七、可行性结论根据以上分析,结论中草药种植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附件:1\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中草药种植技术资料3\投资估算表4\合同范本等注释:1\法律名词1:2\法律名词2:3\法律名词3:。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不断提高,中医药逐渐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和认可。
中草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同时,由于其种植周期较长、种植难度较大,中草药的供应相对紧张,市场价格较高。
因此,开展中草药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二、项目目标1.建立稳定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保障中草药的有效供应。
2.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3.提升中草药种植的科技含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逐渐走向全球市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中医药的推广,中草药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国内外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量大,价格较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种植条件中草药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不同中草药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的要求差异较大。
选址时要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以保证中草药的生长和发育。
3.种植技术中草药的种植技术比较复杂,不同的中草药对土壤肥力、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都不同。
因此,需要有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
4.经济效益四、项目实施方案1.选址及土地准备选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区作为中草药种植基地。
确保有充足的土地面积用于中草药的种植,同时根据中草药的不同要求进行土地准备和改良。
2.建立科研团队组建专业的中草药种植团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农艺师和研究人员。
进行中草药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
3.种植管理根据中草药的生长特点和要求,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包括土壤肥力管理、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4.建立销售渠道通过与中医药企业、药店、电商平台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中草药销售渠道。
确保中草药的销售渠道畅通,将中草药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五、项目预期效益1.增加就业机会2.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通过中草药种植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农田整治、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1. 引言中草药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天然绿色产品的追求,中草药市场逐渐兴起。
本报告旨在评估中草药种植的可行性,为种植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市场竞争优势。
2. 中草药市场分析中草药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中草药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在中国,中草药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各类中草药产品既有传统的中医应用,也被广泛用于保健品和美容品市场,市场需求巨大。
3. 中草药种植技术分析中草药种植技术是保证中草药质量的关键。
种植者需要了解不同中草药品种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点,合理选择种植地点,并掌握中草药的种植技术细节。
,科学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也是中草药种植的关键环节。
4. 中草药种植风险分析中草药种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中,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气候变化、病虫害的滋生、市场波动等。
种植者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降低种植风险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 中草药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中草药种植的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中草药种植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市场价格较高,种植者可以获得较好的回报。
,中草药种植还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6. 与建议,中草药种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种植者应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草药品种和种植技术,并做好风险管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中草药种植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中草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以上仅为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的概要内容,具体细节部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一、背景介绍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医学的认识不断深入,中草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中草药多数为野生中草药,且采集方式存在一定的破坏性,导致品质无法保证。
因此,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草药种植的优势中草药种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市场需求大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普及和推广,中草药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我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千亿元,未来市场增长潜力仍十分巨大。
2.提高品质野生中草药虽然天然纯净,但受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品质难以保证。
通过种植中草药,可以提高品质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3.提高经济效益中草药种植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
同时,种植中草药还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4.保护生态环境采集野生中草药的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破坏性,容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而通过中草药种植,不仅可以保证品质,还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三、中草药种植的可行性分析1.土地资源中草药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土壤要求较高。
根据调查,我国南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适宜中草药种植。
此外,中草药种植过程中涉及化肥、农药等问题,需要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选择环境好的土地非常重要。
2.技术支持中草药种植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包括土地调查、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中草药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选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品种,以及科学施肥和灌溉。
3.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中草药种植的重要保障。
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可以确定中草药种植的品种、规模和销售渠道等。
4.资金投入中草药种植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租赁、设备采购、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
因此,在进行中草药种植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和资金筹备计划。
5.政策支持中草药种植在国家政策上得到了广泛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补贴、税收优惠等,为中草药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药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药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概况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以及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中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药种植项目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项目计划在山区地区开展中药种植,以提供原料给制药企业或销售于市场。
该项目将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中药植物进行种植,通过优质种苗选育、科学施肥管理、精心照料等措施,确保中药植物的品质和产量。
二、市场分析1. 中药市场需求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中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中药以其独特的药效和疗效被广泛应用于保健、治疗等方面,成为了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药种植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中药种植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较小,但潜力巨大。
中药种植项目在发展中呈现出良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技术与管理方案1. 种植选址选择适合中药植物生长的山区地区进行中药种植项目。
保证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有利于中药植物的生长和品质提高。
2. 种植技术采用现代化的中药植物种植技术,包括优质种苗选育、科学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确保中药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3. 精细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制定种植计划并按时实施,监控植物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措施,确保中药种植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投资与回报分析1. 投资规模本项目计划投资10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租赁、设备购置、种苗选育、施肥管理等方面。
2. 预期收入根据市场需求和中药植物的产量预测,预计项目年产值可达200万元,盈利50万元。
3. 投资回报率本项目投资回报率高达50%,具有可观的盈利空间和潜力。
五、风险与对策1. 天气风险遇到极端天气(如干旱、暴雨等)可能影响中药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在种植中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2. 病虫害风险中药植物易受病虫害侵害,影响生长和品质。
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定期检查病虫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1. 引言中草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
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草药种植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报告旨在评估中草药种植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
2. 市场需求中草药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传统草药疗法的需求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中草药的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也为中草药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根据预测,几年中草药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为中草药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3. 种植技术中草药种植技术的掌握是中草药种植业成功的关键。
中草药的种植涉及到种子选择、土壤准备、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
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草药种植业需要与专业的团队合作,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4. 经济效益中草药种植业的经济效益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中草药种植的经济效益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市场需求、销售价格、生产成本等。
根据市场调研,中草药种植业的利润空间较大,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
中草药种植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天气因素、病虫害等可能导致产量下降或产品质量下降,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5. 政策支持中草药种植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中草药种植业一定的政策支持,为中草药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中草药种植业的发展。
6. 建议与展望,中草药种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中草药种植要求投资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应对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做好准备。
建议投资者在进行中草药种植前进行市场调研、技术培训,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合作,实现中草药种植的可行性。
展望,中草药种植业将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继续迎来发展机遇,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中药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三篇

中药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三篇中药材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三篇第1条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概述* *县* *乡位于* *县城以西30公里,自然面积88平方公里。
它管辖11个行政村和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 .10,000。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经济基础差,是* *县贫困乡之一。
项目区辛集村有1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380人,农业劳动力1310人。
该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从北亚热带到温带季风过多。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冷暖适中,气候资源丰富,如光、热、水等。
它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
该地区农民主要从事低效益农业种植,生产效益低,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本项目位于**乡**村* *组,占地1100亩。
这四个小组位于丘陵地区。
农民粮食生产能力低,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适宜的自然种植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它已成为耕地保护的隐患,也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为此,* *村委会抓住机遇,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高效、特色农业。
* *经过调查论证,村委会决定种植金银花、山楂等中药材,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突出其特色,搞活其经济。
加快生态+环保、特色农业建设。
为此,拟在* *村的四组* * 、* * 、* *,建设1100亩中草药基地项目。
项目建成后,四组中低产田可带来最大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周边发展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项目规划设计及主要建设规模内容(1)项目建设规划设计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综合考虑:项目区优质、中药高效栽培和水土流失防治的条件。
1、建设中药基地①土地整理1100亩②管理中药基地1100亩,持续5XXXX年,确保中药基地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药基地整体效益。
7 、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该区域的耕地将得到充分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2承办单位陕西凤鸣百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宝鸡市岐山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
?1.5发展模式?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1.7建设条件?1、场地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与扶风县、眉县接壤,西同凤翔县、陈仓区毗邻。
东起七里河,西到凤鸣沟,南自瓦房沟,北至孟家山,介于东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之间,南北长53.5千米,东西平均宽30.5千米,总面积856.45平方千米。
县城东距省会西安市136千米、扶风县城26千米,东南距眉县县城36千米,西距宝鸡市70千米、凤翔县城25千米,西南距陈仓区47千米,北距麟游县城56千米。
地质构成秦岭中高山区位于五丈原以南,组成物质为前震旦纪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
低山丘陵区位于周公庙、崛山沟以北,其组成物质以分水岭为界,北为石灰岩及二迭纪砂页岩;南为奥陶纪石灰岩。
全区大部为黄土覆盖,太白山、凤凰山、莲花寺、野狐岭、铁橛山一带则岩石裸露地表,出露厚度250—300米,呈厚层状,表面有岩溶及风化现象,走向西北,倾向西北或东北,角度40°—60°。
渭河及支流阶地、洪积扇组成的堆积区①洪积扇地区:位于岐山山脉以南,横水河、湋水河以北(俗称北原)及秦岭北麓曹家乡的四原、五丈原镇的二、三原。
海拔高程,后缘至前缘750—650米。
②渭河及支流阶地区:渭河北侧只有一级阶地,面宽2.5千米左右;南侧有一、二级阶地,平坦较窄,0.5—2千米。
一、二级阶地高差10—15米左右,呈陡坎相接。
黄土原区位于渭河阶地两侧,山前洪积扇前缘,即五丈原、碛雍原和七里原。
渭河南岸可能由于阶梯断层所致,形成了梯状古地貌,至今仍呈阶梯黄土原地貌景观。
?地形地貌岐山县地貌复杂多样。
北依岐山,南接秦岭,中部为山前洪积扇平原、黄土台原及河谷阶地,呈“凹”字形。
南北狭长,东西较窄。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中部原区被横贯东西的横水河、雍水河、湋河、渭河及由南往北流入渭河的石头河、麦李河切割,形成5个残原,2个川道,3个河谷。
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
山区占总面积38%,原区占50%,川道、河谷占12%。
境内最高点(石楼山)海拔2160米,最低点(龚刘)海拔495米,相对高差1665米。
?山区①岐山山区(千山余脉,俗称北山)。
面积222.67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26%,海拔960—1651米。
本区山峰林立,沟壑纵横,主梁呈西北东南走向,起伏明显,深山山势陡峻,浅山梁脊较宽,多属直斜形斜坡,坡面黄土覆盖厚薄不一。
主要山峰从东向西有:首阳山、岐山、铁橛山、三龙山、崛山、独山、四方山、莲花山、神农山、北太白山、天柱山、书卷山、凤凰山、五将山。
②秦岭山区。
境内为秦岭北麓浅山地带,海拔550—2160米,面积102.7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12%。
本区山高,谷深,坡陡,石多。
深山一般海拔1200—1800米,坡度大于35°,浅山海拔800—1200米,坡度较缓,在25°—30°之间,山前丘陵地带海拔550—800米,总趋向是向北倾斜。
区内主要山峰从西到东有:石楼山在、西凉庐山、棋盘山、东凉庐山。
?原区原区428.22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50%。
因受河流切割,自北向南分为北原,七里原、碛雍原、五丈原和二、三、四原5个原面。
①北原位于岐山南麓,横水河、湋河以北,为山前洪积扇,东宽西窄,西北高,东南低,坡度3—10°。
东西长约28.5千米,南北宽约11.3千米。
区内有4条沟壑,自西向东为:佛指沟、砚瓦沟、龙尾沟、马尾沟。
②七里原位于横水河与雍河之间,东西长5千米,南北宽3.5千米,由凤翔县伸入,在县境内断头,总体为“△”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东三面均为凸凹不齐的原边,斜向河谷。
③碛雍原又名碛石原,位于渭河与湋河(上游名雍水河)之间。
西自千河,东至川口,在县境内西自马江乡史家凹,东至枣林乡罗局,长20千米,南北宽约5千米,呈长方形。
④五丈原位于棋盘山北麓,南连秦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沿山宽0.5千米,北部宽1千米,南北长2.5千米,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
⑤二、三、四原南连秦岭浅山,东为麦李河,西为同峪沟,北临渭河川,呈瓠形台原,依高差不同分二、三、四三个原面,俗称三、四原。
二原海拔612—626米,三原654—663米,四原700—744米。
原间高差30—40米。
川道、河谷川道、河谷共102.7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2%。
①渭河川道位于碛雍原南,渭河两岸。
东西长约7.2千米,南北宽约2.5千米。
川道除沿河有部分滩地外,大部为渭河两岸一级阶地,地势平坦。
②石头河川道位于五丈原东,东至眉县界,南至斜峪关,北至渭河,长15千米。
南窄北宽,南高北低,相对高差170米,地势平坦。
③横水河谷位于北原与七里原之间,西北东南走向。
宽约0.5千米,大部为两岸一级阶地,高差1—2米。
④雍水河(下游与横水河汇合后称湋河)谷位于碛雍原北,七里原、北原之南,东西走向,横穿县境中部,西高东低,上窄下宽,长约33千米,两岸一级阶地宽约0.5千米。
⑤麦李河谷位于五丈原与三、四原之间,南北长5千米,东西窄狭。
?气候特征岐山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
春季(3至5月)大地回暖,降水增多,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日较差大,易出现寒潮、大风、霜冻和春旱天气;夏季(6至8月)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大,光照充足,但因地形和热力作用的差异,降水分布不均,夏初和伏天多旱,后期常有大风、暴雨、冰雹出现;秋季(9至11月),初秋阴雨连绵,气温缓降,湿度较大,光照减少,后期秋高气爽,气温猛降,干旱少雨,季风显着,大陆性强。
冬季(12月至来年2月)气候寒冷,干燥少雨。
?日照岐山县全年日照平均2066.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8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13.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
9月日照时数最小,为142.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8%。
?气温岐山县年平均气温为11.9℃,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4.9℃。
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8℃,年较差为26.7℃,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7.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4℃(1966年6月19日),年平均最低气温7℃,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6℃(1977年1月30日)。
?降水岐山县地处东亚季风区内,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干湿季节分明,旱涝时有发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降水变率都较大。
四季降水分布为:冬季降水最少,为18.4毫米,占年降水量3%;春季增多,为144毫米,占年降水量23%;夏季降水量最大,为268毫米,占年降水量42%;秋季降水量为201毫米,占年降水量32%。
?风岐山县盛行东南风,西北风次之。
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
9月至来年5月是系统性天气下的锋面大风,强度大,时间长,危害较轻;6—8月是热力作用下的雷雨大风或阵性大风,伴有暴雨、冰雹,强度大,时间短,危害大。
? 水文概况岐山县境内河流均属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西自蔡家坡老堡子村入境,东至该镇桃园村出境,流长9.6千米。
年过境流量39.8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26.39立方米/秒,境内年自产径流量484万立方米。
石头河:属渭河一级支流,南自落星乡沿南爱和平村东侧入境,北流入渭,流长15.1千米。
年过境流量4.61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4.61立方米/秒。
麦李河:发源于曹家乡秦岭浅山,北流经高店镇东侧汇入渭河,全长13千米,年产径流量1550.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49立方米/秒。
同峪河:为岐山县和陈仓区界河,发源于曹家乡苇园沟,沿曹家乡、五丈原镇西境北流入渭河,全长3.5千米,年产径流量318.5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1立方米/秒。
湋水河:由横水河、雍水河于大营乡河交村汇合而成,横水河西由凤鸣镇孙家河村入境,雍水河西由孝子陵乡河北堡入境,汇合后东流,于枣林乡香房村入扶风县境,流长共33.5千米,年产径流量1824.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58立方米/秒。
七星河:发源于祝家庄、京当两乡的岐山南麓,南流经青化乡于赵家村入扶风县境汇入湋水河。
境内流长7千米,年产径流量642.3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
苜蓿河:发源于祝家庄乡岐山,北流至交界入麟游县汇入漆水河,境内流长4.5千米,年产径流量145.7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05立方米/秒。
?土壤类型岐山县土壤类型主要有塿土、黄土、褐土、潮土、水稻土和沼泽土6大类,15个亚类,33个土属,78个土种。
自然灾害岐山县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大风、干热风、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及霜冻等。
2.供电?所在地区电力供给充沛,本项目用电由所在地变电站提供。
?3.通讯?所在地邮电通讯发达,可直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已覆盖全区,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子邮箱方便迅捷。
?4.供暖?5.供水?本项目供水由所在区供水系统提供,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6.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生活污水经厂区下水管网收集、处理后排入厂外污水管网。
?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2.1项目建设背景?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中国中药资源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药用动物有1581种。
全国民间草药约7000种,占60%;民族药约4000种,占30%;商品中药材约1200种,占10%。
近10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三番,年需求量高达6000万公斤,出口约30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