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品种
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

花生栽培技术及知识要点万吨,主要有豫花15、花育19、花育16、豫花9327、鲁花11号等优良品种,主要分布在县南三官庙、黄店、刁家、张庄、八岗、郑庵和县北官渡、雁鸣湖、狼城岗等乡镇。
一、主导品种1、豫花15(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研究所1999年育成。
亲本是:徐7506-57×P12。
200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2)特征特性早熟大粒型花生品种,春播地膜覆盖生育期为128-131天,植株为直立疏枝型,连续开花,出苗整齐,叶椭圆形,深绿色。
苗期长势强,后期不早衰,植株较矮,抗倒伏,主茎高34-42厘米,分枝数7-8个,结果枝数5-6个,单株饱果数13个,饱果率79.7%,荚果普通型,百果重,百仁重,籽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出米率73.9-77.4%。
2、豫花7号(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
1995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花7号。
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
(2)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型,主茎高32-47厘米,侧技长34-54厘米,总分枝8-10个,结果枝5-8个;叶片椭圆形,深绿色,中等大小;荚果为普通型,多为二室果,百果重230克左右;籽仁粉红色,椭圆形,百仁重95克左右,出米率70.8%-77.1%。
3、豫花9327(1)品种来源: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郑8710—11为母本,郑8603—19为父本杂交育成。
2003年河南省审定,2006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鉴定。
(2)特征特性:株型直立,疏枝,连续开花。
一般株高,总分枝7—9条。
单株结果数14个左右。
叶片椭圆形、灰绿色、较大。
荚果斧头形,前室小、后室大,果嘴略锐,网纹粗、浅,百果重。
籽仁三角形、粉红色,百果重,出仁率75.1%。
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高抗网斑病,抗叶斑病、锈病、病毒病。
抗旱、抗倒伏性强。
属中早熟品种。
4、花育19(1)品种来源:79266×莱农13号,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育成。
花生的简介、品种分类及价值应用

花生的简介、品种分类及价值应用一、花生的简介花生,原名落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使用广泛的一种坚果,民间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
(一)花生的形态特征花生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花生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茎和分枝均有棱,叶纸质对生;叶柄基部抱茎,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先端钝圆形,两面被毛,边缘具睫毛;叶脉边缘互相联结成网状;花长约8毫米;苞片披针形;花冠黄色或金黄色,开展,先端凹入翼瓣与龙骨瓣分离,长圆形或斜卵形,花柱延伸于萼管咽部之外,荚果膨胀,荚厚,花果期为6-8月。
花生的果实为荚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
蚕茧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
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
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
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
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是生产食用植物油的原料,同时也可以加工成副食品。
(二)花生的发展历史花生原产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鲁。
在巴西曾发现十几种野生型花生。
美洲最早的古籍《巴西志》里:就有关于花生植株形态的描述。
考古学家在秘鲁利马北部安孔镇的古墓里。
曾发掘出距今2000 多年前保存完好的炭化花生粒。
公元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莱果从南美洲带到西班牙。
由于花生的优良食用价值,迅速传遍欧洲。
16 世纪初花生又从南美洲经印度洋与太平洋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各地。
公元17 世纪,殖民主义者贩卖黑人做奴隶,花生随着又从非洲带到北美洲,俄国在1792 年引进花生,开始种植在敖得萨植物园作为观赏植物,直到19世纪才大面积种植。
大约在15 世纪晚期或16 世纪初期花生从南洋群岛引入我国。
最初只在沿海各省种植。
据1503年《常志》说:月栽,引要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
”据记载,最早引入的是小粒型花生,壳薄粒小早熟,含油量高。
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11

早熟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11利用鲁花3号和抗青10两亲本都具有的早熟性好、产量较高、籽仁外观品质优异及对花生青枯病抗性较强的优点,于1985年进行杂交,采用改良的系谱法,1994年决选出地上部长势强、单株结果多、果大、种皮不裂纹、整齐一致的郑8506-A-4-1。
1994年冬海南加代繁殖,1995―1997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199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1998―1999年北方区试,199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花11。
产量表现河南省麦套区试3年23点次平均荚果产量4173.0kg/hm2、籽仁产量3019.5kg/hm2,分别比豫花1号增产10.4%和15.7%,籽仁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其中1997年河南省焦作试点,荚果产量达6847.5kg/hm2。
河南省生产试验6点平均荚果产量4314.0kg/hm2、籽仁产量3142.5kg/hm2,分别比豫花1号增产8.17%和11.94%,均居第1位。
北方花生区试在6个省、市2年15点次平均荚果产量3990.5kg/hm2,比鲁花9号增产7.32%,是唯一增产达极显著的品种。
2000年做生产试验。
生产示范据河南省示范结果,平均荚果产量5250kg/hm2。
较大面积突破6000kg/hm2,比海花1号增产15%。
1997年郑州市管城区农技站种植0.18hm2实收荚果1437.4kg,折产量7985.6kg/hm2。
1999年尉氏县大面积种植平均荚果产量超过7500kg/hm2。
特征特性直立疏枝型。
主茎高40―47cm,侧枝长45―51cm,总分枝7―10条,其中结果枝6―8条。
叶片长椭圆形,深绿色。
荚果普通型,多二粒荚,百果重215.4g。
籽仁粉红色,椭圆形,百仁重91.6g。
出米率73.83%。
麦套生育期120天。
籽仁含蛋白质24.89%,脂肪49.525。
其中油酸40.08%,亚油酸38.88%。
它生长发育快,长势强,抗旱、耐碱。
丰花1号花生品种介绍

丰花1号花生品种介绍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食用作物。
丰花1号是一种优良的花生品种,具有高产、高品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丰花1号花生品种的特点和栽培管理方法。
一、品种特点1.高产:丰花1号花生品种具有高产优势,单株产量可达0.5-1.2千克,亩产量可达400-600千克,比一般花生品种高出20%以上。
2.高品质:丰花1号花生品种的果仁饱满,质量好,糖分高,口感佳,营养丰富,是理想的食用和加工原料。
3.适应性强:丰花1号花生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我国南北各地种植。
在我国南方地区,可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在我国北方地区,可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
二、栽培管理1.土壤选择:丰花1号花生品种适应性强,土壤要求不高,但适宜种植的土壤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
2.施肥管理:丰花1号花生品种根系发达,营养需求量大。
在播种前应进行充分的基础施肥,生育期间应按照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追肥。
建议在花生生长的初期和中期各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施肥量以每亩30-40千克为宜。
3.田间管理:花生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宜过湿。
在花生的开花期、开荚期和成熟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灌溉等。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避免对花生产生不良影响。
4.收获管理:丰花1号花生品种一般在果荚变黄时收获,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均可。
收割后,要及时晾晒、清洗、晾干,再进行加工或储存。
三、应用价值丰花1号花生品种适合用于食用和加工,其应用价值广泛。
花生果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花生油是一种高营养的植物油,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是理想的烹调油。
此外,花生还可以制成花生酱、花生糖、花生脆等休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总之,丰花1号花生品种是一种优良的花生品种,具有高产、高品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理想的农作物之一。
介绍几个花生品种

介绍几个花生品种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4年第04期1.山花17号。
该品种属中间型大花生。
荚果普通型,网纹粗浅,果腰中浅,子仁长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橘黄色,连续开花。
春播生育期128天,主茎高43.9厘米,侧枝长49.5厘米,总分枝8条。
单株结果15个,单株生产力24.2克,百果重249.0克,百仁重99.0克,千克果数525个,出米率69.3%。
蛋白质含量23.68%,脂肪47.24%,油酸47.1%,亚油酸31.6%,O/L值1.5。
高感网斑病。
在2010~2011年山东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荚果323.8千克、子仁226.3千克,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1.8%和12.7%。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荚果371.9千克、子仁268.0千克,分别比对照花育25号增产12.4%和10.0%。
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8000~10000穴,每穴两粒。
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种植利用。
2.花育35号。
该品种属中间型大花生。
荚果普通型,网纹清晰,果腰浅,子仁椭圆形,种皮粉红色,内种皮浅黄色,连续开花。
春播生育期130天,主茎高45.6厘米,侧枝长49.9厘米,总分枝8条。
单株结果15个,单株生产力24.6克,百果重252.2克,百仁重100.9克,千克果数503个,出米率69.9%。
蛋白质含量24.83%,脂肪48.53%,油酸41.9%,亚油酸35.5%,O/L值1.2。
感网斑病。
在2010~2011年山东省大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荚果323.6千克、子仁226.3千克,分别比对照丰花1号增产11.7%和12.0%。
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荚果367.5千克、子仁264.0千克,分别比对照花育25号增产11.1%和8.4%。
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10000~11000穴,每穴两粒。
源花308花生种介绍

源花308花生种介绍源花308花生种是一种优质的花生品种,其独特的特点使得它备受种植者的青睐。
本文将针对源花308花生种进行详细介绍,从其外观、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产量以及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外观特点源花308花生种的外观呈现出鲜艳的红色,粒子饱满,颗粒分明。
它的大小适中,形状圆润,皮薄易剥。
这使得源花308花生种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二、生长环境源花308花生种适应性强,能在多种环境下生长,并且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强。
它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更适合在肥沃的土地上生长。
同时,它对土壤的酸碱度也有一定的容忍度。
三、生长周期源花308花生种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60-90天左右就可以收获。
这使得种植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丰收的喜悦。
此外,源花308花生种的生长速度也相对较快,萌发期短,生长势旺盛。
四、产量源花308花生种的产量较高,每亩产量可达300-400公斤左右。
这使得种植者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同时,源花308花生种的产量稳定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五、经济价值源花308花生种的经济价值较高,其花生仁质地酥脆,口感丰富,营养价值丰富。
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源花308花生种的花生油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用于食用油和调味品的生产。
源花308花生种作为一种优质的花生品种,具有鲜艳的外观、适应性强的生长环境、短的生长周期、高的产量和丰富的经济价值。
种植源花308花生种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味花生的需求,还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希望更多的种植者能够关注和种植源花308花生种,共同分享花生种植带来的喜悦和收益。
花生新品种介绍

花生新品种介绍一、豫花9326豫花9326品种有直立疏枝,生育期130天左右。
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大;连续开花,株高39.6cm等特点。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特征特性直立疏枝,生育期130天左右。
叶片浓绿色、椭圆形、较大;连续开花,株高39.6cm,侧枝长42.9cm,总分枝8-9条,结果枝7-8条,单株结果数10-20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锐,网纹粗深,籽仁椭圆型、粉红色,百果重213.1g,百仁重88g,出仁率70%左右。
3抗病鉴定2003-2004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网斑病发病级别为0-2级,抗网斑病(按0-4级标准);叶斑病发病级别为2-3级,抗叶斑病(按1-9级标准);锈病发病级别为1-2级(按1-9级标准),高抗锈病;病毒病发病级别为2级以下,抗病毒病。
4品质分析2004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籽仁蛋白质22.65%,粗脂肪56.67%,油酸36.6%,亚油酸38.3%。
5产量表现2002年全国北方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01.71kg、籽仁211.5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5.16%和0.92%,荚果、籽仁分别居9个参试品种第2、4位;2003年继试,平均亩产荚果272.1kg、籽仁189.1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7.59%和7.43%,荚果、籽仁分别居9个参试品种第2、3位;2004年全国北方区花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08.0kg,籽仁212.8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12.7%和11.2%,荚果、籽仁分别居3个参试品种的第1、2位。
2006年河南省麦套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280.81kg、籽仁192.73kg,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59%和5.65%,荚果、籽仁分别居7个参试品种第2、4位。
6适宜地区全省各地种植。
7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麦垄套种5月20日左右;春播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
冀花19号花生种简介

冀花19号花生种简介冀花19号花生种是一种由冀林生产区选育出的高产、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花生品种。
该品种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因其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一直被广泛种植和推广应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冀花19号花生种的详细介绍。
一、品种特点冀花19号花生种是一种花生品质极优、产量较高的新品种。
该品种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 抗病、耐旱:该品种对于霜霉病、萎黄病等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耐旱性强,灌溉量低。
2. 结果早:冀花19号花生一般于播种后60-70天开始结果,而且单株产量高、品质好。
3. 味道鲜美:该品种的果仁饱满,口感细腻,且具有浓郁的花生香味和甜味。
4. 适应性广:冀花19号花生根据育种者介绍,其适应性广,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均能生长良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栽培技术冀花19号花生种虽然是一种很强的品种,但是其种植仍然需要合理的栽培技术。
下面介绍冀花19号花生种的种植技术:1. 选择优质种子:冀花19号花生种的选种要严格,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的、发芽率高的优质种子,并确保清洁、干燥。
2. 土质要求:该品种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但土壤应耕翻深,保持适当含水量,为花生的根系提供充足养分和氧气。
3. 间距和密度:冀花19号花生种的栽种间距为50-60厘米,每亩密度以35000-40000株为宜。
4. 灌溉管理:种植前应进行合理灌溉,生长期间根据土壤含水量合理进行管水,避免花生生长过程中的干旱问题。
5. 施肥管理:在播种前施入堆肥或有机肥料,搭配化肥进行,注意不过量施肥、不散肥。
6. 病虫害防治:花生种植中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如生长初期要防治白蚁、蚜虫等虫害,生长中期要注意防治霜霉病、炭疽病、萎黄病等病害。
三、市场前景由于冀花19号花生种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等特点,被广泛种植和推广应用。
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良好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其制品有:炒花生、花生油、花生酱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生品种—鲁花11号
原代号(名称):莱农13号
审定编号:鲁种审字第0133号。
1992年审定。
育种单位:莱阳农学院
选育过程:以花28为母本,534-211为父本,于1988年育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普通型疏枝直立大花生,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株型直立,紧凑,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旱性强,结果集中,荚果整齐,双仁饱果率高,百果重230.84克,百仁重92.58克,出米率73.18%。
产量表现:参加了山东省1989-1990年花生春播中熟品种(系)区域试验和1991年生产试验。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荚果266.27公斤,籽仁190.93公斤,分别比对照鲁花10号增产16.81%、16.97%,均居首位;199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47.62公斤,籽仁254.88公斤,分别比对照海花1号增产5.48%和10.91%。
适宜地区:在全省普通大花生种植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