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及形式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得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得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得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得结构方式。

抬梁式就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就是用穿枋把一排排得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与较小得建筑物.井干式就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得,因其所围成得空间似井而得名。

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得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得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得灵活性。

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得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得特性,而构架得结构所用斗拱与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得危害。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得特点。

2、中国建筑得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得组织规律就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得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得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得有机组合与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得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就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屋顶中直线与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得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得美感。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结构特点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结构特点
宽 (厚)
●2)《工程做法则例》(清):以“斗口”为模
斗口又称为“口份”或“口数”, 斗口有头等材,二等材, 至十一等材之分。
Hale Waihona Puke ●3.制度化等级森严 官式 民式
大式:有斗拱、体量大、可重檐 小式:无斗拱、体量小、单檐
●形态学角度 正式:平面长方形、四种屋顶形式 杂式:平面、屋顶形式多样
庑殿顶 歇山顶 硬山顶 悬山顶
故宫
中国传统建筑的 结构特点
●1.材料的选择
●以木为主,结合土、砖、石
●2.标准化
●《营造法式》李诫(宋) ●《工程做法则例》(清)
●1)《营造法式》:以“材”为模
“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 之” 。一等材最大,用于最高级别的建筑,八等材最小,只用 于较小级别建筑。
高 (广)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特点

简述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特点第一,强调自然景观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创造一个与自然融合的环境,通过利用自然元素如山水、湖泊、池塘、石头等,将园林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融合。

通过使用透景、借景等手法,使得园林的景观延伸到周围的山水之中,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第二,追求微妙的变化和细节。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使用花草树木、石头和水等自然元素,通过精心设计和布置来突出变化和细节。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精致的花卉、奇石以及各种独特的建筑构造,这些细节展示了园林主人对美感和审美细节的追求。

第三,注重空间序列和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采用多层次和多个区域的布局,通过设置门户,回廊,湖泊等,将园林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创造出一种步移景异的感觉。

这种空间序列设计让游客在园林中可以逐步欣赏到不同的景观,同时也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第四,强调隐逸和寂静。

中国古典园林通常有个别的精致园林,常常被人们用于修身养性和隐逸思考。

此类园林通常通过精致的建筑和布局,创造出一种宁静、寂静的氛围,让人能够在喧闹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安抚。

第五,注重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

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文人雅士的书法、绘画作品和诗词碑刻,这些作品与园林的景观相得益彰,共同营造一种文人境界和人文氛围。

第六,强调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通常采用传统的风格和工艺,如四合院、廊亭、石桥、亭台楼阁等。

这些建筑结构通常采用木材、砖石和瓦片等传统材料制作,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雅和精细的工艺。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自然景观、建筑和文化元素。

它通过强调自然景观的融合、追求微妙的变化和细节、注重空间序列和布局、强调隐逸和寂静、注重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强调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等特点,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人文的园林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美的呈现,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中国古典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特点1.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建筑注重整体性和和谐性的表现,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设计中经常运用“五行”学说和阴阳理论,以及宇宙观念,追求整体的平衡。

2.木结构:中国古典建筑很大程度上采用了木结构。

木结构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震性能,也反映了中国珍视自然、尊崇木材资源的特点。

3.斗拱结构:斗拱是中国古典建筑非常重要的一种特征,是通过一系列木雕或石雕构架组成的。

斗拱在建筑中承担着支撑和装饰的作用,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装饰细节和精湛工艺的追求。

4.层次分明:中国古典建筑常以多层次的形式呈现,从底层的牆基,到塔基、天井,再到上层建筑的主体,各个部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层次感明显。

5.廉价素朴:古代中国的建筑多以木、土、砖等材料建造,这些材料相对廉价,注重经济实用,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有的朴素情怀。

6.道家思想影响:中国古典建筑常常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建筑的设计中,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7.多檐式屋顶:中国古典建筑常常采用多檐式屋顶,即由多个层叠的檐口组成。

多檐式屋顶不仅在视觉上增加了建筑的宏伟感,也具有良好的排水和透风功能。

8.装饰细节:中国古典建筑强调装饰细节的精湛工艺。

在建筑的柱子、门、窗等部分常常能看到各种雕刻和彩绘,反映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品味和雕刻技艺。

9.园林景观: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常常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群体。

园林常常注重将建筑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立而儒雅的空间。

10.孔子思想影响:中国古典建筑常常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尊重传统和教育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运用了经典的传统元素,如卦、经文等,以彰显文化底蕴。

总之,中国古典建筑以其优雅、和谐、朴实的风格,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历史文化。

这些建筑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和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藏:中国古典园林强调隐蔽和掩饰,通过布局设计以及植物的运用,创造出一种隐藏和遮掩的氛围。

园林的每个景点都有特定的布局,不会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视线中,而是需要游客探索才能发现。

园林中常采用曲径通幽的手法,将景点设置在不同的位置,通过遮蔽和折射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效果。

另外,园林中的建筑也经常采用层层叠障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层层深入的感觉,进一步增加了隐蔽的效果。

二、通: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景点之间的连通,每个景点都能够与其他景点相互呼应和交融。

园林中的路径通常是弯曲自然的,游人可以顺着路径欣赏景色,同时路径又能够将各个景点有机地连接起来。

园林中的小桥流水、湖泊、假山等景观元素也是用来串联各个景点的重要设施。

这种景点之间的通连,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自然流动和和谐统一的效果。

三、尺:中国古典园林重视空间的尺度和比例的安排,通过不同尺度的设置来营造景观的层次感和透视感。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植物等都经过精心的布局和安排,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大小相间的主次关系。

园林的局部也体现了尺度的变化,从大至小、从高至矮的递变关系形成了景观的层次感。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也注重利用空间的限制和限定,通过狭小空间和过道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体验。

四、谐: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布局和景观的选择,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平和、和谐的氛围。

园林中常用的元素包括水、山、石、树等,这些元素都是大自然中具有生命力和平和能量的象征。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湖泊等景观元素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相互携手的感觉。

此外,园林中的景点和花草树木的选择也注重充满生机和好感的特点,使得整个园林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和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和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和形式1.合宇宙与人生: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以“天人合一”为设计原则,将宇宙和人生融入园林中。

园林布局常常取材于诗词和文学作品,通过景观、建筑和装饰的组合,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世界和宇宙的理解。

2.仿自然景观: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对自然景观的模拟和再现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园林常常以山水、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石山、假山、水池、桥梁等景观元素的布局,创造出仿真的自然环境。

3.体现中国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体现了儒、道、佛等中国哲学思想。

一些园林建筑中常常包含有古代讲究的中国书法、诗词等艺术形式,强调美与道的统一4.沉稳与平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追求沉稳、平衡和谐的视觉效果。

通过使用对称的布局、反射的水面和统一的材料和颜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稳定的氛围。

5.精细的细节和装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尤其是建筑物的木雕、石刻和彩绘等方面。

园林中的建筑物不仅在外观上精心设计,还用最精细的技艺进行装饰,以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1.庭院式园林:庭院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它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庭院组成,每个庭院都有围墙围合,并且配有池塘、假山和亭台等景观元素。

庭院式园林的布局通常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形成沉稳的视觉效果。

2.山水式园林:山水式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也是模拟山水自然景观的特殊形式。

它通过修建假山、造势和水池等景观元素,再现大自然山水的美丽景色。

山水式园林通常以曲径通幽和远近相隐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迷人而隐秘的氛围。

3.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宏伟壮观的形式之一,常常作为皇帝和贵族宴请宾客、观赏和居住的场所。

皇家园林通常由大型建筑群、庭院和图书馆等组成,具有高度的规划和设计。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有颐和园和圆明园。

4.文人园林:文人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一种形式。

它通常由墨池、书斋、假山、石亭等景观元素组成,以反映文人墨客的文学情怀和审美追求。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风格特点苏州园林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巧玲珑:苏州园林重视巧妙利用有限的空间,以小见大,把复杂的建筑和景观以精巧的方式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广阔的视觉感受。

2.疏密有致:苏州园林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多样性的景观,通过错落有致的布局和植被,使游客在园中感受到不同的景色和氛围。

3.假山和水景:苏州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景观是假山和水景,假山造型多样,有的仿似山峰,有的仿佛仙境,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想象空间;水景则以小型溪流和池塘为主,水质清澈,环境宜人。

4.借景手法:苏州园林重视园内景物与外界山水的衔接,通过设置透光窗和景顶等,将外部的美景自然地引入到园内,形成一种和谐的整体。

扬州圆融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风格特点主要有:1.古雅典丽:扬州圆融园注重布局的轻巧和建筑的精致,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出丰富的景观,给人以古雅典丽的感觉。

2.曲径通幽:扬州圆融园强调道路的曲线和变幻,游客常常需要绕过弯曲的小路才能到达目的地,给人以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3.花木扶疏:扬州圆融园注重花木的种植和绿化,园内的花木茂盛,衬托出青翠的草坪和清澈的水景。

4.曲水流觞:扬州圆融园内有许多的水景,如河流、湖泊和喷泉等,水流曲折,水质清澈,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厦门园林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它的风格特点主要有:1.独特的亚洲风情:厦门园林融合了中国、日本和泰国的建筑风格,给人以独特的亚洲风情,让游客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融。

2.山水并存:厦门园林注重山水的布局和景色的变化,园内有山峰、湖泊、溪流等,以及各式各样的花卉植物,给人以多样性的感觉。

3.石桥和水榭:厦门园林中常有石桥和水榭,石桥穿过溪流,与水榭相互呼应,给人一种优雅宜人的感觉。

4.牌楼和拱桥:厦门园林中的牌楼和拱桥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形式,经过日本和泰国的改良,给人以古朴而又独特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及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及形式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

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

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

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

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

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

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

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一、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

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

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

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

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

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

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

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
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

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

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

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离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

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
廊有覆盖的通道称廊。

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它是一种既"引"且"观"的建筑。

狭长而通畅能促人生发某种期待与寻求的情绪,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为由可以步移景异。

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亭子是园林中最常见的建筑物。

主要供人休息观景,兼做景点。

无论山岭际,路边桥头都可建亭。

亭子的形式千变万化,若按平面的形状分,常见的有三角亭、方亭、圆亭、矩形亭和八角亭;按屋顶的形式有掂尖亭、歇山亭;按所处位置有桥亭、路亭、井亭、廊亭。

总之它可以任凭造园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它的造型,同时为园林增添美景。

堂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只是正面开设门窗,它是园主人起居之所。

一般来说,不同的堂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用作会客之用,有用作宴请、观戏之用,有的则是书房。

因此各堂的功能按具体情况而定,相互间不尽相同。

厅堂是私家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物。

常为全园的布局中心,是全园精华之地,众景汇聚之所。

厅堂依惯例总是坐南朝北。

从堂向北望,是全山最主要的景观面,通常是水池和池北叠山所组成的山水景观。

观赏面朝南,使主景处在阳光之下,光影多变,景色明朗。

厅堂与叠山分居水池之南北,摇摇相对,一边人工,一边天然,既是绝妙的对
比。

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

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

厅又有四面厅、鸳鸯厅之分,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

鸳鸯厅是用屏风或罩将内部一分为二,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后的装修、陈设也各具特色。

鸳鸯厅的优点是一厅同时可作两用,如前作庆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随季节变化,选择恰当位置待客、起坐。

另外,赏荷的花厅和观鱼的厅堂多临水而建,一般前有平台,供观赏者在平台上自由选择目标,尽情游赏。

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

榭都是小巧玲珑、精致开敞的建筑,室内装饰简洁雅致,近可观鱼或品评花木,远可极目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的景点,也是构成景点最动人的建筑形式之一。

阁是私家园林中最高的建筑物,供游人休息品茗,登高观景。

阁一般有两层以上的屋顶,形体比楼更空透,可以四面观景。

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

前端有平?与岸相连,模仿登船之跳板。

由于防不能动又称不系舟。

防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使人有荡漾于水中之感,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

但是舫这种建筑,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意境创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知道,船是古代江南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庄子说了"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着不系之舟"之后,舫就成了古代文人隐逸江湖的象征,表示园主隐逸江湖,再不问政治。

所以它常是园主人寄托情思的建筑,合适世隐居之意。

因为古代有相当部分的士人仕途失意,对现实生活不满,常想遁世隐逸,耽乐于山水之间,而他们的逍遥伏游,多半是买舟而往,一日千里,泛舟山水之间,岂不乐哉。

所以防在园林中往往含有隐居之意,但是舫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

而颐和园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

下载全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