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论文】论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论文】论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论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摘要经济地理学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为什么经济活动在地球表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造成经济空间分布有疏有密的根本动力是自然环境本底的非均匀分布以及经济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力量。

在目前的情况下,全世界面临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

其中,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异问题尤为突出,引起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等的关注。

经济地理学在研究这些问题上发挥着特殊作用,也具有很大的贡献。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一:经济地理学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贡献世界人口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问题。

由于人口激增,世界越来越拥挤,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激化。

另一方面,世界人口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发展中国家仍维持高增长势头。

如2002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率1.3%,欧洲和北美分别为-0.1%和1.2%,而非洲却达2.2%。

低发展水平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不仅影响国民生活水平、入学、就业等,也影响国际之间的政治关系(如非洲中部饥民外逃,使邻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经济地理学者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等,在国家和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决策中占有了重要一席。

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都是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课题。

比如,世界人口的食品供应上,粮食生产的增长是否可满足21世纪中期100多亿人口的需要?饥民问题是否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可否引起其它问题?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给以有价值的回答。

二:经济地理学对世界资源问题的贡献世界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

经济地理学论文2008081036

经济地理学论文2008081036

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秦亚洲甘肃农业大学 2008081036)摘要:本文分析了我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并提出了我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Main content :This paper analyzes our economic geography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eans and other aspects of innovation, and puts forward our economic geography curriculum reform direction.关键词: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向经济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经济地理学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经济地理学所固有的与社会发展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特点,使经济地理学研究十分活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学科地位不断加强,与此同时,经济地理学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地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地位不断巩固。

一、我校的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我校经济地理学课程主要是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地理学》是本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给学生介绍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介绍经济地理学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态。

主要内容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交通和能源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产业的合理布局。

我校经济地理学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而不断成熟,表现在教材多元化、师资队伍年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方面。

我校所采用的主要教材是李小建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地理学》和美国乔治亚州大学托马斯主编的第三版《Economic Geography》.二、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的方向我校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目前还存在:1、知识结构欠合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2、专业教材建设滞后,目前我校经济地理学还没能出版符合我校实际需要的配套教材;3、教学实践环节薄弱,教学实践任务缺失,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尚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经济地理实践能力的实施方案;4、我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重大改革错误。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院校: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名称: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题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学期:2012-2013第一学期目录摘要---------------------------------------------------------3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1.1交通枢纽作用-----------------------------------------------31.2增长极作用-------------------------------------------------41.3支撑经济总量的中流砥柱作用---------------------------------42.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43.城市群发展竞争力的比较分析------------------------------------53.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53.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64.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比较分析--------------------------------------6 4.1空间网络差异------------------------------------------------64.2时间错位差异------------------------------------------------64.3生态位扩充差异----------------------------------------------75.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竞争力的比较分析-----------------------------75.1发展水平----------------------------------------------------85.2发展能力----------------------------------------------------86.总结-----------------------------------------------------------8附录:参考文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摘要一国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其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经济地理学论文

经济地理学论文

论集聚与分散相结合原理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以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例摘要: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由产业集聚形成大量颇具竞争力的经济群落,它吸引并粘附着流动着的财富。

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关键往往由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所支撑。

产业集聚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同时其身后还隐藏着一些问题,某些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重大代价。

因此集聚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本企业所在地的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

而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产业集聚不仅应具有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减少和控制环境负效应的产生也应是其重要部分。

本文通过对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研究,运用产集聚与分散的原理分析其作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园区对于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希望能够供我国其它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参考。

关键字:产业集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经济活动分散生态工业园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competitive competitive economic communities are formatted by industrial clustering ,which attracted andadhered the flow of wealth . the industry cluster is often the key support to thecompetitiv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ndustries cluster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the regional economy,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oblems hidden behind at the sametime 。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

国际经济地理论文国际经济地理是以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为中心内容的一门学科,它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合类型和发展过程等内容。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经济地理论文篇1浅析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地理课程改革一、经济地理课程的基本情况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以服务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通过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创新,为中国—东盟经济第一线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具备专业素质,实践技能强、富于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经济地理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熟悉通行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更全面、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完善知识结构。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讲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系统知识,还引入经济环境的概念,阐述国际、区域经济及政治格局的发展,使地理科学研究和经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

为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基本知识与一般规律,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经济地理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中专门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

其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切合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建设实际。

二、经济地理课程的主要特点第一,涉及面广,课程综合性强。

经济地理课程内容涉及地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经济合作等学科。

因此该专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需要建立多学科基础理论的概况,在综合性思维的前提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二,实用性强,针对专业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经济地理课程的设置是针对性培养和增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国际经贸能力,提供实用的各经济区域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将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通过课程学习,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结构的纵深,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和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对各种经济行为效应的分析能力。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浅谈经济活动区位摘要: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

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

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关键词: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区位理论;区位条件;区位因子;影响因素;1区位的基本概念“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1882年由W.高次首次提出。

区位在1886年被译为英文“location”。

区位同位置不同,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涵。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尽管我们将区位定义为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现代区位理论并不把诸如动值物占据某特定场所繁殖、生存的行为纳入区位理论范畴,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既然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那么人类活动的领域和空间的扩展必然导致区位的发展与变化。

因此对于区位的理解与把握也必须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入手。

农业经济时代中,人类如何选择作为其主要经济活动的农业活动的场所是社会面临着的问题,由此产生了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在工业经济时代早期,工业生产活动的场所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大小,运费作为一个影响空间成本的重要因子,受到格外关注,因此最早出现了以成本(主要是运费)最小的韦伯工业区位理论;随着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更多地受到市场的直接制约,市场因子倍受关注,因此就有了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进一步多样化,仅考虑单一的经济因素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工厂区位选择的目标,从而重视非经济区位因子以及行为因素的新的区位理论应运而生。

人类活动不仅在生产活动中,在消费和流通活动中的区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出现了反映作为人类生活基本场所的城市和聚落的空间配置规律的理论,如中心地理论得到了发展。

经济地理学论文(DOC)

经济地理学论文(DOC)

吉首大学JISHOU UNIVERSITY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姓名:田曦芳学号:*********** 学期:2012-2013 第一学期目录1 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问题 (3)1.1 济宁市地下煤炭开采与地面建设 (3)1.1.1 济宁市煤炭开采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1.1.2 解决煤炭开采与地面建设的对策 (4)1.2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演化 (4)1.2.1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格局特征 (4)1.2.2 徐州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格局演化 (4)2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问题 (5)2.1 大庆市建设用地扩展 (5)2.1.1 大庆市建设用地概况 (5)2.1.2 大庆市建设用地扩展的因素 (5)2.2 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 (6)2.2.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概况 (6)2.2.2 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特征 (6)2.2.3 珠江三角洲投入产出与建设用地效率的耦合关系 (7)2.2.4 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 (7)2.2.5 解决措施 (8)3 城市建设与耕地的矛盾 (8)4 土地集约利用 (9)4.1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 (9)4.1.1 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9)4.1.2 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关系 (9)4.2 香港与深圳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11)4.2.1 香港与深圳土地利用结构比较 (11)4.2.2 香港与深圳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11)4.2.3 香港与深圳差距产生的原因 (12)4.2.4 深圳今后应如何向香港学习 (12)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分析摘要: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也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化:城市的扩张使得城市用地景观逐渐替代了农业用地、自然用地为主的景观。

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也产生了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为使城市扩张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必须了解城市扩张的驱动因素。

《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论文教学改革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论文教学改革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论文教学改革论文摘要:经济地理学以人类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理论指导与实践导向的双重意义,需要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综合有效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等方面,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引言經济地理学是一门跨自然、社会经济、技术三大学科的边缘科学,也是大部分国家地理科学体系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既是地理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金融、财经、物流等相邻专业也将其设为必(选)修课程。

文章主要探讨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通过教学改革优化研究,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一些思路。

一、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经济地理学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其中理论层次最高的分支是通论经济地理学,此外,还包括区域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又可根据国民经济部门(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分为若干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

一方面,由于理论视角的多元化,经济地理学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越来越重视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地理现象的影响;另一方面,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地理学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研究中起到较大作用,如运用相关知识开展国土规划、城乡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应用研究。

因此,该学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该课程可以起到完善知识体系框架、促进专业技能发展的作用。

目前高校经济地理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教材,脱离我国实际,或没有紧跟学科发展步伐,部分知识陈旧等;二是授课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有效互动;三是重结果轻过程,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灌输,忽略学生能力培养。

基于此,应从三个方面构建经济地理学的课程教学体系:第一,结合中国发展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取舍,同时根据学科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第二,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第三,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洋山港和北仑港——诸侯经济的产物
课程名称:经济地理
学号:12120072
姓名:罗冬晖
2015年10月10日
正文
一、现阶段中国存在的“诸侯经济”问题概述
我国一位涉外政府官员在一次和西方同行交流时曾说过:我们国家名义上是中央集权,实际上拿税务机构为例,税务机关我们就分成国税和地税,其它相关部门还有财政、海关等等等,缴个税你要跟四五个部门打交道。

人家美国名义上是联邦制,实际上就一个税务局解决全部问题,到底谁才是分权?但是另一面,从人事方面看,美国地方行政首脑由本行政级别民意机关选举产生,对本行政级别负责。

中国地方行政首脑(实质上)要报上一级组织部,对上级负责,以这个标准来看,中国又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理想的中央集权政府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中央政府的领导、立法和决策都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它有资格领导;二是地方政府的政治伦理是过关的,也就是说,它以服从为天职。

但就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实际国情来看,这二条都不符合。

首先,计划经济和中央一手抓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已被确认是行不通的,只能放任地方自由发展;而对第二条而言,人的利己倾向是天生的。

因此形式上的中央集权,就会被实质上的诸侯经济冲散。

百度百科中对“诸侯经济”的基本内涵界定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所严重存在的各个地方一味追求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全局利益和社会整体效益的一些错误做法。

我们国家现阶段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老师上课提供的关于大小洋山港和宁波北仑港之间的案例就可以窥见诸侯经济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阻碍作用。

二、大小洋山港和宁波北仑港简介
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岖列岛,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中国首个在微小岛上建设的港口。

是中国发展上海自贸区,建设海洋强国的依仗。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顺利开港,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深水港。

国际港口协会会长皮特斯特鲁伊斯先后三次来洋山港,感叹:“我走过世界上所有大港,也见过一些建在海岛的港口,但像依托洋山这样的孤岛,在离大陆如此远的地方,建规模如此大的现代化港口,殊为罕见。

“由于洋山深水港的加入,2010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7万标准箱,首次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

2014年12月23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是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总投资约139亿元,预计2017年建成。

届时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这个数字是全美国所有港口加起来的吞吐总量,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

而就在几十海里外的浙江宁波,有着另一个世界级深水大港——北仑港。

北仑港区港域大部分水深在50米以上,航道最窄处宽度亦在700米以上。

25万吨级重载海轮可自由进出,30万吨级可候潮出入。

水域广阔,可供锚泊作业水面有34平方公里,约可容万吨以上船只300艘同时锚泊。

金塘、大榭、大黄莽等岛屿环列东、西、南三面,构成天然屏障,台风侵袭时,港内波浪较小(实测强台风时波高约2米左右),年作业可达340天。

岸线长而顺直,沿岸超陡水深流顺,不易落淤,10米以下水下岸坡相对稳定,无需疏浚。

可利用深水岸线17.5公里,可建造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约50座。

港区位于南北航线与长江干线交汇处附近,距长江口仅70海里,紧邻上海,与天津、神户、大阪、高雄、香港、武汉等构成近乎等距离水运网络,有条件成为华东地区外贸深水大港、各主要港口的深水中转港。

陆域宽广,可供开发海滩五、六十平方公里。

北仑港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疏运网络。

2008年新辟集装箱航线19条,累计210条,其中远洋干线118条,近洋支线47条,内支线18条,内贸线27条。

月均航班900班,最高月航班达917班。

北仑港区10万吨级和2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配有4台悬臂式卸船机,台时效率为2100吨;3座2.5万吨级装矿泊位上有3台移动式装船机,台时效率为4200万吨;矿石堆场上有4台斗轮堆取料机;卸矿泊位、装矿泊位和堆场由2条宽1.6米的固定式皮带输送机相连接。

全部装卸流程由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

共有矿石专用堆场29.61万平方米,总容量达300万吨,年接卸进口铁矿砂能力可达3000万吨以上,适应开展大宗散货国际中转业务
的需要,北仑港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进口铁矿中转基地。

三、北仑港与洋山港各自优缺点对比
(1)天时地利北仑占优
建港口最需要的天时地利,在这个方面浙江北仑港显然比建在小洋山岛上的上海洋山港更有优势。

上海芦潮港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很长时间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上海港口管理局洋山办的工作人员也说,每年洋山港肯定会有十几天因为台风不能作业。

而宁波北仑港区因为有舟山群岛的环抱,受台风的影响就会小很多。

宁波港北仑第二集装箱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涛表示,洋山港每年最多的作业时间大概只有280天,比北仑港要少很多。

而且对于定期集装箱航班来说,航期延误率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另外,北仑港的吃水深度也要比洋山港深。

洋山港虽然是深水港,吃水深度也只有15米,而北仑港却有17米。

洋山港一期码头建在嵊泗列岛中的小洋山岛上,与上海的交通要通过长达32.5公里的东海大桥来实现。

仅洋山岛一期工程5个深水泊位加上东海大桥的造价就超过142亿人民币,而整个洋山港工程的预算成本据说要超过1000亿人民币。

与之相比,北仑港建在陆地上,建设成本要远远小于洋山港。

在两大港口的竞争之中,舟山的地位最为玄妙。

无论是洋山港还是北仑港,都要从舟山“借岛”。

洋山港一期码头所在的小洋山岛本身就位于舟山市的嵊泗列岛,而浙江省也规划打造“宁波舟山港”的统一品牌,现阶段正在开发岸线资源比较丰富的金塘岛和六横岛。

目前,国家已经批准设立了洋山港口区,洋山港的港政、航政和口岸管理权完全归上海所有,行政归属为浙江。

这样的划分,必将使洋山港在未来的建设中要面对诸多“扯皮”的问题。

而同在浙江省的宁波和舟山合作起来就比较容易,浙江省港航局的领导就透露:“按照省政府的目标,三年内宁波舟山港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


(2)资本竞争难分伯仲
据世界海运年会公布的数字,近两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运业的关注中心,占了世界海上贸易增长量的60%以上。

尽管中国目前仍只占世界海运进口的10%和海运出口的5%,却因增长迅速而对世界海运业影响重大。

与中国海运的增速相比,中国建设港口的资金缺口相当巨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资投资码头的力度逐年加大,洋山港码头更是吸引了十余家国际海运巨头排队买单。

日前,上海洋山港二期项目终告名花有主,由和黄、中远集团及马士基组成的财团,获上海政府首肯,双方也草签了协议。

洋山港引来了国际巨头,北仑港也没有落后。

根据美林证券的报告,目前北仑港第一、三期为国有全资;第二期由本港最大码头营运商与和黄宁波港务局以49%∶51%的比例合资;第四期由宁波港务局、地中海航运、意大利邮船、台湾长荣合资;第五期大榭岛码头由招商局集团、宁波港务集团和大榭岛发展局合资。

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集装箱发展部部长黄卫平认为,宁波港对于和外来资本的合作非常自信,而引入更多的竞争者是未来宁波港发展的一个趋势。

(3)腹地之争上海抢先
根据交通部的统计数据,上海港2004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455万标箱,宁波港2004年的吞吐量为400 万标箱。

而按照规划,到2010年,上海港吞吐量达2500万标箱,宁波港达1000万标箱,两者之和达3500万标箱。

从运力不足到运力过剩,是上海港和宁波港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宁波港集团看来,腹地也是上海最大的优势。

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龙头,上海的辐射作用极其明显,其甚至可以通过长江一直渗透到武汉、长沙这样的中部地带。

在北仑港扩建之初,宁波港有关方面一直希望临近浙江的江西、安徽能成为自身的腹地,但最后还是事与愿违。

洋山港的开港不但给宁波港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影响到了韩国和日本的一些港口。

韩国驻上海领事馆最近就向韩国政府、总统府提交了一份分析洋山港建成后影响的报告。

其指出洋山港的半路杀出,冲击了韩国利用釜山港设立东北亚物流中心的规划,全球最大规模的洋山港建成之后,釜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将减少30%。

四、总结
可以说洋山港和北仑港各有优势,北仑胜在深水条件和便捷的货运交通能力及相对低廉的单位成本,洋山港则胜在依托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对腹地的辐射作用和国家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

二者现阶段因行政区划紊乱和诸侯经济的掣肘导致无法发挥协同效应最大化,如果能扬长避短,携手共进,将有利于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进一步发展。

但如果回到一开始,我认为对洋山港的建造毫无必要,上海完全可以把地理条件更优越的北仑港作为它的深水港,在有针对的发展宁波上海之间的陆路交通运输,完全可以使腹地效应最大化,既节省了大笔财政支出又增强了港口运作效率。

洋山港的建立可以说正是诸侯经济体系下一个失败的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