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列车简介

合集下载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


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诞生在中国,就是上海磁悬浮 线路,前面已经做了介绍。但是这条线路建成后,发展磁悬浮高铁 的路线在中国就被无情地抛弃了。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磁悬浮线路造价高。当年争议京沪高铁是上磁悬浮,还是上 轮轨的时候,京沪高铁 1300公里线路,磁悬浮的预算大约是 6000亿 人民币,而轮轨磁悬浮的造价大约是 1300 亿人民币(后来实际建成 的时候是5200亿人民币)。
3.推进装置
磁悬浮列车 是一种利用磁极 吸引力或排斥力 悬浮的高科技交 通运输工具; 排斥力或吸引 力将列车悬浮 起来;
通电后,地面线 圈产生的磁场极性 与列车上的电磁体 极性总保持相同, 两者“同性 相斥”,排斥 力使列车悬浮 起来;
吸力式磁悬浮列车无论是静止 还是运动状态,都能保持稳定 悬浮状态。
磁悬浮列车的构造

1.悬浮系统:主要依靠轨道底部线圈和车载的电磁铁之间 产生电动斥力或着吸引力实现的。 2.导向系统:主要依赖于轨道侧壁线圈和车载电磁铁相互 作用来实现,导向装置就是把左右导向线圈进行电气连接,

使得当列车位于轨道正中时,导向线圈的电流为 0 ,偏离正 中位置时,则及时供给相应的导向电流,此时,车上超导磁 体的磁场与轨道两侧的导向电流的磁场相互作用的导向力, 使列车重新回到轨道正中位置。
磁悬浮超导:表示采用的超导体,该导体的电阻为零 磁悬浮常导:表示采用的普通导体,该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我们知道两个相互平行的线圈电流方向相同时就相互吸引, 反之相互排斥,如果把许多电流方向相同的线圈分别安装 在列车和轨道上,列车就会悬浮起来;同样在列车和轨道 的适当位置分别安装许多电流方向相反的线圈,由于相互 排斥可以使列车前进。 简单来说,磁悬浮列车原理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磁悬浮列车》课件

《磁悬浮列车》课件

民出行质量。
全球推广与合作
03
推动磁悬浮列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国际交流与
合作。
05 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场景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
磁悬浮列车在城市交通中具有显著的优势,由于其高速和稳定的特 性,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通勤方式,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高效运输
磁悬浮列车能够实现高速度、高密度的运输,缩短城市间旅行时间 ,提高运输效率。
环保节能
磁悬浮列车采用非接触式悬浮和驱动方式,具有低噪音、低能耗的优 点,对环境友好。
长途旅行
高速度旅行
磁悬浮列车能够实现高达数百公里的时速,使长途旅行时间大大 缩短。
大容量运输
磁悬浮列车具有较大的载客量,能够满足大规模长途旅行需求。
舒适性提升
高速运行过程中,磁悬浮列车能够提供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
《磁悬浮列车》ppt课件
目录
• 磁悬浮列车简介 • 磁悬浮列车的优势 • 磁悬浮列车的挑战与限制 • 磁悬浮列车的未来展望 • 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场景
01 磁悬浮列车简介
定义与特点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场力使列车悬浮于轨道上的交通工具,具有高速、低噪音 、低能耗等特点。
磁悬浮列车通过磁场力抵消列车重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悬浮,减少了 摩擦和阻力,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03 磁悬浮列车的挑战与限制
技术挑战
01
02
03
悬浮与导向系统
磁悬浮列车需要精确控制 磁场以实现稳定悬浮和导 向,技术难度较高。
高速稳定运行
磁悬浮列车在高速行驶过 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 振动等问题,保持稳定运 行。
维护与检修
磁悬浮列车的维护和检修 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成 本较高。

磁悬浮列车的分类

磁悬浮列车的分类

按悬浮原理分类
•电磁悬浮 (EMS):利用电磁力使列车悬浮和推进。

•永磁悬浮 (PMS):利用永磁力使列车悬浮和推进。

•电动力悬浮 (EDS):利用超导体和磁体之间产生的涡流使列车悬浮和推进。

按速度分类
•低速磁悬浮(50-100 公里/小时):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机场旅客运输。

•中速磁悬浮 (100-200 公里/小时):用于区域性铁路运输和机场快速连接。

•高速磁悬浮 (超过 200 公里/小时):用于长途高速铁路运输。

按路线类型分类
•单轨磁悬浮:列车在单根轨道上运行。

•双轨磁悬浮:列车在两根并行的轨道上运行。

•悬浮导向磁悬浮:列车由悬浮力悬浮并由导向力引导。

按系统配置分类
•主动悬浮:悬浮力由外部控制系统主动产生。

•被动悬浮:悬浮力由列车自身运动产生的气流或磁场被动产生。

磁悬浮列车简介

磁悬浮列车简介
德國 Transrapid 07
德国是世
界上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 磁悬浮列车的 国家。1922年, 德国人赫尔曼• 肯佩尔 (Hermann Kemper)提出 了电磁悬浮原 理,并在1934 年获得世界上 第一项有关磁 悬浮技术的专 利。
日本 ML100
日本于1962年开始研 究常导磁浮铁路。此后由 于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 从70年代初开始转而研究 超导磁浮铁路。1995年, 载人磁浮列车试验时的最 高时速达到411公里。为了 进行东京至大阪间修建磁 浮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于 1990年又着手建设山梨磁 悬浮铁路试验线,首期 18.4公里长的试验线已于 1996年全部建设完成。
推进系统: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运用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 理。车辆下部支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像是同步直线电动机 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 枢的作用,它就像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绕组。从电动机 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当作为定子的电枢线圈有电时,由于 电磁感应而推动电机的转子转动。同样,当沿线布置的变电 所向轨道内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调频调幅电力时,由于电 磁感应作用承载系统连同列车一起就像电机的"转子"一样被 推动做直线运动。从而在悬浮状态下,列车可以完全实现非 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高速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是对
传统轮轨铁路技术的一次全面革新。它不使用机械力,而
是主要依靠电磁力使车体浮离轨道,就像一架超低空飞机
贴近特殊的轨道运行。
磁悬浮列车简介
原理分析
4个优点
发展及其前景
x
原理简介
磁悬浮列車是一种利用磁极间吸引力 和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简单的说, 排斥力使列車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

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原理

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原理

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又称为磁浮列车,是一种通过磁力悬浮和驱动而行驶的列车。

它利用磁铁和电磁感应原理来解决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问题,从而实现高速、平稳和环保的运行。

磁悬浮列车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原理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磁悬浮技术磁悬浮列车的核心技术是磁悬浮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列车和轨道间的磁力作用来实现列车的悬浮和运行。

磁悬浮系统通常由一组电磁体和磁性轨道组成。

电磁体产生一个磁场,与轨道上的磁性材料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2.2 电磁感应原理磁悬浮列车的驱动系统通常采用电磁感应原理。

当列车通过轨道上的线圈时,轨道上的线圈会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个磁场会在列车上产生感应电流。

通过调节列车上的感应电流和轨道上的磁场,可以实现对列车的驱动和制动控制。

2.3 超导磁悬浮技术超导磁悬浮技术是磁悬浮列车的一种高级应用。

它利用超导材料的特殊性质,在极低温下实现磁体的超导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列车的悬浮和运行性能。

超导磁悬浮技术能够减小磁悬浮系统的能耗,并提高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磁悬浮列车的优势和应用磁悬浮列车相比传统的轮轨列车有很多优势,因此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高速和平稳运行磁悬浮列车可以实现高速运行,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由于磁悬浮列车不需要与轨道直接接触,因此减少了与轨道之间的摩擦,运行时几乎无噪音,乘坐舒适平稳。

3.2 环境友好和节能磁悬浮列车采用电动驱动,不使用传统燃料,因此没有尾气排放。

同时,磁悬浮列车的能耗较低,可以通过节能措施进一步减少能耗,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3 适应特殊地形和地理条件磁悬浮列车可以适应特殊地形和地理条件,例如跨越河流、海湾和山谷等。

这使得磁悬浮列车在城市交通运输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一、磁悬浮列车的定义磁悬浮列车是以超导电磁铁相斥原理建设的铁路运输系统。

区别于通常的轮轨黏着式铁路。

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50~500km。

英文名称为maglev train或magnetic suspension train。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只有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以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00多公里还要快。

二、磁悬浮列车原理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创造了近乎“零高度”空间飞行的奇迹。

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排斥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通俗的讲就是,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

由于它与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的相互作用,就使列车开动起来。

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并且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

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流向就反转过来了。

其结果就是原来那个S极线圈,现在变为N极线圈了,反之亦然。

这样,列车由于电磁极性的转换而得以持续向前奔驰。

根据车速,通过电能转换器调整在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

磁悬浮列车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基于磁力原理运行的先进高速交通工具,它可以在轨道上悬浮并以高速行驶。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磁力和电力两个方面。

一、磁力原理:磁悬浮列车利用磁力来悬浮和推动列车运行。

具体来说,磁悬浮列车的轨道上布置有一组电磁铁,这些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与列车上的磁铁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列车的悬浮和推动。

1. 悬浮原理:磁悬浮列车的轨道上布置有一组线圈,这些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场。

列车上的磁铁也会产生磁场。

当列车挨近轨道时,轨道上的线圈会感应到列车上的磁场,并产生一个反向的磁场。

这个反向的磁场会与列车上的磁场相互排斥,从而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2. 推动原理:磁悬浮列车的轨道上的线圈可以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和位置来调整电流。

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产生一个与列车运动方向相同的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列车上的磁铁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个推动力,推动列车向前运行。

二、电力供给: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和推动都需要电力供给。

列车上的电源通过轨道上的供电系统进行供电,以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

1. 供电系统:磁悬浮列车的供电系统普通采用无接触供电方式。

轨道上的供电系统由一组电源和供电线圈组成。

电源将电能传输到供电线圈中,然后供电线圈将电能传输到列车上的电源系统中。

2. 制动系统:磁悬浮列车的制动系统也是通过电力来实现的。

制动时,列车上的电源系统会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与轨道上供电线圈的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减速的力,从而实现列车的制动。

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使得列车可以在轨道上悬浮并以高速行驶,具有较低的磨擦和空气阻力,因此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低的能耗。

此外,磁悬浮列车还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提供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总结起来,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磁力和电力两个方面。

通过轨道上的电磁铁和列车上的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列车的悬浮和推动。

同时,通过轨道上的供电系统,为列车提供所需的电力。

磁悬浮列车以其高速、低能耗和舒适的特点,被视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发展方向。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应用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应用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应用一、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磁悬浮列车(Maglev)是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实现悬浮和推进的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通过磁力作用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从而减少与轨道的摩擦,进而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其原理主要包括磁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

1. 磁悬浮系统磁悬浮系统是磁悬浮列车的核心部分,它由电磁铁和轨道组成。

轨道上布置有一定间隔的电磁铁,而列车的底部也安装有一系列的电磁铁。

这些电磁铁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产生相应的磁力,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

2. 推进系统推进系统是用来驱动磁悬浮列车前进的部分。

磁悬浮列车一般采用线性电机作为推进系统,通过轨道上的线圈和列车底部的永磁体之间的磁力相互作用来产生推进力。

线圈中通入交流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进而驱动列车向前运动。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调节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状态。

它能够根据列车的速度、位置和载重等信息来控制电磁铁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列车的平稳运行和精确停靠。

二、磁悬浮列车的应用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工具,在交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高速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具有极高的运行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0公里以上,远超传统的高速列车。

因此,磁悬浮列车被视为未来高速交通的重要选择,可以极大地缩短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提高出行效率。

2. 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列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磁悬浮列车不受地面交通状况的限制,可以在高架或地下隧道等特殊轨道上运行,提供更快、更便捷的交通服务。

3. 货物运输磁悬浮列车不仅可以用于人员运输,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货物运输领域。

由于磁悬浮列车的运行速度快、能耗低且无污染,可以大幅降低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4. 旅游交通磁悬浮列车通常在特定景区或旅游区域内运行,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游客可以借助磁悬浮列车快速到达目的地,同时还可以欣赏旅途中美丽的风景。

5. 技术创新示范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品,不仅在交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还是技术创新的示范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4

磁悬浮高速列车噪音低,节能,占地 面积少,这是其他陆路交通系统无法与之 相比的。这种创新的无接触轨道技术带来 了极大的机动性,但却不会对环境造成负 担。 • 与新一代的汽车发动机相似,在同等功 率下,磁悬浮高速列车比高速铁路所消耗 的能源要少的多。或者反过来说:在耗能 相同的情况下,磁悬浮高速列车的效率要 高得多。
优点2
• 磁悬浮列车车辆使用寿命可达35年,而普
通有轨列车只有20至25年。磁悬浮列车的 路轨寿命是80年,普通路轨道60年。
优点3
• 磁悬浮列車启动后39秒即达到最大速度,
目前的最高時速是552公里。据德国科 学家预测,到2014年,磁悬浮列车采 用新技术后,时速将达1000公里。而 一般铁轨列車的最高時速为300公里。 上海现已建成的磁悬浮列车线,其最高時 速为500公里。
磁悬浮列车简介
原理分析
4个优点 发展及其前景
x
模型
原理简介
磁悬浮列車是一种利用磁极间吸引力 和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 简单的说,排斥力使列車悬 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
力的分析
下图给出的便是列车的受力分析
详细分析

悬浮系统:目前悬浮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德国所采 用的常导型和日本所采用的超导型。从悬浮技术上讲就是电磁悬浮系统 (EMS)和电力悬浮系统(EDS)。 • 电磁悬浮系统(EMS)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是结合在机车上的电磁铁 和导轨上的铁磁轨道相互吸引产生悬浮。常导磁悬浮列车工作时,首先调 整车辆下部的悬浮和导向电磁铁的电磁吸力,与地面轨道两侧的绕组发生 磁铁反作用将列车浮起。在车辆下部的导向电磁铁与轨道磁铁的反作用下, 使车轮与轨道保持一定的侧向距离,实现轮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无 接触支撑和无接触导向。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为10毫米,是通 过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得以保证的。此外由于悬浮和导向实际上与列 车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 电力悬浮系统(EDS)将磁铁使用在运动的机车上以在导轨上产生电 流。由于机车和导轨的缝隙减少时电磁斥力会增大,从而产生的电磁斥力 提供了稳定的机车的支撑和导向。然而机车必须安装类似车轮一样的装置 对机车在“起飞”和“着陆”时进行有效支撑,这是因为EDS在机车速度 低于大约25英里/小时无法保证悬浮。EDS系统在低温超导技术下得到了 更大的发展。
•推进系统可以分为两种。“长固定片”推进系统使用缠绕在导轨上的线
性电动机作为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动力部分。由于高的导轨的花费而成本昂 贵。而“短固定片”推进系统使用缠绕在被动的轨道上的线性感应电动机 (LIM)。虽然短固定片系统减少了导轨的花费,但由于LIM过于沉重而 减少了列成的有效负载能力,导致了比长固定片系统的高的运营成本和低 的潜在收入。而采用非磁力性质的能量系统,也会导致机车重量的增加, 降低运营效率。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超导元件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所
具有的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超导磁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超 导线圈构成,它不仅电流阻力为零,而且可以传导普通导线根本无 法比拟的强大电流,这种特性使其能够制成体积小功率强大的电磁 铁。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车辆上装有车载超导磁体并构成感应动力集 成设备,而列车的驱动绕组和悬浮导向绕组均安装在地面导轨两侧, 车辆上的感应动力集成设备由动力集成绕组、感应动力集成超导磁 铁和悬浮导向超导磁铁三部分组成。当向轨道两侧的驱动绕组提供 与车辆速度频率相一致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会产生一个移动的电磁 场,因而在列车导轨上产生磁波,这时列车上的车载超导磁体就会 受到一个与移动磁场相同步的推力,正是这种推力推动列车前进。 其原理就像冲浪运动一样,冲浪者是站在波浪的顶峰并由波浪推动 他快速前进的。与冲浪者所面对的难题相同,超导磁悬浮列车要处 理的也是如何才能准确地驾驭在移动电磁波的顶峰运动的问题。为 此,在地面导轨上安装有探测车辆位置的高精度仪器,根据探测仪 传来的信息调整三相交流电的供流方式,精确地控制电磁波形以使 列车能良好地运行。
通过下面这组图片可以使大家更直观的了解 磁悬浮列车的优点
发展历史
• 日的迅速发展,从70年代初开始转而研究 超导磁浮铁路。1972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2.2吨重 的超导磁浮列车实验,其速度达到每小时50公里。 1977年12月在宫崎磁浮铁路试验线上,最高速度 达到了每小时204公里,到1979年12月又进一步 提高到517公里。1982年11月,磁浮列车的载人 试验获得成功。1995年,载人磁浮列车试验时的 最高时速达到411公里。为了进行东京至大阪间修 建磁浮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于1990年又着手建设 山梨磁悬浮铁路试验线,首期18.4公里长的试验 线已于1996年全部建设完成。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是一种测向力来保证悬浮的机车能够沿着导轨的
方向运动。必要的推力与悬浮力相类似,也可以分为引力和斥力。在机 车底板上的同一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提供动力,也 可以采用独立的导向系统电磁铁
优点1
• 磁悬浮列車运行时与轨道保持一定的间隙
(一般为1-10厘米),因此无摩擦、运 行安全、平稳舒适、无杂讯,可以实现全 自动化运行。
•推进系统: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运用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车辆下部支
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像是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 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枢的作用,它就像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 绕组。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当作为定子的电枢线圈有电时,由 于电磁感应而推动电机的转子转动。同样,当沿线布置的变电所向轨道内 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调频调幅电力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承载系统连同 列车一起就像电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做直线运动。从而在悬浮状态下, 列车可以完全实现非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通俗的讲就是,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 变为电磁体。由于它与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的相互作用,就使列车开动起 来。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 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并且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 体(N极)所排斥。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流向就反转过来 了。其结果就是原来那个S极线圈,现在变为N极线圈了,反之亦然。这 样,列车由于电磁极性的转换而得以持续向前奔驰。根据车速,通过电能 转换器调整在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