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管道维护井下作业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安全防护

合集下载

排水行业如何预防硫化氢中毒

排水行业如何预防硫化氢中毒

排水行业如何预防硫化氢中毒发布时间:2021-07-14T07:20:38.88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8期作者:任万扬[导读] 近年来全国排水行业发生硫化氢中毒所占比例较大,并呈上升趋势,而且死亡率高,发生硫化氢中毒后中毒人员死亡率达41%以上。

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后,如果现场救助不利或盲目施救,极易造成的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所以加强排水行业预防硫化氢中毒已经迫在眉睫,以下是我对如何预防排水行业硫化氢中毒事件发生的几点论述。

任万扬天津市滨海新区排灌事务中心 300450近年来全国排水行业发生硫化氢中毒所占比例较大,并呈上升趋势,而且死亡率高,发生硫化氢中毒后中毒人员死亡率达41%以上。

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后,如果现场救助不利或盲目施救,极易造成的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所以加强排水行业预防硫化氢中毒已经迫在眉睫,以下是我对如何预防排水行业硫化氢中毒事件发生的几点论述。

一、硫化氢中毒原理和特点硫化氢中毒原理: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蛋气味的气体,可以过饱和地溶于水,经搅动后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亦易溶于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硫化氢比空气重,其相对密度为1.19,它容易聚积在低洼处。

硫化氢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引燃温度为260℃,最小点火能量为0.077mJ,爆炸极限为4.3-45.5%(容积比)。

硫化氢是化学窒息性气体,属于强烈的神经毒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经粘膜快速吸收,对眼、上呼吸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高浓度硫化氢对鼻粘膜产生强烈刺激,使嗅觉丧失。

硫化氢的嗅阈为0.012-0.03mg/m3(嗅阈范围内可以闻到有臭鸡蛋味)。

高浓度硫化氢气体与人体细胞呼吸氧化酶结合,使这种酶的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细胞组织缺氧,从而引起急性中毒。

中毒后体征表现为呼吸到中毒,声带关闭,眼部和白眼球充血。

硫化氢立即致人健康危险浓度为150mg/m3、立即致死浓度为1000mg/m3。

其毒性较一氧化碳的毒性大五至六倍,几乎与氰化物同样剧毒。

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对策

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对策

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对策硫化氢(H2S)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有毒气体,它具有刺激性气味,高浓度下极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工作场所中的硫化氢泄露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的一些对策,以确保员工的安全。

1. 了解硫化氢(不包括此段)2. 识别潜在的硫化氢泄露场景通过对工作场所或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硫化氢泄露场景是预防中毒事故的第一步。

在评估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场所有无与硫含量高的原料或产品相关的工序,例如炼油厂、化工厂等;•运输和储存硫化氢时是否存在泄露风险;•是否存在地下水源、沼气、污水处理厂等含硫环境。

通过对这些潜在的硫化氢泄露场景进行识别和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 整体管理和培训为了确保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防范,需要建立完善的整体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培训。

3.1 管理制度•建立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的作业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应对硫化氢泄露事故;•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确保相关事故能够及时上报、调查和处理;•为处理硫化氢泄露事故的紧急情况提供紧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3.2 培训和意识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硫化氢中毒事故防范的培训,包括对硫化氢的认识、防范策略和急救措施等;•定期组织演练,增强员工应对硫化氢泄露事故的应急能力;•制作宣传资料和标识,提高员工对硫化氢危险的认识和意识。

4.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减少硫化氢泄露风险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控制措施:•采取隔离措施,将含硫的工作区域与其他区域分隔开,防止硫化氢泄露扩散;•安装和维护合适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气体浓度;•修复和维护设备和管道的密封,防止泄露;•采用可靠的气体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硫化氢浓度。

5. 个人防护装备当硫化氢泄露无法避免时,员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自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防毒面具:选用合适的防毒面具以阻隔有害气体;•防护服:穿戴化学防护服,避免接触硫化氢;•防护手套和靴子:佩戴防化手套和化学防护靴,保护双手和脚部免受硫化氢侵害。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

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行业中。

由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对硫化氢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硫化氢危害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硫化氢的危害1.气味浓度低,但毒性高:硫化氢具有令人难以忍受的强烈恶臭味道,但当浓度高于一定程度时,味道可能无法察觉。

而其毒性非常强,能够使人产生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2.着火和爆炸的危险:硫化氢与空气混合后,当其浓度达到爆炸下限(4.3%)和爆炸上限(46%)之间时,会产生爆炸。

这对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等行业的工作环境来说尤为危险。

3.与火源一起使用危险:硫化氢在空气中可以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物。

在与引火源接触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4.对材料的腐蚀:硫化氢能够对金属、橡胶和塑料等材料产生腐蚀作用,导致设备损坏。

二、硫化氢的安全防范1.工艺改进:通过改良工艺,减少或阻止硫化氢的产生和释放。

2.良好的通风系统:在工作场所中,确保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排除室内的硫化氢气体。

通风系统需要在硫化氢泄漏时及时启动,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

3.监测设备:安装气体检测仪器,如硫化氢气体检测仪,以及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潜在的硫化氢泄漏。

4.个人防护装备:在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情况下,工人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以及防护眼镜等。

5.教育和培训:对从事可能暴露于硫化氢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硫化氢的应急措施1.确认泄漏源:如有硫化氢泄漏,第一步是确认泄漏源,然后立即采取措施阻止进一步泄漏。

2.告知他人:通知附近的人员和相关部门,并通知他们采取紧急撤离和隔离的措施。

3.撤离:当硫化氢泄漏超过安全浓度时,立即撤离有风险的区域,并帮助其他人员撤离。

4.避免火源:硫化氢是易燃气体,若泄漏时有明火存在,应立即熄灭明火,避免引发火灾。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预防抢救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预防抢救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预防抢救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剧毒的气体,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常存在于污水处理、沼气发酵、化工生产等场所的排水系统中。

在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生成主要是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作用而产生的。

尽管硫化氢在低浓度下对人体无明显危害,但当浓度较高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排水系统中的硫化氢危害和预防抢救是十分重要的。

硫化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系统伤害: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刺激呼吸道,引起气息急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窒息甚至死亡。

2. 中枢神经系统伤害:硫化氢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效应,造成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等症状。

3. 眼睛刺激:硫化氢接触到眼睛会引起刺激,导致眼红、疼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

4. 皮肤刺激:硫化氢接触到皮肤会引起刺激,导致红肿、瘙痒、灼烧感等症状。

为了预防硫化氢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通风:在排水系统中增加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硫化氢浓度。

2. 使用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在操作排水系统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面具、防护服等,避免直接接触硫化氢。

3. 合理排放:在排水系统中应合理控制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动,减少硫化氢的产生。

4. 定期检测:对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测,监测硫化氢的浓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硫化氢浓度超标。

当发生硫化氢中毒时,需要迅速采取抢救措施,包括以下步骤:1. 立即撤离:发现硫化氢泄漏或中毒时,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呼叫急救: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尽快进行抢救。

3. 供氧救治:提供新鲜空气,使用氧气面罩进行呼吸,帮助中毒者恢复呼吸正常。

4. 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如果中毒者停止呼吸或心跳,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尽快恢复生命体征。

5. 医院治疗: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接受专业的医疗护理。

关于印发《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有效防范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强化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根据《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酒糟池、发酵池等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爆炸的危险场所(以下统称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从事施工或者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的(以下统称作业),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生产经营或管理单位责任)存在有毒有害危险场所的生产经营或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或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单位有毒有害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作业防护器材;若工程或者项目发包给作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或管理单位应当承担监督责任。

第四条(作业单位责任)按照“谁作业、谁负责”的原则,作业单位全面负责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防范措施的落实工作,负责制定作业方案,作业方案包括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负责办理作业批准手续,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告知;负责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防护器材。

第五条(排查与辨识)生产经营或管理单位应当开展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排查、辨识工作,建立管理档案,并将危险场所的情况报送所在地区、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警示告知)生产经营或管理单位应当在有毒有害危险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危害特性、安全操作规范、事故防范措施、应急措施以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等事项进行告知。

警示标志的式样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一制定(在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布)。

第七条(备案制度)下列从事有毒有害危险场所作业的单位,须报市政、水务、市容环卫和安监等管理部门备案:(一)从事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向市政管理部门备案;(二)从事水务系统所属污水处理和排水设施建设、维修、保养、清理等作业的,向水务管理部门备案;(三)从事市容环卫系统所属生活垃圾填埋、堆肥工程中沼气综合利用设施、沼气池及化粪池作业的,向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备案。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预防抢救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预防抢救

排水系统中硫化氢的危害与预防抢救排水系统中产生的硫化氢(H2S)是一种有强烈臭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危害。

在排水系统中,硫化氢是由含有硫的有机物分解而产生的。

下面是关于硫化氢的危害以及预防与抢救措施的详细解释。

硫化氢的危害:1. 致命性: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具有强烈的毒性。

当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它可以迅速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窒息和中毒症状,并可能导致死亡。

2. 刺激性:硫化氢是一种刺激性气体,直接暴露在高浓度的硫化氢下会导致眼睛、鼻子、喉咙和皮肤的灼伤和炎症。

3. 爆炸性:硫化氢具有较宽的爆炸范围,当其浓度在高浓度区域内时,如果有火源接触到硫化氢,就会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硫化氢的预防与抢救:1. 预防措施:(1)适当排放:确保排水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堵塞和积液,减少硫化氢产生的机会。

(2)通风措施:在排水系统中设立通风设备,保证排水管道中空气的流通,减少硫化氢积聚的可能。

(3)使用防尘防爆工具和设备:在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应选用防尘防爆型的工具和设备,以减少火源造成的爆炸危险。

(4)个人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在进入排水系统或其他可能产生硫化氢的区域时,应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护目镜、手套和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对硫化氢的直接接触。

2. 抢救措施:(1)迅速撤离:当发生硫化氢泄漏或意外事故时,工作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远离可能的危险源。

(2)呼救: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请求专业救援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3)急救处理:如果有人中毒或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进行心肺复苏、施行人工呼吸等,直到救护人员到达现场。

(4)危险源控制:如确切了解硫化氢泄漏的原因和位置,可以尝试关闭泄漏源或采取其他控制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和扩散。

(5)通风处理:如果可以确保安全,可以尝试通风处理,加速硫化氢的扩散并降低浓度。

(6)清理和修复:在事故处理完成后,应进行相关区域的清理和修复,恢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硫化氢中毒应急处置方案

硫化氢中毒应急处置方案

硫化氢中毒应急处置方案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味、易燃并且具有毒性的气体。

它广泛存在于石油开采、纸浆生产、冶金加工和废水处理等领域中。

当人们在接触硫化氢的同时,吸入了过多的气体,有可能会造成中毒。

因此,应急处置人员应该采取适当的步骤促进紧急疏散和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

预防和安全措施在处理任何涉及硫化氢的工作时,应该始终坚持以下预防和安全措施:1.确保良好的通风,并使用带有滤网的呼吸面具、眼部保护和化学防护服等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成立一个清洁区,它包括在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工具和设备。

在这个清洁区外,使用任何处理过物质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3.在危险场合,创建一个工作许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计划和记录涉及硫化氢的操作。

这样做可以确保这些操作的安全性,并且在需要时可以导致紧急疏散。

4.确保所有工人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用于识别和处理硫化氢中毒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危险。

呼叫急救在硫化氢中毒的情况下,应该首先呼叫急救并尽快离开遭受污染的区域。

快速采取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硫化氢的毒性是强烈的并且危险的。

如果你在硫化氢的接触过程中出现眩晕、头晕或呼吸急促,那么你极有可能已经接触过了有毒气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呼叫急救电话(120)2.如果你在室内,请尽快打开窗户、门等通风口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流通。

尽可能放松身体,以减轻自身对毒气的影响。

3.污染区域的工人应该越快越好地撤离遭受污染的地方,并且注意不要呼吸污染的空气。

4.在电话中向急救员详细说明你的症状,等待急救的到来并遵守相应人员的安排。

治疗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后,请遵循急救人员的指示,并立即进行治疗。

通常在急救前,可以采取预先的紧急处理措施来减少受其影响的程度。

1.将受害者从硫化氢区中拖出。

如果这个区域相对更危险,那么把这个人拖拽到大约100米的安全区域之后再急救。

2.让受害者平躺于地面上,并确保空气通畅,使他们能够自由的呼吸。

3.如果受害者惊厥或昏厥,请保持呼吸和心跳正常,并进行心肺复苏术。

防毒(硫化氢)的安全措施

防毒(硫化氢)的安全措施

防毒(H2S)的安全措施为了在第一时间检测出H2S的浓度,使得H2S对现场工作人员及钻井设备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现场必须提前做好以下防护措施:1、井场及钻井设备的摆放应考虑当地季风风向,尽量让季风畅通,设置风向标或飘带。

2、测井车等辅助设备和机动车辆应尽量远离井口,至少在25米以外。

3、井场值班室、工程室、泥浆室应在井场季风的上风口。

4、配备足够的正压呼吸器,并放在使用方便、清洁的地方,定期检查,做好记录;5、配H2S超标报警仪。

第一级报警阀值应设置在10mg/m3,但不启动报警音响,仅向施工人员提示H2S的浓度值;第二级报警值设置在20mg/m3。

6、在钻台上、下和振动筛等H2S容易聚积的地方,应安排排风扇,及时驱散弥漫的H2S。

7、技术干部负责对全队人员进行H2S安全教育。

8、空气中H2S含量接近20ppm时,工作人员必须配带正压呼吸器,且不能一人单独作业,以便于救护。

9、一旦发现H2S含量超标,应迅速往上风口转移,确保安全。

10、选用有内涂层的钻杆,钻具内壁涂以塑料保护层,钻杆丝扣要全部进行无损检验,符合要求才能入井。

11、提高钻井液的PH值,使PH高于9.5以上,以抑制H2S 发生分解,造成钻具发生“氢脆”。

12、利用除气器和除硫剂,控制钻井液中H2S的含量在50 mg/m3以下,并随时对钻井液的PH值进行监测。

13、与H2S接触的套管、井口、闸阀和管线,应采用有抗H2S 特性的钢材。

14、钻入气层时,钻井现场坐岗工、泥浆工、录井工应加密对钻井液中H2S浓度的测定。

15、严格执行钻井液密度设计,当发现地层压力异常或出现溢流、井涌、井漏时,应关井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或压井,同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16、在油气层和钻过油气层进行起下钻作业前,应先进行短程起下钻;钻头在油气层中和油气层顶部以上300米内,起钻速度应控制在0.5m/s以内。

17、在含硫地层取芯起钻,当取芯工具离地面还有五柱时,钻台作业人员应戴防毒面具,直到取出岩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排水管道维护井下作业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安全防护【摘要】近年来,我区有毒有害危险作业场所中毒事故呈多发态势,特别是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的接连发生,严重危害了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给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因此我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2006年以来,我区在地下管线、密闭和通风不良等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已发生了19起中毒窒息伤亡事故,死亡28人。

尤其是2011年8月份以来,我区在进行排水管道维护井下作业时连续发生3起硫化氢气体中毒伤亡事故,后果极其严重,教训极为惨痛,严重危害了从业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给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

分析资料显示,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发生频率和死亡人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该更能深刻体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的份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着重分析城市市政排水管道维护井下作业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城市排水管道维护、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ur poisonous and harmful dangerous operations in multiple places poisoning accident situation, especially hydrogen sulfide gas poisoning accidents happen to back-to-back, serious harm from personnel of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life, to our safety management work was a wake-up call. So we personnel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must be carefully summarize experience and profound draw lessons, and prevent similar accidents.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since 2006, in my district underground pipeline, airtight and poor ventilation and limited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work, because of improper operation has been 19 up poisoning suffocation casualty accidents, 28 people died. Especially since August 2011, the drainage pipeline maintenance of our working underground continuous happen when the hydrogen sulfide gas poisoning 3 casualty accidents, the consequence is extremely serious, very painful lesson, serious harm from personnel of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life, to our safety management work was a wake-up call. Analysis data shows, hydrogen sulfide gas poisoning accidents frequency and the death toll is obviously rising trend, as personnel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should be more to deeply understand “security responsibili ty than mount tai” this sentence of weight, so we must carefully summarize experience and profound draw lessons, and prevent similar accidents.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actual cas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ity drainage pipeline maintenance underground work hydrogen sulfide gas poisoning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and preventive measures.【key words 】urban drainage pipeline maintenance, hydrogen sulfide gas, poisoning accidents,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一、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原因:城市排水管道井下作业是市政行业排水管道养护、维修和排水工程施工、排水泵站运行以及防汛抢险中经常遇到的生产和施工项目,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下井检查、维修;管道疏通、清淤;管道内砌堵、拆堵、接管;城市防洪沟盖板沟清淤;排水泵站集水池清淤;各种闸门井维护检修等。

城市排水管道一般处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各种管线布线的最深处,地下埋深多在4-12米。

管道内氧气含量严重不足,流经管道的污水、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及有毒物质在下水道缺氧环境条件下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及易燃易爆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甲烷、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

其中硫化氢气体危害最为严重,而夏季是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的多发期。

这是由于高温使有机物容易腐败,在缺氧环境中发生厌氧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同时低气压使得硫化氢气体集聚在低洼处不宜散发。

由于污水水体流动没有规律性,造成井下气体浓度随时发生变化。

当水体静止时,检测硫化氢气体浓度合格,随着作业的进行,不断搅动水体,使得大量硫化氢气体释放出来,造成操作工人的中毒死伤事故。

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后,如果现场救助不利或盲目施救,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二、事故案例:(一)2011年8月4日,永宁县望远开发区的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在进行排水管道改造施工时,由于施工人员违规作业,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中毒。

(二)2011年8月22日,中卫市沙坡头世纪花园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在清理下水道时,由于施工人员在没有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下井作业,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致2人死亡,1人中毒。

(三)2011年8月25日,青铜峡市第三建筑公司在青铜峡市渭沙物流中心实施宁夏圣花米来生物有限公司污水管道改线施工时,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中毒。

三、事故原因分析上述接连发生的排水管道维护井下作业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其共同点都是施工前无措施、下井前不检测、无安全防护用品及救援器材以及作业人员未经培训盲目上岗,违章指挥、管理混乱造成的重复性责任事故。

如果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事先经过培训并掌握自救和救援知识,这些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而这些现场管理及作业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无知,清楚地表明了企业各级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一)未能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条例的相关规定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条例领会不深,执行不严,落实不到位,未能建立安全生产长效监管机制。

未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

未能组织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未能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备等。

(二)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企业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危险源辨识及预控知识,没有把井下作业施工作为一个专项工程实施,作业前未按要求制定并报审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未制定井下作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作业时未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未按要求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未采取通风、排气等防护措施;未配戴安全防护面具;未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等。

未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承担,甚至任意从社会上找来民工,未经作业环境危险源告知及有针对性地安全技术交底盲目上岗,导致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三)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缺乏应急救援知识企业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匮乏,缺乏井下作业安全防护知识,对井下作业复杂性、专业性、危险性认识不清,对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理化性质、危险程度、作业方法和救援措施等掌握不深,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一旦出现问题,措手不及、盲目施救,造成一人中毒多人冒险下井抢救而同时中毒死亡的重大事故。

四、预防措施综上所述,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有效避免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监督管理,严格作业准入,形成责任追究长效机制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井下作业的监管,制定《排水管道井下作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严格作业准入,规范作业审批监管程序,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对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依法追究,形成长效机制。

尤其要将可能在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作业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强制要求企业执行相关的作业许可审批程序,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及设备,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二)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

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三),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宣传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按规定每年对各级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