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灯毕业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制作小夜灯教学设计方案

制作小夜灯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小夜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制作小夜灯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能够独立完成小夜灯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教室或手工制作室五、教学材料1. 材料:透明塑料瓶、彩纸、彩笔、LED灯、电池、电线、剪刀、胶水、胶带等。

2. 工具:螺丝刀、电烙铁、剪刀、尺子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小夜灯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小夜灯是如何工作的吗?它的结构是怎样的?2. 讲解制作原理- 介绍小夜灯的基本结构:电池、LED灯、电线、透明塑料瓶等。

- 解释LED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将电池和LED灯连接起来。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制作小夜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动手实践- 每个小组领取材料,按照讨论的步骤开始制作小夜灯。

第二课时1. 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夜灯,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拓展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小夜灯进行环保,例如使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小夜灯。

-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加深对环保理念的理解。

3.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评价1. 作品评价:根据小夜灯的完成度、创新性、美观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反馈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夜灯课程设计

小夜灯课程设计


• 继电器模块 • 继电器在电路中充当执行任务,对单片
机发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指令进行响应,并执行相应的操 作。
• 串行通信模块 • 串行通信模块采用MAX232芯片,由于
电脑串口电压是12V到- 12V,而单片机的 电压范围是0到5V,MAX232就是用来进行 电平转换的。
小夜灯完整PCB板图
总结及心得体会
• 由于仓促的做这次设计,同时还有自己电
子电路基础知识的不足,我自知这次设计 有很多不足。在课题设计过程中不断出现 问题,但是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探索中, 我们得以了解很多知识,对电子元件的功 能,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所以在本此课程设计中自己还是有相当多 的收获。
各部分实现原理
• 1.采光系统 • 采光模块采用光敏电阻作为采光元件,
对外界环境进行采集,利用PCF8951芯片将 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控制系统
• 该模块由单片机,5V电源,MAX232芯片,
继电器,1602液晶显示模块等主要部件组 成。 • 单片机模块 • 单片机控制模块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 负责对采集来的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并按 照之前设计的指令进行执行,运算。
《小夜灯课程设计 》
设计者:蚌埠学院电信一 班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长:
项目背景
• 针对目前社会上很多地方使用长明灯照明,
不能实现灯光的照明智能化造成电能的巨 大浪费。为响应科学减排和节能科学发展 的号召而设计了光控小夜灯控制系统。
光控小夜灯的原理
该单片机节能光控灯整机以40脚单片 机STC89C52RC为核心,介绍了以它为控制 系统的继电器控制LED灯的设计过程。该设 计采用光敏元件,继电器,受控灯,液晶 显示1602,PCF8951芯片和电源电路等组 成。该电路主要由控制模块和采光模块组 成,由光敏电阻采集外界光的亮度情况, 用PCF8951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 有控制系统对数字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

小夜灯的设计

小夜灯的设计

小夜灯的设计摘要:针对目前社会上很多地方使用长明灯照明,不能实现灯光的照明智能化造成电能的巨大浪费。

为响应科学减排和节能科学发展的号召而设计了声光控小夜灯控制系统。

本系统采用咪头、光敏电阻构成光照信号和声音采集信号电路。

通过运放LM324对信号放大并同时运用74LS08输入与门构成逻辑电路,进行逻辑控制,给出是否亮灯的信号,由RC充放及开关电路执行,通过控制继电开关控制小夜灯。

此系统能很好的控制灯的亮灭,即在有声音和无光情况下灯亮,其他情况下灯灭,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关键字:LM324;74LS08 ;RC充放电电路;继电开关Design Night LightChaohu College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Science, Chaohu, Anhui 238000 Abstract: Currently, there are many places for the use of long lamp lighting, intelligent lighting, light can not be realized causing a huge waste of energy. Scientific reduction and energyconserv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sound and light control night light control system.This system uses the microphone, photoresistor light signals and sound collection constitutes the signal circuit. LM324 op amp through the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use both of the input AND gate 74LS08 form logic circuits, logic control, whether the light signal is given by the RC charge and discharge and the switching circuit implement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relay switch to control night light.Good control of this system can eliminate the bright lights, that is no light in the case of sound and lights, the other case the lamp, so as to achieve energy-saving effect. Keywords: LM324; 74LS08; RC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 Relay switch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感光小夜灯课程设计

感光小夜灯课程设计

感光小夜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光的基本性质,掌握光与影的关系,并了解感光元件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出一个简易的感光小夜灯。

3. 学生了解感光小夜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其工作原理与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电子知识,进行电路连接和调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设计,结合电子学科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

课程以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感光小夜灯的制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第五章“光与影”及第七章“简单电路”的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光的基本性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现象。

2. 光与影的关系:光源、物体、屏幕三者之间的关系,影的形成原理。

3. 感光元件:介绍感光元件的种类、原理及应用,重点讲解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4. 简单电路: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识别,电路连接与调试方法。

5. 感光小夜灯制作:设计原理、材料选择、制作步骤、功能测试。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光的性质与光与影关系的学习。

第二课时:感光元件的原理介绍及简单电路知识回顾。

第三课时:感光小夜灯的设计与制作,分组讨论,确定设计方案。

第四课时:分组制作感光小夜灯,进行电路连接、调试与优化。

第五课时:展示与评价,各组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与经验。

小夜灯设计方案

小夜灯设计方案

小夜灯设计方案小夜灯设计方案设计目标:1. 提供柔和的光线,能够在夜间为儿童提供一定程度的照明。

2. 设计简约且具有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审美观念。

3. 使用环保材料,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设计思路:1. 外观设计:选择可爱的动物造型,例如熊猫、兔子、小猪等,以增加产品的趣味性。

同时,保持外观简约,避免过于繁杂的设计。

2. 光源选择:使用LED灯作为光源,具有低能耗、长寿命的特点。

LED灯可以发出柔和而温暖的光线,适合作为夜间照明。

3. 亮度调节:考虑到不同孩子对亮度的需求不同,设计一个亮度调节功能。

可以通过旋钮或按钮来调节亮度,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4. 停电自动亮:如遇到停电等情况,设计一个备用电池装置,保证夜灯能够在停电后继续发光,提供基本照明,同时保证孩子的安全。

5. 使用环保材料: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材料制作产品的外壳,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同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杜绝有害物质的使用。

6. 自动感应:添加自动感应功能,当环境光线较暗时自动开启夜灯,当环境光线亮度适中时自动关闭。

这样可以节省能源,也方便儿童的使用。

7. 超时自动关闭:设计一个定时器装置,夜灯在设定时间内工作,超过设定时间后自动关闭,以防止长时间开启照明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8. USB充电:使用USB接口充电,方便快捷,并且可以通过电脑、充电宝等途径进行充电。

9. 防滑底座:设计底座时考虑到儿童使用时可能不小心推倒的情况,使用防滑材料制作底座,增加夜灯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制作出一款功能齐全、外观精美的小夜灯,满足儿童的照明需求,同时增加对环境的责任意识,提高夜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小夜灯设计总结报告范文(3篇)

小夜灯设计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夜灯作为家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工具,其设计不仅关乎照明功能,更体现在人性化、美观性和实用性上。

本报告旨在总结小夜灯设计的要点,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设计目标1. 照明功能:保证小夜灯的照明效果,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2. 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便捷的操作方式。

3. 美观性:小夜灯的设计应与家居环境相协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4. 实用性:小夜灯应具备多功能性,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三、设计要点1. 光源选择:- 采用LED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优点。

- 根据照明需求,选择合适的色温,如暖白光、中性光等。

2. 电路设计:- 采用低压电源,确保使用安全。

- 设计恒流电路,保证LED的亮度稳定。

- 采用节能电路,降低能耗。

3. 结构设计:- 采用轻便、易携带的材料,如塑料、金属等。

- 设计合理的形状,便于放置和携带。

- 考虑小夜灯的稳定性,防止跌落损坏。

4. 功能设计:- 多种灯光模式:如夜光、柔光、舒适光等,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 定时开关功能: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定时开关时间,方便节能。

- 遥控功能:通过遥控器控制灯光的开关和亮度,方便操作。

5. 外观设计:- 采用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与家居环境相协调。

- 设计独特的造型,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 考虑小夜灯的装饰性,提升家居氛围。

四、发展趋势1. 智能化:小夜灯将逐渐融入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语音控制等功能。

2. 个性化: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小夜灯的颜色、图案等。

3. 多功能化:小夜灯将具备更多功能,如无线充电、蓝牙音箱等。

五、改进建议1. 优化电路设计: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2. 创新外观设计: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推出更多具有创意的外观。

3. 拓展功能:增加小夜灯的功能,如睡眠监测、环境监测等。

LED小夜灯课程设计

LED小夜灯课程设计

LED小夜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LED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小夜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分析并计算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LED小夜灯的组装和测试;2. 学生能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小夜灯进行故障排查和改进;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参与LED小夜灯的制作,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3. 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本课程针对学生年级的电学知识水平,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电路基础知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 LED原理:LED的结构、发光原理及其分类;- 小夜灯工作原理:电路组成、功能及工作过程。

2. 实践操作:- LED小夜灯组装: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元件;- 故障排查与改进:分析并解决小夜灯在组装和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 创新设计: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对小夜灯进行改进和创新。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电路基础知识回顾,LED原理介绍;- 第二课时:小夜灯工作原理学习,电路图分析;- 第三课时:LED小夜灯组装与测试;- 第四课时:故障排查与改进,创新设计分享。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LED小夜灯相关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同时,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和进度,为教学实施提供依据。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于LED原理、小夜灯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为学生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电路图、实物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小夜灯教学教案(5篇模版)

小夜灯教学教案(5篇模版)

小夜灯教学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小夜灯教学教案《小夜灯安装》的教学教案【项目要求】根据提供的图纸,通过所学知识来制作电子产品。

整个制作过程分为以下七个子项目:(1)元器件的识别。

(2)元器件的检测、记录。

(3)元器件的成型、安装。

(4)元器件的焊接、剪切引脚。

(5)检查电路安装的正确性。

(6)进行正确的调试。

(7)进行记录结果。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生在实际工作的情境中,综合使用元器件的知识,掌握元件的检测、记录、焊接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同学间的帮助,感受实际工作中元件的识别、监测、焊接等一般工作流程,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项目分析】(展示优秀作品)本项目是让学生从亲身的感受中说、做、学,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同学交流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通过自己的讨论交流进行探索和实现问题的解决,形成一定的知识解决模型,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能够与行业零距离接轨。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知识。

突破重点、难点: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项目。

②教师帮助个别学生提高水平。

【教学策略分析】1.学习者分析学生学习该项目之前已经掌握了元器件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应用。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实训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项目教学法学习,教师可以利用实际操作的优势,成为知识传播者、问题情境的创设者、尝试点拨的引导者、知识反馈的调整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组合作交流中,利用动手操作探索,发现新知识,自主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

在课堂上利用明确无误的工作表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作出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把分散知识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应用于实际的行业工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夜灯毕业设计任务书论文题目:小夜灯姓名:班级: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摘要本产品主要应用于夜间照顾婴儿,照顾年迈的老人,病人半夜起床小便、凌晨醒来看钟表等,只要环境照明度低于5士2勒克斯,周围声音大于50分贝时,制作的小夜灯就自动小夜灯就会点亮,发出持续约5min分钟的不刺眼灯光,以便处理有关事务。

如果时间尚早,可按动一下复位开关SB提前关灯,以节约电能。

小夜灯主要依靠声音,光的刺激,从而启动。

关键字:自动照明夜灯目录摘要引言第一章:设计日的与要求1.1设计日的1.2设计要求1.3设计任务第二章:元器件的选择2.1555时基电路的介绍2.3技术指标第三章:设计方案3.1电路基本组成3.2工作原理3.3电路工作特性第四章:方案应用4.1制作与应用4.2注释4.3自动控制的说明第四章总结参考文献引言婴儿在夜间哭旋不止,说明有事需些及时处理。

年轻的母亲在往要找准关的位置,打厂电源:义要忙于找奶东、尿布之类的物品;而有些父母担心在黑暗中摸索会带来不安个因素,所以只有整夜开着电灯,而这义导致小孩广不能入肝,闹不止,常常弄得父母手足无措,心烦意乱。

白动小夜灯以科学照明为理念,采用发光二楼管为光源,利用声、光,延时等控制电路对其自动操作。

具有节能、智能、方便安个、使用寿命长等突出特点。

环就亮度低于5动京斯时如有声的小夜灯就自动点亮,延时5分钟左右自动关闭。

如遇声响将再次点亮,避免了在黑暗中续索开关导绞的不安全隐患,也不必担心长时间在灯光下睡眠给您的身体带来的影响,方促实用并且不会影响到他人:本产品利用电池供电,没有任何于关。

可随意放置或于持行走。

远离强电,杜绝触电的可能,因此很安全。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要求1.1设计目的加强自己对渠论知识的渠解,拜论与实际相结合,锻炼动干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自己动手制作产品。

1.2设计要求1.环境照度低于5+2狗克斯时。

2.大丁50分贝的声响。

3.延时关闭:5分钟左右。

1.3设计任务当环境照明度低于5士2载克斯,周围声音大于50分贝时,制作的小夜灯就发出持续约5min分外的不对退灯光,以便处理有关事务,可被动专门的复位按钮开关,随时提前关亮着的小夜灯:第二章元器件的选择2.1555村基电路的介绍:555时基已路是一冲将模拟功能与逻辑功能巧妙结合在同一硅片上的组合失成毛路。

它设计新颖,构思奇巧,用途广泛,务受电子专业设计人员和电子爱好者睐,人们将称为伟的小C.1972年,美国西格尼蒂克斯公司f制出N555双板时基电路,设计原意是用来取代体积天,定时特度差的热延迟然上器等机被式廷迟器。

但该器投放市场后,人们发现这种电路的应用远运超山原设计的使用范,用途之广儿乎施及电了应用的各个领域,需求量核大。

2.2555时基电路的选择选用静态功耗很小的ClMOS时基集成电路(又称555时基集成电路),如5G7555或lCM7555、CB7555、CH7555、SG7555型等,它是种模拟、数产混合集成电路,其引脚排列和功能。

这种CMOS时基集成电路的静态电流非常小,只有75m3左右(4.5V 工作电压下测定),而1工作电低,(实测不低于2v就能正常工作)。

常用普迫TTL工艺生产约“555“时基集成电路其功耗大。

要求l作电压较高(=1.5),所以不适宜在本制作中使用。

晶体爸Tl、FT2均选用9014(集电极最人允许白流ICW-0.1A,集电极毁大元许功PCM-312mx)或3/G8型社NPN小功率晶体三极管,要求VTl的电流放大系数β>200,VT2的电流放大系数β>100;VT3选用9012IC4--0,5,P(CX-625mw>或3C823型础P中功率品体三楼管,要求自流放大系数B>50。

R1-R6均用RIX-1/8%碳膜电引器。

C用源电很小的优质(D11-10型电解电容器。

Bllb27mm的压电陶瓷片,如F1-27、HTD27A-1型等,要求配带简易驱料其振胶,Ⅱ用子电简常的3.8V小电珠(三节十电池供电的于电简专用)。

2.3技术指标:型.YD-1兑源类型L.D高总度白色发光二极管之派功贩.1瓦燕度大于51x据明角度大于160度电源电1.5V《三节5号电池)外完材.RS工程塑料外形尺寸78X95?5.长/高/(毫米)第三章设计方案3.1电路基本组成白动小夜灯的电路图3-1所示,它实际上是一个由干电池组G供电的六控延时小灯。

压电陶瓷片B与品体三极管T1、电阳器1和R2等组成了声控脉冲发生电路,时某集成电路与电阻R3、电容3C等组成了我型单德态延时电路。

体二极管VT2、VT3和已阻器R5、R6等组成了小电1的功率驱动放大电路。

年稳延时电路由接成电压比较器的单运放构成,电路如附图所示,有电路简单、调节延时方便等特点。

当负脉冲经C1输入至反相端时,反相端电位低于同相端电位,输出端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这个状态是不稳定的。

此高电平经R1、R2分压后加至IC的同相端,使同相端电位高于反相端,从而保持高电平输出。

同时,该高电平经R3和C2充电,当C2上电压被充至使反相端电位高于同相端电位时,其输出端又翻转常态时,C1输出保持低电平,这个状态是稳定的。

该电路的延时时间T不仅取决于R3、C2,而且还取决于R1、R2的分压比。

所以,调节延时时间十分方便,既可调整C2、R3进行延时粗调,又可调整R2进行细调(分压比若取1/2~2/3,延时精度较高)。

但是,该电路在上电时的状态是随机的,要使该电路上电后有唯一的输出状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电路中增加R4。

这样,在上电时,由于C1上电压不能突变,电源电压经(1)功效放大器的分类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划分主要是由功放级输出电路形式来决定,常见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有下列儿种(a).变压器耦合甲类放大器电路主要用于电了管放大器中;(b).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电路主要用于一些输出功率较大的电子管放大(c).0TL功率放大器电路主要用于一些输出功率较小的放大器中;(d)0CL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常用的放大器电路,常用于一些输出功率要求较大的功率放大器中。

(2)功率放大器的类型根据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的信号工作状态和三极管静态电流大小划分,放大器电路主要有3种放大器类型:一是甲类放大器电路,二是乙类放大器电路,三是甲乙类放大器电路。

除上述三种放大器电路之外,还有超甲类等许多种放大器电路。

音响系统中由于不允许存在信号的非线性失真,所以只用甲类放大器电路和甲乙类放大器电路。

(A)甲类放大器甲类放大器就是给放大管加入合适的静态偏置电流,这样用一只三极管同时放大信号的正、负半周。

在功率放大器电路中,功放输出级中的信号幅度已经很大,如果仍然让信号的正、负半周同时用一只三极管来放大,这种电路称之为甲类放大器。

在功放输出级放大器电路中,甲类放大器的功放管静态工作电流设得比较人,要设在放人区的中间,以便给信号正、负半周有相同的线性范围,这样当信号幅度太大时(超出放大管的线性区域),信号的正半周进入三极管饱和区而被削顶,信号的负半周进入截止区而被削顶,此时对信号正半周与负半周的削顶量是相同的。

甲类放大器电路的主要特点如下所述:(1)在音响系统中,甲类功率放大器的音质最好。

由于信号的正、负半周用一只三极管来放大,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很小,这是甲类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优点。

(2)信号的正、负半周用同一只三极管放大,使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受到了限制,即一般情况下甲类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不可能做得很大。

(B)乙类放大器所谓乙类放大器就是不给三极管加静态偏置电流,且用两只性能对称的三极管来分别放大信号的正半周和负半周,正、负半周再在放大器的负载上将正、负半周信号合成一个完整的周期信号。

3.2工作原理闭合电源开关SA,电路进入通电待工作状态。

此时,由于晶体三极管VT1的偏流电阻器R1取值较大,所以VT1处于不完全导通状态(趋于截止状态),其集电极输出电压高于1/3VDD=1.5V(VDD等于电源电压即4.5V),与之相连的时基集成电路A的低电压触发端第2脚处于高电平,单稳态电路处于稳态,电容器C两端通过A的第7、1脚被A内部导通的三极管短路,A的第三脚输出低电平,VT2、VT3均无偏流而停止,小电珠H不发光。

该信号的正半周经晶体三极管VT1放大后,从其集电被输出负脉冲电信号,时基集成电路A的第2脚即获得瞬间低于1/3VDD=1.5V的低电平触发信号,是A组成的单稳态电路受触发进入暂稳态(即延时状态),A的第三脚输出高电平信号,VT2获得合适的偏激电流通,VT3进入完全饱和导通状态,小电珠通电发出亮光。

随着A的第三脚变为高电平,A 内部导通的三极管截止,解除了对电容C的短路,电池G即通过电阻器R3向电容器C开始充电。

当C两端充电电压(即A的高电位触发端第6脚电位)达到2/3VDD=3V时,单稳态电路翻转恢复稳态,A内部三极管重新导通,C通过A的第7、1脚放电,并被再次短路,A的第三脚输出低电平,导致品体三楼管VT2、VT3失去偏流而截止。

小电珠H断电自动熄灭。

如果在A的第三脚输出高电平,H发光的期间,按动下复位按钮SB,则A的强制复位端第4脚就会接地,单稳态电路即被强制复位,A的第三脚输出低电平,H.即熄灭,(可用于事情处理完毕后的提前关灯。

)3.3电路工作特性电路中,小电珠日海次延时点亮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单稳态电路中电阻器R3、电容器C的时间常数,具体可通过公式t=1.1*R3*C米估算。

按图3-1选择R时点亮时间约为5min。

在晶体三极管VT1电流放大系数β、R1电阻值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R2电阻值,可调整静态时A的第2脚电位高低,也就是说,通过适当调整R2电阻值大小,可达到控制灵敏度的目的。

这是因为采用前一种放大电路时,复合管的饱和管压降高达.85V (为VT2饱和管压降0.15V和VT3饱和管压降之和),小电珠H工作时,两端电压只有4.5V-0.85V=3.65V,电池向H的供电效率仅为81%,H发光亮度自然不高,而采用后种放大电路时由于VT3饱和管压降仅为0.15V,所以H工作时两端电压可达到4.5V-0.15V=4.35V电池向的供电效率可达到96.7%,发光亮度几乎和采用三节干电池供电的手电筒亮度一样,供人们使用了。

第四章:方案应用4.1.制作与应用焊接时注意:电烙铁外壳一定要良好接地,以免交流感应电压击穿A内部的CNOS集成电路。

如果触发灵敏度太低,可通过适当增大电阻器R2的阻值来加以调整;反之,如果嫌触发灵敏度太高,可通过适当减小R2的阻值来加以调整。

R2阻值一般的选择范围为10~150kΩ。

R2阻值太大时该集成电路A的第2脚在静态时就已处于低电平(<1.5V=,单稳态触发器便不能正常工作,小电H就会常亮不灭。

如果嫌5min的延时时间太短,可通过适当增大R3的阻值来加以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