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无痛人流静脉全麻常见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与对策

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与对策

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与对策目的:探究行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术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8月妇产科收治的158例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观察术后各阶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及处理对策。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0 min有2例出现不良事件,术后30~60 min有1例出现不良事件,术后60 min以后未出现不良事件,观察组术后各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发现,术后护理不当导致药物外渗、皮肤及饮食护理不良、转运不当、管道护理操作不当及意外事件是导致术后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规范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围手术期的护理操作,术后密切监察患者,规范管道、皮肤、饮食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标签: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护理不良事件无痛人工流产是在产妇妊娠初期用于终止妊娠的常用方法,与人工流产手术相比对患者的伤害较小,且疼痛感明显缓解,术后并发症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丙泊酚具有强效镇静的作用,也是无痛人工流产中常用的镇静麻醉药物[1]。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易于苏醒的特点,且在麻醉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调整给药剂量[2]。

然而,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的手术操作更为复杂,围手术期各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轻微的差错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在手术过程中要求医师严格遵循手术指征,护理人员在术中和术后遵医嘱积极配合,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8月妇产科收治的158例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27.10±4.09)岁,其中有生育史85例,无生育史73例;其中有人工流产史66例,无人工流产史92例。

回顾性分析15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护理患者标记为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每组患者79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宫颈 糜 烂 患者 中宫 颈 癌 的发 病 率 是 正 常 宫 颈 的 4 ~7 , 至 倍 甚
军 医 大 学 学报 ,9 0 1 (1 : 19 ,6 1 )5
[] 宋 扬 , 叔平 .干 扰 素 栓 治 疗 宫 颈 蘼 烂 漫 12例 疗 效 观 察 [ ] 3 陈 1 J.
实 用 妇 产 科 杂 志 ,【】,7 1 :9 2)1 1 () 4 ( [ 收稿 日期 ] 2 0 —0 0 8 6—2 O
丙泊 酚 无痛 人 工流 产 术 的不 良反 应及 处 理
沈 晓 芸
( 宁夏 隆德县人 民 医院 , 宁夏 隆德 7 6 o ) 5 3 0
[ 摘要 ] 目的 总 结 丙泊 酚 无 痛 人 工 流 产 术 的 不 良反 应 及 其 处 理 。 方 法 选 择 A AI ~ Ⅱ级 自愿接 受 无 痛 人 S
现 代 中西 医 结合 杂 志 Moe Ju l f nert rdt nl hns n et nMein 0 8D c 7 3 ) dm ma o Itga dT aioa C i e dw s r d i 2 O e,1 (5 o e i e a e ce
目的 。 双 唑 泰 泡 腾 片 中 的 甲 硝 唑 能 抑 杀厌 氧 菌 、 虫 、 米 巴 滴 阿
结 论 丙泊 酚 用于 人 工 流 产 术 的 镇 痛 效 果 确 切 , 全 可 靠 , 要 重 视 不 良反 应 的 处 理 和 警 惕 意 外 的发 生 。 安 但
[ 键 词 ] 丙 泊 酚 ; 痛 人 工 流 产 术 ; 良反 应 关 无 不 [ 图分 类 号 ] R19 4 中 6 .2 [ 献标识码 ] B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8 4 (0 8 3 —5 8 —0 0 8 8 9 2 0 )5 4 9 2 持续 至意 识 消 失 , 慢 注 药 速 度 , 择 粗 大 血 管 可 有 一 定 缓 减 选

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范

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范

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范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范。

方法选择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760例,应用丙泊酚在静脉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者进行分析。

结果760例早孕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率达100%。

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并发症。

结论应用丙泊酚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孕安全性好,成功率高,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避免并发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标签: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并发症;防范人工流产是终止计划外妊娠采取的补救措施之一。

传统的人工流产因受术者精神紧张、恐惧,手术时扩张宫颈管,负压吸引或术中所引起的疼痛不适导致部分受术者不能配合,容易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并发症。

而无痛人工流产术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并发症的发生,有效解除受术者的痛苦,并且减低手术难度,无痛人工流产是替代传统人工流产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1]。

本院妇科门诊2012年1~12月应用丙泊酚行静脉麻醉后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760例,受术者均无痛苦,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及人工流产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2月在本院妇科门诊接诊,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妇女760例,年龄18~43岁,平均26岁,体重38~56 kg,孕周6~10周,经检查患者均为宫内妊娠,且血常规、白带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B超及妇科检查,均无无痛人工流产禁忌证,无麻醉药物过敏史等,并且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者。

在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药品情况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

1.2 方法患者术前4 h禁食禁水,排空膀胱,仰卧于手术床上,取膀胱截石位,双下肢予以固定,使用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常规消毒铺巾,扩宫前由麻醉医师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 1.5~2.0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

如患者术中出现躁动,则予以追加丙泊酚0.5~1.0 mg/kg,整个手术过程均由麻醉医生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理规范及流程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处理规范及流程

全麻诱导xx相关意外及并发症处置规范一、一般并发症的处理:全程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当血氧监测低于90%时应及时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一般都能恢复正常。

因为丙泊酚的半衰期较短只有2-4分钟。

如果发生严重的呼吸和心脏抑制大多数是由于麻醉药物过量、病人的特殊体质引起的。

要立即给予橡皮球囊持续正压通气,必要时给予可拉明0.375毫克、洛贝林0.3毫克静脉推注。

心血管抑制时要把病人的头部放低,如果抑制严重,应该使用扩容药和升压药,肾上腺素1毫克静脉推注,706代血浆静滴。

如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并请相关科室及时会诊。

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1、气管插管操作有关的各种损伤(1)有些损伤不需处理如口唇损伤、粘膜损伤出血,如出血不止则可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或小纱布压迫。

(2)如操作中牙齿脱落,应立即取出,应防止滑入气管或食道。

(3)如声带损伤和声门水肿,可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

2.呼吸暂停(1)立即经面罩人工呼吸,有上呼吸道梗阻者可置入中咽通气道。

(2)如无效,可插入喉罩,施行人工呼吸。

(3)必要时可在肌松药辅助下插入气管导管人工呼吸。

3.上呼吸道梗阻(1)托起下颌,头偏向一侧,适用于舌下坠而引起上呼吸道梗阻。

(2)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

(3)如无效插入合适的喉罩,必要时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4)如因喉痉挛引起上呼吸道梗阻,或反流物引起,应立即用肌肉松弛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4.误吸综合征综合(1)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充分吸引中咽部胃液和食物残渣等。

(2)气管插管后立即气管内吸引,在纤支镜下吸引和冲洗。

(3)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

(4)大剂量抗生素应用。

(5)呼吸支持。

5.气管导管插入食道或插入一侧支气管(1)导管过深插入一侧支气管,将导管退至总气管,并听诊确定。

(2)导管插入胃,则应退出,面罩吸氧,人工呼吸后,再次插管并确定。

(3)吸出胃内气体。

6.过敏反应(1)麻醉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该药物的使用,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人工通气。

丙泊酚的十大不良反应

丙泊酚的十大不良反应

丙泊酚可以抑制引起心率增加的压力反射,对交感神经的抑 制作用大于副交感神经,从而导致运用丙泊酚后有些患者出 现心率过缓,甚至心率小于50次/分。相反,有时候丙泊酚 也可导致患者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ST段下 降等情况。运用丙泊酚期间医务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心电图 变化情况和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针对丙泊酚惊厥样反应,其防治策略如下: ①惊厥样神经兴奋反应发生后立即停止用 药,首先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充分吸 氧。②静脉或肌内注射镇静药物,如地西 泮(1-2mg/kg)或咪达唑仑(),也可 用氟哌利多()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给 药。③患者病情稳定后要留院观察1-2小 时,防止再次发作,并做好术后随访。
针对如何有效防治PRIS,许多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研究表明 PRIS与丙泊酚使用剂量呈现相关性,故在临床上应慎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 丙泊酚。在ICU中,患者应当尽量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应用丙泊酚进行镇静治 疗,确实需要应用时应当特别谨慎小心,严密监测患者肌酸激酶、乳酸、 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乳酸尿是丙泊酚输注综合症的早期症状,故一旦 发现乳酸尿应该立即停止输注丙泊酚。早期补充碳水化合物可以有效预防 PRIS的发生,成年人碳水化合物储备较儿童多,故发生PRIS的几率较儿童 低。迄今为止,PRIS的发生机制并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它的不确定因素有 很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PRIS的发生与丙泊酚输注的速度、剂量 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应避免速度大于5mg/kg/h和持续时间 超过48h输注丙泊酚。
丙泊酚主要是以乳剂为载体,长时间输注就会伴随着血脂水 平升高。乳剂中的长链甘油三脂是引起血脂水平升高的主要 因素。此外,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能导致与血脂清除和代谢 有关的酶系统改变,使机体代谢和清除脂肪的能力下降,这 时输入丙泊酚加重了机体的脂肪负荷和代谢紊乱,可能导致 高脂血症。针对应用丙泊酚的患者,医务人员是否需要检测 患者血脂变化,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丙泊酚的过敏反应

丙泊酚的过敏反应

丙泊酚的过敏反应丙泊酚(propofol)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门诊无痛诊疗技术操作和ICU 镇静等领域,10多年来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陆续出现一些严重的不良作用,极少数人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现将有关丙泊酚过敏反应的医学文献进行整理并综述,以期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

1 丙泊酚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1.1 皮肤荨麻疹型:以单纯皮肤过敏表现为主归为皮肤荨麻疹型。

谷旭鹏[1]报道一中年女性在全麻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既往曾有药物过敏史(但具体药物不详)。

用芬太尼、异丙酚、司可林诱导插管后2 min,四肢、面、颈部出现多处红斑,静脉注射氟美松、葡萄糖酸钙,10分钟后红斑消退。

钳取息肉前,再次静脉注射异丙酚30 mg,1 min后四肢、面、颈部再次出现红斑,静脉注射非那根5 min后红斑消失。

吴伟[2]报道在硬外麻醉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开始静脉注射异丙酚30 mg,10 min后,患者颜面、颈、胸部出现散在性红斑,腹部出现寻麻疹,同时伴有心率和呼吸增快,血压下降不明显,给予非那根和地塞米松静脉注射,25 min后情况改善,1 h后寻麻疹消退。

张晓钢[3]和王诚等[4]分别报道在数千例无痛人流术中,皮肤过敏发生率分别为0.45%和0.5%。

而张相祖[5]报道在1 000例无痛人工流产中,有340例出现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不同部位出现红斑,有280例出现红色斑疹并使用抗过敏药物。

其中一妇女在第一次无痛人流时无过敏现象,但第二次无痛人流时其面部、颈部、胸部出现连接成片的鲜红色的红斑。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后红斑在10 min之内完全消失。

当其第三次、第四次做无痛人流时,提前预防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过敏现象未再次发生。

1.2 过敏性休克型:以皮肤过敏伴血压骤降,心率增快等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型。

出现皮肤潮红、散在米粒样荨麻疹或红斑,同时伴有血压骤降、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降低等是丙泊酚过敏性休克的共性表现,个别患者甚至出现短时呼吸心跳骤停。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应急处理预案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应急处理预案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应急处理预案一、椎管内麻醉以外及并发症处理措施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并发症1、低血压a、调整体位可取头低5-10度体位,以致改善静脉回流而不影响麻醉平面;b、扩容可输入500-1000ml晶体或胶体可对抗其血管扩张而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c、采用升压药在进行上述两点后,血压仍不能回升应使用血管加压药麻黄素是最常用的药物它兼有α、β受体兴奋作用,可使动脉血压升高也能加快心率,一次常用量5-10mg,使病人血压处于稳定状态,平均动脉压不能低于基础值的20%,对于妊娠期的病人因胎盘依赖于母体的血压收缩压,不能低于100mmHg。

2、脊麻后头痛脊麻后头痛是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脑脊液通过硬脊膜穿刺孔不断丢失,使脑脊液压力降低所致,发生率在3-30%,典型的症状为直立性头痛。

处理措施:a、镇痛卧位休息及补液80%-85%病人5天内可自愈;b、补液目的是增加脑脊液的量使其生成多于漏出量,脑脊液的压力可恢复正常;c、静脉或口服咖啡因在1000ml乳酸林格液中加入500ml 咖啡因进行静滴或口服300mg咖啡因同样可以改善症状;d、硬膜外隙生理盐水输注提高硬膜外隙压力,防止脑脊液外漏;e、硬膜外隙充血法经上述保守治疗24h仍无效可使用此方法,通过硬膜外隙填血以封住硬脊膜的穿刺孔,防止脑脊液外漏,注入无菌自体血10-20ml,这种方法有效率达90-95%。

3、恶心呕吐的处理脊麻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达13-42%。

恶心呕吐是由于血压过低,导致脑缺血缺氧的一种表现,恶心呕吐还可有术中操作牵拉引发副交感反射改变。

静注阿托品0.4mg阻断迷走反射;如果是麻醉药引起可用氟哌啶0.6mg静注。

4、平面过广的应激处理方法治疗包括给氧、辅助呼吸及恢复血压,可通过补液调节体位及用血管加压药来维持血压。

如果通气不足或病人有误吸危险可行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

二、硬膜外阻滞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1、全脊麻的应激处理方案全脊麻的主要特征是迅速发展的广泛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

丙泊酚临床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丙泊酚临床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丙泊酚临床应用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短效静脉麻醉剂,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经常与镇痛药、肌松药及吸入性麻醉药一起使用。

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住院患者使用颇多。

但许多患者注射了丙泊酚后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症状,给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列举了丙泊酚在临床应用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分析原因,提出防治策略。

标签:丙泊酚;麻醉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策略丙泊酚(Propofol),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新型静脉麻醉药,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速度快等。

在许多国家,丙泊酚是镇静剂的首选。

然而,丙泊酚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有效的医疗作用的同时,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也不容忽视。

1 丙泊酚临床应用期间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防治对策1.1血压下降丙泊酚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常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心肌收缩能力下降而造成患者低血压。

若患者本身为高血压患者,且术前服用过阿片类和β受体阻滞剂,那么对患者注射丙泊酚,则可导致患者动脉压一过性下降,对患者本身造成损伤。

经研究表明,注射丙泊酚造成患者血压下降的原因,除了患者本身外,还有注射的速度快慢、注射的剂量多少等。

措施:①在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对患者注射乳酸盐林格氏溶液,以扩充心脏前负荷;②使用阈下剂量的氯胺酮与丙泊酚合用,从而减少和对抗丙泊酚的心血管副作用;③注射丙泊酚前先注射麻黄碱,淡化丙泊酚带来的血压降低。

1.2心律失常因为患者注射丙泊酚后,丙泊酚可以医治引起心率增加的压力发射,导致患者出现心率过缓的症状,有时心率能低于50次/min;同时,丙泊酚还能导致患者出现心率过速,ST段下降等症状。

每当这时,医护人员应密切留意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通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在给患者注射丙泊酚前,先准备好适量的阿托品,若患者心率低于55次/min,则立即对患者注射阿托品,使患者心率恢复正常;②当患者心率大于100次/min 时,需追加丙泊酚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泊酚无痛人流静脉全麻常见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戴大军
(江西省德安县中医院麻醉科,江西德安330400)
丙泊酚(Propofol),又名异丙酚,是目前最新型的快起效,短时效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对中枢的作用主要是镇静、催眠和遗忘,但也有弱镇痛作用。

苏醒迅速而完全,并有欣快感,很少发生恶心呕吐,是目前无痛人流手术最常用的静脉麻醉药[1]。

也正是由于丙泊酚这种药物的出现才促使无痛人流手术得以大范围开展,据粗略估计,全国每年大约有超过100万例无痛人流手术,但无痛人流静脉全麻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植物人状态的报道也屡见不鲜。

针对丙泊酚无痛人流静脉全麻常见并发症及其应对措施,本文予以简述。

呼吸抑制丙泊酚有较强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能使呼吸减浅,频率变慢,呼吸暂停现象也比较常见,约有25-30%,如果合并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可使呼吸暂停时间延长,可达30秒以上,SpO2严重下降。

作者认为呼吸抑制和上呼吸道梗阻造成的通气不足是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最常见因素,必须予以重视,严密监测患者氧合状态,血氧饱和度对麻醉师来说是最直观的监测方法,一定要常规应用,但要注意指夹式SpO2探头有滞后效应[2]。

呼吸抑制和丙泊酚注药速度明显相关,作者观察到,注药速度不超过每10秒4ml时,呼吸暂停较少发生。

常规经鼻导管吸氧,注药前及注药同时嘱患者深呼吸,增加体内氧储备也能有较好的效果。

上呼吸道梗阻麻醉期间呼吸道梗阻多为急性呼吸道梗阻,按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

临床表现为胸廓,腹部呼吸运动反常,不同程度的吸气性喘鸣,甚至“三凹征”。

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抑制是造成无痛人流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舌后坠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梗阻,多见于舌体过大,身体肥胖,颈短患者,表现为强弱不等的鼾声,完全阻塞上呼吸道即无鼾声,SpO2进行性下降。

将患者头位偏向一侧并后仰或托起下颌就可以缓解舌后坠造成的气道阻塞,严重的也可以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但无痛人流的麻醉深度似难以耐受放置通气道的刺激。

喉痉挛,分泌物过多及呕吐反流也是导致上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

喉痉挛多发生于麻醉过浅状态下扩张宫颈口及钳刮子宫壁时,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喉鸣音,重度喉痉挛致声门完全紧闭则无喉鸣音。

轻度喉痉挛在停止刺激后可自行缓解,中度者需要面罩加压给氧,重度者需要应用琥珀胆碱缓解痉挛后建立人工气道后给氧。

下呼吸道梗阻主要是指支气管痉挛,常由手术刺激反射性引起,也可由药物刺激组胺释放导致,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期延长。

主要处理措施有加深麻醉,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及β2受体兴奋剂治疗等[3]。

循环抑制丙泊酚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血压显著降低,在术前禁食致轻度缺水、阴道流血较多情况下,血压下降幅度可达20-40%。

这种血压下降是外周血管扩张和直接心脏抑制的双重作用导致的,且与给药剂量、注药速度呈正相关,缓慢注药(不超过每10秒4ml)时降压幅度轻微。

丙泊酚麻醉对心率的影响不明显,术中出现心动过缓多是手术操作刺激子宫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

丙泊酚麻醉期间出现的短暂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一般不需要用药物处理,手术操作完成后会自行恢复,但针对术前低血容量明显的患者,加快输液和少量麻黄碱,阿托品纠正血压和心率也是必要的。

注射痛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约为60%,主要发生在手背,腕部的小静脉,较粗的肘部静脉很少发生,注射痛不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操作,但能给患者带来不愉快的回忆,也应采取一定措施减轻患者痛苦。

因为疼痛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了,以往认为减慢注药速度可以减轻疼痛的程度,但作者观察到疼痛和注药速度相关性并不大。

注射丙泊酚之前先注射瑞芬太尼0.5μg/kg,能取得非常好的缓解注射痛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增强丙泊酚的麻醉效果,减少患
者的体动反应。

在每20ml丙泊酚乳剂中加入20-40mg利多卡因是常用的方法,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利多卡因剂量过大会导致苏醒延迟,作者就碰到一例人流手术,丙泊酚乳剂中加入利多卡因40mg,全部用完后50分钟才苏醒。

肌阵挛四肢肌阵挛现象较常见,多发生在推药同时,一般会很快消失,不需要特殊处理。

但也有肌阵挛持续不消失,影响人流,清宫手术操作的,此时盲目加大丙泊酚用量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对此种情况,复合应用少量阿片类镇痛药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哌替啶,芬太尼作用时间相对较长,有影响患者早期离院的顾虑,推荐使用与丙泊酚作用时间相仿的瑞芬太尼。

恶心呕吐丙泊酚麻醉苏醒期间较少发生恶心呕吐,主要原因为清宫,人流手术刺激子宫壁和注射缩宫素所致,有时患者完全清醒后仍不能缓解。

因为麻醉状态下发生的呕吐或反流有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胃内容物误吸可以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高酸性胃液误吸入肺可导致严重的肺部并发症,死亡率很高。

虽然无痛人流手术小,时间短,也绝对不能放松警惕,必须按照全身麻醉前准备一样严格禁食禁饮。

躁动丙泊酚麻醉恢复期大多数患者呈嗜睡,安静或轻度定向障碍。

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现较大的情感波动,表现为躁动不安,不听劝阻。

苏醒期子宫收缩痛是主要原因,未婚未育的初次人流患者常见。

分析认为原因是她们对子宫收缩痛的体验较强。

对于躁动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用药物处理,让患者平躺,等待数分钟后会自然消失,但要有专人看护,防止掉下手术床致摔伤和拔出点滴。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481-486.
[2] 佘守章,吴新民,等.临床麻醉监测快捷指南.临床麻醉学,2012,28(7):698-699.
[3] 蔡诚毅,马武华.全麻诱导后支气管痉挛一例.临床麻醉学,2012,28(5):4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