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检验
布洛芬鉴别方法

布洛芬鉴别方法“布洛芬鉴别方法”是指对含有布洛芬的样品进行分析和确认的过程。
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在药物分析领域,鉴别药物的确切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以确保药物安全和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洛芬的鉴别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执行鉴别过程。
第一步:外观和包装鉴别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药品的外观和包装来初步判断是否含有布洛芬成分。
布洛芬一般以片剂、胶囊或混悬液等形式出现。
在鉴别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1印刷质量:观察药盒上的文字和图案,包括商标、药品名称、厂家信息等。
正规药品的包装质量较高,通常不易模糊或有错误。
1.2药物形状和颜色:观察药片或胶囊的形状、表面是否光滑,以及颜色是否均匀。
布洛芬片剂通常为白色或者淡黄色。
1.3包装完整性: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破损或漏封现象。
正规药品的包装应该完好无损,无异味。
虽然外观和包装鉴别方法并不是十分准确,但它们可以提供一些初始信息,用于进一步的鉴定。
第二步:药物成分分析接下来,我们将进行药物成分分析,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布洛芬。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2.1红外光谱法(I R):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鉴别方法,可以通过样品在红外波段的吸收特征来确定其成分。
对于布洛芬来说,其红外光谱图谱通常会显示出特定的吸收峰,可以与标准布洛芬进行对比。
2.2薄层色谱法(T L C):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分离和鉴别化学物质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在薄层板上进行分离,然后使用合适的显色剂观察色斑,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布洛芬。
布洛芬在T L C上的色斑位置和R f值通常是固定的,可以作为鉴别标准。
2.3高效液相色谱法(H P L 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通过将样品注入色谱柱并使用适当的溶剂和检测器,布洛芬可以在指定的保留时间内出现峰,从而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布洛芬。
以上这些分析方法通常被用于布洛芬的鉴定和质量控制,可以提供可靠的结果。
药物分析布洛芬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布洛芬的理化性质。
2. 学习布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
3. 提高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的含量,原理如下:1. 样品制备:将布洛芬样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制成待测溶液。
2. 色谱分离:待测溶液经色谱柱分离,布洛芬与其他成分得到分离。
3. 检测:采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检测布洛芬的吸收峰,根据峰面积计算其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布洛芬对照品、布洛芬样品、甲醇、乙腈、醋酸钠缓冲液、水等。
2.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紫外吸收检测器、电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制成对照品溶液。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样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制成待测溶液。
2. 色谱条件: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醋酸钠缓冲液-乙腈(40:60);检测波长:263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
3. 测定: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待测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根据峰面积计算布洛芬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谱图:布洛芬对照品和待测溶液的色谱图显示,布洛芬在263nm波长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峰形尖锐,与其他成分无干扰。
2. 含量测定:根据峰面积计算,待测溶液中布洛芬的含量为(此处插入计算结果)。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含量,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溶剂的选择和纯度,避免对色谱分离和检测造成干扰。
3. 本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七、结论本实验成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布洛芬的含量,为布洛芬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八、实验报告(此处插入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与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讨论、结论等。
布洛芬液相检测方法

布洛芬液相检测方法
液相检测方法通常用于分析布洛芬的含量。
一种常用的液相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以下是其具体步骤:
1. 准备色谱柱,常用的如Ultimate®AQ-C18,尺寸为×250mm,粒径为
5μm。
2. 选择检测波长,通常为214nm。
3. 准备流动相,通常包括乙腈、水和磷酸。
具体比例为A: 乙腈:水:磷酸 = 340:660:,B: 乙腈,比例根据时间变化,如0min时B=0%,25min时
B=25%,55-70min时B=85%。
4. 设置温度为40度,流速为/min。
5. 处理对照品和样品。
称取对照品或样品20mg,加乙腈2mL,用流动相
A稀释到10mL。
6. 取样品溶液1mL,用流动相A稀释到100mL。
再取稀释后的溶液1mL,用流动相A稀释到10mL,作为自身对照溶液。
7.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根据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请注意,液相检测方法的具体参数可能因不同的应用和实验条件而有所差异。
在具体操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布洛芬紫外检验报告

布洛芬紫外检验报告1. 引言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消炎。
为了确保布洛芬的质量和安全性,紫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本报告将介绍布洛芬在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和分析方法。
2. 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紫外光谱是通过测量样品在紫外光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情况来分析其化学成分的一种方法。
紫外光谱仪通过发送一束紫外光到样品中,并测量透射或反射光的强度来得到光谱图。
3. 布洛芬的紫外光谱特征布洛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羧酸基团,这些结构使其在紫外光谱中表现出特定的吸收峰。
根据文献报道,布洛芬在紫外光谱中的最大吸收峰位于约273 nm附近。
4. 布洛芬紫外检验方法为了确定布洛芬的含量或检测其纯度,可以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面是一种用于布洛芬紫外检验的步骤:4.1 准备样品溶液将适量的布洛芬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得到一定浓度的布洛芬溶液。
注意,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到布洛芬的溶解性和紫外光的透过性。
4.2 紫外光谱扫描将样品溶液置于紫外光谱仪中,并扫描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情况。
记录下光谱图,并注意布洛芬的吸收峰位置。
4.3 定量分析根据布洛芬吸光度和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使用比色法或标准曲线法来定量分析布洛芬的含量。
这将需要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作为对照。
5. 结论通过紫外光谱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布洛芬在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峰,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布洛芬进行定量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布洛芬的质量和纯度,并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6.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2008). Analysis of Ibuprofen using UV-Visible Spectroscopy.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60(10), 1391-1396.以上是关于布洛芬紫外检验的报告,介绍了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布洛芬在紫外光谱中的特征和紫外检验的方法。
SOP-QC 布洛芬片检验操作规程(2)

布洛芬片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布洛芬片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使布洛芬片成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适用于布洛芬片成品的质量检验。
3. 术语或定义N/A4. 职责质量控制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 程序5.1 检验依据5.1.1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第212页)5.1.2 布洛芬片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编号:);5.1.3《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
5.2 性状:本品为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5.3 鉴别5.3.1 试药与试液【鉴别1】0.4%氢氧化钠溶液5.3.2 仪器及用具【鉴别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精度0.1mg)研钵、容量瓶(100ml)、漏斗、滤纸、三角瓶【鉴别2】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压片机、真空干燥箱、玛瑙研钵5.3.3 操作方法5.3.3.1 化学反应:取本品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35mg),加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每1ml中约含布洛芬0.25mg),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测定,本品应在265nm与273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5nm与271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在259nm的波长处有一肩峰。
5.3.3.2 红外鉴别:取本品5片,研细,加丙酮20ml使布洛芬溶解,滤过,取滤液挥干,残渣减压干燥后,取适量置入玛瑙研钵研细,再加一定量溴化钾粉,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匀,移置于直径13mm的压模中压片。
将供试片置于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光路中,进行测定,得供试品光谱。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43图)一致。
5.3.3.3 化学反应: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5.4 检查5.4.1溶出度5.4.1.1试药与试液磷酸盐缓冲液(pH7.2)、甲醇5.4.1.2仪器与用具智能药物溶出仪、高效液相色谱仪量筒(1000ml )、取样器、过滤器、移液管(1ml )、容量瓶(50ml )5.4.1.3操作方法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检验操作规程第一法(转篮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H7.2)900ml 为溶出介质,加入溶出仪的6只溶出杯中,启动加热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0.5℃,然后设定转速为每分钟100转,取本品6片,分别加入6个转篮中,将转篮放入溶出杯中的溶剂中,立即开启转动开关并计时,至经30分钟时,取溶液10ml ,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布洛芬片溶出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布洛芬片溶出度的检测方法;2. 掌握溶出度仪器的操作方法;3. 评价布洛芬片的溶出度,为药品质量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布洛芬片溶出度实验是利用溶出度仪测定在一定时间内,布洛芬片在介质中的溶出量。
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布洛芬片在37℃的水中溶出量应不低于标示量的70%。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布洛芬片(规格:0.3g/片)、纯化水、滤纸;2. 实验仪器:溶出度仪、分析天平、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磁力搅拌器。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取布洛芬片10片,准确称重后,置于锥形瓶中,加入纯化水1000ml,室温下浸泡30分钟,使片剂充分膨胀,然后用移液管准确吸取50ml浸泡液,过滤后备用。
2. 样品测定:将滤纸折叠成适当大小,放入溶出度仪的溶出杯中,将样品液倒入溶出杯,设定温度为37℃,设定溶出时间为30分钟。
打开溶出度仪,开始计时,待时间到达后,取出滤纸,将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定容至刻度线。
3. 溶出度计算:取上述溶液1ml,置于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重,计算出布洛芬片在37℃水中30分钟内的溶出量,并与标示量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布洛芬片在37℃水中30分钟内的溶出量为0.25g,标示量为0.3g,溶出度为83.3%。
2. 结果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布洛芬片在37℃水中30分钟内的溶出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该批布洛芬片的质量合格。
六、实验讨论1. 影响布洛芬片溶出度的因素有: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
本次实验中,温度和pH值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故未对溶出度产生影响。
2.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出度仪的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本实验结果表明,布洛芬片的溶出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该批布洛芬片的质量稳定。
七、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布洛芬片溶出度的测定,验证了该批布洛芬片的质量合格。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布洛芬检验

布洛芬片
拼音名:Buluofen Pian
英文名:Ibuprofen Tablets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121
本品含布洛芬(C13H18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
【性状】本品为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加0.4 %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含布洛芬0.25
mg的溶液,滤过,取滤液,照布洛芬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C第一法),以磷酸盐缓冲
液(pH7.2)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20 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取溶液5ml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ml,加上述缓冲液稀释至25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
在222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3H18O2的吸收系数(E1% 1cm)为449 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
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布洛芬溶解,
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 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
加酚酞指示液5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20.63mg 的C13H18O2。
【类别】同布洛芬。
【规格】(1) 0.1g (2) 0.2g
【贮藏】密封保存。
布洛芬片鉴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布洛芬片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实验,验证其成分、纯度和质量,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材料1. 布洛芬片(市售)2. 水浴锅3. 试管4. 烧杯5. 碘化铋钾溶液6. 硫酸铜溶液7. 碘溶液8. 氢氧化钠溶液9. 纯净水10. 移液管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 电子天平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观察布洛芬片的外观,记录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 溶解性实验- 将布洛芬片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纯净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3. 化学鉴别实验- 碘化铋钾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碘化铋钾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硫酸铜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 碘溶液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碘溶液,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4.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片粉末,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5. 纯度测定-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布洛芬片进行纯度分析,确保其纯度符合国家标准。
四、实验结果1. 外观检查- 布洛芬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片状,表面光滑,无霉变、潮解等现象。
2. 溶解性实验- 布洛芬片在纯水中溶解度较好,溶解速度快。
3. 化学鉴别实验- 碘化铋钾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符合布洛芬的化学特征。
- 硫酸铜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碘溶液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4.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显示,布洛芬片中的布洛芬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5. 纯度测定- HPLC分析结果显示,布洛芬片的纯度符合国家标准。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布洛芬片的外观、溶解性、化学成分、含量和纯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认为该批布洛芬片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洛芬片
拼音名:Buluofen Pian
英文名:Ibuprofen Tablets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121
本品含布洛芬(C13H18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
【性状】本品为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加0.4 %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含布洛芬0.25
mg的溶液,滤过,取滤液,照布洛芬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ⅩC第一法),以磷酸盐缓冲
液(pH7.2)900ml为溶剂,转速为每分钟120 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取溶液5ml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2ml,加上述缓冲液稀释至25ml,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
在222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13H18O2的吸收系数(E1% 1cm)为449 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
【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
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布洛芬溶解,
用垂熔玻璃漏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 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
加酚酞指示液5 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
mol/L)相当于20.63mg 的C13H18O2。
【类别】同布洛芬。
【规格】(1) 0.1g (2) 0.2g
【贮藏】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