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X线诊断学》教学大纲
骨伤科X线诊断学

(二)骨的结构: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两种。两者的构 成细胞及细胞间质都是相同的,所不同者仅其疏松程度 及排列方式各异而已。长骨的骨皮质和扁骨的内外板为 密质骨,主要由哈氏系统组成。哈氏系统包括哈氏管和 以哈氏管为中心的多层环形同心板层骨。按骨的构造可 分为层性骨及非层性骨两种,约在出生后一年,小儿的 骨骼已皆属于层性骨,又分为海绵质和致密质两种不同 形态。海绵质的骨小梁很薄,能由其周围的骨髄腔内血 管得到营养,但致密质较坚实,不能由周围组织得到足 够的营养,所以需有能容纳血管的管腔存在,以期得到 血液供给,哈氏管及其交通支就是参与循环代谢的重要 通路。哈氏管在骨皮质内,沿骨之长轴存在,且于哈氏 管相互之间有横行的小交通支。在骨的横断面上,哈氏 管被8~15个同心性骨板层所围绕着,这些骨板层及 其中心的管腔形成了哈氏系统。此外,还有间在性骨板 层和周边性骨板层。骨细胞位于骨板层之中或位于骨板 层间的陷窝内。
第二节 骨化中心出现及愈合 骨化中心出现和愈合有一定的规律,它们与实际年龄 的关系称骨龄。从出生到14岁可由二次骨化中心的 出现情况来估计年龄;从14岁到25岁可根据骨骺 与骨干的愈合来估计年龄。将照片检查所得之结果与 正常骨龄比较,判断有无异常,此法简便,尤其适用 于7岁以下儿童,对较大儿童,有一定限度。
一、软骨
软骨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三种。它们的 细胞成分都一样,所不同的是基质中的纤维各异。
骨伤科X线诊断学总论

骨膜增生(骨肉瘤)
6、骨内和软骨内钙化
a、病理:骨内坏死组织,正常和病理软骨 内发生钙化。
b、X线表现:骨髓腔内、松质骨内、正常 软骨和瘤软骨内出现颗粒状、小 环状或不规则形高密度致密影。
c、临床意义:骨梗塞、关节软骨和椎间盘 软骨退行性变和软骨类肿瘤等。
⑦对于本病变你会考虑和哪些疾病 进行鉴别?
⑧按照观片情况和分析步骤,书写 规范的实训报告。
改革后的实训方式优点
1.时间充足 2.准备充分 3.视野开阔 4.能力训练 5.学习自由
视野开阔
兴趣性强
学习自由
主动性强
影像诊断的宗旨
全面观察 结合临床
具体分析 作出诊断
第二节 骨的结构和生理
人体骨骼根据形态分为:长骨、短骨、 扁骨、不规则骨。
❖ 3、何谓骨龄、子骨、副骨、关节? ❖ 4、骨的基本病变有哪些?阐述常见骨基本病变
的病理、X线表现和临床意义。 ❖ 5、关节的基本病变有哪些?阐述常见的关节基
本病变病理、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文档名
THE END!THANK YOU !
关
( 化
节
脓 )
肿
胀
膝 关 节 滑 囊 积 液
(二)关节破坏
❖ 1、病理:关节软骨及骨性关节面骨质被 病理组织代替而形成的缺损。
❖ 2、X线表现: ❖ (1)关节软骨破坏则关节间隙变窄。
(2)骨性关节面及骨端松质破坏则出现 低密度骨缺损区,关节间隙不同程度狭 窄或脱位等。
❖ 3、临床意义:常见于化脓、结核或类风 湿性关节炎等。
2、骨质软化
a、定义: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减 少,钙盐含量降低。
骨伤科X线诊断学PPT课件

医生通过观察X线图像的密度、形态、边缘等特征,判断病变的性 质和程度。
X线检查技术
常规X线检查
包括胸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X线检查,用于初步诊断骨折、炎症、肿瘤等病变。
特殊X线检查
如造影、CT、MRI等,用于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X线图像解读
观察图像特征
医生需仔细观察X线图像的形态、密 度、边缘等特征,判断病变的性质和 程度。
结合临床病史
医生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 综合分析X线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
骨伤科常见病变X线表现
骨折
骨折部位出现骨质断裂、 错位等异常形态,周围软 组织肿胀。
骨关节炎
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 硬化等特征性表现。
骨肿瘤
骨肿瘤在X线图像上表现为 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异 常形态。
03
骨伤科X线诊断临床应用
骨伤科X线诊断学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骨伤科X线诊断学概述 • 骨伤科X线诊断基础知识 • 骨伤科X线诊断临床应用 • 骨伤科X线诊断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 骨伤科X线诊断病例分析
01
骨伤科X线诊断骨伤科X线诊断学是利用X线影像技术 对骨骼系统损伤进行诊断的学科。
影像重叠
由于骨骼结构的重叠,某些部位的骨折可能 难以发现。
对早期骨损伤敏感度不高
对于早期的骨损伤或骨挫伤,X线诊断可能 无法发现。
对功能评估不足
X线主要评估骨骼结构,无法评估关节功能 和软组织情况。
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01
与CT相比
02
03
与MRI相比
与超声相比
CT可以提供更细致的骨骼结构信 息,尤其适用于复杂骨折的诊断。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培训ppt课件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1 7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2 7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3 73
74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骨坏死: 外伤后,骨坏死最容 易发生于股骨头、肩关节与肱 骨头,因为这些骨的血供不稳 定,股骨头坏死为股骨颈关节 囊内的骨折。
29
29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关节囊内脂肪液体平面,多指长 管状骨骨折,血与骨髓脂肪进入 关节腔,这两种物质构成一特异 性分层:脂-血界面,在不能显 示骨折线时,仅依这一特殊征象 也应作出骨折的诊断。
30 30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31 3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79 79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必MR能显示早期坏死,其特征包 括软骨下局限性椭圆形或新月 形轮廓的低信号区,及高信号 的双线区。
80 80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81 8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82
8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 看片基本教程
1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一、影像医师的二大任务:
1、诊断与评价骨折或脱位的类型。
2、观察治疗的结果并监测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
2 2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二、在报告骨折时,应描述:
•
骨折的解剖部位与范围。
3 3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4
15
15
骨科医院影像科X线片看片基本教程
骨伤科X线诊断学

总纲:1 检查方法:首选平片,其次是CT和磁共振2 骨的基本病变和关节的基本病变3外伤,如骨折等4 骨质的破坏,如骨病、骨肿瘤,骨纤等,主要从疾病的好发年龄、好发部位、病变骨质的密度改变等方面着手;有无骨膜反应;是否侵犯了软骨;再结合生化等方面进行分析5 常见的重点病一、骨的基本病变的X线的表现一切骨骼病患的X线表现,可概括为密度、外形、结构、大小的改变等几方面。
(一)密度的改变1密度减低(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为在一定的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有机质和无机质都同比例的减少。
X线表现为骨端松质骨的骨小梁数目减少,骨小梁变小,骨小梁间隙增宽。
骨干表现为骨的密度明显减低,哈氏管增粗。
(腰椎在发生骨质疏松时还会有椎体的变扁)(2)骨质的软化(有机成份正常,无机成份减少,即硬度不够。
)X线表现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骨的密度减低以外,骨结构显示模糊,而且可由于骨骼软化而引起支重骨骼变形。
也可以出现有假骨折线。
(3)骨质破坏为一比较局限的骨质缺损,骨组织被炎症或肿瘤组织取代,形成局部骨质的溶解吸收。
X线表现为局部的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以及骨小梁模糊或消失。
2密度增高(1)骨质增生硬化为在一定的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与骨质疏松成相反的改变。
X线表现为密度增高,骨骼的变硬,骨干皮质增厚,轮廓增粗,髓腔变窄。
松质骨骨小梁增多增粗,甚至硬化致密失去其海绵状结构。
常见的病因有慢性炎症、外伤、骨瘤、恶性骨肿瘤、内分泌障碍疾病等。
(2)骨膜增生又称为骨膜反应,是因为骨膜受到了刺激,骨膜的内层成骨细胞活动亢进所引起的骨质增生,通常见于外伤、感染或肿瘤等病患。
一般正常的骨膜在X线片上是看不到异常增生的骨膜的,但这里却可见到。
病变区常可见有数量不等的针状骨性致密阴影,从骨质破坏区呈放射状侵犯软组织。
(3)骨内矿物质的沉积一些矿物质如铅、磷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沉积在骨骼中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部位,即骨骼与干骺端。
磷慢性中毒的骨骼改变多见于儿童患者,X线表现为干骺端横向的带状或线状致密影,表现为局部骨的密度增高。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使用)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重要医学专业课程,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诊断临床各科疾病的基础。
技能性强、实践操作多是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疾病诊断的原理,利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学会采集、综合、分析以获取临床资料,在熟悉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并能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
依据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面向社会、适应未来岗位竞争需要的总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完成规范病历书写的能力。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述如下:【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伴随症状。
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熟悉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了解问诊的概念和系统问诊要点。
3.掌握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熟悉体格检查内容的正常状态及其临床意义,及其重要阳性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熟悉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了解常见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
5.了解常用X线、CT、MRI及超声检查的指征及其临床意义,了解X线检查的基本原理和超声检查的基本原理。
熟悉各系统重要器官X线正常表现和常见疾病X 线表现、重要器官正常声像图和常见疾病异常声像图。
6.熟悉心电图机的操作,初步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异常心电图的分析及其改变的意义。
7.熟悉胃、肠镜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8.掌握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诊断的内容与格式,熟悉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诊断的步骤和病历的重要意义。
【能力培养目标】1.进行系统的问诊,了解病人的主诉、体征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2.能独立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动作规范,结果贴近实际。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大纲全套

1.病因病机:慢性劳损引起胫骨结节处骨能失去濡养而致。
2.诊察要点:胫骨结节处疼痛,膝关节活动时加重,休息时缓解。
X 线见骸韧带以及周围软组织有肿胀阴影。
本病需与胫骨结节骨髓撕脱相鉴别。
3.治疗:膝关节制动,外用内服中药。
第六节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病因病机:与创伤、大剂量使用激素、长期过量饮酒以及接触放射线等原因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主要与肝肾亏损,正虚邪侵以及气滞血瘀有关。
2.诊察要点:有髓部疼痛,跛行等症状,体检"4"字试验阳性,Thomas 征阳性,晚期髓关节活动受限,X表现可分为4期。
本病需与髓关节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
3.治疗:药物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中药治疗,对于早期患者还可采用限制负重,功能锻炼等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主要有钻孔减压术, 带肌蒂或血管蒂植骨术,血管移植术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
第七节骨性关节炎1.病因病机:是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软化以及骨赘形成为主要病理变化,是中老年常见病,临床根据局部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中医传统归入骨痹,现也有人认为其属"骨瘦"。
2.诊查要点:发病缓慢,有"休息病"特点,积液多者试验阳性, X线有退行性改变。
本病需与骨关节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
3.治疗:适当休息,消除关节劳损因素,综合治疗,积极功能锻炼,严重者行关节或手术治疗第八节骨质疏松症1.病因病机:好发于老年人,尤其女性,病因多而复杂,年老体虚,肾虚精亏,饮食失调,日照活动少等为常见病因。
病理特征为骨质变薄,骨架变细,数量减少,血清钙磷多正常。
2.诊查要点:有急慢性腰背酸痛,易于骨折,驼背畸形,X片可见椎骨密度减低,骨密度可测定。
本病需与骨质软化症,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以及成骨不全症相鉴别。
3.治疗:以中医中药保守治疗为主,配合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腰背部疼痛剧烈者可加用西药对症治疗。
《诊断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X线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031.4.1课程名称:骨伤影像诊断学Skeletal Medical Imaging开课(二级)学院:岳阳临床医学院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学分:2.5学分学时: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课堂讲授。
前期课程:无要求授课对象:中医骨伤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90%;平时成绩主要通过考勤、提问等形式进行评定,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
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骨伤科X线诊断学》是中医骨伤专业的基础学科,主要介绍了传统X线对骨与关节各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检查手段不断完善,更为先进,对CT与MRI等新的影像检查技术在骨与关节中的运用与地位也做了相应的介绍。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扎实地掌握骨伤影像学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骨伤临床、科研和教学打下基础。
Diagnosis by X-ray in Osteal Injury Department is a basic course for the majorsof osteal injuries in TCM.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means of examinatio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by X-ray in locomotor system. Since the medical technology and examining instruments are getting improved rapidly, this course addsintroductions to some new imaging products of advanced technology,such as CT and MRI adopted in locomotor system. By learning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for imaging of osteal injuries and lay a foundation of osteal injuries for clinical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the future.大纲内容:一、前言【课程目的】通过骨伤科X线诊断学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X线对骨与关节各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对CT与MRI等新的影像检查技术有所认识,掌握骨与关节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特征,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扎实地掌握骨伤影像学的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骨伤临床、科研和教学打下基础。
1 / 146【教学要求】《骨伤科X线诊断学》是中医骨伤专业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骨与关节影像学的常见检查方法,掌握骨与关节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熟悉骨与关节常见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与鉴别诊断,了解骨与关节各系统新的影像技术的运用和特点。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1.了解骨的基本结构、骨化中心出现和愈合。
2.掌握骨龄的基本概念。
3.熟悉骨骼的生理。
4.掌握骨与关节放射检查法。
5.掌握骨与关节正常X线解剖。
6.了解骨关节的正常变异。
7.掌握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1.骨的结构:软骨结构和骨的结构。
2.骨化中心出现和愈合,骨龄定义、利用骨龄推断骨发育的注意事项。
3.骨骼的生理:骨骼的化学成份、钙和磷的代谢、维生素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内分泌对骨骼生长的影响、碱性磷酸酶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4.骨与关节放射检查法:常规检查、特殊检查、椎管造影、血管造影、CT 检查法、磁共振检查法—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法—DSA。
5.骨与关节正常X线解剖:长骨、四肢关节和脊椎的正常X线解剖。
6.骨关节的正常变异:子骨、副骨、骨骺、关节、营养血管沟、骨岛和生长障碍线。
7.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骨骼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脊柱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和软组织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辅以自学。
第二章骨关节先天性畸形【目的要求】1.掌握骨关节先天性畸形的基本定义。
2.熟悉躯干畸形。
3.熟悉上肢畸形。
4.了解髋部、膝部和足部畸形。
【教学内容】1.骨关节先天性畸形概述:基本定义、发生原因及归类。
2.躯干畸形:脊柱移行椎畸形、脊柱裂、脊椎体畸形、阻滞椎、水平骶椎和脊柱侧弯。
3.上肢畸形:先天性肩关节脱位、肱骨内翻、肘内外翻、马德隆畸形。
4.髋部畸形:髋内翻、髋外翻、先天性髋脱位;5.膝部畸形:膝内翻、膝外翻、髌骨畸形。
6.足部畸形:内翻足、外翻足、马蹄内翻足、马蹄外翻足、扁平足、多趾、巨趾和缺趾畸形。
【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辅以自学。
第三章骨发育障碍性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2.熟悉成骨不全、软骨发育不全、石骨症和马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3.了解粘多糖病、蜡油样骨硬化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教学内容】1.成骨不全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2.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3 / 1463.粘多糖病(粘多糖病Ⅰ型、粘多糖病Ⅳ型)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4.石骨症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5.蜡油样骨硬化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6.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7.神经纤维瘤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8.马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辅以自学。
第四章骨关节损伤【目的要求】1.掌握骨折的定义,X线检查及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2.熟悉骨折分类、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及骨折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3.掌握脱位的定义、分类。
4.掌握肩关节创伤、肘关节创伤和前臂创伤的X线表现。
5.熟悉腕关节创伤、手创伤、髋关节创伤、膝关节创伤、踝关节创伤和足部创伤的X线表现。
6.掌握脊柱骨折和脱位的定义及X线基本表现。
7.了解骨盆创伤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1.骨折概论,骨折的定义、分类、X线检查及诊断中的注意事项;骨折的愈合过程及影响因素;骨折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2.脱位概论,创伤性关节脱位、病理性关节脱位、先天性关节脱位。
3.四肢骨折及脱位:肩关节创伤、肘关节创伤、前臂创伤、腕关节创伤、手创伤、髋关节创伤、膝关节创伤、踝关节创伤和足部创伤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
4.脊柱骨折和脱位:颈椎骨折和脱位、胸腰椎骨折和脱位的临床表现及X 线表现。
5.骨盆创伤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
【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辅以自学。
第五章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2.掌握骨与关节结核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化脓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
4.熟悉短骨结核、长骨结核和扁骨结核的X线表现。
5.掌握脊柱结核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6.了解髋关节结核、膝关节和肩关节结核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1.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病理与感染途径、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化脓性关节炎的的病因、病理与感染途径、临床症状、X 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2.骨与关节结核:短骨结核、长骨结核、扁骨结核和脊柱结核的病理、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髋关节结核、膝关节和肩关节结核的病理、临床症状和X 线表现。
【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辅以自学。
第六章骨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骨肿瘤的基本X线表现,掌握骨肿瘤X线平片的诊断要点和良恶性骨肿瘤鉴别。
2.了解骨肿瘤的分类和命名、骨肿瘤的临床表现。
3.熟悉良性骨肿瘤中的骨软骨瘤、骨样骨瘤和巨细胞瘤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4.了解良性骨肿瘤中的骨瘤、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的X线表现。
5.熟悉恶性骨肿瘤中的成骨肉瘤和骨髓瘤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6.了解恶性骨肿瘤中的骨旁肉瘤、尤文瘤及脊索瘤的X线表现。
5 / 1467.掌握转移性肿瘤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8.了解骨肿瘤样病变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1.骨肿瘤的分类和命名:李钦斯坦法和方先之法。
2.骨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骨肿瘤的注意要点、临床诊断和病理活组织检查。
3.骨肿瘤的基本X线表现,骨肿瘤的放射学检查方法、骨肿瘤X线平片的诊断要点和良恶性骨肿瘤鉴别。
4.良性骨肿瘤:骨瘤、骨软骨瘤、孤立性内生软骨瘤、多发性内生软骨瘤、骨样骨瘤和巨细胞瘤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5.恶性肿瘤:成骨肉瘤、骨旁肉瘤、尤文瘤、骨髓瘤、脊索瘤和转移性肿瘤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6.骨肿瘤样病变: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畸形性骨炎的X线表现。
【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辅以自学。
第七章骨缺血性坏死【目的要求】1.熟悉骨缺血性坏死的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2.掌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3.熟悉胫骨结节缺血性坏死的X线表现。
4.了解椎体骺板缺血性坏死、椎体缺血性坏死、腕月骨缺血性坏死和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1.骨缺血性坏死概述: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3.椎体骺板缺血性坏死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4.椎体缺血性坏死病理、临床表现、X线表现和鉴别诊断。
5.胫骨结节缺血性坏死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6.腕月骨缺血性坏死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7.跖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辅以自学。
第八章关节及关节周围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退行性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
2.熟悉致密性骨炎、肥大性骨关节病(包括特发性及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
3.了解滑膜骨软骨瘤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1.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2.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7 / 1463.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4.致密性骨炎、肥大性骨关节病(包括特发性及继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5.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6.滑膜骨软骨瘤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7.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
【教学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辅以自学。
第九章代谢障碍性骨疾病【目的要求】1.熟悉代谢障碍性骨疾病的生理学。
2.掌握骨疏松的X线表现。
3.熟悉骨软化的X线表现。
4.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的X线表现。
【教学内容】1.代谢障碍性骨疾病的生理学:骨的吸收异常、骨生长异常、矿物质沉积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