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写作方法
如何进行散文的写作

如何进行散文的写作1.主题选择:选取一个你感兴趣、对你来说有意义的主题,散文的核心内容应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可以从日常生活、自身体验、社会现象、历史事件等方面找到合适的主题。
2.文字表达:以简练、准确、生动的文字表达你的思想和感受,使用恰当且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语言。
可以借鉴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
3.结构安排:散文的结构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采用自由式或是一定的篇章结构。
可以选择首段引入主题,中间段落展开内容,最后段总结和呼应开头。
4.内容结构:合理安排散文的内容,使其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可以从具体事例出发,展开论述,引用典故或历史事件来支撑你的观点。
5.描述细节:通过生动的描写细节,增强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感知能力。
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注重细微的情感和感官体验,以便让读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6.语言节奏:注意句子结构和段落间的衔接,保持文章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感,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7.文章的主题鲜明,观点明确,但不要过分强调自我主张,尊重读者的思考独立性。
8.多读经典散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修养,可以参考一些著名的散文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9.注意修改和润色:完成初稿后,进行修订和润色,检查逻辑是否通顺,语法是否正确,以及是否表达准确清晰。
10.多写多练:写作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通过多次的写作实践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技巧。
总之,散文的写作要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观点的表达。
通过选择合适的主题、运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合理的结构和规划,以及精细入微的描写和语言节奏的控制,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散文作品。
散文写作技巧

散文写作技巧散文写作技巧篇1一、抓住特点,具体描绘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特点。
以花为例,就有牡丹的艳丽多姿,荷花的亭亭玉立,腊梅的清香四溢……写花就要抓住各种花的特点,写出此花与彼花的不同之处。
写景,也是如此,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作时要善于抓住其特点,具体描绘,使所写的景物特色鲜明,形象生动。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点呢?除了要善于观察,充分调动我们的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外,亲身体验也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有些景物,其特点会表现在形状、颜色、声响、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
朱自清的《春》就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从而把充满生机的春之景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描写景物特点时,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景物特征更加突出。
例如朱自清的《春》中这样写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寥寥几字,就把桃花的红艳、杏花的明丽、梨花的素雅写得十分生动。
那五彩缤纷的景象,栩栩如生。
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这样写松:“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小山上青黑的矮松在小雪的装饰、映衬下,显得更加清幽、恬静,活灵活现。
二、言之有序,角度多样描写景物犹如摄影师摄影,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这就要求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和篇幅。
顺序的安排可着眼于空间,也可着眼于时间,还可以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写。
朱自清先生的《春》,就是按春天生物的生长顺序安排的。
文中先写春草,是因为它是春的使者,第一个报告春的到来;随后,春色渐浓,春意更加盎然。
我们看了文章,就知道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过程,觉得是那么的真实、可信。
这样的写景,用前人的话说,也就是“言之有序”。
写景还可以采用分层描述的方法。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采用了这一方法。
在《荷塘月色》中,先写月下荷塘上的月色,最后写四周景色。
关于怎么写散文呢

关于怎么写散文呢对于散文的写作常识,名家权威的著述颇多,如何把这些常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需要我们每一个作者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质朴的文字能让读者倍感亲切,拉近作者与读者心的距离,让真实的文字,真诚的情感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心的共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怎么写散文,欢迎借鉴参考。
散文怎么写一记叙散文模式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
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
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
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
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②发挥联想。
结尾。
抒情散文模式【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2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2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结尾】感慨(一)精于立意“凡文以意为主”。
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
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
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
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诗的灵感。
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
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
刘白羽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学。
”譬如,一个作家去看茶花,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
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象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散文的基本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1)悬念。
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
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
(2)照应。
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
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3)伏笔。
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4)衬托。
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5)渲染。
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6)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7)想象。
它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想象有两种,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象;人们根据已有的形象和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过的形象,叫创造想象。
(8)联想。
它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活动。
联想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A)相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外事物的一种联想;B)相似联想,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特点(或外形相似,或精神相似)而产生的一种联想;C)相反联想,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的联想;D)因果联想,是由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联想。
悬念: 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感知作用。
照应: 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伏笔: 将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在相宜作呼应,使情节发展合理,主读者感到妙趣。
渲染: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象征: 引申事理,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散文的写作技巧归纳

散文的写作技巧归纳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1.选择适合的题材:散文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主题,从个人生活经历到社会问题等等。
选择一个与你有关或对你有影响的主题,这样你会更容易产生共鸣,让你的散文更富有力量和感染力。
2.构思清晰的结构:散文并不要求严格的框架,但清晰的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你的观点。
可以采用起承转合的方式,或者按照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组织故事的发展。
散文写作手法有哪些

散文写作手法有哪些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
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文写作手法有哪些。
欢迎大家参考!【散文写作手法有哪些】一、常用记人散文文学创作格式记写人物的方法种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
1.引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就是:睹物思人M18x回忆起欤物议人,总结全篇。
例如《一件稀有的衬衫》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
采用这一套路的关键就是M18x回忆起的引爆物应打听不好,例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起者品格与某些特定经历的物品,均可做为引发M18x的引爆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就是结尾欤物议人,它的促进作用之一就是总结全篇带出文旨;促进作用之二就是与结尾联结。
因此,从什么地方M18x连绵不绝还应当再返回什么地方回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就是一种插叙的形式。
只不过它就是因物而带出回忆起,不是因事而引发的回忆起。
2.转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怨的产生怨的淡化快乐的萌发快乐的发展快乐的深化。
或者反过来:快乐的产生快乐的淡化怨的萌发怨的发展怨的深化。
这一式是学生必修式,因为用这一式写出的文章就是复杂的记叙。
用这一式去落实大纲中有关复杂记叙的要求,是事半功倍的。
而且这一式又是记事、抒情、记人三种文章的通用式。
例如,用本式写我的朋友、我的好老师,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应手的。
可以说,这一式不仅在记人套路中,甚至在整个记叙、抒情套路中都属于当家套路。
运用这一式应当特别注意四点:①已经开始的贬低应当适当,为下文由怨转爱留余地,伏击笔,不然下文就无法转回了。
因此已经开始的怨一定就是误会,就是仇恨一类的东西。
②必须特别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变化的原因必须可靠、自然。
③必须特别注意结尾的褒奖升华必须有方,杨朔就是搞了个梦,当别人都在作梦时,你就可以冷静地写篇日记,思索着凝视远方等候。
散文的写作技巧

散文的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以故事、描写、感悟等方式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文字作品。
与小说、诗歌相比,散文更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旨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到的见解引发读者的共鸣。
以下是几种散文的写作技巧,希望对各位写作爱好者有所帮助。
1.情感渲染: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情感的渲染。
作者可以通过描写细节、使用比喻和修辞,以及展示个人思考和感悟,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起伏和作者的真实感受。
2.生动描写:散文的描写是故事的灵魂,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笔者可以选择适当的细节,以生动的方式描述人物、场景和事件,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要注意细腻而不冗长的描写,避免过度夸张或过于拖沓的情节。
3.个人思考:散文作品通常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思考和观察。
在写作中,作者应该反思自己对于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或某一主题的独立看法,并在作品中表达出来。
这种个人思考不仅仅是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也可以是对于自身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4.意境营造:散文的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通过选择词语、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可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修辞和空洞的华丽辞藻,让意境能够与故事情节相呼应,增强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5.结构合理:散文作品不同于小说和诗歌,更加注重整体结构的合理与紧凑。
作者需要在开头引起读者的注意,通过中间的发展和高潮,最终给予读者某种启示或思考。
结构的安排要合理,要有起伏和扣人心弦的环节,并适当运用点题、铺垫和转折等手法,使整个作品显得完整而有力量。
6.节奏感和韵律:散文写作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通过选择恰当的语言和句子长度,以及使用合适的修辞手法,能够让作品读起来更加流畅和抑扬顿挫。
同时,积极运用段落的分割和过渡,可以增加散文作品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以上是几种散文写作的技巧,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散文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写作形式,需要作者不断的积累和实践。
散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散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散文,是一种以散发思想和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更加自由、开放,并且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在创作散文时,作家常常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一、选择生活题材散文是生活的写照,因此选择生活题材非常重要。
作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观察细微之处,发现其中的美与哲理,用细腻的文字描绘出来。
例如,在一场雨中,作家可以用诗意的语言描写雨点的轻柔落地,树叶上的晶莹水珠,以及人们在雨中的各种情绪。
通过真实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二、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散文中常用的一种文学技巧,能够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可以使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当作家想要描写一个美丽的夕阳时,可以使用拟人手法,将夕阳形容为一个温柔的女子,其脸颊染上桃红的妆容,使读者感受到夕阳的美丽与温暖。
三、把握语言节奏散文的语言节奏是十分重要的,它体现了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句子的长度和节奏,使之和谐自然。
较长的句子可以表达深沉的情感,给人以冲击力;而较短的句子则可以突出重点,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
同时,使用适当的标点符号和断句,可以帮助读者把握句子的停顿和变化。
四、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散文中展现生活的重要手段。
作家可以通过描写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比如,在描写一朵盛开的花时,可以详细描述花瓣的颜色、形状,花香的味道,从而使读者感受到鲜花的美丽和芳香。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作品更加生动,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五、注重结构和篇章安排散文虽然自由,但是也需要有明确的结构和篇章安排。
作家应该根据文中的内容和主题,合理安排段落和篇章的起承转合。
一篇优秀的散文应该包含引子、发展和结尾等部分,通过清晰的逻辑和紧密的结构,使整篇作品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
总之,散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需要作家具备一定的敏锐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的写作方法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灵活的文学体裁。
随着时间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小编收集了散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
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
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
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
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
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
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只要弄清这些,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他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
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
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
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
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
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②发挥联想。
结尾巴金的部分散文创作历程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象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我是怎样一个人,就怎样写”,“心口相应,信口直说”,“反正我只是这样一个我”。
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
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
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
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
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
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
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
四、散文写作--构思、联想、语言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
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
就是进入下笔阶段,也仍然在思考,再探索,再继续认识所要描写的对象,深入发掘其底蕴和内涵。
这是一种复杂的、艰辛的、严肃的精神活动,是对作家人格、修养、功力的考验。
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联系里,发现其独特而奥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构思的奥妙,不同的作家有不同发现。
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构思方法。
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
他写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点点,如一片小雪花,随着题材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开展,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象滚雪球一样。
这里可贵的是最初的感觉,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恩泽它,使它萌发成丰富的果实。
这是一个核心,越滚越大,形成统一的构思。
他的名篇《土地》、《社稷坛抒情》就是很好的例子。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
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部分。
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归宿。
如他的《在湍流的涡漩中》的创作,正反两方面的教训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总之,一篇散文的谋篇、构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更不能照猫画虎,每人应有每人的独特方法,但讲究构思,则对每一个作家而言,都是极重要的。
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
所谓联想,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
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
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能不断提高和深化。
一个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则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
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
特别是在散文创作及其它样式的文艺创作中,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
散文家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迁思妙得,得自长期积累。
积累愈厚,愈发敏感。
散文不是贵在触发吗?由此及彼是触发,对于目前所经历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既是触发,也是联想。
深厚的积累,有助于触发的深化。
要将“诗魂”变为诗,要从触发达到构思,还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
要将许多旧经验溶化、抽象、加以重新组织,假若没有一定生活积累做凭依,想象、联想的翅膀则是飞不起来的。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有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如由水库想起水力发电机);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类似联想(如由鲁迅想起高尔基);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如由光明想起黑暗); 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如由火想到热)。
散文的联想,总是同精细的观察、细微的描述相结合。
散文的画面,首先力求真实、具体,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同时也要做到含蓄、深邃,使人读之能临境生情。
作者给读者想象空间、回味余地愈大,则诗意的芬芳愈浓,这就离不开丰富而活跃的联想。
联想,实质上是观察的深化,是此时此地的观察,与彼时彼地观察的融会贯通。
没有这种融会贯通,便没有感受的加深、思想的升华、诗意的结晶。
如果说,精细的观察,为作者采集了丰富的矿石,那活跃的联想,则是对这些矿石的冶炼和加工。
联想不是凭着个人的闪念所得,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
一个作家要想让联想的翅膀飞起来,没有广博的学识,不掌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底蕴,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和激情,没有个人爱好的广大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是高飞不起来的。
只能象蓬间雀那样在草稍上徘徊,而不能象大鹏那样展翅万里,海阔天空自由飞翔。
散文笔调的魅力,固然来自作家的真知、真见、真性、真情。
但要将其化学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隽永的韵味,还必须依靠驾驭文字的娴熟,笔墨的高度净化。
文采,不在于文字的花哨和刻意雕饰,而在于表情达意,朴实真挚。
如堆砌词藻,就象爱美而又不善于打扮的女人一样,以为涂脂抹粉,越浓越好,花花绿绿,越艳越好,其实俗不可耐,令人见了皱眉。
散文作者,要有特别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能看到和发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事物,还需有异常严密而深厚的文字功夫。
创作时,不能心浮气躁,要静下心来,挖空心思找到准确的词句,并把它们排列得能用很少的话表达较多的意思。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言简意繁”。
要使语言能表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简洁地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主要特征,让读者一下子就牢牢记住被描写人物的动作、步态和语气。
散文的语言美,作家们有不少独到精辟的见解。
秦牧说:“文采,同样产生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
丰富的词汇,生动的口语,铿锵的音节,适当的偶句,色彩鲜明的描绘,精采的叠句……这些东西的配合,都会增加文笔的情趣。
”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
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
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
”散文篇幅小,容量大,行文最忌拉拉杂杂,拖泥带水,容不得老王婆裹脚布,又长又臭。
简洁,并不是简境,而是简笔;笔既简,而境不简,是一种高度准确的概括力。
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写道:“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仅仅十二字,就写出了六国王朝的覆灭。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把蜀山的树木砍光了,山顶上光秃秃的,就在这里,修建起阿房宫。
短短十二个字,写出了这么丰富的历史内容,时空跨度又很大,真可谓“言简意繁”了。
潇洒,对人来说,是一种气质,一种风度。
对散文来说,是语句变化多姿。
短句,促而严;长句,舒而缓;偶句,匀称凝重;奇句,流美洒脱。
这些句式的错落而谐调的配置,自然便构成散文语言特有的简洁而潇洒的美。
散文语言的朴素美,并不排斥华丽美,两者是相对成立的。
在散文作品里,我们往往看到朴素和华丽两副笔墨并用。
该浓墨重彩的地方,尽意渲染,如天边锦缎般的晚霞;该朴素的地方,轻描淡写,似清澈小溪涓涓流淌。
朴素有如美女的“淡扫蛾眉”,华丽亦非丽词艳句的堆砌,而是精巧的艺术加工,不着斧凿的痕迹。
但不论是朴素还是华丽,若不附属于真挚感情和崇高思想的美,就易于像无限的浮萍,变得苍白无力,流于玩弄技巧的文字游戏。
像生活的海洋一样,语言的海洋也是辽阔无边的。
行文潇洒,不拘一格,鲜活的文气,新颖的语言,巧妙的比喻,迷人的情韵,精采的叠句,智慧的警语,优美的排比,隽永的,风趣的,机智的幽默,含蓄的寓意,多种多样艺术技巧的自如运用,将使散文创作越发清新隽永,光彩照人。
期刊——《散文》《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
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