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 施工方案

1。
1施工准备1材料、设备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
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 C C”认证标识等。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
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机具设备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
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3作业条件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4技术准备施工图纸齐全。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1。
2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2操作方法(一)、管路敷设:参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管路敷设.(二)、线缆敷设重要管路采用地下通信管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 D J39中相关规定。
线缆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缆的布放应自然平直,线缆间不得缠绕、交叉等。
(2)线缆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且与线缆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以免造成线缆的变形与损伤。
(3)线缆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
(4)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线缆应分隔布放,且中间无接头。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施工前的检查1.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
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2.交接间环境要求(1)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交接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2)应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3.器材检验要求(略)4.安全要求(略)5.技术准备(略)(二)双绞线传输通道施工1. 金属管的敷设(1)金属管的要求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
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套丝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
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
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3)金属管的弯曲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
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综合布线技术要求1.布线系统分类: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将布线系统分为电力布线系统、通信布线系统、数据布线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等。
2.布线系统结构:布线系统由用户设备接入区、水平布线区和垂直布线区组成。
设备接入区是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连接的区域;水平布线区是指连接设备接入区和主线区的水平布线;垂直布线区是指连接主线区和机房之间的垂直布线。
3.布线系统标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综合布线设计和施工,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性。
4.布线系统要求:布线系统的损耗和串扰要低,带宽要宽,安全性要高,施工工艺要规范。
二、综合布线施工步骤1.工程准备阶段:包括施工队伍的组建、工程人员的培训和相关施工材料的采购。
2.布线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户的需求,制定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并编制相关施工图纸。
3.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测和环境预处理,确保施工条件符合要求。
4.安装主线桥架:根据设计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主线桥架,确保布线系统的结构和位置。
5.安装水平布线:根据设计要求,在主线桥架上安装水平布线,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数据线路等。
6.安装设备接入区:根据设计要求,在用户设备接入区域内安装终端设备和配线模块,完成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7.安装垂直布线:根据设计要求,在机房和主线桥架之间安装垂直布线,包括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和数据线路等。
8.系统测试和调试:对布线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布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9.系统验收和交付:对布线系统进行验收和交付,包括验收测试和使用培训等。
10.施工总结和维护:对综合布线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保证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综合布线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材料的选择: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综合布线施工技能,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
3.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规范。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综合布线施工前,需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用途,制定详细的综合布线方案。
2、选择质量可靠的电线电缆、电源插座及相应的综合布线配件。
3、确定综合布线的路径、布线盘和机房位置,制作详细的施工图纸和设备清单。
4、施工前,需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二、综合布线材料装置1、根据设计方案,先要在墙面、地面和吊顶等待敷设电线电缆的线槽,并对其进行打磨、清理和绝缘处理,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2、在设备间、机房等位置设置布线盘,安装电缆桥架等证明器材。
3、在现有的电力线路上新增综合布线时,需加装隔离开关、保护器等保护装置,以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综合布线电缆接头施工1、在布线盘上打扣安装电线头和配线头,接线时,需根据不同类型的电线电缆、电源插座及相应的综合布线配件进行正确的接线。
2、接头处应进行绝缘保护,可涂刷绝缘漆或使用绝缘套管等。
3、接头处应进行充分测试,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综合布线标识及测试1、布线盘、机房等位置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于使用和维护。
2、完成综合布线后,应进行充分的测试,检验每处接头的连通性、导通性及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3、测试结束后,应填写详细的验收报告,并加以归档。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细致、复杂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信号传输的稳定。
因此,在实施综合布线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选择适宜的材料器材,设定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标准,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和质量控制。
只有如此,才能够顺利完成综合布线工程,保证建筑物内部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
摘要:
综合布线是指在建筑物内部或大规模办公场所中使用电缆和连
接器等设备,将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有序、高效地连接的工程。
本
文将介绍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概念和意义,以及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设备的普及应用,各类设备和
系统之间的互连需求日益增长。
而综合布线作为建筑物内部信息传
输的主要手段,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建筑物的高效运行和
各系统的互联互通至关重要。
二、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概念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布局、需求和设备分布情况,设计和规划布线的具体方案。
该方案包括布线路径、布线材料、布线规格、连接方式等细节,旨在提供一个高质量、可靠、灵活的
信息传输通道。
三、综合布线施工的步骤
1. 项目需求分析和设计:在开始综合布线施工之前,需要了解
项目的需求和规模,进行需求分析和网络设计,确定设备和系统的
布局,以及通信需求和各种限制条件。
2. 布线路径规划:根据项目设计和布局,确定布线路径。
考虑
到电缆的长度、色彩和标识,避免电磁干扰,选择适当的走线方式
和走线通道,保证网络信号的传输质量。
3. 材料和设备准备: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所需的布线材料和设备,包括电缆、连接器、补线箱、光纤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符合
设计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具。
4. 布线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和路径规划,进行实际的布线工作。
确保电缆的铺设和连接的正确性和牢固性,避免对已有设备和系统
的干扰。
同时,考虑美观和安全性,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和标识,
确保布线的可维护性。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综合布线工程是指为建筑物内部提供通信、数据传输、能源传输等各类基础设施的一项工程。
在现代建筑中,综合布线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建筑物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通信和协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1. 设计方案的准备在施工前,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应包括建筑物各个部分的布线路径、走线管道的布置、插座和接线盒的安装位置等详细信息。
设计方案的准备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需求,以确保综合布线能够满足各个部门的通信和数据传输需求。
2.2. 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常用的综合布线材料包括光纤、网线、走线管道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品质和性能,以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
除了材料,还需要准备一些施工所需的设备,如布线工具、计算机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2.3. 人员的准备在施工前,需要确定好施工人员的数量和职责分工。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需要有经过培训的专业施工人员参与。
同时,也需要有一名负责协调和监督施工进度的工程师。
人员的准备是施工的关键,只有人员技术娴熟、配合默契,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3. 施工流程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打开走线通道在进行综合布线之前,首先需要打开好走线通道。
走线通道可以是墙壁内的走线槽,也可以是天花板下方的走线管道。
打开走线通道需要非常小心,以防损坏建筑物的结构。
3.2. 安装走线管道打开好走线通道后,需要将走线管道安装好。
走线管道可以是塑料管道或金属管道,它们会将线缆隐藏在墙壁或天花板中,保持建筑物的整洁。
在安装走线管道时,需要注意管道的连接和防水措施。
3.3. 布置线缆安装好走线管道后,需要将线缆进行布置。
综合布线专项实施方案

综合布线专项实施方案一、前言。
综合布线是指将各种通信设备通过统一的线缆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在现代办公环境中,综合布线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综合布线专项实施方案,以指导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需求分析。
1. 现状分析,目前公司办公楼的综合布线存在老化、混乱、不规范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2. 发展需求,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对网络、电话、监控等通信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进行综合布线改造和升级。
三、实施方案。
1. 规划设计,由专业的网络规划设计团队进行现场勘测和需求分析,制定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综合布线方案,并提供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
2. 材料选型,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选择优质的线缆、接头、配件等材料,确保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施工实施,由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确保每一根线缆的连接质量和传输性能。
4. 质量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实施效果。
1. 提升网络性能,新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支持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提升公司网络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2. 降低维护成本,规范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减少故障率,降低维护和维修的成本和工作量。
3. 增强扩展性,新的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更好地支持公司业务的扩展和升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保障。
五、总结。
综合布线专项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公司的通信设备和网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科学、系统的实施,将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全体员工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推动综合布线专项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综合布线 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1. 引言综合布线是指将各种通信线缆、电缆、光纤等进行有序的敷设、连接和管理,以满足网络通信和信息传输的需求。
合理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对于保证网络通信质量和信息传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从综合布线施工的准备工作、敷设方式及规范、接头与连接方式、接地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施工方可以按照本方案进行顺利的综合布线施工。
2. 准备工作在开始综合布线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测:对需要进行综合布线的区域进行勘测,了解区域的结构、尺寸以及相关设备的位置,以确定线缆敷设的路径和长度。
•线缆选型: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线缆类型,包括网络线缆、电源线缆、信号线缆等。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线缆、配件、工具等材料,确保数量和型号的准确性和充足性。
3. 敷设方式及规范综合布线的敷设方式和规范对于保证布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敷设方式和规范:•带穿管敷设:适用于建筑物和墙体之间需要进行布线的情况,通过事先预埋管道,将线缆进行敷设并固定在管道中。
•架空敷设:适用于跨楼层或者跨建筑物的线缆敷设,通过支架将线缆悬挂在空中。
•拉线敷设:适用于简单布线的情况,将线缆直接拉伸至目标位置,并进行固定和保护。
在敷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规范:•线缆的弯曲半径:不同类型的线缆有不同的最小弯曲半径要求,需要遵守以避免对线缆造成损害。
•线缆的距离和隔离:不同类型的线缆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隔离,以防止电磁干扰和信号串扰。
4. 接头与连接方式在综合布线中,接头和连接方式的选择对于保证布线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接头和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RJ45接头:用于网络线缆的连接,采用插拔方式,方便快捷。
•BNC连接器:用于视频信号线缆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稳定可靠。
•XLR连接器:用于音频信号线缆的连接,采用插拔方式,对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在进行接头和连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质量可靠的接头和连接器,以确保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1.2.1施工流程1。
2。
2施工说明1、对设备间、工作区的土建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
2、土建已全部竣工,预埋地槽、暗管、孔洞、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接地装置及其接地电阻设计要求.4、电源插座齐备并有电.5、地板、通风、环境等符合设计要求.6、工程所有缆线器材设备硬件的形式、规格、数量、质量在施工前应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7、对双绞电缆、光缆及跳线的型式、规格、型号、等级、外表、标志、标签、外护套等进行检查。
8、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加上选用的接插体进行抽样测试.9、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必要时用光纤测试仪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
10、接插件和配线设备的检验:配线模块、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的连接器的型式、数量、位置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式、规格、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
11、器材与铁件的检验:各种型材、管材、管道、铁件预埋金属线槽、过线盒、接线盒、桥架等的材质、规格、型号、表面、完整性都应符合设计要求。
1。
2.3设备选择(施工机械设备)1、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2、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扳手、鱼尾钳;3、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灰铲、水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4、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柳枪、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5、测试仪表和设备、万用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噪声测试仪、场强测试仪、电桥、网络分析仪,线路通断器等.1.2。
4材料投入1、建筑群、垂直干线子系统尾纤,跳线,光纤接头盒、终端盒、配线箱、交接箱,光纤收发器、分路器、耦合器,光纤连接器(ST、SC、FC、LC等形式),光纤配线架;架空施工用钢缆及金具,地埋施工用管材等。
2、设备间、管理、垂直干线、水平子系统包括:机柜、配线箱、网络配线架、110配线架、路由器、网络交换机、程控交换机、网线、大对数电缆、跳线、RJ45头、RJ11头、理线器、线标、电源插线板、桥架、线槽、线管及管件、塑料扎带、螺钉、膨胀螺栓、塑料胀塞等.3、工作区子系统包括:墙装底盒、地面底盒、墙装面板、地插面板、RJ45模块、RJ11模块。
1。
2.5保障措施根据佛山市妇女儿童医院工程特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拟定各项工作的全管计划并付诸实施,在施工各阶段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各种数据,把工程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内部管理,实行各专用质量责任制,建立以项目主管指导,项目经理负责质量检查的领导体制;项目经理组织各专业组长为开工做好技术准备,各专业组长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图纸、施工规程和本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分项分部工程实施步骤,向班组人员进行任务交底;2、严格按图施工,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
施工中的合理化建议按照技术管理程序上报,未经甲方技术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和修改图纸;3、工程所用材料设备必须达到合格质量标准,且具有合格证书或材质证书,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得发送施工现场,施工中所使用的计量工具必须是经过认可的器具,计量必须准确,仪器灵敏,以确保质量要求;4、由各专业组长进行施工前现场调查,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明确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现场领导小组定期进行安全及文明施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备有效的劳动保护装备,保证施工环境的照明和通讯条件,做到文明现场施工,采取必要的防盗防撬措施,保安措施,争做文明施工队伍。
1.2。
6施工方法(1)线槽线管的设计与安装垂直主干线槽内必须装有桥梯(或等效物),用于扎紧线缆,垂直主干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垂直度每米偏差不超过3毫米,每段线槽须有3个或以上的固定点,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应在1.2米左右,要求能稳固线槽,且可承受起大对数电缆。
水平主干线槽安装时应保持平直,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毫米,线槽内须安装隔板将线槽分割成若干区域,使不同系统的线缆分别走线,避免交叉并相互影响;线槽的容积率保证不超过40%;水平线槽须用吊架固定,吊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现象,吊架的间距为1。
2—1.5米左右.线槽、线管应保持良好的电器连接,并做好接地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槽及管的末端处的毛刺须处理掉,以免将来放线时损坏线缆外套;线槽的转弯位必须有45度过渡段;线管的敷设在路径上转弯角不能多于两个,且弯曲半径应大于线管直径的6-8倍,如多于两个转弯角或直线距离超过30米时,应使用安装转换盒;线槽及线管的路径应选择最短距离,当与电力线平行时,应保持足够间距;线槽及线管的厂家具有1S09001认证证书,确保所有管槽的质量.(2)水平电缆敷设在敷设电缆之前,先检查所有管槽是否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路由及拟安装信息面板的位置是否与设计相符;核对电缆的规格和型号。
在管里穿线时,避免电缆受到过度拉引,每米的拉力不能超过7公斤,必要时可在管内加少量滑石粉以减少线缆与内壁之间的磨擦。
水平线槽中敷设电缆时,电缆应顺直,尽量避免交叉;布放线缆时不能损伤保护套和踩踏线缆;水平线缆在信息点输出口处预留30—60厘米;水平线缆敷设时,两端应做好标签,填写好放线记录表;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
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对于有安装天花板的区域,所有的水平线缆敷设工作必须在天花施工前完成;所有线缆不应外露。
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米/分.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3)信息插座安装1)插座/插头配线规范568A和568B是指用于8针配线(最常见的就是RJ45)模块插座/插头的两种颜色代码。
在ANSI/TIA/EIA布线标准下两种都是可用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会互换。
这两种颜色代码之间的唯一区别就是橙色和绿色线对的互换.由于向后兼容性问题,T568B配线图被认为是首选的配线图。
T568A配线图被标注为可选,但现在仍被广泛使用。
简单来说,这个技术规范为结构化布线的插座/插头定义了配线图。
2)安装工艺信息插座安装前必须确认所有装修工作己完成,核对信息口编号是否有误。
墙体上安装信息插座,宜高出地面或地板300mm,面板应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或地插座内。
接线盒盖可开启,应严密防水、防尘,并与地面齐平。
安装在弹性分隔屏风上的信息插座,应安装在屏风上预留的信息插座安装槽内,信息插座的表面应与屏风面齐平.面板安装螺丝必须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线缆布放时信息插座一端线缆至少留有0。
3—0.6米的冗余,光纤至少留有1米的冗余。
信息插座安装完毕后应立即依照平面图在面板上做好编号。
信息插座编号应与配线架编号一致,并提供相关文字、图表及电子文档.(4)线缆敷设1)水平子系统布线水平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采用走轻型装配式电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
2)垂直干线子系统它是由一连串通过竖井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它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
a、垂直干线的垂直部分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综合布线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或线槽,爬架或线槽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固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
b、垂直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垂直干缆从主设备间到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路,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保护,为垂直干缆提供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在线缆的敷设过程中,每敷设一根线缆,应同时在该线缆两端做上标记,便于在设备安装阶段区分线缆的对应点位.3)线缆弯曲半径非屏蔽4对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4倍。
屏蔽4对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6—10倍.主干对绞线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线缆外径的10倍.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5)强电和综合布线之间铜介质电缆安装的一项重要标准是电磁干扰(EMI)源和铜介质线缆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
接地金属导管或通道可以为防范电噪声源提供充分保护,开放的或非金属的通道必须放在距离噪声源足够远而且尽可能靠近地面(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的地方。
有下面的经验公式:双绞线缆与电力线的最小净距电缆、光缆暗管敷设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6)光缆敷设光缆敷设所走的线槽与双绞线相同。
在光纤敷设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光缆敷设前应按长度及环境条件进行配盘,选择合适的接头位置。
2)光缆施工中宜整盘敷设,不得任意切断光缆.3)光缆敷设时的牵引力不应大于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时最大牵引力不得大于光缆允许张力.4)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要求。
(7)设备间和管理间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在控制中心装修完工后进行,安装前应对控制中心进行合理布置,并应考虑操作方便和检修位置。
柜内布线应整齐有序,柜内专用元器件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全部设备安装完毕后,应逐个对每台设备及线路进行调试、检测、记录数据并存档.机柜、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
如有荷重和抗震要求,应按施工图的设计要求加固;设备机柜宜安装在直接与地面固定的底座上,仅作配线用的机柜可以不考虑制作底座;机柜、机架前应预留有不小于800mm的空间,机柜、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600mm。
背板式配线架应经配套的金属背板安装在可靠的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壁应紧密固定。
壁挂式机柜固定应符合厂家说明书或工程应用的规定,侧面预留空隙应符合设备安装使用或设计要求.交接箱或配线箱宜嵌装在墙体内。
配线架(MDF、IDF)的安装应符合:1)配线架必须按施工图的防震要求牢固安装。
2)线缆进入配线架应横平竖直,不得有交叉、歪斜现象。
3)跳线环位置应平直整齐.机柜、机架和配线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损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
(8)光纤接续光纤接续主要是指光纤的熔接,光纤熔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光纤机时应严格遵守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及要求。
2)光纤接续应按光纤排列顺序,一一对应接续。
3)光纤熔接时,其端面必须按端面倾斜度小于0.5度要求切割合格。
4)当使用的光纤熔接机缺乏接续质量检验功能,或虽有检验功能,但不能保证接续质量时,应在接续时采用OTDR进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