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一.钝化的意义及机理简介一般来说,易离子化的金属容易氧化,即容易腐蚀,而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有些金属如铝、镁、铬等虽然易离子化,但由于它们在大气或水中容易生成一层腐蚀产物的薄膜,从而却提高了耐蚀性。

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状态发生变化,使其溶解速度急剧下降,使耐蚀性提高,此种工艺过程称为钝化。

钝化往往伴随阳极电位突然升高,从而使阳极反应难以进行,使金属腐蚀速度减慢或停止。

由于钝化能显著提高金属的耐蚀性,故在机械、电子、仪器、日用品、军工器械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于钝化机理目前存在多种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薄膜理论,另一种是吸附理论。

薄膜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

正是由于这一层膜的存在,将基体金属与腐蚀介质分开,达到保护基体金属,使其不被继续受腐蚀。

吸附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主要是氧的吸附层。

正是由于这一吸附层的存在,使金属耐蚀性提高。

但是上述这两种理论均不能完全解释全部钝化现象,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表面钝化处理方法铝及铝合金工件,无论是化学氧化法或阳极氧化法制取的氧化膜都是多孔的,易受污染,耐蚀性不高。

例如,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是一种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多于L膜,其微孔数量达4~77×109个/cm2,比表面积非常高。

因此,使得氧化膜的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空气中或者使用环境中的腐蚀介质或污染物极易被吸附到膜孔内,所以未经封闭处理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和抗污染能力均不高。

即使氧化膜在染色后也应进行钝化或封闭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

1.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工件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2.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工件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3.氧化膜的封闭处理氧化膜的封闭实际上就是封闭氧化膜的微孔,孔处理。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方法很多,如下:降低其表面活性,因此也称为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分述如下:(1)水合封闭法水合封闭的基本原理是氧化膜和孔壁的A1203在较高温度的热水或水蒸气中发生水合反应,生成水合氧化铝(A1203·H20),使氧化膜体积膨胀,其体积将增大约33%以上。

压铸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

压铸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

压铸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1. 引言压铸铝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表面易受氧化影响,需要进行钝化处理以提高耐腐蚀性和表面质量。

本文将介绍压铸铝合金的钝化处理工艺,包括钝化原理、工艺流程和常用的钝化剂等内容。

2. 钝化原理钝化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且具有良好附着力的氧化膜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对于压铸铝合金而言,主要采用酸性钝化剂进行处理。

在酸性溶液中,压铸铝合金表面的氧化物会与酸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和附着力,并能提供较好的基底与涂层之间的粘结力。

3. 工艺流程3.1 表面清洁在进行钝化处理之前,需要对压铸铝合金的表面进行清洁,以去除油污、灰尘和氧化物等杂质。

常用的清洁方法包括碱洗、酸洗和电解清洗。

3.2 酸性钝化处理酸性钝化是压铸铝合金钝化的主要工艺。

常用的酸性钝化剂包括硫酸、磷酸和硫酸铬等。

3.2.1 硫酸钝化硫酸钝化是一种常用的钝化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1.将压铸铝合金浸泡在稀硫酸溶液中,通常浓度为5-15%。

2.控制温度在40-60摄氏度,时间为5-15分钟。

3.取出压铸铝合金并进行中性化处理,以去除残留的酸性溶液。

3.2.2 磷酸钝化磷酸钝化也是一种常用的钝化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1.将压铸铝合金浸泡在稀磷酸溶液中,通常浓度为2-5%。

2.控制温度在40-60摄氏度,时间为10-30分钟。

3.取出压铸铝合金并进行中性化处理,以去除残留的酸性溶液。

3.2.3 硫酸铬钝化硫酸铬钝化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钝化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1.将压铸铝合金浸泡在含有硫酸铬和硫酸的溶液中。

2.控制温度在50-70摄氏度,时间为15-30分钟。

3.取出压铸铝合金并进行中性化处理,以去除残留的酸性溶液。

3.3 中性化处理中性化处理是为了去除钝化过程中残留的酸性溶液,并恢复表面的pH值。

常用的方法包括用水冲洗、浸泡在碱性溶液中或使用碱性清洗剂。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一.钝化的意义及机理简介一般来说,易离子化的金属容易氧化,即容易腐蚀,而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有些金属如铝、镁、铬等虽然易离子化,但由于它们在大气或水中容易生成一层腐蚀产物的薄膜,从而却提高了耐蚀性。

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状态发生变化,使其溶解速度急剧下降,使耐蚀性提高,此种工艺过程称为钝化。

钝化往往伴随阳极电位突然升高,从而使阳极反应难以进行,使金属腐蚀速度减慢或停止。

由于钝化能显著提高金属的耐蚀性,故在机械、电子、仪器、日用品、军工器械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于钝化机理目前存在多种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薄膜理论,另一种是吸附理论。

薄膜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

正是由于这一层膜的存在,将基体金属与腐蚀介质分开,达到保护基体金属,使其不被继续受腐蚀。

吸附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主要是氧的吸附层。

正是由于这一吸附层的存在,使金属耐蚀性提高。

但是上述这两种理论均不能完全解释全部钝化现象,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表面钝化处理方法铝及铝合金工件,无论是化学氧化法或阳极氧化法制取的氧化膜都是多孔的,易受污染,耐蚀性不高。

例如,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是一种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多于L膜,其微孔数量达4~77×109个/cm2,比表面积非常高。

因此,使得氧化膜的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空气中或者使用环境中的腐蚀介质或污染物极易被吸附到膜孔内,所以未经封闭处理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和抗污染能力均不高。

即使氧化膜在染色后也应进行钝化或封闭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

1.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工件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2.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工件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3.氧化膜的封闭处理氧化膜的封闭实际上就是封闭氧化膜的微孔,孔处理。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方法很多,如下:降低其表面活性,因此也称为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分述如下:(1)水合封闭法水合封闭的基本原理是氧化膜和孔壁的A1203在较高温度的热水或水蒸气中发生水合反应,生成水合氧化铝(A1203·H20),使氧化膜体积膨胀,其体积将增大约33%以上。

铝材钝化原理

铝材钝化原理

1.钝化原理:ZY-WG 无铬钝化剂使镀锌层在含有络合剂的条件下,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并以其成膜的稳定性,形成牢固致密耐蚀的钝化膜。

2.产品性能:经该产品钝化膜,无色、光亮、耐蚀性强。

与传统的含铬钝化比较,其显著特点是无毒、无刺激味,工作液稳定,符合环保要求。

3.用途:适用于各种镀锌产品的钝化处理,有效的防止镀锌产品表面腐蚀氧化,提高金属表面的抗腐能力,使镀锌件长久保持光亮。

4.钝化方法: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喷淋加气吹,浸渍加控干或风吹,也可辊涂涂抹等多种方法钝化。

一、产品性质本品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助剂复配而成的水基清洗剂。

其作用机理为:借助于表面活性成份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能力,通过各种助剂的协同作用,使油污在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减弱、脱离而进入洗液,从而达到去除油污、洁净表面的目的。

S-002除油剂洗净力强,脱脂迅速,使用浓度低,工作液成份稳定,不燃不爆,对工件不腐蚀,使用安全可靠。

其应用范围广泛,既可单独使用,亦可加入到酸碱溶液中,适用于钢铁、锌铝及其合金件之喷涂予处理。

二、性能规格1、溶液外观透明液体,允许略带黄色2、密度,g/cm3 1.01±0.013、酸碱性: 中性4、浊点A:80℃ B:60℃三、使用方法1、处理方式:浸渍,喷淋(喷淋压力0.8-1.80atm)2、处理浓度: 3-7%3、处理温度:20-70℃4、处理时间:2-6min四、注意事项1、视工件表面油污程度及种类,确定工作液浓度,是否添加除油剂;2、如果某些工件上附有高熔点油脂或重度油污时,可适当提高处理槽液温度或手工擦洗清除;3、槽液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化学反应、工件带走等原因,其有效成份含量降低,脱脂能力下降,应及时添加除油剂;4、使用S-002B型除油剂新配槽时,由于槽液含油度低或喷淋压力过高造成泡沫过多时,可适当加消泡剂或降低喷淋压力;5、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

存于通风干燥处。

铝材氧化生产工艺规程一、工艺流程:①银白料及银白电泳料氧化:上架——水洗——低温抛光——水洗——水洗——钳料——氧化——水洗——水洗——水洗——封孔——水洗——水洗——下架——风干——检验进入电泳工序——包装②磨砂料及磨砂电泳料氧化:上架——除油——水洗——酸蚀——水洗——水洗——碱蚀——水洗——水洗——中和出光——水洗——水洗——钳料——氧化——水洗——水洗——水洗——封孔——水洗——水洗——下架——风干——检验——包装进入电泳工序③着色料及着色电泳料氧化上架——水洗——低温抛光——水洗——水洗——钳料——氧化——水洗——水洗——水洗——着色——水洗——水洗——封孔——水洗——水洗检验进入电泳工序——下架——风干——检验——包装二、上料:①型材上料前应将吊杆接触面打磨干净,并按标准支数上料,其计算公式:上料支数= 标准电流标准电流密度×单支型材面积②上架支数的考虑原则:a、硅机容量利用率不大于95%;b、电流密度取1.0—1.2A/dm;c、型材形状和两支型材之间留必要的间隙;③氧化时间的计算:氧化时间(t)= 膜厚K·电流密度K 为电解常数,取0.26—0.32,t单位为分钟;④上排时必须按照《型材面积及上排支数表》规定的支数上架;⑤为了便于排液和排气,上排捆扎时应倾斜,倾斜度5°为宜;⑥两端可超出导电杆10—20mm,最多不得大于50mm。

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铝合金钝化处理是一种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利用其能够形成致密、
均匀的氧化膜来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表面装饰性能。

其工艺流程包
括以下几个步骤:
1.清洗:将铝合金材料经过去油、去垢、除锈等预处理工序,保证表
面无杂质。

2.酸洗:将铝合金材料浸入苛性钠、硫酸等强酸中进行酸洗,去除表
面氧化物和铝合金表面锈蚀物。

3.水洗:将铝合金材料缓慢浸入清水中,用水冲洗,以去除酸洗液和
表面污染物。

4.中和:将铝合金材料浸入碱性中和液中,并且缓慢搅拌,中和酸洗
液并且去除碱性残留物,避免影响后续处理工艺。

5.钝化:将铝合金材料浸入含氧化剂的钝化液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提高铝合金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6.水洗:将铝合金材料缓慢浸入清水中,用水冲洗,以去除钝化液和
表面污染物。

7.干燥:将铝合金材料在室温下自然晾干或者通过烘干方法将其干燥。

以上就是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的详细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不同
铝合金材料需要调整处理液的配方和工艺参数,以确保最佳处理效果。

铝及铝合金的钝化方法

铝及铝合金的钝化方法

铝及铝合金的钝化方法铝及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铝的活泼性,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化物,导致铝表面的钝化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铝材料的外观,还会降低其耐腐蚀性能。

因此,钝化成为提高铝及铝合金耐蚀性的一项重要工艺。

钝化是指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氧化膜,从而改善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能。

对于铝及铝合金而言,常用的钝化方法有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和磷化钝化等。

首先是化学钝化。

化学钝化是指将铝材料浸泡于含有氟硅酸钠、硝酸铝等活性成分的镁铝钠水溶液中。

这种方法可以在铝表面形成一层厚约0.01-0.02毫米的氧化膜,提高铝的耐蚀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化学钝化可以通过喷涂、浸泡、喷淋等方式进行。

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批量铝材料的钝化处理。

其次是电化学钝化。

电化学钝化是指通过电解的方式,在铝材料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氧化膜。

在这种方法中,铝材料被作为阳极,在硫酸铝溶液中通以直流电流,使铝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保护性的氧化膜。

电化学钝化的优点是能够控制氧化膜的厚度和质量,可选用不同的电解液和工艺参数来满足不同要求。

然而,电化学钝化需要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适用于对钝化层质量要求较高的特殊场合。

最后是磷化钝化。

磷化钝化是指将铝材料浸泡于含有磷酸盐和硝酸等成分的酸性溶液中,通过与金属铝发生化学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磷化层。

这种磷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还能增加铝表面的润滑性。

磷化钝化适用于特殊要求的铝合金,如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中使用的铝材料。

磷化钝化的优点是蚀齿性好、成本低、工艺简便。

总之,对于铝及铝合金的钝化处理,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和磷化钝化是常见的方法。

不同的钝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通过选择合适的钝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合的钝化工艺参数和设备条件,确保钝化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工艺流程》
钝化是一种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钝态物质的化学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金属表面的腐蚀,提高金属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钝化工艺通常用于不锈钢、铝合金、镀锌钢等金属制品的表面处理。

钝化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表面清洗:首先要将金属表面的油污、锈迹和其他杂质清洗干净,保证金属表面的纯净度。

2. 酸洗处理:经过清洗后的金属表面需要进行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锈迹,以保证钝化涂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3. 钝化处理:将经过清洗和酸洗处理的金属制品浸泡在含有钝化剂的溶液中,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钝态层,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4. 中和处理:经过钝化处理后,要对金属表面进行中和处理,以中和残留在表面的钝化剂和溶液,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5. 防锈处理:最后对经过钝化处理的金属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使其更加耐腐蚀和耐候。

钝化工艺流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对于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钝化工艺流程,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能和装饰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铝合金钝化 (2)

铝合金钝化 (2)

铝合金钝化1. 引言铝合金是一种常用的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然而,铝合金在某些环境下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其性能下降或表面发生腐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铝合金钝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铝合金钝化的概念、作用机理、常见的钝化方法以及钝化后的效果。

2. 钝化的概念和作用机理2.1 钝化的定义钝化是指通过改变铝合金表面的化学性质,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或其他化学膜,从而改变铝合金的表面性能,增强其抗氧化和耐腐蚀性。

2.2 钝化的作用机理在钝化过程中,铝合金表面的金属阳离子与氧化剂反应生成氧化物,形成一层密封的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能够阻止氧、水等有害物质的进一步侵蚀,从而保护基材不被腐蚀,并提升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3. 常见的铝合金钝化方法3.1 阳极氧化钝化阳极氧化钝化是最常见的一种铝合金钝化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铝合金表面形成一个阻挡氧气侵入的氧化层,从而增强其抗氧化性能。

具体钝化步骤如下: 1. 表面预处理:包括去除油脂、氧化物和杂质等。

2. 极化处理:将铝合金作为阳极,与电解液中形成的阴极(通常为铅或钛)一起,在电解槽中进行极化处理。

3. 氧化处理:在极化处理过程中,通过施加不同电压和电流,将铝合金表面的金属离子氧化为氧化铝,形成致密的氧化层。

3.2 化学钝化化学钝化是利用一些化学试剂反应与铝合金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的钝化方法。

主要的化学钝化方法有硫酸铜钝化、黄酸钝化等。

4. 钝化后的效果通过铝合金表面的钝化处理,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 抗腐蚀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使铝合金在潮湿、腐蚀性气氛中的使用寿命更长。

- 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增加,从而提高铝合金的机械性能。

- 增强涂装附着力,使铝合金更适合进行喷涂、电泳涂装等表面处理。

5. 结论铝合金钝化是重要的表面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钝化方法。

此外,应加强对钝化过程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钝化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
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是一种应用于铝合金表面的化学处理
方法,旨在提高铝合金表面的耐蚀性和耐磨性。

下面是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的步骤:
1. 清洗:将铝合金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清除干净,以便后
续处理。

2. 酸洗:将铝合金表面浸入酸性溶液中,以去除表面氧化层和
杂质。

酸洗一般使用硫酸或盐酸等强酸。

3. 冲洗:将铝合金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酸性溶液和杂质。

4. 钝化:将铝合金表面浸入含铬酸、硫酸等化学药品的溶液中,使铝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层,从而提高铝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

钝化后的铝合金表面会呈现出灰白色的颜色。

5. 再次冲洗:将钝化后的铝合金表面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
留的化学药品。

6. 干燥:将经过处理的铝合金表面晾干,以便后续的涂装、喷
涂等工艺。

以上就是铝合金钝化处理工艺流程的步骤,该工艺对于提高铝合金表面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具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