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

合集下载

山西省各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

山西省各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
1,663,994
80,662
24,682
347,743
196,077
836,717
注:数据来自《山西统计年鉴2010》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
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山西省现有耕地55387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
56,604
198
45,119
4,524
38
1,282
2,121
3,323
长 治 市
281,507
20,548
192,641
16,180
1,870
367
6,981
42,919
晋 城 市
212,004
63,861
83,280
9,229
441
40,632
4,057
10,503
朔 州 市
324,990
260
公顷地区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豆类薯类其他作物总播种面积太原市114614290651958764417687421802534894大同市316566150650172952203313712577889270阳泉市5660419845119452438128221213323长治市28150720548192641161801870367698142919晋城市2120046386183280922944140632405710503朔州市324990260129530703018003727732388116705晋中市3386162620820385616106391824729985153948运城市7718393295292358862653793462589660147061忻州市46634735722991520025777642503133795临汾市5642252478761946461224248421195083687吕梁市4096421533614651286267579042765120614合计385695570708016639948066224682347743196077836717注

山西临汾特色药材种植

山西临汾特色药材种植

山西临汾特色药材种植山西临汾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宜药材的种植,因此拥有丰富的特色药材资源。

下面将就几种在山西临汾特色药材的种植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川羌黄精。

川羌黄精是山西临汾特有的传统中草药,具有美白、保湿、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川羌黄精喜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大部分生长在山脚下、山谷、林间等地。

川羌黄精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料,最适合种植在土壤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目前,山西临汾已经成为川羌黄精的主要种植地之一,其品质和产量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是山药。

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对于调节血糖、增加免疫力、抗疲劳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山药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并且对土壤要求不高。

山药在山西临汾种植广泛,其产量和质量也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竞争力。

再者是当归。

当归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对于调节血气、活血、养血等方面有很好的功效。

山西临汾的气候条件适合当归的生长,土壤也较为肥沃。

当归种植主要分布在山脚下和山间的土地上,需要适宜的水分和肥料来保证良好的生长。

山西临汾种植的当归品质优良,市场需求也较大。

另外是白芍。

白芍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镇静、止血、抗菌等功效。

白芍适合在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土壤要求较为松软、排水良好。

山西临汾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合白芍的生长,因此种植的面积较大,并且产量质量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最后是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对于清热解毒、解热、止咳等功效有一定的作用。

金银花对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排水良好的土壤要求较高。

山西临汾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符合金银花的生长要求,因此种植面积较大。

山西临汾产的金银花品质上乘,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山西临汾的特色药材种植资源丰富,其中包括川羌黄精、山药、当归、白芍和金银花等几种。

其种植面积广,产量和质量优良,对于满足市场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山西临汾的种植者也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不断优化种植环境,以进一步提高特色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哪个地方产的荞麦面最好

哪个地方产的荞麦面最好

哪个地方产的荞麦面最好
1、山西古雁门
山西雁门地区是属于高山地区,而且地质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人烟比较稀少,昼夜温差大,而且附近的水质无污染,在那里种植出来的苦荞麦是有名的优质品种,也是我国公认的天然绿色食品,制作出来的荞麦面口感佳,营养丰富。

2、赤峰市敖汉旗
敖汉是赤峰所辖十二旗县区之一,位于赤峰市东端,和辽宁省建平县接壤。

这里历史悠久,土地肥沃,老哈河从境内流过,滋润这这片土地。

敖汉是赤峰产粮大户,是著名世界小米之乡,荞面也是主要农作物之一,著名品牌是敖汉双井荞麦面,畅销全国各地。

3、陕西定边
定边荞麦,陕西省定边县农业特产。

定边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钾素,日照充足,天气凉爽,雨热同季,非常适宜荞麦生长。

出产的荞麦具有粒大饱满、色泽茶褐、出粉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用荞麦加工的荞麦面,也是十分有名的,产品畅销**、韩国、**及香港、东南亚地区。

4、河北张家口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荞麦,也是国内很出名的产区,张家口地区地区比较冷,荞麦长的时间长,所以荞麦面就特别好吃。

5、内蒙古库伦旗内蒙古的荞麦很是出名,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素有“中国荞麦之乡”的美誉。

库伦旗的荞麦生长过程中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多,降水集中在6~8月份,这样的气候环境适合荞麦生长,库伦荞麦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因此其
产品荞麦面,口感佳,极受消费者欢迎。

山西墩苗育苗现状

山西墩苗育苗现状

山西墩苗育苗现状摘要:一、山西墩苗育苗现状概述1.山西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特点2.墩苗育苗的定义及重要性3.山西墩苗育苗的现状分析二、山西墩苗育苗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悠久的种植历史2.挑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市场需求波动较大、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三、促进山西墩苗育苗发展的建议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3.拓展销售渠道,稳定市场需求4.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收入四、结论1.山西墩苗育苗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2.需综合施策,推动墩苗育苗产业持续发展正文:山西墩苗育苗现状一、山西墩苗育苗现状概述山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为墩苗育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墩苗育苗是指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使作物生长更加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和产量。

在山西地区,墩苗育苗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还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然而,山西墩苗育苗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山西墩苗育苗的优势与挑战1.优势:山西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此外,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另外,山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2.挑战:尽管山西墩苗育苗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许多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种植,这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

其次,市场需求波动较大,农产品价格不稳定,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导致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三、促进山西墩苗育苗发展的建议为了推动山西墩苗育苗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产值。

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介休市地理环境

介休市地理环境

介休市地理环境
介休市地理环境是介休市独特的自然特征,受黄土高原地貌影响,地势起伏较大。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临太行山脉,西接汾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
了独特的地理格局。

介休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暖花开,
夏日宜人,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

自然资源丰富,山地面积占比较高,森林覆盖率较高,是重要的林业资源基地。

介休市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此外,汾河穿城而过,水资源丰富,为当地农业和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地理环境对介休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当地
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合理利
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介休市地理环境丰富多彩,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
类智慧的结合,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忻州种植京科糯

忻州种植京科糯

忻州种植京科糯忻州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的北部。

忻州被誉为中国东北部最大的糯米种植基地之一,而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就是京科糯。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忻州种植京科糯的情况。

京科糯是忻州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一种优质糯米品种。

该品种在种植区域广泛分布,且优势明显,受到农民的欢迎。

忻州具备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温度适中、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等,为京科糯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京科糯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忻州的各县区,具体包括市辖区忻府区、忻州经济开发区,以及各县的定襄县、岢岚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等地。

忻州对京科糯的种植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重视。

在政府的扶持下,农民普遍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如选用优质种子、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等,以提高京科糯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忻州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京科糯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也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推广。

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农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京科糯的技能和管理水平。

忻州的京科糯种植也得到了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关注。

忻州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京科糯的品种选育水平,不断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京科糯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科研人员还积极与农民合作,开展示范种植,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京科糯的利用率和市场竞争力。

京科糯以其特殊的风味和独特的口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煮熟后的京科糯米晶莹剔透,富有弹性,口感鲜美,特别适用于制作美食,如糯米饭、糯米糍、糯米饺子等。

京科糯适合于北方地区的天气条件,既能应对严寒的冬天,也能适应夏季的高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作为忻州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京科糯的种植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京科糯的优质品种和高产量使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帮助农村居民实现了增收致富。

同时,京科糯的种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面粉加工、食品加工等,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西简介概况

山西简介概况

山西简介概况山西,简称“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的北部。

山西东临河北,西接陕西,南邻河南,北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与吉林相连。

山西省总面积为156,3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712万人。

山西地处中国的北方,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

山西地形主要分为北部山地和中部平原。

北部山地主要是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山势险峻,景色秀丽;中部平原主要是晋南平原和汾河平原,地势相对较低,适宜农业发展。

山西还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山西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年平均气温在8-14摄氏度之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由于地处内陆,山西的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较大,需要注意保暖和防晒。

山西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之一。

在古代,山西曾是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山西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山西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地,有众多的古代建筑和文化景观,如平遥古城、壶口瀑布、云冈石窟等。

山西的经济以农业、工矿业为主。

山西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

山西也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一。

此外,山西还有煤化工、机械制造、能源等产业,近年来也在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山西的饮食文化独特,有丰富的特色菜肴。

山西菜以面食为主,如刀削面、炒拉面等,以及有名的灵石豆腐、运城葱油饼等。

此外,山西还有独特的面点制作工艺,如平遥牛肉面、运城驴肉火烧等,深受人们喜爱。

山西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省份。

山西的自然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

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旅游角度来看,山西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了解的地方。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走一走,感受山西的独特魅力。

山西农业特点

山西农业特点

山西农业特点一、山西地理环境和农业特点(一)山西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山西是一个夹峙在黄河中游峡谷和太行山之间的高原地带。

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其地形多样,高差悬殊,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海拔变化较大。

从垣曲的海拔180米到五台山的海拔3058米,境内有六大盆地.即大同、忻州、太侯、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寿阳、襄垣、黎城、晋城等小盆地。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

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

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独特的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在-4°-14°C之间。

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二)山西人文地理环境特点——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处在黄河中下游的晋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

黄土高原和游黄土冲积的平原土壤疏松,在生产工具简单、铁器还未运用的情况下,易于清除天然植被和开垦耕种,是当时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方,历史传说中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西南部,山西地区成为中华民族地发祥地。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我国古代文名的重要策源地,遗留下许多丰富的古建筑,由于气候比较干燥,较少受到战火的破坏,现存的元代以前的古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加上明清大院,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间艺术宝库。

人的流动性小,交往少,文艺孤立发展,特色鲜明,因而成为中国北方戏曲的摇篮,民歌的海洋,民间舞蹈之乡,民间美术也丰富多彩。

(三)山西农业特点——“特”字当头走山西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0%以上,干旱、霜冻等农业自然灾害频繁。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山西很难成为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农作物生长地区及简介
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山西省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

1. 小麦:山西省是中国的主要小麦生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2. 玉米:山西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广泛,主要集中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3. 高粱:山西省的高粱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忻州地区、吕梁地区等。

4. 大豆:山西省的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中部和南部的盆地和平原地区,如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

5. 马铃薯:山西省的马铃薯种植主要集中在山西西部和北部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如忻州地区、吕梁地区等。

山西省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作物种类丰富,是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山西省还是中国的苹果主产区之一,特别是运城地区的苹果品质优良,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