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博物馆讲解词.

合集下载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哎,各位朋友,今儿咱们不聊别的,就聊聊那座让人一眼万年,心里头暖洋洋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您要是来了这儿,保管让您觉得,这趟没白跑,历史啊,文化啊,都活生生地在您眼前晃悠呢!一迈进那大门,嘿,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似的。

迎面而来的,不是冷冰冰的展品,而是一股子热腾腾的生活气息。

您瞧那运河的模型,水波粼粼的,跟真的一样,小船儿悠悠地荡着,好像还能听见船夫那悠长的号子声,回荡在耳边,那叫一个亲切!再往里头走,哎哟,这展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您别急,咱们慢慢看。

这边是些老物件儿,什么漕运的粮袋啊,船工的衣裳啊,每一件都透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年的风风雨雨,还有那些为了生计奔波在运河上的人们。

这些物件儿,就像是会说话一样,讲着过去的故事,让人听了心里头暖洋洋的。

再往那边瞅瞅,嘿,这可不是一般的展览区。

人家说了,这是“活”的展览。

您瞅瞅那运河沿岸的风光,用高科技手段给复原了,跟真的一样。

春天里,桃花笑春风;夏天时,荷叶连天碧;秋天到了,芦苇荡里一片金黄;冬天嘛,白雪覆盖着河岸,静悄悄的,美得很。

这四季变换,就在您眼前上演,您说这算不算得上是个奇迹?还有啊,这博物馆里头,还藏着不少互动项目呢。

您要是感兴趣,可以亲自上手试试。

比如那个模拟驾船的游戏,让您感受一下当年船工们驾船过闸的惊险与刺激。

还有那些VR体验区,戴上眼镜,您就能“穿越”到古代,跟古人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这感觉,简直了!当然了,来这儿也不能光看展览、玩游戏。

咱们还得学点知识不是?博物馆里头啊,有专门的讲解员,他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您讲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经济意义等等。

您要是听进去了,保证能长不少见识呢!最后啊,我想说的是,这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啊,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那么简单。

它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我们每一个人。

当我们站在这座博物馆里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跟历史对话,跟文化交流。

这种感觉啊,真的是难以言喻的美好。

大运河博物馆讲解

大运河博物馆讲解

大运河博物馆讲解大运河博物馆位于中国北京市通州区,是一处集文化、历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博物馆。

大运河博物馆以“大运河——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为主题,展览内容包括运河的起源、发展、建设、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大运河博物馆。

一、大运河的起源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大运河的建设历时289年,历经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不懈努力。

运河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以便将货物和人员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运河逐渐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和商业基础设施,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大运河的发展情况大运河的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古代运河阶段: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9世纪。

在这个阶段,大运河的建设历时2500多年,经历了多个朝代的不懈努力。

最早的运河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郑国,经过战国时期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一条长达11000公里的大运河。

2. 现代运河阶段:公元19世纪至20世纪初。

在这个阶段,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情况最为迅速。

清政府在1860年修建了天津到北京的天津运河,1904年修建了广州到北京的广州运河,1914年修建了南京到北京的南京运河,这些运河的建设和开通大大缩短了各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3. 现代运河保护和利用阶段:20世纪初至现在。

在这个阶段,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政府在1912年修建了天津到北京的天津运河,1949年修建了南京到北京的南京运河,1960年修建了北京到天津的北运河,这些大运河的建设和开通也为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讲解词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讲解词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讲解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呀!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地方。

你想想,那京杭大运河,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咱华夏大地上,它承载着多少历史和故事啊!而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就是打开这历史宝库的钥匙。

一走进博物馆,那感觉,就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看着那些古老的文物、图片和资料,你能不惊叹吗?那仿佛在告诉你,嘿,咱老祖宗多厉害呀!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开凿出了这么伟大的运河。

里面的展品那叫一个丰富啊!有各式各样的船只模型,那做工精细得很嘞,就跟真的似的。

还有那些讲述运河历史的展板,图文并茂,让你看得明明白白。

这就好比你在看一部超级精彩的历史大片,只不过这大片是真实发生过的。

你说这运河对咱中国的意义有多大?它可不只是一条河那么简单!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让南北的物资能够顺畅流通。

没有它,咱的生活得少多少精彩呀!就像咱家里的电一样,平时不觉得,一旦没电了,那可就抓瞎了。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互动的地方呢,可不是光让你看看就完事儿了。

你可以去体验一下摇橹的感觉,虽然不是在真正的运河上,但也能让你过把瘾不是?还有一些小游戏,能让你在玩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运河的知识。

这多有意思呀!
咱再想想,这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不就是一个大宝藏嘛!它把运河的一切都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这可不是那些普通的博物馆能比的呀!
朋友们,真的,有机会一定要去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看看。

去感受一下那历史的魅力,去听听那运河的故事。

相信我,你去了绝对不会后悔的!你不去看看,那不就跟错过了一场超级盛宴一样可惜嘛!所以呀,赶紧行动起来吧!。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导游词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导游词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各位来到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我是你们的导游,接下来的时间,我将带领大家领略这个博物馆的独特魅力。

首先,让我们站在博物馆的入口,抬头看那高大的入口拱门——它象征着隋唐大运河的起点。

拱门上雕刻着的是隋唐时期最繁荣的城市——洛阳的象征,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

这座大佛是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品之一,以其神秘的微笑和庄重的神态吸引了无数游客。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画,这幅画描绘了隋唐大运河的全貌。

大运河两岸的风光、城市、人物、船舶等元素都栩栩如生,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繁华的隋唐时期。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一系列主题展览。

第一个展览是关于隋唐大运河的开凿和建设。

这里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献,包括工程规划图、施工工具等,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勤劳。

第二个展览,其主题是关于隋唐大运河的生活与文化,全面展示了运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在这个展览中,观众们将有机会欣赏到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展品,包括精美的瓷器、华丽的丝绸、富饶的粮食仓等。

这些展品无一不反映出隋唐时期人们生活的繁荣景象,以及他们在手工艺、农业和贸易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隋唐大运河,作为古代中国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不仅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沿岸人民的生活。

这个展览通过展示各种与运河生活和文化相关的物品,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隋唐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精美的瓷器是展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瓷器不仅造型独特,而且纹饰精美,它们代表了当时手工艺的巅峰之作。

华丽的丝绸同样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丝绸质地细腻,色彩鲜艳,充分展示了隋唐时期丝织业的繁荣。

此外,富饶的粮食仓也反映了当时农业的丰收和经济的繁荣。

这些粮食仓储存的粮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也为贸易和商业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通过这个展览,观众们将有机会深入了解隋唐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词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词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讲解词欢迎大家来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今天咱们就像坐上一艘古老的船,穿梭于历史的河流,感受那股澎湃的文化气息。

说到大运河,嘿,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工程,简直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啊!想象一下,古人怎么在这条水道上运送货物、交流文化,这里头的故事可多得很。

1. 大运河的由来与历史1.1 大运河的开建大运河的修建开始于隋朝,那时候可真是个“拼命三郎”的时代,没啥不能干的。

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贸易和联系,隋炀帝下了个狠心,开始了这项庞大的工程。

你想啊,那个年代,工程队伍可不是像今天这样组织得井井有条,基本上是“人多力量大”,一帮人就挖吧挖吧!听说当时修运河的那些人可真是辛苦得不行,真是“一路艰辛,风雨兼程”。

1.2 文化的交融与影响等运河开通之后,南北方的文化就像调味料一样,相互渗透。

南方的米饭和北方的面食在这里碰撞,碰撞出无数的美味。

再说,诗词、音乐、戏曲也都借着这条水路传遍了大江南北,真是“文曲星在运河”,让人目不暇接!而且,运河沿岸的小镇,各种商贩的叫卖声、唱戏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简直让人流连忘返。

2. 运河沿岸的风情2.1 水乡的美丽与风情走在运河旁,你会发现两岸的水乡风情简直美得让人心醉。

白墙黑瓦的小楼,点缀在清澈的河水旁,像极了画中的仙境。

小桥流水人家,常常能见到老奶奶在洗菜,孩子们在嬉戏,这种宁静的生活,仿佛让时间都慢了下来。

还有那柔和的阳光洒在水面上,真的是“阳光下的水波,闪烁着金色的希望”。

2.2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在运河沿岸,传统的手工艺依旧生生不息。

像是编织、陶艺、竹编,每一件都承载着工匠们的智慧和汗水。

有人说,手工艺就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每一针每一线都在讲述着故事。

看到那些手艺人一丝不苟的样子,真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以说,技艺的传承可不只是个口号,背后可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啊!3. 运河的现代发展3.1 运河与现代生活如今的大运河,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水道,它变得越来越现代化。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解说词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真的是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地方!你想想,这条运河可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大动脉啊,曾经连接了南北,沟通了繁华和富饶。

博物馆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那些风云人物的故事。

嘿,谁说历史就一定得严肃?咱们可得轻松点,听听这些故事,绝对不想打瞌睡!咱们得说说这运河是个什么玩意儿。

它可不是简单的水道,而是经济、文化交流的超级通道。

南方的稻米、北方的粮食,沿着这条水路一路飘,简直就像是一场大联欢!想象一下,船只在水面上晃荡,人们在船头高声唱着歌,水波荡漾,活像个热闹的集市。

哈哈,这幅画面可真美啊!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幅幅古老的画卷,描绘着当年运河的繁荣景象。

你能看到商贩在河岸吆喝,旅客们在船上嬉笑。

听说当时的人们可热情了,谁要是敢在船上吃东西,马上就能被围起来,成了“众矢之的”。

这可真是个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香味儿。

咱们再瞅瞅那些精美的文物。

哇,古代的陶器、铜器,样样都让人目不暇接。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

比如那件青铜器,传说是当时商人的随身宝物,用来保佑他们的生意兴隆。

可见,古人对财运的重视可一点都不比咱们差!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财源滚滚”的老话,真是应景!走着走着,可能你会注意到墙上的介绍牌,别小看这些小东西,它们可是历史的“搬运工”。

上面写的可都是那些英雄好汉的故事。

比如隋炀帝,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然而也因运河的修建被许多人诟病。

虽然如此,运河的开通却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唉,真是“功过难辨”啊,让人纠结得要命。

在博物馆里,你还可以看到一些互动展区。

哇,科技和历史的结合,真是太酷了!你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当年水运的场景,动手划船,感觉自己仿佛成了古代的水手。

相信我,划得再不好,也不会有人嘲笑你,大家都乐呵呵的,气氛好得不得了!咱们也不能忘了运河对文化的影响。

诗词歌赋,那可是大运河的“副产品”。

很多诗人都在运河旁吟咏,留下了美丽的诗篇。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每个馆介绍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每个馆介绍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每个馆介绍1. 博物馆概述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亲切。

走进这里,你会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条古老的运河旁。

这个博物馆不仅是扬州的骄傲,也是整个大运河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

馆内的陈设别致,每一个展厅都有它独特的风格和故事。

让我们一起探秘这个迷人的地方吧!2. 主要展馆介绍2.1 运河的起源和发展首先,你肯定要去的就是运河的起源展厅。

哇哦,走进去,你就像被拉回了几千年前的古代世界。

这个展厅展示了大运河的诞生过程,从古人的智慧到那个年代的艰辛付出,这些一一呈现在你眼前。

你能看到那些古老的石碑、木质的模型,还有一些旧照片,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

运河不仅仅是水道,它是连接南北的纽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的,站在这里,你会有种“历史在我脚下”的感觉呢!2.2 扬州的历史与文化接下来,别忘了去扬州的历史与文化展馆。

这里可是浓缩了扬州几千年风雨的地方。

展馆里有扬州的老地图、古代的文物,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

比如扬州瘦西湖,那可是扬州的骄傲,展馆里的模型把瘦西湖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能看到古人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如何用巧手打造出扬州的独特风貌。

看着这些展品,你会觉得扬州的每一块砖,每一条河流,都有故事在诉说。

3. 互动体验区3.1 虚拟现实体验如果你觉得看展品还不够过瘾,那么一定要去互动体验区。

在这里,你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穿越”到古代运河的世界。

你可以“坐船”在古运河上游览,看见那些古老的商贾和船夫,感受古人的生活。

这种体验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仿佛自己真的成了那个时代的一部分。

你能感受到水波荡漾的声音,仿佛耳边还飘来古人的歌声。

说实话,这种“沉浸式”的体验,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3.2 传统工艺展示还有一个不容错过的区域,就是传统工艺展示区。

这里展示了许多古老的工艺品,从手工编织的绳索到古代的陶器,每一件都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巧思。

特别是那些用古法制作的运河模型,真的是精致到让人惊叹。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导游词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导游词

扬州我国大运河博物馆导游词欢迎来到扬州我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悠久且重要的运河之一,大运河见证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繁荣。

本次导览将带领您深入探索大运河的壮丽历史和文化,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段悠久而璀璨的历史篇章。

1. 大运河的历史由来大运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原名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吴越之地。

自古以来就是沟通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它以青白江、浙江、成、汴、山海关作为支流,横贯我国大陆,南至杭州,北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

2. 大运河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

它不仅曾经成为我国各朝代交通、商贸、文化交流与农村集市的主要场所,也是我国古代出现的最早的运河管理体制。

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史,大运河的地位不言而喻。

3. 大运河博物馆的展览内容大运河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一家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

馆内展示着大运河的历史沿革、工程波澜和遗存文物等,为游客提供了全面了解大运河的机会。

其中,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图文并茂的展品、实物和多媒体设备,为游客还原了大运河的繁荣景象。

4. 个人观点作为一个深深热爱我国历史文化的人,我从心底里感到对于大运河的敬意。

大运河不仅是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象征,更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不仅仅在我国范围内,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能够深入了解大运河的历史,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事。

回顾本次导览,我们通过讲解和观赏,对于大运河在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运河博物馆通过其丰富的展品内容和详实的解说,也让我们对于大运河的历史有了更加生动的理解。

相信经过这次旅程,你也像我一样增加了对大运河的了解和热爱。

在结束这次导览之前,我诚挚地邀请大家在有机会的时候亲自来到扬州我国大运河博物馆,一睹大运河的风采,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陈列部分)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运河文化运河博物馆。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是目前国内第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博物馆馆名是由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同志题写的。

博物馆座落在水城广场东侧,美丽的东昌湖北岸,于2004年11月开始筹建,2009年5月1日对社会开放。

它的建成,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和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映和展现中国大运河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

博物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近6000平方米,共五层,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分陈列区、收藏区和研究及学术交流区3个功能区域。

陈列以“运河推动历史,运河改变生活”为主题,除了序厅之外,另有十个展厅:第一层三个展厅是“聊城庆祝设市十周年大型图片展”,第二层三个展厅是“运河文化陈列”,第三层三个展厅是“聊城历史文物陈列”,第四层一个展厅是临时展览。

你现在看到的就是博物馆的序厅。

序厅内是一个全面反映聊城城市概貌的大型电子沙盘,从这个沙盘上我们就可以对聊城有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一览无余。

古城犹如一叶方舟,漂浮在碧波绿水之中;运河则像一条丝带,从古城和新城之间穿过。

下面我们首先参观“聊城庆祝设市十周年大型图片展”……请继续参观“运河文化陈列”。

“运河文化陈列”共包括“世界运河陈列”、“中国运河陈列”、“聊城运河段陈列”三个展厅,现在我们走进的是“世界运河陈列”展厅。

早在公元前19世纪,古埃及就开挖了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

其后,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和贸易量的加大,欧洲的一些国家加快了运河的开挖。

从16世纪到18世纪,是欧洲运河建设的高速期。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70年代,随着船舶尺度的不断加大,运量的不断增长,原有运河已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相继开挖了深水运河,其中最著名的是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各国的运河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因而也有着不同的风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世界著名运河一览表”和世界运河地图,从这个表和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现存的世界运河中,举世闻名的中国大运河是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河道。

那么,您知道世界上最宽的运河是哪一条吗?世界上最深的运河又是哪条呢?请跟我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国的伊利运河。

伊利运河位于美国纽约州西北部。

从伊利湖岸的布法罗,经莫霍克谷地,到哈得孙河岸的奥尔巴尼,全长581公里,1817年始建,1825年竣工。

以后曾数度扩建,从1909年起经改建后,运河长度变为544公里。

伊利运河宽45米,水深3.6米,是纽约州通航运河系统的主要水道,对美国中西部的经济开发和纽约市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纽约市也因此而高速发展,取代费城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外港口。

现在看到的是巴拿马运河,雄伟的船闸,满载的货轮,伴着呼啸的海风向我们驶来。

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大陆中部,全长81.3公里,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闸式运河。

整个运河的水位高出两大洋26米,最窄处152米,最宽处304米,设有6座船闸,素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运河的开通,使美洲东西海岸航程缩短了7000至8000海里,亚洲到欧洲之间的航程缩短4000至5000海里。

看完美国的运河,我们再来欣赏俄罗斯的运河。

莫斯科运河,1947年前称“莫斯科-伏尔加河运河”,跨越莫斯科、特维尔两州,全长128公里。

莫斯科运河的开凿,将莫斯科河与伏尔加河沟通。

这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建筑群。

在这个运河河段上修建了8座船闸和8座水电站,同时还有各种拦水大坝、水泵站、船闸、河下隧道、倒虹管、铁路桥等人工建筑设施达二百多个。

莫斯科运河的建立,使莫斯科同圣彼得堡间的航程缩短1100公里。

俄罗斯另外一个著名的运河是伏尔加河-顿河运河。

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在俄罗斯欧洲部分东南部,西起卡拉奇,东至伏尔加格勒以南25公里处的红军城。

始建于1948年,竣工于1952年,全长101公里,其中45公里是天然河道。

荷兰也是运河纵横的国家。

位于荷兰西部的北荷兰运河,是一条四季如画的风景运河。

该河从海尔德到阿姆斯特丹的伊日,全长约80公里,始凿于1824年,深9米,全线可通航800吨的船舶。

荷兰的另外一条有名的运河是阿姆斯特丹运河,阿姆斯特丹运河位于荷兰西部,长72公里,连接阿姆斯特丹和莱克河及瓦尔河,共有上百条大小水道相连,有1000多座各式桥架在河上,。

始建于1952年,共有4道水闸,是西欧最繁忙的运河之一,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德国具有欧洲最古老的运河费诺福运河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基尔运河。

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

位于德国北部,西起北海畔易北河口的布伦斯比特尔科格,止于基尔湾荷尔台瑙,全长98.7公里,水面宽103米,深13.7米,可通行海轮。

基尔运河1887年破土动工,1895年建成通航。

德国修建这条运河,原为避免军舰绕道丹麦半岛航行,建成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756公里。

在商业上,现为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最安全、最便捷和最经济的水道。

费诺福运河不仅是欧洲最古老的运河,还是德国最漂亮的运河。

费诺夫运河1603年由边地伯爵约阿希姆.弗利德里希下令挖掘。

在三十年战争中,运河被毁。

1743年,在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指示下重建。

1747年重建工作完成后,这条运河成了普鲁士最重要的交通要道,同时成了这个地区的生命动脉。

1998年,德国联邦政府和勃兰登堡州政府决定赋予这条运河“第三个春天”,通过开展运河沿岸的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看完德国的运河后,我们再了解一下有“沙漠之舟”之称的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纵穿狭窄的苏伊士地峡,北通地中海,南通红海,是大西洋与印度洋间的最短航线,是世界海上航道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之一,具有极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战略价值,所以被称为“国际航道”。

苏伊士运河北起地中海东南岸的塞得港,南至苏伊士湾的陶菲克港,全长161公里。

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

在全世界所有的通海运河中,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上,苏伊士运河均名列前茅,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的国际航运水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大运河,在现有的运河之中,中国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在人类运河史上占有最引人注目的地位。

在展览设计上,中国元素的大量使用,传统书画卷轴的渲染,令人们对中国的大运河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最后我们进入的是游艇模拟驾驶舱,让我们带着好奇与欣喜,从美国的亚历山大港出发,经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杭州进入京杭大运河,然后到达我国的首都北京。

在这次运河神奇之旅当中,您将充分了解世界运河以及运河沿线城市不同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变迁。

体验完运河之旅,我们继续参观。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进入的是中国运河陈列展厅。

该展厅共包括“早期的运河”、“隋唐时期的运河”、“宋金元时期的运河”、“明清时期的运河”、“青春永驻的今日运河”五部分。

中国大运河始修于春秋,形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对我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运河的开凿和利用过程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前面这个“中国大运河隋唐、元、明清变迁电子示意图”上,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大运河历次变迁的一个大体情况。

现在我们参观第一部分“早期的运河”。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为了保证军事运输的需要,吴、楚、魏、齐、秦等国相继开凿了运河。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攻越大胜,俘虏了勾践,越国向吴国求和,吴许越为属国。

夫差平越后,认为已无后顾之忧,一心要北进中原与齐争霸。

但伐齐远征,须解决军粮和辎重的运输问题,如靠陆运,费力甚巨,且道路不畅,而吴国的优势是舟师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但江、淮间无相通水道。

公元前486年,吴国决定利用江、淮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从此,长江、淮河一线贯通。

这就是《左传》中所记载的(鲁)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

因该运河以邗城为起点,故称“邗沟”。

这年冬,吴王夫差兴师伐齐,终于打败齐国。

一千四百年后的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在苏北段也沿用了夫差的邗沟。

其后三年,吴国又相继开凿了菏水,将沂水、古济水连通。

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魏国开通了黄河至淮河的鸿沟,基本上形成了中国早期运河的雏形。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尊塑像,就是吴王夫差。

墙面上的这些图片是我们今天仍能看到的古邯沟、鸿沟和菏水的照片。

展柜中展出的船型陶壶是中国最早的船型酒具,器身横置,口部呈杯状,上部两端突尖,颇像一只小船。

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鱼网状的图案,鱼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鱼网。

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也可穿绳背负,可随身携带。

秦代统一全国后,开通了沟通湘、漓二水的灵渠,把长江和珠江水系沟通起来,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河。

西汉时,汉武帝开凿了从长安至潼关入(黄)河的漕渠。

东汉则是对汴河进行了疏通和治理。

东汉末年,曹操又开凿了白沟、平虏渠、利漕渠、睢阳渠等一系列运河,形成了一条纵贯河北平原的水运航道。

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水利专家,特别是他下令在山东境内开凿的白沟,在中国运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南北大运河的贯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曹操开河雕像,展柜中的陶砚、瓦当、铜镜都是这一时期典型生活用品。

曹魏政权建立后,继续对境内的运河河道进行了维护。

孙吴政权,除利用长江、太湖等水利外,也开凿了破冈渎,整修了江南运河。

东晋与南北朝时,南方政权建都建康,江南水运大致按孙吴时规模发展。

北魏时建都洛阳,运河大致沿袭了曹魏布局。

在这一时期,运河的主要功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军事方面,我们现在看到这幅三国赤壁之战中用的斗舰照片,仍能隐隐约约感受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水上大战。

隋代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开凿了广通渠和山阳渎。

隋炀帝即位后,迁都洛阳。

为了加强对南北方的控制,从公元605年到610年,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的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绝非隋炀帝个人的意志使然,而是出于隋朝交通、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统治的需要。

隋朝政治经济发展及隋朝以前完成的地区性运河也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条件。

隋炀帝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实现了南北大运河的贯通。

由于隋炀帝驱使民力,突破了人民可以忍受的限度,运河还未来得及充分发挥其效能,隋朝之舟便被农民起义之滚滚洪流所覆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