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你的“穷病”传给你孩子
97不要穷苦限制了孩子

有贫困感的人通常也是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对人都非常防备,不敢提及自己的家庭以及任何过去,与别人的交流也不会太深入。无论对于喜欢的人和不喜欢的人,都保持着距离,不愿意别人探究自己。
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种如影随形的病,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从此挥之不去。
在闫静的故事里,可以发现她的母亲属于女强人的类型,性格好强,事事包办,然后又对丈夫诸多指责,而金雪丽的母亲虽然不工作在家里休息,却深得丈夫和孩子的信赖,懂得享受生活,也为家人创造美好的生活方式。
穷人的观念是“我不快乐是因为我没有钱,所以我要多挣钱”,他把时间都花在挣钱上,但不懂真正让生活更为轻松和快乐的,是人心。人心是柔软的东西,需要时间的滋养,把挣钱的时间分出来去滋养周边人的人心,不会减少多少钱财,其投资回报却更加直接和明显。把时间花在家人的相处上,给家人做一顿早饭,带孩子出去玩耍,和亲戚朋友聊天,为别人准备一份礼物...
而没有钱的人,总觉得贵的东西不要买,没钱买不起。买廉价的商品就代表节省。所以他们只能拥有廉价的商品,不懂辨别商品的真正价值。而那些廉价的商品质量不高,导致他们的购买频率提高,又陷入一个“买廉价商品,短期损坏,继续买廉价商品”的死循环。如果去闫静的家里,总会发现某个角落堆满了玲琅满目的杂品,因为他们购买的东西非常容易损坏,而坏掉了又舍不得丢掉,总想着哪一天还能用,或者可以送给别人,可是常常别人也不要,只能堆在家里,越堆越多。
同学之间有好玩的东西,比如电脑,游戏机,没有贫困观的人,大大方方地借用,不觉得有什么,而没有贫困观的人,对此却畏畏缩缩,不敢谈起,因为他害怕借用了自己万一弄坏了,还不起。
自卑却又有强烈的自尊心,贫困感深植心中的人非常敏感,和朋友出去吃饭,不愿意接受别人请客,怕别人觉得自己穷;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怕别人觉得自己穷;甚至去商场销售员一个无心的眼神,都能够刺激到心中那根穷的神经线和自尊心。
家长如何向孩子正确传递贫困与富有的信息

家长如何向孩子正确传递贫困与富有的信息贫困与富有是社会经济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家长在向孩子传递相关信息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首先,家长需要明确贫困和富有并非是孩子自己能够选择或控制的,而更多地取决于社会环境和个人努力。
因此,家长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向孩子传递关于贫困与富有的信息,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家长需要对贫困和富有这两个概念进行科学的解释。
贫困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匮乏,更需要孩子理解其中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原因。
家长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故事来向孩子生动地解释贫困的意义,让他们明白贫困并非是因为个人的不努力或者能力不够,而是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和影响。
同样地,富有也不仅仅是指金钱或者物质上的丰富,更应该包括精神上的富有和人际关系的丰富。
家长可以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榜样来告诉孩子,富有也包括自律、坚韧和团结等品质。
其次,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贫困和富有之间的关系。
孩子可能会误解贫困与富有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以为富有就意味着优越和成功,而贫困则是失败和无能的象征。
事实上,贫困与富有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对立,而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家长可以通过启发孩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无论是富有还是贫困。
贫困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一个人生中的一种经历和挑战;富有也并非都是成功的代名词,而是需要勤奋和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再次,家长需要教育孩子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在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可能会因为家庭条件的优越而对贫困的现实产生漠视和忽视。
相反,一些成长在困境中的孩子可能会对富有有着过高的期望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家长可以通过亲身的行为和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和珍惜,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要为他人的困境和需要负责。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自我反思,孩子才能真正领悟到贫困与富有之间的真正含义。
最后,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金钱和物质已经无所不在,孩子很容易受到各种外界诱惑和影响。
《中国医生》个人观后感

《中国医生》个人观后感《中国医生》个人观后感篇1在《中国医生》第一集《挚诚》中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
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
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
发病紧急无前兆,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
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
片中,一位83岁的患脑梗的老太太,从打电话到抢救,仅仅用了12分钟。
手术结束后,朱良付骑上一辆“小电驴”,匆匆回家吃饭,和大女儿聊两句天、瞅一眼襁褓中的小女儿,又接到了急诊电话。
朱良付穿上大衣奔出家门,打车赶往夜色中的医院。
“天天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有时候就担心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的家庭责任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
”朱良付有过对生命的怀疑,更有着“不能死”的决心,“我现在是主任医师,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直白又实际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
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惊天逆转”了,可事实上,医生是平凡的,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但,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
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用平凡铸就伟大。
一位老人对孩子的9条忠告要点

一位老人对孩子的 9条忠告! 1、不要奢望别人给你经济上的任何帮助,钱对任何人都是不够用的。
2、朋友帮你是善事,是道义;朋友不帮你也无可厚非,不该心怀怨尤,人家不欠你的!(学会理解
3、要知道没有人必须在你需要的时候帮你,只有你自己,所以让自己独立、坚强、快乐、幸福,才是你需要做的,毕竟只有自己必须和你生死与共,休戚相关。
明白?(学会坚强
4、不要看贫富交朋友,他有亿万家财跟你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别把自己弄成哈
巴狗。
他也许一无所有却可以把唯一的馒头分给你。
(学会分辨
5、不要为了经济富有的朋友疏远了精神富有的朋友,慢慢你会明白,经济上富
裕的朋友可以带你吃喝玩乐,也可以带给你复杂纷乱的世俗烦恼,精神富有的朋友也许只能带你去田野里,去溪流畔,没有美酒佳肴,没有香槟、咖啡、没有舞池,可是她能陪你一起奔跑、一起笑的像傻子。
(学会自重
6、可以相信世上真的有美好坚贞的爱情,但是它只属于牛郎织女、梁山伯祝英台、还有外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
因为他们都没有活很久。
而我们是要活很久
的。
(学会珍惜
7、不管你因为什么结婚,只要你有了孩子,你就要爱这个家,不管它多么简陋多么寒冷,你都有义务让它温馨起来,因为你是父母!(学会承担
8、我们的青春眨眼间就没有了,皱纹一条一条的爬到眼角,我们阻止不了岁月
破坏我们的容颜,可是我们可以让心在岁月中慢慢磨砺,如蚌中的沙,慢慢的光润起来,等到我们发苍齿摇、步履蹒跚的时候,还可以让珍珠的光泽晕红最后的行程,不是吗?(学会成长
9、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下。
不要把你的贫穷传递给你的孩子

梅德韦杰夫杰斯出生在圣彼得堡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大学教授。
虽然父亲的薪水不低,但一家老老少少十几口人都依赖于父亲,所以,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虽不至于挨饿,但也常常捉襟见肘。
他至今都记得在他16岁生日的时候,父亲对他说了句“杰斯,生日快乐”,所谓的生日礼物也只是一支很普通的钢笔。
而在他生日来临的前一段日子,他有意无意地向父亲透漏想买条牛仔裤的愿望,并在各方面都尽力表现得很好。
他本来以为父亲会送他一条牛子裤作为生日礼物,可是,事实却让他倍感失落和痛苦,甚至愤怒。
在圣彼得堡,男孩子16岁就意味着是成人了。
而16岁生日这天,父母一般都会送孩子一份他渴望的礼物,来作为成人贺礼。
父亲给杰斯的解释是:一条真正的名牌牛仔裤价格高达500卢布,而他的月工资只有200卢布。
如果买一条牛字裤给杰斯,全家人都会因此受穷受苦一段时间。
而他又不愿意去买一条价格便宜但质量低劣的冒牌牛仔裤送给杰斯,尤其不愿意在杰斯16岁生日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他。
对于父亲的解释,杰斯根本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
他用眼泪和无法掩饰的失落无声地表达着自己的抗议。
父亲并没有安慰他,反而很严肃地对他说:“我知道你此时的心情,但别指望我向你道歉。
我没有错,只是没有能力满足你的愿望而已。
或许你认为我不是个称职的父亲,那我希望你以后做一个出色的父亲,不要把你现在所承受的痛苦传给你的孩子。
”“我一定会比你做的好,将来我要是做了父亲,我会送我的孩子无数条牛仔裤,会满足他所有的愿望,我会让他因为我而感到骄傲。
”性格倔强的杰斯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这些话来。
“很好,我愿意将你说的这些话看成是你的成人宣誓,但愿你不要忘记它。
你最好铭记在心里。
”父亲说完这句话,就去上班了。
杰斯站在原地,久久地咬着自己的嘴唇。
高中毕业后,学多要好的同学去工厂做了工人,而杰斯却执意要去读大学。
在他看来,要想改变命运,有光明的未来,读大学是他唯一的捷径。
杰斯从来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要做一个有成就的人。
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忠告

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忠告1、孩子,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你有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必须对你好。
但是,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别让对方惦记着;对你不好的人,你一定要宽恕、原谅,别让对方的错误惩罚了自己。
2、孩子,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人是不可以代替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必须拥有的。
看透了这一点,将来就算你失去了最爱的一切时,也会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生命是最珍贵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3、孩子,要知道生命是短暂的,今天或许还在浪费着生命,明天就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
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就愈多,如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4、孩子,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学习就一定可以成功。
你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就是你拥有的武器。
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紧记!5、孩子,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诚实,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诚实,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
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但是,你想要别人这样对你,你必须这样对人。
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6、孩子,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下半辈子,同样地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但我会培养你独立生存的能力,当你长大到有能力可以独立的时候,我的责任就已经完结。
以后,你要坐巴士还是奔驰,吃鱼翅还是粉丝,都要自己负责。
7、孩子,爱情只是一种感觉,而这感觉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
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你,请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
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8、孩子,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我会好好珍惜,也请你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
因为,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了。
9、孩子,我看到有人买了十几年的彩票,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这证明人要发达,还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经典语录】小儿难养台词,探讨养儿经

如今,养儿已经成为潮爸、辣妈的新难题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儿的问题接踵而来,令新升级为父母的青年男女措手不及。
而电视剧《小儿难养》正是一部贴近生活的家庭剧。
小儿难养经典台词,从电视剧中探讨养儿经吧!1、你生,我来面对。
2、混的开心,干嘛不混。
3、未老先衰,为富先穷。
4、拿我妈当人肉盾牌呢吧。
5、朕今天心情好,饶你不死。
6、感情我生下来就是磨刀石啊!7、你的存在就是为了传宗接代。
8、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9、孕妇简宁,你妈妈喊你回家喝汤。
10、你赢得十分蹊跷,我输得莫名其妙。
11、父为小羊儿是狼,有儿徒刑岁月长。
12、听你这些话,我的馄饨都不用加醋了。
13、孩子说今天他不想出来,我憋两天再生。
14、对你鸡飞狗跳的家庭生活,我致以深深默哀。
15、我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我的祖孙三代都不成为穷光蛋。
16、我真该给你嘴巴纹一拉锁,你胡说八道,我就给你拉上。
17、亲爱的,我又不知不觉爱了你小时,我还会继续爱你小时。
18、我妈是中国移动,我是中国联通,你妈比我妈还懂我的心。
19、我住胡同头,她住胡同尾。
日日夜夜一起玩,共饮自来水。
20、生孩子不是生病,没那么娇气;养孩子不是养太子,别那么多事。
21、系上武装带就是红卫兵,穿上皮衩就能杀猪,戴上髯口就能演李逵。
22、走好自己的路,不要管别人,不然你就只能在别人的世界里跑龙套!23、众里寻她干百度,校花在家换尿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吃饭想吐!24、我媳妇,系上武装带就是红卫兵;穿上皮衩就能杀猪;戴上髯口就能演李逵。
25、现在不是清朝,你一挥刀就能当公务员,现在你一挥刀,咔嚓,直接发泰国去了。
26、这是事找我,又不是我找事。
乐乐那可怜样,她爸那禽兽样,你俩又不是没见着。
27、看着照片中曾经玉树临风,青春无敌的自己,我真心觉得时间是一特别操蛋的东西。
28、三从四德:从不温柔,从不体贴,从不讲道理,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惹不得!29、我对男朋友没有需求,不管是从生理上心理上,还是经济上,还真没有,比较遗憾。
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

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还不如把孩子变成财富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告诉孩子你真棒有些父母不能正确评价孩子,关键是评价标准有问题。
他们常常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才;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
认为提醒孩子看到别人的成绩,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结果却事与愿违。
爸爸妈妈的标杆永远超越孩子的水平,这就是今天孩子的悲哀呀!他们的孩子永远不会有成就感。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
不要把财富留给孩子,要把孩子变成财富。
爸爸妈妈的标杆永远超越孩子的水平,这就是今天孩子的悲哀呀!他们的孩子永远不会有成就感。
天下的母亲都爱孩子,但不一定都会爱孩子。
一个人能把他少年时想做的事情做好,坚持下来,他是幸福的。
当代的孩子不缺钙,不缺别的,而是有四大缺失:是缺失微笑,缺失精神文化,缺失亲情沟通,缺失成就感。
家长应该知道这几点: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表扬重要。
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否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
聪明的妈妈与其做应该高明的说者,不如做应该高明的听者。
给予是没有用的,只有给他机会付出,在付出的过程中才能懂得爱。
痛苦,是人生征途一段泥泞的小路;面对痛苦,你要忍耐,坚信小路的尽头连着幸福和温馨;痛苦,是成长道路必经的风雨,面对痛苦,你要坚强,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痛苦,是橡胶树里的橡胶;面对痛苦,你要给它一个流淌的出口,用爱的行为不停地释放自己内心的痛苦。
告别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挥动,享受今天盛开的玫瑰的办法只有一个:坚决与过去分手。
面对非议,你要保持冷静。
对不经意的嘲讽,你要大度,一笑了之千万别往心里去;对打击自信心的讥笑,你要装聋作哑,不去听,更不要听进去;对诋毁人格的谣言,你要巧妙的用事实说话,不必害怕,更不能逃避!唯一能否定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把你的“穷病”传给你孩子
不要把你的“穷病”传给你孩子
文/夭夭
二胎政策一出,关于要不要生二胎的讨论甚嚣尘上,很多人都在说着经济条件、教育资源方面的“大”问题,可我不禁想起的,却是前几天带宝宝出去玩时见到的简单一幕。
上周末带宝宝去商场,看到有捞鱼的项目,宝宝便千方百计要进入对他而言很高的栅栏,非要去玩一玩。
一岁的小宝,要捞到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技术含量实在太高,捞鱼也就变成了倒水、洒水、傻笑、叽里呱啦表达自己不知所云小情绪的活动。
旁边还有一个家庭在玩,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妈妈在专心致志地玩手机,爸爸在看孩子捞鱼。
父母的打扮都很时尚,从背的包包、戴的手表,手里甩的车钥匙串也能看出来收入不会太低,至少也是中产。
但从我们坐下开始,这对儿父母的唠叨、抱怨便从未停止。
“诶诶,你好好捞,衣服袖子都湿了。
”是妈妈。
“你过来,这边鱼多,快捞。
”是爸爸。
“我来吧,你看你,才捞那几个。
”爸爸说着一把将小网子夺过去。
“捕鱼神将”爸爸捞了几网以后,池里的鱼基本没有了,他心满意足的坐回去,得意地告诉儿子说“你要这样捞”。
男孩则一脸寥落地接过小网。
爸爸继续甩着钥匙串,妈妈继续盯着自己的玫瑰金玩游戏,但是唠叨依然在继续。
这边呢,我家宝宝虽然捞不到鱼,但依靠我们偶尔的救济和配合,还在欢实地奋斗着。
过一会,那边的小男孩突然扔下小网,说不玩了,要回家。
他爸爸瞟了他一眼,立马严肃地对自己的儿子说:
“不行,钱都交了,要玩够半个小时。
不然钱就白花了,不能浪费!我告诉你,你今天如果不好好玩,以后就一次都别来玩了。
”
小男孩听后,沉默一阵,小声说:“我衣服湿了,冷。
”
“冷也不行,谁让你不穿好罩衣。
继续捞!”爸爸严厉地告诫。
小男孩拿起小网子,蹲下慢慢地捞着。
妈妈还在丧心病狂地玩手机,对发生的一幕,熟视无睹。
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他们对孩子的一句鼓励,没有看到孩子脸上一点点开心的表情。
50块钱,一杯贵些咖啡的价格,对这对父母来讲,根本不会构成什么经济压力,但是为了不浪费,他们宁愿自己的孩子冻着,也要压迫着他足额消费完这花了钱的时间。
当我抱着宝宝离开时,那个小男孩看了我们一眼,继续低下头默默地捞鱼;;因为还不到半小时。
我不知道这个家庭,平日里是什么样子,但现在,他们三人脸上都写着“不高兴”。
也许这对有经济头脑的父母觉得自己是明智的,因为他们没有让自己的孩子浪费钱。
但是这个男孩回忆起这段捞鱼的
经历,会幸福吗?
他的心里已经被爸爸妈妈的抱怨、恐吓、不耐烦占据,他能想到的恐怕只是“我下要去玩某某,一定要玩够时间,不能浪费钱。
”又或许,这个男孩并不是个例,有很多孩子生活在“不能浪费钱的阴影下。
”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的计算,功利地计较一件事情值还是不值,要计算每一分钟的性价比,每一个人的可利用率。
但对于孩子,他们心中的最高性价比,就是开心。
父母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却又不断地在计较,自己付出了最好的,孩子有没有给到最好的反馈。
花钱让你上了早教,你不能不好好学;
花钱给你买了新衣服,你不能乱爬;
花钱给你买了最好的奶粉,你不能不吃。
那么你还你还记得你为了让孩子幸福、为孩子好的初衷吗?现在因为计较钱,让孩子失去应有的快乐,不是得不偿失吗?
对于金钱我们没有安全感,恨不得学会一切理财、赚钱技能,赚尽天下钱。
而这不过是穷怕了,是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穷病。
可怕的是,并不是只有真正的穷人才会有穷病,经济富裕的家庭甚至富人也会有。
像那对父母,他们真的支付不起这50块钱吗,这50块钱对他们而言极重要吗?他们只是太怕浪费;也许更因为,他们骨子里觉得,快乐不值钱。
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要节俭,我们的成长经历让我们变得重视金钱,小心翼翼攒钱、理财,但一定不要把这种用钱衡量一切的思维,影响到你的孩子。
拿我自己来说。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族,堂哥堂姐就有八九个,我又是最小的那一个,宠溺自然不会少,但也因此,那些哥哥姐姐的旧玩具、旧衣服都会转移给我。
我妈妈也就不再给我买新衣服,用她的话来讲“从这些衣服里挑挑,就够穿的了。
”
但对一个爱美的女孩子来讲,那些旧衣服根本就不可能满足我爱美的心。
可以自己支配生活费以后,我就开始丧心病狂地攒下每一分钱去买新衣服。
工作后更是如此,最大的乐趣便是买衣服,总也买不够似的。
买买买的时候,我特别的开心,特别的幸福,但把衣服拎回家以后,心里便又被内疚感填满,后悔自己买了那么多衣服,觉得该把钱用在其他地方。
每次都这样的重复、纠结,从没有过酣畅淋漓、心满意足的购物体验,多买、错买的情况倒不少。
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这根本就是童年时我妈妈的心理模式。
长大的我把妈妈“有旧衣服穿着凑合就得了,要把钱花在其他地方”的心理模式继承到自己身上来了,我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童年里的妈妈”。
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思维习惯对子女的影响根深蒂固,大多数我们喜爱或讨厌的自己身上的某种行为,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作为父母的我们,现在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氛围,尽量不把自己以往不好的心理模式、行为习惯带到现在的家庭里,影响自己的孩子。
不要总是一遍一遍告诉他这个玩具多么贵,要他过度珍惜了;也不要再反复强调自己加班有多辛苦、赚钱有多么难了,请不要让孩子过早背负上沉重的心理枷锁,他们的衡量标准只是“开心”,和这个东西的价码无关。
爱孩子也不是无条件地满足他的物欲,更不能因为自己穷怕了,苦怕了,就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不要把自己童年的匮乏投射到他的身上,加倍地补偿给他。
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以等他对数字有概念后,给他一小笔零花钱,让他自由支配。
浪费掉也好,买对了也罢,你的生活不会因为这一小笔钱受到什么影响,孩子运用金钱的能力、理财的技能却可以得到提升。
所谓屌丝与真实的财富状况并不直接相关。
屌丝是一种气质,富人里面的精神屌丝也有一大把。
不要用你所谓的节俭束缚住他的一切可能,从小被金钱束缚的孩子长大后只会成为和我们一样有“穷病”的精神屌丝。
记住钱永远是为人服务的,而人的终极奋斗目标是开心幸福。
纪伯伦的这首诗一直是我提醒自己的座右铭,也送给你: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作者简介:夭夭,Queen主义编辑。
Queen主义,为数万女孩服务的女神修炼顾问和励志平台。
是时候谈谈中国孩子的教养危机了论寒门与贵子:穷人的孩子难当家你怎么能拿我的钱养活你家妻子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