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运营费用测算方案

合集下载

工期、资源、费用优化方案【范本模板】

工期、资源、费用优化方案【范本模板】

工期、资源、费用优化方案1、工期优化施工进度计划的初步方案的总工期就是关键线路的持续时间,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部分资源供应不上,或资源充足,可延长个别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相应地减少这些工作的资源供应速度)或缩短关键工作时间,直至达到满足规定工期要求为止。

确定各关键工作能压缩的时间,一般按以下因素决定优先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①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②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③缩短工作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

将能优先缩短的关键工作压缩至量短时间,并找出关键线路,尽量做到资源优化。

优化完成后,计算工期,如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则优化完成.2、资源优化资源优化不是完成一项工程任务所需的资源量可以减少。

完成一项工程任务所需的资源量基本是不变的,不可能通过资源优化而使其减少,更不可能通过资源优化将其减至最少。

资源优化是通过改变各工作的开始时间,使资源按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本工程因还有其他单位需进行施工配合,交叉作业情况较多,为避免资源动态尽可能不出现短时高峰,因而该装修工程采用“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方案。

尽量在工期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分布尽量处于均衡状态,这将大大减少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有利于施工组织管理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3、费用优化费用优化也就是工期一成本优化。

是寻求最低成本时最短工期安排。

工程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总和最小时的工期,为最优工期。

施工过程中将按如下步骤进行优化:计算工程总直接费;计算直接费的费用率;确定间接费的费用率;计算工期:在进度计划中找出直接费率最低的一项关键工作或组关键工作,作为缩短持续时间的对象;缩短找出的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其缩短值必须符合在关键线路不能变为非关键线路;计算相应的费用增值加值;考虑到工期变化带来的间接费用变化及其他损益,在此基础上计算总费用。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总费用不再降低为止。

四、“抢”工期本工程工期紧,我公司经过认真编排测算,认为应该在抢工期的“抢"字上做文章。

工业区开发成本概算

工业区开发成本概算

工业区开发概算工业区总面积2244亩,依控规分类之地块类型如下:依照测算,征地费用共计458,875,306元(详细计算详附件一),市政建设费用共计261,711,280元(详细计算详附件二)。

征地费用:市政建设费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土地管理法,将土地开发每期控制在525亩下,暂设定开发区三期以分四期进行开发。

因此共分以下五大步骤:I.建造回迁楼及进行村民搬迁安置补偿II.进行第一期市政建设III.进行第二期市政建设IV.进行第三期市政建设V.进行第四期市政建设(一)前期费用:于开发前期进行之前其相关策划费用,9,877,942元(二) 建造回迁楼及进行村民搬迁安置补偿征地费用中,征地补偿共计389,776,479元,共计546户。

设定回迁楼共计建造1000户,户均大小为100m2,建造成本为1500/m2因此回迁楼总计建造成本为1.5亿元模拟182迁入回迁楼,直接领取补偿;剩余364户愿意迁入回迁楼,其中182户并同时增购一户回迁楼(即回迁楼入住546户)。

依照良乡房产市场行情7500/m2计,以优惠价(8折)作为回迁补偿价,平均每户售价应为100*7500*0.8=60万回迁楼建造完成,364户村民迁入后共可折抵补偿金:364*60万=218,400,000元182户村民增购回迁楼:182*60万=109,200,000元应支出剩余补偿金389,776,479-218,400,000-109,200,000=62,176,479元征地项目预计运作时间为2年,于前期投入建造费用1.5亿,及准备应支出补偿0.62亿,于建造完成后完成所有征地补偿。

且我方持有454户剩余回迁房。

(三) 市政基础建设总造价261,711,280,暂以均分四期开发平均计算,预计每期投入65,427,820。

第一期市政建设设定于征地补偿工作开展后半年开始建设,预计工期1年第二期市政建设设定于征地补偿工作开展后一年开始运作,预计工期1年第三、四期市政建设设定于征地补偿工作开展后第二年(一、二期之土地招拍挂完成)同时开始运作,预计工期1年(四) 征地税费及规费征地税费及其他规费共计59,220,885,费用于土地进行招拍挂前缴纳完毕,依照市政基础建设之建设周期完成后缴纳,亦均分为四期计算,平均每期14,805,221元。

净现值(NPV).

净现值(NPV).
现金流量表 0 1 单位:万元 2 3 4~10
20 1.投资支出 2.投资以外支 出 3.收入
4.净现金流量 -20
500 100
300 450 450 700 -500 -100 150 250
解:现金流量图
150 0 20 500 1 2
250/a
3
100
4
9
10
NPV=-20+(-500)(P/F,10%,1) -100 (P/F,10%,2)+150(P/F,10%,3) +250(P/A,10%,7)(P/F,10%,3) =469.94(万元) 由于NPV>0,所以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a0
NPV
-a0
i
a0
a0
(2)无正数解 净现金流量的符号只改变一次时,此时方 程有唯一实数解,但如果符号改变后的现 金流量和的绝对值小于符号改变前的现金 流量和的绝对值,则IRR没有正数解。如 下两图所示。
50
50
50
100
120
150
50+50+50+100=250<120+150=270
4.内部收益率(IRR) 使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净现值为零的折 现率就叫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判别标准:
IRR≥i0(基准收益率),项目可行;
IRR<i0 (基准收益率),项目不可行。
求解内部收益率采用线性内插法。 先分别估计给出两个折现率i1 ,i2,且 i1 < i2,再分别计算与i1 ,i2相对应的NPV1, NPV2。若NPV1>0,NPV2<0,则
30 20 40 40
解:设i1=5%, i2=10%,分别计算净现值:

公司生产经营计划5篇

公司生产经营计划5篇

公司生产经营计划5篇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篇1一、成本控制的目标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约定的前提下,对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等活动实现预定目标成本,达到降低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在有限成本控制下,建造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项目,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的目的。

二、成本控制的思路1、对将要施工的项目进行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可行性、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包含:(1)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预测首先,施工企业需要考虑人工费单价以及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因而应对工程项目人工费单价以及工人的工资水平的市场行情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人工费,从而对成本进行准确、合理预测。

其次,施工企业应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且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时间、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分析合同定额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购买材料规格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极大,只有控制了此项费用,工程项目成本才可以得以控制。

再次,由于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程项目实际施工一般存在差异,施工效率也有差异,因此,在机械使用费中要详细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考虑其差异性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

(2)施工方案变更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另外,还应当关注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

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是施工企业对在工程项目中实施可能影响项目工程目标实现的所有可能性因素进行事前分析与预测,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通常应该事前分析的事项包括:对工程项目技术特征的认识,如结构特征,地质特征等;对业主单位有关情况的分析,包括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充足情况、既往业绩等;对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分析,包括组织设计、资源配备、人力资源制度等以及对项目所在地的交通、能源、电力、气候的分析。

标前成本测算的重要性与测算方法研究

标前成本测算的重要性与测算方法研究

标前成本测算的重要性与测算方法研究摘要: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项目建设前期的标前测算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行业性的加速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基于标前成本测算的重要性,分析了标前测算的主要方法,结合实践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本测算;建筑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高标准、严要求,且要环保的原则,如此导致项目的利润被压低。

若不能保证项目投标阶段的利润空间,企业施工只能保本微利,甚至稍有管理不善,就会造成巨额亏损,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阻碍企业的壮大和发展。

因此,项目投标前需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本费用进行测算。

1标前成本测算的重要性1.1标前成本测算为投标报价决策提供依据作为施工企业的角度来说,为提高中标率,需基于招标控制价进行降造,具体大小根据标前利润确定。

同项目中各个标段的利润往往不同,甚至一些项目呈亏损状态,比如地形较复杂或拆迁量较大的工程。

为此,企业要借标前成本测算选择性地交标,避免盲目投标、中标而造成亏损。

1.2标前成本测算为标后成本管理提供基础一般来说,标后的成本预控方案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成本控制计划编制、成本控制目标确定均是在标前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展开的。

施工前期需要由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前期摸底调查,明确项目机构、分包模式、施工方案、临建标准和规模、工料机预控目标等内容,此环节有助于提高编制方案与编制计划的准确性,降低责任成本预算,明确项目风险与利润,便于后期工作开展。

1.3标前成本测算为二次经营策划明确方向前期调查和招标文件掌控,能使项目部等有关部门确切掌握标前情况及风险点,开展二次经营分析与立项,在保证利润且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以增量、减量或替代方案等实现增盈减亏,实现二次经营,提升该环节的可操作性[1]。

2标前测算的准备工作2.1熟悉招标文件成本测算前须认真解读招标文件,在确保充分理解招标文件中投标人须知、合约条款、评标方法、工程量清单、技术标准、设计图纸等信息的基础上,明确工程进度、计量支付、工程质量、强制性要求等内容,以遵循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提升成本测算的可靠性。

稻谷烘干厂运营方案

稻谷烘干厂运营方案

稻谷烘干厂运营方案一、市场分析稻谷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国各地农民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

而稻谷的烘干是稻谷加工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提高稻谷的质量,延长保存时间。

因此,稻谷烘干厂在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据统计,中国全年稻谷的总产量一直在逐年增加,而且稻谷烘干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除了保障农民的粮食储存和销售外,稻谷烘干厂还可以提供给粮食加工企业使用,如米粉厂、食品加工厂等,这也为稻谷烘干厂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稻谷烘干厂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

因为城市人口增加意味着更多的粮食需要,而城市周边的稻田也需要有一个可靠的稻谷烘干厂来处理他们的庞大产量。

所以,根据市场需求分析,稻谷烘干厂在未来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投资分析1. 建设规模稻谷烘干厂的建设规模应根据目标市场规模以及当地稻谷产量来确定。

在投资规模的确定上,需要考虑到稻谷烘干厂的生产能力、设备投资、厂区规划、员工配置、市场覆盖范围等因素,以及相应的资金投入能力。

2. 投资构成稻谷烘干厂的投资构成主要包括场地租金(或购置费)、设备采购费、厂房建设费、人员工资及各种杂项费用等。

其中,设备采购费是稻谷烘干厂的主要投资,其次是厂房建设费用和人员工资。

3. 投资回报根据市场需求和投资规模,可以初步测算出稻谷烘干厂的年均利润。

一般来说,符合市场需求的稻谷烘干厂,在投资回报上具有较好的潜力。

三、工艺流程稻谷烘干工艺流程一般分为原料清理、脱水、烘干、冷却和包装等几个主要环节。

1. 原料清理原料清理是稻谷烘干工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在原料清理中,需要对采集回来的稻谷进行清理,去除其中的杂物、矿物质、糠秕、碎粒、发芽粒、霉变粒、风轻糠等。

这样可以保证烘干后的稻谷质量。

2. 脱水脱水是稻谷烘干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脱水,让稻谷中的水分含量达到合适的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在14%以下),以便后续的烘干过程。

3. 烘干烘干是稻谷烘干工艺的核心环节。

对二甲苯生产方案经济效益及成本分析

对二甲苯生产方案经济效益及成本分析

对二甲苯生产方案经济效益及成本分析摘要:本文根据不同的原料选择了四种对二甲苯生产技术解决方案,分为重芳烃和凝析油制芳烃两种解决方案。

选择2015-2019年五年期国内平均市场价格来计算效益和分析成本其目的是获得对二甲苯综合加工成本、原材料加工成本和总加工成本的建议参考范围和内部联系,并为企业决策早期选择原材料和方案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对二甲苯;加工流程;效益测算;单位成本分析前言对二甲苯是芳烃中最令人担忧的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PTA)、邻苯二甲酸二甲基色胺(DMT)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从而也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涤纶)。

PX还可作为溶剂和原料用于医药、香料、油墨等行业。

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其上游对苯二甲酸装置的建设速度。

但是,我国对苯二甲酸的原料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远远不能满足下游需求。

供应缺口巨大,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

在十三五计划中,对二甲苯被列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产品,企业建设投资积极性提高。

一、对二甲苯市场情况及供需发展趋势中国的对二甲苯业现处于成长期。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经历了对二甲苯业漫长而缓慢的发展阶段。

然而,聚酯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下游PTA工业的扩大,造成了对二甲苯供求不平衡,导致50%以上的进口依赖。

然而,这一模式将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发生变化。

2020年,PX产量达到1986年的600万吨,进口量下降到1300万吨,进一步提高了自给自足能力。

到目前,我国PX市场对进口的依赖大大减少。

二、效益测算及成本分析全厂性炼化项目原料单纯,不涉及中间原材料和产品的定价,是企业现实中成本估算和效益预测的良好参考价值。

本文所选样品的整体处理工艺具有以下特点:工艺短、处理深度合理、目标产品清晰、设计相似,提高了分析的可比性和合理性。

1.示例项目概况及物料对比整个工厂为对二甲苯增加了4个项目,项目A和项目B的原材料是重油。

项目C和D的原材料是凝析油。

这四个项目每年生产160万吨、280万吨、100万吨和160万吨。

汽车后市场类企业的成本核算现状及解决办法——以汽配制造企业为例

汽车后市场类企业的成本核算现状及解决办法——以汽配制造企业为例
1 成本各要素费用在定额法下的归集与分配
1.1 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
1.1.1 材料归集、分配 材料费用归集、分配是企业财务管控的重要内容,材料 费用包含燃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与原料等,企业根据自身 设定的工艺规程,会按照生产计划与消耗定额领料。定额领 料所消耗的资金一般会直接纳入定额成本,作为产品的生产 成本,而低于或者超过定额领料的部分即是成本差异,企业 通常会根据成本差异进行产品生产成本的调节。 1.1.2 人工归集、分配 人工归集、分配是产品成本控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人工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参与产品加工、生产的工人 其津贴、补贴、工资以及其他福利经费等。企业在进行产品工 艺过程测算与制定期间,需要考虑到工序定额,汇总每种产 品的定额工时,并根据定额工时以及其他要素,比如企业本 身在人工经费方面定位的规范、行业工资水平等,综合各方面 因素后设定工资标准,从而可以对每种产品的定额工资进行 考量。另外,企业应该建立完整的薪酬绩效制度,在知识经济 时代人才对企业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建立科学、系统 的薪酬管控体系,为员工建立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按照员工 的工作付出给予其应得的奖金、补贴与津贴,大幅度激发员工 工作激情,为企业顺利完成工作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产品与完工产品进行费用分配的方法众多,定额比例 法、产量比例法等在产品费用分配方面均有其作用优势。企 业需要按照产品生产计划,结合定额管理基础概况的情况 下,选择操作方式便捷、准确度高的分配方法,完成产品与完 工产品在生产费用方面的分配。
汽配企业因其自身工作特征(生产周期短),每个月的 产品数量并不多,由于产品数量多少,所以其是否添加到产品 成本中对已经完工的产品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 步简化成本核算量,汽配企业会针对此种情况,将产品本月 归集的总费用视为该完工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便是不计算 在产品成本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运营费用测算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厂运营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厂运营过
程中,费用测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工厂运营费用的测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加
精准地掌握运营成本,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管控和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
能力。

因此,科学、合理、准确的工厂运营费用测算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工厂运营费用的分类
在进行工厂运营费用测算之前,首先需要对工厂运营费用进行分类。

根据费用的性质和用途,工厂运营费用可以分为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混合费用三种类型。

1. 固定费用
固定费用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不考虑生产数量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支付的不因产
量变动而发生变化的费用,如房租、折旧、管理费等。

2. 变动费用
变动费用指的是与生产数量成比例变动的费用,如原材料费、人工费、能源费等。

3. 混合费用
混合费用指的是同时包含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成分的费用,如维修成本、市场营销费用等。

根据费用的不同类型,企业可以进行不同的费用控制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三、工厂运营费用测算的内容
工厂运营费用测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

具体来说,工厂运营
费用测算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费用项目
费用项目包括工厂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具体费用,如人工费、原材料费、管理费、折旧费、
维修费、市场营销费用等,需要对每一项费用进行详细测算和分析。

2. 费用构成
费用构成是指费用的组成要素和比例。

对于每一项费用,需要明确其构成要素和比例,以
便进行深入分析和控制。

3. 费用控制
费用控制包括对各项费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和管理。

通过费用控制,可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4. 费用预测
费用预测是指根据工厂运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费用进行预测和估算。

通过费用预测,可以制定合理的预算和规划,做好运营的准备工作。

5. 费用分析
费用分析是指对费用的构成、变化和分布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费用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费用的结构和变动规律,制定合理的策略和措施,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四、工厂运营费用测算的方法
在进行工厂运营费用测算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成本分析、预算控制、比较分析等。

1.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是企业运营情况的重要反映,可以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深入了解各项费用的构成和分布,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对工厂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包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找出成本构成的规律和特点,提出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3.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指在一定的预算范围内,对费用进行控制和管理。

通过预算控制,可以合理安排费用支出,防止费用超支,提高运营效率。

4. 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是指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企业、不同地区的费用信息进行对比,找出费用的差异和特点,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这四种方法和工具可以相互结合使用,共同帮助企业进行工厂运营费用的全面测算和分析,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五、工厂运营费用测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工厂运营费用测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真实性
费用测算的数据必须来源于真实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不能虚构和随意估算,以免影响结果
的准确性。

2. 全面性和系统性
费用测算应该全面而系统地进行,包括各项费用的测算和分析,避免遗漏和疏漏。

3. 实际性和可操作性
费用测算的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实际情况,便于企业进行实际管理
和控制。

4. 审核和验证
费用测算的结果应该进行审核和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工厂运营费用测算方案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企业科学合理地进行工厂运营
费用的测算和分析,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同时也希望企业在进行费用测算和分析时,能够注意到相应的注意事项,确保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