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例题
管理会计例题

管理会计例题例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第二年度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元。
该产品的制造成本如下:单位变动成本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0.20元);每年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150000元。
营业与行政管理费用如下:变动的营业与行政管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每年固定的营业与行政管理费用为65000元。
(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据以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3)具体说明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所确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答:(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如下表所示:损益表(变动成本计算法)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700000 800000变动成本:变动制造成本420000 480000变动营业与管理费用35000 455000 40000 520000 边际贡献245000 280000固定成本:固定制造费用150000 150000固定营业与管理费用65000 215000 65000 215000 税前利润30000 65000损益表(完全成本计算法)第一年第二年销售收入700000 800000销售成本:期初存货0 116470本期生产660000 570000期末存货116470 543530 40714 645756销售毛利156470 154244期间成本100000 105000税前利润56470 49244(2)第一年差异原因分析:税前利润的差异在于完全成本计算法下,将期末存货所占用的固定成本减去了。
其差额可验证如下:150000/170000×(170000-140000)=26470(元)第二年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由于各期生产量不相等,各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也不同。
管理会计例题

各产品的保本 点
372000元 600
120000 元 1200
108000元 1800
练习: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
如下表所示:
要求:1)填空。
2)计算综合保本额及各产品保本额。
3)计算企业的利润总额。
项目品 种
销售量
单价
单位变动 边际贡 固定成 销售收 成本 献率 本 入
甲
50000套 10
(A)
20% -
(B)
乙
12000件 (C)
48
40% -
(D)
合计 -
-
-
(E) 200000(F)
安全边际率
安全等级
40%以上
很安全
30%-40%
安全
20%-30%
较安全
10%-20%
值得注意
10%以下
危险
例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今年销售量为1000件,单价20元,单
位成本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0元。为扩大明年经营能力,企业拟
即:11750件 2)(47000 +20000)÷40%=16750(元) 3)保本点作业率=60%
销量=11750 ÷60%≈19584(件) 4)今年销量=14000×1.2=16800(件)
可实现的利润=168000 ×40%-47000 =20200(元)
例3:已知某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6%,安全边际率为80%,固定成本 为10000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的保本额。
解:
边际贡献率为20% 保本额为10000÷20%=50000(元) 例:某企业目前的损益状况如下:销售收入为1000件×10元/件;销售成 本为8000元,其中,变动成本为1000件×6元/件,固定成本为2000元; 销售和管理费全部是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元。 要求计算:
管理会计习题与案例与答案

管理会计习题与案例与答案管理会计习题与案例与答案管理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关注的是如何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关成本、效益和风险的信息。
通过管理会计习题与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管理会计习题与案例,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一、成本与费用计算习题1.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每个单位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8元,制造费用为5元,销售费用为4元。
若该公司在某期生产了1000个单位的产品,销售了800个单位,求该期的总成本和总费用。
答案: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 10元/单位× 1000单位 + 8元/单位× 1000单位 + 5元/单位× 1000单位 = 23000元总费用 = 总成本 + 销售费用 = 23000元 + 4元/单位× 800单位 = 23400元2.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每个单位的直接材料成本为15元,直接人工成本为12元,制造费用为8元,销售费用为6元。
若该公司在某期生产了2000个单位的产品,销售了1500个单位,求该期的单位产品成本和单位产品费用。
答案:单位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 15元/单位+ 12元/单位 + 8元/单位 = 35元/单位单位产品费用 = 单位产品成本 + 销售费用 = 35元/单位 + 6元/单位 = 41元/单位二、预算与控制习题1. 某公司预算了某一期的销售收入为100万元,成本为80万元,利润为20万元。
实际情况是销售收入为90万元,成本为75万元,求实际利润和利润偏差。
答案:实际利润 = 实际销售收入 - 实际成本 = 90万元 - 75万元 = 15万元利润偏差 = 实际利润 - 预算利润 = 15万元 - 20万元 = -5万元2. 某公司预算了某一期的销售收入为50万元,成本为40万元,利润为10万元。
管理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A. 编制财务报表B. 进行税务筹划C. 支持内部决策D. 满足投资者需求2. 成本-体积-利润分析(CVP分析)主要关注的是:A. 产品成本B. 销售量C. 利润D. 所有上述因素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称为:A. 预算差异B. 直接材料差异C. 直接人工差异D. 制造费用差异4. 以下哪项不是管理会计的特点?A. 面向未来B. 信息保密性C. 灵活性D. 规范性5.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在于:A. 计算利润的方法B. 计算成本的方法C. 计算收入的方法D. 计算税金的方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 解释什么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举例说明。
3. 描述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每单位10元- 直接人工:每单位5元- 变动制造费用:每单位3元- 固定制造费用(每月):10000元假设公司本月生产了1000单位产品,实际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每单位11元,实际使用了1100单位- 直接人工:每单位6元,实际使用了1100单位- 变动制造费用:每单位4元-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11000元计算直接材料差异、直接人工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2. 某公司预计下月销售量为5000单位,每单位售价为20元,每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
公司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
计算公司的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B4. D5. B二、简答题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目的:管理会计主要支持企业内部决策,财务会计则主要对外报告财务状况。
- 信息使用者:管理会计信息主要供企业内部管理者使用,财务会计信息则供外部利益相关者使用。
- 信息特点:管理会计信息更加灵活,可以针对不同决策需求定制,财务会计信息则需要遵循严格的会计准则。
《管理会计例题》(参考Word)

,管理会计例题1、甲:固定成本20000元,2%乙:固定成本5000元,6%租金相同,租金收入时,甲乙均可2、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21,单价为35,固定成本为10000元,。
本月销售1500件。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35-21=14边际贡献额=单位边际贡献X销售量=14 X 1500=21000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4/35 X 100%=40%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21/35 X 100%=60%营业利润=边际贡献额-固定成本=21000-10000=110003、某公司生产汽车配件,最大生产能力为10万件,每一种价格是16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10,根据正常的订货需求,2011年预售9万件,全年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80万元,现有一客户向公司发出特殊订单,价格为每件128元。
要求:○1订货8千件,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2订货11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用途;○3订货8千件,但有一家公司准备租生产设备,租金12万元;○4订货11000件,但有一家公司准备租生产设备,租金12万,该订单对产品有特殊要求,需购入一台80000元的专用设备。
解:○1销售收入128×8000 1024000变动成本110×8000 880000增加边际贡献 144000∴接受○2销售收入128×11000 1408000变动成本110×11000 1210000机会成本(160-110)×1000 50000收益增加:1408000-1210000-50000=148000∴接受○3销售收入128×8000 1024000变动成本110×8000 880000机会成本 120000收益增加:1024000-880000-120000=24000∴接受○4销售收入128×11000 1408000 变动成本110×11000 1210000机会成本120000+(160-110)×1000 170000专属成本 80000增加边际收益:1408000-1210000-170000-80000=-52000相关损失增加 52000 ∴不接受4、生产甲 P=100,b=60,消耗1.0个机器小时乙 P=140,b=86,消耗1.5个机器小时a=160000元,生产线最大生产能力为8100个机器小时。
管理会计习题

管理会计习题管理会计练习题1.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
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
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做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
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
现有一位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
请考虑以下不相关的情况,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为企业作出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2)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000元专属成本;(3)同(1),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5000元;(4)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300件;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900元专属成本。
3.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11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
假定2012年市场销路、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请用相关损益分析法就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为企业作出有关该亏损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2012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2)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可用于临时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
2012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3)假定条件同(1),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
2012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4)假定条件同(2),但企业已具备增产一倍该亏损产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
2012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产品?4.你认为最优采购批量与零存货管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管理会计的9个题

1.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总额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营业利润。
2.已知:甲产品单位售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4元,固定成本总额为550元。
要求:(1)计算保本量。
(2)若要实现目标利润280元的销售量是多少?(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15%,计算销售量。
3.某厂生产A产品,其中零件下年需20000个,如外购每个进价65元。
如利用车间生产能力进行生产,每个零件的直接材料费30元,直接人工费20元,变动制造费用8元,固定制造费用7元,合计65元。
该车间的设备如不接受自制任务,也不作其他安排。
要求:决策下年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5.某企业产销单一产品A,现正常年度的产销量为65000单位,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7元。
根据市场预测分析,在目前价格下销售量难以增加,但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尚有剩余,因此企业准备采用下列某一方案利用多余生产能力:1.1.将A产品降价9%,预计可增加年销量50%;2.2.增加C产品的产销,定价12元,预计每年销售量可达35000单位,单位变动成本5.4元,但每年需增加固定成本50000元,并将A产品的销售量压缩20%。
要求:通过分析,帮助企业选出最优方案。
6.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70%的产品于2007年亏损了90万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万元。
假定2008年市场销路、成本水平均不变。
要求:计算该亏损产品2007年的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和贡献毛益,并就以下不相关的情况下为企业作出有关该亏损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1)(1)假定2008年企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管理会计》作业及解答

第2章作业一、单选题1、企业租用一台设备,租赁合同规定每年支付固定租金10万元,与此同时,机器运转1小时支付租金3元。
根据该合约,设备租金属于()。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半变动成本D.延期变动成本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企业不改变生产能力,就必须承担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是可有可无的C.生产能力利用的越充分,技术变动成本发生得越多D.变动成本是产品生产的增量成本3、某企业成品库有固定员工5名,工资总额5000元,当产量超过5000件时,就需要雇佣临时工。
临时工实行计件工资,每包装发运1件产品支付工资2元,则该企业成品库的人工成本属于()。
A.半变动成本B.延期变动成本C.阶梯式成本D.曲线成本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阶梯式成本的是()。
A.计件工资费用B.按年支付的广告费用C.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费用D.按月薪制开支的质检人员工资费用5、在下列成本估计的方法中,在理论上比较健全,计算结果精确的是()。
A.账户分析法B.散布图法C.高低点法D.回归直线法二、多选题1、根据成本总额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性态可分为()。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混合成本D.曲线成本2、下列关于固定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有()A.固定成本是指特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B.固定成本的稳定性是针对其单位成本而言的C.不能通过当前的管理决策行为加以改变的固定成本,称为承担固定成本D.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是产量决定酌量性固定成本,反而是酌量固定成本影响产量3、下列各项中,属于混合成本的有()。
A.半变动成本B.延期变动成本C.阶梯式成本D.曲线成本4、成本估计的方法有()。
A.历史成本分析法B.工业工程法C.本量利分析法D.契约检查法5、下列关于成本估计的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
A.工业工程法可能是最完备的方法,它可以独立使用B.账户分析法师一种比较策略的分析方法C.契约检查法只能用于明确规定了计费方法的项目D.成本估计,实际上是一个对成本性态进行“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计算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铸造车间的熔炉,具体分为点火(耗用木柴和焦炭)和溶化铁水(耗用焦炭)两项操作。
根据观测和技术测定,按照最佳操作方法,每次点 火要使用木柴0.1吨、焦炭1.5吨,溶化1吨铁水要 使用焦炭0.15吨。
每个工作日点火一次,全月工 作26天,木柴每吨价格为100元,焦炭每吨价格 为180元。
要求:对铸造车间熔炉的燃料费进行分解。
解:每日固定成本=0.1×100+1.5×180=280 每月固定成本=280×26=7280 每吨铸件变动成本=0.15×180=27设:每月燃料总成本为Y ,产量为x 吨铸件,则: Y=7280+27x例:按供电局的规定,某企业的变压器维持费为4000元/月,每度电费0.6元,用电额度每月10000度,超额用电按正常电费的10倍计价。
每件产品平均用电2度,照明用电每月2000度。
解:用电额度内最大产量=(10000-2000)/2= 4000(件) 设产量为x ,电费为y ,产量在4000件以内时的电费: y=(2000+2x)×0.6+4000=5200+1.2x 产量在4000件以上时的电费: y=(5200+1.2×4000)+(x-4000)×2×0.6×10=-38000+12x 练习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在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期初存货成本为12000元(期初存货量为1000件),本期销售量为4000件,期末存货量为2000件。
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0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同上期一样,仍为10元/件。
要求计算:1)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2)本期生产量(没有在产品);3)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4)当本期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为21000元时,完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
练习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有关售价和成本费用资料如下:产品售价20元/件;产品耗用:直接材料5元/件,直接人工3元/件,变动制造费用2元/件,每期固定性制造费用5000元;产销量和存货资料如下表所示。
第一期期初存货,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为10元/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为12元/件。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编制各期利润表。
期间 项目1 23例: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本年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为237000元,计划明年不再支付广告费1200元。
要求:计算明年综合保本额及各产品保本额(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练习:某企业生产A 、B 两种产品,有关资料 如下表所示: 要求:1)填空。
2)计算综合保本额及各产品保本额。
期初存货量5001000500本期生产量 2000 1250 1000本期销售量150017501500本期存货量1000500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0元。
为扩大明年经营能力,企业拟追加租用一台专用设备,年租金为1600元,假定明年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均不变。
要求:1)计算明年的保本点;2)若要实现利润翻一番的目标,明年应至少销售多少件产品?3)若明年市场上只能容纳1400件产品,此时产品的安全边际是多少?解:1)今年的固定成本=(14-10)×1000=4000(元)明年的固定成本=4000+1600=5600(元)明年的保本量=5600÷(20-10)=560(件)2)今年实现的利润=(20-14)×1000 =6000(元)翻一番后的利润=6000×2=12000(元)明年应至少销售:(5600+12000)÷(20-10)=1760(件)3)安全边际量:1400 -560 =840(件)例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去年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单价为10元,变动成本率为60%。
获税前利润11000元。
假定今年只需追加2000元广告费,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计算:1)今年的保本点;2)实现20000元目标利润的保利额;3)企业想保证40%的安全边际率的销售量;4)当今年销售量比去年增长20%时可实现的利润。
1)去年的销售收入=84000 ÷60% =140000(元)即:14000件去年的固定成本=140000 ×40%-11000=45000(元)今年的固定成本=45000 +2000=47000(元)今年的保本点=47000 ÷40% =117500(元)即:11750件2)(47000 +20000)÷40%=16750(元)3)保本点作业率=60%销量=11750 ÷60%≈19584(件)4)今年销量=14000×1.2=16800(件)可实现的利润=168000 ×40%-47000=20200(元)例3:已知某企业销售利润率为16%,安全边际率为80%,固定成本为10000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的保本额。
解:边际贡献率为20%保本额为10000÷20%=50000(元)例:某企业目前的损益状况如下:销售收入为1000件×10元/件;销售成本为8000元,其中,变动成本为1000件×6元/件,固定成本为2000元;销售和管理费全部是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元。
要求计算:1)由于原材料涨价,使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到7元后,利润额是多少?解:目前的利润=10000-6000-3000=1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到7元后的利润= 10000-7000-3000=0(元)2)企业拟采取更有效的广告方式,从而使销量增加10%,广告费的上限是多少?企业拟实施一项技术培训计划,以提高工效,使单位变动成本有月前的6元降至5.75元,培训计划的上限是多少?企业拟自建门市部,售价由目前的10元提到11.25元,而能维持销量不变,门市部每年开支的上限是多少?解:利润=(10-6)×1000(1+10%)-3000=1400(元)利润=(10-5.75)×1000-3000=1250(元)利润=(11.25-6)×1000-3000=2250(元)3)企业按国家规定普调工资,使单位变动成本增加4%,固定成本增加1%,结果将会导致利润下降。
为了抵消这种影响,企业有两个应对措施:提高价格5%,同时销量减少10%;增加产量20%,同时为使这些产品能销售出去,需要追加500元广告费。
解:不采取措施的利润=〔10-6(1+4%)〕×1000-3000(1+1%)=730(元)采取第一方案的预计利润=〔10(1+5%)-6(1+4%)〕×1000(1-10%)-3000(1+1%)=804(元)采取第二方案的预计利润=〔10-6(1+4%)〕×1000(1+20%)-〔3000(1+1%)+500〕=982(元)通过比较可知,第二方案较好。
例:上例中企业欲使利润增加50%,即达到1500元,可以采取哪些单项措施?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但由于售价偏高,使销路受到限制。
为了打开销路,企业经理拟降价10%,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可以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另外知道:降价10%后可使销量达到1300件;销量达到1300件时,生产部门经过努力,可使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到5.6元。
●如其他条件不变减少固定成本到2500元,即降低16.7%;减少变动成本到5.5元,即减少8.3%;提高单价到10.5元,即提高5%;增加产量量到1125件,即增加12.5%。
●降价10%、销量增至1300件、单位变动成本降至5.6元、压缩固定成本80元,则目标利润可以落实。
例题1:某企业某年生产的甲产品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售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固定成本为30000,完全成本为110000元,亏损10000元。
若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变动成本均不变,做出下年度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的决策。
解:当年销售收入=100000 元变动成本=80 ×1000=800000 元,则下年度的贡献边际为100000-80000=20000元> 0则继续生产对企业有利。
可以使企业少损失20000元。
例题:某企业某年生产的甲产品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售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固定成本为30000,完全成本为110000元,亏损10000元。
若不生产该产品,可将设备出租,年收益为40000元。
若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变动成本均不变,做出下年度是否继续生产该产品的决策。
解:当年销售收入=100000 元变动成本=80 ×1000=800000 元,则下年度的贡献边际为100000-80000=20000元贡献边际20000元<相关机会成本40000则不应继续生产。
边际贡献>0,可以增产!例题:某企业某年生产的甲产品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售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固定成本为30000,完全成本为110000元,亏损10000元。
若下年度产品销量增加200件、价格、变动成本均不变,做出下年度是否增加生产该产品的决策。
解:下年度年销售收入100 ×1200 =120000 元变动成本=80 ×1200=96000 元,则下年度的贡献边际为120000-96000=24000元>20000应增加生产该产品(边际贡献—机会成本)>0,可以增产!例题:某企业某年生产的甲产品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售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固定成本为30000,完全成本为110000元,亏损10000元。
若不生产该产品,可将设备出租,年收益为40000元。
若下年度设备不出租产品销量增加200件。
价格、变动成本均不变,做出下年度是否增加生产该产品还是出租设备的决策。
解:增加生产该产品贡献边际为200×(100-80)=4000元增加的贡献边际4000元<相关机会成本40000则应出租。
(边际贡献—专属成本)>0,可以增产。
需要考虑专属成本的投入A 如果亏损产品不应停产,增产亏损产品所增加的贡献边际>专属成本,则应增产B 0 <亏损产品贡献边际< 相对剩余生产能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则应比较增产与停产(转产或出租)的相关损益此时需要考虑机会成本、专属成本。
例题:某企业某年生产的甲产品产销量为1000件,单位售价为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固定成本为30000,完全成本为110000元,亏损10000元。
若下年度产品销量增加200件将导致乙产品减产100件,乙产品单位售价为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50元/件,价格、变动成本均不变,做出下年度是否增加生产该产品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