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钱永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质教学课件
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 径小于10E-14厘米。
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1975年被 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李远哲
李远哲,1936年11月19日,男,汉族, 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著名化学科学家,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86年,李远哲和美国哈佛大学的达德 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 拉尼三人因为在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 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共同获得诺 贝尔化学奖。
第2课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学习目标
01 积累本课重要词语,了解诺贝尔的贡献及人们对他的评价。(重点) 02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难点)
导入
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 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
诺贝尔
走近名家
诺贝尔(1833—1896),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 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他一生共获得355项技术发 明专利,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 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 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 积累了巨额财富。
探寻背景
1860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为了防止以 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这样使用比较安全。诺贝尔 称它为“达纳”炸药,后获得专利。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硝酸酯)与硝化甘 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他 的这项发明也获得了专利。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 制造方面都获有专利。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他逝世后将大部分遗产作为基金,每年 以其利息或投资收益奖励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 面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这就是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共32张PPT)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共32张PPT)
趣味化学开课啦
2019年
趣味化学第三课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 约翰·B·古迪纳夫、 ,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发
展上所做的工作 。
• 假如世界上没有锂电池,你的手机可能长 这样。
也有可能是这样的
当然,这是个玩 笑。
但无论如何,跟 其他电池相比,
锂离子电池是不 可替代的。
但是因为之前的爆炸事故,没人愿意接这个领域,牛津甚至不愿帮忙 申请专利,最终把专利送给了一个政府实验室。后来专利被索尼买走 继续开发,成为了今天各种便携设备电池的基础,而Goodenough没 有拿到钱。
• 1980年代末期的索尼手头已经发明了用作锂电池负极的石 墨。这种石墨价格低廉,结构稳定,是十分理想的电极材 料,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正极与之匹配。古迪纳夫的钴酸 锂简直如同一道光,照亮了索尼的前程。
• 古迪纳夫,开始读博, 30岁。
• 还算幸运,
。顺便一
提,齐纳在30岁时已经发明了齐纳二极管,享誉业界。
• 在芝加哥这几年,古迪纳夫的研究领域是固体物理,并在 这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芝大毕业后,他被推荐去了 麻省理工的林肯实验室,主攻固体磁性的相关研究。在这 里,古迪纳夫的天赋与功底得到充分发挥,他对随机存取 存储器的发展做了贡献,这个技术就是后来的电脑内存。 他甚至还和别人合作,冠名了一个固体磁性的规则—— Goodenough-Kanamori规则。还是在这里,
• 1976年,牛津大学化学系恰好出现了一个空缺。凭借在 林肯实验室的出色工作,古迪纳夫得到了这个职位,成了 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
• 这年,他54岁。 • 初到英国, 古迪纳夫努力适应着阴郁的天气和寡淡的饭
菜,从未想过这里将会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里, 他的研究领域转到了电池。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
学习目标
1.熟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知识链接
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1.杨振宁和李政道,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
初步感知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 作用?
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 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初步感知
再读课文,勾画出消息的导语和主体部分,并思考导语和主题部 分分别讲述了哪些内容 导语: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 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 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 尔奖设立的奖项。
知识链接
路透社(Reuters,LSE:RTR,NASDAQ: RTRSY)是世界上最早创办 的通讯社之一,也是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路透 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 128个国家运行。路透社提供新闻报导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 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 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年,诺贝尔 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 利息分为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 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 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酶的生物改造共65页课件.ppt

酶的生物改造共65页课件.ppt

4、定向进化的原理
在待进化酶基因的PCR扩增反应中,利用Taq DNA聚合 酶不具有3’->5’校对功能的性质,配合适当条件, 以很低的比率向目的基因中随机引入突变,构建突变 库,凭借定向的选择方法,选出所需性质的优化酶 (或蛋白质),从而排除其他突变体。
定向进化的基本规则是“获取你所筛选的突变体”。 定向进化=随机突变+选择。前者是人为引发的,后者
3、酶的定向进化技术
定义: 从一个或多个已经存在的亲本酶(天然或人为 获得)出发,经过基因突变和重组,构建一个 人工突变基因库,通过筛选最终获得预先期望 具有某些特性的进化酶;
所谓酶的体外定向进化,又称实验分子进化,属于蛋 白质的非合理设计,它不需事先了解酶的空间结构和 催化机制,通过人为地创造特殊的条件,模拟自然进 化机制(随机突变、重组和自然选择),在体外改造酶 基因,并定向选择出所需性质的突变酶。
虽相当于环境,但只作用于突变后的分子群,起着选 择某一方向的进化而排除其他方向突变的作用,整个 进化过程完全是在人为控制下进行的
酶定向进化的过程和应用范围
蛋白质
随机突变 随机杂交
•稳定性 •活性 •有机溶液中的活性 •不同的底物的利用 •酸碱度 •蛋白质的表达 •亲和性 •专一性
性能
筛选
目达标到蛋目的白
三、酶定向进化的基本过程
随机突变 不同的定向进化方法构建突变基因 载体的选择,基因重组,组建基因
突变基因的筛选 平板筛选法,荧光筛选法,表面展示法
1、定向进化的方法
无性进化方法:易错PCR法,盒式诱变 有性进化方法
1)DNA改组法(DNA Shuffling) 2)体外随机重组法(RPR) 3)交错延伸法(StEP) 基因家族的同源重组 外显子的改组 杂合进化

《诺贝尔化学奖》课件

《诺贝尔化学奖》课件
发展推动了科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展望未来,化学领域将继续努力追求更高的科学成 就和社会价值。
《诺贝尔化学奖》PPT课 件
了解诺贝尔化学奖的历史和意义,以及其在化学领域的影响和贡献,让我们 一起探索这个世界上最高荣誉的化学奖项。
诺贝尔化学奖的前身
1
发端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于1895年遗嘱设立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对化学发展的杰出贡 献。
2
创立
1901年首次颁发,最初设立为物理化学奖。后来,物理学和化学分设为两个独立 奖项。
1
皮埃尔·居里
居里夫人的丈夫,与她一起共享了1903年的化学奖,以及1911年独自获得的诺贝尔化学奖。
2
林奈乌斯·保罗·埃米希乌斯
196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为有机化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
3
马丁·彼得·贝肯
1985年和2002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对DNA修复和基因组稳定性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的历史背景
初期获奖人
最早的获奖人包括马里·居里和亨 利·贝克雷尔,他们为辐射学和电 化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位女性得主
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 学奖的女性,以其放射性研究而 闻名。
核物理的贡献
欧内斯特·卢瑟福的研究为核物理 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也获得 了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获奖人
诺贝尔化学奖与化学领域
诺贝尔化学奖的荣誉激励了世界各地的化学家,推动了化学科学的进步和创新。化学领域的发展正朝着更加可 持续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迈进。
诺贝尔化学奖颁奖仪式
1 历史与现状
诺贝尔化学奖颁奖仪式始于1901年,目前在诺贝尔宴会上隆重举行。
2 盛况和流程
仪式包括颁奖致辞、奖章佩戴、获奖人演讲和晚宴等环节,庄重而庄重。

钱永健

钱永健

W
2
基因编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以对基因
组完成精确修饰的一种技术,可完成基因定 点InDel突变、基因定点敲入、两位点同时 突变和小片段的删失等。
2001年,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的诞生—锌脂 核酸酶(ZFN),大大提高了基因编辑的效 率。
2009年,TALEN(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 酶)被开发出来,得到迅速应用,在斑马鱼、 小鼠、果蝇实现了基因编辑。
W
1
恩斯特·鲁斯卡
(Ernst Ruska) 1906年12月25日-1988年 5月27日 德国物理学家
“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 电子显微镜”
恩斯特·鲁斯卡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开拓者
之一,1931年他和马克斯·克诺尔成功用磁性 镜头制成第一台二级电子显微镜,实现了电子 显微镜的技术原理,基于磁场会因电子带电而 偏移的现象,使得通过镜头的电子射线能够像 光线一样被聚焦。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 授予的恩斯特·鲁斯卡,以表彰他在电光学领域 作了基础性工作,并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
2012年,CRISPR/Cas9(成簇规律间隔短 回文重复技术)技术的诞生完全颠覆了传统 的生物编辑。CRISPR/Cas系统的开发为构建 更高效的基因定点修饰技术提供了全新的平 台。
W
3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1984-2003)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 波罗计划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
Western Blot:(蛋白质免疫印迹)是一种
用于检测特定的蛋白质在组织匀浆或提取物 样品中的广泛使用的分析技术。
——W. Neal Burnette 玩 了 一 把 “文字游戏”将这项 技 术 命 名 为 Western

《诺贝尔化学奖》课件

《诺贝尔化学奖》课件
诺贝尔化学奖的设立,是为了延 续诺贝尔的遗愿,推动化学和其 他科学领域的发展。
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标准和流程
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科 学成就、学术贡献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
诺贝尔化学奖的评选流程包括提名、 筛选、评审和颁奖等环节,由瑞典皇 家科学院负责组织评选。
诺贝尔化学奖的影响和意义
诺贝尔化学奖是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之一,对推动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5
展望未来诺贝尔化学奖
未来诺贝尔化学奖的可能领域和方向
新材料科学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未 来诺贝尔化学奖可能会颁给在这 一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绿色化学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学的 发展前景广阔,未来诺贝尔化学奖 得主可能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
生物化学交叉学科
生物化学交叉学科是当前科学研究 的重要方向,未来诺贝尔化学奖得 主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斯·穆里埃 (法国),发现和研究了 苯的取代反应。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贡献
1904年
理查德·阿诺德(英国), 对糖类和嘌呤的合成研究 。
1905年
埃米尔·费雪(德国),对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反 应研究。
1906年
查尔斯·马丁·圣托马斯(法 国),对气体和液体的体 积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研 究。
《诺贝尔化学奖》ppt课件
•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及其贡献 • 诺贝尔化学奖与科技发展 • 诺贝尔化学奖与社会进步 • 展望未来诺贝尔化学奖
01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诺贝尔化学奖的起源
01
诺贝尔化学奖是由瑞典化学家诺 贝尔设立的奖项,旨在奖励在化 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诺贝尔奖ppt

诺贝尔奖ppt

•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因为他的情人和一个数 学家在一起了。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诺贝尔认为应该把 奖授予在实际应用上能造福于人类的杰出人物,而不是数学这种 比较抽象的事理。 • 193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和196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都曾颁发给已 去世的人。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 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与许多电影奖项及文学大奖不同,诺贝尔 奖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外,候选人的名单都不对 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每年可能出现的各 种传说,说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其真实性必须50 年后才能得到验证。
2014年获奖人物榜
• • • 爱德华.莫索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天野浩 物理学奖 中村修二 物理学奖 埃里克.白兹格 化学奖
• • •
赤崎勇 物理学奖
威廉姆.埃斯科.莫尔纳尔 化学奖
帕特里克. 莫迪亚诺 文学奖
斯特凡. W 赫尔 化学奖
图片欣赏
• • • • • • • • • • • • • • •
诺贝尔奖
• 诺贝尔奖为何下午颁发
• 诺贝尔奖的发奖仪式都是下午举行,这是因为 诺贝尔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 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 献的科学家,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人们便 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这一有特 殊意义的做法一直沿袭到现在。
• 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 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 小。 • 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 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 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 该委员会三年一 诺贝尔奖届。其评选过程为: •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 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 •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 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 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科学奖作业
学院:文学院
姓名:李文燕
学号:0701447
2019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裔科学家 钱永健
• 钱学森堂侄钱永健: 我注定继承家族血统 • 10月8日电 美籍华 裔科学家钱永健8日 与日本人下村修以及 美国人马丁· 沙尔菲共 同获得今年诺贝尔化 学奖。
12月10日,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领奖后飞吻庆祝。

钱永健1995年当选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1998 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钱永健的成就
• 钱永健获得了许多重要奖项,包括:19 91年,帕萨诺基金青年科学家奖;19 95年,比利时阿图瓦-巴耶-拉图尔健 康奖;1995年,盖尔德纳基金国际奖; 1995年,美国心脏学会基础研究奖; 2002年,美国化学学会创新奖;20 02年,荷兰皇家科学院海内生物化学与 生物物理学奖;2004年,世界最高成 就奖之一以色列沃尔夫奖医学奖。
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痴迷色彩带来的 诺贝尔奖
• • 色彩俘虏 钱永健的科研哲学是快 乐科研。他说:“你的科 研应完全满足你个性深处 的需要,为你提供一些内 在的快乐,以帮你度过难 以避免的沮丧期。” • 从小到大,色彩一直让 钱永健痴迷,也正是这种 痴迷,为他带来了诺贝尔 奖。
有机染料
• 在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时,钱永健发明出一种 更好的染料,可追踪细胞内的钙水平。 • 钙在多种生理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神经 冲动调节、肌肉收缩、受精作用等。不过,计量 细胞内钙水平的方法当时还相当原始,需要穿透 细胞壁注射钙结合蛋白,这种方法通常会毁坏研 究细胞。 • 钱永健利用化学技术发明出有机染料,与钙质 结合时会戏剧性地改变荧光。 • 此外,钱永健还找到了为钙质“上妆”的方法, 使染料无需注射即可穿透细胞壁。
钱永健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新泽西州利文 斯顿长大。钱永健的家族可谓是“科学家之家”,家中有 多位工程师,他的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舅是麻省理工学 院的工程学教授。 钱永健小时候患有哮喘,只能经常待在家里。他对化学 实验感兴趣,常常在家中地下室里做化学实验,一做就是 几个小时。16岁时,钱永健获得生平第一个重要奖项, 也是美国给予高中学生完成科研项目的最高奖:西屋科学 天才奖,当时他研究的是金属如何与硫氰酸盐结合。
瞄准癌症
• • • • 获奖之后,钱永健谈到将来目标,表露出自己希望为攻 克癌症贡献力量的愿望。 他不久前瞄准癌症成像和治疗,与同事研制出U形缩氨 酸,用于承载成像分子或化疗药物。 U形缩氨酸可成为某些蛋白酶和蛋白裂解酶的底物,这 些酶从癌细胞中渗出,却极少出现在正常细胞中。 当蛋白酶穿透U形缩氨酸底部时,U形缩氨酸的双臂会 分离,其中一支臂拖住有效载荷部分进入隔壁细胞。 “我一直想在临床方面做一些与我事业相关的事,”钱 永健说,“如果可能的话,癌症就是终极挑战。”
水母“借光”
• 上世纪90年代初,水母身上的一种绿色荧光蛋白给了 钱永健灵感。 • 他改造绿色荧光蛋白,通过改变其氨基酸排序,造出能 吸收、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蛋白,其中包括蓝色、黄色、 橙色、红色、紫色等。科研人员使用光学显微镜,就可轻 松确认基因或蛋白质活动的时间和位置。 • 通过给两种不同蛋白打上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钱永健 还找到监测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 钱永健说:“整体而言,荧光蛋白对生物学许多领域产 生巨大影响,因为它让科研人员把基因和他们所见到的细 胞或器官内情况直接联系起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获奖感言
• “发现新东西是我‘玩’下去的动力”
• 血统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身分,一个 成功的科学家必出于一个开放的社会,自 由的环境是培育科学家的要件。” • 比高锟幸运多了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我比高 锟幸运多了
加在 盛瑞 月 大典 晚斯 日 宴德 , 。领 美 取籍 诺华 贝裔 哥科 尔学 摩家 尔钱 化永 学健 奖( 后中 参) 12 10
荧光蛋白就是他的孩子
• 钱永健说,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小朋友使用不同颜色的蜡 笔,决定用不同的水果名称替同一种颜色、深浅程度各异 的荧光命名,例如颜色偏暗的黄色荧光就叫“蜜瓜黄”, 稍微成熟亮眼的就叫“香蕉黄”、黄中带绿的颜色就叫 “柠檬绿”,介于黄绿之间的就以“柑橘橙”命名。至于 红色荧光的命名就更“热闹”了,鲜红色的叫“蕃茄红”、 较柔和的红色叫“草莓红”、红中带紫的颜色叫“樱桃 红”,其余由浅至深的红色荧光分别命名为 “覆盆子 红”、“葡萄红”、“梅子红”。 • “这些名字很可爱吧?”看似白发顽童的科学家钱永健用 俏皮的语气询问着,让现场观众感受到,如何透过创意, 在枯燥的研究工作中找到持续下去的乐趣与动力,台下上 千名听众则以笑声回馈他的提问。

钱永健的成功历程
• 钱永健后来拿了美国国家优等生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学 习,20岁获得化学物理学士学位并从哈佛毕业,接着前 往剑桥大学深造,1977年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 1981年,钱永健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这里 工作8年,成为大学教授。1989年,钱永健将他的实 验室搬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在他是该校的药理学教 授以及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授。
荧光蛋白就是他的孩子
• 1992年,钱永健开始投入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工 作,到了1994年在著名的《科学》期刊发表论文, 直至201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殊荣,在15年的研 究过程中,他对荧光蛋白的研究已不只是兴趣这 么简单了。对未生育子女的钱永健而言,荧光蛋 白就如同是他潜心培育的小孩,在研发不同颜色 荧光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让他伤透脑筋的状况。 • “除了绿色荧光之外,我还找到黄色、红色等不 同颜色的荧光,但是同一种颜色荧光的深浅程度 不一,该如何命名才能清楚辨别,也是一大考 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